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timation of Regional Evapotranspiration in Alpine Area and Its Response to Land Use Change:A Case Study in Three-River Headwaters Regio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China 被引量:6
1
作者 LI Huixia LIU Guohua FU Bojie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2年第4期437-449,共13页
Three-River Headwaters (TRH) region involved in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the Huanghe (Yellow) River and the Lancang River in China. Taking the TRH region of the Q... Three-River Headwaters (TRH) region involved in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the Huanghe (Yellow) River and the Lancang River in China. Taking the TRH region of the Qing- hai-Tibet Plateau as a case, the annual evapotranspiration (ET) model developed by Zhang et al. (2001) was applied to evaluate mean annual ET in the alpine area, and the response of annual ET to land use change was analyzed. The plant-available water coefficient (w) of Zhang's model was revised by using vegetation-temperature condition index (VTCI) before annual ET was calculated in alpine area. The future land use scenario, an input of ET model, was spa- tially simulated by using the conversion of land use and its effects at small regional extent (CLUE-S) to study the re- sponse of ET to land use chang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errors between the simulated ET and that calculated by using water balance equation were 3.81% and the index of agreement was 0.69. This indicates that Zhang's ET model based on revised plant-available water coefficient is a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tool to estimate the annual ET in the al- pine area. The annual ET in 2000 in the study area was 221.2 ram, 11.6 mm more than that in 1980. Average annual ET decreased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but the change of annual ET between 1980 and 2000 increased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As a vast and sparsely populated area, the population in the TRH region was extremely unbalanced and land use change was concentrated in very small regions. Thus, land use change had little effect on total annual ET in the study area but a great impact on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effect of land use change on ET decreased with in- creasing precipitation. ET was most sensitive to the interconversion between forest and unused land, and was least sen- sitive to the interconversion between cropland and low-covered grass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potranspiration (ET) land use change plant-available water coefficient alpine area Three-RiverHeadwaters (TRH) region Qinghai-Tibet Plateau
下载PDF
On the criteria to create a susceptibility map to debris flow at a regional scale using Flow-R 被引量:2
2
作者 PASTORELLO Roberta MICHELINI Tamara D'AGOSTINO Vincenzo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4期621-635,共15页
Studies on susceptibility to debris flows at regional scale (ioo-looo km2) are important for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mountain areas. To reach this objective, routing models, mainly based on land topography,... Studies on susceptibility to debris flows at regional scale (ioo-looo km2) are important for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mountain areas. To reach this objective, routing models, mainly based on land topography, can be used to predict susceptible areas rapidly while necessitating few input data. In this research, Flow-R model is implemented to create the susceptibility map for the debris flow of the Vizze Valley (BZ, North-Eastern Italy; 134 km^2). The analysis considers the model application at local scale for three sub-catchments and then it explores the model upsealing at the regional scale by verifying two methods to generate the source areas of debris-flow initiation. Using data of an extreme event occurred in the Vizze Valley (4 August 2012) and historical information, the modeling verification highlights that the propagation parameters are relatively simple to set in order to obtain correct runout distances. A double DTM filtering - using a threshold for the upslope contributing area (0.1 km^2) and a threshold for the terrain-slope angle (15°) provides a satisfactory prediction of source areas and susceptibility map within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Vizze Valle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bris flow Susceptibility map Flow-R Triggering areas regional scale alpine valley
下载PDF
西部高寒地区草业面临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58
3
作者 张自和 郭正刚 吴素琴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29-33,共5页
阐述了草业在西部环保与发展中的意义,西部高寒地区草业发展中自然生态系统、草地使用权、草与畜供求关系、草地退化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西部高寒地区草业可持续发展中关于落实草地使用权、加强天然草地管理与利用、人工草地建... 阐述了草业在西部环保与发展中的意义,西部高寒地区草业发展中自然生态系统、草地使用权、草与畜供求关系、草地退化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西部高寒地区草业可持续发展中关于落实草地使用权、加强天然草地管理与利用、人工草地建设、克服各种弊端,搞好退耕还草、防治有毒有害植物与鼠类危害、加强特色草产业及其产业化、提高草业科技水平与从业者素质等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以及对今后草业发展项目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高寒地区 草业 问题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高原高寒煤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模式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74
4
作者 王佟 杜斌 +6 位作者 李聪聪 王辉 周伟 王宏 林中月 赵欣 熊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0-244,共15页
矿山的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是保证资源开采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高原高寒煤矿区生态修复涉及煤炭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冻土、水资源、草甸湿地、土壤、植被、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科学问题,难度较大。根据问题导向、科学精准、集中整治... 矿山的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是保证资源开采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高原高寒煤矿区生态修复涉及煤炭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冻土、水资源、草甸湿地、土壤、植被、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科学问题,难度较大。根据问题导向、科学精准、集中整治、分类施策的要求,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对青海木里矿区煤炭露天开采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发现,目前矿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地貌景观破坏、植被破坏、土地挖损和压占、冻土破坏、水系湿地破坏与采坑积水、地下水含水层破坏、土地沙化与水土流失、不稳定边坡8种类型。针对以往煤矿开发造成的八大生态环境问题,以煤炭生态地质勘查理论为指导,综合研究并形成了地形地貌重塑技术、土壤重构及植被恢复技术、水系自然连通技术、煤炭资源保护技术、边坡稳定性综合监测技术五大关键技术。综合运用以上技术,系统对采坑渣山治理、植被恢复、水环境和资源等进行统筹规划,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形成4种具有高原高寒特色的生态修复重点治理模式,分别为水系连通、引水代填、关键层再造以及依山就势。治理工程实践中按照“地质+生态”、“自然恢复+工程治理”的综合治理思路,通过与各井渣山边坡稳定程度、水系传输与采坑积水情况、资源赋存状态等相结合,最终形成“一坑一策”的7种治理方法:边坡阶梯整治+坑底部分复绿+引水代填形成高原湖泊(聚乎更三号井)、保留采坑积水形成的高原湖泊+边坡与渣山整治+覆土恢复植被+水文定期监测(聚乎更四号井)、采坑部分回填形成梯田+边坡与渣山整治+植被复绿+地表水系自然连通(聚乎更五号井)、资源保护+边坡与渣山整治+采坑形成高原湖泊+水系自然连通+植被复绿(聚乎更七号井)、边坡与渣山平整+植被复绿+保留高原湖泊+水系自然连通(聚乎更八号井)、资源保护+采坑回填+削坡整治美化+地貌恢复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聚乎更九号井)、采坑回填+边帮整形+坑底就势整平+景观协调(哆嗦贡玛区)。探索了露天煤矿区生态环境一体化修复治理路径,在木里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高寒地区 煤炭生态地质勘查 生态修复 治理模式 一坑一策 木里矿区
下载PDF
高寒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技术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军 曾伟 +3 位作者 乐进 张运杰 张文丽 张倩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8-142,共5页
结合高寒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对该地区污水特性进行了深度调研与分析,然后对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以及服务区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总结了高寒高海拔地区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应用的优点和缺... 结合高寒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对该地区污水特性进行了深度调研与分析,然后对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以及服务区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总结了高寒高海拔地区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应用的优点和缺点。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同时根据该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不同污水处理目标和回用途径提出了相应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即直排式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和回用式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旨在为高寒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高海拔地区 高速公路服务区 污水处理技术
下载PDF
高寒内流区极端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高文德 王昱 +2 位作者 李宗省 王文胜 杨盛梅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93-1703,共11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1969—2017年高寒内流区25个气象站的日降水资料,分析极端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9—2017年高寒内流区降水量呈上升趋势,这种上升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由于夏季降水量增加导致的,且20世纪90年代以后降水量增加趋势更加... 利用中国气象局1969—2017年高寒内流区25个气象站的日降水资料,分析极端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9—2017年高寒内流区降水量呈上升趋势,这种上升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由于夏季降水量增加导致的,且20世纪90年代以后降水量增加趋势更加明显。极端降水指数除连续干旱日数外,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其年际变化反映出在进入21世纪后高寒内流区降水向强降水量和日数更多、强度更强、极值更大的方向发展。极端降水指数空间差异性明显,连续湿润日数、雨日降水总量、雨日降水强度、单日最大降水量、五日最大降水量、极端降水量和日降水大于10mm日数表现显著增加趋势的台站百分率分别为5%、64%、42%、60%、32%、35%和43%,连续干旱日数表现显著下降趋势的台站百分率为5%。极端降水事件具有一致性,总降水量增加,极端降水的频率、强度、极值也增加,小雨日数增加是降水总量增加的因素之一。极端降水增湿幅度有随海拔升高有增大趋势,高海拔区雨日降水量和雨日天数的增加是极端降水总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指数 高寒内流区 海拔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典型高寒缺水农村地区厕所现状及改厕技术 被引量:9
7
作者 佘靖 张超杰 +2 位作者 周琪 周雪飞 张亚雷 《环境卫生工程》 2021年第1期1-8,13,共9页
在我国高寒缺水农村地区,由于其高海拔、长期低温和水资源匮乏等环境因素使得许多厕所无法正常运行。通过高海拔、寒冷区及缺水情况划分典型高寒缺水地区,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统计了2008—2018年典型高寒缺水农村地... 在我国高寒缺水农村地区,由于其高海拔、长期低温和水资源匮乏等环境因素使得许多厕所无法正常运行。通过高海拔、寒冷区及缺水情况划分典型高寒缺水地区,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统计了2008—2018年典型高寒缺水农村地区厕所类型的占比和变化,分析了这些厕所对高寒缺水地区的适应性。结果显示:其他类型厕所的占比最高,为43.80%;下水道水冲式厕所在无害化卫生厕所中占比最高,为26.62%。按照往年的趋势,下水道水冲式厕所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然而该类厕所不适用于高寒缺水的农村地区,而且其他卫生厕所也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厕所改造少有适宜的技术支撑。基于厕所现状和技术问题,介绍了目前厕所防冻技术、无水冲厕所和粪便无害化技术的原理、构成等,对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对高寒缺水农村地区的厕所革命提出建议,即除了新技术的革新,还需要改进已有厕所以满足高寒缺水农村地区的多层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缺水地区 农村地区 厕所现状 厕所改造技术
下载PDF
基于极端气温指数的高寒内流区升温特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高文德 王昱 +4 位作者 李宗省 李宗杰 张百娟 桂娟 薛健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49-761,共13页
基于高寒内流区26个国家气象站的日气温资料,利用线性趋势法、5年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高寒内流区近49年升温特征,结果表明:(1)1969-2017年,高寒内流区整体暖化。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的... 基于高寒内流区26个国家气象站的日气温资料,利用线性趋势法、5年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高寒内流区近49年升温特征,结果表明:(1)1969-2017年,高寒内流区整体暖化。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的上升趋势是年平均最高气温的1.5倍。空间上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均呈由东南向西北增加的趋势。(2)极端气温指数暖化趋势明显,生长季长度、极端气温暖指数以及一些冷指数(日最高气温的极低值)在高寒内流区北部增暖幅度较大,冰冻日数、霜冻日数在高寒内流区西南部、南部增温明显。暖指数和生长季长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呈上升趋势,而一些冷指数(冷昼日数和冷夜日数)、冰冻日数、霜冻日数和气温日较差的斜率多年来呈下降趋势。(3)冷指数的减小幅度大于暖指数的增大幅度,夜指数的减小幅度大于昼指数的增大幅度。(4)高寒内流区极端高温指数(日最高气温的极高值和日最高气温的极低值)受海拔影响较大;极端高温事件主要发生在低海拔区;极端气温随着大西洋副高强度增加、面积增大、脊线指数偏大,北界指数偏大,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东、强度加大呈增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温特征 极端气温指数 环流指数 高寒内流区
下载PDF
关于高寒地区基础约束区混凝土温控标准的讨论 被引量:2
9
作者 汪军 金毅勐 +1 位作者 褚青来 黄达海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85,共4页
以高寒地区为研究背景,通过仿真计算分析混凝土坝段温度应力包络线的发展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由于高寒地区约束区混凝土受到混凝土温差、基岩弹模、混凝土浇筑间歇期、基岩坑洼表面产生的应力集中等多因素影响,该地区的基础约束区混凝... 以高寒地区为研究背景,通过仿真计算分析混凝土坝段温度应力包络线的发展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由于高寒地区约束区混凝土受到混凝土温差、基岩弹模、混凝土浇筑间歇期、基岩坑洼表面产生的应力集中等多因素影响,该地区的基础约束区混凝土温控措施标准可以在现有指标上适当放宽。以此更好的满足高寒环境实际施工要求,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有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仿真计算 基础约束区 温控标准
下载PDF
黄河源高寒草甸河岸带根-土复合体抗冲特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珂 李可 +1 位作者 朱海丽 张玉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50,共8页
为研究黄河源区河岸带根-土复合体抵抗水流冲刷的能力,以青海省河南县弯曲河岸带根土体为研究对象,选择3种不同覆被条件的高寒草甸根土试样开展原状块体水槽冲刷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流速的土体流失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杂草覆盖度15%样地... 为研究黄河源区河岸带根-土复合体抵抗水流冲刷的能力,以青海省河南县弯曲河岸带根土体为研究对象,选择3种不同覆被条件的高寒草甸根土试样开展原状块体水槽冲刷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流速的土体流失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杂草覆盖度15%样地、华扁穗草覆盖度75%样地、华扁穗草+金露梅覆盖度90%样地。3种不同覆被条件的根土试样在冲刷速度1.6 m/s时的土体流失量,较1.0 m/s和0.4 m/s时约高0.7~5.9倍。由灰色关联分析可知,3种覆被条件的根土体抗冲系数与其根面积比和土体黏聚力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分别为0.663、0.586。杂草样地植被退化,其土体抗冲性明显减小,需加强源区植被保护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高寒草甸 冲刷 根-土复合体 根面积比
下载PDF
高寒地区桥梁灌注桩施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姜卫华 《交通标准化》 2013年第13期58-61,共4页
新疆地区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对公路桥梁基础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桩基础是桥梁工程最常见的形式,高寒地区桩基础施工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鉴于此,对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桥梁基础施工工艺进行阐述,重点分析冻土区施... 新疆地区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对公路桥梁基础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桩基础是桥梁工程最常见的形式,高寒地区桩基础施工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鉴于此,对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桥梁基础施工工艺进行阐述,重点分析冻土区施工要点及解决措施,可为桩基施工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桩基施工 钻孔灌注桩 冻土区
下载PDF
高寒干旱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及生态湿地水回用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兴和 魏佳吉 +1 位作者 陈明 王小文 《黑龙江科学》 2022年第24期122-124,共3页
为促进高寒干旱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及生态湿地水回用系统的高效开发,介绍了其环境特征,分析了循环再生水建设重点,包括项目选址、设计、规划、施工和后续运行等。以G6京藏高速白银东服务区为例,充分利用当地特色植物、气候条件,... 为促进高寒干旱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及生态湿地水回用系统的高效开发,介绍了其环境特征,分析了循环再生水建设重点,包括项目选址、设计、规划、施工和后续运行等。以G6京藏高速白银东服务区为例,充分利用当地特色植物、气候条件,结合污水处理需求,采用污水处理站、天然生态蓄水池、绿植养护净化三位一体设计,对污水进行净化和回水循环利用处理,有效实现了湿地水循环的再生利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干旱区 高速公路服务区 污水处理 生态湿地水回用
下载PDF
高寒地区特长隧道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峻熙 曹江涛 +1 位作者 肖贤炎 陈万华 《施工技术》 CAS 2018年第A04期1448-1451,共4页
某高寒地区特长隧道具有严寒缺氧、施工通风难度大,且围岩富水破碎等特点,本文分别从富水区施工、断层破碎带施工、通风除尘、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施工保障措施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高寒地区特长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给类似高寒地区特长... 某高寒地区特长隧道具有严寒缺氧、施工通风难度大,且围岩富水破碎等特点,本文分别从富水区施工、断层破碎带施工、通风除尘、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施工保障措施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高寒地区特长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给类似高寒地区特长隧道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特长隧道 富水区 断层破碎带 通风除尘
下载PDF
川藏输电线西藏段杆塔地质灾害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礼波 郭永翔 王建国 《云南水力发电》 2019年第1期17-19,共3页
以川藏联网输电线路工程西藏段为例,通过对沿线影响杆塔安全的地质灾害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得出藏东高寒山区影响杆塔安全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滚石)、不稳定斜坡、泥石流等。通过分析这几种地质灾害... 以川藏联网输电线路工程西藏段为例,通过对沿线影响杆塔安全的地质灾害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得出藏东高寒山区影响杆塔安全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滚石)、不稳定斜坡、泥石流等。通过分析这几种地质灾害类型对杆塔稳定性影响的机理,为提出合理可靠的处置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电网 杆塔稳定 高寒山区 地质灾害
下载PDF
高原高寒地区自然生态集排水系统构建技术
15
作者 熊涛 刘帅 +7 位作者 李津 梁俊安 辛素伟 赵竞赛 高超 胡航 郭鹏 辛顺 《中国煤炭地质》 2022年第6期46-50,共5页
木里矿区的降水量呈增加趋势,短时的降水容易将露天矿山采坑和渣山覆土复绿成果破坏,因此地面排水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预防汇集到坑内的大气降水。通过对刚性和柔性等多种排水沟比较试验和改进,形成了一种经济实用的自然生态排水系统。在... 木里矿区的降水量呈增加趋势,短时的降水容易将露天矿山采坑和渣山覆土复绿成果破坏,因此地面排水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预防汇集到坑内的大气降水。通过对刚性和柔性等多种排水沟比较试验和改进,形成了一种经济实用的自然生态排水系统。在渣台、坑底排水沟,坡面跌水沟,坡脚排水沟等处构建排水系统,使其除部分自然挥发、渗透和平盘截留外,绝大部分汇水经矿山边坡的分水岭进入矿坑底部,通过形成通畅完善的排水系统确保矿山边坡不容易被冲垮,对水土保持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植被生长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高寒地区 木里矿区 排水系统 生态治理
下载PDF
高寒山区氮磷钾施肥技术对粳稻实粒数的影响
16
作者 叶永印 余本勋 +4 位作者 聂奇 张时龙 何友勋 田孟祥 余莉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4年第4期10-14,共5页
用五因素(1/2)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施氮量、基肥施氮比例、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及移栽密度对优良粳稻群体穗实粒数和单位面积内总实粒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期群体穗实粒数和单位面积内总实粒数之间对农艺措施的要求是一... 用五因素(1/2)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施氮量、基肥施氮比例、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及移栽密度对优良粳稻群体穗实粒数和单位面积内总实粒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期群体穗实粒数和单位面积内总实粒数之间对农艺措施的要求是一对矛盾;实现666.7 m2产量大于600 kg的主要农艺措施是:施氮量为:9.61~9.93kg/666.7 m2;基肥施氮比例为:47.38%~50.72%;磷肥施用量:4.05~4.39 kg/666.7 m2;钾肥施用量:6.49~6.94kg/666.7 m2;移栽密度:1.70~1.76万窝/6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施肥技术 穗实粒 总实粒
下载PDF
高寒地区航椒5号辣椒的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17
作者 魏耀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7年第6期37-38,共2页
从选种、育苗、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航椒5号辣椒的栽培技术,为菜农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提高辣椒的产量。
关键词 高原地区 航椒5号 高产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