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纪军 何梦瑶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6,共10页
【目的】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体系研究的内容及发展脉络,综合评析风景园林理论体系建设的发展水平,以期为进一步推动风景园林理论体系建设提供思路,从而促进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发展。【方法】从理论体系建构的不... 【目的】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体系研究的内容及发展脉络,综合评析风景园林理论体系建设的发展水平,以期为进一步推动风景园林理论体系建设提供思路,从而促进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发展。【方法】从理论体系建构的不同视角或维度出发,归纳、比较和反思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体系建设的途径、思路和方法,发掘看待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相关现象的不同方式。【结果】辨别和剖析了传统体系、设计体系、空间体系、知识体系、学科体系5种理论体系的异同与关联,以及对学科理论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并剖析了学科理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结论】理论体系的建构能够促进对学科内在和外在关系的思考,可视为中国风景园林学科与专业理论发展的结晶,借此把握学科理论的发展动向,并以开放式的答案与认知面对当前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理论 传统体系 设计体系 空间体系 知识体系 学科体系
下载PDF
现代中国建筑之“意”的追寻与升华——我国台湾地区“新派”建筑的空间与园林(1950-1965年)
2
作者 黄庄巍 刘静 邹广天 《建筑师》 CSSCI 2024年第4期84-96,共13页
1950年代初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支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中国内地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本研究将基于世... 1950年代初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支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中国内地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本研究将基于世界现代建筑运动传播和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延续之“双重维度”视域,发掘本时段台湾地区“新派”建筑师对现代空间原理、流动空间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跨文化理论融合与建构,阐述其在现代主义视角下对文人园林的价值思考及其创新价值,以及对中国营造学社思想的反思,以期完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相关研究,补充战后中国建筑理论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理论 现代中国建筑 建筑空间 文人建筑 台湾地区建筑 中国园林 中国营造学社 汉宝德
下载PDF
基于感知体验的开放办公空间界面通透性研究
3
作者 王雪松 王若冰 胡诗雨 《住区》 2024年第3期60-66,共7页
开放式办公空间界面的通透性长期影响办公人员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本文以开放办公空间内界面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建立开放办公空间模型,结合虚拟现实进行实验,通过心理和生理的压力感知评价分析,建立通透界面的构造特征与压力感知的关联... 开放式办公空间界面的通透性长期影响办公人员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本文以开放办公空间内界面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建立开放办公空间模型,结合虚拟现实进行实验,通过心理和生理的压力感知评价分析,建立通透界面的构造特征与压力感知的关联。根据调研分析开放式办公空间的内界面构造做法,建立了包含高透明度的U型落地玻璃(U1)、铝合金骨架镶玻璃无百叶(K1)与水平百叶(K3)、落地玻璃无百叶(L1)与水平百叶(L3)和中透明度的U型落地玻璃(U2)、铝合金骨架镶玻璃无百叶(K2)、落地玻璃无百叶(L2)以及实墙(S)共9个场景,调研了30人,获得情绪量表有效样本27份,获得皮电数据有效样本18份。通过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知焦虑倾向从高到低分别是L1、K1、L3、U1、K3、S、L2、K2、U2,所以U型落地玻璃×中透明度与铝合金镶框玻璃×中透明度更适合开放办公空间,而落地玻璃×高透明度与实墙会给办公人员增加额外心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空间感知 通透界面 构造表现 开放办公空间 情绪理论
下载PDF
基于生态网络构建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4
作者 祝诗榕 祝明建 +2 位作者 林丰泽 马滢 曹瀚文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40,共7页
进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生态安全的有效手段。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耦合形态空间格局理论(MSPA)与生境质量评价(InVEST)、电路理论构建生态网络,识别生态修复关键区域。引入空间句法分析生态网络形态结构特征,... 进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生态安全的有效手段。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耦合形态空间格局理论(MSPA)与生境质量评价(InVEST)、电路理论构建生态网络,识别生态修复关键区域。引入空间句法分析生态网络形态结构特征,从“结构”与“功能”角度评价廊道在网络中的重要性,确定优先进行生态修复的关键性空间。结果表明:1)大湾区核心生态源地45处,综合中心性分析划分出关键生态廊道66条、重要生态廊道118条和一般生态廊道112条;2)大湾区生态修复关键区域407.44 km^(2),需优先修复的关键区域177.38 km^(2);广州、深圳、佛山三地是现阶段大湾区生态修复的重点,结合用地类型,提出了针对性修复策略建议;3)在未来规划实践中,首先需重点优化耕地景观格局,其次需进一步依托绿道、碧道、景观林带等城市生态廊道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网络衔接大湾区总体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为大湾区生态修复工作的统筹布局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网络 生态修复 电路理论 空间句法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基于城市空间还迁理论的复合型文化建筑群体营造策略——以宁波市镇海科技文创中心项目为例
5
作者 郑叶路 王与纯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1期41-43,共3页
在城市建设逐渐远离大拆大建的传统模式背景下,城市发展面临着尺度过大、功能划分单一、建筑区块割裂以及公共空间缺乏开放性等挑战。以宁波市镇海科技文创中心项目为例,采用多功能与灵活性的设计理念,注重生态保护与融合,打造了一个集... 在城市建设逐渐远离大拆大建的传统模式背景下,城市发展面临着尺度过大、功能划分单一、建筑区块割裂以及公共空间缺乏开放性等挑战。以宁波市镇海科技文创中心项目为例,采用多功能与灵活性的设计理念,注重生态保护与融合,打造了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建筑。通过引入绿化平台、湖边漫步道等自然元素,不仅丰富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活动,还优化了功能配置,创造了宜居的城市环境。由此,提出了基于城市空间还迁理论的复合型文化建筑群体营造策略对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解决新城区建设中的问题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还迁理论 复合型文化建筑 城市空间布局 文创中心设计
下载PDF
以线条艺术驱动的现代教育建筑实践——记南平市庐峰实验学校创作历程
6
作者 池甜 《福建建设科技》 2024年第5期21-24,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近现代建筑大师的理论、美术学院派体系对线条艺术的贡献以及现代主义艺术与建筑流派的影响,揭示了由线条艺术驱动的建筑设计手法在教育空间创造中的重要性,并以一个具体的曲线编织状学校建筑项目-南平市庐峰实验学校的设... 本文通过分析近现代建筑大师的理论、美术学院派体系对线条艺术的贡献以及现代主义艺术与建筑流派的影响,揭示了由线条艺术驱动的建筑设计手法在教育空间创造中的重要性,并以一个具体的曲线编织状学校建筑项目-南平市庐峰实验学校的设计、建造过程为背景,展示了如何将理论融入实践,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教育环境。从线条艺术驱动的六个重要呈现因素逐一展开分析:线条生成设计理念与目标、线条组织场地与环境关系、线条展开流线规划与功能布局、线条立体生成空间结构与材料创新应用、线条编织形成生态与可持续性考量、线条交错达成空间多样性与功能性目的。实践证明:线条在教育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和功能作用,能够在现代教育建筑设计中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可为类似的建筑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条的艺术 现代建筑理论 美术学院派 建筑美学 教育空间
下载PDF
空间叙事理论下的工业建筑遗产改造策略研究——以邯郸棉三纺织厂为例
7
作者 王晓冬 杨梦洁 刘牧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8期224-226,共3页
随着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存量工业建筑遗产改造过程中出现了文化缺乏、记忆缺失,以及空间序列、空间层次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邯郸是国务院认定的95个老工业基地地级城市之一,工业建筑遗产承载着邯郸人的情感与记忆。笔者通过运用文学中... 随着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存量工业建筑遗产改造过程中出现了文化缺乏、记忆缺失,以及空间序列、空间层次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邯郸是国务院认定的95个老工业基地地级城市之一,工业建筑遗产承载着邯郸人的情感与记忆。笔者通过运用文学中的空间叙事理论,以叙事资源结合调研分析为基础,对工业建筑遗产改造策略展开研究,并进行相应的片段设计,以期为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可以借鉴的实践操作与理论依据,以此实现工业文脉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理论 工业建筑遗产 建筑改造 建筑空间
下载PDF
融合生物多样性与景观认知评价的城市绿地规划与管理之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8
作者 邱玲 陈泓 高天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7,共6页
在城市环境中,绿地在满足生物多样性的同时,面对居民游憩服务功能的压力越来越大。现实中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人类游憩活动往往相互冲突。传统的绿地规划与设计通常将生态学与社会学问题分开讨论,在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和游憩性价值... 在城市环境中,绿地在满足生物多样性的同时,面对居民游憩服务功能的压力越来越大。现实中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人类游憩活动往往相互冲突。传统的绿地规划与设计通常将生态学与社会学问题分开讨论,在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和游憩性价值的整体研究中,缺少跨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回顾英文文献,总结并分析了3类跨学科的理论框架体系及相关方法,以期今后为中国平衡与协调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居民游憩娱乐活动为目的的城市绿地规划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地 生物多样性 跨学科理论 游憩娱乐
下载PDF
“绿道”理念的设计探索——以诸暨市入口段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被引量:19
9
作者 徐文辉 范义荣 王欣 《中国园林》 2004年第8期49-52,共4页
针对当前在线性绿色开放空间中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绿化、美化的形式感,而失去本身应有的特点和作用等弊端,通过对诸暨市入口段绿化景观设计分析,对在线性绿色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中如何贯彻绿道设计理念,实现生态、游憩及社会文化等功能... 针对当前在线性绿色开放空间中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绿化、美化的形式感,而失去本身应有的特点和作用等弊端,通过对诸暨市入口段绿化景观设计分析,对在线性绿色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中如何贯彻绿道设计理念,实现生态、游憩及社会文化等功能有机结合,做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道 综述 设计理念 线性绿色 开放空间
下载PDF
入口·空间·形态——建筑“整体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韩雁娟 郑东军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556-561,共6页
建筑入口是建筑内外空间的连接、过渡部分.文章从空间角度入手,对入口在建筑形态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入口空间形态的基本类型,进一步对建筑入口空间与建筑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了由局部到整体,局部服从整体的“整体化”的... 建筑入口是建筑内外空间的连接、过渡部分.文章从空间角度入手,对入口在建筑形态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入口空间形态的基本类型,进一步对建筑入口空间与建筑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了由局部到整体,局部服从整体的“整体化”的设计方法.本文观点为建筑创作时更好地处理建筑整体形态与入口空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口 空间 建筑形态 整体化设计
下载PDF
城市居住区的空间句法分析及景观设计——基于预防犯罪视角 被引量:35
11
作者 吴浩源 刘杰 张青萍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5-69,共5页
城市居住区是犯罪的高发区域。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CPTED)认为居住区空间设计可影响犯罪率。空间句法是一种对人居空间结构进行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的理论和方法,并且认为空间构成能影响人的行为。Depth map软件作为空间句法... 城市居住区是犯罪的高发区域。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CPTED)认为居住区空间设计可影响犯罪率。空间句法是一种对人居空间结构进行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的理论和方法,并且认为空间构成能影响人的行为。Depth map软件作为空间句法专用分析软件,在空间结构分析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使用Depth map软件对居住区进行整合度、连接度、深度值、控制度以及视线聚合系数的空间结构分析并结合CPTED理论预防犯罪的要点,为居住区景观设计与改造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居住区空间 CPTED理论 空间句法 DEPTH map软件 景观设计
下载PDF
考虑主线车道数与匝道车速的快速路出入口最小间距计算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裴玉龙 金英群 王宇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66,共8页
为完善现行标准、规范,满足日趋精细化的工程实践需求,开展了快速路出入口最小间距计算方法研究。总结了快速路出入口组合形式与最小间距划分方式,根据车辆变道目的,提出将交织段进一步划分为合流变道段与分流变道段;以尽量避免分合流... 为完善现行标准、规范,满足日趋精细化的工程实践需求,开展了快速路出入口最小间距计算方法研究。总结了快速路出入口组合形式与最小间距划分方式,根据车辆变道目的,提出将交织段进一步划分为合流变道段与分流变道段;以尽量避免分合流车辆对主线交通流干扰为原则,重新建立了不同组合形式下出入口最小间距计算式。针对快速路主线自由流、稳定流上段和稳定流3种运行状态,考虑匝道车速,分别建立了加、减速段长度计算模型;引入间隙接受理论,建立了等待合流段长度计算模型;以变道条件最差为前提,结合主线车道数,提出了车道变换长度的确定方法,并据此优化了加速车道、减速车道、车道变换、出口标志识认4类长度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三级服务水平下,对应于不同主线设计速度、车道数和匝道设计速度的出入口最小间距推荐值,结果表明,在76.5%的工况中,推荐值小于规范值;推荐值高于规范值的情况集中于主线设计速度高于80 km/h,单向车道数为4的工况中;对应于60 km/h,80 km/h,100 km/h的主线设计速度,推荐值平均比规范值低160 m,138 m,70 m。与规范值相比,推荐值能满足更为灵活的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设计 城市快速路 出入口最小间距 间隙接受理论
下载PDF
城市生态园林规划概念及思路 被引量:56
13
作者 王浩 赵永艳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85-88,共4页
总结了现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及出现的相应问题 ,阐述了生态园林的产生背景 ,提出生态园林规划概念并指出现行生态园林方面研究的局限及不足 ,对生态园林规划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城市绿地系统 生态园林 规划理论 规划方法
下载PDF
地理空间元数据理论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军喜 孙庆辉 张亚军 《测绘工程》 CSCD 2014年第4期10-13,共4页
地理空间元数据是地理数据的描述性信息,它对地理数据的标识、空间范围、数据质量、参照系等特征进行描述与说明。地理空间元数据的理论问题,是研究制定地理空间元数据标准的重要依据,是对地理空间元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的基础。阐... 地理空间元数据是地理数据的描述性信息,它对地理数据的标识、空间范围、数据质量、参照系等特征进行描述与说明。地理空间元数据的理论问题,是研究制定地理空间元数据标准的重要依据,是对地理空间元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的基础。阐述地理空间元数据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目前地理空间元数据理论体系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地理现象抽象过程的四层次空间划分,在四层次空间划分理论基础上建立一个地理空间元数据理论体系的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空间元数据 理论体系 研究框架 四层次空间
下载PDF
整合绿地结构与功能性连接分析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阳 欧小杨 郑曦 《风景园林》 2022年第1期26-33,共8页
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增长导致生物栖息地的破碎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利用有效的模型和指标来评估景观连接度并用以构建绿地网络对于栖息地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大意义。以北京市丰台区为例,首先,选用基于图论的连接度指数探讨适宜... 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增长导致生物栖息地的破碎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利用有效的模型和指标来评估景观连接度并用以构建绿地网络对于栖息地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大意义。以北京市丰台区为例,首先,选用基于图论的连接度指数探讨适宜生物迁徙的绿地建设最优距离阈值,并根据景观连接度评价结果遴选源地斑块;其次,利用最小成本路径模型构建阻力面,采用Linkage Mapper工具确定物种迁徙的潜在连接路径;最后,根据电流密度量化源地斑块与廊道的相对重要程度,识别对物种迁徙至关重要的"夹点"地区,并将模型识别结果与遥感卫星地图以及鸟类丰度的经验观测结果进行对比校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西部绿地生态基底良好,为物种提供主要的栖息地;中部与东部地区绿地斑块破碎化严重,在夹点区域增加城市绿地作为物种迁徙的"垫脚石"十分必要。研究中引入聚焦于物种扩散的电路模型,弥补了城市绿地网络构建方法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层面的欠缺,明确了北京市丰台区的生境质量现状与未来绿地网络发展脉络,为区域绿地格局优化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策略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生物多样性 景观连接度 绿地网络 电路理论
下载PDF
论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逻辑思路及体系框架 被引量:49
16
作者 王云才 《风景园林》 2017年第4期89-98,共10页
图式语言是建立在景观空间结构性和解构性的前提下,以景观空间单位作为景观组成与结构、过程与功能、感知与表意的基本组织单元,将景观空间整体视为不同尺度单元空间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的尺度嵌套体。空间单元内在的生成过程与机理... 图式语言是建立在景观空间结构性和解构性的前提下,以景观空间单位作为景观组成与结构、过程与功能、感知与表意的基本组织单元,将景观空间整体视为不同尺度单元空间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的尺度嵌套体。空间单元内在的生成过程与机理是指在单一尺度内的水平过程和多个尺度间的垂直过程以及空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景观规划设计的空间认知、理解、传承、塑造与创新是依照空间生成过程与机理,由单一或简单的空间单元逐步拼接耦合、复合嵌套形成的整体景观的过程。在此逻辑思路的基础上,图式语言研究提出了不同于"模式语言"和"景观的语言"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建立了图式语言的概念模型、图式语言体系的构成框架、图式语言构成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其地方性与普适性的作用机制。实践研究证明,景观图式语言理论与方法有助于实现景观地方性的传承与创新,有助于实现感知在景观空间塑造过程中的个性化和特色化,是探索景观学习和设计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空间 设计理论 图式语言 空间机理
下载PDF
由行为场所理论看亚太世纪花园城市设计的得失 被引量:1
17
作者 武晶 简文清 +1 位作者 霍海鹰 苏继红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45-47,91,共4页
行为场所理论是行为科学在环境设计中取得的重要进展之一,它研究人的外显行为,并且将人的行为模式与物质场所联系起来作为整体研究。为探求新的城市与建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提供科学的基础。选取居住小区环境中多个具体的典型场所,从行... 行为场所理论是行为科学在环境设计中取得的重要进展之一,它研究人的外显行为,并且将人的行为模式与物质场所联系起来作为整体研究。为探求新的城市与建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提供科学的基础。选取居住小区环境中多个具体的典型场所,从行为场所理论来分析其城市设计的成败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场所理论 亚太世纪花园 居住小区入口 居住道路与停车场 公共庭院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下载PDF
面向公共健康风险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响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婷婷 冷红 袁青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9-64,共6页
通过分析公共健康风险特征,结合风景园林"三元论"界定公共健康视角下城乡绿地的概念、尺度和规划职责,借鉴国际城乡绿地促进公共健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从"园林""风景"和"地景"3个尺度提炼... 通过分析公共健康风险特征,结合风景园林"三元论"界定公共健康视角下城乡绿地的概念、尺度和规划职责,借鉴国际城乡绿地促进公共健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从"园林""风景"和"地景"3个尺度提炼理论方法与规划技术,为充分发挥城乡绿地系统干预效用提供支撑。为应对公共健康风险,构建包含"辨识模块-响应模块-规划模块"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响应框架,并从健康规划应对和健康规划保障两方面提出其规划响应途径,推进城乡健康人居环境建设,完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从而推动以健康为导向的风景园林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共健康风险 城乡绿地 三元论 规划响应框架 规划途径
下载PDF
界壳理论视角下城市滨水空间开放性评价模型构建研究——以大连黑石礁——星海湾滨海空间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钱芳 奚冠东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7-101,共5页
以界壳理论视角切入提出滨水空间开放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选取滨水空间开放性的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模型,并以大连黑石礁星海湾滨海空间为例,通过各类界壳空间特征综合评价与市民活动强度的非空间特征的比对,对评价模型进行验证,旨... 以界壳理论视角切入提出滨水空间开放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选取滨水空间开放性的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模型,并以大连黑石礁星海湾滨海空间为例,通过各类界壳空间特征综合评价与市民活动强度的非空间特征的比对,对评价模型进行验证,旨在为优化滨水资源、提升滨水空间活力、促进水陆统筹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滨水空间 界壳理论 开放性 评价模型
下载PDF
入口——建筑形态的切入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雁娟 郑东军 裴刚 《南方建筑》 2005年第3期18-21,共4页
建筑入口是建筑内外空间的连接、过渡部分,它影响到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判断,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文从空间入手,研究建筑入口空间与建筑形态之间的关系,探讨由局部到整体,局部服从整体的“整体化”的设计方法。对更好地... 建筑入口是建筑内外空间的连接、过渡部分,它影响到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判断,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文从空间入手,研究建筑入口空间与建筑形态之间的关系,探讨由局部到整体,局部服从整体的“整体化”的设计方法。对更好地处理建筑整体形态与入口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形态 切入点 建筑空间 建筑设计 入口空间 设计方法 外空间 整体化 局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