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经济带矿产——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韩信 聂闻 +11 位作者 王运敏 张绍轩 曾霞 芮玥纪 王玉莲 代碧波 王星 谢伟 倪天华 范廷玉 王兴明 徐良骥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9-257,共9页
为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建设思想理念,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发展,基于2001—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相关数据,构建了矿产资源—区域经济—生态环境评价体系。通过设定三大子系统的优先发展级,运用熵权法、耦合协... 为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建设思想理念,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发展,基于2001—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相关数据,构建了矿产资源—区域经济—生态环境评价体系。通过设定三大子系统的优先发展级,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不同优先级下的矿产资源—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从中选取最优发展模式。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三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显著,整体上由轻度失调区间上升至中级协调区间,且耦合协调度值上游<中游<下游。分省来看,耦合协调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云南、江西、贵州、安徽、湖南、上海、重庆、江苏、四川、浙江、湖北。除了湖北、浙江、四川三省位于良好协调区间外,其余8省市均位于中级协调区间。同时,“经济优先”仅适用于短期发展,“环境优先”更适合长期发展。故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可持续发展,整体上应坚持以环境保护为重心的发展战略,个体上要进一步针对不同省市采取差异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矿产资源—区域经济—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评价体系
下载PDF
生态机组生态效应评价及经济性分析
2
作者 翦英志 邹淑云 +1 位作者 杨晋瑄 饶择远 《云南水力发电》 2024年第7期5-9,161,共6页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机组成为缓解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生态效应评价方面,从确定生态效应评价指标着手,筛选出了包括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评价指标,采用模糊赋值法和层次分析...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机组成为缓解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生态效应评价方面,从确定生态效应评价指标着手,筛选出了包括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评价指标,采用模糊赋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完整的生态效应评价体系。在经济性分析方面,采用新的运维模式计算了生态机组的经济效益,对其建设的经济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机组 生态效应评价 指标体系 运维模式 经济性分析
下载PDF
探讨韶关市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体系构建
3
作者 陈贤超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6期130-132,共3页
韶关市作为粤北南岭山区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长期的矿产开采活动给当地地质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由于矿山开采导致的地形地貌破坏、土地资源占用、次生地质灾害及水土环境污染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严峻,生物多样性亦遭受破坏,... 韶关市作为粤北南岭山区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长期的矿产开采活动给当地地质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由于矿山开采导致的地形地貌破坏、土地资源占用、次生地质灾害及水土环境污染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严峻,生物多样性亦遭受破坏,科学谋划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是维护生态安全与能源安全的关键途径,而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用以展现当地生态环境治理和自然资源保护的效益。本文探讨了韶关市通过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土壤原位基质改良、截排水、覆土绿化等修复措施,有效控制了地质灾害,改善了土壤质量,增加了植被覆盖,提升了水土保持能力,利用合理的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体系,促进了区域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为广东省矿山生态修复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生态修复 矿山地质环境 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体系
下载PDF
湿地功能评价的尺度效应——以盐城滨海湿地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欧维新 叶丽芳 +1 位作者 孙小祥 龚佳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70-3276,共7页
湿地功能与空间尺度大小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湿地功能的空间尺度效应对从功能上指导湿地系统的空间保护与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借助生态位理论构建了湿地功能的生态经济位评价模型,并以4个不同空间尺度为评价单元,探讨盐城滨海湿地功... 湿地功能与空间尺度大小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湿地功能的空间尺度效应对从功能上指导湿地系统的空间保护与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借助生态位理论构建了湿地功能的生态经济位评价模型,并以4个不同空间尺度为评价单元,探讨盐城滨海湿地功能评价的空间尺度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评价尺度变大,高生态功能和高经济功能湿地面积表现为减少且减幅不断加大,较低和较高功能级别的湿地面积则随着尺度的变大而成倍增加;各功能级别湿地的空间形态也随之变化,且较低和较高功能级别的湿地空间扩展形态变化尤为突出;其原因是评价单元的变化,改变了单元内的地类结构,从而使其对应的某个湿地功能的主导优势地位发生了变化。研究结论表明大尺度评价结果更符合盐城滨海湿地"滚动开发"模式的特点,在湿地功能区划和湿地资源利用规划与管理方面更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评价 尺度效应 生态经济位模型 盐城滨海湿地
下载PDF
“三下”开采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连达军 汪云甲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7-101,共5页
为了保证对"三下"压煤的持续有效开采,尽可能降低其对地表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理顺矿政关系,从技术、经济、资源、社会各角度出发,采用工程经济学、开采沉陷学、模糊数学、运筹学、信息论、系统论等多学科理论方法,定性定... 为了保证对"三下"压煤的持续有效开采,尽可能降低其对地表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理顺矿政关系,从技术、经济、资源、社会各角度出发,采用工程经济学、开采沉陷学、模糊数学、运筹学、信息论、系统论等多学科理论方法,定性定量相结合、宏观微观相结合、技术经济相结合、理论实证相结合,对"三下"开采进行评价,建立起了"三下"开采综合评价体系.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对"三下"开采决策和国家制定相关"三下"开采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价体系 “三下”开采 政策 技术经济 决策 资源 持续 “三下”压煤 开采沉陷 地表
下载PDF
基于PSR的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赵伟 谢德体 刘洪斌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8-573,共6页
随着重庆市经济快速的发展,土地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也越加尖锐。利用层次分析法,选择PSR(压力、状态、响应)指标模型对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2000和2006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发现:2000和2006年,整体上渝西地区的... 随着重庆市经济快速的发展,土地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也越加尖锐。利用层次分析法,选择PSR(压力、状态、响应)指标模型对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2000和2006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发现:2000和2006年,整体上渝西地区的潼南、铜梁、大足、壁山、永川以及荣昌等区县生态环境都处于一个较差的水平,而涪陵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两年间研究区域生态质量均以优、良为主,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为60.96%和62.56%;从2000年到2006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一个明显下降的趋势,显著变差的面积比例达到31.71%,而显著变好的区域面积比例仅有5.24%;研究区生态环境下降区域面积比例达到59.72%,而生态环境上升区域面积则仅有27.02%,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区域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显著变差区域基本分布于渝西南地区,即成渝交通干线辐射区域及主城大部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小时经济圈 PSR(压力 状态 响应)模型 层次分析法 环境评价
下载PDF
中国生态文明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基于强可持续视角 被引量:18
7
作者 袁晓玲 景行军 李政大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101,共10页
引入强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中国生态文明评价体系,采用改进后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方法刻画1997—2012年中国生态文明现状,总结其演进规律,并引入泰尔指数进行区域比较研究,揭示区域差异的驱动因素。研究显示:中国生态文明整体水平呈稳步上... 引入强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中国生态文明评价体系,采用改进后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方法刻画1997—2012年中国生态文明现状,总结其演进规律,并引入泰尔指数进行区域比较研究,揭示区域差异的驱动因素。研究显示:中国生态文明整体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东部生态文明整体水平最高,西部次之,东北、中部生态文明指数较低;中国生态文明泰尔指数呈连续上升趋势,说明各省生态文明差异在不断地扩大,而区域间差异是总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可持续 生态文明评价 区域差异 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经济学 区域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文明差异
下载PDF
基于经济门槛效应的创新能力与生态环境非均衡关系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严翔 成长春 +1 位作者 金巍 周亮基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2-121,共10页
本文基于Hansen非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利用中国30个省份1998—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区域创新能力与生态环境间的非均衡发展关系。结果表明:创新能力对生态环境的正向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东部的积极拉动效应明显强于... 本文基于Hansen非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利用中国30个省份1998—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区域创新能力与生态环境间的非均衡发展关系。结果表明:创新能力对生态环境的正向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东部的积极拉动效应明显强于中部;分别以经济水平及工业结构为门槛变量时,出现了不同的影响关系曲线。在目前生态约束加剧的背景下,要坚持"创新驱动、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通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驱动工业绿色发展,促进产业间融合渗透,落实生态环境倒逼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创新能力 门槛效应
下载PDF
矿业可持续勘查开发“四元”模型(QMM) 被引量:8
9
作者 舒思齐 张洪涛 +2 位作者 裴荣富 向君峰 孙张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76-1482,共7页
为促进矿业可持续勘查开发,从地质、环境、技术和经济4个方面研究矿业可持续勘查开发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矿业可持续勘查开发"四元"模型。该模型指出只有在地质背景显示有矿、勘查开发技术可行、能实现矿床经济效益最大... 为促进矿业可持续勘查开发,从地质、环境、技术和经济4个方面研究矿业可持续勘查开发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矿业可持续勘查开发"四元"模型。该模型指出只有在地质背景显示有矿、勘查开发技术可行、能实现矿床经济效益最大化且又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才是合理而非盲目的。该模型对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甲玛铜多金属矿勘查开发方案进行评价。模型评价甲玛铜多金属矿现行勘查开发方案是合理的,与实际情况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勘查开发 绿色矿业 生态环境 勘查开发技术 经济评价 “三率” “三废”
下载PDF
基于GIS与RS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方法探讨——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韦晶 王萍 +1 位作者 郭亚敏 许娅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3年第10期1020-1024,1093,F0004,共7页
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国家战略建设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促进其经济稳定发展的保障。基于GIS、RS技术,综合分析生物、植被、土壤等因素,利用AHP... 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国家战略建设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促进其经济稳定发展的保障。基于GIS、RS技术,综合分析生物、植被、土壤等因素,利用AHP构建生态环境评价体系,通过ArcGIS平台构建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模型;提取各评价指标,计算研究区EQI值,获得其生态环境质量及空间分布规律,为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提供技术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GIS与RS AHP
下载PDF
科技进步、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华 高强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0-107,共8页
文章在分析海洋科技、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对我国海洋科技、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层次回归模型考察了我国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关系及科技进步的调节效应。研究表... 文章在分析海洋科技、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对我国海洋科技、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层次回归模型考察了我国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关系及科技进步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2000-2014年,我国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基本保持同步上升,同时,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呈现波动下降态势,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海洋科技进步具有明显缓解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矛盾关系的正向调节能力;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海洋科技对我国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该研究拓展了当前关于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视角,对三者关系的探讨为我国海洋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现实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经济发展 科技进步 调节效应
下载PDF
新时代内河航运开发的全面经济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晓磊 刘晓玲 +1 位作者 吴澎 王桃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1-106,共6页
新时代内河航运占地省、能耗小、环境友好的比较优势愈发突出,发展内河航运提到更高的高度,传统的以运输效益为主的经济性评价方法的片面性日益凸显。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特点进一步归纳、完善,基于内河航运... 新时代内河航运占地省、能耗小、环境友好的比较优势愈发突出,发展内河航运提到更高的高度,传统的以运输效益为主的经济性评价方法的片面性日益凸显。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特点进一步归纳、完善,基于内河航运工程建设对综合交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综合效益,探索构建一套可用于内河航运开发全面经济性评价的指标体系,简要论述各评价指标的定量化和货币化计算方法,并以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工程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为新时代内河航运开发经济性评价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航运 经济性评价 指标体系 综合交通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生态环保 文化旅游
下载PDF
基于FEFLOW的高尔夫球场地下水污染风险预测研究与效果评估 被引量:16
13
作者 高月香 沈欢 +3 位作者 张毅敏 汪龙眠 彭福全 许雪婷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4-150,共7页
针对日益严重的高尔夫球场地下水污染问题,以高尔夫球场的地下水污染防渗和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为目标,为了预测高尔夫球场的地下水污染风险和探究其防渗方法,以北方某高尔夫球场为例,通过分析研究区概况,基于FEFLOW建立了地下水流和溶质... 针对日益严重的高尔夫球场地下水污染问题,以高尔夫球场的地下水污染防渗和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为目标,为了预测高尔夫球场的地下水污染风险和探究其防渗方法,以北方某高尔夫球场为例,通过分析研究区概况,基于FEFLOW建立了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预测球场污水处理设施失效时的地下水污染风险,并评估防渗效果。结果表明:在污水处理设施失效100 d时,锰扩散最远距离为112. 45 m,六六六扩散最远距离为48. 50 m,短期内扩散较快,对下游居民区产生威胁;防渗措施应用后100 d时,污染物扩散最远距离约为50. 2 m;应用1 000 d时,污染物扩散最远距离约为54. 8 m,扩散范围变化不大且控制在球场范围内,防渗效果良好。该数值分析方法很好的预测了污染物在有无防渗两种工况下的迁移情况,通过设置防渗层和防渗帷幕有效阻滞了污染物迁移,研究成果对高尔夫球场的地下水污染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夫球场 地下水污染防渗 FEFLOW 风险预测 效果评估 地下水资源保护 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 面源污染治理
下载PDF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熠 王先甲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8-120,125,共4页
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对节水型社会评价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分析。基于节水型社会是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这一认识,构建了由水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以及经济社会系统相互耦合形成的节水... 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对节水型社会评价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分析。基于节水型社会是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这一认识,构建了由水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以及经济社会系统相互耦合形成的节水型社会评价系统。同时,在遵循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子系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频度统计法和理论分析法相结合来初步设计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专家调研法对初选指标进行了筛选,最终构建了由水资源子系统、生态建设子系统和经济社会子系统构成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型社会 评价指标体系 水资源 生态环境 经济社会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陕西省生态经济效益评价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青 张彩彩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39,共4页
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三个维度出发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以2000-2012年统计数据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投入产出等方法对陕西省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陕西省的经济发展伴随着资源消耗的逐年增加,2008年后... 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三个维度出发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以2000-2012年统计数据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投入产出等方法对陕西省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陕西省的经济发展伴随着资源消耗的逐年增加,2008年后资源消耗有所缓解;环境污染状况逐步得到改善,经济与生态不协调发展,二者之间的矛盾逐年得到缓解,并就陕西省生态经济建设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效益 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肉山羊圈舍优化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光熊 史亮涛 +3 位作者 潘志贤 范建成 蔡兴阳 邵庆勇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70-1178,共9页
圈舍设计是山羊养殖中重要的技术环节,已成为制约区域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主要因素。如何建立与完善舍饲养羊工艺模式,满足区域发展及生态建设的双重需求,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分析了近10年云南干热河谷典型区元谋的气候特... 圈舍设计是山羊养殖中重要的技术环节,已成为制约区域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主要因素。如何建立与完善舍饲养羊工艺模式,满足区域发展及生态建设的双重需求,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分析了近10年云南干热河谷典型区元谋的气候特征,并对干热河谷气候环境条件下肉羊养殖场优化设计进行探讨及评价。结果表明,元谋干热河谷年平均温度21.9℃,年均降水量680.7mm,年均蒸发量3 640.5mm,主要气候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干湿季分明,常年高温干燥,盛行东南风,温差变化大,水热矛盾突出,因而干热河谷羊场优化设计的要点是依河谷走向选择地质稳定、便于生产管理的地段设置坐北朝南向的场区,工艺上注重防暑抗旱,平衡温湿及危害防控;同时,依据干热河谷气候环境特征优化设计的半开放-楼式高床羊舍,能有效降低圈舍温度,平衡舍内温湿度,提高区域饲养管理效率及促进草食畜饲养方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圈舍设计 动物生产 生态环境 效果评价
下载PDF
生态公路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升甫 王海军 简晓波 《公路工程》 2007年第5期180-184,共5页
以《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为依据,建立了完善的生态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将定性指标按照有关规则定量化,然后将定量指标转化为百分制分数来量度,最终建立评价模型对生态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做出定量的评估。提出了基... 以《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为依据,建立了完善的生态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将定性指标按照有关规则定量化,然后将定量指标转化为百分制分数来量度,最终建立评价模型对生态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做出定量的评估。提出了基于模糊数学原理的生态公路环境影响模糊综合评价法,并形成了一套对道路全线环境影响定量评价方法理论,其具体过程采用实例加以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路 环境影响 模糊综合评价 定性指标 量化
下载PDF
绿色发展与环境治理有效性的评价方法研究——两阶段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葛虹 郭玉伟 韩伟一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2-150,共9页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本文从全要素的角度建立考核绿色发展与环境治理有效性的评估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将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看作相互关联的两阶段经济-环境治理系统,并基于两阶段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给出了绿色...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本文从全要素的角度建立考核绿色发展与环境治理有效性的评估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将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看作相互关联的两阶段经济-环境治理系统,并基于两阶段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给出了绿色发展和环境治理有效性的数理概念和测算方法。遵循可解释、可解析和可形式表达三原则,构建全要素绩效指数和全要素节能减排指数用于度量绿色发展与环境治理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两阶段经济-环境治理系统技术有效的充要条件是绿色发展与环境治理同时有效。利用该方法对我国2011年30个地区的测评结果表明:我国的绿色发展水平处于初中级阶段,而环境治理仅处于初级阶段。因而,我国的绿色发展和环境治理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经济学 有效性评价 方向距离函数 绿色发展 环境治理
下载PDF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改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效应评估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本 秦露 刘海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8833-8844,共12页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政府生态保护补偿项目,其资金使用对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尤为值得关注。为解决既有研究在研究对象和数据采用上的不足,基于包含全国区县、省级和陕西县域等多尺度数据,采用分组...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政府生态保护补偿项目,其资金使用对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尤为值得关注。为解决既有研究在研究对象和数据采用上的不足,基于包含全国区县、省级和陕西县域等多尺度数据,采用分组平均值及其变化率、统计相关性检验等评估方法,通过不同批次享受政策的县域及不同生态功能区类型县域的对比,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在自然生态、大气、水环境3个方面的生态环境效益进行了多维度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17年,转移支付县域在生态质量上趋于稳定,部分生态类型特征的指标有向好趋势,案例和省级分析表明,转移支付与湿地覆盖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该政策对县域生态质量的稳定和提升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2)2015-2018年,转移支付政策县域PM_(2.5)、SO_(2)、NO_(2)平均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大气环境改善较为显著,其中PM_(2.5)浓度下降尤为明显且在防风固沙型生态功能区县域降幅最大。NO_(2)浓度的下降幅度较小。(3)转移支付县域的水环境各项指标在2012-2018年波动较大,总体看水环境质量有轻微改善,不同时间享受政策县域的改善效果有所差异,2016年新增的政策县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更为显著。评估结论表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其中对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最为明显,对生态和水质的改善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转移支付 生态环境质量 PM_(2.5) 浓度 效果评估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角下经济增长与森林生态环境压力脱钩评价——基于国家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杜娟 刘小进 +1 位作者 胡亚平 朱述斌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8-107,共10页
文章构建了经济增长和森林生态环境压力的脱钩弹性指标体系,并分解为结构脱钩弹性、技术脱钩弹性和规模脱钩弹性3个子指标。选择全国及闽、赣、贵3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样本,得出结论:(1)中国已普遍进入经济增长与森林生态环境压力脱... 文章构建了经济增长和森林生态环境压力的脱钩弹性指标体系,并分解为结构脱钩弹性、技术脱钩弹性和规模脱钩弹性3个子指标。选择全国及闽、赣、贵3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样本,得出结论:(1)中国已普遍进入经济增长与森林生态环境压力脱钩的阶段,主要得益于产业升级带来的结构脱钩效益;由于缺乏合理的工业污染管控措施,技术弹性均为负脱钩。(2)闽、赣、贵3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由于森林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在结构脱钩弹性和规模脱钩弹性上表现出脱钩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后续森林生态管理政策制定中要各有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经济增长 森林生态环境压力 脱钩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