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nalysis of the Dilemmas in Rural Moder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sm Philosophy
1
作者 LIU Hongzuo WANG Q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9年第12期732-740,共9页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first took place in the city and then gradually extended to the countryside.Therefore the rural modernization has followed development path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modernization ...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first took place in the city and then gradually extended to the countryside.Therefore the rural modernization has followed development path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modernization in many aspects,using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eans to carry out intensiv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and pursue the high efficient of market economy,and the dominant value evaluation is carried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tilitarianism,which makes some negative effect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gradually shift to the countryside,and brings some“dilemma”problems in rural modernization.The Chinese philosophy of organism pays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vitality of all kinds of organisms.According to the viewpoint of the philosophy of organ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culture,both urban and rural regions are complex systems,in which coupled by living organism,artificial organism,social organism,and spiritual organism in a number of ways.The“dilemmas”of the process of rural modernization stem from the uncoordinated relations among those organisms.To solve the dilemmas of rural modernization,it is necessary to eliminate the excessive squeeze of technical artifacts(“artificial organism”,in Chinese philosophy of organism)on the human life organism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rural development.The philosophy of organism advocates a holistic and organic perspectiv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reas,fully aware of organic link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even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ountry,in terms of people’s concepts and management models.Only when people’s concepts and management patterns change substantially will it be possible to solve the dilemmas of rural modern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culture philosophy of organism rural modernization VITALITY
下载PDF
Postmodernism and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
2
作者 Yong-Kang Wei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16年第3期194-203,共10页
While over two thousand years apart, Western postmodernism and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share some extraordinary similarities, especially epistemology wise. For example, they both recognize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c... While over two thousand years apart, Western postmodernism and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share some extraordinary similarities, especially epistemology wise. For example, they both recognize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constructing, and limiting, knowledge and reality. This is because thinkers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geographical regions, and of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can possibly come up with similar philosophical conclusions when addressing what is commonly known as the "human condition". The paper will discuss, in general terms, some of the philosophical similarities between postmodemism and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 it will also take a close look at three concepts in Chinese philosophy that register strong affinity with Western postmodernism: namely, change, dialectic, and relativ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tmodemism modernISM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中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之间关系的历史渊源与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永杰 郭彩霞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170,共8页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正确处理一系列重大关系,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就是其中的一对重大关系。人类现代化在处理这对关系上积累了一系列有益经验,原发现代化倚重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而苏联计划经济推动的现代化则片面地倚...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正确处理一系列重大关系,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就是其中的一对重大关系。人类现代化在处理这对关系上积累了一系列有益经验,原发现代化倚重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而苏联计划经济推动的现代化则片面地倚重政府的顶层设计。中国式现代化汲取了这两种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正确处理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顶层设计以实践探索为基础,而实践探索又是以顶层设计为指导的实践探索。因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正确处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顶层设计 实践探索 历史渊源 原创性贡献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坚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之“魂脉”——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与中国特色意识形态问题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韩云波 陈思思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60,共17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论断提出以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众多成就,但也存在研究持续性和稳定性不足、问题导向不够明确、“中国特色”全面形成进程缓慢等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论断提出以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众多成就,但也存在研究持续性和稳定性不足、问题导向不够明确、“中国特色”全面形成进程缓慢等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南和根本行动遵循。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分别形成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和文明形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魂脉”就是对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牢牢把握与坚守。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长期面临风险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工作形势与工作定位,在坚持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的基础上,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批判“非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错误思潮,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哲学社会科学、以哲学社会科学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具体的谋划和部署,包括健全党的创新理论工作体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打造全媒体主流传播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七个方面,要从广义意识形态层面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守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魂脉”,提升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特色 意识形态 哲学社会科学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马克思主义“魂脉”
下载PDF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兼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 被引量:1
5
作者 韩云波 陈思思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7,共22页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是新征程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路径,也是当前实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瓶颈突围的有效途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华民族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是新征程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路径,也是当前实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瓶颈突围的有效途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华民族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实现了夯实意识形态根基、推进体系化建构、全面凸显“中国特色”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文化建设发展规律,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成为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书和路线图,其引领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主要从指导思想、研究内容、研究队伍三个层面来把握;二是着重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要求树立问题导向、强调理论创新、开展调查研究;三是明确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旨归,即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最终指向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征程上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持“两个结合”,以问题议程四步骤为具体方法,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全面展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打破“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现实困境,加快打造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意识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论毛泽东思想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能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建文 李青利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3-22,共10页
毛泽东现代化建设思想的精神内涵和理性智慧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具有内在逻辑的高度契合和价值理性的逻辑贯通,必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智慧力量。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走社会主义现代化... 毛泽东现代化建设思想的精神内涵和理性智慧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具有内在逻辑的高度契合和价值理性的逻辑贯通,必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智慧力量。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伟大构想,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性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南;关于准确把握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和主要任务的科学理念为制定科学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提供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视建设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科学论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强的政治核心和根本保证;毛泽东思想作为“两个结合”的伟大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南和精神支柱;始终坚持人民创造历史的真理性原则为中国式现代化明确了不竭的动力源泉和基本依靠;关于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历史经验和重要法宝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凝心聚力奠定了根本遵循。唯有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真理性世界观和科学性方法论原则,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才会有凝心聚力的理性智慧和不竭动力的精神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现代化探索 中国式现代化 智慧动能
下载PDF
金融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探索、时代特征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宏兵 赵春旭 王秀景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金融创新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基本遵循。实践探索上,中国金融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服务和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时代特征上,新时代的中国金融呈现出数字化、科技化、绿色化和国际化的时代特色;推进路径上,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金融创新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基本遵循。实践探索上,中国金融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服务和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时代特征上,新时代的中国金融呈现出数字化、科技化、绿色化和国际化的时代特色;推进路径上,中国金融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不动摇、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稳步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金融之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实践探索 时代特征 推进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关键议题与实践反思——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出发
8
作者 於鹏 殷怀刚 陈刚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96,共9页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语境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相关教育理论分析武术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间接动力与外在动力,阐释武术教育改革“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即武术教育改革以提升人的生活品质、促进人的精神文明与全面发展为核心要旨...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语境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相关教育理论分析武术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间接动力与外在动力,阐释武术教育改革“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即武术教育改革以提升人的生活品质、促进人的精神文明与全面发展为核心要旨。在总结武术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武术教育改革中“术与道”“德与艺”“打与练”“套路与格斗”“套路与单势”“方法与应用”等关键议题展开反思。提出新时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发展路向:在宏观层面,应在武术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全方位面向中国教育现代化;在中观层面,应从武术课程、武术教学、武术教师层面着力打造武术教育教学共同体;在微观层面,应从义务教育、延续教育、高等教育层面出发推进武术教育分层分类精准施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现代化 武术 武术教育改革 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从工程哲学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契机和思维优势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前 武青艳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24年第4期429-437,共9页
从工程哲学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包含各种复杂的工程技术活动,其本身也是一项极为巨大的社会工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设计、规划、组织、实施要考虑到资源、环境、人口、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文化转型等各种相关因素和边界条件。自2... 从工程哲学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包含各种复杂的工程技术活动,其本身也是一项极为巨大的社会工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设计、规划、组织、实施要考虑到资源、环境、人口、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文化转型等各种相关因素和边界条件。自20世纪初开始,全球性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临界效应”,中国式现代化面临尖锐挑战和难得契机,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显示出特有的思维优势:一是对事物有机联系的整体把握;二是对实践合理性的直觉体验;三是其伦理原则强调共生、和谐与“大我”。中国式现代化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临界效应”的限定条件,利用好优秀思想文化资源,促进各种相关因素的和谐共生,以保证现代化进程中各项具体措施切实可行,顺利实现既定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哲学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工程 临界效应 思维优势
下载PDF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哲学自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会通的思维方式与思想追求
10
作者 胡海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念表征的是中国人对其生命体验的自我理解,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哲学自我”有赖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塑造“哲学自我”与实现“马中会通”,二者是一致的:一方面,当代中华民族在思想与实践上创造性...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念表征的是中国人对其生命体验的自我理解,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哲学自我”有赖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塑造“哲学自我”与实现“马中会通”,二者是一致的:一方面,当代中华民族在思想与实践上创造性地理解、运用与实现自己的文明理念,需要在现实性、实践性、哲学性以及历史时代性等方面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另一方面,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哲学自我”,需要超越用西方哲学的模式解释中国哲学的哲学观,消解直观性、外在性、机械性的思维方式,以各自保有其个性特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为基础,实现二者的真正会通。实现“马中会通”,需要真实地把握其思想实质、现实基础与哲学使命,阐明相关哲学观及其变革,揭示二者的内在契合性,澄明会通的连续性与时代超越性。只有在“马中会通”的基础上,才能憧憬当代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文明境界与塑造新的“哲学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哲学自我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 会通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法治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11
作者 王亚妮 曹夏瑛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0期117-119,共3页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蕴含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立足于全面依法治国基础上的现代化法治,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的新时代法治强国的全面建成。在全面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过程中,法治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高素...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蕴含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立足于全面依法治国基础上的现代化法治,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的新时代法治强国的全面建成。在全面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过程中,法治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高素质的法治人才是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强有力的保障。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法治人才培养应以理念创新与制度保障为基本思路,法学教育应从多学科交叉融合、实习实践、国内外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合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法治人才 培养理念 路径探索
下载PDF
毛泽东文化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价值
12
作者 马步飞 丁韶彬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
中国文化现代化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毛泽东思想明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 中国文化现代化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毛泽东思想明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对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宏大性、完整性、独创性与超越性的精准概括。作为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文化哲学思想助推了中国文化现代化命题的提出、遵循了现实需要的原则、明晰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奠定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基础和方向。毛泽东文化哲学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二者一脉相承,回顾和总结毛泽东在探索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做出的独特贡献,对新时代、新征程实现文化自信、文化繁荣和精神文明的引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着奠基意义和引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文化哲学 文化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从“德国式的现代问题”到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早期的现代化思想探索及当代启示
13
作者 杨增岽 修政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3-183,共11页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德国式的现代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是马克思早期探索现代化思想的开端。“德国式的现代问题”可以概括为“后发国家如何追赶时代”和“如何基于国家的特殊性追求现代化的普遍性”两大...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德国式的现代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是马克思早期探索现代化思想的开端。“德国式的现代问题”可以概括为“后发国家如何追赶时代”和“如何基于国家的特殊性追求现代化的普遍性”两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基础上成功开拓和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问题”思考的承接、丰富、创新和发展。以“德国式的现代问题”为起点,将理论眼光贯穿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我们可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重大理论问题的理解,更能理解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及民族与国家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 “德国式的现代问题”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民城市建设价值意涵和实践意涵探析
14
作者 马峰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1-39,共9页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人民城市建设在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全局性作用。人民城市现代化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涵和实践意涵。在价值意涵层面,人民城市建设体...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人民城市建设在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全局性作用。人民城市现代化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涵和实践意涵。在价值意涵层面,人民城市建设体现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中国式现代化根本价值,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思想所彰显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守正创新所彰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价值,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红色基因所彰显的自信自强精神价值。在实践意涵层面,人民城市建设体现出创新的实践意涵、绿色和开放发展的实践意涵、共享发展的实践意涵以及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实践意涵,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努力将城市打造成中国式现代化制度文明和制度优势的展示窗口、绿色与开放交相辉映的高水平发展平台,以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安全的现代化美丽家园。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城市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融入城市现代化路径之中,彻底摒弃西方现代化城市建设以资本为中心的物质主义膨胀与精神堕落的老路,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中国特色的城市现代化文明新形态,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形态的重要表现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伦理理解:黑格尔道德哲学的当代价值与可能愿景
15
作者 庞俊来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8-128,共11页
黑格尔道德哲学或伦理学研究进入当代中国,需要回应时代精神的当代性与话语体系的中国性。黑格尔伦理思想在西方经历了“完全否定-现实关注-内在证成”的路径,当代中国的黑格尔伦理思想研究缺乏理论与学术的自觉,中国黑格尔研究需要一... 黑格尔道德哲学或伦理学研究进入当代中国,需要回应时代精神的当代性与话语体系的中国性。黑格尔伦理思想在西方经历了“完全否定-现实关注-内在证成”的路径,当代中国的黑格尔伦理思想研究缺乏理论与学术的自觉,中国黑格尔研究需要一种道德哲学意义上的启蒙与再出发。从黑格尔现代性自由价值理念以及对其确证的哲学体系解读中,可以发现黑格尔体系的“普遍性”特质以及“开端性”的文化本位主义,从而理解黑格尔体系的理论价值与知识局限,进而发现在黑格尔现代性意识中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理解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道德哲学 伦理理解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承认理论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超越研究
16
作者 刘先江 彭淇琛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3-30,共8页
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国家主体与内部主体间的“互相承认”。古典承认理论与现代承认理论给现代化的“承认”之路带来了两种霄壤之别的方案,西方现代化从少数人出发并牺牲他者的发展模式正是古典承认理论描述的承认过程的真实写照。中国式... 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国家主体与内部主体间的“互相承认”。古典承认理论与现代承认理论给现代化的“承认”之路带来了两种霄壤之别的方案,西方现代化从少数人出发并牺牲他者的发展模式正是古典承认理论描述的承认过程的真实写照。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主体上坚持了共同体性,在发展动机上立足于主体间性,完成了承认从“生死斗争”向自由且真实的“互相承认”的蝶变,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超越与升华,给世界交出了一份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答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认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 西方现代化 马克思承认哲学
下载PDF
人民本位、共同体追求与德性政治: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哲学意涵
17
作者 韩升 李斌 《理论与现代化》 2024年第4期26-38,共13页
政治哲学旨在以筹划和设计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政治哲学意涵。中国式现代化有力地纠正了资本主义现代化“人”与“物”关系错位,实现了人民本位的价值旨归。中国式现代化高度肯定主体间... 政治哲学旨在以筹划和设计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政治哲学意涵。中国式现代化有力地纠正了资本主义现代化“人”与“物”关系错位,实现了人民本位的价值旨归。中国式现代化高度肯定主体间与主客体间的交往意义,积极推动各层次共同体建设,彰显了对共同体的实践追求。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近代以来政治领域去道德化的弊端,坚持发扬德性政治的价值感召力,实现了对政治道德的理性重建,展现出鲜明的道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本位 共同体追求 德性政治
下载PDF
五年规划:坚持长期主义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佳莹 胡鞍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92,共15页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长期执政的世界大党,以“以全体人民为中心”为执政理念,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长期目标,以实施五年规划为重要手段;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特征是,在不同时期对国家现代化发展作长远战略目标及实施五年规划;中国共产...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长期执政的世界大党,以“以全体人民为中心”为执政理念,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长期目标,以实施五年规划为重要手段;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特征是,在不同时期对国家现代化发展作长远战略目标及实施五年规划;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长期主义,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实现这一长期战略目标的重要治理手段。中国通过制定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目标,以五年规划制度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长远目标的实现,从奠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实现全面小康。中国正在加快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而五年规划制度也在这一进程中不断自我发展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年规划 长期主义 台阶论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和探索历程
19
作者 张展翼 徐登喜 胡文特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7-33,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的一条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新型现代化道路。从党领导的百年探索历程来看,虽曲折艰难,却呈现明显的螺旋上升。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的取得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初...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的一条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新型现代化道路。从党领导的百年探索历程来看,虽曲折艰难,却呈现明显的螺旋上升。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的取得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向世界清晰地展现出了道路自信,这种自信表现为对以西方为主导的主流现代化的不盲从,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模板的不僵化,这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拓展世界文明新形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成逻辑 探索历程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掣肘及探索研究
20
作者 初金哲 佟丹丹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14-120,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蕴含着深厚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特征和关键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梳理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进一步明确了新时...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蕴含着深厚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特征和关键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梳理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在制度体系保障,战略地位提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双碳”目标达成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意义。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着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精神文化三方面的现实掣肘。要有效破解现实掣肘就需要从思想引领、目标定位、内生动力、氛围营造四个方面开展实践探索,积极践行中国式生态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全面开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建设 实践探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