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度堵剂优化及其在高含水油藏靶向调堵中的应用
1
作者 肖昌键 林波 +2 位作者 王伟航 刘志起 于洪江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4期48-53,98,共7页
针对河南油田高渗高凝特高含水砂岩油藏,对双激发无机堵剂的配方优化、耐温耐盐性能、封堵性能、耐冲刷性能、粒径匹配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缓凝剂和离子平衡剂是控制体系凝固时间的主导因素,随着主剂与激发剂浓度以及温度... 针对河南油田高渗高凝特高含水砂岩油藏,对双激发无机堵剂的配方优化、耐温耐盐性能、封堵性能、耐冲刷性能、粒径匹配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缓凝剂和离子平衡剂是控制体系凝固时间的主导因素,随着主剂与激发剂浓度以及温度的增加,双激发无机堵剂固结速度增大。配液水中矿化度较高时,硫酸根和氯盐会加快体系固结时间。双激发无机堵剂封堵能力强,耐冲刷能力和深部液流转向效果较好,可对高渗透层大孔道有效封堵,提高低渗岩芯分流率,其封堵率高于98.5%。现场应用效果证实,双激发无机堵剂能够实现深部靶向封堵,具有强度高、有效期长、成本低等优点,调堵后含水率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渗油藏 高耗水条带 特高含水 无机堵剂 深部靶向封堵
下载PDF
杏北开发区葡Ⅰ1~3聚驱注入界限实验研究
2
作者 武佳奇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48-152,共5页
特高含水期油田注聚合物能够有效封堵大孔道,改变液流方向,提高波及体积,从而提高采收率。针对杏北开发区葡Ⅰ1~3主力非均性储层聚驱注入界限识别不清、注入参数选取缺乏依据的问题,基于不同储层渗透率、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物质... 特高含水期油田注聚合物能够有效封堵大孔道,改变液流方向,提高波及体积,从而提高采收率。针对杏北开发区葡Ⅰ1~3主力非均性储层聚驱注入界限识别不清、注入参数选取缺乏依据的问题,基于不同储层渗透率、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物质量浓度开展注入性实验,评价了注聚效果,确定了注聚界限。结果表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质量浓度越大,注入速度越低;注入速度高于0.35 m·d^(-1)为注入能力强,0.35~0.25 m·d^(-1)为注入能力中等,0.25~0.15 m·d^(-1)为注入能力较差,小于0.15 m·d^(-1)为注入能力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注入界限 特高含水 中高渗透油藏
下载PDF
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与提高采收率新技术 被引量:8
3
作者 孙焕泉 杨勇 +4 位作者 王海涛 王建 吴光焕 崔玉海 于群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102,共13页
渤海湾盆地胜利油区经过60多年开发,整装、断块油藏已处于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含水率超过90%,稠油油藏进入高轮次吞吐开发阶段,整体采出程度不到40%,仍有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潜力,需要攻关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针对整装油藏特高含水后期... 渤海湾盆地胜利油区经过60多年开发,整装、断块油藏已处于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含水率超过90%,稠油油藏进入高轮次吞吐开发阶段,整体采出程度不到40%,仍有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潜力,需要攻关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针对整装油藏特高含水后期高耗水层带发育、低效水循环严重,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差异大、有效动用难度大,深层、薄层超稠油注汽难、热损失大,有碱复合驱油体系结垢严重,聚合物驱后油藏动态非均质性更强、剩余油更加分散以及特高含水后期套损井多、出砂加剧、精细分层注采要求高等难题,明确地质及剩余油分布特征,深化驱油机制认识,围绕整装油藏经济有效开发、断块油藏高效均衡开发、稠油油藏转方式开发、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开发开展技术攻关,形成整装油藏精细流场调控技术、复杂断块油藏立体开发技术、稠油油藏热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技术、特高含水期主导采油工程技术等特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系列,开辟先导试验区,取得显著开发效果,实现工业化应用,支撑胜利油区持续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油田 剩余油分布特征 精细流场调控 立体开发 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 稠油热复合开发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客土喷播覆绿技术在水库岩质高边坡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静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23年第7期5-8,70,共5页
文章详细介绍了水库岩质高边坡客土喷播覆绿施工技术。针对高大岩质边坡生态恢复要求高的施工特点,通过放缓坡度、设置多级马道、客土喷播覆绿形成的三维植物网,利用草本灌木发达的根系和铁丝网的加筋作用,以客土优良的透水性、保水性... 文章详细介绍了水库岩质高边坡客土喷播覆绿施工技术。针对高大岩质边坡生态恢复要求高的施工特点,通过放缓坡度、设置多级马道、客土喷播覆绿形成的三维植物网,利用草本灌木发达的根系和铁丝网的加筋作用,以客土优良的透水性、保水性、耐冲蚀性等特性,减少了边坡滑坡坍塌的发生,恢复了原有生态,建成了优美、和谐的库区生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土 喷播覆绿 水库 岩质高边坡
下载PDF
库区公路倾倒岩体边坡高位错落变形机理及治理措施
5
作者 王有昌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32-41,共10页
倾倒岩体边坡是岩体向临空面发生弯曲变形的特殊岩质边坡,随着边坡开挖岩体卸荷,坡体应力重新分布,倾倒岩体折断面逐渐连通,坡体持续发生时效变形,易导致边坡变形失稳。依托澜沧江苗尾库区沿江公路倾倒岩体边坡实例工程,分析边坡高位错... 倾倒岩体边坡是岩体向临空面发生弯曲变形的特殊岩质边坡,随着边坡开挖岩体卸荷,坡体应力重新分布,倾倒岩体折断面逐渐连通,坡体持续发生时效变形,易导致边坡变形失稳。依托澜沧江苗尾库区沿江公路倾倒岩体边坡实例工程,分析边坡高位错落变形特征及孕育过程,研究倾倒岩体边坡高位错落变形影响因素、失稳原因及变形机理;边坡治理遵循“锁口、强腰、固脚”的思路,采用削坡减载、主动预加固防护、挂网喷锚、堆渣压坡及截排水措施等进行综合治理,评价边坡加固前后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倾倒岩体边坡变形具有继承性,高位错落变形是前期倾倒岩体变形的延续;倾倒岩体变形边坡治理以主动预加固防护为主,削坡减载与锚固防护并重,限制倾倒变形岩体应力松弛与蠕变,可为类似边坡病害分析与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区公路 倾倒岩体边坡 高位错落体 折断面 主动预加固
下载PDF
中河水库大坝高边坡支护方案及施工工艺研究
6
作者 林道旺 《红水河》 2023年第4期39-42,共4页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环境复杂、高边坡支护施工难度大等问题,笔者以中河水库大坝左岸高边坡支护为例,结合工程实例的地质情况,研究了大坝左岸高边坡支护方案,并详细阐述预应力锚索、锚杆、框格梁等施工工艺及施工注意事项,可为类似高边坡...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环境复杂、高边坡支护施工难度大等问题,笔者以中河水库大坝左岸高边坡支护为例,结合工程实例的地质情况,研究了大坝左岸高边坡支护方案,并详细阐述预应力锚索、锚杆、框格梁等施工工艺及施工注意事项,可为类似高边坡支护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边坡 支护方案 施工工艺 中河水库
下载PDF
辽河坳陷西部斜坡带南段新生界成岩相分析与优质储集层预测 被引量:26
7
作者 孟元林 李娜 +5 位作者 黄文彪 肖丽华 刘德来 张清久 孙洪斌 修洪文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3-41,共9页
储集层实测孔隙度、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的分析资料表明,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西部斜坡带南段新生界储集层在纵向上发育3个次生孔隙带。从而在一个普遍低孔、低渗的背景下,形成了孔隙度相对较高的优质储集层。优质储集层的形成... 储集层实测孔隙度、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的分析资料表明,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西部斜坡带南段新生界储集层在纵向上发育3个次生孔隙带。从而在一个普遍低孔、低渗的背景下,形成了孔隙度相对较高的优质储集层。优质储集层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的影响与控制,分别形成于辫状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沉积微相,目前处于早成岩阶段B期—中成岩阶段A1亚期,发育溶蚀成岩相。通过模拟古地温、镜质组反射率、甾烷异构化率和自生石英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预测了西部斜坡带南段成岩阶段和成岩相的横向展布。通过成岩相图和沉积相图的叠合,预测了沙河街组三段优质储集层的分布。预测结果表明,沙三段优质储集层发育于斜坡区的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辽河坳陷 西部斜坡带 新生界 优质储集层
下载PDF
盘石头水库泄洪洞、导流洞进出口高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祁生文 伍法权 兰恒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3-359,共7页
首先分析了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对边坡岩体进行了工程地质岩组划分,对岩体参数进行分析,提出该区边坡破坏模式,然后利用定性定量多种方法对边坡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盘石头水库 高边坡 破坏模式 稳定性 泄洪洞 导流洞
下载PDF
非均质砾岩储层综合评价方法——以克拉玛依油田七中、东区砾岩储层为例 被引量:44
9
作者 宋子齐 杨立雷 +2 位作者 程英 王楠 丁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5-419,425,共6页
克拉玛依油田七中、东区砾岩储层以其特高非均质性和复模态孔隙结构特点区别于砂岩储层,受山麓洪积相带、成岩压实及后生成岩变化影响,岩矿组分差异大,颗粒大小不均匀,纵横向相带变化剧烈,层内、层间渗透性变化大。通过对反映砾岩储层... 克拉玛依油田七中、东区砾岩储层以其特高非均质性和复模态孔隙结构特点区别于砂岩储层,受山麓洪积相带、成岩压实及后生成岩变化影响,岩矿组分差异大,颗粒大小不均匀,纵横向相带变化剧烈,层内、层间渗透性变化大。通过对反映砾岩储层特征的多种参数及评价指标的分析,利用砾岩储层储能参数、储量参数、油层分布、规模、连片性、钻遇率、渗透率及其非均质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在该区克拉玛依组砾岩储层建立起综合评价参数、标准和权系数,利用灰色理论有机集成和综合了非均质砾岩储层的多种信息,对非均质砾岩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类描述。从而,从不同角度分析并阐明了该区非均质砾岩储层静态质量,从宏观上认识和评价微观结构特殊的砾岩储层及其非均质性,有效控制和划分了非均质砾岩储层开发的有利井区、层位及类型,为指导油田开发决策和增产措施提供了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非均质性 复模态孔隙结构 砾岩储层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有利目标区 克拉玛依油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隐蔽油气藏及勘探思路 被引量:15
10
作者 吴金才 孟闲龙 +3 位作者 王离迟 曹波 张建中 朱允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2-685,共4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油气资源非常丰富 ,其中相当一部分储集在隐蔽油气藏中。准噶尔盆地腹部隐蔽油气藏具有多沉积体系控制、构造 -岩性复合、多层系含油以及具有多期成藏的特点。对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既要采用新的研究思路 ,又要采用现已比较... 准噶尔盆地腹部油气资源非常丰富 ,其中相当一部分储集在隐蔽油气藏中。准噶尔盆地腹部隐蔽油气藏具有多沉积体系控制、构造 -岩性复合、多层系含油以及具有多期成藏的特点。对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既要采用新的研究思路 ,又要采用现已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首先开展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对比研究 ,确定隐蔽圈闭发育的有利层位 ;其次开展古地貌及沉积环境研究 ,寻找坡折带和有利相带 ,确定隐蔽圈闭发育的有利部位 ;再次开展地震处理 ,发现和落实隐蔽圈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隐蔽圈闭 沉积体系 成藏特征 高分辨率 坡折带
下载PDF
正韵律厚油层剩余油富集区水平井段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延忠 陈德坡 +2 位作者 刘志宏 贾俊山 李琴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2-44,108,共4页
水平井技术是挖潜特高含水期正韵律厚油层顶部剩余油富集区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多种因素中,水平井段长度是水平井设计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水平井的开发水平。本文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74小层为例,建立相似油田概念模... 水平井技术是挖潜特高含水期正韵律厚油层顶部剩余油富集区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多种因素中,水平井段长度是水平井设计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水平井的开发水平。本文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74小层为例,建立相似油田概念模型,利用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水平井段长度和无因次水平井段长度下的整个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研究成果为同类型油藏剩余油富集区的水平井挖潜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正韵律 厚油层 剩余油 水平井 数值模拟 胜坨油田
下载PDF
胜坨油田特高含水期油层层内潜力研究及挖潜措施 被引量:16
12
作者 崔虹霞 蔡传强 +1 位作者 赵红兵 张冬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4-47,共4页
胜坨油田历经三十多年的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 ,平面层间高度水淹 ,层内油层底部水窜严重。为挖掘油层层内剩余油潜力 ,运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 ,对胜坨油田各种沉积类型剩余油分布特点进行了综合研究 ,进一步认识了油层层内厚油层剩... 胜坨油田历经三十多年的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 ,平面层间高度水淹 ,层内油层底部水窜严重。为挖掘油层层内剩余油潜力 ,运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 ,对胜坨油田各种沉积类型剩余油分布特点进行了综合研究 ,进一步认识了油层层内厚油层剩余油分布规律 ;利用超细水泥堵炮眼工艺进行层内挖潜 ,取得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 ,改善了特高含水期厚油层开发效果。层内挖潜是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油藏描述 特高含水期 层内潜力 剩余油 封堵工艺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南部中二叠统沉积特征与勘探目标 被引量:18
13
作者 许国明 谢刚平 +1 位作者 隆轲 宋晓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7-33,共7页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大中型气藏的勘探方向和目标是日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川中高石梯一磨溪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大气田的成功勘探经验表明,有利的沉积相带是大气田形成的基础。为此,基于地震资料、地表露头资料及钻井资料,对该盆地西南...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大中型气藏的勘探方向和目标是日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川中高石梯一磨溪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大气田的成功勘探经验表明,有利的沉积相带是大气田形成的基础。为此,基于地震资料、地表露头资料及钻井资料,对该盆地西南部中二叠统的构造格局和沉积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从沉积相控的角度提出以下观点:①该区中二叠统沉积时处于浅水缓坡高能带,发育大规模礁滩相沉积;②中二叠世时期基底抬升,茅口组顶部遭受剥蚀,形成不整合面风化壳,盆地西南部处于岩溶斜坡带,古表生岩溶作用强烈;③礁滩相沉积叠加风化壳岩溶有利于形成大规模礁滩相岩溶型储层。进一步结合研究区资源条件和成藏条件的综合研究结论指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基础地质条件优越,有望寻找到大规模礁滩相岩溶型气藏;该盆地西南部龙门山前隐伏构造带、川西坳陷斜坡带中二叠统圈闭发育,成藏条件好,是寻找大规模礁滩相岩溶型气藏的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南部 中二叠世 高能浅水缓坡 礁滩相 不整合面风化壳 岩溶斜坡带 岩溶储层 勘探目标
下载PDF
水体中溶解性微囊藻毒素与藻类细胞内微囊藻毒素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蔡金傍 李文奇 +1 位作者 逄勇 杨旭光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8-334,共7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北方某水库水体中溶解性微囊藻毒素(extracellular microcystin,EMCs)和藻类细胞内微囊藻毒素(intracellular microcystin,IMCs)的3种异构体(LR、YR、RR)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研究了EMCs和IMCs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相...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北方某水库水体中溶解性微囊藻毒素(extracellular microcystin,EMCs)和藻类细胞内微囊藻毒素(intracellular microcystin,IMCs)的3种异构体(LR、YR、RR)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研究了EMCs和IMCs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EMC-RR和IMC-RR的全年变化规律非常一致,在9月初之前其含量比较低,随后迅速上升并在10—11月份同时出现峰值;EMC-LRI、MC-LR、EMC-YR和IMC-YR全年出现多个起伏,且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峰值出现时间也不一样,EMC-LR和EMC-YR峰值出现在8—9月,而IMC-LR与IMC-YR的峰值则出现在9月份中下旬。IMC-LR和IMC-RR是藻类细胞内主要毒素,但是2种异构体所占总的细胞内毒素的比值并不是固定的,5—12月份其比值不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微囊藻毒素 有害藻类水华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隐蔽潜山油藏新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21
15
作者 马立驰 王永诗 景安语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8,共6页
针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勘探陷入低谷,勘探方向不明的实际情况,通过深入分析其成藏条件,特别是圈闭有效性问题,打破了传统成藏模式束缚,取得了勘探的成功。新发现了埕北313负向构造型、埕北古斜14斜坡型和陈家庄侧... 针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勘探陷入低谷,勘探方向不明的实际情况,通过深入分析其成藏条件,特别是圈闭有效性问题,打破了传统成藏模式束缚,取得了勘探的成功。新发现了埕北313负向构造型、埕北古斜14斜坡型和陈家庄侧向对接高渗透储层型等3种新的潜山油气成藏模式。这3种新的模式使早期认为没有勘探潜力的潜山负向构造带、圈闭有效性差的斜坡带和圈闭侧向不封堵的潜山断块成为有利的勘探目标区。从断层活动特征角度对圈闭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类砂泥岩"潜山储层发育模式,为潜山圈闭有效性分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模式 负向构造型 斜坡型 侧向对接高渗透储层型 断层封堵 类砂泥岩模式 济阳坳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葡南三断块特高含水期油藏数值模拟精度提高方法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有泉 周志军 +2 位作者 刘志军 向传刚 黄泽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68,115,共4页
由于常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不能精确刻画油水运动规律和剩余油分布,因此,在分析储层描述精度、相对渗透率曲线选取、动态数据精确性和网格精度等因素对油藏数值模拟精度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分阶段油藏数值模拟、优化油藏数值模拟启动方法... 由于常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不能精确刻画油水运动规律和剩余油分布,因此,在分析储层描述精度、相对渗透率曲线选取、动态数据精确性和网格精度等因素对油藏数值模拟精度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分阶段油藏数值模拟、优化油藏数值模拟启动方法、相对渗透率曲线分阶段赋值和端点值标定、特高含水期网格尺度的处理和注水井分层注水等方法提高油藏数值模拟的精度。对比分析常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与分阶段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发现,分阶段模拟运算的结果更为可靠,且提高了特高含水期油藏数值模拟的精度,由于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后,剩余油高度分散,分阶段油藏数值模拟得到的剩余油饱和度场的分布结果更为准确,更有利于指导油田后期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分阶段油藏数值模拟 初始化启动方法 相对渗透率曲线 网格精度 剩余油
下载PDF
三峡工程万州库区高切坡变形监测预警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魏学勇 欧阳祖熙 +2 位作者 韩文心 周昊 李捷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6期110-113,共4页
结合三峡库区高切坡监测工程技术特点,选用GPS和全站仪综合运用方式实施万州高切坡变形监测预警,并采用首级GPS控制网-二级工作基点网-三级变形监测网分层布网的组网方式实施监测。监测数据解算结果表明,监测网布设合理,监测精度高。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高切坡 变形 监测预警 控制网
下载PDF
渤中凹陷石南斜坡区古近系中深层优质储层形成机理 被引量:6
18
作者 冯艳红 向芳 +2 位作者 王元君 王峻 冯明石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4期418-422,共5页
运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包裹体、X衍射和物性分析等手段,对渤中凹陷石南斜坡区古近系中深层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古近系中深层存在优质储层,孔隙度为20%左右,渗透率为(100~1 000)×1... 运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包裹体、X衍射和物性分析等手段,对渤中凹陷石南斜坡区古近系中深层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古近系中深层存在优质储层,孔隙度为20%左右,渗透率为(100~1 000)×10-3μm2,为高孔高渗储层。储层孔隙类型以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和残余原生粒间孔为主,次生孔隙较原生孔隙发育。沉积作用为研究区中深层优质储层的形成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溶蚀作用是形成该优质储层的直接原因,成岩演化控制了区内古近系中深层储层中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异常高压和烃类早期充注是形成中深层优质储层的辅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优质储层 形成机理 古近系 石南斜坡区 渤中凹陷
下载PDF
济阳坳陷高凸起斜坡带新近系油气成藏与勘探实践 被引量:13
19
作者 鲁国明 刘魁元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8-262,共5页
济阳坳陷高凸起斜坡带在构造上表现为向高凸起抬升的单斜,因作为油气向高凸起主体部位运移的通道而常被忽视。受基岩沟、梁相间的古地形及新近系沉积相变等因素的影响,高凸起斜坡带易形成地层超覆油藏、反向屋脊断块油藏、低幅度微型次... 济阳坳陷高凸起斜坡带在构造上表现为向高凸起抬升的单斜,因作为油气向高凸起主体部位运移的通道而常被忽视。受基岩沟、梁相间的古地形及新近系沉积相变等因素的影响,高凸起斜坡带易形成地层超覆油藏、反向屋脊断块油藏、低幅度微型次生油藏、微型低幅度潜山披覆油藏及岩性油藏等5种小而肥的次生油藏。油气运移通道对这类油藏影响较大。以不整合面作为油气运移通道的油藏多为规模较大的层状地层超覆油藏,在平面上呈带状分布,含油条带窄;以继承性活动的边界断层作为油气运移通道所形成的油气藏具有含油井段长、含油层系多、油水关系复杂等特点。在勘探上,针对特殊的成藏特点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同类型的斜坡带油藏应采取相应的方法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凸起斜坡带 新近系 油气成藏 勘探实践 济阳坳陷
下载PDF
岷江某水库蓄水运行期进水口高边坡变形特征模拟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曹运江 杨浩 +3 位作者 黄润秋 冯涛 唐辉明 黄玉凤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42,共9页
岷江某电站库区前期地质勘查资料表明,枢纽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覆盖层孔隙性潜水和基岩裂隙水。水库蓄水后水位抬升127m,对条形山脊两侧边坡地下水渗流场产生较大的影响,不仅改变边坡地下水原有渗流场特征及其补、径、排条件,而且... 岷江某电站库区前期地质勘查资料表明,枢纽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覆盖层孔隙性潜水和基岩裂隙水。水库蓄水后水位抬升127m,对条形山脊两侧边坡地下水渗流场产生较大的影响,不仅改变边坡地下水原有渗流场特征及其补、径、排条件,而且由此产生孔隙水压力,对边坡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利用地质原型和开挖边坡地质-力学模型(GMD模型),建立水库蓄水过程中,条形山脊地下水的渗流模型及水岩作用模式。进一步考虑蓄水渗流场的变化,对不同蓄水位高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探讨蓄水过程中,条形山脊高边坡形变场特征及其稳定性状况。三维数值仿真显示,水库溢洪道进水口与EL.885m平台下方L11层位(EL.840~852m)与2#泄洪洞的洞脸边坡左上方(EL.833.59~847.50m),为大变形集中部位。水库进水口一侧边坡在库水位上升过程中,岩体的变形范围将随水位的增高逐渐扩大,量级呈递增趋势。受蓄水位的影响,水库进水口边坡的临江(Y方向)位移往山内方向顺层滑移还是朝山外倾倒拉裂不定,层间剪切错动带成为正负位移的"转换断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边坡 水库运行期 蓄水位 数值模拟 地下水孔隙压力 变形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