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nitial study of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of researchers as faculty/student team members
1
作者 Dehua HU Juan ZHANG +1 位作者 Dan CHE Aijing LUO 《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4年第2期43-54,共12页
Purpose: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unco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of researchers as faculty/student team members.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An inventory encompassing 6 dimensions of in... Purpose: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unco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of researchers as faculty/student team members.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An inventory encompassing 6 dimensions of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was developed:Information awareness,information acquisition,information evaluation,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information uti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ethics.Data was collected on 306 respondents from 52 faculty/student teams i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in China and analyzed using SPSS 18.0 software.Findings: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among researchers with different genders in information awareness and in different academic disciplines i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information utilization.The survey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of different gender groups and different teams:1) male participants got higher scores in all of the 6 dimensions of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2) small teams performed best,followed by middle-sized teams and large teams;3) faculty/doctoral student teams possessed better information seeking skills than faculty/master’s student teams or faculty/doctoral and master’s student teams:4) medical teams achieved the highest level in all of the 6 dimensions of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whereas natural science teams the lowest level.Medical and engineering teams were rated higher than other teams i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information utilization.Research limitations:The small population size and doctoral students accounting for only a small portion of the respondents in the sample limit the generalization of our findings.Practical implications: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have some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especially fo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library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training.Originality/value:This paper is the first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of researchers as faculty/student team memb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faculty/student team Information literacy
下载PDF
科研评价制度如何影响大学教师主动性创新行为——基于29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教师调查
2
作者 董彦邦 刘莉 《复旦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3,共9页
大学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取决于教师的主动性创新行为,而科研评价制度在激励和引导教师的主动性创新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对29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自然、工程、社会和人文学科领域1659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究... 大学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取决于教师的主动性创新行为,而科研评价制度在激励和引导教师的主动性创新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对29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自然、工程、社会和人文学科领域1659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究科研评价制度对大学教师主动性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评价程序民主、评价主客体互动公平和形成性评价通过增强创新自我效能感激发了主动性创新行为;同行评价方法和质量或创新标准尽管通过增强创新自我效能感激发了主动性创新行为,但其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主动性创新行为也起着阻碍作用,正负效果抵消的遮掩效应导致其对主动性创新行为影响不显著;科研评价制度对不同学科、不同年龄和不同学校层次教师主动性创新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建议:加强增值评价,完善小同行遴选和监督制度,根据学科领域和水平分类制定评价标准,推进学术委员会权限范围和委员产生方式改革,包容和鼓励失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科研评价制度 主动性创新行为 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效率还是价值: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逻辑困境及其张力调适 被引量:14
3
作者 苏强 蔡晓卫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141,共9页
近些年来盛行的国内高校教师评价活动,科研导向、定量方式、绩效至上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反映出只重事实层面的合理性而轻价值层面正当性的现象。高校教师评价取向与标准主要非来自理论逻辑的自洽,而是现实中外部力量对高校学术生态的... 近些年来盛行的国内高校教师评价活动,科研导向、定量方式、绩效至上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反映出只重事实层面的合理性而轻价值层面正当性的现象。高校教师评价取向与标准主要非来自理论逻辑的自洽,而是现实中外部力量对高校学术生态的强力介入及其与高校博弈的结果,进而形塑了教师的工作生活方式以及学术信念与行动偏好。因此,从价值层面对时下评价制度的结果逻辑、计数逻辑与绩效逻辑予以全面检思,继而调适教师评价目的性与工具性价值间的张力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师评价 评价制度 组织变革 教师行为
下载PDF
“双一流”高校教师跨学科研究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4
作者 张冰冰 姚聪莉 张雪儿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2-196,共15页
学科交叉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抓手,教师是学科交叉创新的主体。本研究聚焦“双一流”高校教师的跨学科研究行为的影响机制,从外在环境、个体因素和二者的互动三方面构建了分析框架。结果表明,教师跨学科研究行为的微观机制契合“认... 学科交叉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抓手,教师是学科交叉创新的主体。本研究聚焦“双一流”高校教师的跨学科研究行为的影响机制,从外在环境、个体因素和二者的互动三方面构建了分析框架。结果表明,教师跨学科研究行为的微观机制契合“认知—态度—行为”中介模型,且多由内在满足所驱动。外在环境中,组织支持和学者生态都对“认知—行为”和“态度—行为”路径分别存在负向和正向的调节作用,期刊生态则正向调节“认知—态度”路径。作为互动因素的潜在风险感知则对“认知—行为”路径存在正向调节。最后,可从教师、学院和学科入手制定激励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研究行为 影响机制 高校教师 “双一流”高校
下载PDF
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30
5
作者 牛端 张敏强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40-1246,共7页
本研究采取工作分析和行为事件访谈整合的研究范式构建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然后通过团体焦点访谈、测验编制、评价第二个校标样本等三种方法,验证模型的专家效度、构想效度与同时结构效度。结果表明: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包括8项:创... 本研究采取工作分析和行为事件访谈整合的研究范式构建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然后通过团体焦点访谈、测验编制、评价第二个校标样本等三种方法,验证模型的专家效度、构想效度与同时结构效度。结果表明: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包括8项:创新、批判性思维、教学策略、专注、社会服务意识、逻辑分析能力、成就欲、尊重他人;高校教师胜任特征自评问卷可简缩为三个因子,即人员导向、成就导向和创新导向,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水平的工具;将结构化工作分析与行为事件访谈法整合构建胜任特征模型,是可行和有效的建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胜任特征模型 工作分析 行为事件访谈 团体焦点访谈测量
下载PDF
基于行为分类理论的高校教师二元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关云飞 陈晓红 《管理学报》 CSSCI 2009年第6期799-804,共6页
针对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通过量化的标准和尺度对高校教师激励机制进行探讨,提出基于行为分类理论的、以"资本薪酬"和"行为薪酬"为核心的二元激励机制,并对该二元激励机制进行了结构性分析,研究了固定薪酬... 针对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通过量化的标准和尺度对高校教师激励机制进行探讨,提出基于行为分类理论的、以"资本薪酬"和"行为薪酬"为核心的二元激励机制,并对该二元激励机制进行了结构性分析,研究了固定薪酬模型及其缺陷和二元激励机制评价指标体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行为分类理论 二元激励机制 结构性分析
下载PDF
跨学科教育视角下高校工科教师胜任力成熟度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燕 刘蓉 王欲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02-107,共6页
跨学科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高校教师胜任力是跨学科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以工科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梳理和问卷调查,确定跨学科教育视角下高校工科教师胜任力特征指标;运用德尔菲法,提出跨学科教育视角下高校工科教师胜... 跨学科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高校教师胜任力是跨学科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以工科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梳理和问卷调查,确定跨学科教育视角下高校工科教师胜任力特征指标;运用德尔菲法,提出跨学科教育视角下高校工科教师胜任力的教学、实践、科研、环境行为四维度能力,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验证,构建跨学科教育视角下高校工科教师胜任力模型;以胜任力4个维度为标准,将成熟度划分为由低到高的初始级、成长级、基本胜任级、胜任级、卓越级5个等级,建立教师教学胜任力成熟度二维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教育 高校工科教师 胜任力模型 环境行为能力 成熟度模型
下载PDF
从“管理法”走向“平衡法”:高校惩戒教师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姚荣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0-39,共10页
长期以来,受“管理法”思维的束缚,我国高校惩戒教师行为的法治化程度严重不足。首先,教育主管部门依据“规范性文件”行政的状况,限缩了高校作出惩戒教师行为的自治权限,弱化了高校惩戒权行使的民主正当性。其次,高校惩戒教师行为的程... 长期以来,受“管理法”思维的束缚,我国高校惩戒教师行为的法治化程度严重不足。首先,教育主管部门依据“规范性文件”行政的状况,限缩了高校作出惩戒教师行为的自治权限,弱化了高校惩戒权行使的民主正当性。其次,高校惩戒教师行为的程序性要件不足,惩戒措施与教师违规或违约行为的情节轻重状况不匹配。最后,高校惩戒教师行为所产生的争议,缺乏完善的权利救济机制。从“管理法”到“平衡法”的转变,要求将高校惩戒教师行为纳入法治的视野,强化高校惩戒权行使中自治与法治的有机整合。一方面,强化高校惩戒权行使中国家法与自治法的良性互动,明晰《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规章与高校校规之间的关系。围绕高校惩戒教师的组织、程序、事由等重要事项,健全高校惩戒教师行为的自治规则。另一方面,扩大法院的受案范围和审查强度,增进高校惩戒权行使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增强申诉、专业裁量、调解、仲裁等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功能,健全教师权利救济与保障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惩戒教师行为 渐进式惩戒 比例原则 正当程序原则 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
下载PDF
大学生和教职工口腔保健行为与牙周病及龋病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高中 《河北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1326-1328,共3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及教职工口腔保健行为与牙周病、龋病发生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300名大学生与30名教职工进行牙周病和龋病的诊断与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龋病与牙周病发生率与教职工类... 目的:探讨大学生及教职工口腔保健行为与牙周病、龋病发生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300名大学生与30名教职工进行牙周病和龋病的诊断与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龋病与牙周病发生率与教职工类似(P>0.05)。龋病的发生与家庭经济状况、刷牙情况、接受口腔教育的途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5)。牙周病的发生与性别、刷牙情况、近2年看牙次数、口腔健康知识和接受口腔教育的途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及教职工口的牙周病和龋病的发病率与其他人群类似,多由于缺乏教育与掌握保健知识所造成,为此需要加强口腔保健行为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教职工 口腔保健行为 牙周病 龋病
下载PDF
某高校分校区职工健康查体行为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楚蓓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了解某高校分校区教职工健康查体行为,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某高校分校区教职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教职工上年度健康查体的比例仅为33.2%,其影响因素有年龄、家庭居住地、健康的自我预... 目的了解某高校分校区教职工健康查体行为,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某高校分校区教职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教职工上年度健康查体的比例仅为33.2%,其影响因素有年龄、家庭居住地、健康的自我预判。结论应加强健康查体重要性的宣传;尽快实现健康查体的本地化;建立健康查体标准化流程,消除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职工 健康查体 行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校女教师日常时空行为研究——以韩山师范学院为例
11
作者 李坚诚 刘文菊 蔡佳姿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3-29,共7页
高校女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力量,这个群体既有一般职业女性的职业/家务双重角色行为特征,又有高校教学与研究的职业时空行为特征。基于韩山师范学院女教师的调查数据,对不同学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位的女教师日常活动的时空行为... 高校女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力量,这个群体既有一般职业女性的职业/家务双重角色行为特征,又有高校教学与研究的职业时空行为特征。基于韩山师范学院女教师的调查数据,对不同学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位的女教师日常活动的时空行为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接近60%的女教师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在301~480分钟之间,19%的女教师工作时间在480分钟以上。60%的女教师在工作日的家务时间超过60分钟。女教师休息日的家务时间大部分人在60~180分钟之间,最高达360分钟。教授在工作日的工作时间普遍高于480分钟,在休息日的平均工作时间也要高于其他职称的教师。此外,女教师都有夜间工作的特点。总体上看,女教师休闲和娱乐时间较少,但是寒暑假期间女教师的活动空间范围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女教师 日常活动 时空行为
下载PDF
商学院组织氛围的构成研究——以M商学院为例
12
作者 林晶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94-99,共6页
组织氛围作为无形资产,对商学院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和社会交互作用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抽样访谈和问卷调查,借助SPSS20.0进行信度效度检验,信度为0.947,效度为0.894,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M商学院组织氛围包括四个维度:... 组织氛围作为无形资产,对商学院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和社会交互作用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抽样访谈和问卷调查,借助SPSS20.0进行信度效度检验,信度为0.947,效度为0.894,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M商学院组织氛围包括四个维度:管理制度、领导行为、教职工行为和管理理念,由此提出营造商学院组织氛围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氛围维度 管理制度 领导行为 教职工行为 管理理念
下载PDF
医学院校教师在线学习行为分析
13
作者 李思思 陈曦 +1 位作者 廖勋宸 佟矿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1年第6期724-729,共6页
目的分析南方医科大学FAIMER区域中心国际医学教育教师发展项目的在线学习行为,探索教师发展项目新模式。方法运用内容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该项目的教师在线学习行为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教师在线学习的交互内容、交互形式和社会网络... 目的分析南方医科大学FAIMER区域中心国际医学教育教师发展项目的在线学习行为,探索教师发展项目新模式。方法运用内容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该项目的教师在线学习行为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教师在线学习的交互内容、交互形式和社会网络结构。结果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等主题关注度较高;教师在线学习行为活动形式以对同伴的支持和发表观点、分享个人经验为主;三个模块的网络结构都较为稀疏,网络密度较小,且每个模块都有部分教师没有参与学习;学习模块的组织者成员只有1~2名组织者起主导作用,且核心参与者数量也较少。结论教师发展项目设计者应密切关注教学研究热点问题,并积极探索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在线学习行为 同伴学习模式 教师发展 内容分析法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学术身份的概念重构及其对学术行为的影响:基于学术擂台赛框架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双淼 谢静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62,共7页
以学术擂台赛隐喻学术职业生涯,强调学术身份的构建贯穿于“擂台搭建-擂台准入-擂台上的攻守行为-擂台进阶”的全过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基于80位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深度半结构式访谈,对学术身份进行概念重构,将其看作内蕴专业身份、职... 以学术擂台赛隐喻学术职业生涯,强调学术身份的构建贯穿于“擂台搭建-擂台准入-擂台上的攻守行为-擂台进阶”的全过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基于80位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深度半结构式访谈,对学术身份进行概念重构,将其看作内蕴专业身份、职业身份、关系身份和个体身份的复杂概念集合。作为认知图式,四重子身份通过信息机制和注意力机制对学术行为产生影响,表现为占据结构优先性的子身份主导下大学教师对学术擂台赛的差异化识读、关注焦点和心理体验,呈现出开拓策略、响应策略、形象策略和平衡策略四种不同的擂台攻守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身份 学术行为 学术擂台赛 学术职业 大学教师
原文传递
绩效考核能否促进高校教师突破性学术创新行为--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1
15
作者 王忠军 刘丽丹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60,共9页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视角,考察了科研绩效考核导向对高校教师创新动机和学术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评估性绩效考核对高校教师的受控动机和自主动机的激发作用,对渐进性和突破性学术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均不显著;(2)发展性绩效考核不...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视角,考察了科研绩效考核导向对高校教师创新动机和学术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评估性绩效考核对高校教师的受控动机和自主动机的激发作用,对渐进性和突破性学术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均不显著;(2)发展性绩效考核不仅能通过激发受控动机促进高校教师的渐进性学术创新行为,还能通过激发自主动机促进高校教师的突破性学术创新行为;(3)高校教师普遍对于现行的高校科研绩效考核持消极态度,认为绩效考核不利于学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绩效考核 动机 渐进性创新行为 突破性创新行为
原文传递
研究型大学职称晋升评价制度对教师行为选择的影响——兼论大学教师发展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4
16
作者 顾剑秀 裴蓓 罗英姿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6-72,共7页
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计划行动理论,构建了"制度-动机-行为"分析框架,分析了研究型大学职称晋升评价制度对教师行为选择的影响机制。在当前具有工具理性的职称晋升评价制度的"指引"下,大学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qu... 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计划行动理论,构建了"制度-动机-行为"分析框架,分析了研究型大学职称晋升评价制度对教师行为选择的影响机制。在当前具有工具理性的职称晋升评价制度的"指引"下,大学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衡量自己的行为偏好、工作内容、规范信念、控制信念等进行策略性计算形成外部功利性动机,进而理性地选择逐利行为。为了促进大学教师的长远发展,提升大学整体的知识传播与生产质量,有必要构建以科学合理的职称晋升评价制度为基础,组织给予教师支持为核心的大学教师发展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职称晋升评价制度 大学教师 动机 行为选择
原文传递
大学教师考评制度对教师角色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4
17
作者 贾永堂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7-62,共6页
大学学术发展根本上取决于大学教师的角色行为,有什么样的教师角色行为,就有什么样的大学学术。大学教师角色行为不只取决于大学教师的角色意识,更取决于社会对大学教师的角色期待和大学教师考评制度对大学教师的角色塑造。现有大学教... 大学学术发展根本上取决于大学教师的角色行为,有什么样的教师角色行为,就有什么样的大学学术。大学教师角色行为不只取决于大学教师的角色意识,更取决于社会对大学教师的角色期待和大学教师考评制度对大学教师的角色塑造。现有大学教师考评制度旨在引导大学教师更好地从事学术生产活动,但实际上却起着相反的作用,出现了功能异化。调适大学教师角色行为的关键在于创新大学教师评价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考评制度 角色行为
原文传递
民办高校教师如何提高教学影响力——以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为样本 被引量:1
18
作者 雷洪德 孙刘闯 曹顺良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4-92,共9页
研究民办高校学生心目中优秀教师的特征,对他们的教学影响力何来、何为与何用进行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结果发现:在教学个性上,民办高校优秀教师普遍具有比较强的亲和力和责任感;在教学行为上,他们善于在结合与转化中传道,善于激发学生... 研究民办高校学生心目中优秀教师的特征,对他们的教学影响力何来、何为与何用进行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结果发现:在教学个性上,民办高校优秀教师普遍具有比较强的亲和力和责任感;在教学行为上,他们善于在结合与转化中传道,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善于营造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在教学相长中,他们既促进了学生发展,也成就了自己。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影响力,可以从提高亲和力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教师 教学个性 教学行为
原文传递
美国大学教师不当教学行为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晁亚群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28,共8页
大学教师不当教学行为会导致学生不当行为的产生,针对大学教师不当教学行为的研究是大学教学伦理的重要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教师不当教学行为在美国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其中,大学教师不当教学行为的分类及其依据是研究大学... 大学教师不当教学行为会导致学生不当行为的产生,针对大学教师不当教学行为的研究是大学教学伦理的重要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教师不当教学行为在美国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其中,大学教师不当教学行为的分类及其依据是研究大学教师不当教学行为的前提。美国学者将不当教学行为主要分为学生与教师两大视角,对于管理者视角下不当教学行为分类的研究仍有待加强,分类依据一定的理论、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并主要使用了定量研究方法。防范不当教学行为,应重视对教师教学自由权的保护,加强对管理者视角下不当教学行为分类的研究,结合实际教学情境处理不当教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大学教师 不当教学行为 行为分类
原文传递
内蒙古高校教职工生活行为方式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丽君 塔娜 《慢性病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了解内蒙古高校教职工的生活行为方式现状。方法以2011年内蒙古某高校参加健康体检的在职及离、退休教职工1 671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健康现状。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了解内蒙古高校教职工的生活行为方式现状。方法以2011年内蒙古某高校参加健康体检的在职及离、退休教职工1 671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健康现状。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摄入食用油、食用盐、畜禽肉类、奶类、蛋类均超过推荐量标准;豆类、鱼虾类和水果类未达到推荐量标准;蔬菜类及谷类薯类及杂豆达到推荐量标准。男性经常饮酒率高于女性(P<0.05)。年龄36~54岁、≥55岁男性经常饮用白酒比率均高于年龄<36岁者(x^2=11.560、P=0.001;x^2=5.206、P=0.023)。年龄36~54岁、≥55岁男性经常饮用啤酒比率均低于年龄<36岁者(x^2=13.392、P=0.000;x^2=8.023、P=0.005)。年龄≥55岁女性偶尔饮酒比率低于年龄≥55岁男性(x^2=6.466、P=0.011)。男性不饮酒比率低于女性(x^2=82.332、P=0.000)。男性经常吸烟率高于女性(x^2=126.860、P=0.000);其中36~54岁男性经常吸烟率高于年龄<36岁及≥55岁组(x^2=14.600、P=0 000,x^2=16.040、P=0.000)。男性偶尔吸烟率高于女性(x^2=32.876、P=0.000);<36岁、36~54岁男性偶尔吸烟率均高于女性(x^2=13.793、P=0.000;x^2=17.751,P=0.000)。≥55岁女性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比例高于年龄≥55岁男性(x^2=6.233、P=0.013),≥55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男女教职工比例均高于其他两个年龄段。紧张感觉压力大教职工占67.12%,其中女教工比例为76.00%,男教工比例为58.95%。年龄36~54岁、≥55岁女性紧张压力大比例均高于同年龄段男性(x^2=5.305、P=0.021;x^2=7.407、P=0.006)。结论内蒙古高校教职工的日常饮食、生活行为方式还存在诸多问题;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是增强高校教职工身体素质,预防慢性病,促进健康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高校 教职工 生活行为方式 调查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