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例遗传性迟发型耳聋大家系临床特点及其基因检测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立清
李星
+3 位作者
苏雅拉图
曹亚宁
白海花
吴柒柱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12期1680-1685,共6页
目的探讨内蒙古地区发现的1例遗传性迟发型耳聋大家系的临床特点及其致病基因,为该类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家系调查,对家系成员进行听力学检测及全身体格检查;绘制系谱图,整理分析家系资料;抽取外周血提取DNA;利用候...
目的探讨内蒙古地区发现的1例遗传性迟发型耳聋大家系的临床特点及其致病基因,为该类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家系调查,对家系成员进行听力学检测及全身体格检查;绘制系谱图,整理分析家系资料;抽取外周血提取DNA;利用候选基因捕获测序方法对先证者进行127个已知基因排查性检测,将捕获到的基因突变位点进行PCR扩增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该家系共6代,可追溯的有53人,耳聋患者19例,均为语后聋,表现为迟发性和渐进性听力下降,发病年龄为10~40岁,患者听力损失表现为双侧对称性轻度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先证者检测结果确定1个临床意义未明的潜在基因致病突变位点:GJB3,c. 400A>G。后续经直接测序验证,此突变位点在家系中无共分离现象。结论该遗传性迟发型耳聋家系属于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从先证者检测捕获的GJB3,c. 400A>G基因突变位点不能确定为该家系的致病突变,还需进一步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其致病基因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迟发型耳聋家系
候选基因捕获测序
GJB3基因
致病突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州阳澄湖地区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的特点与分析
2
作者
祁春
李万鑫
+1 位作者
于亚峰
陆梅芳
《智慧健康》
2021年第3期83-86,共4页
目的检测并分析苏州阳澄湖地区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家系常见的基因突变位点。方法采集6个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先证者家系(6例重度耳聋患者及其直系家庭成员共21名)的临床信息及外周静脉血,对GJB2、SLC26A4、线粒体DNA-12S rRNA及GJB...
目的检测并分析苏州阳澄湖地区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家系常见的基因突变位点。方法采集6个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先证者家系(6例重度耳聋患者及其直系家庭成员共21名)的临床信息及外周静脉血,对GJB2、SLC26A4、线粒体DNA-12S rRNA及GJB3共4种常见基因的20个高发突变位点进行筛查,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1例样本检测结果中14例阳性,均为线粒体DNA-12S rRNA基因发生1555A>G突变。结论苏州阳澄湖地区非综合型遗传性耳聋家系中线粒体基因突变高发,最常见的突变为线粒体DNA-A1555G,有必要开展大规模生育前耳聋基因筛查来进一步调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
家系
基因突变
阳澄湖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聋家系致病基因鉴定
3
作者
曹婧媛
袁阳
+8 位作者
程静
卢宇
杨长亮
阳光
杨慧
周佳
吴雄英
袁慧军
孙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聋家系的听力学及遗传学特征,利用高通量测序和连锁分析技术进行致病基因鉴定。方法采集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聋家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耳聋表型和遗传方式的判定并绘制家系图,提取家系成员外周...
目的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聋家系的听力学及遗传学特征,利用高通量测序和连锁分析技术进行致病基因鉴定。方法采集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聋家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耳聋表型和遗传方式的判定并绘制家系图,提取家系成员外周血DNA,首先利用耳聋相关基因靶向测序,对家系先证者进行162个已知耳聋基因的筛查,然后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和连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继续寻找致病基因,筛选出候选基因变异位点在家系中进行验证,以明确该家系致病原因。结果该耳聋家系来自河南省,编号为HBSY-012,现存三代共34人,14人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耳聋者发病年龄5~7岁,早期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随年龄增长迅速发展为全频受累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对先证者进行已知162个耳聋基因筛查未发现致病突变,家系连锁分析将致病基因定位于第9号染色体q31.1-q31.3区间内(最大LOD值3.6076)。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分析显示在连锁分析定位的区间内未发现候选变异,在区间以外筛选出4个候选基因变异位点,候选变异为ANKMY2基因NM_020319c.822_826del、DDX49基因NM_019070c.341C>T、DEFB129基因NM_080831c.284G>T以及EVI5基因NM_005665c.2399C>T,并对4个候选基因变异位点进行家系验证,结果提示都不是该家系的致病突变。结论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聋家系连锁分析将致病基因定位于第9号染色体q31.1-q31.3区间内。耳聋相关基因靶向测序和全外显子组测序均未发现致病突变,考虑该家系致病原因可能为基因的非编码区域的突变或者罕见的CNV/SV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聋
常染色体显性
家系
全外显子组测序
连锁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例遗传性迟发型耳聋大家系临床特点及其基因检测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立清
李星
苏雅拉图
曹亚宁
白海花
吴柒柱
机构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内蒙古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12期1680-168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60176)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015MS0875)
文摘
目的探讨内蒙古地区发现的1例遗传性迟发型耳聋大家系的临床特点及其致病基因,为该类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家系调查,对家系成员进行听力学检测及全身体格检查;绘制系谱图,整理分析家系资料;抽取外周血提取DNA;利用候选基因捕获测序方法对先证者进行127个已知基因排查性检测,将捕获到的基因突变位点进行PCR扩增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该家系共6代,可追溯的有53人,耳聋患者19例,均为语后聋,表现为迟发性和渐进性听力下降,发病年龄为10~40岁,患者听力损失表现为双侧对称性轻度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先证者检测结果确定1个临床意义未明的潜在基因致病突变位点:GJB3,c. 400A>G。后续经直接测序验证,此突变位点在家系中无共分离现象。结论该遗传性迟发型耳聋家系属于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从先证者检测捕获的GJB3,c. 400A>G基因突变位点不能确定为该家系的致病突变,还需进一步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其致病基因进行探索。
关键词
遗传性迟发型耳聋家系
候选基因捕获测序
GJB3基因
致病突变
Keywords
the family with hereditary late-onset deafness
candidate gene capture sequencing
gene GJB3
pathogenic mutations
分类号
R764.43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州阳澄湖地区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的特点与分析
2
作者
祁春
李万鑫
于亚峰
陆梅芳
机构
阳澄湖镇人民医院五官科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出处
《智慧健康》
2021年第3期83-86,共4页
基金
苏州市科技局项目(项目编号:SS201861)
相城区科发局项目(项目编号:201807)。
文摘
目的检测并分析苏州阳澄湖地区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家系常见的基因突变位点。方法采集6个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先证者家系(6例重度耳聋患者及其直系家庭成员共21名)的临床信息及外周静脉血,对GJB2、SLC26A4、线粒体DNA-12S rRNA及GJB3共4种常见基因的20个高发突变位点进行筛查,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1例样本检测结果中14例阳性,均为线粒体DNA-12S rRNA基因发生1555A>G突变。结论苏州阳澄湖地区非综合型遗传性耳聋家系中线粒体基因突变高发,最常见的突变为线粒体DNA-A1555G,有必要开展大规模生育前耳聋基因筛查来进一步调查验证。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
家系
基因突变
阳澄湖地区
Keywords
Non-syndromic
hereditary
deafness
family
Gene mutation
Yangcheng Lake area
分类号
R764.43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聋家系致病基因鉴定
3
作者
曹婧媛
袁阳
程静
卢宇
杨长亮
阳光
杨慧
周佳
吴雄英
袁慧军
孙艺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遗传中心
出处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4,共6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018CFB719)
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基金项目(No.WJ2018H0081)。
文摘
目的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聋家系的听力学及遗传学特征,利用高通量测序和连锁分析技术进行致病基因鉴定。方法采集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聋家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耳聋表型和遗传方式的判定并绘制家系图,提取家系成员外周血DNA,首先利用耳聋相关基因靶向测序,对家系先证者进行162个已知耳聋基因的筛查,然后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和连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继续寻找致病基因,筛选出候选基因变异位点在家系中进行验证,以明确该家系致病原因。结果该耳聋家系来自河南省,编号为HBSY-012,现存三代共34人,14人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耳聋者发病年龄5~7岁,早期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随年龄增长迅速发展为全频受累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对先证者进行已知162个耳聋基因筛查未发现致病突变,家系连锁分析将致病基因定位于第9号染色体q31.1-q31.3区间内(最大LOD值3.6076)。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分析显示在连锁分析定位的区间内未发现候选变异,在区间以外筛选出4个候选基因变异位点,候选变异为ANKMY2基因NM_020319c.822_826del、DDX49基因NM_019070c.341C>T、DEFB129基因NM_080831c.284G>T以及EVI5基因NM_005665c.2399C>T,并对4个候选基因变异位点进行家系验证,结果提示都不是该家系的致病突变。结论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聋家系连锁分析将致病基因定位于第9号染色体q31.1-q31.3区间内。耳聋相关基因靶向测序和全外显子组测序均未发现致病突变,考虑该家系致病原因可能为基因的非编码区域的突变或者罕见的CNV/SV所致。
关键词
遗传性聋
常染色体显性
家系
全外显子组测序
连锁分析
Keywords
hereditary
deafness
Autosomal dominant
family
Whole exome sequencing
Linkage analysis
分类号
R764.44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例遗传性迟发型耳聋大家系临床特点及其基因检测
杨立清
李星
苏雅拉图
曹亚宁
白海花
吴柒柱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苏州阳澄湖地区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的特点与分析
祁春
李万鑫
于亚峰
陆梅芳
《智慧健康》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聋家系致病基因鉴定
曹婧媛
袁阳
程静
卢宇
杨长亮
阳光
杨慧
周佳
吴雄英
袁慧军
孙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