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族源与地缘:闽台新客家建筑
1
作者 张燕来 陈敏靖 沈青菁 《当代建筑》 202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建筑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其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文化也随着人类的迁徙得到传播和发展。本文从族源和地缘的相关性出发,以福建省和台湾地区的新客家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客家民系、地理等学科与建筑学的交叉研究角度出发,比较分析当... 建筑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其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文化也随着人类的迁徙得到传播和发展。本文从族源和地缘的相关性出发,以福建省和台湾地区的新客家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客家民系、地理等学科与建筑学的交叉研究角度出发,比较分析当代闽台地区新客家建筑的异同,探讨族群、地缘与建筑文化的关联性,并探索建立闽台建筑比较研究的基本范式,从而为当代地域建筑研究与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地区 新客家建筑 建筑文化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共在·共视·共情:闽台游神活动中的文化共同体构建
2
作者 吴欣 万丽慧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7-40,共4页
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研究视角,解读福建、台湾地区的游神民俗活动。通过闽台地区游神民俗文化活动,可以建构群体团结感、激发个体情感能量,并生成闽台地区游神文化中的社会关系符号及道德标准。这些游神仪式的结果,又会成为下一次游... 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研究视角,解读福建、台湾地区的游神民俗活动。通过闽台地区游神民俗文化活动,可以建构群体团结感、激发个体情感能量,并生成闽台地区游神文化中的社会关系符号及道德标准。这些游神仪式的结果,又会成为下一次游神仪式的组成要素,如此不断地反复循环,使游神互动仪式逐渐形成强而有力的闭环模式,不断地进行仪式的生产与再生产,为闽台两地文化共同体的构建创造了稳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仪式链 文化共同体 游神文化 闽台地区
下载PDF
宗亲文化赋能闽台融合发展机理与策略研究
3
作者 黄诗淇 黄雯 《龙岩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8-35,共8页
宗亲文化作为两岸血缘的具象形态,成为了共同记忆传承的起点。以不可改写的血脉关联为基点,立足宗亲文化的各类样态,强调历史叙事,以感性与理性两个维度联合,是破题闽台两岸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依据两岸融合由“心向”到“欣往”的运... 宗亲文化作为两岸血缘的具象形态,成为了共同记忆传承的起点。以不可改写的血脉关联为基点,立足宗亲文化的各类样态,强调历史叙事,以感性与理性两个维度联合,是破题闽台两岸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依据两岸融合由“心向”到“欣往”的运行机理,提出以宗亲文化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策略:深入经贸交流,完善融合发展管理制度,深化人文交流,把握青年思想动向,努力实现精神相通,积极落实活动开展,关注未来问题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融合发展 宗亲文化 文化交流
下载PDF
平潭综合实验区闽台农文旅融合发展对策分析
4
作者 林心悦 吴毅辉 +1 位作者 郑心怡 林畅 《台湾农业探索》 2024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意义】平潭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得天独厚的条件,在闽台融合发展中具有重要优势,发挥着对台交流的前沿平台作用。研究平潭与台湾地区农文旅融合情况,有利于更好地推动闽台农文旅融合发展。【方法/过程】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梳理... 【目的/意义】平潭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得天独厚的条件,在闽台融合发展中具有重要优势,发挥着对台交流的前沿平台作用。研究平潭与台湾地区农文旅融合情况,有利于更好地推动闽台农文旅融合发展。【方法/过程】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梳理闽台农文旅融合基本情况,剖析平潭农文旅融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平潭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结论】结果显示,闽台农文旅融合政策不断创设、融合内容不断拓展,平潭在对台农文旅融合方面有区位、资源、政策方面的优势,但平潭与台湾地区农文旅融合发展中存在市场不旺、程度不深、成效不明显的问题,提出突出文化特色、促进深度融合、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宣传力度等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推动闽台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潭 闽台融合 农文旅融合
下载PDF
融通客家之俗与闽台之史的认同书写——以《认同与符号:闽台客家民众的精神世界》为中心
5
作者 庄恒恺 《福建史志》 2024年第2期51-55,92,共6页
《认同与符号:闽台客家民众的精神世界》对闽台客家民众的精神世界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比较研究,是一部融通客家之俗与闽台之史的认同书写。该书在民间信俗中书写客家之俗、在地域人群中书写闽台之史、在文化认同中书写融合新路,是新... 《认同与符号:闽台客家民众的精神世界》对闽台客家民众的精神世界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比较研究,是一部融通客家之俗与闽台之史的认同书写。该书在民间信俗中书写客家之俗、在地域人群中书写闽台之史、在文化认同中书写融合新路,是新时代闽台客家研究的新进展与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 闽台 民间信仰 文化认同
下载PDF
闽台妈祖信俗文化融合与当代价值探析
6
作者 杨文军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4年第5期68-76,共9页
闽台妈祖信俗文化渊源深厚,是闽台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蕴含着两地乡亲之间的特殊情感、心理慰藉与心灵寄托,深刻影响两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改革开放以来,闽台社会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推动了闽台妈祖信俗文化交流的热络,并形成两... 闽台妈祖信俗文化渊源深厚,是闽台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蕴含着两地乡亲之间的特殊情感、心理慰藉与心灵寄托,深刻影响两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改革开放以来,闽台社会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推动了闽台妈祖信俗文化交流的热络,并形成两岸交流的“妈祖模式”,留下闽台妈祖信俗文化融合的历史印象,成为两地特殊的历史记忆。当前,妈祖信俗文化已成为两岸交流交往的重要纽带,也是闽台民间信俗文化融合的重要内容,具有增进台湾地区同胞文化认同、探索融合新模式、推动台湾地区同胞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共建精神家园、促进妈祖信俗文化海外传播等方面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 妈祖信俗文化融合 融合方式 历史记忆 当代价值
下载PDF
中国台湾汀州客与闽西祖地客家文化交流:历程、特点与路向
7
作者 俞如先 《闽台关系研究》 2023年第2期109-120,共12页
客家文化是两岸客家人共有的精神家园,客家文化交流维系了两岸客家人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纽带。明末清初以来,中国台湾汀州客与闽西祖地客家文化交流经历了正常交往期、潜隐间接期、稳定发展期和起伏多变期,展现了超越政治的强大冲击力和... 客家文化是两岸客家人共有的精神家园,客家文化交流维系了两岸客家人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纽带。明末清初以来,中国台湾汀州客与闽西祖地客家文化交流经历了正常交往期、潜隐间接期、稳定发展期和起伏多变期,展现了超越政治的强大冲击力和影响力,具有深厚的地缘、血缘、业缘基础,交流范围、领域与形式也不断拓展。新时代,中国台湾汀州客与闽西祖地客家文化交流应根据面临的新情况,挖掘客家文化蕴涵的价值,全面复兴客家文化;创新交流方式,活跃两岸客家文化交流;打破传统单向交流模式,推进两岸客家文化融合发展;讲好客家文化故事,拓展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台湾 汀州客 闽西 客家文化 两岸交流
下载PDF
新时期闽台图书馆出版合作的问题与策略分析
8
作者 王凤英 智晓静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23年第5期97-113,共17页
文化领域融合发展是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始于出版业交流,图书馆出版作为图书馆提供的一种有组织出版服务,兼具出版业和图书馆服务特点,是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阵地。闽台两地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五缘关系... 文化领域融合发展是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始于出版业交流,图书馆出版作为图书馆提供的一种有组织出版服务,兼具出版业和图书馆服务特点,是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阵地。闽台两地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五缘关系与政策优势,先行先试,创设闽台图书馆出版合作试验区,以两岸共享的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闽台特色文献互补为切入点,从政策层面、行业层面、图书馆层面、资源层面,层层细化,探索闽台图书馆出版融合发展新路,为进一步促进两岸文化领域融合发展提供可行性范例与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出版 闽台合作 两岸文化领域融合发展 先行先试
下载PDF
从“菠萝”称谓看两岸文化同源性
9
作者 薛诗艺 王进安 《闽台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71-77,共7页
给事物命名是客观经验和主观认识相统一的语言活动,“菠萝”的异称体现了两岸同源文化在语言活动中的驱动作用。源于同一族群相同的体认观,两岸在“菠萝”的成词、命名和语用的过程中,突出地体现了历史同源性、比类同源性和认知同源性... 给事物命名是客观经验和主观认识相统一的语言活动,“菠萝”的异称体现了两岸同源文化在语言活动中的驱动作用。源于同一族群相同的体认观,两岸在“菠萝”的成词、命名和语用的过程中,突出地体现了历史同源性、比类同源性和认知同源性的文化特征。通过两岸文化同源特征的分析,进一步彰显了闽台文化同宗同源关系,也有利于提高两岸民族文化认同感,以更好推动两岸同心同力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称谓 闽台 成词 语用 文化同源
下载PDF
台湾地区进士施士洁与闽地文人的交流互动
10
作者 孟骥 孟建煌 《闽台文化研究》 2023年第3期102-115,共14页
光绪三十年六月三日施士洁一家移居厦门,先弃文从商进入厦门商政局任职主办“贡燕”业务,开启了施士洁与林本源家族往来的契机。弃商从政来到泉州府同安县马巷厅,担任通判,凸显闽台文化融合。福州修志局后,回到厦门,重返鼓浪屿。施士洁... 光绪三十年六月三日施士洁一家移居厦门,先弃文从商进入厦门商政局任职主办“贡燕”业务,开启了施士洁与林本源家族往来的契机。弃商从政来到泉州府同安县马巷厅,担任通判,凸显闽台文化融合。福州修志局后,回到厦门,重返鼓浪屿。施士洁的晚年与庄文学活动紧密相连,重新奠立了他的文学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士洁 闽台 文化融合 交流互动
下载PDF
闽台民间文学的文化记忆研究
11
作者 蔡月连 《宿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7-61,共5页
闽台民间文学承载着两岸民众共同的精神内涵,是两岸同胞文化记忆的重要建构场域,建构了两岸民众共同的文化记忆。闽台民间文学文化记忆的传承,能够增强两岸民众的认同意识,增强两岸民众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两岸一家亲融。为此,要... 闽台民间文学承载着两岸民众共同的精神内涵,是两岸同胞文化记忆的重要建构场域,建构了两岸民众共同的文化记忆。闽台民间文学文化记忆的传承,能够增强两岸民众的认同意识,增强两岸民众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两岸一家亲融。为此,要申请非遗项目,建立闽台民间文学文化记忆的传承保障;依靠传统节日,建立闽台民间文学文化记忆的传承载体;借用互联网技术,建立闽台民间文学文化记忆的传承平台,深化一代代两岸民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意识,铸牢一代代两岸民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民间文学 文化记忆 记忆传承
下载PDF
谈闽台方言的发展与变迁
12
作者 竺家宁 《闽台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77-81,共5页
台澎地区的设治与早期移民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其后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闽方言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四批移民的凝聚与交融,孕育了丰富的闽文化。闽方言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成型。在不同的时候,一批批的移民来到台湾... 台澎地区的设治与早期移民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其后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闽方言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四批移民的凝聚与交融,孕育了丰富的闽文化。闽方言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成型。在不同的时候,一批批的移民来到台湾地区,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口音,于是台湾地区变成了南腔北调的一个“移民型态的多语社会”。早期台湾地区的移民史中,由于缺乏共同语的沟通,使得不同口音的人们形成隔阂,甚至发生对立与冲突,这就是早期移民史中不断发生的“械斗”。前车之鉴,值得我们记取。语言的包容与融合是我们应该共同重视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移民史 闽南方言的形成 移民型态的多语社会
下载PDF
休闲农业新理论及其在闽北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荣章 翁伯琦 +2 位作者 曾玉荣 周琼 郑百龙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8,共4页
在分析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台湾休闲农业的新理论,并结合实际提出发展闽北休闲农业的5项原则,同时对闽北(邵武)休闲农业园的设计内容及框架提出具体策略建议,即引入台湾优良果树品种、果树产期调节、生态果园套种、果园矮... 在分析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台湾休闲农业的新理论,并结合实际提出发展闽北休闲农业的5项原则,同时对闽北(邵武)休闲农业园的设计内容及框架提出具体策略建议,即引入台湾优良果树品种、果树产期调节、生态果园套种、果园矮化栽培、有机果园质量控制等农业技术,并与园林学、景观学、旅游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技木相结合,将闽北(邵武)休闲农业园建设成为教育、推广、休闲、旅游等多功能的休闲农业示范园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省 闽北 休闲农业 农业文化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闽台传统建筑类型及其文化特征 被引量:9
14
作者 林从华 林兆武 +1 位作者 于苏建 薛小敏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78,共4页
通过对福建与台湾两地的调研、历史文献资料分析及其学术交流活动,指出不同文化类型及其对应的文庙、寺院、妈祖庙、关帝庙、民居、宗祠、会馆等建筑模式,提出闽台在历史上都是移民社会,共同在一个面向海洋的环境里,不断地融合、撞击而... 通过对福建与台湾两地的调研、历史文献资料分析及其学术交流活动,指出不同文化类型及其对应的文庙、寺院、妈祖庙、关帝庙、民居、宗祠、会馆等建筑模式,提出闽台在历史上都是移民社会,共同在一个面向海洋的环境里,不断地融合、撞击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建筑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台湾省 传统建筑 文化 特征
下载PDF
福建坂头组沉积特征及构造背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岳来群 游国庆 +4 位作者 郑宁 姚永坚 梁诗经 梁英波 甘克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20-1231,共12页
福建下白垩统坂头组主要为一套温暖潮湿的湖泊相、河流相碎屑沉积,化石丰富,黑色页岩相对发育。以政和—大埔断裂为界,坂头组在其西、东部差异明显,目前有关坂头组的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研究等,认为早白... 福建下白垩统坂头组主要为一套温暖潮湿的湖泊相、河流相碎屑沉积,化石丰富,黑色页岩相对发育。以政和—大埔断裂为界,坂头组在其西、东部差异明显,目前有关坂头组的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研究等,认为早白垩世福建一带为火山较活跃的岛弧型沉积,断陷盆地发育;坂头组沉积时代为早白垩世阿普第期;早白垩世福建等地断陷湖盆未曾发生持续性、大规模的快速下降,碎屑沉积厚度不大;坂头组不甚明晰的阶段性沉积特征,揭示出受控于古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相互作用,也具有一定的期次性;坂头期及其后的火山作用强烈,对有机质以及烃的富集影响明显。如果台湾海峡一带也发育坂头组或与其相当的岩层,或发育有时代较晚的黑色页岩、砂岩,且具有一定的沉积厚度、规模,将具有重要的石油地质意义。应继续加强坂头组地质研究以及其与上下层系的石油地质条件配置研究,加强对于台湾海峡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的石油地质研究,也应加强后期岩浆活动的改造作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坂头组 沉积特征 断陷盆地 构造 台湾海峡 油气资源
下载PDF
探究闽台体育文化的史缘及特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谢军 陈少坚 《体育科学研究》 2008年第2期1-4,共4页
采用文献法、实证分析法,从体育文化的视角,研究闽台体育文化的亲缘性及特征。结果表明:闽台体育文化是中原文化在播迁闽台的过程中,因地理环境的不同、历史发展的差异和与土著文化融合所产生的变异等诸种因素而形成的一种地域性的亚文... 采用文献法、实证分析法,从体育文化的视角,研究闽台体育文化的亲缘性及特征。结果表明:闽台体育文化是中原文化在播迁闽台的过程中,因地理环境的不同、历史发展的差异和与土著文化融合所产生的变异等诸种因素而形成的一种地域性的亚文化。与中华体育文化一脉相承,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坚韧的传承性、诚挚的信仰性、现实中的功利性、多源的兼容性、广阔的辐射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体育文化 史缘 特征
下载PDF
从方言和地域文化看海峡两岸的文缘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如龙 林天送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8-75,119,共9页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文缘是地域文化的深层标志。透过方言形成和传播史及其所展示的地域文化,可以透析出闽台文化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海洋文化的丰厚蕴涵:闽南人和客家人都有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的海洋性格,走向海洋后都能与异文化的...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文缘是地域文化的深层标志。透过方言形成和传播史及其所展示的地域文化,可以透析出闽台文化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海洋文化的丰厚蕴涵:闽南人和客家人都有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的海洋性格,走向海洋后都能与异文化的原住民友好相处,从而传播中华文化,实现中西文化的最早交流。二、多元复合的人文性格:从方言的文白读和外来词以及民间信仰可以体察闽台文化是中原文化、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多元复合。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二元整合:主体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整合,中小城市文化和乡镇文化的沟通,士族文化与平民文化的融合。海峡两岸的"文缘"是深层的思想情感和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的三种质态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两岸 方言 地域文化 闽台文化 文缘
下载PDF
闽台两地“药缘”历史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晓华 林丹红 +3 位作者 苏志诚 徐伟 林羽 张俊平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2期166-169,178,共5页
闽台两地独特的地缘优势使得闽台中药文化交流频繁,在历史的演化、变迁过程中不断交融、发展,形成了闽台两地密切的“药缘”关系。本研究从闽台两地中药材贸易交流、“药签”的传播、人口迁徙带动中药交流与发展、具有药用价值作物的引... 闽台两地独特的地缘优势使得闽台中药文化交流频繁,在历史的演化、变迁过程中不断交融、发展,形成了闽台两地密切的“药缘”关系。本研究从闽台两地中药材贸易交流、“药签”的传播、人口迁徙带动中药交流与发展、具有药用价值作物的引种栽培,以及中药知识本土化融合发展几个方面,浅析闽台两地深厚的“药缘”历史,探究闽台中药文化渊源及其发展的推动力,为拓展与延伸闽台中药的交流合作提供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中药文化 贸易 福建省 中国台湾
下载PDF
闽台民俗体育的渊源与作用诠释 被引量:8
19
作者 谢军 陈少坚 《体育科学研究》 2010年第4期1-7,共7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法及社会学、文化地理学和民俗学的相关理论,剖析了两岸学者对"民俗"、"民俗体育"的定义与范畴的意识形态根源,以及闽台民俗体育渊源关系,并探讨了闽台民俗体育的保护与发展策略及其...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法及社会学、文化地理学和民俗学的相关理论,剖析了两岸学者对"民俗"、"民俗体育"的定义与范畴的意识形态根源,以及闽台民俗体育渊源关系,并探讨了闽台民俗体育的保护与发展策略及其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闽台两地在各自体现出的民俗体育,表现同样的体育生活方式、体育习俗,具有同样的身体活动形式、运动设施、器材等物质体系,而且具有相同的内在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行为规范等非物质体系,是同一种体育文化的特征。保护和发展闽台民俗体育,是祖国认同的重要文化元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体育 渊源
下载PDF
从闽台武术交流看同源文化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林建华 茹军强 《体育科学研究》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同源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感产生的基础,两岸同源文化的交流则是两岸民众加深这种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途径。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专家访谈法,从近年闽台武术交流现状出发,探讨了同源文化交流对两岸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影... 同源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感产生的基础,两岸同源文化的交流则是两岸民众加深这种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途径。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专家访谈法,从近年闽台武术交流现状出发,探讨了同源文化交流对两岸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并对进一步促进同源文化的交流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强政策性关怀;提供经济支持;拓宽交流范围;加强学术交流;突出交流的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 武术交流 同源文化 两岸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