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form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Elderly Care Service System in the New Era
1
作者 Han Jiangfe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8-249,共12页
With decades of hard work,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crossed the threshold into a new era.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in the new era has imposed new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With decades of hard work,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crossed the threshold into a new era.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in the new era has imposed new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rural elderly care service system.However,the current service system based on welfare-multiplex and urban community environment is often difficult to operate in the rural areas of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And the urban home care service for the aged is inappropriate to the rural reality;community service for the aged faces difficulties in practice;institution care for the aged develops slowly;the synergy among different elderly care service models is poor.Through observing the rural areas of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in the field for a long time,this paper proposes to build the rural elderly care service system based on family supporting,supported by community mutual assistance care,supplemented by institution care for the aged,combined with medical care,and localized with diversified forms for targeted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alities.And the system should follow the fundamental guidance of development-oriented family policy,adhere to the governance mode of multiple subjects with one core and respect rural reality,which could provide a feasible way for the reform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elderly care servic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era development-oriented family policy governance mode of multiple subjects with one core the RURAL ELDERLY CARE service system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协同治理的现实困境与纾解策略 被引量:6
2
作者 魏红梅 杨雪姣 李芹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5,共8页
课后服务是深入推进“双减”政策的重要制度补充和保障,从“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走向“上下互动”的协同治理是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课后服务协同治理的核心是通过“价值共识—权力配置—行动网络—制度支持”四维联动,重构政... 课后服务是深入推进“双减”政策的重要制度补充和保障,从“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走向“上下互动”的协同治理是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课后服务协同治理的核心是通过“价值共识—权力配置—行动网络—制度支持”四维联动,重构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多元主体之间的新型关系,协同推进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基于课后服务协同治理分析框架发现,当前课后服务协同治理存在价值目标分离、多元主体权责模糊、协同合作机制缺位、制度保障供给不足等问题。课后服务协同治理应构建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目标导向,重构政府主导、学校主阵地、家庭主人翁、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治理主体权责关系,搭建合作、互动、协商的行动网络,持续增加资源、制度供给创新,构建良好的课后服务治理生态,助推“双减”走深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课后服务协同治理 多元治理主体 协同合作 行动网络 治理生态
下载PDF
双重聚合:基层治理多元主体协同的实现路径——基于50个基层治理创新案例的文本分析
3
作者 周振超 郭炜萍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60-75,共16页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践中,多元主体协同经常存在动力不足、总体分散、局部协作的问题。通过把握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多重动因与过程性特征,建立“动因推动-过程推进”分析框架,选取50个基层治理创...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践中,多元主体协同经常存在动力不足、总体分散、局部协作的问题。通过把握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多重动因与过程性特征,建立“动因推动-过程推进”分析框架,选取50个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案例进行文本分析后发现:战略要求、党建统领、需求驱动、问题推动、资源配备、权力配置是影响多元主体协同效能提升的主要因素。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表现为“双重聚合”:第一重聚合指战略要求、党建统领、需求驱动、问题推动下多元主体形成共同治理目标,实现“目标聚合”;第二重聚合指以资源配备、权力配置织成主体协同网,实现“主体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协同治理 多元主体 基层治理创新
下载PDF
住房反向抵押模式的主体多元化与政府的作用
4
作者 王者洁 《中国发展》 2024年第3期76-85,共10页
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作为一项新型的养老保险兼具保险和抵押贷款的双重属性,保险公司在保险法律关系中具有保险人、贷款人及抵押权人三重主体身份。这种保险与抵押、借贷法律关系的主体合一导致风险叠加,需重新选择住房反向抵押... 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作为一项新型的养老保险兼具保险和抵押贷款的双重属性,保险公司在保险法律关系中具有保险人、贷款人及抵押权人三重主体身份。这种保险与抵押、借贷法律关系的主体合一导致风险叠加,需重新选择住房反向抵押这一自助养老的主体模式,将基础法律关系由保险合同转化为抵押、借款合同,从而化解住房反向抵押中借贷双方的风险。将仅限双方主体参与的住房反向抵押保险模式改为多元主体参与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模式,由商业银行作为住房反向抵押的贷款主体;保险公司负责为借贷双方承保;政府在监督与政策制定方面发挥规范引导作用,采取金融监管及税费优惠予以支持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反向抵押 主体模式 “贷款+保险” 多元主体 政府作用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主体协同治理研究
5
作者 刘景云 张益农 +2 位作者 胡立栓 刘艳霞 唐少虎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5-30,共6页
在分析应用型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多主体参与模式;以新工科为引领,明确多主体协同治理目标,构建基于SFIC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型;从优化起始条件、完善制度设计、突出领导牵引、建立多主体沟通渠道及迭代优化评估反馈机制... 在分析应用型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多主体参与模式;以新工科为引领,明确多主体协同治理目标,构建基于SFIC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型;从优化起始条件、完善制度设计、突出领导牵引、建立多主体沟通渠道及迭代优化评估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中外合作办学多主体协同治理的优化路径,以期提升协同治理成效,更好地服务于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中外合作办学 应用型人才 多主体 协同治理
下载PDF
高等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现状、趋势和构建路径
6
作者 吴琳华 谢冰蕾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0-47,共8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了学科之间、行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实践育人共同体是未来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和关键载体。然而,在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机制和绩效主义的导向下,实践育人共同体主体间离散的价值... 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了学科之间、行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实践育人共同体是未来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和关键载体。然而,在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机制和绩效主义的导向下,实践育人共同体主体间离散的价值认同、自限的价值绩效、跨界的管理藩篱使得高等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呈现出合作基础不稳固、合作动力不强劲、合作治理不健全的现实问题。为此,要强化“大育人”理念推动价值共识,集合“融合式”要素推动利益共享,构建“一体化”通道推动跨界共治,构建多维主体“共识、共享、共治”的实践育人体系推动实践育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育人共同体 多元主体 跨界融通 协同治理
下载PDF
学业负担生态治理的内涵、价值与实践逻辑
7
作者 艾兴 陈永堂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4-235,共12页
学业负担生态治理指为营造学生学习、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在共治共享理念的引领下,综合运用行政、法律、道德等多种手段,对过度功利化、短视化等问题进行规范、管理与监督,使内、外部环境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从而... 学业负担生态治理指为营造学生学习、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在共治共享理念的引领下,综合运用行政、法律、道德等多种手段,对过度功利化、短视化等问题进行规范、管理与监督,使内、外部环境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从而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义务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学业负担生态治理的实质是社会、学校、家庭等相关利益群体形成的共治模式。学业负担生态治理有利于重塑家庭教育观、回归学校育人本质、培育社会公众理性教育观念,促进学习方式重建、教学形式变革、教学资源补偿,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场域教育生态空间的重构。“双减”背景下,学业负担生态治理的实践进路包括:建立“休戚与共”的价值认知和坚守“学以为己”的治理共识;建立健全学业负担生态治理体系与共治共享的治理机制;加速扭转教育功利化、短视化倾向;推进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学业负担生态治理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负担 生态治理 多元主体 教育生态
下载PDF
城市社区体育微治理研究:理论内涵、多维特征与突破路向
8
作者 于迪扬 李荣日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6-42,共7页
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微治理,推动体育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更快更精准回应社区居民体育服务诉求,是促进城市社区体育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的关键抓手。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系统阐释城市社区体育微治理的理论内涵基础上,针... 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微治理,推动体育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更快更精准回应社区居民体育服务诉求,是促进城市社区体育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的关键抓手。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系统阐释城市社区体育微治理的理论内涵基础上,针对城市社区体育微治理的多维特征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并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和治理实践变化针对性地提出城市社区体育微治理的突破路向,即搭建城市社区体育微治理运行新机制;延伸城市社区体育微治理制度新层级;优化城市社区体育微治理转型新思路;塑造城市社区体育微治理主体新关系,旨在为丰富城市社区体育基层治理体系和提升城市社区体育微治理精细化水平提供理论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体育 微治理 精细化 多元主体 治理效能
下载PDF
城镇老旧小区协同治理机制与路径研究
9
作者 赵鸣 黄金虎 郝涛洁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单元,而老旧小区是城镇社区治理的重点,也是体现我国社会治理的综合水平和能力现代化的标志。国家提出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着力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明确了老旧小区治...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单元,而老旧小区是城镇社区治理的重点,也是体现我国社会治理的综合水平和能力现代化的标志。国家提出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着力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明确了老旧小区治理的主要任务和重点方向。通过塑造核心、构建体系、协同共治、多元齐发、智慧赋能和长效治理的方式,构建“一核多元善治”的治理模式,营造契合新时代发展的社区治理生态环境和协同治理格局,提升老旧小区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老旧小区 多元主体 协同治理机制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中多元主体协作的网络治理研究——以闽东P县文旅产业发展为例
10
作者 宋道雷 林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70,共14页
随着乡村治理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多元主体的有效协作成为助推乡村善治的重要内容,但多元主体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善治的产生。从网络治理理论的视角切入,以闽东P县文旅产业发展为案例,分析多元主体的有效协作机制与治理网络的形成。... 随着乡村治理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多元主体的有效协作成为助推乡村善治的重要内容,但多元主体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善治的产生。从网络治理理论的视角切入,以闽东P县文旅产业发展为案例,分析多元主体的有效协作机制与治理网络的形成。研究认为:在具备较有凝聚力的领导力和权威、较规范的制度和机制、丰富多样的资源和较高的主体间的信任度的时候,多元主体才有可能开展有效协作,网络治理才有可能产生并带来善治。各地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应从自身需求和禀赋出发,从协同整合的角度,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网络治理的持续性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主体 网络治理 协作 乡村振兴 文旅产业
下载PDF
“一核多元”:新时代中国公共治理主体的结构分析
11
作者 李袁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8-27,共10页
公共治理主体的多元结构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要求。社会应合理安排多元化的治理主体结构,打造多元结构关系的模型并实践应用。我国的公共治理结构建构以主体释放和多元治理为价值导向,聚焦新时代我国公共治理多元主体建构、多元主体间... 公共治理主体的多元结构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要求。社会应合理安排多元化的治理主体结构,打造多元结构关系的模型并实践应用。我国的公共治理结构建构以主体释放和多元治理为价值导向,聚焦新时代我国公共治理多元主体建构、多元主体间的结构关系、“一核多元”主体结构的效能,并以社区多元主体治理结构为例分析我国“一核多元”主体结构,凸显“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体系。“一核多元”共治型主体结构是新时代中国公共治理多元主体方面的重大创新,呈现治理主体“一核多元”的多元化“中国方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且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治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主体 多元主体结构 一核多元 效能
下载PDF
村社统筹的土地细碎化治理:机制与效益——以安徽“小田变大田”为例
12
作者 郑佳鑫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09,共11页
单一的土地细碎化治理方式难以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现“小田并大田”的地方实践提供了治理机制融合的契机。实地调查发现,从村社统筹的视角出发,村社集体由于具有政经社合一的属性,在发挥自组织优势的基础上整... 单一的土地细碎化治理方式难以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现“小田并大田”的地方实践提供了治理机制融合的契机。实地调查发现,从村社统筹的视角出发,村社集体由于具有政经社合一的属性,在发挥自组织优势的基础上整合了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是三位一体治理机制的承接载体。在具体实践中,村社集体能够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实现土地产权整合并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统筹治理的机制在于村社集体通过整合地方政府的治理资源激活自组织,在发挥自组织动员能力的基础上改进行政机制的不足并降低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使三种机制在实践中能够取长补短。村社统筹的土地细碎化治理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以及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因此,在土地细碎化治理的融合机制探索中,应充分重视村社集体在土地细碎化治理中的统筹功能,同时发挥政府的基础性作用和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细碎化 高标准农田建设 村社统筹 多元主体 治理机制
下载PDF
“社区小先生制”:系统观视域下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探索
13
作者 石磊 朱新光 《城市观察》 2024年第3期122-131,162,163,共12页
由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的治理系统工程,解决好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更离不开在系统观的指导下统筹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相互协作形成合力。文章基于系统观的理论视角,以上海市B区“社区小先生制”的基层治理实践... 由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的治理系统工程,解决好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更离不开在系统观的指导下统筹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相互协作形成合力。文章基于系统观的理论视角,以上海市B区“社区小先生制”的基层治理实践为研究案例,审视在现实情境中,如何在系统观指导下以“社区小先生”为枢纽,通过联动家庭、学校和社区三方,从回应治理需求、加强治理主体协作合力、优化治理系统功能以及提升治理应变能力等四个方面构建各组织网络相互嵌入、各治理主体重新联结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以期为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提供有益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观 社区小先生制 基层治理 社会治理 多元主体
下载PDF
政府嵌入式产业扶贫中农户利益保障问题研究——以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扶贫产业为例
14
作者 王旭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政府引导下的产业扶贫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其关键在于政府的嵌入能够真正帮助贫困户公平合理地享受到产业带来的红利。从多元主体利益分配视角出发,对芷江侗族自治县政府嵌入式产业扶贫的主体利益分配进行... 政府引导下的产业扶贫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其关键在于政府的嵌入能够真正帮助贫困户公平合理地享受到产业带来的红利。从多元主体利益分配视角出发,对芷江侗族自治县政府嵌入式产业扶贫的主体利益分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政府嵌入式产业扶贫有效地实现了脱贫增收目标,在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和村集体对于产业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合作社和农户承担了产业发展的全部风险;从主体利益分配来看,无论是理论收益,还是实际收益,专业合作社最高,依次是地方政府、贫困户和村集体,但是各主体的实际收益低于理论收益,需要进一步完善主体之间利益分配机制以更好地保障农户收益。为保障农户收益,针对参与的各主体提出优化建议:(1)提升政府嵌入的精准性保障,构建奖励机制与第三方监督机制以激励基层政府工作者积极帮扶产业发展;(2)强化专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股份合作机制,推动农户以股东身份积极参与到合作社的经营生产中,提高合作社经营效益;(3)提升产业发展的稳定性,规范订单合同,提升参与各主体的职业技能,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4)构建激励相容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公平合理的前提下,根据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的变动动态调整利益分配方式,优先保障贫困户的合理权益,实现可持续脱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扶贫 农户利益保障 政府嵌入 多元主体利益分配
下载PDF
协同治理理论下成都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以C区为例
15
作者 严近月 刘璐语 薛旦卓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9期150-152,共3页
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从政府引导、社区协调、企业服务、居民自治层面对成都市C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政府部门以行政工作为重点,较少关注加装电梯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社区的宣传和反馈通道不畅,矛盾... 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从政府引导、社区协调、企业服务、居民自治层面对成都市C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政府部门以行政工作为重点,较少关注加装电梯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社区的宣传和反馈通道不畅,矛盾调解力度不足,监督管理落实不到位;企业的安装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维护保养不到位;居民的参与度不够,调解协议难以进行。基于多元协同治理理论提出如下解决对策:政府要协调好各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关系,将工作重点落在政策供给、技术指导、财政支持与监督管理等方面。社区需畅通反馈渠道,协调居民之间的关系。企业要定期对电梯进行清洁、润滑、保养、维修,确保加装电梯的质量。居民要遵守相关规定,通过小区内部会议、听证会及矛盾纠纷调解会等形式合理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协调 多元主体协同 城市更新 社区治理
下载PDF
多元主体参与生态治理的网络模式研究——以“蚂蚁森林”为例
16
作者 晏满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8-66,共9页
多元主体参与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治理的应然之意与现实进路。传统参与模式存在主体单一化、规模局限性和常态化不足等诸多弊疾,而互联网时代网络模式的出现为解决旧有痼疾提供技术可能性。通过对“蚂蚁森林”的案例研究表明,网络模式的结... 多元主体参与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治理的应然之意与现实进路。传统参与模式存在主体单一化、规模局限性和常态化不足等诸多弊疾,而互联网时代网络模式的出现为解决旧有痼疾提供技术可能性。通过对“蚂蚁森林”的案例研究表明,网络模式的结构组成可归结为多元主体相互联结形成的关系网络和线上线下参与的双层空间。网络模式的本质在于结构赋能降低多元主体参与生态治理的门槛条件、心理赋能培育环保文化和资源赋能拓展参与功能边界等三种技术赋能机制实现其作用。网络模式使多元主体参与生态治理破除传统壁垒,实现了价值共创的“最大公约数”,且本土的实践成效和海外复制推广愈加凸显该模式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主体 生态治理 网络模式 “蚂蚁森林” 技术赋能
下载PDF
合成作战警务运行机制中“情”的定位与发展探析——以基层社会治理为视角
17
作者 郑雁卿 曾庆华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7-36,共10页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遍应用,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升级已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公安工作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数据化时代探讨公安情报工作在合成作战警务运行机制中的定位与发展,对于促进公安工作更好地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遍应用,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升级已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公安工作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数据化时代探讨公安情报工作在合成作战警务运行机制中的定位与发展,对于促进公安工作更好地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多警种合成作战运行机制中,公安情报工作在核心职能、多元互动、数据挖掘和情报主导作用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在明确公安情报工作定位的基础上,从治理主体、治理工具和治理机制三个维度创新其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情报工作 合成作战 社会治理 多元主体 数字赋能
下载PDF
多元主体参与社区营造的实践与路径研究
18
作者 文君 《上海视觉》 2024年第1期92-97,共6页
多元主体参与城市社区建设并推动其治理创新,在城市治理创新的语境下,各主体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与外界建立联系、构建网络形成圈子的模式,以“空间改造”为触媒、借助新媒体、创意活动品牌、借力政府等路径介入城市社区的治理创新... 多元主体参与城市社区建设并推动其治理创新,在城市治理创新的语境下,各主体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与外界建立联系、构建网络形成圈子的模式,以“空间改造”为触媒、借助新媒体、创意活动品牌、借力政府等路径介入城市社区的治理创新,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当前的社区治理带来了新的思路。面对当前城市社区极化现象的社会特质,新华路街道的社区营造经验对于激发城市社区活力、重构“政府一市场一社会”之间的关系、营造社区生活共同体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营造 多元主体 治理创新 参与路径
下载PDF
内蒙古牧区乡村生态治理模式研究——以扎鲁特旗东萨拉嘎查为例
19
作者 侯依林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期77-80,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治理内容与能力的内涵更加丰富,为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面对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深层结构性矛盾,内蒙古牧区开展的多元复合主体的治理模式是以“乡村有效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治理内容与能力的内涵更加丰富,为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面对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深层结构性矛盾,内蒙古牧区开展的多元复合主体的治理模式是以“乡村有效治理”推动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中国特色牧区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为共建共治共享下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为我国牧区生态治理提供一种创新思路。该文以多元复合主体的治理结构为切入点,探讨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内在逻辑,提出以草场整合为合作基础,构建多元主体治理结构和互惠合作机制的乡村治理体系,对于保障草原生态保护、牧业高质量发展和牧民共同富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牧区 生态治理 乡村振兴 多元主体 治理模式
下载PDF
协同治理理论视角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研究——以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为例
20
作者 左苏齐 《管理科学与研究(中英文版)》 2024年第4期86-92,共7页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是有效开展应急管理的重要一环。文章基于协同治理理论,以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为例,通过典型案例呈现,深入剖析案例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机制与实践。结果表明,区政府与市场、社会组...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是有效开展应急管理的重要一环。文章基于协同治理理论,以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为例,通过典型案例呈现,深入剖析案例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机制与实践。结果表明,区政府与市场、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协同在应急管理中优越性显著,但同时也伴随着主体间“协而不同”或“无法协同”等问题的出现。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文中从政府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变、构建有效协同治理网络、积累培育社会资本等角度开展协同治理路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 多元主体 协同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