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et-dry changes in the borderland of Shaanxi,Gansu and Ningxia from 1208 to 1369 based on historical records
1
作者 戴君虎 葛全胜 +3 位作者 肖树芳 王梦麦 吴文祥 崔海亭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9年第6期750-764,共15页
More than 240 items of historical records containing climatic information were retrieved from official historical books, local chronicles, annals and region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yearbooks. By using moisture index... More than 240 items of historical records containing climatic information were retrieved from official historical books, local chronicles, annals and region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yearbooks. By using moisture index and flood/drought (F/D) index obtained from the above information, the historical climate change, namely wet-dry conditions in borderland of Shaanxi Province, Gansu Province and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BSGN, mainly included Ningxialu, Hezhoulu, Gongchanglu, Fengyuanlu and Yan'anlu in the Yuan Dynasty)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limate of the region was generally dry and the ratio between drought and flood disasters was 85/38 during the period of 1208-1369. According to the frequencies of drought-flood disasters, the whole period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1) 1208-1240: drought dominated the phase with occasional flood disasters. (2) 1240-1320: long-time drought disasters and extreme drought events happened frequently. (3) 1320-1369: drought disasters were less severe when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s happened alternately. Besides, the reconstructed wet-dry change curve revealed obvious transition and periodicity in the MongoI-Yuan Period. The transitions occurred in 1230 and 1325. The wet-dry change revealed 10- and 23-year quasi-periods which were consistent with solar cycles, indicating that solar activity had affected the wet-dry conditions of the study region in the Mongol-Yuan Period. The reconstructed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wo other study results reconstructed from natural evidences, and were similar to another study results from historical documents. All the abov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limate in BSGN was characterized by long-time dry condition with frequent severe drought disasters during 1258 to 1308. Thus, these aspects of climatic change, might have profound impacts on local vegetation and socio-economic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dry change borderland of shaanxi Province gansu Province and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BSGN) historical climate Yuan Dynasty
下载PDF
Hand in Hand East and West to Build a Glorious Gansu——Talk 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of China by Mr.Cui Zhenghua,vice governor of Gansu Province
2
作者 Xiao Qiang,staff reporter 《China's Foreign Trade》 1996年第11期16-16,共1页
To implement the CPC CentralCommittee’s strategy of slanting theeconomic construction to the Midand West of China and to further promote the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of economyand trade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t... To implement the CPC CentralCommittee’s strategy of slanting theeconomic construction to the Midand West of China and to further promote the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of economyand trade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theEast-West Business and Trade Talks wereheld by the 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of International Trade (CCPIT). At theconference, Mr. Cui Zhenghua, vice governorof Gansu Province and concurrently chairmanof the Gansu Subcouncil of the CCPIT,delivered a speech on the economic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East and West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 In Hand in Hand East and West to Build a Glorious gansu Talk 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of China by Mr.Cui Zhenghua vice governor of gansu Province
下载PDF
1936年:环县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地位的确立
3
作者 黄正林 《苏区研究》 2024年第4期33-62,共30页
193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比较重要的年份,中央红军先后进行了东征和西征,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宁夏会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红军取得了山城堡战役的胜利。这一系列事件中环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6月西征战役开始不久,中国共... 193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比较重要的年份,中央红军先后进行了东征和西征,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宁夏会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红军取得了山城堡战役的胜利。这一系列事件中环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6月西征战役开始不久,中国共产党提出把以环县洪德城为中心的新苏区建成“西方根据地的重心”,陕甘宁省成立后省委和省政府迁移到今环县洪德镇河连湾村,使河连湾村成为新苏区的枢纽,起到了“西方根据地的重心”的作用。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会宁和将台堡分别会师后,继续进行战略转移,充分说明红军长征还在继续。11月下旬,红军三个方面军互相配合取得了山城堡战役的胜利。山城堡战役胜利标志着红军长征最终结束,山城堡应是红军长征的结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西征 陕甘宁省 山城堡战役 环县
下载PDF
清代边疆治理与陕甘总督的旗籍问题探析
4
作者 张玉琪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5-28,79,共5页
边疆治理是国家行政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边疆官员的选择则需着重考虑贯穿清代旗人社会生活与军事组织的八旗制度。为维护清廷权威,重要军政岗位均重视官员的出身旗籍,而陕甘总督作为维护西北地区稳定的重要基石,在总督选择上亦是以满... 边疆治理是国家行政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边疆官员的选择则需着重考虑贯穿清代旗人社会生活与军事组织的八旗制度。为维护清廷权威,重要军政岗位均重视官员的出身旗籍,而陕甘总督作为维护西北地区稳定的重要基石,在总督选择上亦是以满洲上三旗为主。通过对清代陕甘总督旗籍问题的探讨,可以从中窥探清朝边疆官员的启用特点,从而勾勒出清朝用人政策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总督 旗籍 边疆治理
下载PDF
基于SSPs路径下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预测——以陕甘宁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宏 杨东 +2 位作者 蓝小玉 冯秀燕 杨彦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3-243,共11页
陕甘宁三省区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研究对该地区农林牧业的生产布局以及生态系统管理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选取陕西、甘肃以及宁夏三省区BCC-CSM2-MR模式下S... 陕甘宁三省区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研究对该地区农林牧业的生产布局以及生态系统管理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选取陕西、甘肃以及宁夏三省区BCC-CSM2-MR模式下SSP126、SSP245和SSP585三种路径2025-2100年气温和降水的模拟数据,运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研究区未来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2025-2100年甘肃河西走廊大部分地区保持历史时期向“暖湿型”发展的气候特点,与基准期相比,植被气候生产潜力增量分别集中在10%~40%(SSP126)、10%~30%(SSP245)、10%~56.1%(SSP585)。陕西省在SSP126路径下陕北地区植被气候生产潜力呈下降趋势,在SSP245和SSP585路径下全省植被气候生产潜力均呈增加趋势,且陕北地区增加趋势最强。陕西省在SSP126和SSP245路径下大部分地区相对基准期增加了5%~10%,在SSP585路径下增加了10%~20%。宁夏回族自治区在SSP126路径下气候向“暖干型”发展,全区植被气候生产潜力呈下降趋势,与此相反的是SSP245和SSP585路径下全区植被气候生产潜力显著增加。SSP585路径下全区植被气候生产潜力距平增加了10%~30%,SSP126和SSP245路径下距平增加了0%~20%。从驱动机制来看,陕甘宁三省区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驱动类型有两种,分别是“降水驱动型”和“气温降水驱动型”。研究区植被气候生产潜力均受降水驱动,且降水是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气候生产潜力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 气候变化 陕甘宁三省区
下载PDF
陕甘川邻接区滑脱挤出构造与金矿的关系 被引量:13
6
作者 曾佐勋 胡以铿 +3 位作者 周继彬 刘立林 樊春 杨巍然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31-637,共7页
分析了陕甘川邻接区滑脱挤出构造与金矿床的空间关系、时间关系及其对地球化学元素活化迁移作用 .认为陕甘川邻接区的大型、特大型金矿主要受第二和第一次级滑脱带控制 ,为该区金矿远景区的预测提供了构造依据 .
关键词 挤出构造 四川 甘肃 陕西 金矿床 地球化学 成矿远景
下载PDF
陕甘川邻接区地质构造解译与成矿远景区预测 被引量:5
7
作者 樊春 曾佐勋 +1 位作者 周继彬 刘立林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3-16,共4页
在陕甘川邻接区 ,作者通过对 1∶5 0万TM图像的解译 ,做出了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解译图 ,并对线性构造解译图进行了处理 ,结合区内已知金矿的分布 。
关键词 线性构造 环形构造 金成矿远景区 陕甘川邻接区 地质构造解释 金矿床
下载PDF
1996—2000年陕甘宁青沙地遥感宏观动态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颜长珍 王一谋 +1 位作者 冯毓荪 王建华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6-381,共6页
以陕甘宁青四省区 1996年和 2 0 0 0年的TM影像为信息源 ,在全数字方式下运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建立了两期沙地数据库。通过分析得出 :2 0 0 0年四省区有沙地面积 7910 80 7hm2 与 1996年相比净增加 6 4 2 4hm2 。沙地占... 以陕甘宁青四省区 1996年和 2 0 0 0年的TM影像为信息源 ,在全数字方式下运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建立了两期沙地数据库。通过分析得出 :2 0 0 0年四省区有沙地面积 7910 80 7hm2 与 1996年相比净增加 6 4 2 4hm2 。沙地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比例由 5 733%增加到 5 737%,平均每年净增加 0 0 0 1%。不同省区沙地面积的变化情况是 :陕西净增加 0 0 0 4 %、甘肃净减少 0 0 17%、宁夏净减少 0 4 79%、青海净增加0 0 5 1%。同时结合实际情况 ,分析了不同地区沙地变化的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陕甘宁青沙地 遥感宏观研究 环境监测 生态环境
下载PDF
甘宁陕明代新增的十次中强历史地震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津 郭安宁 雷中生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4-152,共9页
历史上无破坏记载但影响面积较大的地震史料是历史地震学中的宝贵资料。本文通过对甘宁陕地区明代无破坏记载的历史中强震的史料考证、实地调查及对有感范围的统计计算,采用综合分析及类比的原则和方法,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又新确定... 历史上无破坏记载但影响面积较大的地震史料是历史地震学中的宝贵资料。本文通过对甘宁陕地区明代无破坏记载的历史中强震的史料考证、实地调查及对有感范围的统计计算,采用综合分析及类比的原则和方法,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又新确定补充了10次中强地震,并给出其基本参数。为研究区内完整的地震活动规律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宁陕地区 有感地震 历史地震考证 地震参数
下载PDF
滑脱断层曲率在金矿成矿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继彬 曾佐勋 樊春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78-181,共4页
滑脱断层在金矿成矿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控矿因素。根据陕甘川邻接区的金矿分布位置与滑脱断层的关系 ,得出陕甘川邻接区中滑脱断层曲率大于 4的密集区是金矿分布的远景位置。探讨了滑脱断层曲率与矿床分布的规律且分析了断层曲率的数学... 滑脱断层在金矿成矿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控矿因素。根据陕甘川邻接区的金矿分布位置与滑脱断层的关系 ,得出陕甘川邻接区中滑脱断层曲率大于 4的密集区是金矿分布的远景位置。探讨了滑脱断层曲率与矿床分布的规律且分析了断层曲率的数学计算方法 ,并编制了自动追踪断层求曲率的软件 ,将它应用于陕甘川邻接区金矿预测中并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断层 曲率 成矿规律 预测 金矿床
下载PDF
基于“资源诅咒”效应的西北农业虚拟水资源丰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玉田 贾登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58,共6页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研究西北四省、自治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1986-2012年的虚拟水资源丰度。研究发现,西北四省农业生产的水资源禀赋水平很高,相比较西北四省的经济发展水平,验证了西北四省农业虚拟水"资源诅咒"效应的存...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研究西北四省、自治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1986-2012年的虚拟水资源丰度。研究发现,西北四省农业生产的水资源禀赋水平很高,相比较西北四省的经济发展水平,验证了西北四省农业虚拟水"资源诅咒"效应的存在,进而得出农业虚拟水资源丰度在我国现阶段确实存在"资源诅咒"效应,同时农业虚拟水"资源诅咒"效应也为国家及地区制定更好的政策,促进西北地区农业虚拟水贸易的发展、保障西北粮食安全、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增长等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虚拟水 资源诅咒 资源丰度 甘肃 陕西 宁夏 青海
下载PDF
公元前221年—公元1911年陕甘地区堰塞湖成因浅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费杰 何洪鸣 +1 位作者 杨帅 董凌霄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9年第6期117-125,共9页
本文以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对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陕甘地区堰塞湖信息进行了初步梳理。共发现30处堰塞湖,其中陕西9处,甘肃21处。从堰塞湖成因看,主要是地震、强降雨、河流侧蚀等诱发崩塌、滑坡,继而形成堰塞湖。这一时段内,陕甘地区... 本文以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对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陕甘地区堰塞湖信息进行了初步梳理。共发现30处堰塞湖,其中陕西9处,甘肃21处。从堰塞湖成因看,主要是地震、强降雨、河流侧蚀等诱发崩塌、滑坡,继而形成堰塞湖。这一时段内,陕甘地区的堰塞湖次生洪水灾害,大多数是堰塞湖形成时对上游的回水淹没,少数是溃坝洪水灾害。公元1411年—公元1911年期间,陕甘黄土高原地区每次Ms 7级以上地震大都诱发了堰塞湖,有的堰塞湖还造成严重的次生洪水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湖 次生洪水 地震 陕甘地区
下载PDF
陕甘边、陕北红军的创建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严冰 任学岭 《榆林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7-21,29,共6页
1919年五四运动后,陕北地区不但比较早地接受到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很快传播开来,与此同时,党的先驱者开始在各地建立党团组织。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和党的第六次代表会议之后,陕北党组织即开始发动广大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游... 1919年五四运动后,陕北地区不但比较早地接受到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很快传播开来,与此同时,党的先驱者开始在各地建立党团组织。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和党的第六次代表会议之后,陕北党组织即开始发动广大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适应形势的发展,适时地向陕西省委提出两项互相联系的重要战略,即创建陕甘边新苏区和红二十六军,之后,陕北各路红军也于1935年初改编为红二十七军。陕甘边和陕北红军的创建经历了一个由建立红军游击队进而形成大规模正规红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两支红军开创了大片革命根据地,并最终实现了两支红军、两个苏区的统一领导,为中共中央最终落脚陕北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边 陕北 红军 创建 革命
下载PDF
冯玉祥与民国年间豫陕甘大赈灾(1928-1930)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玉才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3-81,共9页
1928-1930年,豫陕甘三省遭遇了空前未有的大旱灾,旱灾迅速发展为饥荒,使数以百万计的灾民因饥饿而死亡。从1928-1929年初,冯玉祥在解决军事问题的同时,以主要精力领导三省军民通过赈济灾民、抗灾生产等方面的一系列措施进行抗旱斗争,取... 1928-1930年,豫陕甘三省遭遇了空前未有的大旱灾,旱灾迅速发展为饥荒,使数以百万计的灾民因饥饿而死亡。从1928-1929年初,冯玉祥在解决军事问题的同时,以主要精力领导三省军民通过赈济灾民、抗灾生产等方面的一系列措施进行抗旱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冯玉祥在不适当的时候发动了反蒋战争,使三省的抗灾赈灾活动无法正常进行,不仅加剧了灾区人民的负担,使灾民生活更加痛苦,而且加速了反蒋战争的失败和西北军的瓦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玉祥 豫陕甘大旱 赈灾 战争 饥荒
下载PDF
陕甘宁地区大震与大旱灾害链的讨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瑾冰 《灾害学》 CSCD 2000年第2期56-59,共4页
对陕甘宁地区明清以来 6次特大地震与特大旱灾作了对比 ,发现其中 4次特大地震与特大旱灾相伴形成了灾害链。我们对灾害链的形成机制和发生概率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大地震 旱灾 灾害链 地震灾害 陕甘宁地区
下载PDF
清朝陕甘总督群体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海燕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67-72,共6页
清朝陕甘总督辖区几经分合,名称变化频仍,驻地多次迁移。乾隆二十五年其名称、驻地最终固定下来,一直至清朝灭亡为止。自顺治二年到宣统三年陕甘总督共112人。以陕甘总督的任职背景和仕途履历为视点,解析陕甘总督的身份种类、民族构成... 清朝陕甘总督辖区几经分合,名称变化频仍,驻地多次迁移。乾隆二十五年其名称、驻地最终固定下来,一直至清朝灭亡为止。自顺治二年到宣统三年陕甘总督共112人。以陕甘总督的任职背景和仕途履历为视点,解析陕甘总督的身份种类、民族构成、籍贯分布、任职经历及其离职原因,可以窥视出清廷的用人之道,折射出清廷和陕甘总督辖区特殊的关系,进而勾勒出这一群体在整个总督群体中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总督群体 任职背景 仕途履历
下载PDF
秦陇人吼出的华夏之声——清末陕甘旅日学生创办的进步刊物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明 裴晓军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60-64,共5页
清朝末年,陕甘留日学生创办的报刊,揭露列强侵华图谋,剖析陕甘社会危机,鞭挞国民弱点,为关陇之人敲响警钟。身处异国他乡的陕甘爱国学子,通过报刊杂志与深陷绝境的同胞们携手作战,以刊为阵地,以文为号角,为国民吹响救亡图存的集结号和... 清朝末年,陕甘留日学生创办的报刊,揭露列强侵华图谋,剖析陕甘社会危机,鞭挞国民弱点,为关陇之人敲响警钟。身处异国他乡的陕甘爱国学子,通过报刊杂志与深陷绝境的同胞们携手作战,以刊为阵地,以文为号角,为国民吹响救亡图存的集结号和改革变法的冲锋号,与垂死挣扎的清朝政府和虎视眈眈的外国列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旅日学生 《秦陇报》 《关陇》 《夏声》
下载PDF
“西北革命根据地”之命名新论——兼论“苏区研究”的连续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伟 《苏区研究》 2016年第4期86-97,共12页
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早期革命中,从陕北、陕甘边苏区(或根据地)到陕甘晋省这一阶段历史时空,不宜称为"西北革命根据地",应该以时间段为界,分别称为陕北、陕甘边苏区,西北根据地,陕甘晋省及陕北"中央苏区",从使用... 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早期革命中,从陕北、陕甘边苏区(或根据地)到陕甘晋省这一阶段历史时空,不宜称为"西北革命根据地",应该以时间段为界,分别称为陕北、陕甘边苏区,西北根据地,陕甘晋省及陕北"中央苏区",从使用习惯、表达内涵的角度,可以将抗战前这一地区苏维埃性质的根据地统称为"西北苏区"。研究西北苏区,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中共中央与西北苏维埃革命的关系,也有助于打破苏区与抗日根据地研究的隔膜,连续性地进行苏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边根据地 陕甘晋省 西北办事处 西北苏区
下载PDF
陕甘总督与清代新疆治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跃 《昆明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5-41,共7页
陕甘总督是清政府在西北地区设置的最高官员之一。在新疆统一之前其主要负责军需补给与交通建设的任务,统一后则直接参与新疆治理,促进了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这主要体现在新疆经济开发、平定叛乱以及管理乌鲁木齐以东地区。光绪十年(188... 陕甘总督是清政府在西北地区设置的最高官员之一。在新疆统一之前其主要负责军需补给与交通建设的任务,统一后则直接参与新疆治理,促进了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这主要体现在新疆经济开发、平定叛乱以及管理乌鲁木齐以东地区。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立行省,隶属陕甘总督管辖,管辖范围从原东疆地区扩展到新疆全境,陕甘总督对新疆的治理得到进一步加强,这为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总督 清代新疆 新疆治理 西北边疆 和卓之乱
下载PDF
从陕、甘、川三省接壤地区砂金矿矿质来源看在该区寻找岩金矿的可能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邵晓东 《贵金属地质》 2000年第2期78-81,共4页
本区 6个砂金富集区与 6个岩金集中区的空间分布完全相吻合 ;新构造运动频繁 ,地质环境动荡 ,金的次生富集作用效果较差 ;一部分砂金金粒与石英、蚀变岩石等脉石连生在一起 ;一部分砂金金粒的成色偏低 ;有的砂金矿体中部分砾石含金 ,有... 本区 6个砂金富集区与 6个岩金集中区的空间分布完全相吻合 ;新构造运动频繁 ,地质环境动荡 ,金的次生富集作用效果较差 ;一部分砂金金粒与石英、蚀变岩石等脉石连生在一起 ;一部分砂金金粒的成色偏低 ;有的砂金矿体中部分砾石含金 ,有的高达 3× 10 - 6~ 10× 10 - 6 .据此认为研究区内砂金物质来源是以高含金地质体——岩金矿床(点 )补给为主 ,低含金地质体补给为辅 .碧口群、志留系、泥盆系作为矿源层 ,构造条件、岩浆活动均有利于本区岩金矿的形成 ,而且在矿源层的出露区已有近百处岩金矿床点分布 .研究区化探异常、重砂异常 30多处且分布较密集 ,异常峰值较高 .研究认为本区确已具备形成更多更大的岩金矿床的地质条件 ,为此笔者提出勉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金物质来源 岩金矿 找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