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rn Qi Men Dun Jia
1
作者 Raymond Lo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17年第8期515-523,共9页
"Qi Men Dun Jia" is one of the most respected ancient divination arts. It is said to have been invented at the time of the Yellow Emperor in 2600 BC in his battle against the monster Chi You. This famous art was use... "Qi Men Dun Jia" is one of the most respected ancient divination arts. It is said to have been invented at the time of the Yellow Emperor in 2600 BC in his battle against the monster Chi You. This famous art was used as war strategy in the famous battle of Red Cliff in 208 AD. In the modem world, we can employ this amazing ancient technique as an effective tool to understand a problematic situation and enhance the chance of suc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 men Dun Jia heavenly Stems Magic Doors heaven stars DEITY
下载PDF
2013—2021年广西某市男男性行为者知行分离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兰柳艳 朱刚劲 +5 位作者 黄颉刚 梁浩 叶力 韦发双 黄运轩 梁冰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2013—2021年广西某市男男性行为(MSM)者的知行分离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便制定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基于MSM哨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研究,对2013—2021年广西某市MSM人群进行知行分离调查,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2013—2021年广西某市男男性行为(MSM)者的知行分离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便制定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基于MSM哨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研究,对2013—2021年广西某市MSM人群进行知行分离调查,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其知行分离的影响因素。结果:2013—2021年共调查MSM 931人,HIV总体感染率为7.196%;该人群同性肛交知行一致者415人,占比57.40%;异性性行为者161人,知行一致者51人,占比33.12%。高中及中专、本地居住时间长是影响MSM知行分离的主要原因。结论:该市MSM艾滋病感染率较高,同性或异性肛交知行分离率亦较高,需加强艾滋病干预工作,减少知行分离行为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 知行分离 HIV感染
下载PDF
物信论——多层次物质信息系统及其哲学探索 被引量:25
3
作者 罗先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0-447,共8页
根据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出物质与信息既彼此不同、又相辅相成的学术观点:信息要以物质为载体,物质的生存发展要由信息来引导。宇宙早期微小混沌体内由基本粒子所携带的信息,是相继建造具有星系、恒星和行星等诸多层次天体系统的基本... 根据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出物质与信息既彼此不同、又相辅相成的学术观点:信息要以物质为载体,物质的生存发展要由信息来引导。宇宙早期微小混沌体内由基本粒子所携带的信息,是相继建造具有星系、恒星和行星等诸多层次天体系统的基本物质信息。太阳就是通过大量粒子、原子和离子及其统计平均信息的协同控制作用而生存发展的。生物大分子是在粒子、原子和分子的基础上,又叠加有核苷酸、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更多层次的物质信息系统,其生存发展状况取决于天地之间诸多复杂因素的长期协调作用。人所开展的自然信息和人文信息的活动,同社会的结构与功能、稳定与发展等密切相关。最后试图建立物信论的哲学体系,其中包括在本体论、发展观和认识论诸方面所作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 信息 天地人系统 本体论 宇宙观
下载PDF
性与天道:荀子礼学的形上学依据 被引量:3
4
作者 何石彬 王庆勋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55,共5页
为了给自己的礼学思想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荀子从人性论与天道观两个方面对礼学的形上学依据进行了系统的论证。在人性论方面,他以“性伪之分”为逻辑起点,以“性伪合”为理论归宿,论证了礼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产生的人性根源。在... 为了给自己的礼学思想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荀子从人性论与天道观两个方面对礼学的形上学依据进行了系统的论证。在人性论方面,他以“性伪之分”为逻辑起点,以“性伪合”为理论归宿,论证了礼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产生的人性根源。在天道观方面,他以“天人之分”为理论依据,论证了礼在人类社会中的核心价值,并以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性为理论依据,建立了礼的超越性和绝对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性恶论 天人之分
下载PDF
“主客相分”与“天人合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型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2
5
作者 梅珍生 张俊 程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3-36,共4页
从科学与技术哲学现代性的话语中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看到,对现代性缺失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在思维方式上实现"天人合一"到"主客相分"的转换;在本体论上,重构具有现代特质的概念形而上学,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自身... 从科学与技术哲学现代性的话语中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看到,对现代性缺失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在思维方式上实现"天人合一"到"主客相分"的转换;在本体论上,重构具有现代特质的概念形而上学,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现代性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相分 天人合一 传统文化 现代性转型
下载PDF
现代竞技体育困惑的文化反思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志敏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3-65,71,共4页
从竞技体育产生的文化根源入手 ,剖析导致现代竞技体育困惑的文化因素。指出 :“天人相分”的西方思维模式和理念、“喜忧参半”的科学技术发展、人文教化的枯萎与物欲的膨胀是导致并产生现代竞技体育困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现代竞技体育 困惑 天人相分 科学技术 人文教化
下载PDF
从中国创世神话的视野阅读《创世记》第1章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炽昌 林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共6页
主要通过对希伯来圣经《创世记》中的"创世"神话与中国古代盘古"创世"故事的"跨文本"解读,侧重探讨"混沌"、"分开天地"、"化身"等观念的重要性。目的在于弄清中国文化文... 主要通过对希伯来圣经《创世记》中的"创世"神话与中国古代盘古"创世"故事的"跨文本"解读,侧重探讨"混沌"、"分开天地"、"化身"等观念的重要性。目的在于弄清中国文化文本和犹太-基督教信仰的圣经文本之间存在的显著平行和本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世记》1章 盘古神话 跨文本阅读 混沌 分开天地 化身
下载PDF
试论《诗经》中所蕴涵的古典生态存在论审美意识 被引量:7
8
作者 曾繁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60,共10页
对于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探讨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对于某些经典的审美解读,而《诗经》产生于3000多年前,是我国先民对于“天人之和”的审美诉求,其核心内涵是“与天地同和”之“志”。《诗经》的古典生态存在论思想体现在包含生态人文... 对于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探讨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对于某些经典的审美解读,而《诗经》产生于3000多年前,是我国先民对于“天人之和”的审美诉求,其核心内涵是“与天地同和”之“志”。《诗经》的古典生态存在论思想体现在包含生态人文内涵的风体诗、反映初民本真爱情的“桑间濮上”诗、建立在古代生态平等之上的比兴手法与对于生于斯养于斯之家园怀念的“怀归”诗等方面,由此表现出我国古典生态存在论美学思想所特有的“诗体”、“诗意”与“诗法”,说明《诗经》在建设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之中的重要作用与“实践美学”的理论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存在论审美观 《诗经》 天人之和 风体诗 比兴手法
下载PDF
“和合”思想与习近平全球生态观——以习近平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思想为主 被引量:3
9
作者 关朋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22,共5页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已经融入了习近平的全球生态观之中,成为其重要的思想来源。"和合"思想的"民胞物与""亲仁善邻""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四层内涵对构...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已经融入了习近平的全球生态观之中,成为其重要的思想来源。"和合"思想的"民胞物与""亲仁善邻""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四层内涵对构筑习近平全球生态观的基本思想产生重要影响,形成了可持续性、合作性、公正性、整体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思想 全球生态文明观 “天人合一”
下载PDF
陶渊明:一个生态美学的文本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东新 孙宏哲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41-45,共5页
陶渊明"天人合一"生命观的内涵是"天人和谐",人依赖自然,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同时,在这种物我为一的和谐中提升着人的心灵境界。为了说明,文章从"鸟意象与诗意回归"和"酒意趣下的浅近自然"两... 陶渊明"天人合一"生命观的内涵是"天人和谐",人依赖自然,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同时,在这种物我为一的和谐中提升着人的心灵境界。为了说明,文章从"鸟意象与诗意回归"和"酒意趣下的浅近自然"两方面来阐释。同时,陶和一般人一样,面对生活,他也有许多的矛盾和冲突,但经过一番诗意的"精神治疗"之后,最终达到了冲和静穆的境界。其途径有三:安时处顺、审美自足信念的思考;自由闲静、任真自适的心态定位;躬耕陇亩、自耕自资生活方式的选择。所有这一切使得陶成为了一个生态美学的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生态美学 “天人合一” 精神治疗 诗意生存
下载PDF
人类自我意识的意义及其三次觉醒 被引量:7
11
作者 维之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11,共11页
觉悟自己内中之"我"乃是人生明根的最要之事;因而自我意识也不仅是获得关于自身的知识,更是对"自我"之存在与特性的领悟和对待。自我可分大我与小我诸多层次,人类自我意识也是循序自我的层次而发展,经历了群体自我... 觉悟自己内中之"我"乃是人生明根的最要之事;因而自我意识也不仅是获得关于自身的知识,更是对"自我"之存在与特性的领悟和对待。自我可分大我与小我诸多层次,人类自我意识也是循序自我的层次而发展,经历了群体自我意识与个体自我意识的两次觉醒。自我意识作为标志人类本性的高级精神活动,把人从自然中分化出来并超越动物界而成为万物之灵,由而开始了人生和社会的文明发展。在此过程中,自我意识又作为环境和教育作用的中介因素和人格结构的核心成分,持恒地促进着人之才能、品德和人格的不断发展,并构成社会经济文化兴盛繁荣的发展条件;同时,它还通过人类"现代性的自我确证"机制,一次又一次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使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升到现代文明社会。由于社会发展的最高和最终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自我意识作为人生发展的核心因素,也始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近现代社会对自然的过度开发招致了生存环境危机,呼吁人类保护生态平衡;人们内中纯粹自我的存在和众我同一之理又昭示着天人一体的大道;人类今后将在"天人合一"境界的普遍领悟中实现自我意识的第三次觉醒。由此开创天地万物共存共荣的新世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意识 社会发展 生态危机 天人合一
下载PDF
先秦“绝地天通”向“天人合一”的转向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天兴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54-160,共7页
"绝地天通"和"天人合一"是中国先秦时期思想史演变的重要线索。很多学者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中国从"绝地天通"向"天人合一"的转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历了史前传说时代的"绝地天通... "绝地天通"和"天人合一"是中国先秦时期思想史演变的重要线索。很多学者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中国从"绝地天通"向"天人合一"的转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历了史前传说时代的"绝地天通"、殷商甲骨文的"龟卜"、西周时期的"以德配天"、孟子的"天人相通"、荀子"天人之分"、邹衍学派、"占星——阴阳五行学说"、秦汉时期董仲舒以占星——阴阳五行学说为根底和"王权支配神权"的"天人感应"新范式。只有在理解"绝地天通"前提下,才能理清先秦思想史中"天人合一"的来源和内涵,并对我们以自然生态观为基础的"天人合一"观念有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时期 绝地天通 天人合一 转向
下载PDF
“绝地天通”:解释史的考察及评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章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13-17,共5页
历史上对"绝地天通"的解释发生了三次解释范式的转变。第一次是《国语》中的观射父解释,具有春秋时期人文主义的色彩,以人事解释神话。第二次是宋明思想家的解释,表现出当时士大夫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状况。第三次是现当代思... 历史上对"绝地天通"的解释发生了三次解释范式的转变。第一次是《国语》中的观射父解释,具有春秋时期人文主义的色彩,以人事解释神话。第二次是宋明思想家的解释,表现出当时士大夫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状况。第三次是现当代思想家的解释,他们借鉴西方人类学关于原始思维的理论,把"绝地天通"放到人类思维-宗教发展的一般历史当中进行考察。每一次解释范式的转变都是对这个事件认识的一次深化,但每种解释又都受到特殊的时代精神的影响,从而也会出现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地天通 解释范式 时代精神 原始思维
下载PDF
孟子人格尊严论及其教育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建福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7-113,共7页
人格何以尊严,如何赢得人格尊严,如何保持人格尊严,历来是中国哲人关注和探究的重大问题。孟子承前启后,以其独特的视角,以其高明睿智和理论勇气,首倡"天爵"、"良贵"思想,确信人皆有善端,都有尚善成圣的可能性,提... 人格何以尊严,如何赢得人格尊严,如何保持人格尊严,历来是中国哲人关注和探究的重大问题。孟子承前启后,以其独特的视角,以其高明睿智和理论勇气,首倡"天爵"、"良贵"思想,确信人皆有善端,都有尚善成圣的可能性,提供了人格平等的人性论依据;主张"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提倡超越权势利禄的独立人格;认为"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鄙夷自贱人格;确信"敬人者人恒敬之",倡导维护和赢得人格尊严;主张持"君子之守",养"浩然之气",努力养成"大丈夫"人格尊严。孟子以其自身崇高人格和留下的人格尊严的精辟论述,惠泽于后世,并为当代人格尊严教化提供了宝贵资源和现实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尊严 天爵 良贵 君子之守 浩然之气 大丈夫
下载PDF
控审分离原则之法理探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运立 《政法论丛》 CSSCI 2012年第1期117-123,共7页
作为近现代国家刑事诉讼中普遍认同的一项基本原则,控审分离有其丰富内涵,诉讼公正系其核心价值,而分权制衡、人权保障、程序主体性、诉讼经济理论以及相应的心理学原理构成其理论基础。
关键词 控审分离 诉讼公正 诉审同一 心理定势
下载PDF
沟通天命:董仲舒对儒家神圣性与超越性根基的再植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世和 《衡水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44-50,共7页
“绝地天通”之后中国文化朝人文化、理性化、人间化方向发展,对神性的关注逐渐淡化。董仲舒天人之学的建立,将“绝地天通”以来天人分离的状态,拉回到天人相合的轨道,重新建立起儒学对天的信仰,开启了儒学的神学时代。董仲舒的“天人... “绝地天通”之后中国文化朝人文化、理性化、人间化方向发展,对神性的关注逐渐淡化。董仲舒天人之学的建立,将“绝地天通”以来天人分离的状态,拉回到天人相合的轨道,重新建立起儒学对天的信仰,开启了儒学的神学时代。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是“神人合一”,祭祀活动是沟通天命的重要礼仪,是儒家神圣性的体现。董仲舒试图通过祭祀行为,将至上之“天”以及神圣性、超越性的理念,再度植根于儒学及儒者的心灵,其所留下的精神遗产,在当今重建儒学的过程中需要被认真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绝地天通 天人合一 天命 儒家 祭祀
下载PDF
从礼论的视角看荀子天人关系说 被引量:2
17
作者 廖晓炜 《邯郸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48-53,共6页
荀学的归结点在天下之治,其根本则在于统合个体、社会乃至自然的礼义之道。因此,礼在荀子的思想中无疑占有根基性的地位,其全部思想均由之展开,本文试图从礼论的角度重新思考,厘清长期以来在学界颇具争议的荀子天人关系思想。荀学主张一... 荀学的归结点在天下之治,其根本则在于统合个体、社会乃至自然的礼义之道。因此,礼在荀子的思想中无疑占有根基性的地位,其全部思想均由之展开,本文试图从礼论的角度重新思考,厘清长期以来在学界颇具争议的荀子天人关系思想。荀学主张一种"本体宇宙论"意义上的天人合一观,由之说明礼的价值根源的问题,通过哲学史的分析,更可见出,此一观念经由汉唐以至宋明的内在发展脉络;同时,荀学中亦包涵有圣人法天、则道进而达致"明参日月、大满八极"之同于孔子的天人合一思想。通常所谓的"天人之分"则是荀子对"天志"等原始宗教观念的回应,其目的在于强调人为的重要性,与天人合一的观念并无内在冲突。与孔孟等其他儒家相同,荀子天人相分的观念是在个体的有限性以及现实的制约性方面凸现出来的,通过时遇、命等观念的分析,可以极为清楚地反映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之分 天人合一
下载PDF
论古代戏曲导演理论“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晓春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8-93,共6页
中国戏曲深受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古代戏曲导演理论高度重视人的作用,把演员作为戏曲舞台的真正主宰。这种强调对舞台演出主体“人”的观念,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渊源,符合“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维模式及戏曲舞台艺... 中国戏曲深受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古代戏曲导演理论高度重视人的作用,把演员作为戏曲舞台的真正主宰。这种强调对舞台演出主体“人”的观念,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渊源,符合“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维模式及戏曲舞台艺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演员 戏曲 哲学理念 古代戏曲导演理论 舞台艺术 人本管理 天人合一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社会风气变异中的新文化因素 被引量:2
19
作者 秦永洲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6-89,共4页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风气变异蕴涵着许多积极革新的文化因素 :“重家族 ,轻君臣”成为士族官僚们共同的价值选择 ,它最积极的意义就是把族姓阀阅放在与皇族分庭抗礼的平等位置上 ,甚至是凌驾于皇族之上 ;追求放荡狂达的行为方式 ,引发了由...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风气变异蕴涵着许多积极革新的文化因素 :“重家族 ,轻君臣”成为士族官僚们共同的价值选择 ,它最积极的意义就是把族姓阀阅放在与皇族分庭抗礼的平等位置上 ,甚至是凌驾于皇族之上 ;追求放荡狂达的行为方式 ,引发了由“分餐”、席地跪坐向“伙食”、垂足而坐等新生活方式的转型 ;聚敛财富、夸富斗奢 ,不仅强化了官僚们的经济创收意识 ,冲破了“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的传统禁区 ,而且推动了中国衣食住行等大幅度的更新 ;妇女们对礼教的蔑视和发泄 ,创造了相对宽容的文化氛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时期 南北朝时期 社会风气 新文化因素 君臣观念 经济观念 女性意识 生活方式
下载PDF
天地人系统的复杂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罗先汉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1年第4期10-13,共4页
用推演法导出早期宇宙、星系、恒星、行星和生命的分层次生成过程及其依从关系。天地人系统是从宇宙早期以来处于非平衡态的混沌体 ,经过一系列对称破缺和对称重组的结果。从长时间尺度看 ,在地球绕太阳运动过程中会涌现出全球变化特性 ... 用推演法导出早期宇宙、星系、恒星、行星和生命的分层次生成过程及其依从关系。天地人系统是从宇宙早期以来处于非平衡态的混沌体 ,经过一系列对称破缺和对称重组的结果。从长时间尺度看 ,在地球绕太阳运动过程中会涌现出全球变化特性 ;在地球跟随太阳绕银心运动过程中会涌现出全球巨变特性。天体的生成和演化应遵从宇宙信息指令 ,生命的遗传和进化应遵从生命信息指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人系统 对称性 宇宙信息 生命信息 复杂性 分层次生成关系 混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