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西方家族企业“不同质”伦理动因之比较
1
作者 张震 江林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66-68,88,共4页
家族企业的繁衍,在东西方各有其伦理动因,分属不同的文化。其伦理动因在家族企业的存在、发展之中,无论是作用的范围还是作用的程度均有较大差别,在对家族企业伦理动因现代价值的探讨中,涉及东西方家族企业伦理动因之比较就在所难免。... 家族企业的繁衍,在东西方各有其伦理动因,分属不同的文化。其伦理动因在家族企业的存在、发展之中,无论是作用的范围还是作用的程度均有较大差别,在对家族企业伦理动因现代价值的探讨中,涉及东西方家族企业伦理动因之比较就在所难免。不能以"叛离家庭"(或"以家为本")与否,作为衡量东西方家族企业伦理动因差异的唯一标准和作为是否具有"优秀的文化基因"的判别标准。以"家为本位"特征的作为当代中国家族企业繁衍主要伦理动因的儒家家族主义,并不一定就不具有优秀的"文化基因",而只具有否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质”伦理动因 西方的“伦理动因” 东西方伦理动因异同
下载PDF
尊严:教师职业道德建构的原动力
2
作者 徐立明 韩秀霞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第9期76-78,共3页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主体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取决于教师作为道德主体的自觉。尊严是教师成为道德主体的先决条件,更是其道德自主建构的原动力。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必须首先充分肯定教师的价值,满足教师对尊...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主体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取决于教师作为道德主体的自觉。尊严是教师成为道德主体的先决条件,更是其道德自主建构的原动力。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必须首先充分肯定教师的价值,满足教师对尊严的心理需求。只有获得尊严的满足,教师才能充分发挥作为道德主体的自主、自为和自觉,实现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重塑教师尊严,关注教师尊严需要的满足,构建以教师为本的师德教育新模式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尊严 教师职业道德 原动力
下载PDF
儒家耻德及其当代意义
3
作者 吴龙灿 《伦理学术》 2020年第1期222-238,共17页
本文认为,"耻"德是具有永恒普适价值的人类共同财富。先秦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建构中,已经洞悉到"耻"的根源性地位,它既是人禽之别的底线,也是道德行为的动力。在西方关于羞耻的论述的参照下,通过先秦儒家有关论述,... 本文认为,"耻"德是具有永恒普适价值的人类共同财富。先秦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建构中,已经洞悉到"耻"的根源性地位,它既是人禽之别的底线,也是道德行为的动力。在西方关于羞耻的论述的参照下,通过先秦儒家有关论述,我们可以发现"耻"即为孟子的道德本心或"四端之心"。从道德角度看,"耻"确立道德自我,并树立道德理想,培育道德仁心,努力成就君子人格,确立儒家为己之学的价值理性。从伦理角度看,"耻"作为仁心在人伦关系的不同范围中扩充为忠恕之道、礼乐教化和正义原则。"耻"是摆脱动物性走向人性、超越人性走向神圣性的价值理性,是善恶之辩的枢机,在儒家修己治人、内圣外王的意义世界中,表现为人禽之辨、义利之辨、王霸之辨等形式,对当下道德建设、吏治改善与世界和平都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底线 道德动力 四端之心 义利之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