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scading Delays for the High-Speed Rail Network Under Different Emergencies:A Double Layer Network Approach
1
作者 Xingtang Wu Mingkun Yang +3 位作者 Wenbo Lian Min Zhou Hongwei Wang Hairong Dong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SCIE EI CSCD 2023年第10期2014-2025,共12页
High-speed rail(HSR) has formed a networked operational scale in China. Any internal or external disturbance may deviate trains’ operation from the planned schedules, resulting in primary delays or even cascading del... High-speed rail(HSR) has formed a networked operational scale in China. Any internal or external disturbance may deviate trains’ operation from the planned schedules, resulting in primary delays or even cascading delays on a network scale. Studying the delay propagation mechanism could help to improve the timetable resilience in the planning stage and realize cooperative rescheduling for dispatchers. To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spatial-temporal range of cascading delays, this paper proposes a max-plus algebra based delay propagation model considering trains’ operation strategy and the systems’ constraints. A double-layer network based breadth-first search algorithm based on the constraint network and the timetable network is further proposed to solve the delay propagation process for different kinds of emergencies. The proposed model could deal with the delay propagation problem when emergencies occur in sections or stations and is suitable for static emergencies and dynamic emergencies. Case studie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large-scale HSR network. Moreover, the real operational data of China HSR is adopted to verify the proposed model,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scading delays can be timely and accurately inferred, and the delay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ree kinds of emergencies are unfol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ay propagation double layer network high speed rail network max-plus algebra
下载PDF
Analysis of Dual-Core Type City and Its Hinterland Contact Patter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Speed Rail Networking—Urban Agglomer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2
作者 Xiaohong Ren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2016年第4期207-217,共12页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speed rail networking, this paper uses the passenger trains, the type and direction of the railway via Hang Yong and its extension road line, to construct adsorption and dependency index 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speed rail networking, this paper uses the passenger trains, the type and direction of the railway via Hang Yong and its extension road line, to construct adsorption and dependency index among cities, depict the contact pattern between the Hang Yong dual-core and its hinterland, measure the “net effect” that two center cities (Hangzhou, Ningbo) have on their hinterland, and estimate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potential and future possible population flows of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e main sample citi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compared with Ningbo, Hangzhou has stronger radiation force to the vast majority of sample cities, and the sample cities affected more by Ningbo mainly concentrates in Ningbo-Taizhou-Wenzhou along;in addition, the sample cities such as Hangzhou, Ningbo and so on show better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then the population “scramble” phenomenon between cities has begun to appe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rail networking Contact Pattern Measurement
下载PDF
Evolution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field strength of cities linked by high-speed rail (HSR) network in China 被引量:7
3
作者 WANG Degen NIU Yu +3 位作者 SUN Feng WANG Kaiyong QIAN Jia LI Fe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7年第7期835-856,共22页
Traffic is an indispensable prerequisite for a tourism system. The "four vertical and four horizontal" HSR network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milestone of the "traffic revolution" in China. It will affect the spatial... Traffic is an indispensable prerequisite for a tourism system. The "four vertical and four horizontal" HSR network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milestone of the "traffic revolution" in China. It will affect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ourism accessibility in Chinese cities, thus substan- tially increasing their power to attract tourists and their radiation forc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volution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wer to attract tourism of cities linked by China's HSR network by measuring the influence of accessibility of 338 HSR-linked cities using GIS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 (1) The accessibility of Chinese cities is optimized by the HSR network, whose spatial pattern of accessibility exhibits an obvious traf- fic direction and causes a high-speed rail-corridor effect. (2)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ourism field strength in Chinese cities exhibits the dual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center annular diver- gence and dendritic diffusion. Dendritic diffusion is particularly more obvious along the HSR line. The change rate of urban tourism field strength forms a high-value corridor along the HSR line and exhibits a spatial pattern of decreasing area from the center to the outer limit along the HSR line. (3) The influence of the higher and highest tourism field strength areas along the HSR line is most significant, and the number of cities that distribute into these two types of tourism field strengths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ir area expands by more than 100% HSR enhances the tourism field strength value of regional central cities, and the radiation range of tourism attraction extends along the HSR 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rail network tourism field strength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China
原文传递
5G高铁专网覆盖综合解决方案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宗恒 邹文杰 +1 位作者 方子贤 何志丰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4年第1期87-92,共6页
5G高铁覆盖面临着资源占时短、瞬时容量高、车体损耗大、移动速度快、基站交替快和远近兼顾难等多重挑战。本文针对5G高铁专网的覆盖方案、容量方案、公专网频率协同方案、主设备与天线选型方案、优化创新方案五大关键点开展了对比论证... 5G高铁覆盖面临着资源占时短、瞬时容量高、车体损耗大、移动速度快、基站交替快和远近兼顾难等多重挑战。本文针对5G高铁专网的覆盖方案、容量方案、公专网频率协同方案、主设备与天线选型方案、优化创新方案五大关键点开展了对比论证和深入研究,并应用于某高铁规划建设优化实践中,提升了高铁客户的感知,满足了“5G高铁上车”过渡期的高铁场景5G覆盖需求,为后续高铁覆盖项目的应用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技术 5G网络 5G高铁专网
下载PDF
基于脑电信号特征的高铁调度员疲劳状态识别
5
作者 张光远 邓龙 +3 位作者 王亚伟 孙自伟 李莎 陈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5-246,共12页
为增强铁路行车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有效识别调度员的疲劳状态对行车组织的影响,基于脑电(EEG)信号特征,提出一种调度员疲劳状态识别方法,根据作业时间段划分调度员的疲劳状态,设计高铁调度模拟试验获取脑电信号数据,通过小波级数展开和... 为增强铁路行车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有效识别调度员的疲劳状态对行车组织的影响,基于脑电(EEG)信号特征,提出一种调度员疲劳状态识别方法,根据作业时间段划分调度员的疲劳状态,设计高铁调度模拟试验获取脑电信号数据,通过小波级数展开和傅里叶变换提取高铁调度被试的3种脑电波频域幅值作为特征值,结合调度员作业特征和脑电信号特征,验证疲劳状态的划分结果,通过Python语言环境搭建ResNet18+SoftMax和MobileNet V2+SoftMax这2种模型,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将输入特征转换为三维立体矩形模型,并优化调整权重,获得最优模型,从而判断高铁调度员的疲劳状态。研究结果表明:ResNet18+SoftMax和MobileNet V2+SoftMax神经网络模型对高铁调度试验参与人员的疲劳状态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2.78%和99.17%;相较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这2种模型可提升清醒状态和疲劳状态的识别精度,并降低运算时间,其中,MobileNet V2+SoftMax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和运行速度最优。以MobileNet V2+SoftMax模型原理为内核,可以更快速准确地识别高铁调度员在长时间作业条件下的潜在疲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EEG)信号 高铁调度员 疲劳状态识别 MobileNet V2网络 ResNet18网络 SoftMax回归
下载PDF
高铁场景下意图驱动的网络智能运营研究
6
作者 王晓刚 郭严伟 +3 位作者 柴景申 王波 赵娜 贾海蓉 《邮电设计技术》 2024年第5期8-13,共6页
随着4G/5G网络的深入应用,高铁移动网络的用网体验成为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对高铁场景下意图驱动的网络智能运营进行了研究。充分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等新质生产力技术,采用高铁车体移动指纹分析、切换序列判定等算法精准识别高铁用户,... 随着4G/5G网络的深入应用,高铁移动网络的用网体验成为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对高铁场景下意图驱动的网络智能运营进行了研究。充分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等新质生产力技术,采用高铁车体移动指纹分析、切换序列判定等算法精准识别高铁用户,采用时序覆盖特征分析、频繁项挖掘算法等技术准确识别高铁路网覆盖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高铁质差用户和小区的“评估-定位-闭环处理-效果验证”端到端闭环处理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智能化 自动化 高铁感知 高铁移动网络
下载PDF
高铁建设是否缩小了区域创新差距?——基于多期差分法和社会网络分析
7
作者 胡艳 彭紫薇 李彦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0-81,共12页
基于我国2005-2019年的城市面板数据,从高铁开通和高铁网络两个视角,实证检验高铁建设对区域创新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对区域创新差距具有显著的缩小效应。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高铁开通对区域创新差距的缩小效应对西部地区的... 基于我国2005-2019年的城市面板数据,从高铁开通和高铁网络两个视角,实证检验高铁建设对区域创新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对区域创新差距具有显著的缩小效应。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高铁开通对区域创新差距的缩小效应对西部地区的作用更大,且在二线以上城市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是高铁建设影响区域创新差距的中介路径,且后者的作用更大;社会网络分析则认为,城市在高铁网络中的联系广度和中心性越高,高铁对区域创新差距的缩小效应越强。基于此,文章从优化高铁网络配置、改善要素流动机制和制定区域创新发展策略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建设 创新差距 社会网络分析 中心度
下载PDF
高铁网络对异质性城市创新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昆仑 李文兴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107,共9页
高铁网络的时空压缩效应对创新要素流动和创新能力空间格局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不同规模城市的异质性特征对创新要素的筛选效应并没有引起重视。基于新经济地理异质性假设,采用2008—2019年的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基于连续型DID估计方法... 高铁网络的时空压缩效应对创新要素流动和创新能力空间格局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不同规模城市的异质性特征对创新要素的筛选效应并没有引起重视。基于新经济地理异质性假设,采用2008—2019年的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基于连续型DID估计方法研究高铁网络对城市创新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网络显著促进了城市创新能力提升,但这种促进作用需要在城市规模达到一定门槛时才能显现,且这种异质性城市创新效应在城市的创新禀赋上也得以体现,创新能力越强的城市越易于将高铁网络传送的创新要素快速转化为创新产出。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门槛值后,城市才能基于高铁网络改善的连通性从周边中小城市获得人才集聚、金融资本集聚和产业集聚的红利效应,实现城市创新发展的目标。未来的城市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现有创新激励政策,将促进创新的路径从主要依靠资本投入向人才和产业吸引转移,充分发挥城市对创新要素集聚的重要作用,通过客观准确地进行差异化城市功能定位加强产业协作,扩大创新空间溢出效应,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城市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网络 城市创新 城市规模 异质性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效率评价指标改进 被引量:1
9
作者 彭挺 周涛 蔡晓禹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4,共8页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效率评价指标的可比性和完备性,引入有效行程速度和有效客流密度的概念,改进了网络系统效率评价指标,并以重庆市中心城区2017年和2019年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为例验证了改进后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效率评价指标的可比性和完备性,引入有效行程速度和有效客流密度的概念,改进了网络系统效率评价指标,并以重庆市中心城区2017年和2019年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为例验证了改进后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研究表明:既有评价指标由于显著受到线网服务范围的影响,且未体现网络的投入产出效率,无法直接作为网络结构优化的目标函数;改进后的系统效率评价指标能够综合反映剔除线网服务范围影响后的网络结构性能和投入产出效率,且存在理论上的最优值;平衡网络中节点换乘时间和路段行程时间,并适度加密城市核心区域的轨道交通线路和站点,是持续提升网络系统效率的2个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网络 系统效率 有效行程速度 有效客流密度 线网服务范围 网络结构性能 投入产出效率
下载PDF
高铁网络驱动下的产业链韧性:流动、活跃与升级——基于数字化水平的调节作用
10
作者 刘雪莹 谭克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9-206,共18页
产业链韧性是现代化产业结构发展的根基,交通是要素流动的主要载体,高铁作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网络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产业链韧性。基于新经济地理学、交通外部性以及产业组织等理论,利用2012−2021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产业链韧性是现代化产业结构发展的根基,交通是要素流动的主要载体,高铁作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网络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产业链韧性。基于新经济地理学、交通外部性以及产业组织等理论,利用2012−2021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检验高铁网络对城市产业链韧性的作用效果及数字化水平对这一作用效果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高铁网络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地区产业链韧性,其提升效果为1.68%,同时数字化发展作为调节效应强化了该作用的影响效果;高铁网络发展通过提升创新集聚与创业活跃度增强了产业链韧性;异质性分析还发现,当城市位处西部地区、北方地区或者非国家中心城市时,高铁网络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更强。基于此,各地应因地制宜,积极融入中国内生发展时代的高铁网,大力推动地区数字化建设,充分发挥创新集聚和创业活跃度的渠道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包容的发展环境,为实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网络 产业链韧性 数字化 创新集聚 创业活跃度 有调节的中介
下载PDF
基于滑模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速度跟踪控制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化典 洪天华 高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77,共5页
[目的]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传统ATO(列车自动运行)速度控制算法在速度跟踪控制方面存在的控制精度不高和抗扰动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速度控制算法来提高控制精度。[方法]首先,建立了列车运行的单质点动力学方程,针... [目的]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传统ATO(列车自动运行)速度控制算法在速度跟踪控制方面存在的控制精度不高和抗扰动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速度控制算法来提高控制精度。[方法]首先,建立了列车运行的单质点动力学方程,针对牵引和制动系统在执行指令时存在的时滞现象设计了时延补偿模块;其次,在控制器设计部分采集速度和位置误差建立滑模切换函数,并通过微分方程推导建立滑模控制器;最后,为了抑制滑模控制器固有的抖振现象,将其输出的切换控制量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进行目标训练从而优化控制器。[结果及结论]基于徐州地铁3号线二期改造列车参数在Matlab软件上进行仿真试验,其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保证了列车在运行过程中,控制器输出的速度可以更高效精确地跟踪给定的推荐速度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 RBF神经网络 滑模控制 速度跟踪
下载PDF
考虑高铁平行通道分工的列车开行方案优化
12
作者 刘杰 何世伟 +2 位作者 吴艺迪 张杰 陈旻瑜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5-32,共8页
结合通道内及跨区域旅客运输需求,考虑城市内部旅客出行成本,构造旅客出行服务网络,以通道内列车开行成本和旅客总出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构建了基于平行通道分工的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以济青通道内胶济客运专线和济青高速铁路构... 结合通道内及跨区域旅客运输需求,考虑城市内部旅客出行成本,构造旅客出行服务网络,以通道内列车开行成本和旅客总出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构建了基于平行通道分工的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以济青通道内胶济客运专线和济青高速铁路构成的平行通道为案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平行通道的合理分工可以降低出行系统总成本,同时更好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开行方案 平行通道分工 旅客出行服务网络
下载PDF
新建西安至安康高速铁路5G公网布设方案简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强常军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4年第7期49-54,共6页
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上公共通信网络质量差使广大旅客通信受扰、网络体验降低,高铁场景下的5G公网布设有望解决先进交通与落后通信的协调匹配。以新建西安至安康高速铁路为例,分析高铁沿线5G公网布设的难点及特点,并按照隧道区段、桥梁... 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上公共通信网络质量差使广大旅客通信受扰、网络体验降低,高铁场景下的5G公网布设有望解决先进交通与落后通信的协调匹配。以新建西安至安康高速铁路为例,分析高铁沿线5G公网布设的难点及特点,并按照隧道区段、桥梁区段和平原区段3种不同的工程和地貌对公网覆盖提出相应的布设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5G公网 网络覆盖
下载PDF
高铁网络建设对物流产业集聚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乐 《价值工程》 2024年第1期24-26,共3页
我国目前已进入高铁时代,空间距离逐渐被时间距离所代替成为影响物流业的关键因素。中部地区各城市的模型兴建和网络化布局,削弱了生产要素流动的空间壁垒,使得其能够在更广的范围进行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本文利用2008-2019年中部地区80... 我国目前已进入高铁时代,空间距离逐渐被时间距离所代替成为影响物流业的关键因素。中部地区各城市的模型兴建和网络化布局,削弱了生产要素流动的空间壁垒,使得其能够在更广的范围进行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本文利用2008-2019年中部地区80个城市的高铁开通数据,构建PSM-DID模型分析我国中部地区高铁网络对物流业集聚的影响,研究表明:(1)高铁开通对物流业集聚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初期对物流业集聚的影响并不显著。(2)随着中部地区高铁网络建设的逐步完善,高铁对物流业集聚呈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高铁网路 物流业集聚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非中心城市嵌入高铁网络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集聚外部性和网络外部性的双重视角
15
作者 王雨飞 王雅琦 +1 位作者 赵佳涵 曹清峰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4-148,共15页
非中心城市既是高铁网络的支线节点,又是形成高水平、开放型循环体系的基础,但非中心城市能否在高铁发展中获得增长红利尚未形成统一结论。本文从集聚外部性与网络外部性的双重视角,基于2010—2022年全国242个非中心城市面板数据,构建... 非中心城市既是高铁网络的支线节点,又是形成高水平、开放型循环体系的基础,但非中心城市能否在高铁发展中获得增长红利尚未形成统一结论。本文从集聚外部性与网络外部性的双重视角,基于2010—2022年全国242个非中心城市面板数据,构建连续型DID模型,研究高铁网络对非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提升非中心城市高铁网络嵌入度能显著提高当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且这一结论经过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在集聚外部性作用下,中心城市会对邻近非中心城市产生负面影响,但在网络外部性作用下,中心城市的负面影响会因非中心城市高铁网络嵌入度的提高而扭转,甚至突破地理边界的约束提升远距离非中心城市的经济水平;高铁网络的经济增长效应还会因非中心城市经济初始条件、嵌入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高铁网络显著改善了欠发达非中心城市发展的不利条件,缩小了城市间经济差距;经中转城市间接嵌入高铁网络也能促进非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但影响力弱于直接嵌入,且经中心城市中转并与中转城市越近越有利。研究结论对于优化高铁网络布局,充分发挥高铁网络外部性的正向效应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中心城市 高铁网络 经济增长 集聚外部性 网络外部性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视角下长三角高铁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16
作者 穆成林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以长三角区域内的40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单元,从高铁流的视角切入,通过构建40×40的O-D城市间每日高铁运营频次矩阵,利用社会网络的方法,分析长三角区域高铁网络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高铁网络流量具有区域核心城市和省会... 以长三角区域内的40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单元,从高铁流的视角切入,通过构建40×40的O-D城市间每日高铁运营频次矩阵,利用社会网络的方法,分析长三角区域高铁网络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高铁网络流量具有区域核心城市和省会城市指向性的特征,整体网络功能较完善,上海和江苏、浙江两省一市形成高铁网络日流量的核心集聚区。上海、杭州、南京在区域高铁网络中承担重要角色,兼具集聚、辐射和桥梁功能,核心节点城市地位突出。无锡、苏州、常州、合肥、镇江,与其他节点通达性较强,也具有一定的中介功能,是区域高铁网络的重要节点。徐州、宁波、嘉兴、温州、芜湖、扬州在区域高铁流网络中具有一定的集聚或辐射作用,是区域高铁网络的次重要节点。总体上,长三角区域高铁网络空间结构呈现出多中心、核心城市地位突出、节点城市等级结构差异明显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 高铁流 长三角区域 网络结构
下载PDF
双循环下中国出口企业选址内迁的机制检验:产品地理网络与高铁建设
17
作者 余壮雄 曾美媛 程嘉嘉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14,共16页
当前全球化面临诸多挑战,中国从国内外形势出发提出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保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同时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基于2000—2015年海关贸易数据、高铁数据和城市统计年鉴,探讨了产品地理网络和高铁建设对出口企业选址的... 当前全球化面临诸多挑战,中国从国内外形势出发提出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保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同时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基于2000—2015年海关贸易数据、高铁数据和城市统计年鉴,探讨了产品地理网络和高铁建设对出口企业选址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地理网络和高铁建设对出口企业选址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且产品地理网络可促进出口企业选址内迁。该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二者均对一般贸易、出口到低收入国家和重点产业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的样本正向影响更大,而产品地理网络对出口企业选址内迁的作用体现在一般贸易、出口到低收入国家和产业政策支持力度较小的样本中。机制检验表明,产品地理网络和高铁建设带来了信息溢出和贸易成本的下降,进而引导企业选址。此外,产品地理网络可以促进市场竞争,提高市场配置效率,但由此带来的企业间低成本模仿会降低出口产品整体质量。研究内容揭示了产品地理网络与高铁建设影响中国出口企业选址内迁的机制,为更好地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地理网络 高铁建设 出口企业选址 选址内迁 双循环
下载PDF
快捷交通网络化背景下旅游集散中心发展趋势及对策探讨——以成都市为例
18
作者 王超深 吴潇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4-51,共8页
在高(快)铁、高(快)速路即将进入网络化运营阶段的背景下,国内城市绝大多数旅游集散中心在前期规划选址及当前的运营组织阶段,由于对这些快捷、新型交通方式竞争优势考虑不足,发展瓶颈日趋明显。实证分析了成都市两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 在高(快)铁、高(快)速路即将进入网络化运营阶段的背景下,国内城市绝大多数旅游集散中心在前期规划选址及当前的运营组织阶段,由于对这些快捷、新型交通方式竞争优势考虑不足,发展瓶颈日趋明显。实证分析了成都市两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线路空间分布特征,发现50%的TC线路在200km之内,75%的线路在400km之内,与4A级以上景区及主要旅游城市空间分布呈现高度吻合的特征。根据四川省铁路及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结合成都市轨道交通网络及快速路规划,分析了交通出行快捷化背景下,成都市区两处旅游集散中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从运营模式、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改善建议,促进这一旅游出行方式的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集散中心(TC) 高速铁路 轨道网络 自驾游 成都
下载PDF
基于高铁网络的物流运输模式研究与改进
19
作者 李锦 姜丽敏 《物流科技》 2024年第16期125-128,共4页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其物流运输模式的研究与改进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文章分析了高铁网络物流运输的现状,包括其发展、特点和趋势,涵盖了物流运输速度快、趋向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方向,同时也指出了其在协同、安全和服务质量方面存在...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其物流运输模式的研究与改进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文章分析了高铁网络物流运输的现状,包括其发展、特点和趋势,涵盖了物流运输速度快、趋向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方向,同时也指出了其在协同、安全和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分析了高铁网络物流运输模式设计的需求,并提出了高铁网络下物流运输模式的优化设计,包括信息化的优化设计、设备与设施优化设计,以及管理与协调优化设计,从而为高铁物流运输模式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网络 物流运输 模式研究 改进
下载PDF
高铁5G公专网干扰协同优化方案研究和应用
20
作者 杨欢 马亚杰 杨恩源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4年第9期53-57,共5页
高速铁路作为当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窗口场景,一直是运营商网络规划建设的重点。随着5G建设规模的不断发展,高铁场景已初步实现5G专网覆盖,但5G公网与高铁5G专网同频覆盖且很难做到频率完全错开,高铁5G公专网干扰问题逐步显现。本文结合... 高速铁路作为当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窗口场景,一直是运营商网络规划建设的重点。随着5G建设规模的不断发展,高铁场景已初步实现5G专网覆盖,但5G公网与高铁5G专网同频覆盖且很难做到频率完全错开,高铁5G公专网干扰问题逐步显现。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从高铁5G公专网干扰原因出发,分多种场景研究公专网干扰协同优化方案,并在高铁5G公专网干扰路段部署验证,取得良好效果,为后续高铁5G专网规划和协同优化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5G专网 公专网干扰 协同优化 5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