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intra-platform shoal thin-layer dolomite reservoirs:A case study of Middle Permian Qixia Formation in Gaoshiti-Moxi area of Sichuan Basin,SW China
1
作者 HE Jiang LIAN Zhihua +5 位作者 LUO Wenjun ZHOU Hui XU Huilin HE Puwei Yang Yi LAN Xuemei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1期69-80,共12页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distribution of intra-platform shoal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olomite reservoirs in the Middle Permian Qixia Formation in the Gaoshiti–Moxi area of the Sichuan Basin,SW China,the control...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distribution of intra-platform shoal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olomite reservoirs in the Middle Permian Qixia Formation in the Gaoshiti–Moxi area of the Sichuan Basin,SW China,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reservoir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and the formation model of“intra-platform shoal thin-layer dolomite reservoir”was established.The Qixia Formation is a regressive cycle from bottom to top,in which the first member(Qi1 Member)develops low-energy open sea microfacies,and the second member(Qi2 Member)evolves into intra-platform shoal and inter-shoal sea with decreases in sea level.The intra-platform shoal is mainly distributed near the top of two secondary shallowing cycles of the Qi2 Member.The most important reservoir rock of the Qixia Formation is thin-layer fractured-vuggy dolomite,followed by vuggy dolomite.The semi-filled saddle dolomite is common in fracture-vug,and intercrystalline pores and residual dissolution pores combined with fractures to form the effective pore-fracture network.Based on the coupling analysis of sedimentary and diagenesis characteristics,the reservoir formation model of“pre-depositional micro-paleogeomorphology controlling shoal,sedimentary shoal controlling dolomite,penecontemporaneous dolomite benefiting preservation of pores,and late hydrothermal action effectively improving reservoir quality”was systematically established.The“first-order high zone”micro-paleogeomorphology before the deposition of the Qixia Formation controlled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 area of intra-platform shoals in Gaoshiti area during the deposition of the Qi2 Member.Shoal facies is the basic condition of early dolomitization,and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intra-platform shoal and dolomite reservoir is highly consistent.The grain limestone of shoal facies is transformed by two stages of dolomitization.The penecontemporaneous dolomitization is conducive to the preservation of primary pores and secondary dissolved pores.The burial hydrothermal fluid enters the early dolomite body along the fractures associated with the Emeishan basalt event,makes it recrystallized into medium–coarse crystal dolomite.With the intercrystalline pores and the residual vugs after the hydrothermal dissolution along the fractures,the high-quality intra-platform shoal-type thin-layer dolomite reservoirs are formed.The establishment of this reservoir formation model can provi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ermian gas reservoirs in the Sichuan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dle Permian Qixia Formation intra-platform shoal thin-layer dolomite paleogeomorphology diagenesis Gaoshiti-Moxi area sichuan basin
下载PDF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on Eco-environment in Hilly Area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A Case Study of Yanting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被引量:2
2
作者 Luo Huai-liang, Zhu Bo, Chen Guo-jie, Gao Mei-rong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610041, Sichuan, China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6, Sichuan, China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03年第03B期981-986,共6页
With the artificial alder and cypress mixed forest being planted, there has been a marked land use change since 1970s' in Hilly Area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 China. Data from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or posts ... With the artificial alder and cypress mixed forest being planted, there has been a marked land use change since 1970s' in Hilly Area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 China. Data from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or posts operated over long time, measurement and calculation of NPP (net primary production) and biomass of biological community, and analysi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show that the artificial alder and cypress mixed forest has outstanding eco-environmental effect: adjusting local climate, raising soil fertility, alleviating menace of drought, and raising NPP and biomass of biological community. It is very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afforest artificial alder and cypress mixed forest in populous Hilly Area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 China. Key Words: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 (LUCC); eco-environmental effect; Hilly Area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 the artificial alder and cypress mixed for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 as for sichuan Province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on Eco-environment in hilly area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 A Case Study of Yanting County on ECO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向斜区二叠系岩溶孔隙型石灰岩储层成因与天然气勘探新领域 被引量:3
3
作者 肖笛 黄天海 +5 位作者 张本健 刘冉 高兆龙 李明隆 杨文杰 谭秀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7,共16页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不断提高,勘探方向逐渐从构造高部位往向斜区拓展。但是,传统认识认为向斜区岩性一般较致密,寻找向斜区优质储层成为其油气获得勘探突破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以四川盆地南部向斜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石灰岩为例,基于钻井...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不断提高,勘探方向逐渐从构造高部位往向斜区拓展。但是,传统认识认为向斜区岩性一般较致密,寻找向斜区优质储层成为其油气获得勘探突破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以四川盆地南部向斜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石灰岩为例,基于钻井岩心、薄片、测井以及地球化学等资料综合分析,开展了向斜区孔隙型石灰岩储层特征及成因研究,并建立了储层发育模式,指出了天然气勘探新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南部向斜区茅口组发育岩溶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储层岩性主要为泥晶—亮晶生屑石灰岩和亮晶生屑石灰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生物体腔孔、生物铸模孔及粒内溶孔等组构选择性溶蚀形成的孔隙;(2)研究区茅口组储层平均孔隙度为4.07%,平均渗透率为0.273 mD,孔隙度与渗透率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为典型的孔隙型储层;(3)茅口组储层段的铝、钪、锆及总稀土元素含量较低,锰和铁含量也较低,碳同位素值位于中二叠世海水沉淀方解石碳同位素值分布范围内,氧同位素呈现出一定的负偏;(4)茅口组岩溶孔隙型储层的形成与沉积期微地貌及高频层序控制的准同生期岩溶有关,溶蚀流体主要为大气淡水。结论认为,岩溶孔隙型储层在盆地内普遍发育,且该类储层远离不整合面,受沉积古地貌、沉积相带控制的准同生期岩溶改造,因此,天然气勘探思路需要向“有利沉积相带规模控储”方向转变,向斜区将是盆地内未来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型储层 岩溶储层 准同生期岩溶 中二叠统茅口组 四川盆地南部 向斜区
下载PDF
台内滩型薄层状白云岩储集层特征及主控因素——以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江 连志华 +5 位作者 罗文军 周慧 徐会林 何溥为 杨羿 兰雪梅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3,共12页
通过对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台内滩分布及白云岩储集层特征的研究,分析储集层发育控制因素,建立“台内滩型薄层状白云岩储集层”成储模式。研究表明:栖霞组自下而上为海退旋回,栖一段发育低能开阔海亚相,栖二段海平... 通过对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台内滩分布及白云岩储集层特征的研究,分析储集层发育控制因素,建立“台内滩型薄层状白云岩储集层”成储模式。研究表明:栖霞组自下而上为海退旋回,栖一段发育低能开阔海亚相,栖二段海平面下降演化为台内滩及滩间海,台内滩主要分布于栖二段两个次级变浅旋回近顶部。栖霞组主要的储集层岩性为薄层状裂缝-孔洞型白云岩,其次为孔洞型白云岩,缝洞中常见鞍状白云石半充填,晶间孔、残余溶蚀孔洞叠加裂缝形成了有效的孔渗网络。基于沉积及成岩特征耦合分析,系统建立了“沉积前微古地貌控滩、沉积期滩体控制白云岩展布、准同生白云石化有利于孔渗网格保存,晚期热液作用有效改善储集物性”的成储模式。栖霞组沉积前的“一级高带”微古地貌控制栖二段沉积期高石梯地区台内滩的大面积发育;滩相是早期云化的基础条件,台内滩与白云岩储集层分布范围的吻合程度较高;滩相颗粒灰岩受两期白云石化叠加改造,准同生期白云石化有助于原生孔隙和次生溶孔保存,埋藏期热液沿峨眉山玄武岩事件伴生的裂缝进入早期白云岩体,使其重结晶为中—粗晶白云岩,晶间孔叠加顺缝热液溶蚀的残余孔洞,形成了台内滩型薄层状优质白云岩储集层。该成储模式的建立可为四川盆地二叠系气藏的可持续开发提供地质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二叠统栖霞组 台内滩 薄层状白云岩 古地貌 成岩作用 高石梯—磨溪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东北宣汉地区海相“新型杂卤石钾盐矿”的发现、突破与前景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永生 邢恩袁 +17 位作者 郑绵平 苏克露 桂宝玲 仲佳爱 左璠璠 商雯君 牛新生 苏奎 王宁军 慎国强 唐兵 彭渊 纪德宝 张兵 盛德波 刘铸 王建波 葛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23-2846,共24页
全球探明钾盐资源主体为古代海相可溶性固体钾盐矿床(氯化钾、光卤石),仅少量来自现代盐湖卤水钾矿。与国外不同的是,目前我国探明钾盐资源主体为现代陆相盐湖钾矿,古代海相可溶性固体钾盐找矿40余年,未获突破。四川盆地是我国主要大型... 全球探明钾盐资源主体为古代海相可溶性固体钾盐矿床(氯化钾、光卤石),仅少量来自现代盐湖卤水钾矿。与国外不同的是,目前我国探明钾盐资源主体为现代陆相盐湖钾矿,古代海相可溶性固体钾盐找矿40余年,未获突破。四川盆地是我国主要大型海相成钾盆地之一,前人在中—下三叠统发现大量与硬石膏和白云石共伴生或互层的杂卤石,但绝大部分埋深超过2000 m,目前尚难以开发利用。2017年以来,笔者通过对四川盆地东北部宣汉盐盆普光地区卤水探井(恒成2、3井)岩芯复查,发现杂卤石主要与石盐共伴生,大量破碎的杂卤石碎屑颗粒分布于石盐基质中,KCl含量达边界工业品位以上,不同于钾石盐和光卤石,亦不同于前人发现的与硬石膏和白云石共伴生或互层的杂卤石(石膏型杂卤石),将之命名为“新型杂卤石钾盐矿”。小试和中试结果表明,该“新型杂卤石钾盐矿”可以采用对接井注水溶采,是能够得到规模化开发利用的“活矿”,是一种全新的硫酸盐+氯化物复合型海相可溶性固体钾盐矿床新类型。通过成钾条件、成矿规律综合研究,笔者提出了新型杂卤石钾盐矿“双控复合成矿”理论新认识、建立了“三高、两低、一大”综合测井识别新模型,创新理论技术指导设计部署“钾锂兼探”基准井——川宣地1井,探获厚29.46 m、氯化钾(KCl)平均含量12.03%(最高20.5%)的“新型杂卤石钾盐矿”厚层高品位工业矿层。与此同时,采用岩芯样品实测数据和测井解释数据拟合的方法,建立矿石K含量和密度参数的测井定量预测模型,结合“气钾兼探”,利用33口钻井数据,依据古代固体盐类勘查规范(2020),运用“几何法”,初步估算“新型杂卤石钾盐矿”氯化钾(KCl)资源规模:推断资源量2.45亿t(超大型)、潜在资源4.65亿t,合计7.1亿t,奠定了川东北达州市宣汉地区形成中国首个亿吨级海相钾盐基地的资源基础,取得了我国海相可溶性固体钾盐找矿的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杂卤石钾盐矿 海相 固体钾盐矿床新类型 中—下三叠统 川东北普光地区
下载PDF
川东红星地区中上二叠统页岩气勘探成果及方向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包汉勇 赵帅 +1 位作者 张莉 刘皓天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4,共13页
基于构造、岩心、测井等资料,采用电镜扫描、低温N_(2)吸附实验、高压压汞实验、盆地模拟等手段,系统分析了川东红星地区中上二叠统页岩的沉积演化、储层特征及页岩气富集模式,明确了勘探有利区,总结了勘探成果及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 基于构造、岩心、测井等资料,采用电镜扫描、低温N_(2)吸附实验、高压压汞实验、盆地模拟等手段,系统分析了川东红星地区中上二叠统页岩的沉积演化、储层特征及页岩气富集模式,明确了勘探有利区,总结了勘探成果及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红星地区中上二叠统的沉积演化表现为:栖霞组—茅口组三段为开阔台地相;茅四段底部为台地-陆棚相,相带变化快,茅四段顶部为斜坡-陆棚相,地层被剥蚀、南厚北薄;吴家坪组一段(吴一段)底部为海陆过渡滨岸沼泽-潟湖相,吴一段顶部为台地-斜坡-陆棚相,斜坡-陆棚相带分布范围小、相变快;吴二段为斜坡-陆棚相沉积,从早至晚依次受控于古气候、火山活动和古气候、火山活动,沉积中—晚期古生产力较高,TOC均值大于8.00%。(2)研究区茅四段及吴二段陆棚相区发育2套优质页岩,具有“高有机碳-高灰质”的特征,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分别为19 m和25 m,孔隙类型以有机孔为主,结构以微孔和介孔为主;富碳凝灰岩薄夹层混合质页岩岩相、高碳凝灰岩薄夹层硅质页岩为优质岩相,孔隙度分别为6.27%和6.43%,TOC值分别为10.11%和9.35%,含气饱和度分别为92.59%和91.81%,脆性指数分别为55.24%和61.19%,是地质和工程的双“甜点”段。(3)研究区二叠系广泛发育的层状藻为主要有机质来源;在侏罗纪主排烃期,其构造稳定、二叠系烃源岩排烃较少,中侏罗纪—早白垩纪早期为主生气期,构造活动较弱,页岩气的保存条件好,现今已完成生气过程,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Ro值约2.1%,勘探潜力巨大。(4)建南、龙驹坝、三星区块为有利勘探区,其中建南区块潜力最大;茅四段(3)小层及吴二段(3)小层为优质层系的靶窗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沉积演化 有机孔 斜坡-陆棚 “高有机碳-高灰质”页岩 吴家坪组 茅口组 中上二叠统 川东红星地区
下载PDF
川中龙女寺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7
作者 彭军 刘芳兰 +4 位作者 张连进 郑斌嵩 唐松 李顺 梁新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7-1354,共18页
近年来,川中龙女寺地区JT1井和MX145井等多口钻井在中二叠统茅口组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展现出茅口组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但由于储层特征及其发育主控因素不清楚,严重制约了龙女寺地区茅口组进一步的油气勘探。以川中龙女寺地区茅口组储层... 近年来,川中龙女寺地区JT1井和MX145井等多口钻井在中二叠统茅口组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展现出茅口组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但由于储层特征及其发育主控因素不清楚,严重制约了龙女寺地区茅口组进一步的油气勘探。以川中龙女寺地区茅口组储层为对象,开展储层岩性、物性和孔喉结构等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提出了川中龙女寺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优质储层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龙女寺地区茅口组储层岩性为白云岩及灰岩2类,晶粒白云岩、角砾白云岩和颗粒灰岩为主要储层岩石类型。白云岩储层可划分为3大类、6个亚类,灰岩储层可划分为4大类、5个亚类。(2)晶间孔、非选择性溶孔和溶洞为茅口组储层主要储集空间类型,裂缝-孔洞型储层的构造-溶蚀缝、洞体系储集空间大,分布广泛且连通性好,为有利储层。(3)茅口组储层具有“沉积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构建骨架,岩溶作用-构造作用叠加改造”的形成与发育模式。沉积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和构造作用是优质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角砾白云岩为优质储集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控因素 演化模式 储层特征 茅口组 中二叠统 龙女寺地区 四川盆地中部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复兴地区凉高山组陆相页岩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8
作者 王鹏威 申宝剑 +4 位作者 刘忠宝 李敏 李倩文 戎佳 王倩茹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9-509,共11页
四川盆地复兴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发育一套典型的中高成熟度陆相页岩凝析油藏。针对处于凝析油阶段的页岩储层中有机孔发育特征及发育规律的研究比较薄弱,采用全岩光片有机显微组分鉴定、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测量等实验方法,... 四川盆地复兴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发育一套典型的中高成熟度陆相页岩凝析油藏。针对处于凝析油阶段的页岩储层中有机孔发育特征及发育规律的研究比较薄弱,采用全岩光片有机显微组分鉴定、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测量等实验方法,分析了复兴地区凉高山组页岩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成熟演化阶段(R_(o)=1.30%),凉高山组陆相页岩的原始有机质和固体沥青内部发育有机质孔隙,有机质孔以纳米级孔隙为主,形状不规则,以蜂窝状聚集,局部连通形成微米级孔隙或微裂缝。有机显微组分类型是凉高山组页岩有机质孔发育的基础,相对高的有机质丰度及热演化程度是凉高山组页岩有机质孔隙发育多少的关键因素,无机矿物格架及成岩—生烃演化过程是有机质孔保存的最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孔隙 主控因素 陆相页岩 凉高山组 中侏罗统 复兴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概率定量评价——以四川盆地西南部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气藏为例
9
作者 吕雪莹 李小刚 +6 位作者 王小娟 杨田 陈双玲 潘珂 杨鑫 朱德宇 杜璐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2,共11页
四川盆地西南部(以下简称川西南部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藏属于远源次生气藏,不同构造天然气富集差异性大,成藏主控因素不清。为此,基于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分析,对比了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7个含气构造的成藏差异性,明确... 四川盆地西南部(以下简称川西南部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藏属于远源次生气藏,不同构造天然气富集差异性大,成藏主控因素不清。为此,基于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分析,对比了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7个含气构造的成藏差异性,明确了成藏主控因素,在综合考虑控制致密砂岩气成藏差异性的各类地质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定量评价方法,并预测了天府气田简阳区块沙溪庙组天然气储量丰度。研究结果表明:(1)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主要发育构造—岩性气藏,天然气均源自下伏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不同含气构造在天然气组分、储层特征、输导保存条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2)烃源岩排烃能力奠定了物质基础,断—盖配置决定了天然气富集层系,断—储耦合控制着天然气聚集效率,储层品质决定了天然气富集规模;(3)烃源岩排烃能力指数、源—储距离指数、储层物性指数、储层厚度指数、断—盖耦合类型指数及断—储配置类型指数可作为评价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指标,提出的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指数(HAI)可用于该地区远源致密砂岩气地质储量预测。结论认为,HAI与储量丰度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并预测了天府气田简阳区块的HAI值为0.53,沙溪庙组气藏的储量丰度为1.32×10^(8)m^(3)/km^(2),提出的天然气成藏定量评价方法准确度较高,为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天然气勘探开发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源致密砂岩气 成藏主控因素 成藏概率指数 中侏罗统 沙溪庙组 四川盆地西南部 有利勘探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简阳—三台火山岩气藏出砂原因分析及防砂措施探索
10
作者 戴强 吴军 +1 位作者 罗磊 邹波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四川盆地简阳—三台火山岩气藏排液测试期间地层出砂,导致测试管柱堵塞,需要探索适宜的防砂措施。因此,通过对气藏储层特点和单井出砂情况分析来寻找地层出砂原因;借鉴疏松砂岩的地层出砂预测方法,探讨火山岩气井排液测试期间的出砂可能... 四川盆地简阳—三台火山岩气藏排液测试期间地层出砂,导致测试管柱堵塞,需要探索适宜的防砂措施。因此,通过对气藏储层特点和单井出砂情况分析来寻找地层出砂原因;借鉴疏松砂岩的地层出砂预测方法,探讨火山岩气井排液测试期间的出砂可能性;优化排液测试期间油压控制等技术参数并开展现场试验,以评价技术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①岩石黏土矿物含量高、胶结较弱、岩石强度不高、裂缝欠发育,排液测试期间井底流动压差过大超过出砂临界生产压差,诱发地层垮塌出砂;②基于测井资料的声波时差法和组合模量法可以定性预测简阳—三台火山岩气藏出砂难易程度,拉伸模型和经验模型公式可以较为方便地计算不同试油井段的临界出砂生产压差;③现场施工表明,阶梯式等压差控压放喷方法在排液测试期间能够有效削减地层出砂风险,是简阳—三台火山岩气藏探井试油的主要防砂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简阳—三台火山岩气藏 火山碎屑熔岩 地层出砂 油压控制 中—晚二叠世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旱地小麦生态系统CO_2、N_2O和CH_4排放特征 被引量:33
11
作者 张中杰 朱波 +2 位作者 江长胜 韩广轩 高美荣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135,共5页
利用静态箱 /气相色谱法观测川中丘陵旱地小麦生态系统CO2 、N2 O和CH4的排放通量。结果表明 ,旱地小麦CO2 、N2 O和CH4排放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在小麦的整个生长季中 ,常规、无氮、空白、裸地等实验处理的CO2 、N2 O和CH... 利用静态箱 /气相色谱法观测川中丘陵旱地小麦生态系统CO2 、N2 O和CH4的排放通量。结果表明 ,旱地小麦CO2 、N2 O和CH4排放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在小麦的整个生长季中 ,常规、无氮、空白、裸地等实验处理的CO2 、N2 O和CH4的排放通量具有显著差异。CO2 排放通量表现为常规 >空白 >裸地 ,CO2 日最高排放值在每日 1 3:0 0~ 1 5 :0 0时出现 ,最低排放值出现在凌晨 3:0 0~6 :0 0 ,且作物的不同生长季CO2 排放通量具有一定的差异。在小麦生长季中 ,N2 O通量排放呈递增趋势 ,N2 O排放通量表现为常规 >空白 >裸地。旱地小麦CH4通量排放和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排放无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旱地 温室气体 小麦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的演替 被引量:30
12
作者 朱波 高美荣 +2 位作者 刘刚才 罗贵生 张先婉 《山地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56-62,共7页
利用调查与观测资料分析川中丘陵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与耕地演替及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川中丘陵区土地利用结构在近30a内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林地与旱耕地的消长促发了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演替,导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形成... 利用调查与观测资料分析川中丘陵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与耕地演替及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川中丘陵区土地利用结构在近30a内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林地与旱耕地的消长促发了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演替,导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形成,同时农田生态系统结构趋于复杂,随着施肥、水土保持等农田管理技术的进步,以土壤侵蚀为主的土地退化得到有效控制,农作物产量大幅增长,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单产分别较建国初期增长约2~5培,农业生态系统呈正向演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农业生态系统 耕地 土壤侵蚀 农田管理 人为活动
下载PDF
不同林龄桤-柏混交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分配 被引量:45
13
作者 吴鹏飞 朱波 +1 位作者 刘世荣 王小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19-1424,共6页
选取代表性的10、15、20和25年生桤(Alnus cremastogyne)-柏(Cupressus funebris)混交林及由桤-柏混交林演替而来的30年生纯柏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川中丘陵区人工桤-柏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动态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桤-柏... 选取代表性的10、15、20和25年生桤(Alnus cremastogyne)-柏(Cupressus funebris)混交林及由桤-柏混交林演替而来的30年生纯柏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川中丘陵区人工桤-柏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动态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桤-柏混交林的植被碳储量在10~30年间持续增加,30年时达到52.40t·hm^-2,5个林龄中乔木层碳储量所占比例均在85.59%以上;桤-柏混交林的土壤碳储量(0~40cm)在10~15年间显著增加(P〈0.05),15年时达最大值84.79t·hm^-2,15~25年间显著下降(P〈0.05),25~30年间趋于稳定(P〉0.05);桤-柏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在15年时达最大值118.13t·hm^-2,15~25年间缓慢下降,25~30年间有所增加;植被碳储量所占比例在10~30年间持续增加,土壤碳储量则相反.与我国其他类型人工林相比,桤-柏混交林的碳储量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林龄 桤-柏混交林 川中丘陵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茅口组滩相孔隙型白云岩储层天然气勘探的突破及启示——以川中北部地区JT1井天然气立体勘探为例 被引量:54
14
作者 杨雨 谢继容 +8 位作者 赵路子 黄平辉 张玺华 陈聪 张本健 文龙 汪华 高兆龙 山述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共9页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浅海碳酸盐岩储层以往一直被认为是裂缝、缝洞型储层,近期风险探井——JT1井继在川中北部太和含气区下寒武统沧浪铺组获得天然气勘探突破以后,又在其上的茅口组发现了滩相孔隙型白云岩储层且测试获得112.8×1...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浅海碳酸盐岩储层以往一直被认为是裂缝、缝洞型储层,近期风险探井——JT1井继在川中北部太和含气区下寒武统沧浪铺组获得天然气勘探突破以后,又在其上的茅口组发现了滩相孔隙型白云岩储层且测试获得112.8×10^(4)m^(3)/d的高产工业气流,JT1井实现了纵向上多套含气层系天然气立体勘探的突破和茅口组储层类型的新发现。为了进一步明确太和含气区茅口组滩相孔隙型白云岩储层的特征及控制因素,对其沉积演化、高能滩相特征、储层特征及下一步天然气勘探方向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川中北部台洼边缘发育茅二段滩相孔隙型储层,岩性主要为残余砂屑云岩和亮晶砂屑灰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和晶间孔,平均孔隙度为4.9%;②茅口组沉积中晚期川北地区发育广元—巴中古裂陷,川中北部发育台内洼地,川中—川北地区茅口组高能滩围绕裂陷和台洼边缘规模分布,呈现“一缘三高带”的古地理格局;③受高能滩相的控制,川中北部茅口组孔隙型储层沿“一缘三高带”规模分布,“一缘三高带”高能滩相分布面积近6000 km^(2),该区垂向上发育寒武系、志留系、二叠系等多套烃源岩且烃源断裂发育、疏导体系良好,有利于油气规模富集成藏。结论认为,四川盆地茅口组具有相控孔隙型储层发育的有利地质条件,“一缘三高带”是滩相孔隙型白云岩储层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区;该认识为四川盆地天然气规模增储指明了新的勘探领域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中北部地区 太和含气区 中二叠统茅口组 滩相孔隙型白云岩储集层 天然气立体勘探 新领域新方向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特征研究——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29
15
作者 徐波 朱雪梅 +3 位作者 刘倩 徐小婵 黄金龙 徐建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63-668,共6页
根据川中丘陵区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以来进行的土地利用调整,对6种土地利用方式(柏树林、梨树-蔬菜复合系统、核桃-油菜复合系统、核桃-花生复合系统、核桃林、玉米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除全钾含量外,土壤养分含量有... 根据川中丘陵区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以来进行的土地利用调整,对6种土地利用方式(柏树林、梨树-蔬菜复合系统、核桃-油菜复合系统、核桃-花生复合系统、核桃林、玉米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除全钾含量外,土壤养分含量有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不断减少的趋势。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差异显著。土壤有机碳:柏树林>梨树-蔬菜>核桃-油菜>核桃-花生>核桃林>玉米地;土壤全氮:柏树林>梨树-蔬菜>核桃-花生>核桃-油菜>核桃林>玉米地;土壤全磷:梨树-蔬菜>核桃-花生>玉米地>核桃林>核桃-油菜>柏树林;土壤全钾:核桃-油菜>柏树林>核桃林>梨树-蔬菜>核桃-花生>玉米地。核桃-花生复合系统土壤有效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农林复合模式,表现出较强的供给氮素的能力;梨树-蔬菜复合系统对磷素有较强的富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土地利用 土壤养分 农林复合系统
下载PDF
改进Hargreaves模型估算川中丘陵区参考作物蒸散量 被引量:28
16
作者 李晨 崔宁博 +2 位作者 魏新平 胡笑涛 龚道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9-135,135+134,共7页
为提高 Hargreaves-Samani(HS)模型参考作物蒸散量(ET0)计算精度,该文基于贝叶斯原理利用川中丘陵区1954-2002年逐日资料对其温度指数、温度系数和温度常数进行改进,并使用2003-2013年资料以Penman-Monteith(PM)模型为标准评... 为提高 Hargreaves-Samani(HS)模型参考作物蒸散量(ET0)计算精度,该文基于贝叶斯原理利用川中丘陵区1954-2002年逐日资料对其温度指数、温度系数和温度常数进行改进,并使用2003-2013年资料以Penman-Monteith(PM)模型为标准评价HS改进模型计算精度与适应性。结果表明:HS改进模型参数在川中丘陵区各区均小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值,并呈现出随纬度上升而增大的趋势;与PM模型计算结果相比,HS改进模型计算的ET0相对误差在川中丘陵区北部从14.2%~60.9%降至?1.1%~33.4%、中部从40.6%~92.6%降至16.9%~61.1%、南部从31.3%~96.0%降至8.5%~64.4%、整个川中丘陵区从32.1%~82.7%降至9.5%~52.6%;相关性分析表明, HS改进模型和PM模型计算的ET0回归曲线的斜率更接近于1(北部1.16、中部1.02、南部0.99、全区1.13),决定系数均达到0.85(P<0.01)以上;趋势分析表明,HS改进模型和PM模型计算的ET0变化一致,年内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状,年际均呈微小上升趋势。因此,基于贝叶斯原理改进的 HS 模型在川中丘陵区不同区域变异性较小,适应性较强,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作为川中丘陵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简化计算的推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量 模型 估算 Hargreaves-Samani PENMAN-MONTEITH 贝叶斯原理 川中丘陵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千佛崖组页岩油气富集特征与主控因素 被引量:28
17
作者 郭旭升 赵永强 +3 位作者 张文涛 李宇平 魏祥峰 申宝剑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9-757,共9页
以四川盆地元坝地区元页3井等重点钻井为例,通过岩心观察和实验分析,评价了该区中侏罗统千佛崖组陆相页岩油气的成藏条件。千佛崖组富有机质泥岩孔隙度高、含油气性好,是主要的储层岩相类型,而灰岩及砂岩夹层物性相对较差;孔隙类型以无... 以四川盆地元坝地区元页3井等重点钻井为例,通过岩心观察和实验分析,评价了该区中侏罗统千佛崖组陆相页岩油气的成藏条件。千佛崖组富有机质泥岩孔隙度高、含油气性好,是主要的储层岩相类型,而灰岩及砂岩夹层物性相对较差;孔隙类型以无机孔为主,占总孔隙的比例约为60%~80%,与海相页岩相比微孔占比降低而大孔含量更高,有利于页岩油气的采出。千佛崖组二段下部的④小层全段以富有机质泥岩为主,泥地比高,孔隙度平均达5.43%,有机碳(TOC)含量平均1.72%,冷冻碎样热解的游离烃含量S1为2.63 mg/g,测试含气量平均1.51 m^(3)/t,含油气性较好,具备陆相页岩油气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通过与其他钻井的对比分析,认为半深湖相沉积是最为有利的沉积相带,为油气富集提供了物质基础,而较高的成熟度和裂缝的发育是油气富集高产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控因素 陆相页岩油气 千佛崖组 中侏罗统 元坝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坡度对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何先进 吴鹏飞 +1 位作者 崔丽巍 张洪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01-3713,共13页
为了研究坡度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于2010年3月和9月分别对川中丘陵区坡度为5°、15°、25°的3种农田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土壤动物11657只,隶属4门11纲21目,弹尾目、蜱螨目、颤蚓目和线虫为优势类群。土壤动物群... 为了研究坡度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于2010年3月和9月分别对川中丘陵区坡度为5°、15°、25°的3种农田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土壤动物11657只,隶属4门11纲21目,弹尾目、蜱螨目、颤蚓目和线虫为优势类群。土壤动物群落的类群数在3月随坡度增加无显著变化(P>0.05),9月则呈波动性上升(P<0.01)。群落密度在3月随坡度增加而显著下降(P<0.01),9月的变化趋势则相反(P<0.05)。群落多样性指数在3、9两月均随坡度增加呈显著波动性变化(P<0.05)。坡度对弹尾目、蜱螨目和线虫等主要类群的密度影响显著(P<0.05),并具季节差异。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坡度对农田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有明显影响,Sorenson和Morisita-Horn相似性系数进一步表明坡度在3月份主要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的类群组成,在9月主要影响优势类群的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坡度对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及主要类群的密度有显著影响,并存在季节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度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川中丘陵区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近30年川中丘陵县域表层土壤pH值时空变化分析——以四川仁寿县为例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珊 肖怡 +4 位作者 李启权 张维 罗由林 蒋欣烨 张浩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7-384,414,共9页
【目的】研究1981~2012年仁寿县表层土壤pH值时空变化特征。【方法】以1980年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2010年实地采样数据为基础,应用GIS技术和地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分析研究区表层土壤pH值的时空变化及其在不同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和土地利... 【目的】研究1981~2012年仁寿县表层土壤pH值时空变化特征。【方法】以1980年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2010年实地采样数据为基础,应用GIS技术和地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分析研究区表层土壤pH值的时空变化及其在不同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变化特征。【结果】1981~2012年间研究区表层土壤pH值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以东北和西南高,西北和东南低。土壤pH值由7.10下降到6.80,整体表现出酸化趋势,酸化程度由中部向西北和东南增强。其中以灌口组泥砂岩、自流井组泥灰岩、第四系老冲积冰水沉积物及须家河组砂岩发育形成的土壤pH值下降幅度最大,在9.69%~12.65%之间;各土壤类型pH的下降幅度与其初始值呈负相关,表现为黄壤(12.30%)〉水稻土(4.46%)〉紫色土(2.95%);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pH的下降幅度以园地和水旱轮作最大,分别下降了0.50和0.66个单位。半方差分析表明,土壤pH值的变程由65.9km缩短至52.7km,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由29.1%增加到30.1%,随机性因素使结构性因素的作用减弱,空间自相关程度和范围降低。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分析表明,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对1981年和2012年土壤pH值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土地利用方式的作用由显著(P〈0.05)变为极显著(P〈0.01)。【结论】近30年来研究区土壤呈酸化趋势,表层土壤pH值时空变异受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等结构性因素及土地利用方式等随机性因素的影响,且随机性因素对研究区表层土壤pH值时空变异的影响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PH 时空变化 土壤酸化 川中丘陵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49
20
作者 胡东风 王良军 +3 位作者 黄仁春 段金宝 徐祖新 潘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1,共9页
四川盆地东部(以下简称川东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似层状”白云岩储层天然气勘探获得了重大发现,但对该层位白云石化的成因和分布一直未能达成共识,制约了该区的天然气勘探部署。为了明确该区茅口组下一步的天然气勘探方向,基于岩心和... 四川盆地东部(以下简称川东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似层状”白云岩储层天然气勘探获得了重大发现,但对该层位白云石化的成因和分布一直未能达成共识,制约了该区的天然气勘探部署。为了明确该区茅口组下一步的天然气勘探方向,基于岩心和露头样品的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了茅口组白云岩储层的特征、成因及主控因素,建立了白云岩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川东地区茅口组白云岩纵向上主要发育于茅三段中下部,多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岩性主要为细中晶云岩、硅质云岩、生屑云岩等,储层物性较好,主要发育孔隙、热液溶蚀缝洞系统两类储集空间;②该区茅口组基质云岩与鞍状云岩的微量元素及其含量、锶同位素比值及包裹体均一温度均存在着差异,表明两类白云岩的形成流体或期次相差较大,早期热水沉积形成基质云岩,晚期受热液溶蚀改造形成缝洞充填的鞍状云岩;③该区茅口组白云岩发育分布受生屑滩、热水沉积和基底断裂的联合控制,其中生屑滩是白云岩储层发育的基础,热水沉积形成了早期层状基质云岩,基底断裂为后期富镁热液流体提供了运移通道、改善了储集性能。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化对川东地区茅口组白云岩储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东部地区 中二叠世 茅口期 白云岩储集层 主控因素 热水沉积 热液溶蚀改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