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assification and Spatial Pattern of Rural Multifunction from the Diversify of Construction Land Use:Taking Tongshan District of Jiangsu Province as a Case Study 被引量:1
1
作者 MA Xiaodong SUN Xinzhe +2 位作者 ZHEN Yu JIAO Feifan LI Xi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5期865-879,共15页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 in suburban(RAS)is comprehensively influenced by the mixed processes of non-farming,local urbanization and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has distinctive multifunctional features on the soci...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 in suburban(RAS)is comprehensively influenced by the mixed processes of non-farming,local urbanization and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has distinctive multifunctional features on the socioeconomic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Multi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in the RAS is mainly manifested by changes in the quantity and struc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land use(CLU).We took Tongshan District of Jiangsu Province as the study case.Following the logic of identifying,clustering,and diagnosing,we assessed the functional features of CLU and analyze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scale and structure of CLU in RAS,with the aim of identifying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func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se regions.This study found that:1)typical RAS were experiencing multifunctional space reconstruction,and their multifunctional value was emerging and highlighted.The CLU was rapidly expanding,and the types of CLU were evolving from single to multiple uses;2)based on the dominant function of diverse rural CLU,we classified RAS into five types,dominated by the following functions,respectively:commercial services,industrial production,residential living,basic support and public service;3)according to the dominant function and spatial pattern,the development types of RAS were classified into agricultural service,comprehensive services,and integrated industries service,showing a circular spatial pattern from the suburbs to distant suburbs.The results can provide policy implication by creating new development impetus from rural multifunction perspective to promote the RAS revit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area in suburban rural multifunction construction land use development type jiangsu province
下载PDF
Analyses and Prediction of the Suitable Culture Period of Laver along the Coastal Areas of Jiangsu Province
2
作者 SHANG Zhao-tang LUO Meng-lin +4 位作者 LU Zhi-gang LIU Su-cheng SUN Zheng-yu HE Lang CHENG Li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2年第3期30-33,共4页
[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analyze and predict the suitable period of laver along the coastal areas of Jiangsu Province. [ Method ]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meteorology to service laver culture, using the modern... [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analyze and predict the suitable period of laver along the coastal areas of Jiangsu Province. [ Method ]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meteorology to service laver culture, using the modern weather forecast technology, agricultural weather prediction was de- 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demands for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during laver production. [ Result] From south to north, there were certain differ- ences in the suitable periods of laver culture, breeding and harvesting, with slight variations. The forecast of the first and last days of certain water temperature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s for th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of laver culture, and the service effect became better after it was modi- fied with the aid of the medium-term and long-term weather prediction. [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can offer theoretical bases for the culture of laver along the coastal areas of Jiangsu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VER Suitable culture period PREDICTION Coastal areas of jiangsu province China
下载PDF
Effect of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n Increasing Income of Farmers in Jiangsu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被引量:1
3
作者 Tuzhan W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5年第12期37-40,共4页
To adapt to rural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Jiangsu Province adjusted main task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to supporting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To adapt to rural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Jiangsu Province adjusted main task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to supporting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and promoting increase of agricultural benefits and farmers' income. Through typical survey,this paper made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effect of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vestment projects in Jiangsu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are closely coupled with loc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 financial funds promote social capital input to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 forest,fruit and grass planting,and livestock raising. Through demonstration and guidance of farmers,it promoted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 and increased farmers' income. Finally,it came up with pertine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EFFECT jiangsu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下载PDF
Factor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ing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the Hilly Area of Sichuan Province,China 被引量:13
4
作者 LING Jing1,2,DENG Liang-ji1,2 1.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Ya’an 625014,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Land Information in Sichuan Province,Ya’an 625014,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1年第2期69-72,共4页
By using factor analysis method and establishing analysis indicator system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crop production,poultry farming,rural life and township enterprises,the difference,features,and types of factors i... By using factor analysis method and establishing analysis indicator system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crop production,poultry farming,rural life and township enterprises,the difference,features,and type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the hilly area in Sichuan Province,China.Results prove that the major factor influencing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the study area is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flowed by crop planting,rural life,and township enterprises.Hence future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hould set about from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Meanwhile,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rural life and township enterprise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are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fluencing fac
下载PDF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on Eco-environment in Hilly Area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A Case Study of Yanting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被引量:2
5
作者 Luo Huai-liang, Zhu Bo, Chen Guo-jie, Gao Mei-rong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610041, Sichuan, China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6, Sichuan, China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03年第03B期981-986,共6页
With the artificial alder and cypress mixed forest being planted, there has been a marked land use change since 1970s' in Hilly Area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 China. Data from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or posts ... With the artificial alder and cypress mixed forest being planted, there has been a marked land use change since 1970s' in Hilly Area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 China. Data from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or posts operated over long time, measurement and calculation of NPP (net primary production) and biomass of biological community, and analysi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show that the artificial alder and cypress mixed forest has outstanding eco-environmental effect: adjusting local climate, raising soil fertility, alleviating menace of drought, and raising NPP and biomass of biological community. It is very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afforest artificial alder and cypress mixed forest in populous Hilly Area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 China. Key Words: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 (LUCC); eco-environmental effect; Hilly Area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 the artificial alder and cypress mixed for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 as for Sichuan province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on Eco-environment in hilly Area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 A Case Study of Yanting County on ECO
下载PDF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促进了体育市场主体发展吗?——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实证研究
6
作者 李伟平 曹峰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基于2015年的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准自然实验,选取2013—2020年全国12个省份14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探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对当地体育市场主体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 基于2015年的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准自然实验,选取2013—2020年全国12个省份14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探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对当地体育市场主体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促进了体育市场主体发展,该结论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二是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对体育市场主体发展的促进效应具有可持续特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时间越长,对体育市场主体的推动效应越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不仅可以促使相关企业对投入体育领域产生更高预期,也能借助政策支持循环累积有利于体育市场主体发展的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 体育市场主体 双重差分
下载PDF
水足迹视角下黄土丘陵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以山西省和顺县为例
7
作者 闫美霞 郭青霞 +1 位作者 丁一 康庆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41-49,共9页
从水足迹视角出发,运用CROPWAT及标准差椭圆模型分析2010—2019年山西省和顺县乡镇域主要农作物生产水足迹和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运用基尼系数及空间失配指数深入研究2010年、2014年、2019年乡镇域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格局,并明确调控... 从水足迹视角出发,运用CROPWAT及标准差椭圆模型分析2010—2019年山西省和顺县乡镇域主要农作物生产水足迹和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运用基尼系数及空间失配指数深入研究2010年、2014年、2019年乡镇域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格局,并明确调控方向。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和顺县作物生产水足迹、蓝水足迹、绿水足迹和耕地面积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绿水足迹对各区域作物生产水足迹的构成贡献最大,占比均超过62.0%;和顺县西部地区作物生产水足迹和耕地的空间聚集性不断增强;和顺县作物生产水足迹、蓝水足迹、绿水足迹与耕地之间的空间失配均逐渐加剧,中部和东部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分别为中度失配和重度失配,是和顺县未来农业水土资源调控的重点地区;可以将县域10个乡镇分别划分为水源涵养调蓄、水土优化调控与引水节水灌溉3个调控区。总的来说,受社会经济、生产要素投入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和顺县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协调水平处于失衡状态,但在调控区划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工调控,仍可实现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协调水平的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产水足迹 农业水土资源匹配 基尼系数 空间失配指数 黄土丘陵区 山西省和顺县
下载PDF
安徽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研究
8
作者 朱海婷 程颖 +1 位作者 曹子沛 方玉莲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9期78-81,85,共5页
现代农业的崛起,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农业劳动效率、土地生产力和农产品的商品化水平。安徽省在推进农业机械化方面取得进展,但仍面临若干重要挑战,特别是在山丘陵区的机械化推广上。该文通过研究安徽省丘陵山区农业发展概况,重点探讨在新... 现代农业的崛起,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农业劳动效率、土地生产力和农产品的商品化水平。安徽省在推进农业机械化方面取得进展,但仍面临若干重要挑战,特别是在山丘陵区的机械化推广上。该文通过研究安徽省丘陵山区农业发展概况,重点探讨在新时代限制山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关键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这些策略将为我省新时期山地丘陵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提供战略支持,有助于促进我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安徽省 丘陵山区 农业机械化 推广
下载PDF
合法与合理:苏中抗日根据地粮赋政策研究
9
作者 闵莞 王建华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8,共9页
皖南事变后,处在复杂斗争环境中的苏中抗日根据地力图通过征收公粮走出财政供给困境。1941年苏中抗日根据地出台征粮草案,初步确定征收标准,囿于条件限制当年的征收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1942年苏中抗日根据地实施并赋征粮以整理税源,此... 皖南事变后,处在复杂斗争环境中的苏中抗日根据地力图通过征收公粮走出财政供给困境。1941年苏中抗日根据地出台征粮草案,初步确定征收标准,囿于条件限制当年的征收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1942年苏中抗日根据地实施并赋征粮以整理税源,此后逐年改进田亩累进等级使粮赋政策日臻完善。在严峻的“清乡”环境中,苏中抗日根据地秉持着与群众共生存的逻辑,坚持执行打折征收与救济减免等措施,平衡公粮与民食的关系。可以说,苏中抗日根据地通过实施粮赋政策,解决了政治上合法与经济上合理的双重难题,从而在长期的三角斗争中,赢得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再现了中共依靠人民战争解决生存问题的动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中抗日根据地 粮赋 合法 合理
下载PDF
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率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四川省10个典型县(市、区)的质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小杰 文媚 +1 位作者 赵茁会 王霜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4-230,共7页
为提升我国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四川丘陵地区为例,对10个典型县(市)的相关人员进行调研,运用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中的主轴编码法和内容分析方法,对调研资料进行提炼和整理,探寻影响四川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 为提升我国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四川丘陵地区为例,对10个典型县(市)的相关人员进行调研,运用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中的主轴编码法和内容分析方法,对调研资料进行提炼和整理,探寻影响四川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率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四川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率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地理条件、政策方面、市场化因素、农业产业化方面、农机装备水平、农机农艺融合度、劳动力因素及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八个方面。在19个二级编码中,地形条件、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装备结构及土地耕作条件占比均超过9.93%,属核心因素。基于此,提出需要推动宜机化设施建设与改造,提高设施水平;加大先进农机装备推广应用,提高装备水平;培育现代农机经营服务组织,提高服务水平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丘陵地区 农业机械化率 质化研究 农机社会化服务 农机装备结构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路径与对策——以江西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柳林 池泽新 余永琦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0-215,257,共7页
为推动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有效提升江西省农业机械化水平,通过梳理“十三五”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发现江西省耕地质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农机装备产业和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迅速,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民收入... 为推动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有效提升江西省农业机械化水平,通过梳理“十三五”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发现江西省耕地质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农机装备产业和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迅速,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但同时也存在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建设资金不足,建后管护资金基本缺失,管理体系建设亟待加强与建后管护相对滞后等问题。基于此,在总结并借鉴重庆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江西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的对策建议:一是将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列为“十四五”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工程;二是将县级层面农田建设和农业机械化职能合并,制定出台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规范;三是构建多元化筹资机制;四是建立合理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五是坚持试点先行,先聚力建设若干个省、县共建样板工程,同步重点打造一批示范工程,逐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丘陵山区 农田宜机化 高标准农田
下载PDF
2021年江苏省中药材生产统计分析
12
作者 严辉 陈静梅 +7 位作者 丁虹翔 孙晓东 殷剑美 尹利民 郭盛 张小波 吴啟南 段金廒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11期2301-2307,共7页
目的:对2021年江苏省中药材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该省中药产业发展宏观管理和调控提供参考。方法:重点参考江苏省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江苏省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江苏相关岗站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中药... 目的:对2021年江苏省中药材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该省中药产业发展宏观管理和调控提供参考。方法:重点参考江苏省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江苏省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江苏相关岗站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中药学、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技术方法,对2021年江苏省全域中药材种植面积、品种,以及中药材产量、产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1年,江苏省有68个县种植中药材,种植品种46种,种植面积共115.56万亩(1亩≈666.67 m^(2)),年产量54.06万t,年产值约69.38亿元。江苏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及产量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徐州市、盐城市、扬州市、南通市、泰州市和淮安市,占全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97.72%。种植万亩以上的中药材有15种,种植面积达109.43万亩,占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的94.69%。本次统计中,江苏省乔木类中药材种植面积最大,种植面积为52.17万亩,占比45.14%;其次为草本类、藤本类、灌木类。江苏省重点中药材银杏、菊花、芡实、瓜蒌、黄蜀葵花和薄荷种植面积为40.97万亩,占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的37.44%;产量106336420 t,占全省中药材产量的19.66%。结论:本次统计结果反映了江苏省中药材的种植现状,为制定江苏省中药材生产及中药产业规划、调整农村中药材产业结构、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中药资源信息化做出必要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中药材 生产统计 种植面积
下载PDF
江苏省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的思考
13
作者 俞双恩 刘敏昊 +2 位作者 马韬 丁继辉 王雷 《江苏水利》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根据水利部“十四五”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的要求,结合江苏省大型灌区现代化建设需要与存在的问题,明晰了“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友好、保障有力”的现代化灌区发展总体要求与建设指标,从水源工程、骨干灌排工... 根据水利部“十四五”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的要求,结合江苏省大型灌区现代化建设需要与存在的问题,明晰了“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友好、保障有力”的现代化灌区发展总体要求与建设指标,从水源工程、骨干灌排工程、田间工程、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建设、生态文明体系建设6个方面介绍了江苏省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加强灌区水网建设、注重灌区生态化改造、完善灌区管理机制、构建灌区数字平台的具体建议。该成果可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江苏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灌区 现代化改造 生态灌区 灌区信息化 江苏省
下载PDF
无锡近代风景区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14
作者 傅舒兰 潘丁琳 《风景园林》 2023年第12期79-85,共7页
【目的】风景区作为利用传统风景资源推进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种手段,其概念形成于近代,也是当代风景名胜区制度建立的历史基础。无锡不仅较早提出规划近郊风景区,同时也主导推进了国立太湖公园的建设,是近代风景区概念形成与发展过程中... 【目的】风景区作为利用传统风景资源推进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种手段,其概念形成于近代,也是当代风景名胜区制度建立的历史基础。无锡不仅较早提出规划近郊风景区,同时也主导推进了国立太湖公园的建设,是近代风景区概念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因而有必要对近代无锡风景区的形成和发展做细致梳理。【方法/过程】以历史文献为支撑,选取并分析了无锡近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建设实践。研究材料包括历次风景名胜资源调查、城市分区规划、景观规划、国家公园规划等相关政府文件、文章和新闻报道。认为无锡近代风景区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风景资源积累期、风景利用思想萌芽期、风景区建设期、国家公园引入期4个时期。【结果/结论】无锡在城市近代化建设的背景下,提出并通过相应规划建设实践完善了风景区的概念。近代诞生的“利用传统风景资源促进城市发展”的概念接近当代风景遗产保护思想,不仅为当代风景名胜区制度确立提供了早期的思想基础与实践经验,同时也提示了风景区易受城市发展总体布局调整和跨区域协同性低等不利因素影响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近代化 国家公园 风景区 江苏无锡 荣德生 孙祖基
下载PDF
江苏近岸海域大黄鱼标记放流及效果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祝超文 张虎 +3 位作者 贲成恺 袁健美 胡海生 肖悦悦 《水产养殖》 CAS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为了有效修复江苏近岸海域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自然资源及评价增殖放流效果,于2019年5月,在江苏近岸海域,利用锶元素耳石指纹标记技术,开展大黄鱼标记放流试验,并于2019—2020年在江苏沿海3市近海海域,开展大黄鱼增殖放流回捕... 为了有效修复江苏近岸海域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自然资源及评价增殖放流效果,于2019年5月,在江苏近岸海域,利用锶元素耳石指纹标记技术,开展大黄鱼标记放流试验,并于2019—2020年在江苏沿海3市近海海域,开展大黄鱼增殖放流回捕调查。结果表明,经质量浓度18.00 mg/L锶离子处理的大黄鱼幼鱼,在距离耳石核心0.60~0.80 mm处,形成明显的锶元素指纹标记;增殖放流后,海上调查中捕获大黄鱼的站位数随时间变化呈上升趋势,相对重要指数(IRI)有一定程度的上升;2019—2020年回捕的400尾大黄鱼中,有8尾可以判定为大黄鱼标记鱼,其中1龄和2龄个体各3尾,3龄个体2尾,1龄样品占回收样品总数的0.75%,略低于2019年标记大黄鱼放流的比例(0.91%)。指出,回捕的大黄鱼主要出现在吕四、如东、琼港等海域,说明放流标记鱼,在江苏海域中能够存活、生长和索饵洄游,并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近岸 大黄鱼 增殖放流 效果评价 耳石标记
下载PDF
江苏如东北部水产养殖区地面沉降现状分析与防控建议
16
作者 闵望 陆华 +4 位作者 杨琦 万佳俊 殷幼松 卢毅 刘明遥 《地质学刊》 CAS 2023年第4期438-446,共9页
江苏如东北部水产养殖区自规模化运营以来,长期对区内浅部地下水进行集中式开采,区内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形成水位漏斗,继而导致地面沉降的发生,是苏北地区典型水产养殖引起的地面沉降区,为全省地面沉降研究新的拓展区和实践区。根据2017... 江苏如东北部水产养殖区自规模化运营以来,长期对区内浅部地下水进行集中式开采,区内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形成水位漏斗,继而导致地面沉降的发生,是苏北地区典型水产养殖引起的地面沉降区,为全省地面沉降研究新的拓展区和实践区。根据2017—2020年度高精度InSAR监测数据,圈定研究区地面沉降重点沉降区及影响范围,通过39个开采井水位统测数据对比研究,证实区内地下水水位漏斗与地面沉降展布形态和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科学佐证了地下水开采是研究区地面沉降形成的主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监测 地面沉降 水位漏斗 水产养殖区 江苏如东
下载PDF
滩田开发与界域纠纷——清至民国时期苏皖老子山划界问题案例分析
17
作者 易山明 陆发春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3-158,共6页
受洪泽湖修建坝闸、湖水潴蓄等因素的影响,至迟到明代,今苏皖二省边界的老子山及其邻近地域空间格局大抵成形。咸丰年间黄河北徙后,老子山东部滩田涸出,随着土地整治和开发的深入,也隐含了边界两侧利益冲突的可能性。清河(淮阴)、盱眙... 受洪泽湖修建坝闸、湖水潴蓄等因素的影响,至迟到明代,今苏皖二省边界的老子山及其邻近地域空间格局大抵成形。咸丰年间黄河北徙后,老子山东部滩田涸出,随着土地整治和开发的深入,也隐含了边界两侧利益冲突的可能性。清河(淮阴)、盱眙两县围绕滩田划界问题展开了一场持续多年的拉锯战,争端的核心在于如何分配边界附近丰富的土地资源,久拖不决则与中央对省界纠纷事务的处理能力不足有关。界域纠纷反映出中国古代传统“山川形便”“犬牙交错”划界原则在山川演变导致滩田等利益变化情境下,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山 苏皖省界 滩田开发 政区调整
下载PDF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山东省莱阳市耕地类型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18
作者 戴玉婷 齐斐 +3 位作者 董明明 孙蕾 孟琳 刘霞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1-219,275,共10页
[目的]探索不同耕地类型的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区域耕地保护、可持续农业发展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山东省莱阳市为研究区,基于2019—2021年高分遥感数据,结合野外调查,采用动态变化度、土地利用转... [目的]探索不同耕地类型的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区域耕地保护、可持续农业发展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山东省莱阳市为研究区,基于2019—2021年高分遥感数据,结合野外调查,采用动态变化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耕地类型进一步细分为水浇地、旱平地、旱坡地、旱梯田、撂荒地等5类,并探讨其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年际时空分布格局及其易变化区域识别。[结果]①研究区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54.44%,整体呈现南多北少,西多东少的特征;以旱梯田为主,所占比例为61.19%;其次为水浇地、旱平地和旱坡地,撂荒地仅占0.33%。②单因子探测器结果表明,地貌类型、坡度及土壤类型是影响耕地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因子交互作用时,影响因子的解释力q值均达0.3以上。③2019—2021年耕地总体动态度为-0.25%,面积减少4.73 km^(2),主要由旱梯田、旱坡地、旱平地、水浇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多发生在城镇周边,且以低丘陵区坡度小于5°的棕壤土居多。[结论]研究区耕地类型以旱梯田为主,分布在低丘陵区且坡度较平缓(耕作质量较好)的耕地类型易发生变化,从而使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因此,应加强对高质量耕地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类型 低丘陵区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地理探测器 山东省莱阳市
下载PDF
江苏海门地区地面沉降成因分析
19
作者 裴江涛 杨璐 骆祖江 《华东地质》 CAS 2023年第4期467-475,共9页
以江苏海门地区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资料为基础,文章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该区近年来地面沉降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了地面沉降的发展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而探讨地面沉降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海门地区早期第Ⅲ... 以江苏海门地区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资料为基础,文章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该区近年来地面沉降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了地面沉降的发展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而探讨地面沉降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海门地区早期第Ⅲ承压含水层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全区整体发生沉降;但随着地下水计划开采的实施(2013年以后),沉降区域由全区转为局部,主要发生在软土分布与建筑荷载密集地区,主压缩层是潜水含水层、第Ⅰ黏性土弱透水层以及第Ⅰ承压含水层。区内软土分布与地面沉降关系密切,建筑荷载密集地区与地面沉降频发地区呈高度相关性,即软土分布与建筑荷载是目前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海门地区 地面沉降 软土 地下水 建筑荷载
下载PDF
湖南省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健 胡池 +5 位作者 王建华 龙凡平 张海东 刘家稳 文伟平 郑嘉鑫 《农业工程》 2023年第11期13-19,共7页
加快推进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提高水稻生产能力,对促进丘陵山区水稻稳产增产、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湖南省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现状,对耕整、种植、田间管理和收获环节农机具进行分析,明确丘陵山区水... 加快推进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提高水稻生产能力,对促进丘陵山区水稻稳产增产、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湖南省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现状,对耕整、种植、田间管理和收获环节农机具进行分析,明确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分析了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农机设备关键技术、农机农艺融合及装备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我国丘陵山区水稻产业机械化设备技术进步、转型升级和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全程机械化 丘陵山区 插秧机 湖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