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collapsing gully erosion on soil qualities of farm fields in the hilly granitic region of South China 被引量:6
1
作者 XIA Dong DING Shu-wen +4 位作者 LONG Li DENG Yu-song WANG Qiu-xia WANG Shu-ling CAI Chong-fa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2873-2885,共13页
Collapsing gully erosion is a specific form of soil erosion types in the hilly granitic region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South China, and can result in extremely rapid water and soil loss. Knowledge of the soil phys... Collapsing gully erosion is a specific form of soil erosion types in the hilly granitic region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South China, and can result in extremely rapid water and soil loss. Knowledge of the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farmland influenced by collapsing gully erosion is important in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il quality.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at the Wuli Watershed of the Tongcheng County, south of Hubei Province, China. The aim is to investigate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ree soil layers (0-20, 20-40 and 40-60 cm) for two farmland types (paddy field and upland field) in three regions influenced by collapsing gully erosion. The three regions are described as follows: strongly influenced region (SIR), weakly influenced region (WIR) and non-influenced region (NIR).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llapsing gully eros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soil gravel and sand content in paddy and upland fields, especially the surface soil in the SIR and WIR. In the 0-20 cm layer of the paddy field, the highest gravel content (250.94 g kg-1) was in the SIR and the lowest (78.67 g kg-1) was in the NIR, but in the upland filed, the surface soil (0-20 cm) of the SIR and the 40-60 cm soil layer for the NIR had the highest (177.13 g kg-1) and the lowest (59.96 g kg-1) values of gravel content, respectively. The distribution of gravel and sand decreased with depth in the three influenced regions, but silt and clay showed the inverse change. In the paddy field, the average of sand content decreased from 58.6 (in the SIR) to 49.0% (in the NIR), but the silt content was in a reverse order, increasing from 27.9 to 36.9%, and the average of the clay content of three regions showed no significant variation (P〈0.05). But in the upland filed, the sand, silt and clay fluctuated in the NIR and the WIR. Soils in the paddy and upland field were highly acidic (pH〈5.2) in the SIR and WIR; moreover lower nutrient contents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total N and available N, P, K) existed in the SIR. In the 0-20 cm soil layer of the paddy field, compared with the NIR and the WIR, collapsing gully erosion caused a very sharp decrease in the SOM and total N of the SIR (5.23 and 0.56 g kg-1, respectively). But in the surface soil (0-20 cm) of the upland field, the highest SOM, total N, available N, available P and available K occurred in the NIR, and the lowest ones were in the SIR. Compared with the NIR, the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C) in the SIR and WIR was found to be relatively lower.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ollapsing gully erosion seriously affect the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farmland, lead to coarse particles accumulation in the field and decrease pH and nutrient le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apsing gully erosion farmland hilly granitic region soil nutrient soil properties south China
下载PDF
Land degradation in the subtropical hilly andmountain regions of South 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LU Jin-fa(Institute of Geograph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1999年第4期378-386,共9页
Land degradation, caused by water erosion. closely related to inherent vulnerabilities of itseco-environment in South China. Spatial variation of land degradation from top to foot of a slope wasmainly induced by diffe... Land degradation, caused by water erosion. closely related to inherent vulnerabilities of itseco-environment in South China. Spatial variation of land degradation from top to foot of a slope wasmainly induced by differentiation of surface materials and their erodibility, nutrient and moisture dueto downslope variation of land erosion. It was showed by comparing maps of land degradationbetween the 1950s and the 1980s that changes of land degradation varied from one area to anotherbecause of differences of human activities, including land reclamation and vegetation deple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hilly and mountain region land degradation
下载PDF
Evaluationof eco-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 in south China hilly region
3
作者 FU Ze-ding JIANG Jie +3 位作者 FU Xiao-hua LIANG Ying-yi ZHENG Qing-xing WANG He 《Ecological Economy》 2022年第2期82-89,共8页
South China is located in the subtropical zone,with excellent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and abundant species.Compared with other regions in China,the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have obvious innate advantages.The ... South China is located in the subtropical zone,with excellent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and abundant species.Compared with other regions in China,the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have obvious innate advantages.The crisscross of hills and small plains are the most typical topographic and geomorphic features in South China.Its evaluation of eco-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regions in China in terms of index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process.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sults,combining with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southern hilly region and according to certain principles,we construct an evaluation model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southern hilly region,which includes five first-level indicators of ecological resources,environmental status,enconomic society,management response and environmental potential and fifteen second-level index sperated from the first-level,such as forest coverage rate and ambient air quality composite index and so on.Taking Hunan Province,a tipical region of southern hills,as an empirical example to analyse,the conclusion has been verified by other scholars and the new model is more operable than the existing models and methods,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model constructed is practical and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hilly region eco-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model
下载PDF
植物地境生态因子的多态性研究——以南太行丘陵区为例
4
作者 褚加计 尹莉娜 +3 位作者 李涛 梁婉如 宁立波 郑二文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3,共9页
以南太行丘陵区为例,针对不同生活型植物的根群挤在同一层片中的情况,研究植物地境生态因子多态性,确定“乔木+灌木”优势植种组合的适生因子空间,得出结论:(1)丘陵生态子系统优势植种组合为:构树+黄荆、柏树+黄荆、榆树+黄荆、臭椿+黄... 以南太行丘陵区为例,针对不同生活型植物的根群挤在同一层片中的情况,研究植物地境生态因子多态性,确定“乔木+灌木”优势植种组合的适生因子空间,得出结论:(1)丘陵生态子系统优势植种组合为:构树+黄荆、柏树+黄荆、榆树+黄荆、臭椿+黄荆、火炬树+黄荆、楝树+黄荆和构树+酸枣。0~20 cm为一年生植物地境稳定层,20~100 cm为以乔木、灌木为主的多年生植物地境稳定层。(2)丘陵生态子系统不同优势植种组合有不同的适生范围,地境的有机质含量、含盐量、土壤氮磷钾综合指数均有所不同。(3)丘陵生态子系统不同优势植种组合共生的地境最适范围:含水率为25.80%~30.45%,有机质含量为0.71%~2.95%,含盐量为0.75~1.33 mg·g^(-1),土壤氮磷钾综合指数为1.03~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地境 生态因子 多态性 南太行丘陵区
下载PDF
南方丘陵山区大棚蔬菜耕地“非粮化”现象困境与出路
5
作者 孙巍巍 郑王敏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95-100,共6页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非粮化”现象对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为了保障耕地资源和国家粮食安全,本文从大棚蔬菜种植的耕地“非粮化”问题入手,结合人地关系理论,深入探讨南方丘陵山区大棚蔬菜种植的耕...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非粮化”现象对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为了保障耕地资源和国家粮食安全,本文从大棚蔬菜种植的耕地“非粮化”问题入手,结合人地关系理论,深入探讨南方丘陵山区大棚蔬菜种植的耕地利用现状,分析耕地“非粮化”这一特殊现象的深层原因,探讨其形成机理,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对策.针对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从人地系统中“人”的角度出发,通过“留人力”“改政策”“提粮价”“建机制”等措施来引导人类活动;从人地系统中“地”的角度出发,通过“因地改棚”“因水改地”“因产改策”“因肥改田”等措施存留优质耕地,保障粮食安全.以期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有效遏制耕地“非粮化”现象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非粮化” 人地关系理论 南方丘陵山区
下载PDF
非遗视域下豫南刺绣图案地域性研究
6
作者 崔丽君 何晓寒 《纺织报告》 2024年第2期128-130,共3页
豫南刺绣图案中蕴含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反映了当地人独特的审美创造力。在非遗视域下,文章对豫南刺绣传统图案进行地域性研究,以河南新县刺绣为例,从当地的地理位置、红色文化、楚文化、民俗文化等地域文化元素入手,分析并归纳豫南刺... 豫南刺绣图案中蕴含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反映了当地人独特的审美创造力。在非遗视域下,文章对豫南刺绣传统图案进行地域性研究,以河南新县刺绣为例,从当地的地理位置、红色文化、楚文化、民俗文化等地域文化元素入手,分析并归纳豫南刺绣图案的地域美,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豫南刺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南刺绣 地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宁南黄土丘陵区侵蚀沟不同部位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养分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亚娟 陈云明 +1 位作者 孙亚荣 赵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105,共7页
[目的]探明宁南黄土丘陵区侵蚀沟不同部位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为侵蚀沟的水土保持及防护提供依据。[方法]以宁夏彭阳县玉洼流域3个稳定侵蚀沟的沟头、沟床、沟岸为对象,通过野外植被调查,同时采集0—10,10—25,25—40,40—55,55... [目的]探明宁南黄土丘陵区侵蚀沟不同部位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为侵蚀沟的水土保持及防护提供依据。[方法]以宁夏彭阳县玉洼流域3个稳定侵蚀沟的沟头、沟床、沟岸为对象,通过野外植被调查,同时采集0—10,10—25,25—40,40—55,55—70 cm土样,在室内测定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含量,分析了侵蚀沟不同部位(沟头、沟床、沟岸)的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特征。[结果]侵蚀沟沟头植物隶属3科6属,禾本科4属4种,伞形科和豆科各1属1种;沟床植物隶属5科12属,禾本科4属4种,菊科5属5种,豆科、茜草科和伞形科各1属1种;沟岸植物隶属3科7属,禾本科4属4种,豆科2属2种,伞形科1属1种。侵蚀沟各部位植物种数表现为:沟床>沟岸>沟头,均以禾本科植物为主。生活型上,各部位均以多年生草本植物搭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为主。侵蚀沟的地上生物量、Shannon-Wiener指数、Patrick指数和Margalef指数均表现为:沟床>沟岸>沟头;Simpson指数表现为:沟头>沟床>沟岸;Pielou指数表现为:沟头>沟岸>沟床。侵蚀沟各部位平均土壤有机质、土壤全磷和土壤全氮含量均表现为:沟床>沟岸>沟头,且主要集中在0—10 cm和55—70 cm。侵蚀沟沟头和沟岸的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全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侵蚀沟沟床的Shannon-Wiener指数与土壤全磷呈显著负相关(p<0.05),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侵蚀沟沟头易崩塌且土壤养分条件较差,应配置根系发达、茎干粗壮、耐冲性强的乡土树种,沟床、沟岸养分较高可优先配置碳、氮、磷含量需求较大的草本或灌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黄土丘陵区 侵蚀沟 沟头 沟床 沟岸 物种多样性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中国东南丘陵山区水质良好水库现状与天目湖保护实践 被引量:26
8
作者 李恒鹏 朱广伟 +5 位作者 陈伟民 高荣平 聂小飞 虞左明 刁亚芹 李新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5-784,共10页
东南丘陵山区是我国水库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这些水库在保障区域供水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该优先保护.然而,水库水环境保护正面临丘陵山区开发强度持续增加,开发方式和空间布局不合理,氮、磷污染及富营养化趋势严峻,缺乏... 东南丘陵山区是我国水库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这些水库在保障区域供水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该优先保护.然而,水库水环境保护正面临丘陵山区开发强度持续增加,开发方式和空间布局不合理,氮、磷污染及富营养化趋势严峻,缺乏完善监测和管理体系等众多问题.本文以2000年以来天目湖水库保护实践过程为例,从库体水环境治理、流域污染物削减和综合管理3个方面介绍天目湖沙河水库保护的措施和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良好湖库优先保护的建议:建立具有部门协调能力的水库管理机构,实行基于湖库水生态目标的水质目标管理,治理丘陵山区茶果园的面源污染,注重流域生态系统整体的恢复,禁止上游水源涵养区和临湖地带的开发,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明确禁止和限制的开发类型与规模,加强湖库及流域的监测和预警,开展必要的水库水体治理工程,并针对性地制定湖库管理条例.天目湖十几年的保护实践中有效地解决了流域开发与水库水质保护之间的矛盾,使天目湖水质由快速恶化转为稳步好转,为东南丘陵山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水库的环境保护探索了一条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地区 丘陵 水库 水质 流域管理 天目湖
下载PDF
播种方式对丘陵旱地套作小麦立苗质量、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汤永禄 李朝苏 +3 位作者 吴春 吴晓丽 黄钢 马孝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5089-5097,共9页
【目的】西南冬麦区小麦主要分布于丘陵旱地并与玉米等作物间套种植,机械化程度低,种植效益差。测试以微耕机驱动的小型播种机播种性能与适应性,为提高播种立苗质量和效益奠定基础。【方法】2010—2011、2011—2012年在丘陵旱地不同土... 【目的】西南冬麦区小麦主要分布于丘陵旱地并与玉米等作物间套种植,机械化程度低,种植效益差。测试以微耕机驱动的小型播种机播种性能与适应性,为提高播种立苗质量和效益奠定基础。【方法】2010—2011、2011—2012年在丘陵旱地不同土壤类型上进行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播种立苗、生长发育、产量建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设计处理包括:对照(旋耕整地+人工挖窝播种、施肥),2B-4机播(播前施肥旋耕+机械化播种),2BFS-4(旋耕整地+机械化一次性播种施肥)。【结果】处理之间立苗质量差异在播种阶段干旱较重的2010—2011年度表现最为明显,2B-4处理出苗较快较匀,生育前期、中期的个体与群体质量显著优于对照和2BFS-4处理,不同土壤类型上的表现趋势基本一致。2B-4、2BFS-4处理的播种效率显著高于对照,播种成本显著低于对照,其不同年份、不同土壤类型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2.7%和8.9%,平均年纯收益分别对照提高70.6%和50.6%。【结论】综合立苗质量、产量、效益及年份效应,2B-4型单播机是适宜丘陵旱地生产条件的成熟小麦播种机,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麦区 丘陵旱地 套作小麦 播种 方式 产量 效益
下载PDF
湘南红壤丘陵区幼龄果园豆科牧草培肥效果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董春华 曾希柏 +2 位作者 文石林 罗尊长 苏以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25-1236,共12页
在幼龄桔园套种了白三叶(Trrifolium repens)、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羽叶决明(Chamaecradta nictitans)、决明86134(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 CPI 86134)、大翼豆(Macroptilium lathyroides)和罗顿豆(Lotononis bain... 在幼龄桔园套种了白三叶(Trrifolium repens)、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羽叶决明(Chamaecradta nictitans)、决明86134(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 CPI 86134)、大翼豆(Macroptilium lathyroides)和罗顿豆(Lotononis bainesii)6个豆科牧草品种,研究了牧草种植后土壤理化特征的变化,为果园选择适宜的套种牧草种类和处理方式。结果表明,与开展不同耕作处理前的基础样相比,牧草在刈割、保留和翻压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总体得到提升,翻压处理升幅最大,土壤速效钾和pH总体呈下降趋势,翻压处理降幅最小;羽叶决明翻压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的升幅最大,土壤速效钾含量降幅最小,其次是圆叶决明翻压处理,羽叶决明翻压处理下土壤p H降幅最小。与裸地处理相比,牧草处理提高了桔子产量和单果重,增加了桔树树高、冠径及春秋梢的个数和长度,其中,羽叶决明翻压处理的均最高,其次是圆叶决明翻压处理。羽叶决明翻压处理的牧草生物量最大,归还到土壤中的氮磷也最多,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脲酶活性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羽叶决明翻压是一种较好的幼龄果园培肥模式,但在栽培过程中需补充磷肥和钾肥,同时,有必要増施石灰等碱性物质,以防治种植豆科牧草培肥时土壤p H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南红壤丘陵区 幼龄果园 豆科牧草 土壤化学特性
下载PDF
南方红壤丘陵区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国华 张展羽 +2 位作者 王倪进 皮晓宇 左长清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22,共4页
对南方红壤丘陵区的荒坡地采取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后的土壤理化性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前埂后沟梯壁植百喜草的梯田果园对减小土壤密度、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和改善土壤通气状况的效果最好,横坡间种农作物的坡地果园对改善土壤结... 对南方红壤丘陵区的荒坡地采取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后的土壤理化性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前埂后沟梯壁植百喜草的梯田果园对减小土壤密度、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和改善土壤通气状况的效果最好,横坡间种农作物的坡地果园对改善土壤结构效果最好;采取不同生态恢复措施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含量均高于裸露地,且以前埂后沟梯壁植百喜草的梯田果园各指标含量最高。采取不同生态恢复措施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同样以前埂后沟梯壁植百喜草的梯田果园最高。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措施的生态果园对土壤的生态恢复效果较好,尤以前埂后沟梯壁植百喜草梯田果园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种植试验 生态恢复 土壤质量 南方丘陵区
下载PDF
华南丘陵区村级景观下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焦加国 武俊喜 +3 位作者 李辉信 杨林章 肖红生 Erle C Ellis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4-211,共8页
利用IKONOS高分辨率(1m)卫星遥感图,根据Ellis提出的村级景观分类体系,研究华南丘陵区村级景观中的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和土壤全磷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景观中,表层土壤(0~15cm)的土壤容重、有... 利用IKONOS高分辨率(1m)卫星遥感图,根据Ellis提出的村级景观分类体系,研究华南丘陵区村级景观中的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和土壤全磷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景观中,表层土壤(0~15cm)的土壤容重、有机质和全氮均有显著差异,最大值分别为:1.42gcm^-3(建设用地)、18.67g kg^-1(水田)和0.95g kg^-1(水田),而全磷差异不显著。由于林地面积最大,其土壤养分储量也最大,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储量分别占整个地区表层总储量的55.05%、53.88%、46.23%。不同土地覆盖景观中,表层土壤的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也都有显著差异,最大值分别为:1.42gcm^-3(硬化地面)、15.96g kg^-1(混合植被)和0.68g kg^-1(混合植被),而全磷差异也不显著。多年生植被在土地覆盖景观中所占面积最大,其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储量分别占整个地区表层总储量的55.01%、54.53%、59.02%。由于下层受人为干扰较小,不论是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还是在土地覆盖下,下层土壤(15~30cm)的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均无显著差异。人为强烈干扰下,植被覆盖度低的交通用地、房屋及其附近的干扰地和荒地与植被覆盖度高的林地、水田相比较,土壤容重高,而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和土壤全磷含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丘陵区 村级景观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土壤养分 土壤容重
下载PDF
鄂南丘陵区棕红壤硼的分布和迁移特点及其调控 被引量:8
13
作者 曹凑贵 张光远 +1 位作者 王运华 蔡崇法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6-103,共8页
针对鄂南丘陵棕红壤区农业持续发展中作物需硼问题,以集水面为单位和室内盆栽、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鄂南丘陵棕红壤区土壤硼的含量分布、形态和周年变化、动态规律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耕作制度下土壤硼的迁移... 针对鄂南丘陵棕红壤区农业持续发展中作物需硼问题,以集水面为单位和室内盆栽、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鄂南丘陵棕红壤区土壤硼的含量分布、形态和周年变化、动态规律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耕作制度下土壤硼的迁移平衡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土壤硼循环的综合模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同一集水面不同高程农田硼的分布、迁移和循环规律有一定差异;各形态硼的变化周期较为一致。热水溶性硼在集水面土壤中有明显的表层富集现象,在不同地形部位其系数有所不同。硼的表层流失以土壤体内向下淋失,受作物叶面积指数和土壤稳渗速率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南丘陵 棕红壤 硼分布 平衡规律 硼迁移
下载PDF
湘中南丘岗地区土壤发生特性及系统分类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杰 张杨珠 +1 位作者 罗尊长 曾希柏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8-655,共8页
选取湖南省中南部丘岗地区11个土壤剖面,研究其土壤成土环境和形成特点。结果表明,该区土壤质地以黏土为主,土壤黏粒淋溶明显,黏化过程较强,各剖面表现出铁游离度高、活化度低的特点,处于中度富铁化过程。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 选取湖南省中南部丘岗地区11个土壤剖面,研究其土壤成土环境和形成特点。结果表明,该区土壤质地以黏土为主,土壤黏粒淋溶明显,黏化过程较强,各剖面表现出铁游离度高、活化度低的特点,处于中度富铁化过程。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鉴定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确定了供试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其中原发生分类中的红壤(04、22、23号剖面)属普通强育湿润富铁土;红壤(07、13号剖面)属网纹简育湿润富铁土;菜园土(19号剖面)属斑纹肥熟旱耕人为土;紫色土(20号剖面)属酸性紫色正常新成土;粗骨土(21号剖面)属普通湿润正常新成土;石灰土(01号剖面)属普通钙质湿润雏形土;紫色土(16、17号剖面)属斑纹紫色湿润雏形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中南 丘岗地区 发生特性 系统分类 祁阳 长沙
下载PDF
豫北低山丘陵区农田边界系统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马守臣 原东方 +1 位作者 杨慎骄 王和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5-819,共5页
通过野外调查研究了豫北低山丘陵区不同农田边界的植物丰富度、均匀度、生态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植物丰富度指数依次为灌草丛>水渠边>稀疏林地>路旁>果园边际>作物边界带,灌草丛物种丰富度显著大于其他边界类... 通过野外调查研究了豫北低山丘陵区不同农田边界的植物丰富度、均匀度、生态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植物丰富度指数依次为灌草丛>水渠边>稀疏林地>路旁>果园边际>作物边界带,灌草丛物种丰富度显著大于其他边界类型,作物边界带的物种丰富度显著小于其他农田边界类型;植物均匀度指数依次为稀疏林地>灌草丛=水渠边>路旁>作物边界带>果园边际,稀疏林地均匀度指数显著大于其他边界类型,果园边际地的均匀度指数显著小于其他农田边界类型;植物多样性指数和生态优势度指数变化趋势一致,依次为水渠边>稀疏林地>灌草丛>果园边际>路旁>作物边界带,水渠边的生态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大于其他边界类型,作物边界带的生态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小于其他边界类型。灌草丛、路旁、水渠边、稀疏林地和果园边际地相互间的共有植物种较多,其物种相似系数均在0.7以上,而作物边界带与其他边界类型间的共有植物种较少,物种相似系数也较低,均在0.7以下,其中,作物边界带和灌草丛相似系数最低,为0.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北 低山丘陵区 农田边界系统 植物多样性 物种相似性
下载PDF
2000-2015年豫西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3
16
作者 杜军 赵胜朝 +1 位作者 邱士可 郭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9-284,291,共7页
以豫西黄土丘陵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土地利用面积空间变化、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标分析了2000—2015年豫西黄土丘陵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按照5 km×5 km格网将研究区划分为106... 以豫西黄土丘陵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土地利用面积空间变化、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标分析了2000—2015年豫西黄土丘陵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按照5 km×5 km格网将研究区划分为1069个生态风险评价单元,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占比、景观脆弱指数及扰动指数构建生态风险指数,利用半变异函数和空间自相关等空间分析方法,开展豫西黄土丘陵区200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异特征评价。结果表明:豫西黄土丘陵区以林地、耕地为主,占研究总面积的83%以上,2000—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强度也在不断增加,耕地、林地向建设用地转换最为明显;2000—2015年,景观生态风险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高生态风险区的基质景观类型以耕地为主;生态风险值的空间集聚形态主要以低—低集聚和高—高集聚为主,呈现低—低集聚区域增加、高—高集聚区域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黄土丘陵区 土地利用 景观生态风险 空间自相关分析
下载PDF
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程冬兵 廖纯艳 +1 位作者 张平仓 赵健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8-101,共4页
南方红壤丘陵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通过回顾20多年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保持工作历程及成效,综合分析该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指出目前治理技术体系存在缺乏针对南方红壤丘陵区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具体实施标准不... 南方红壤丘陵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通过回顾20多年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保持工作历程及成效,综合分析该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指出目前治理技术体系存在缺乏针对南方红壤丘陵区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具体实施标准不一等问题,建议尽快制定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及建立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壤丘陵区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下载PDF
豫南丘陵区施氮与密度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雷振山 肖荣英 +1 位作者 卫云飞 胡汉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247-3250,共4页
以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冈优1237和Ⅱ优838为试验材料,在豫南丘陵区生态条件下设置施氮水平和移栽密度互作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和氮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水平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相同施... 以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冈优1237和Ⅱ优838为试验材料,在豫南丘陵区生态条件下设置施氮水平和移栽密度互作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和氮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水平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相同施氮水平时,两品种在高密度(24万株/hm2)时的产量比低密度(18万株/hm2)分别增加588~2 579 kg/hm2和13~424 kg/hm2;相同密度水平时,低密度时的水稻产量其氮肥用量有拐点,而高密度时没有出现拐点.相同施氮水平时,两品种氮肥吸收利用率高密度比低密度分别提高4.3~11.5个百分点和3.1~27.5个百分点;相同密度水平时,两品种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总体上均随氮肥用量增加而降低.说明提高移栽密度、减少氮肥用量能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施肥与密度相结合的栽培模式是一种提高肥料利用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氮肥用量 移栽密度 产量 氮肥利用率 豫南丘陵区
下载PDF
南方东部丘陵区季节性干旱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62
19
作者 张斌 张桃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13-419,共7页
本文着重从气候和土壤两方面探讨红壤丘陵区土壤季节性干旱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红壤特殊的水分物理性质和该区特定的大气-土壤-植物系统水分运动模式的综合作用是红壤季节性干旱的主要成因。认为丘陵红壤的土壤水分管理应从土壤结... 本文着重从气候和土壤两方面探讨红壤丘陵区土壤季节性干旱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红壤特殊的水分物理性质和该区特定的大气-土壤-植物系统水分运动模式的综合作用是红壤季节性干旱的主要成因。认为丘陵红壤的土壤水分管理应从土壤结构改良和协调气候-土壤关系两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耕作技术和建立合理的利用方式体系,改良土壤结构,利用深层土壤水分,从而达到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和抗旱、避旱的目的。复合农林业和免耕覆盖技术对红壤水分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丘陵 季节性干旱 土壤干旱 抗旱
下载PDF
鲁南碳酸盐岩丘陵贫水区典型地下水赋存模式分析——以沂南、费县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晔 郑玉萍 +2 位作者 祁晓凡 尚浩 张卓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9-113,共5页
根据山东省沂南、费县两县的抗旱找水打井工作,利用物探定井、成井以及水文地质试验过程,对松林、西柳沟、响井、颜河庄4个村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鲁南碳酸盐岩分布区两种典型的地下水蓄水模式,即断层蓄水构造模式和裂隙... 根据山东省沂南、费县两县的抗旱找水打井工作,利用物探定井、成井以及水文地质试验过程,对松林、西柳沟、响井、颜河庄4个村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鲁南碳酸盐岩分布区两种典型的地下水蓄水模式,即断层蓄水构造模式和裂隙-岩溶蓄水构造模式。断层蓄水构造主要分布于该区中下寒武统地层,分布并不均匀和普遍,出水效果主要取决于断层的分布、张扭性质以及地下水径流方向的补给源,与地形情况关系不大;裂隙-岩溶蓄水构造在该区主要分布于奥陶系及上寒武统地层,裂隙岩溶发育,富水性好,发育较为广泛和普遍,打井出水成功概率高。对于两种典型地下水赋存模式的深入分析,可以为今后碳酸盐岩丘陵贫水区的地下水勘查工作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丘陵区 地下水赋存模式 鲁南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