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eception of Zuo Si’s “Poems on History”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1
作者 Yue ZHANG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20年第1期48-75,共28页
Zuo Si(ca.253-ca.305)was a well-known poet in the Western Jin dynasty(265-316).More than half of his surviving poems are a series of eight“Poems on History”(Yongshi).There has been extensive research into the early ... Zuo Si(ca.253-ca.305)was a well-known poet in the Western Jin dynasty(265-316).More than half of his surviving poems are a series of eight“Poems on History”(Yongshi).There has been extensive research into the early medieval Chinese writers influenced by his“Yongshi.”However,this research can be further deepened and broadened.This article,based on previous scholarly findings,will examine the reception of these poems in three levels of literary and cultural context.The first level emphasizes the poetic practice of intertextual links between Zuo Si's poems and other literary works.The second level highlights primary sourc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to address the evaluations of Zuo Si's poems.The third level focuses on narrative to reveal how the educated elite employed these poems in their discourse.Investigating these three levels allows us to understand how poets,critics,and readers imitate,evaluate,and respond to these poem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ir reception.Furthermore,reception theory can help to uncover similarities and discrepancies in literary borrowings and assimilation(i.e.diction,imagery,and figure of speech)in the process of poetic composition and transmi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eption Zuo Si “Poems on history ”early MEDIEVAL china
原文传递
杜审言《早春游望》中日接受异同探略
2
作者 沈儒康 《杜甫研究学刊》 2023年第3期66-79,共14页
梳理杜审言《早春游望》在中日两国的接受文献,可以展现此诗在中日两国的典范化路径。南宋周弼的《唐三体诗》是其典范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发现者。元明学者延续并拓展周弼对《早春游望》的阐释,使其得到了初唐五言律第一的荣誉;清代学者... 梳理杜审言《早春游望》在中日两国的接受文献,可以展现此诗在中日两国的典范化路径。南宋周弼的《唐三体诗》是其典范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发现者。元明学者延续并拓展周弼对《早春游望》的阐释,使其得到了初唐五言律第一的荣誉;清代学者则进一步推动了其向着大众的典范发展。日本五山时期读者通过《唐三体诗》对《早春游望》有了初步的接受;到江户时期则形成了国字解与摘句创作实践两种具有特色的接受文献。《早春游望》在中日两国的接受差异显示,唐诗的意义随接受主体的变化而不断生成,中日文化交流促进了唐诗意义的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审言 《早春游望》 接受史 中日比较
下载PDF
意义接受学习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教学中的优化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宇辰 王伟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47-50,54,共5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一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难题。由于该课程的特点,奥苏贝尔的"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而网络教学可以实现历史教学的"具体化"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一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难题。由于该课程的特点,奥苏贝尔的"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而网络教学可以实现历史教学的"具体化"和"情景化",并且教师可以通过网上交流板块实现对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的有效引导,从而大大促进和优化"意义接受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意义接受学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网络教学
下载PDF
弗·施莱格尔的中国观与18-19世纪之交的欧洲汉学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敏 《国际汉学》 CSSCI 2020年第3期120-129,204,共11页
本文以19世纪初欧洲杰出的东方学者,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重要奠基人弗·施莱格尔的中国观为研究对象,梳理其1802-1828年间关于中国文化的著述。采用比较文学与海外汉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时代背景,阐释18—19世纪之交的欧洲汉... 本文以19世纪初欧洲杰出的东方学者,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重要奠基人弗·施莱格尔的中国观为研究对象,梳理其1802-1828年间关于中国文化的著述。采用比较文学与海外汉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时代背景,阐释18—19世纪之交的欧洲汉学对施莱格尔的影响,并从宗教、哲学、语言学和道德伦理学四个方面论述其中国观,借此提出施莱格尔持有总体积极且肯定的中国观,其研究目的在于从东方精神中汲取力量,实现整个欧洲精神世界的复兴,此乃德国耶拿浪漫派的重要精神特征之一,实证了东方文化在欧洲近代思想变迁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海外汉学接受史研究提供理论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施莱格尔 中国观 欧洲汉学 接受史
下载PDF
接受的复调——关于巴赫金接受史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曾军 《云梦学刊》 2003年第1期64-68,共5页
对巴赫金接受史的研究应该在西学新潮的背景下,将之与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的问题联系起来。我们提出一种“复调的接受史”作为对巴赫金接受史的描述方法,主张在尊重线性历史发展的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多元接受史观。并在对话性基... 对巴赫金接受史的研究应该在西学新潮的背景下,将之与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的问题联系起来。我们提出一种“复调的接受史”作为对巴赫金接受史的描述方法,主张在尊重线性历史发展的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多元接受史观。并在对话性基础(需要/可能)、接受视野问题(知识背景/问题意识)、接受者问题(现实性接受者个体/想象性接受者群体)、接受者间的对话交流等问题上超越了现有的影响/接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接受史 接受史方法论模式 复调的接受史 多元接受史观
下载PDF
“能这样,美的玫瑰才永不消亡”——评郝田虎新作《弥尔顿在中国》
6
作者 代云芳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1年第1期217-225,共9页
出版于2020年的《弥尔顿在中国》从多角度勾勒出了弥尔顿在中国的跨文化之旅,是国内外学界关于这一议题的开先河者,其特点主要有三:其一,论述和引证多建立在一手资料上;其二,以全球视野映射和对照弥尔顿在中国的研究;其三,有意识地消融... 出版于2020年的《弥尔顿在中国》从多角度勾勒出了弥尔顿在中国的跨文化之旅,是国内外学界关于这一议题的开先河者,其特点主要有三:其一,论述和引证多建立在一手资料上;其二,以全球视野映射和对照弥尔顿在中国的研究;其三,有意识地消融比较文学与教育学的学科边界。此书不仅为我国弥尔顿研究的学者们,也为翻译史和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们提供了颇具价值的研究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尔顿 中国 接受史 文化交流
下载PDF
中国莎士比亚中的孔子:以1914—1964年的中国媒体为例
7
作者 胡茂盛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0年第1期176-196,共21页
1914—1964年,中国报纸杂志关于莎士比亚的记载表现出孔子有关学与思的教诲,媒体以莎士比亚之名再现了儒家思想下中国接受莎士比亚的两大维度:知与行,或"六经注我"及"我注六经"。中国莎氏知音视莎翁为获取知识和解... 1914—1964年,中国报纸杂志关于莎士比亚的记载表现出孔子有关学与思的教诲,媒体以莎士比亚之名再现了儒家思想下中国接受莎士比亚的两大维度:知与行,或"六经注我"及"我注六经"。中国莎氏知音视莎翁为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媒介。受孔子正名思想的影响,中国学者认为莎士比亚称号的获致者需具备高尚的德行。此外,中国大学里的莎士比亚演出也体现了孔子信而好古和克己复礼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中国 接受史 孔子 儒学 媒体 中国大学里的莎士比亚
下载PDF
国外对中国营造学社的接受史——从费慰梅到李约瑟
8
作者 许冠儿 尹璐(译) 罗德胤(校) 《世界建筑》 2010年第4期116-119,共4页
接受史是一门学科,研究的是一种思想、一种知识主体、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被公众所接受的过程。本文关注的是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对中国营造学社的接受情况,旨在将学社的历史与国际活动结合起来,并检验学社的研究如何对外国的学术界产生影响... 接受史是一门学科,研究的是一种思想、一种知识主体、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被公众所接受的过程。本文关注的是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对中国营造学社的接受情况,旨在将学社的历史与国际活动结合起来,并检验学社的研究如何对外国的学术界产生影响,以及反之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史 营造学社在国外的声望 费慰梅 李约瑟 中国建筑史与汉学
下载PDF
鲁迅与朱光潜有关陶渊明接受史的比较研究
9
作者 杨冬冬 《铜仁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34-40,共7页
魏晋六朝文学因其独特的审美气质与人格追求,在民国时期受到知识分子的推崇。陶渊明作为东晋"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因其相似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遭遇,在民国引起鲁迅、朱光潜等一批知识分子对其思想的探讨。梳理鲁迅与朱光潜有关... 魏晋六朝文学因其独特的审美气质与人格追求,在民国时期受到知识分子的推崇。陶渊明作为东晋"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因其相似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遭遇,在民国引起鲁迅、朱光潜等一批知识分子对其思想的探讨。梳理鲁迅与朱光潜有关陶渊明思想的论争,可以揭示在民国复杂的知识背景下,陶渊明研究分歧的具体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六朝文学 陶渊明 接受史 民国 知识背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