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古蒙古语特殊词汇汉字音写分析 |
吉日嘎拉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2
|
章太炎的国学概念及其品格与精神 |
孟琢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3
|
俗字研究的几个问题 |
姚永铭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4
|
试论语音史研究框架的转型 |
刘晓南
|
《长江学术》
CSSCI
|
2023 |
1
|
|
5
|
《说文解字》与北朝字书《字统》收字释义比较研究 |
王虎
牛天志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1
|
|
6
|
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回顾与展望 |
苏培成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5
|
|
7
|
从方块白文自造字看白族的语言与民族 |
刘青
|
《昆明学院学报》
|
2016 |
1
|
|
8
|
《诗》“深则厉,浅则揭”解诂 |
周文德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9
|
汉字不便使用的领域管见 |
高艳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0
|
明代来华欧洲传教士所记汉语官话——非明代汉语官话“南京标准音说” |
张玉来
尹瑀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21 |
0 |
|
11
|
韩国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与国际汉语教学常用汉字比较研究 |
解植永
朴炯春
|
《海外华文教育》
|
2016 |
0 |
|
12
|
论中国通用语言文字共同体 |
周庆生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7
|
|
13
|
我们应当给外国人教些什么——小议当前对外汉语教学内容设置误区兼与陈昌来先生商榷 |
邱唐
|
《科教文汇》
|
2013 |
0 |
|
14
|
浅谈韩国语汉字的发展与汉字教育的重要性 |
赵亮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5
|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汉字注音史略 |
褚福侠
|
《现代语文》
|
2021 |
0 |
|
16
|
互动仪式视域下清鲜外交文书中的敬谦语 |
陈艳平
陈娟
|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从高昌国到唐西州——基于中国通用语言文字史角度的考察 |
王启涛
|
《中国语言学研究》
|
2024 |
0 |
|
18
|
利用异文从事汉语史研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
真大成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19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教育的举措及实现路径——以内蒙古地区为例 |
金黑英
|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
2022 |
4
|
|
20
|
“正名”与中国语言文字学史 |
王启涛
|
《中国语言学研究》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