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必须拓展学术视野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分田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31,共7页
"思想"与"政治"都具有现象的弥散性和载体的多样性,而"历史研究"属于问题研究范畴。这就决定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领域相当宽泛,内容十分丰富,视角颇为众多。因此,凡是志在有所创见的研究者,都不应让... "思想"与"政治"都具有现象的弥散性和载体的多样性,而"历史研究"属于问题研究范畴。这就决定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领域相当宽泛,内容十分丰富,视角颇为众多。因此,凡是志在有所创见的研究者,都不应让狭隘的学科意识遮蔽自己的学术视野,而应强化问题意识,从特定的问题出发选择课题,并针对具体研究对象自身的属性与特点来确定视角、思路、方法及取材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思想史 问题意识 学术视野 研究方法
下载PDF
西方政治秩序演变的历史分析——沃格林《政治观念史稿》述评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强 《政治思想史》 CSSCI 2021年第1期1-45,198,共46页
沃格林的《政治观念史稿》以政治观念的“唤启”功能为出发点,将观念史和政治史融为一体,探索西方文明几千年的演变路径。全书以宏大的叙事方式,通过分析希腊化时期“精神的瓦解”、基督教兴起与西方政治秩序的构建、中世纪神圣帝国秩序... 沃格林的《政治观念史稿》以政治观念的“唤启”功能为出发点,将观念史和政治史融为一体,探索西方文明几千年的演变路径。全书以宏大的叙事方式,通过分析希腊化时期“精神的瓦解”、基督教兴起与西方政治秩序的构建、中世纪神圣帝国秩序,以及宗教改革以来现代性的兴起及其危机,提供了西方文明共同体形成、发展、内外变迁及衰落的全景分析。这不是一部通常意义的政治观念史著作,它是关于西方政治秩序演变的历史分析,是一位杰出思想家对西方文明如何导致现代性以及如何克服现代性危机的哲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格林 《政治观念史稿》 政治秩序 纪元意识
下载PDF
一部颇具新意的拓荒之作——评《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3
作者 李云峰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4-18,共5页
河南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史》一书 ,不论在学术价值、理论建树方面 ,还是在推动学科建设、为现实提供借鉴方面 ,都不失为一部创见迭出、极富新意的开拓性佳作。
关键词 当代中国史 政治思想史
下载PDF
中国政治思想史文化体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曹德本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51,共7页
中国政治思想史形成了以深层次文化底蕴为内含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构成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科学系统,阐发中国政治思想史文化体系,正是为了揭示其基础雄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政治思想史文化体系概括为: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施治国方略... 中国政治思想史形成了以深层次文化底蕴为内含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构成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科学系统,阐发中国政治思想史文化体系,正是为了揭示其基础雄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政治思想史文化体系概括为: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施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政治思想史 文化体系
原文传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应强化三重意识 被引量:1
5
作者 丁红岩 梁巍 白雪 《林区教学》 2022年第7期7-11,共5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以史育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任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执教水平直接关系到课程能否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以整体性意识为基础,以大历史意识为遵循,以问题意识为核心,在三重意识的指引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以史育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任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执教水平直接关系到课程能否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以整体性意识为基础,以大历史意识为遵循,以问题意识为核心,在三重意识的指引下推进教学。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具备这三重意识,才能以思想触动行动,以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逻辑组织教学,进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教学的关键性作用,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三重意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下载PDF
达拉斯·斯迈思在北京:重访西方批判传播理论的中国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盛阳 王宇琦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49,共22页
中国文化理念与实践是加拿大传播学者达拉斯·斯迈思密切关注的理论命题。斯迈思在毛泽东时代和邓小平时代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两次调研,为其独特的传播理论谱系建构奠定了思想基础。本研究基于对斯迈思档案材料、调研笔记和未刊... 中国文化理念与实践是加拿大传播学者达拉斯·斯迈思密切关注的理论命题。斯迈思在毛泽东时代和邓小平时代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两次调研,为其独特的传播理论谱系建构奠定了思想基础。本研究基于对斯迈思档案材料、调研笔记和未刊手稿的文本细读和知识社会学分析,以“达拉斯·斯迈思在北京”为线索,探讨中国问题在西方批判传播理论生成过程中的角色。研究发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和理论的历史性探索,不仅为斯迈思打开了理论视野,也成为其传播思想形成的关键线索,中国问题在其中扮演了从对象到坐标的历史角色,激发了斯迈思在西方批判传播理论内部重新思考文化的政治经济属性议题,促使他发生有别于其他任何同辈学人的“唯物主义”转型;思想形成的历史语境,既包括他两度访华的经历、其本人深陷西方批判传播理论论战的曲折遭遇,也内在于西方批判传播理论的全球互动和理论对话脉络;斯迈思关于中国问题的思考所彰显的激进性,甚至撬动了西方批判传播理论“再度马克思主义化”的进程。本研究突破了“西方思想/中国实践”的二元论叙事,在西方批判传播思想内部讨论中国的历史角色及其理论意义,有助于为打开传播思想史领域的“灰色地带”提供实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拉斯·斯迈思 传播政治经济学 传播思想史 西方批判传播理论 中国问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