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乡村教师职业角色的脱域区隔与空间重构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振中 曾俊豪 张成林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1-48,共8页
乡村教师职业角色涵盖空间性和教育性,对应教师职业角色的工作环境、社会地位体现及自我与他者的期望,需要从乡村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出发来审视乡村教师职业角色,才能对其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乡村教师职业角色因而具有了... 乡村教师职业角色涵盖空间性和教育性,对应教师职业角色的工作环境、社会地位体现及自我与他者的期望,需要从乡村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出发来审视乡村教师职业角色,才能对其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乡村教师职业角色因而具有了乡土生成的特性、专业性与公共性的双重属性、人己联通对自身价值澄明的秉性。当前,城乡社会发展的二元化分、社会局内外主体的利益博弈、多元价值的冲突等使得乡村教师对其职业角色的认同陷入现代性的困境,具体表现为职业角色人本空心化、职业角色边界泛化、职业价值迷失。突破这些困境,需要从合乎乡土规律的人地互动出发,在递进实现人地厘合、人际协和、人己澄明的基础之上,实现乡村教师职业角色的重新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职业角色 人地互动 人地厘合 人际协和 人己澄明
下载PDF
融会通达:儒家“和合”思想对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启示
2
作者 刘友田 李锦霞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1-87,共7页
儒家“和合”思想是以“和”促“合”的同心协力之道,是尊重历史与求同存异、追求同频与共通共生的多重理念的交叉聚合,秉承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具有“天人相合”“仁善之德”“知行并进”“和而不同”等丰富意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 儒家“和合”思想是以“和”促“合”的同心协力之道,是尊重历史与求同存异、追求同频与共通共生的多重理念的交叉聚合,秉承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具有“天人相合”“仁善之德”“知行并进”“和而不同”等丰富意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和合”思想融入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浪潮之中,由人际“和合”渐次升华为人类“和合”,以其深厚的文化根基、鲜明的价值导向和广阔的发展路径实现二者的同向同构。在新时代,儒家“和合”思想所涵摄的世界观、社会观、实践观与发展观,使得人类文明新形态能够基于中华文明的现实资源不断丰富通达,为塑造人类文明新格局、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和合”思想 人类文明新形态 天人合一 同向同构
下载PDF
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思想透视 被引量:14
3
作者 方修琦 牟神州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0-113,共4页
在人类正面临生存环境的严重挑战的今天,中国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受到中西方学者的高度重视。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思想的突出特色在于,承认自然环境限制作用,强调在此前提下主动地适应自然环境,从以人为本的基点... 在人类正面临生存环境的严重挑战的今天,中国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受到中西方学者的高度重视。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思想的突出特色在于,承认自然环境限制作用,强调在此前提下主动地适应自然环境,从以人为本的基点出发去保护自然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这种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人地观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与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现今社会的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思想史 中国
下载PDF
西藏人地关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兴国 潘玉君 +2 位作者 丁生 施玉 周兵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111,共8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西藏人民的不断努力下,西藏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区综合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地处高原边疆、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也给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这种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西藏人民的不断努力下,西藏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区综合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地处高原边疆、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也给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这种背景下,如何实现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就成为诸如西藏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发展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而人地关系协调演进的定量识别则是解决该重大课题的前提条件。文章在参考同类研究的大量成果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人地关系"中反映"人的活动程度"和"地的承载能力"的评价指标及人地关系协调演进的评判标准,运用数学模型定量测度了西藏自治区2004~2008年区域人地关系的协调演进状况。结果表明,近5年来,西藏自治区的人地关系从中度失调衰退逐渐走向良好协调发展,且有向优质协调发展过渡的趋势。人地关系的这种变化趋势既符合国家对西藏发展的要求,又符合西藏自身发展的目标,对西藏自治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和谐发展 熵值法 协调发展度 可持续发展 西藏
下载PDF
哈尼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特征 被引量:9
5
作者 范元昌 何作庆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32,共5页
在田野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对红河流域哈尼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了哈尼族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合理选择地形气候、良性利用森林资源、村寨空... 在田野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对红河流域哈尼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了哈尼族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合理选择地形气候、良性利用森林资源、村寨空间布局平衡、水系的人工循环运移、有效施用有机肥料、永续利用稻种基因、"田棚"绿色生态经济、多元和谐的"牛马亲家"关系等八个方面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人地和谐关系 文化特征 探讨
下载PDF
“天人合一”与“生态园林”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扬 樊国盛 沈丹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3-155,共3页
本文在分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影响和阐述"生态园林"理念的内涵的基础上,揭示了古今这两种园林思想在人与自然相和谐方面的不谋而合的统一性和一致性,探讨了生态园林文化对自然与人类共存的促进作... 本文在分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影响和阐述"生态园林"理念的内涵的基础上,揭示了古今这两种园林思想在人与自然相和谐方面的不谋而合的统一性和一致性,探讨了生态园林文化对自然与人类共存的促进作用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生态园林” 生态园林文化 共存
下载PDF
地理核心素养下高中生人地观念的测量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姚泽阳 段玉山 《中国考试》 CSSCI 2019年第11期14-21,共8页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首先需要探明学生对人地观念的态度倾向,为此编制人地观念量表,选取500名高中学生施测,应用Rasch模型分析测后数据,结果显示:学生对3种人地观念的认同水平存在差异...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首先需要探明学生对人地观念的态度倾向,为此编制人地观念量表,选取500名高中学生施测,应用Rasch模型分析测后数据,结果显示:学生对3种人地观念的认同水平存在差异,学生对人地协调论持非常同意的态度,对征服自然论持不同意的态度,对环境决定论总体持同意的态度,学生对征服自然论的认同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根据测试结果,提出完善测评量表以及教学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 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下载PDF
“人-水-地”和谐的治水理念——以江汉平原防洪减灾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方应波 李长安 +2 位作者 易文芳 汪微 胡建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1,共7页
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对"人-水-地"和谐的治水理念进行了概述;结合江汉平原防洪减灾的实际,分别从我国国情、江河治理的基础、洪水发生的原因3个方面阐述了"人-水-地"和谐是实现科学治水的需要。基于新的治水理念,... 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对"人-水-地"和谐的治水理念进行了概述;结合江汉平原防洪减灾的实际,分别从我国国情、江河治理的基础、洪水发生的原因3个方面阐述了"人-水-地"和谐是实现科学治水的需要。基于新的治水理念,对"人-水-地"和谐思想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提出治水的关键是协调人类活动与洪水储蓄的空间关系,治水的前提是查明流域地质环境与水文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水-地”和谐 江汉平原 防洪
下载PDF
中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和谐观 被引量:3
9
作者 高中华 李颖 《伦理学研究》 2003年第4期40-44,共5页
中和思想博大精深,作为中国古人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及自身内部各种矛盾 关系的高级哲理,与可持续发展有共同的哲学根据,与可持续发展所揭示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发展不谋而合。
关键词 中和思想 可持续发展 普遍和谐观
下载PDF
传统和合思想本质含义探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忠宁 陈慧群 +1 位作者 张氢 史康健 《宜春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4-8,共5页
和合思想是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概念,客观、准确地把握其本质含义,对于我们理解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实证的方法对传统和合思想的含义进行考证分析。并指出,传统和合思想围绕着两个核心范畴(即天与人... 和合思想是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概念,客观、准确地把握其本质含义,对于我们理解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实证的方法对传统和合思想的含义进行考证分析。并指出,传统和合思想围绕着两个核心范畴(即天与人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来展开它的体系,而这一体系又综合地体现在中国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学派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思想 本质含义 天人关系 人人关系
下载PDF
美丽中国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被引量:25
11
作者 黄贤金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共7页
结合十九大报告内容,阐述了以人与自然为核心的美丽中国建设的内涵,即包括:"三个阶段"的战略任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三个方针",支撑美丽中国的"三个体系",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三个职责&... 结合十九大报告内容,阐述了以人与自然为核心的美丽中国建设的内涵,即包括:"三个阶段"的战略任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三个方针",支撑美丽中国的"三个体系",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三个职责",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三个自然";分析了美丽中国所体现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承载、秩序国土以及新型绿色化等方面的格局特征;基于上述认识,尤其是国土空间是美丽中国的载体性质,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体系、国土空间融合机制、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绿色发展共享机制以及生态资本富民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支撑美丽中国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 绿色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下载PDF
中华文化与海外华文文学母题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登翰 黄育聪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43-49,共7页
海外华文文学始终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底蕴,形成了围绕着中华文化核心的几个基本母题。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乡土与故园、祖先与家族、接续传统与文化认同的冲突、兼济与独善的忧患意识都是海外华文文学历久弥新的基本母题。分析与理解这... 海外华文文学始终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底蕴,形成了围绕着中华文化核心的几个基本母题。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乡土与故园、祖先与家族、接续传统与文化认同的冲突、兼济与独善的忧患意识都是海外华文文学历久弥新的基本母题。分析与理解这些母题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海外华文文学的审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天人合一 乡土 家族 文化冲突 忧患意识
下载PDF
基于“人地和谐”的西南山地工业园规划策略 被引量:3
13
作者 夏健 徐澄栋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5-38,57,共5页
针对西南山地工业园的开发建设现状,在分析生态保全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后,提出必须坚持"人地和谐"的理念以保障西南地区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讨论了基于和谐目标和调控主题的西南山地工业园的规划原则和程序,提... 针对西南山地工业园的开发建设现状,在分析生态保全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后,提出必须坚持"人地和谐"的理念以保障西南地区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讨论了基于和谐目标和调控主题的西南山地工业园的规划原则和程序,提出了工业园规划在规划结构、功能布局、道路系统、绿地系统、公共设施和分期建设规划中都必须贯彻"人地和谐"的理念,并详细探讨了以因地制宜、弹性生长为核心的相关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和谐 西南山地 工业园 规划策略
下载PDF
中国茶道中的道家理念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丽施 《茶叶》 2005年第4期256-259,共4页
中国茶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蕴涵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基础。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茶道与道家思想理念深厚悠远的渊源关系。道家学说为中国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并把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以及贵人、重生、保生... 中国茶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蕴涵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基础。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茶道与道家思想理念深厚悠远的渊源关系。道家学说为中国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并把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以及贵人、重生、保生尽年的理念贯彻其中,树立了茶道的灵魂,为中华茶文化乃至中华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道 道家理念 天人合一 贵生 返朴归真
下载PDF
云南民族的传统人地观与生态旅游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维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29-132,共4页
作为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实现形式 ,生态旅游一经提出 ,就迅速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本文试图从哲学层面上对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内涵进行分析 。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环境伦理 环境教育 传统人地观 云南民族
下载PDF
论中国画的写意精神 被引量:2
16
作者 骆亚男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3期154-156,共3页
写意是中国传统绘画最主要的特征。儒、释、道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对中国画文化品格及写意精神的生成、培养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意"是作者发挥性灵感想,于画外寄托的高情雅致。是画家参与造化之机,脱却胸中尘俗的、... 写意是中国传统绘画最主要的特征。儒、释、道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对中国画文化品格及写意精神的生成、培养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意"是作者发挥性灵感想,于画外寄托的高情雅致。是画家参与造化之机,脱却胸中尘俗的、极纯粹的心境。以书入画——书写性是写意画的不二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意 天人合一 中国画
下载PDF
星云人间佛教的环保思想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薛江谋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50-59,120,共11页
以星云法师为代表的星云人间佛教是当代人间佛教运动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关注社会现实,用佛教的思想理念解决现实问题而著称。环保问题作为当今社会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星云人间佛教也很重视,提出了以同体共生为核心,以慈悲护生为基... 以星云法师为代表的星云人间佛教是当代人间佛教运动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关注社会现实,用佛教的思想理念解决现实问题而著称。环保问题作为当今社会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星云人间佛教也很重视,提出了以同体共生为核心,以慈悲护生为基本态度,以惜福勤俭为主要举措,以内外净化为落实途径,以人间净土为践行目标的环保思想。星云人间佛教通过积极的践行,使环保的理念不断发展和完善,为解决当代生态环保问题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云法师 同体共生 慈悲护生 惜福勤俭 内外净化 人间净土
下载PDF
合和之声——中国古典音乐思想的文化探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颖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80-84,共5页
中国古典音乐思想是古代思想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发展浸润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天人合一"观念是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的哲学、美学根基;调和、秩序是其产生发展的自然社会土壤;自觉的生命意识则是其内在的艺术... 中国古典音乐思想是古代思想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发展浸润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天人合一"观念是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的哲学、美学根基;调和、秩序是其产生发展的自然社会土壤;自觉的生命意识则是其内在的艺术思维特征。中国古典音乐思想中蕴含的厚重的生命感与和谐感正是在中华文化精神的润泽中逐渐积淀成熟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音乐思想 天人合一 调和 秩序 生命意识
下载PDF
大一统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1
19
作者 萧平汉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0-44,共5页
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模式形成深厚的文化意蕴 ,产生整体观、天人合一、天人和谐、对异文化的兼容并蓄等价值观 ,形成对当代世界带有普遍意义的统一多元、和谐共处。
关键词 中国 大一统模式 大一统思想 文化意蕴 整体观 天人合一 天人和谐 中央集权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的地理学视角
20
作者 陈金华 秦耀辰 《未来与发展》 CSSCI 2007年第11期2-5,共4页
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不和谐有人地关系失调、空间不公平等地理根源,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有地理学视角:加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研究社会不公正的地理分布;重视弱势... 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不和谐有人地关系失调、空间不公平等地理根源,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有地理学视角:加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研究社会不公正的地理分布;重视弱势群体的研究;重视微观研究;重视社会地理的时间尺度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人地关系 地理学视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