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truction of the Genealogy of Eccentric Monks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Chan Buddhism in the Song Dynasty--From Enlightened Masters in Chan Buddhism,Sages,to Saints
1
作者 Jing-Jia Huang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4年第8期501-511,共11页
Regarding the Chan Buddhism lamp records from the Song Dynasty and starting from Jing De Zhuan Deng Lu,the category of“enlightened masters in Chan Buddhism”禪門達者was listed separately,meaning a separate category w... Regarding the Chan Buddhism lamp records from the Song Dynasty and starting from Jing De Zhuan Deng Lu,the category of“enlightened masters in Chan Buddhism”禪門達者was listed separately,meaning a separate category was established for eccentric monks who pretended to be crazy,had unknown inheritance and miraculous deeds,and were difficult to classify.The following lamp records named this category of eccentric monks as“sages”散聖,or“saints”應化聖賢,which constructed another historical genealogy for the special Chan Buddhism eccentric monks.Moreover,the early lamp records included mostly idiosyncratic mad monks from previous dynasties.Since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Chan Buddhism historical materials included many sages from the current dynasty.Therefore,this study mainly examines how the genealogy of Chan Buddhism eccentric monks was constructed in Song Dynasty Chan Buddhism lamp records,including quotations,and organizes the images of eccentric monks in the Song Dynasty,as written in Chan Buddhism historical materials,in order that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of these enlightened masters,sages,saints,etc.,included in the genealogy of Song Dynasty eccentric monks in the history of Chan Buddhism can be refl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alogy of eccentric monks enlightened masters in Chan Buddhism sages in Chan Buddhism saints in Chan Buddhism Song Dynasty
下载PDF
君子——孔子的理想人格 被引量:27
2
作者 胡继明 黄希庭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1,共5页
"君子"是孔子理想人格的典范;仁爱的宽广胸怀、中庸的处事准则、重礼的道德规范、智明而圣的自觉意识、义以为上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不欺的为人品行等是其基本特征;其价值目标是内圣外王。
关键词 孔子 理想人格 君子的基本特征 内圣外王
下载PDF
人皆可以为尧舜——评孟子理想人格思想的现实性特点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奇伟 高书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5-110,共6页
在孟子思想中,追求完善的理想人格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其“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正是这一追求的生动体现,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特点。主要体现在:1.孟子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方面。在孔子的思想中,圣人这一最高层次的理想人格是一个憧憬之... 在孟子思想中,追求完善的理想人格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其“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正是这一追求的生动体现,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特点。主要体现在:1.孟子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方面。在孔子的思想中,圣人这一最高层次的理想人格是一个憧憬之中,可望而不可及的彼岸世界,具有超验的性质。孟子则认为“圣人”这一理想境界并非可望不可及,圣人不过“与我同类”而已,具有现实性的特点。2.成就理想人格的途径方面。在孟子看来,人性本善,理想人格是通过人人心中所固有的善性的展开而实现的,是自我向善的潜能的实现,肯定了主体的存在价值及现实人生的意义。3.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方面。孟子以积极的入世情怀,追求社会生活的完善,以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为己任,把追求理想人格与追求社会的完善紧密联系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理想人格 现实性 尧舜
下载PDF
论孔孟的人格范式 被引量:3
4
作者 秦永洲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1-25,共5页
孔孟在对伯夷、柳下惠、伊尹等圣贤、权威的人格价值评判中,形成了四种人格范式:“圣之清者”———不降不辱、独善其身;圣之和者———降志辱身,身处污泥而不染;“圣之任者”———忍辱负重、兼善天下;“圣之时者”———金声而玉振。... 孔孟在对伯夷、柳下惠、伊尹等圣贤、权威的人格价值评判中,形成了四种人格范式:“圣之清者”———不降不辱、独善其身;圣之和者———降志辱身,身处污泥而不染;“圣之任者”———忍辱负重、兼善天下;“圣之时者”———金声而玉振。“君子”、“大丈夫”、“大人”、“士”等,是孟子对人格典范的再创造和权力、权威的人格化。孔子以人格为本位,是一种“无可无不可”、“愚不可及”的生存智慧和道德之术,孟子以天下、道义为本位,是人格权威和人格统治在儒家精神世界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范式 圣之清者 圣之和者 圣之任者 圣之时者
下载PDF
“内圣外王”思想的源流及发展历程探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宁陶 谢有长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7年第9期18-21,共4页
"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一种理想人格,产生和形成于先秦时期,有着现实的社会政治背景。孔子是内圣外王思想的奠基者,孟子与荀子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孟子强调在仁且智的内在道德修养方面铸造"圣人"理想... "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一种理想人格,产生和形成于先秦时期,有着现实的社会政治背景。孔子是内圣外王思想的奠基者,孟子与荀子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孟子强调在仁且智的内在道德修养方面铸造"圣人"理想人格,而荀子则强调"圣人"理想人格的外在的社会事功。继先秦之后,内圣外王思想在以后的历史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这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汉唐、宋元明清、近代和现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理想人格 形成 发展
下载PDF
“三治一体”中的道德治理--作为道德协商主体的乡贤参事会 被引量:44
6
作者 郭夏娟 秦晓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25,155,共11页
近年,乡贤参事会在乡村"三治一体"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在学界引起争论,其中不乏质疑之声。本文运用道德治理、协商民主与理想观察者理论,以浙江省德清县的乡贤参事会为例,分析其在"三治一体"结构中处于何种... 近年,乡贤参事会在乡村"三治一体"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在学界引起争论,其中不乏质疑之声。本文运用道德治理、协商民主与理想观察者理论,以浙江省德清县的乡贤参事会为例,分析其在"三治一体"结构中处于何种地位。研究发现,民间自主产生的乡贤参事会具有"理想观察者"的中立与公正特征,因此可以发挥协商民主的道德谈商与调控功能;其运行机制依赖于道德主体的自主调控,在"三治一体"治理结构中具有核心地位;因此,乡贤参事会作为道德协商主体,对化解基层社会治理失灵不仅必要,而且也是协商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创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道德治理 乡贤参事会 “三治一体” 理想观察者
下载PDF
论“名士风度”与“圣贤气象”的思想脉络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汉民 龚抗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14-18,共5页
魏晋"名士风度"与宋代"圣贤气象"是不同的理想人格类型,它们在价值取向、思想资源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但是,它们均是古代士大夫人生哲学的体现,故而在士大夫主体意识、名教可乐、性情结构、超越境界等问题上有诸... 魏晋"名士风度"与宋代"圣贤气象"是不同的理想人格类型,它们在价值取向、思想资源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但是,它们均是古代士大夫人生哲学的体现,故而在士大夫主体意识、名教可乐、性情结构、超越境界等问题上有诸多共同点,着重论述了二者承传发展的关系与思想逻辑的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士风度 圣贤气象 理想人格 士大夫
下载PDF
孔子的理想人格思想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丰先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42-45,共4页
儒家作为中国文化的主干,对中国古代士人的影响至深至巨,其中儒家人格理想思想更是古代士人立身行事的准则。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提出士、君子、圣人三部曲的人格理想思想,并以“仁”贯穿其始终,确立了道德在... 儒家作为中国文化的主干,对中国古代士人的影响至深至巨,其中儒家人格理想思想更是古代士人立身行事的准则。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提出士、君子、圣人三部曲的人格理想思想,并以“仁”贯穿其始终,确立了道德在人格理想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儒家乃至于整个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修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孔子还建构了圣王合一的圣人观,把人格的完善与人民的福祉、社会的进步和天下的太平联系起来,塑造了中国士人关注社群、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人格理想 君子 圣人
下载PDF
中国古代教育哲学中的理想人格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石丽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20,共5页
在中国古代教育哲学史上,教育哲学家孔子首次提出了圣人人格,作为最高层次的理想人格,初步确立了"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范式。在先秦教育哲学家孟子和荀子的发展下,圣人人格不断丰富,此范式得以确立。魏晋时期,玄学教育哲学家... 在中国古代教育哲学史上,教育哲学家孔子首次提出了圣人人格,作为最高层次的理想人格,初步确立了"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范式。在先秦教育哲学家孟子和荀子的发展下,圣人人格不断丰富,此范式得以确立。魏晋时期,玄学教育哲学家对圣人人格作了玄学化的阐释,理想人格进一步发展。到了宋明时期,二程、朱熹、王阳明等教育哲学家赋予了圣人人格更为丰富的内涵,理想人格发展到了顶峰。古代的理想人格思想的核心在于个体内在人格完善和外在践行相统一、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践行相统一,对于加强高校德育,促进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人格 教育哲学 圣人 “内圣外王”
下载PDF
“述而不作”与官本位文化基因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畅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3-121,136,共10页
在有关官本位的社会危害及其成因的学术讨论中,思想文化也是一种切入的视角,比如"述而不作"。述而不作,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态度和思维方式,还体现着官本位文化中上下尊卑的意识,包含着官本位文化基因。在古人对"作"... 在有关官本位的社会危害及其成因的学术讨论中,思想文化也是一种切入的视角,比如"述而不作"。述而不作,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态度和思维方式,还体现着官本位文化中上下尊卑的意识,包含着官本位文化基因。在古人对"作"的敬畏心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臣民原错"、官师一体、圣作贤述、著述等级论的表现。在传统文化中,官本位不仅在支配着物质、财产、权力等社会资源,还支配着语言、著述等文化资源,甚至在创新和沿袭的关系上也有表现。由此,或可开辟出一条从著述思想考察中国官本位文化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述而不作 官本位 文化基因 圣作贤述
下载PDF
论原始儒家的“圣人”理想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顺达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1-106,共6页
“圣人”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范畴。儒家的“圣人”观念与巫文化时期的“巫”存在着渊源关系 :圣人由巫演化而来 ;先秦儒家诸子的政治实践 ,直接促成了这一转变演化 ,也就是说 ,儒家诸子的政治实践过程也就是他们对“圣人”政治理想的... “圣人”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范畴。儒家的“圣人”观念与巫文化时期的“巫”存在着渊源关系 :圣人由巫演化而来 ;先秦儒家诸子的政治实践 ,直接促成了这一转变演化 ,也就是说 ,儒家诸子的政治实践过程也就是他们对“圣人”政治理想的构建过程 ;巫之所以能演化为“圣”和“圣人” ,有深刻的理论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史 先秦史 原始儒家 "圣人"理想
下载PDF
洪堡的“大学之道” 被引量:3
12
作者 俞可 弗里德里希.W.克罗恩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98,105,共7页
威廉·冯·洪堡诞辰250周年纪念在即,盘点其教育遗产,首推其"修身"理想,而非广为全球追捧并复制的柏林大学。作者追溯洪堡的"修身"理想之道统,进而展现洪堡为落实其"修身"理想而擘画的教育改革蓝... 威廉·冯·洪堡诞辰250周年纪念在即,盘点其教育遗产,首推其"修身"理想,而非广为全球追捧并复制的柏林大学。作者追溯洪堡的"修身"理想之道统,进而展现洪堡为落实其"修身"理想而擘画的教育改革蓝图,并分析理想从蓝图中剥离之后所遭遇的窘境,最后以德国当今大学开设通识教育为例,剖析洪堡的"修身"理想重获新生的尝试。作者发现,洪堡的"修身"即为中国士阶层所遵循的"大学之道",其使命在于,由"以文化人"而"止于至善"。"至善"实为愿景,故而,洪堡的"修身"及"大学之道"永远在路上,洪堡的"修身"理想之生命力就潜隐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性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堡 “修身” “修身”理想 大学之道 德国教育
下载PDF
“内圣外王”之探求与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玲红 袁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58-160,共3页
人们喜欢用"内圣外王"来表达儒家的理想人格,概括儒家的人生哲学。"内圣外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具有人格意义,而且还具有政治理想的含义,所体现的是既内在而又超越之旨。应予以批判与继承,至今它对"安身立... 人们喜欢用"内圣外王"来表达儒家的理想人格,概括儒家的人生哲学。"内圣外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具有人格意义,而且还具有政治理想的含义,所体现的是既内在而又超越之旨。应予以批判与继承,至今它对"安身立命"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人生哲学 理想人格
下载PDF
圣贤理想境界的实现途径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娓 《唐都学刊》 2004年第6期82-85,共4页
圣贤不同的理想追求,影响着各自民族的发展与前景。研究其实现不同理想的共同途径,对于人类把握客观规律、掌握社会的前景与个人的命运,有着重要的意义。圣贤所开创的不同的理想之路,其本质竟不约而同:一曰修心:存思至诚,少私寡欲。二... 圣贤不同的理想追求,影响着各自民族的发展与前景。研究其实现不同理想的共同途径,对于人类把握客观规律、掌握社会的前景与个人的命运,有着重要的意义。圣贤所开创的不同的理想之路,其本质竟不约而同:一曰修心:存思至诚,少私寡欲。二曰修行:弃恶扬善,中道而行;舍己利人,普济众生。三曰超佛越圣:破佛圣之缚,无佛圣之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心 理想境界 修行 中道 命运 理想追求 本质 实现途径 社会 现实意义
下载PDF
先秦儒家“内圣外王”思想辨正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宽锋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4期39-46,共8页
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虽为人所熟知,但对其通常的理解却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偏差和含混之处。先秦儒家“内圣外王”思想中的“外王”指的就是“平天下”“明明德于天下”“平治天下”或者“安百姓”“安天下之民”。成就这样的“外王”... 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虽为人所熟知,但对其通常的理解却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偏差和含混之处。先秦儒家“内圣外王”思想中的“外王”指的就是“平天下”“明明德于天下”“平治天下”或者“安百姓”“安天下之民”。成就这样的“外王”的最佳人选无疑是“圣王”,而“圣人成为王者”最为合理的制度化路径就是“禅让”。当“禅让”的理念由于缺乏实际的可行性而被排除之后,“王者”与“圣人”的合理结合方式就是荀子所说的“尊圣者王”或者“圣君贤相”。“外王”的成就必然需要“内圣”的“客观化”,“外王”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仁政”,“仁政”的首要意蕴就是“圣王之制”,而“圣君贤相”之“存神过化”的政治效应当然也是以“仁政”的制度之维为背景和基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内圣外王 尊圣者王 制度之维 客观化
下载PDF
圣人设教 德化天下——论中国传统修身教育理念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6-71,共6页
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人皆具的乾坤明德为修身基础,而人因迷悟不同而有修身程度差别。圣人通过设立生生不息的教育,以天时地利育人;设立礼乐文明的教化,以乾刚坤柔化人;设立尊师重道的教学,以天尊地卑示人。生生以育、礼乐以化和尊师以学三... 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人皆具的乾坤明德为修身基础,而人因迷悟不同而有修身程度差别。圣人通过设立生生不息的教育,以天时地利育人;设立礼乐文明的教化,以乾刚坤柔化人;设立尊师重道的教学,以天尊地卑示人。生生以育、礼乐以化和尊师以学三方面内容是传统文化中启发人们效法天地反身修德、进德修业的修身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德 圣贤 教育 礼乐 尊师
下载PDF
圣贤理想境界的共同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娓 《唐都学刊》 2001年第3期51-54,共4页
圣贤的不同理想境界 ,孕育着不同民族的理想、情操、信念、价值观、思维方式等等 ,影响着各自民族的发展与前景。古代圣贤理想境界的共同特征有四 :一曰不可说 ,二曰无分别 ,三曰天人合一 ,四曰修无所得。
关键词 圣贤 理想境界 共同特征
下载PDF
试论孟子理想人格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亚宁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75-78,107,共5页
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设计,是中国传统哲学长期探索的重要的人生课题之一。而儒家对人生哲学的探索,对中华民族的性格、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孟子理想人格的要素、理想人格典范和理想人格修养三个方面探讨了儒家代... 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设计,是中国传统哲学长期探索的重要的人生课题之一。而儒家对人生哲学的探索,对中华民族的性格、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孟子理想人格的要素、理想人格典范和理想人格修养三个方面探讨了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人生价值取向和理想人格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理想人格 圣人 君子
下载PDF
情智兼得方为圣人——论王弼的理想人格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茂叶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76-80,共5页
王弼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圣人具有超拔的智慧而不滥用智慧,“圣人有情论”还圣人以正常人的生命情感和自然之性,把人格神还原为普通人。在树立“圣人”这一人格典范时,王弼将儒家的理想融入道家的自然,以道家的思想改造传统的儒家经学,形... 王弼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圣人具有超拔的智慧而不滥用智慧,“圣人有情论”还圣人以正常人的生命情感和自然之性,把人格神还原为普通人。在树立“圣人”这一人格典范时,王弼将儒家的理想融入道家的自然,以道家的思想改造传统的儒家经学,形成其“内道外儒”的人格特征,在对经学的重新阐释中将道家推向历史的前台,掀起魏晋玄风,中国哲学思想在这里出现了大的转折,对后世的文学、美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人格 超拔的智慧 圣人有情论 内道外儒 王弼研究
下载PDF
“内圣外王之道”的衍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进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39-43,136,共6页
先秦道、儒学术,其宗旨俱在讲明"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外王之道"主要针对最高统治者立论,其基本义为由圣而王,即统治者以德性修养为出发点,凭借自身"圣"之德力悦服、取信于人,进而"王"天下。... 先秦道、儒学术,其宗旨俱在讲明"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外王之道"主要针对最高统治者立论,其基本义为由圣而王,即统治者以德性修养为出发点,凭借自身"圣"之德力悦服、取信于人,进而"王"天下。究其历史文化渊源,实本原于上古"竞于道德"之原始民主政治。以其陈义高远、缺乏现实可行性,儒家诸子于讲习之余乃以斯道自任,认其为自身之人格理想与人生价值目标,其"外王"内涵亦发生重大变化。秦汉以降,大一统专制治下,"内圣外王"之人生价值渐趋于重内轻外,并最终倾斜于外,其涵义亦世俗化、庸俗化,流失原始儒家的崇高性。宋元以来,《大学》成为科考教材,借助科考的影响力,经由举子童蒙的诵习,"内圣外王之道"为一般社会民众所熟知、认同,进而泛化为社会各职事阶层普遍之人生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民主 衍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