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婴儿”意象看《庄子》思想的承变
1
作者 饶晓玉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43-149,共7页
“婴儿”作为一种意象,散见于先秦诸子百家尤其是道家的述学语境中。老子开拓了道家以“婴儿”体道的先例,庄子也资取了老子“婴儿”意象所传达思想的某些成分:对于素朴古远、自然生命状态的追溯与回归;具有柔性色彩、弱德;自性完满、... “婴儿”作为一种意象,散见于先秦诸子百家尤其是道家的述学语境中。老子开拓了道家以“婴儿”体道的先例,庄子也资取了老子“婴儿”意象所传达思想的某些成分:对于素朴古远、自然生命状态的追溯与回归;具有柔性色彩、弱德;自性完满、自他疏离等。与此同时,庄子又注入了他个人所特有的生命格调,因而庄子的“婴儿”与老子不完全一致,主要表现为:从政治集体走向个人人生的“无为”;内直而外曲的全生选择;顺应自然与超自然的精神对抗。而庄子后学由于诸子述学逐渐趋向会通以及时代使然,其“婴儿”意象在承继老庄思想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新质:对儒家“中庸”观念与仁者情怀的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庄子》 《老子》 庄子后学
下载PDF
“乐死”:庄子的死亡观念
2
作者 闫伟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0-35,42,共7页
对待死亡,老庄皆具“重死”之情,两者区别在于老子注重“哀死”,而庄子则更倾向于“乐死”。庄子“乐死”并非“以死为乐”,而是其死亡超越理念的另类表达。具体而言,庄子以“死生自然”将生死置于宇宙大化之中,依本根之“道”的永恒性... 对待死亡,老庄皆具“重死”之情,两者区别在于老子注重“哀死”,而庄子则更倾向于“乐死”。庄子“乐死”并非“以死为乐”,而是其死亡超越理念的另类表达。具体而言,庄子以“死生自然”将生死置于宇宙大化之中,依本根之“道”的永恒性寻求终极意义上的生死解脱;“生劳死息”在于通过生死存在状态的对比强调生之悲苦与死之逸乐,实质上是庄子刻意抹平生死在世俗情感层面上的鸿沟,以此克服悦生恶死之情;庄子的“以死为归”异于儒家所谓“视死如归”,其主旨是“生寄死归”,即生为暂寄形于天地,死为回归生命之本根。庄子“乐死”具有“不近人情”之弊,但绝非厌世思想,实为一种旷达、超然的死亡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生死观 自然 生劳死息 以死为归
下载PDF
语言特征·思维方式·思想主旨——《齐物论》的一种新解读
3
作者 李亚菁 《运城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7-62,共6页
《齐物论》的诠解一直是一个难分难解的重大课题,学界已有研究缺少对《齐物论》语言与思维、思维与思想等关系的关注。基于研究现状的不足,通过分析修辞,可以得出《齐物论》善用隐喻和跳变叙事的语言特征,这种语言特征反映出庄子非抽象... 《齐物论》的诠解一直是一个难分难解的重大课题,学界已有研究缺少对《齐物论》语言与思维、思维与思想等关系的关注。基于研究现状的不足,通过分析修辞,可以得出《齐物论》善用隐喻和跳变叙事的语言特征,这种语言特征反映出庄子非抽象和多视角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指向《齐物论》的思想主旨:“不齐”问题的消解在于“以道观之”的认知视域。围绕思维方式这一新的视角展开对《齐物论》的剖析,有利于推动学界对庄子和《齐物论》思想真意的再认识,推进中国传统思想再创造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齐物论》 语言特征 思维方式 思想主旨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道家生态智慧的传承与发展
4
作者 汤梅 张攀 《宜春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1-6,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厚根基,以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为例,其生态智慧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话语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核心及关键所在,在尊重自然的实践向度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厚根基,以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为例,其生态智慧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话语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核心及关键所在,在尊重自然的实践向度上,习近平总书记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与发展了道家的“物无贵贱”“天人合一”“万物一齐”;在顺应自然的实践向度上,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生态环境生产力论”继承与发展了道家的“道法自然”“道常无为”“顺物自然”;在保护自然的实践向度上,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红线论”“生态法制论”继承与发展了道家的“知足知止”“少私寡欲”“复归于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生态文明思想 老子 庄子
下载PDF
试论道法两家历史观的异同 被引量:6
5
作者 蒋重跃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3-80,共8页
道法两家历史观的异同是在历史中形成的。老子否定周代主流历史观中的宗教和道德因素,为历史理性的独立发展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庄子发展了"性情"和"命"的观念,扩大了历史理性的领域,但却陷入深刻的矛盾之中;韩非把... 道法两家历史观的异同是在历史中形成的。老子否定周代主流历史观中的宗教和道德因素,为历史理性的独立发展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庄子发展了"性情"和"命"的观念,扩大了历史理性的领域,但却陷入深刻的矛盾之中;韩非把人的欲望看作社会的基本内容,在理论上消解了历史的内在矛盾,使纯粹历史理性的历史观得以形成。两家历史观的异同与各自的思想体系是一致的,可以得到道论上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法家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历史理性 道论
下载PDF
道家的起源与神话的类型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儒宾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3-150,共18页
道家是秦汉后建构出来的学派,先秦时期没有"道家"一派,后世建构出来的"道家"遂不能不有较强的异质性。道家分为"黄老"与"老庄"两支,前者重外王,后者重内圣,但内圣与外王亦有连续性。黄帝、老... 道家是秦汉后建构出来的学派,先秦时期没有"道家"一派,后世建构出来的"道家"遂不能不有较强的异质性。道家分为"黄老"与"老庄"两支,前者重外王,后者重内圣,但内圣与外王亦有连续性。黄帝、老子、庄子是道家传统中最重要的三个符号,追溯道家三子的起源,可追溯到神话的源头。黄帝源于天子神话,老子源于大母神神话,庄子源于飞仙神话,神话的源头不同,三子的思想定向也就不同。三子继承远古的神话,也继承了远古时期积极礼仪的斋戒实践。在从巫教(萨满教)到道家的传承中,后者也对前者作了批判的转化,三子在战国时期分别形成各自的体系,并在秦汉后被聚合成一家,即所谓的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神话 萨满教 黄帝 老子 庄子 大母神 飞仙 斋戒
下载PDF
文本·语境·心态:王船山的老庄异同论 被引量:2
7
作者 邓联合 徐强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75,共8页
明清之际,王船山一方面在其庄学专书中严格区分庄子与老子之学,并认为庄高于老。但另一方面,在其他的大量著述中,他却又屡屡混同老庄,罔顾庄子之学的独特性,不加区分地指斥二者。这种自相矛盾的理论观念,当归因于船山著述的文本类型差... 明清之际,王船山一方面在其庄学专书中严格区分庄子与老子之学,并认为庄高于老。但另一方面,在其他的大量著述中,他却又屡屡混同老庄,罔顾庄子之学的独特性,不加区分地指斥二者。这种自相矛盾的理论观念,当归因于船山著述的文本类型差异、不同著述所涵涉的思想语境差异,以及处于衰乱之世中其醇儒品格和遗民孤困之心的纠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老子 庄子
下载PDF
《老子》技术思想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克明 杨叔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8-12,共5页
老子的技术思想在中国哲学与中国科技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老子》中有关于机械工程技术的记载 ,体现了老子的技术思想。《老子》提出的“朴散为器”、“大制不割” ,“有而用之”、“有而不用” ,“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 老子的技术思想在中国哲学与中国科技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老子》中有关于机械工程技术的记载 ,体现了老子的技术思想。《老子》提出的“朴散为器”、“大制不割” ,“有而用之”、“有而不用” ,“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图难于其易 ,为大于其细”等思想 ,对于提高科技工作者和设计人员的精神境界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技术思想 机械工程
下载PDF
辩者论题的科学思想与反向思维 被引量:2
9
作者 董英哲 董研 +1 位作者 董倩 董宁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65-270,共6页
对《庄子·天下》中所载先秦名家辩者的一些论题大都是诡辩的说法,从科技史和思维学的角度作了重新探讨。认为除一两条外,则都不是诡辩,其中蕴藏着深邃的科学思想,并有一条超越常规的思路。这条思路不同于一般循规蹈矩的正常思... 对《庄子·天下》中所载先秦名家辩者的一些论题大都是诡辩的说法,从科技史和思维学的角度作了重新探讨。认为除一两条外,则都不是诡辩,其中蕴藏着深邃的科学思想,并有一条超越常规的思路。这条思路不同于一般循规蹈矩的正常思维,带有“智力叛逆”的性质,是一种反向思维,也可以说是更高层次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者论题 科学思想 反向思维
下载PDF
刘勰“庄老告退,山水方滋”说新论——六朝山水审美勃兴的儒学省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强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68,共10页
刘勰的"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说,不仅凸显了玄言诗与山水诗的内在张力,更蕴含着对于诗歌本质论和文学新变论的"价值判断"。其隐而未彰的意涵是:东晋以来,以"庄老"玄理入诗的风气,阻断了诗歌言志、缘情、... 刘勰的"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说,不仅凸显了玄言诗与山水诗的内在张力,更蕴含着对于诗歌本质论和文学新变论的"价值判断"。其隐而未彰的意涵是:东晋以来,以"庄老"玄理入诗的风气,阻断了诗歌言志、缘情、比兴、寄托之通道,使诗歌陷入"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窠臼中而不得舒展。而刘宋初年山水诗的兴起,正是摆脱了玄言诗的玄虚枯淡之弊,才终于接通了诗歌之"情志""兴寄"的千年传统,从而使诗歌创作获得了焕然一新的面貌和滋润活泼之生机。遗憾的是,刘勰基于儒家诗学和美学立场的这一论说,却长期有意无意地被误读和遮蔽了。实际上,六朝山水审美及山水诗的勃兴,固然与道、佛思想不无关系,却更是儒家"山水比德"观念、诗骚精神和兴寄传统长期浸润的结果。而刘宋初年儒学思潮的回归,无疑对山水诗的兴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庄老思想 山水审美 儒学省察
下载PDF
老庄教育心理思想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燕国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5-92,共8页
文章就老庄道家的教育心理思想讨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教育心理思想的基本观点,论述为学论与无为论;学习心理思想,论及学习的意义、过程、原则与方法;德育心理思想,探讨德育的过程、原则与方法;差异心理与教师心理思想。
关键词 老庄 教育心理思想 学习心理思想 德育心理思想 差异心理与教师心理思想
下载PDF
论道家理想人的模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玉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9-132,共4页
道家理想人的模型———"真人",是顺应自然、超凡脱俗、逍遥自在和初具神性之人,他通过损欲损知得以成就,并为后来道教理想人的模型———"仙人"奠定了雏形。
关键词 道家理想人 “真人” 老子 庄子
下载PDF
前老子时期“道”语词的发展及哲学准备 被引量:4
13
作者 吾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3,共8页
文章在于考察老子同时代以及之前“道”这一语词及其概念的发生与发展,考察它的原始义以及后来的各个衍生义,由此把握道从日常语词发展为哲学概念的完整过程。其具体包括:(1)“道”包括道路、引导在内的原始含义;以及由此衍生出的(2)... 文章在于考察老子同时代以及之前“道”这一语词及其概念的发生与发展,考察它的原始义以及后来的各个衍生义,由此把握道从日常语词发展为哲学概念的完整过程。其具体包括:(1)“道”包括道路、引导在内的原始含义;以及由此衍生出的(2)方法义;(3)社会法则义;(4)道德义;(5)自然法则义;(6)更为普遍的规律或法则义;(7)由原始而发展的言说义等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考察有助于我们了解老子之前或同时,关于道的语词内涵发展所已到达的进度,了解老子“道”的哲学的概念准备,了解前人为老子哲学所奠定的观念甚至是思想基础,并了解前老子之道与老子之道的内在连接。完全有理由这样说,老子的道并不是无中生有、凭空产生的。是前老子时代关于道的丰富理解或认识构成了老子“道”的哲学的坚实概念与思想基础。老子所要做的是在此基础上向着抽象与系统高度的辉煌一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词 概念 观念 思想 春秋 前老子时期 早期哲学
下载PDF
《淮南子》对庄子的积极阐释 被引量:6
14
作者 方勇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26-33,共8页
《淮南子》是一部以反映道家思想为主的黄老学著作,其中不但大量援引了《庄子》思想资料,而且还往往对这些思想资料进行了积极阐释,从而既为庄子学说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又为汉初最高统治者提供了一套适应当时实际情况的治身、治国... 《淮南子》是一部以反映道家思想为主的黄老学著作,其中不但大量援引了《庄子》思想资料,而且还往往对这些思想资料进行了积极阐释,从而既为庄子学说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又为汉初最高统治者提供了一套适应当时实际情况的治身、治国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黄老学 庄子 道家思想 无为论 修养论 政治思想
下载PDF
超越五色的玄素世界——论老庄哲学中的色彩符号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哲娜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29,共7页
在五色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以老庄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却强烈抨击五色文明。他们推崇玄黑、素白,以之隐喻最高哲学范畴——"道"或者"天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想社会模式。由道家脱胎而来的道教将老庄对... 在五色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以老庄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却强烈抨击五色文明。他们推崇玄黑、素白,以之隐喻最高哲学范畴——"道"或者"天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想社会模式。由道家脱胎而来的道教将老庄对玄素境界的追求物化为充满玄素意象的神话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庄哲学 玄素符号 本体范畴 理想社会模式
下载PDF
中华媒介生态文化史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冰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2-86,共5页
媒介生态是近期西方传播理论的亮点之一,文章以新的视角,在中国古代传播史的源发思想中,选取"万物不同相禅若环"与传播生态链规律,"君子役物"与超越技术理性,"天人合一"与媒介生态的终极目标三个维度,对... 媒介生态是近期西方传播理论的亮点之一,文章以新的视角,在中国古代传播史的源发思想中,选取"万物不同相禅若环"与传播生态链规律,"君子役物"与超越技术理性,"天人合一"与媒介生态的终极目标三个维度,对中华媒介生态文化史作了初步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媒介生态 老庄 荀子
下载PDF
论老庄的生命价值观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得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70,共4页
老庄的生命价值观是以"道"为核心,以自然和自由为鹄,以对自然之体认及与自由的契合为圭臬。在老庄思想中,"自然"不是西方所谓的实体性存在,而是一形容词,意谓自己而然,此自己而然的持有即是自由的朗现。它们是真善... 老庄的生命价值观是以"道"为核心,以自然和自由为鹄,以对自然之体认及与自由的契合为圭臬。在老庄思想中,"自然"不是西方所谓的实体性存在,而是一形容词,意谓自己而然,此自己而然的持有即是自由的朗现。它们是真善美的圆融统一,由此,老庄建立起一套以"法天贵真"为生命价值原则,"为善无近名"为生命价值方法和"原天地之美"为生命价值理想的自然与自由的生命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庄 自然 自由
下载PDF
《庄子》汪洋恣肆风格论 被引量:3
18
作者 潘胡锁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39,共6页
“汪洋恣肆”是《庄子》散文的基本风格。从思想内容来看 ,主要表现在思想的开放性和超前性 ,题材的广泛性与奇异性。从艺术形式来看 ,主要表现在文章体裁的开拓创新 ,章法的变化莫测 ,语言的幽默辛辣、铺张扬厉。“汪洋恣肆”实际是对... “汪洋恣肆”是《庄子》散文的基本风格。从思想内容来看 ,主要表现在思想的开放性和超前性 ,题材的广泛性与奇异性。从艺术形式来看 ,主要表现在文章体裁的开拓创新 ,章法的变化莫测 ,语言的幽默辛辣、铺张扬厉。“汪洋恣肆”实际是对儒家伦理的一种强力冲击 ,是对文学体裁、章法、语言的大胆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材 体裁 章法 语言 《庄子》 思想内容 艺术形式 散文 艺术风格
下载PDF
论唐宋哲理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振谦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3-93,共11页
哲理词是唐宋词研究中较少关注的种类。哲理词是古代诗歌理性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与唐宋时期佛禅、理学、老庄哲学相互交融的文化背景紧密相关。唐宋哲理词创作大致经历了一个唐五代萌生与初成、北宋时期发展与成熟以及南宋延续与新变... 哲理词是唐宋词研究中较少关注的种类。哲理词是古代诗歌理性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与唐宋时期佛禅、理学、老庄哲学相互交融的文化背景紧密相关。唐宋哲理词创作大致经历了一个唐五代萌生与初成、北宋时期发展与成熟以及南宋延续与新变的过程。唐宋哲理词兼具理性精神与诗性品质,其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理交融与以理化情、形象性与理趣性、议论性与形上性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理词 理趣 佛禅 理学 老庄哲学
下载PDF
道家生态哲学思想要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红兵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6-9,共4页
道家生态哲学主要包括"道法自然"的生态存在论、"尊道贵德"的生态价值论、"自然无为"的生态实践观三个方面。"道法自然"突出了宇宙万物运化过程的自然性,认为人与万物均由道而生,是平等共生的... 道家生态哲学主要包括"道法自然"的生态存在论、"尊道贵德"的生态价值论、"自然无为"的生态实践观三个方面。"道法自然"突出了宇宙万物运化过程的自然性,认为人与万物均由道而生,是平等共生的关系;"尊道贵德"强调尊重自然运化过程及秩序的价值以及人与万物自然本性的价值;"自然无为"主张"无为而为",减少对自然万物的干扰,顺应、发挥自然造化过程及秩序的作用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生态哲学 老子 庄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