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魏晋南北朝碑刻假借字职用关系考察
1
作者 程慧 王敏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6-74,共9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碑刻中假借字与假借义、假借字与该字本义、假借字与被借字等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按照职用关系对其进行细致测查与分类研究十分必要。经统计,该时期碑刻假借字共出现约608处,其中“本无其字”的假借79处,“本有其字”的通... 魏晋南北朝时期碑刻中假借字与假借义、假借字与该字本义、假借字与被借字等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按照职用关系对其进行细致测查与分类研究十分必要。经统计,该时期碑刻假借字共出现约608处,其中“本无其字”的假借79处,“本有其字”的通假513处,假借字代替专用假借字16处。该时期碑刻假借字中“本无其字”的假借呈衰落趋势,“本有其字”的通假增长且占比呈绝对优势,并且存在一批临时假借向古今假借过渡的假借字;此外,多承袭历史约定俗成假借字,包括一部分沿袭前代假借字形但假借义不同的字,完全新出假借字占比较小。该时期碑刻假借字成因多样,同时为字词关系、字际关系研究等提供了一批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碑刻 假借字 职用
下载PDF
新见甘肃合水县双柳树佛教造像碑考析
2
作者 高海燕 魏文斌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8-106,共9页
甘肃合水县发现一通北朝佛教造像碑,通过与关陇地区一些有纪年的北朝造像和石窟造像的比对,以及对碑刻铭文内容的分析,推断其应雕凿于北周初年。该碑为社邑造像碑,其题记反映出两种史实:一是西魏北周时期宇文泰推行赐、复胡姓,一是北朝... 甘肃合水县发现一通北朝佛教造像碑,通过与关陇地区一些有纪年的北朝造像和石窟造像的比对,以及对碑刻铭文内容的分析,推断其应雕凿于北周初年。该碑为社邑造像碑,其题记反映出两种史实:一是西魏北周时期宇文泰推行赐、复胡姓,一是北朝陇东地区少数民族融合、聚居、结社及佛教信仰状况。该造像碑的发现为研究陇东地区北朝晚期的佛教与佛教艺术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水县 双柳树 佛教造像碑 北周
下载PDF
北齐蒙山大佛北侧《金刚经》摩崖刻经碑综合研究
3
作者 王新 潘力 邱忠鸣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13-19,共7页
太原北齐蒙山大佛北侧原存一方摩崖刻经残碑,碑刻字体为楷书,年代大约为唐代。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比对,发现残存碑文内容和顺序均与什译《金刚经》高度吻合,这一刻经碑可基本判定为鸠摩罗什译《金刚经》之全本。文献之外,考察其物质形... 太原北齐蒙山大佛北侧原存一方摩崖刻经残碑,碑刻字体为楷书,年代大约为唐代。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比对,发现残存碑文内容和顺序均与什译《金刚经》高度吻合,这一刻经碑可基本判定为鸠摩罗什译《金刚经》之全本。文献之外,考察其物质形态、文本、媒材、空间与仪式,探求唐人如何看待书刻《金刚经》,以及他们在信仰中是如何体验这一实践的。综合相关佛典以及敦煌写本,可知此刻经碑的建造,首要目的在于营福;而结合位于此碑近侧的禅窟来考量,亦当有禅观之用。此外利用敦煌文献,推知嵌于寺壁的刻经碑这一媒材表现形式出现的原因。这对于我们认识中国艺术史上这一特定媒材与形式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齐 蒙山大佛 摩崖刻经碑 《金刚经》 具身实践
下载PDF
隋代孟显达碑所涉北魏西魏史事考述——武威相关金石整理研究之一
4
作者 马振颖 陈晶晶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8-25,共8页
孟显达碑是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重要隋代碑刻之一。碑主孟显达是武威人,生活在北魏西魏时期,不见于正史记载。通过对《孟显达碑》碑文的解读,可以了解诸多北魏、西魏时的相关史实,特别是碑主参与过“沙苑之战”“河桥之战”等重大战役... 孟显达碑是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重要隋代碑刻之一。碑主孟显达是武威人,生活在北魏西魏时期,不见于正史记载。通过对《孟显达碑》碑文的解读,可以了解诸多北魏、西魏时的相关史实,特别是碑主参与过“沙苑之战”“河桥之战”等重大战役,再如攻打豆军、北呈的两次战事,史籍未载,可补史阙。碑文记载的志主西魏时期的任官,对研究西魏官制沿革乃至西魏历史更具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显达碑 北魏 西魏 仕宦
下载PDF
东魏北齐造像碑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唐仲明 武昊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10-16,共7页
本文以考古发现及馆藏的纪年东魏—北齐造像碑为对象,根据表现形式将其分为扁体造像碑和方柱造像碑两大类,再根据碑像类型等进行类型分析,将造像碑分为东魏初—北齐初,东魏末—北齐末两期,并归纳其时代特征。通过造像碑的纪年及分布区... 本文以考古发现及馆藏的纪年东魏—北齐造像碑为对象,根据表现形式将其分为扁体造像碑和方柱造像碑两大类,再根据碑像类型等进行类型分析,将造像碑分为东魏初—北齐初,东魏末—北齐末两期,并归纳其时代特征。通过造像碑的纪年及分布区域分析,发现造像碑集中出现于豫北、豫西地区,东魏时期有少量出现于晋西南和鲁中。到了北齐时期,向晋中南、鲁西南、皖北扩张。从类型来看,以扁体造像碑为主,占全部的近八成。方柱造像碑主要流行于北齐时期,分析其类型、样式可知,应当为佛塔的模拟。从造像题材及发愿文来看,超过三分之二的造像碑没有明确的信仰指向,结合供养人的身份,说明当时的中下层信众更加重视供养行为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魏 北齐 造像碑
下载PDF
北朝道教造像再考察——以造像碑为中心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睿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80,共8页
本文对北朝道教造像碑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分期,在此基础上,对北朝道教造像碑主尊造像与魏晋壁画墓墓主形象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道教造像样式应来源于传统文化因素的观点。最后,通过实物与同时期道经中有关尊神名号、衣冠制度... 本文对北朝道教造像碑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分期,在此基础上,对北朝道教造像碑主尊造像与魏晋壁画墓墓主形象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道教造像样式应来源于传统文化因素的观点。最后,通过实物与同时期道经中有关尊神名号、衣冠制度等文献的对比,认为早期道教造像系统具有较强的民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美术 造像碑 北朝
下载PDF
泰山北齐造像碑记与敦煌“白衣佛”问题新证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晓冀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22-125,共4页
敦煌莫高窟有五铺主佛身着白色衣衫的说法图壁画,为北魏和西魏时期所绘。关于其身份的研究成果斐然,但多数都是从宗教史或佛教典籍的角度进行揣测。泰山地区发现的一通北齐佛教造像碑底座恰有"白衣大像"题名,成为研究敦煌北朝... 敦煌莫高窟有五铺主佛身着白色衣衫的说法图壁画,为北魏和西魏时期所绘。关于其身份的研究成果斐然,但多数都是从宗教史或佛教典籍的角度进行揣测。泰山地区发现的一通北齐佛教造像碑底座恰有"白衣大像"题名,成为研究敦煌北朝"白衣佛"问题的新证据。这一发现证明,白色与弥勒的关系在佛教经典和艺术现实中如此密切,"白衣佛"正是弥勒无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白衣佛 泰山北齐造像碑 白衣大像
下载PDF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假借字——以碑刻文字为例
8
作者 郭洪义 毛远明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83-91,共9页
文字假借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用字现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全面衰落。该时期的假借字大多是承袭前代的假借用法,新产生的假借字其实很少。但此时期出现的一些文字现象,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假借,前人研究多把假借字与类化字、讹混字、... 文字假借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用字现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全面衰落。该时期的假借字大多是承袭前代的假借用法,新产生的假借字其实很少。但此时期出现的一些文字现象,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假借,前人研究多把假借字与类化字、讹混字、同形字等相混淆。论文通过对碑刻文献中假借字的全面调查,清理假借字与异体字、类化字、讹混字等之间诸多复杂关系,科学揭示出该时期假借现象的特征和本质,并纠正前人误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假借字 文字现象 碑刻
下载PDF
成都万佛寺遗址出土《南朝双观音造像碑》中的佛寺园林研究
9
作者 林源 魏颀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7-132,共6页
魏晋南北朝是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但这一时期的佛寺园林极少有形象资料可为研究佐证。成都万佛寺遗址出土的《南朝双观音造像碑》碑阴清晰描绘了一处佛寺园林,提供了此时期佛寺园林的重要图像资料。通过对这一图像的分析与复原研究,可... 魏晋南北朝是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但这一时期的佛寺园林极少有形象资料可为研究佐证。成都万佛寺遗址出土的《南朝双观音造像碑》碑阴清晰描绘了一处佛寺园林,提供了此时期佛寺园林的重要图像资料。通过对这一图像的分析与复原研究,可探知南北朝佛寺园林的空间格局与山、池渠、植物等组成内容的营造特征,如寺院入口的渠池-桥-莲花模式,主体建筑集中于前院,以乔木、灌木组合为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并以孤植、蕉石组合等方式创造景观焦点;寺院后部筑山植树,营造自然山林之意趣。该图像反映出佛寺园林的组成、格局和造景特征受到皇家苑囿和士人园林的影响,同时为满足佛教活动的需求又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成都万佛寺 《南朝双观音造像碑》 魏晋南北朝 佛寺园林
下载PDF
金代《聚圣岩公据》碑所见全真教在河北北部的早期传播
10
作者 冯金忠 张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47-57,共11页
《聚圣岩公据》碑原位于河北省阳原县盘崖山,其年代为金泰和六年(1206年),为历代县志所阙载,今已亡佚。陈垣《道家金石略》、王新英《全金石刻文辑校》有其录文。它实际上为历代阳原县志所著录的聚圣岩碑(金泰和七年)的碑阴部分。据现... 《聚圣岩公据》碑原位于河北省阳原县盘崖山,其年代为金泰和六年(1206年),为历代县志所阙载,今已亡佚。陈垣《道家金石略》、王新英《全金石刻文辑校》有其录文。它实际上为历代阳原县志所著录的聚圣岩碑(金泰和七年)的碑阴部分。据现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库的该公据碑拓片,可以纠正陈垣《道家金石略》和王新英《全金石刻文辑校》录文的一些疏失。其所反映的道教派别,陈垣先生归入“归属不明者”,但根据种种迹象,似当属于全真。这反映至晚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全真教已在河北北部民间传播;另外,从全真初传期的传播地域上看,显示出多向度分散传播的特点,学界所惯称的由齐鲁而至燕赵的传播路径不能绝对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聚圣岩公据》碑 全真教 河北北部 早期传播
下载PDF
北魏碑刻“将军”类职官初探
11
作者 吴为民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1期25-28,共4页
以北魏碑刻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将军”类职官进行研究。在统计出北魏碑刻出现的所有“将军”类职官后,结合《魏书.官氏志》,从名号、品级、册封次数等方面描述该时期的“将军”职官。
关键词 北魏 碑刻 将军 职官
下载PDF
两件夏侯纯陀造像的信仰、风格与源流探究——甘肃馆藏佛教造像研究之五
12
作者 王艳 魏文斌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2-50,共9页
甘肃省博物馆和西安碑林博物馆各藏一北周天和四年佛教造像碑,两件造像碑发愿文相同,显示为夏侯佛陀雕造。前者正面为观音菩萨立像,后者为四面单体造像碑,上雕佛、弟子、菩萨和供养人等形象,它们的造像形式是天和年间佛教造像样式的例证... 甘肃省博物馆和西安碑林博物馆各藏一北周天和四年佛教造像碑,两件造像碑发愿文相同,显示为夏侯佛陀雕造。前者正面为观音菩萨立像,后者为四面单体造像碑,上雕佛、弟子、菩萨和供养人等形象,它们的造像形式是天和年间佛教造像样式的例证,经考证,二者的来源地应为渭北耀县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周 夏侯纯陀造像 信仰 风格 源流
下载PDF
近二十年北朝碑刻文献整理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小瑞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61-65,共5页
碑刻文献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研究价值日益突显。北朝碑刻文献丰富,研究成果丰硕,尽管如此,文献整理方面的田野调查、辨伪、目录、碑版等碑刻文献学的理论方法相对滞后,依然是包括北朝在内的碑刻文献研究的主要难题和共性问题。通... 碑刻文献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研究价值日益突显。北朝碑刻文献丰富,研究成果丰硕,尽管如此,文献整理方面的田野调查、辨伪、目录、碑版等碑刻文献学的理论方法相对滞后,依然是包括北朝在内的碑刻文献研究的主要难题和共性问题。通过分析北朝碑刻文献的特点与研究价值,梳理近二十年北朝碑刻文献整理现状,提出以北朝这一断代碑刻文献为切入点,深入探索碑刻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突显北朝碑刻文献中的民族特色,是今后北朝碑刻文献整理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 碑刻 文献
下载PDF
北周时期佛教造像碑图像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狄智奋 高雪莹 《创意设计源》 2015年第1期12-17,共6页
本文以北周时期的造像碑图像为研究对象,对这一时期的造像碑的特点进行了梳理,在把握其风格嬗变的基础上,对其原因进行探讨。北周前期的造像碑,在风格上体现了对北魏以来造像样式的继承;后期则以南朝文化为宗,显现出逐步汉化的趋势。在... 本文以北周时期的造像碑图像为研究对象,对这一时期的造像碑的特点进行了梳理,在把握其风格嬗变的基础上,对其原因进行探讨。北周前期的造像碑,在风格上体现了对北魏以来造像样式的继承;后期则以南朝文化为宗,显现出逐步汉化的趋势。在汉化的同时,有机地结合了本民族特质,不断创新,最终发展出新的独具特色的造像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周 造像碑图像 文化
下载PDF
嘛哈啦寺发现的魏碑识读与初探
15
作者 曹学文 刘亨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62,共4页
最近在炳灵寺属寺东乡嘛哈啦寺发现了一块北魏正光六年的红砂岩石碑。本文介绍了石碑的概况,对背面的文字做了初步的识读和注解,并对石碑的来历和价值做了一定的研究,认为石碑是研究炳灵寺石窟艺术在北魏后期发展演进的重要资料。
关键词 炳灵寺 嘛哈啦寺 魏碑 识读
下载PDF
陕西西安市祝村隋代宇文昡墓(M13)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健 段成刚 +2 位作者 王艳朋 苟烨(绘图) 付一豪(摄影)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0,F0002,共21页
2020年1—4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配合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储备中心GX3-18-15号宗地(高新人才公寓项目)用地的建设过程中,发掘了一批跨隋、唐、明清时期的古墓葬。其中,编号2020RCGYM13有明确纪年,为一座开皇十四年(594... 2020年1—4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配合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储备中心GX3-18-15号宗地(高新人才公寓项目)用地的建设过程中,发掘了一批跨隋、唐、明清时期的古墓葬。其中,编号2020RCGYM13有明确纪年,为一座开皇十四年(594年)的隋代皇室贵族墓葬。墓主为北周宣帝之女。该墓形制为长斜坡墓道带天井单室土洞墓,被盗严重,墓中出土有镇墓武士俑、镇墓兽、风帽俑、陶灶、水晶串珠、金饰、石墓志等随葬器物,具有北周至隋的墓葬特征。在墓室东北方向约30米处发现一座神道碑,其为研究北周与隋代过渡时期的皇室贵族墓葬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周 隋代 乐平公主 墓碑
原文传递
新出土隋代宇文昡碑志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健 段成刚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97,共6页
2020年3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祝村南发掘了卒于隋代的北周公主墓葬一座,出土了碑、志各一方。结合相关材料认定,碑志记载为同一人,即北周宣帝与皇后杨丽华的女儿——宇文昡,其为研究北周宗室问题提供了新... 2020年3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祝村南发掘了卒于隋代的北周公主墓葬一座,出土了碑、志各一方。结合相关材料认定,碑志记载为同一人,即北周宣帝与皇后杨丽华的女儿——宇文昡,其为研究北周宗室问题提供了新资料。宇文昡碑文为入华粟特人后裔何妥所撰,其对儒学有相当研究,同时,碑文可以补遗《全隋文》。碑志结合《隋书》记载,对于研究隋代粟特人问题也有推进意义。宇文昡墓的发掘,可加深对这一时期毁墓、毁碑等问题的认识。新出北周公主碑志,对于研究北周史等,提供了新的资料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文昡 碑志 隋代 北周 毁碑
原文传递
三门峡北宋陕州奉诏新建府学记碑相关问题讨论
18
作者 张峰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133,共8页
陕州奉诏新建府学记碑主要记载了北宋崇宁年间陕州府学兴建的经过。本文主要对其碑文及碑体上发现的“刘仲游题记”“陕府学图”“陕府学图序”等进行了释读与探讨,为研究陕州府学的兴建、建制规模、位置变迁及其发展演变等提供了新资料... 陕州奉诏新建府学记碑主要记载了北宋崇宁年间陕州府学兴建的经过。本文主要对其碑文及碑体上发现的“刘仲游题记”“陕府学图”“陕府学图序”等进行了释读与探讨,为研究陕州府学的兴建、建制规模、位置变迁及其发展演变等提供了新资料,提出了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陕州 府学碑 陕州府学 陕州文庙
原文传递
甘肃馆藏造像碑塔舍身饲虎本生图像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文斌 高海燕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73,91,共12页
本生故事是佛教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舍身饲虎本生以牺牲、奉献为主题思想,在北朝时期较为常见且具有一定代表性,新疆、甘肃、河南、山西等地的石窟中保存有一定数量的该本生故事壁画和雕刻。佛教造像碑、塔是与石窟一脉相承的佛教艺术... 本生故事是佛教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舍身饲虎本生以牺牲、奉献为主题思想,在北朝时期较为常见且具有一定代表性,新疆、甘肃、河南、山西等地的石窟中保存有一定数量的该本生故事壁画和雕刻。佛教造像碑、塔是与石窟一脉相承的佛教艺术表现形式,其龛像、铭文及其他佛教内容往往相互印证,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表达一定的主题。甘肃馆藏的两件刻有舍身饲虎本生图像的碑塔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其内容、构图、思想内涵等相关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 造像碑 造像塔
原文传递
连云港海清寺阿育王塔建造年代探析
20
作者 赵旭 《石窟寺研究》 2019年第1期191-200,共10页
江苏连云港海清寺塔现存塔身,目前公认的建造起止时间是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到天圣九年(1031年)。笔者根据海清寺塔碑刻及出土文物认为,现存的北宋海清寺砖塔是在南唐木塔原址上重建的,并且北宋时期的建塔时间不止九年。
关键词 海清寺塔 年代 碑刻 南唐 北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