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Dynasty
1
《China Today》 2001年第5期26-31,共6页
关键词 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dynasty
下载PDF
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2
《ChinAfrica》 2018年第8期60-61,共2页
Built between 1368 and 1911, The 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1368- 1644) and Qing (1644-1911) dynaslies includes Xianling Tombs of theMing Dynast). Eastern and Western Qing Tornbs, Xiaoling Tomb of the Ming Dynasty.
关键词 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下载PDF
Imperial Palace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Beijing and Shenyang
3
《ChinAfrica》 2018年第5期60-61,共2页
As the imperial residences of the emperor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1368-1911), the Imperial Palace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Beijing and Shenyang were the centers of state power in late feudal China.
关键词 imperial Palace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Beijing and Shenyang
下载PDF
“体用排偶”与明清制义的文体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维昭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7,共9页
“制义”是明清科举考试中经义文体的正式名称,“八股文”则是对经义文体的俗称。明代官方正式文件从不称其科举文体为“八股文”,明代的经义文集一般不以“八股文”为书名,“八股文”一词不能准确、全面揭示明清经义文的文体性质和特... “制义”是明清科举考试中经义文体的正式名称,“八股文”则是对经义文体的俗称。明代官方正式文件从不称其科举文体为“八股文”,明代的经义文集一般不以“八股文”为书名,“八股文”一词不能准确、全面揭示明清经义文的文体性质和特点。《明史·选举志》指出“体用排偶”是明代制义主体部分的文体形态特点。“排偶”包括排比和骈偶,骈偶类包括两扇、四段、六股、八股、十股、十二股、十六股等。在排比类中存在着一种股数为奇数的排比形态,如三股文、五股文、七股文、九股文,可统称为“奇股文”。奇股文的存在应引起我们重视,明清制义文体的本质与特点需要重新认识。决定明、清制义“排偶”部分文体形态的,是题目的句型结构特点和语义结构特点。当然,作者的修辞理念和兴趣也对其“排偶”设置产生影响。明代成化之后,八股形态在“排偶”诸形态中占据主流地位,这既与它契合传统文章学理念有关,也与科举考试的标准化进程是相呼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义 排偶 排比 奇股文 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
下载PDF
肇建与重修:明代高阳文庙丛考——以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所藏高阳碑刻拓片为中心
5
作者 刘美然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3期119-130,共12页
明代地方府、州、县学,又称为庙学,其兴废盛衰是衡量当时某地文教科举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河北省社科院所藏高阳碑刻拓片中与明代文庙有关者有12通,其中标题直接标识文庙重修者有4通。通过这些碑刻并结合其他典籍和碑刻资料可知,高阳... 明代地方府、州、县学,又称为庙学,其兴废盛衰是衡量当时某地文教科举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河北省社科院所藏高阳碑刻拓片中与明代文庙有关者有12通,其中标题直接标识文庙重修者有4通。通过这些碑刻并结合其他典籍和碑刻资料可知,高阳文庙肇建于洪武三年(1370年)的说法是错误的,其至晚可追溯至宋元时期。自洪武三年易址重建后,各时期重修不辍,但分布并不均衡,主要集中于明万历年间。这与该地当时文教和科举之盛呈正相关,并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阳碑刻拓片 明代 文庙 科举 万历
下载PDF
“明远”意蕴之澄明与当代考试文化建设
6
作者 张延昭 《中国考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10,共12页
明清科举制度中,居于贡院前场中心区域的明远楼所昭示的“明远”,与处于核心地位的至公堂所昭示的“至公”,都是值得重视的科举精神文化遗产。然而,现有研究对“明远”意蕴少有探讨,还存在释意舛误等明显缺陷。核究“明远”的来源及其发... 明清科举制度中,居于贡院前场中心区域的明远楼所昭示的“明远”,与处于核心地位的至公堂所昭示的“至公”,都是值得重视的科举精神文化遗产。然而,现有研究对“明远”意蕴少有探讨,还存在释意舛误等明显缺陷。核究“明远”的来源及其发展,揭示其对明清科举考试制度的提撕及其在实施中所经历的澄明与遮蔽,对于我国考试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远”意蕴 明清科举考试 考试文化建设
下载PDF
明清时期“陶厂”新考——兼论明洪武三十五年前后官用瓷器窑厂性质差异认知轨迹 被引量:1
7
作者 余金保 《文物季刊》 2024年第1期148-156,共9页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结合景德镇地区陶瓷考古调查和发掘出土资料,本文先是对明清时期“陶厂”一词缘起及其含义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在前人有关明代御器厂研究成果基础上,将明清两代人所持明洪武三十五年前后景德镇官用瓷器窑厂性质...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结合景德镇地区陶瓷考古调查和发掘出土资料,本文先是对明清时期“陶厂”一词缘起及其含义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在前人有关明代御器厂研究成果基础上,将明清两代人所持明洪武三十五年前后景德镇官用瓷器窑厂性质差异认知轨迹分为三个阶段,继而对每个阶段各方所持观点的主要依据进行了详细考述。就目前掌握资料来看,明嘉靖万历时期官方所持观点较为可信,其很有可能是以明永乐时期所诞生空间相对封闭且独立的官用瓷器生产建筑设施来作为明洪武三十五年前后景德镇官用瓷器窑厂性质差异变化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官用瓷器 陶厂 御器厂 窑厂性质
下载PDF
明代云南各民族文学家族发展要素分析——以师友与科举为中心
8
作者 孙纪文 蒋绘燕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6,132,共11页
师友和科举等外部要素是推动明朝云南各民族文学家族发展的有生力量。明代云南文学家族重视择师择友之道,不仅注重家族内部直系亲属的直接教育,还会选择学识渊博或在社会和官场中有影响力的人为师为友。师友可以增强家族势力,使文学家... 师友和科举等外部要素是推动明朝云南各民族文学家族发展的有生力量。明代云南文学家族重视择师择友之道,不仅注重家族内部直系亲属的直接教育,还会选择学识渊博或在社会和官场中有影响力的人为师为友。师友可以增强家族势力,使文学家族在知名度上得到提升,扩大了家族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科举制度是文学家族形成和延续家族人才链的主要方式。科举制度指引文学家族对时文的取法,影响文学家族的兴衰,文学家族通过一定文化积淀抵制科举带来的消极影响。师友与科举对明代云南各民族文学家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时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家族人员选择名师以提升自身文学素质;地域空间内重要人物对于文学家族形成和发展具有双向作用;动态视域下的社会发展和变革对文学家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立足当下学术语境,师友与科举可谓研究明代云南文学家族发展的逻辑起点和问题视域的两个关节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友 科举 文学家族 明代云南文学
下载PDF
明代马船户与夫役编佥研究
9
作者 宋上上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4年第2期97-108,M0006,共13页
明代马船户属于民户中的次生户籍,户下人丁充当马船水夫,总数约两万名,隶属于南京江淮、济川二卫,承担修造船只和运送贡品的差役。马船户主要源于洪武时免军充役,在清勾、佥妻等方面,都与军户类似,具有军、民双重性。由于马船夫役繁重,... 明代马船户属于民户中的次生户籍,户下人丁充当马船水夫,总数约两万名,隶属于南京江淮、济川二卫,承担修造船只和运送贡品的差役。马船户主要源于洪武时免军充役,在清勾、佥妻等方面,都与军户类似,具有军、民双重性。由于马船夫役繁重,明中期逐渐折算工料银,始于弘治八年,确立于嘉靖十二年,总计约八万两,摊入田亩征收,随南粮解送至南京兵部,由官方雇役。马船夫役折银使得船户负担得以减轻,原籍与卫所船户的联系不再紧密。在明代赋役制度演进中,马船夫役改革可视作一条鞭法的先驱,又因一条鞭法推行而稳固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马船户 夫役编佥 工料银 一条鞭法
下载PDF
明代徽州进士家族科第繁荣原因探析——以婺源桃溪潘氏为例
10
作者 申梦杰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3-107,129,共6页
明代婺源桃溪潘氏,从成化二十年(1484)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百余年间走出11位进士,从寒门转型为望族。文章以《登科录》等科举文献为中心,采用文献梳理、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以婺源桃溪潘氏为例,展现了明代徽州进士家族的科第盛况。研... 明代婺源桃溪潘氏,从成化二十年(1484)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百余年间走出11位进士,从寒门转型为望族。文章以《登科录》等科举文献为中心,采用文献梳理、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以婺源桃溪潘氏为例,展现了明代徽州进士家族的科第盛况。研究表明:潘氏科第繁荣的主要原因为家族专经的传承、殷实的家族财力、良好的家族教育和注重家族声望的意识;与其他因素相比,专经因素是潘氏进士家族形成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溪潘氏 进士家族 科第繁荣 明代
下载PDF
义利与天命:明代中后期士人举业心态钩沉
11
作者 张昊阳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17,共6页
科举制度在明代逐渐完善并发展至鼎盛阶段,因其制度本身尚存在不足之处,加之明代浓厚的功名风气影响,使得明代中后期的科举竞争压力愈发激烈。与此同时,明代繁荣的商品经济与市井生活对于人们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诱惑与压力相互作用使得... 科举制度在明代逐渐完善并发展至鼎盛阶段,因其制度本身尚存在不足之处,加之明代浓厚的功名风气影响,使得明代中后期的科举竞争压力愈发激烈。与此同时,明代繁荣的商品经济与市井生活对于人们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诱惑与压力相互作用使得明代中后期的士人在举业过程中的心态变得尤为复杂。通过对明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学术学风、官学教育等方面的考察,大体可以钩沉出明代中后期士人的三种举业心态:即功利心态、天命心态、抵触心态,从而更为全面和立体地认识明代士人的举业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科举 举业心态 专经取士 科举学风
下载PDF
论明清小说命名的文化内涵
12
作者 蔡亚平 程国赋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共11页
小说命名是中国古代小说创作中最直观、最直接的外在形式之一,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不同时期小说作家的创作思想和文学观念。论文立足于小说文本,从文化学研究视角切入,探讨明清小说命名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特色,重点阐述明... 小说命名是中国古代小说创作中最直观、最直接的外在形式之一,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不同时期小说作家的创作思想和文学观念。论文立足于小说文本,从文化学研究视角切入,探讨明清小说命名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特色,重点阐述明清小说命名与民俗文化、科举文化、避讳文化等之间的关系。“三言”、《金瓶梅》《红楼梦》等小说中的人物命名折射出寄名、七夕“乞巧”等民俗文化;《女举人传》《女开科传》等小说命名包含科举因素,《封神演义》《镜花缘》等以金榜、题名录形式设置“榜”式结构的小说更是与科举文化密切相关;《水浒传》《红楼梦》《七侠五义》等小说中的人物命名反映了明清时期的避讳文化,“避讳”对相关小说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命名 民俗文化 科举文化 避讳文化
下载PDF
论吴敬梓以“师恩年谊”关系结构《儒林外史》
13
作者 李颖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科举关系中,“师恩年谊”关系影响最为深广。将《儒林外史》与《明史》中的师恩年谊加以对照、解析,会发现吴敬梓以师恩年谊关系为隐性线索,完成了对小说叙述动力的创变,其意义在于实现了小说人物大范围、高频率的空间...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科举关系中,“师恩年谊”关系影响最为深广。将《儒林外史》与《明史》中的师恩年谊加以对照、解析,会发现吴敬梓以师恩年谊关系为隐性线索,完成了对小说叙述动力的创变,其意义在于实现了小说人物大范围、高频率的空间转换,使小说结构呈现出看似散漫实则严整的状貌。同时,创立了一种不同于《明史·儒林传》的书写方式。既体现了科举关系在明代的发展实况和社会影响,也反映了吴敬梓根据现实见闻为儒林写外史的创作初心,用讽刺书写有效补充了正史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科举考 试师恩年谊 儒林外史 空间转换 结构线索
下载PDF
皇明异典:明代军籍豁除考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谋军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4,共7页
明朝法律虽对军户世袭制度作了非常严格的规定,但在长时段实行过程中,形成了皇帝意志下的非时恩霍与一定程度上可供遵循的豁除常例,反映出明代户籍政策实践中的宽容与弹性。明代军籍身份虽整体上给军户家庭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但在是否豁... 明朝法律虽对军户世袭制度作了非常严格的规定,但在长时段实行过程中,形成了皇帝意志下的非时恩霍与一定程度上可供遵循的豁除常例,反映出明代户籍政策实践中的宽容与弹性。明代军籍身份虽整体上给军户家庭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但在是否豁除军籍时,军户往往会权衡利弊;在乞求豁除军籍后,也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极大的感激之情。随着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均徭法和条鞭法先后在部分军卫余丁杂役中实行,但正军军役则始终未能实现以银代役。明朝统治者碍于祖制成宪,又因军籍制度兹事体大,故而更多地秉持“补偏救弊”之方,最终阻碍了法制上军籍的废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军籍豁除 军役 户籍
下载PDF
再论明代公案小说的叙事策略及其成因——科举歧视、说唱与小说理念对叙事的影响
15
作者 梁凯 王昕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2-84,71,共14页
学界常感叹公案小说不如西方侦探小说那么引人入胜。但此类比较未能很好地结合中国文化环境,也忽略了“引人入胜”叙事方式的某些内在机制。法医学知识和细密的故事时间是破案严谨的基石。明代科举和教育体系歧视仵作,强化了文人与法医... 学界常感叹公案小说不如西方侦探小说那么引人入胜。但此类比较未能很好地结合中国文化环境,也忽略了“引人入胜”叙事方式的某些内在机制。法医学知识和细密的故事时间是破案严谨的基石。明代科举和教育体系歧视仵作,强化了文人与法医学知识的割裂。限制计时仪器的发展,因此故事时间较为模糊。说唱常渲染作案经过以强化善恶对立,史传文化按时序叙述,导致隐藏作案经过的方式散见却未成主流。拟话本的题目与入话会提前叙述后文,设置反转和悬念时易顾此失彼。虚构看似相关实则无关的线索,可强化悬念,也使重要的线索与反转更难被觉察,结局更出人意料。但明小说作者视“奇”与“通俗”为手段而非核心,所以很少虚构假线索。悬念、推理和反转多散见却未实现精致的融合。此外,中国独创的密室情节值得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案小说 说唱文学 叙事策略 明代小说理论 科举与文学
下载PDF
论洪武初年浙江里甲的外役户——以静嘉堂文库藏《汉书》纸背文书为中心 被引量:1
16
作者 尹敏志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3期27-36,共10页
明洪武二、三年浙江行省攒造试行黄册时,将祗候、桥夫、步夫、铺兵等作为外役户编入里甲,由正管户带管。祗候起源于北宋,负责在县衙门传达文书政令。鉴于元朝之弊,明初从小心细致、无不良记录、拥有田产的民户中差拨祗候。桥夫负责浮桥... 明洪武二、三年浙江行省攒造试行黄册时,将祗候、桥夫、步夫、铺兵等作为外役户编入里甲,由正管户带管。祗候起源于北宋,负责在县衙门传达文书政令。鉴于元朝之弊,明初从小心细致、无不良记录、拥有田产的民户中差拨祗候。桥夫负责浮桥摆渡或桥梁维护,步夫负责在水马驿以脚力递送货物。浙江里甲通过区分正管户与外役户,将元代公役吸收进里甲制框架。外役户的户名与分派方式提前确定,与正管户按相同科则缴纳税粮。洪武十四年编赋役黄册后,外役户与均工夫逐渐消失,形成里甲正役为主、杂役为辅的明代徭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里甲 纸背文书 祗候 外役户
下载PDF
明代清军监生研究及其当代启示
17
作者 刘永晋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39-143,共5页
监生历事是明代一项注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制度,起源于洪武元年的临时性派遣。明代监生历事的范围极广,清军是其中一项。清军监生是为了配合清军御史开展清勾工作而设,始于洪武十六年。清军监生的主要工作是督造和查核清勾册籍,不... 监生历事是明代一项注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制度,起源于洪武元年的临时性派遣。明代监生历事的范围极广,清军是其中一项。清军监生是为了配合清军御史开展清勾工作而设,始于洪武十六年。清军监生的主要工作是督造和查核清勾册籍,不能由军籍之人担任。作为清军御史的协助人员,清军监生的拨历期限几经变化,最终定型为三年。清勾制度成为明代一大弊政的原因很复杂,而清军监生工作的无实效是关键因素之一。这一制度也给现代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以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历事 清军监生 实践教学
下载PDF
风清气正:中国传统优良家风的历史经验——以明清常州庄氏家族为例
18
作者 邵鹏宇 王智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期71-75,共5页
家风是一个家庭价值观的体现,是社会美德的一种表现形式。新时代的家风建设起到了塑造人、培养人的重要基础性作用。该文归纳了中国传统社会包含的重视忠诚立家、从严治家、修身齐家、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实干兴家的优良家风;并分析了... 家风是一个家庭价值观的体现,是社会美德的一种表现形式。新时代的家风建设起到了塑造人、培养人的重要基础性作用。该文归纳了中国传统社会包含的重视忠诚立家、从严治家、修身齐家、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实干兴家的优良家风;并分析了明清常州庄氏家族的优良家风内涵;最后总结了明清常州庄氏家族,作为文化世家,为今后社会塑造、培养优良的人才提供的借鉴价值,也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提供丰富的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风 传统 明清 常州庄氏家族 科举 仕宦
下载PDF
明代后妃凤冠制度钩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昕 《服装设计师》 2023年第4期41-45,共5页
凤冠在宋代正式被纳入后妃冠服系统,明代后妃凤冠基本承袭宋制,并有所变化。本文通过文献的梳理与互证,进一步厘清明初凤冠制度建立和以后朝代凤冠制度的变化更定内容;并借助与凤冠相关的出土实物及传世画像,揭示明代凤冠制度在施行过... 凤冠在宋代正式被纳入后妃冠服系统,明代后妃凤冠基本承袭宋制,并有所变化。本文通过文献的梳理与互证,进一步厘清明初凤冠制度建立和以后朝代凤冠制度的变化更定内容;并借助与凤冠相关的出土实物及传世画像,揭示明代凤冠制度在施行过程中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后妃 凤冠制度 考察
下载PDF
明代御瓷的设计及发样研究
20
作者 刘启寰 吴荆莎 李晶晶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1,共8页
明代是景德镇瓷业走向顶峰的重要时期,究其原因,与皇家御窑在该地的建立密不可分。有明一代,为了保证御窑产品的高品质以及保密性,朝廷为御窑研判出了一套严密的管理体系,基本涵盖了御瓷的设计、发样、生产、拣选、运输以及使用等方方... 明代是景德镇瓷业走向顶峰的重要时期,究其原因,与皇家御窑在该地的建立密不可分。有明一代,为了保证御窑产品的高品质以及保密性,朝廷为御窑研判出了一套严密的管理体系,基本涵盖了御瓷的设计、发样、生产、拣选、运输以及使用等方方面面。本文以明代御瓷的设计与发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考古材料、史料文献以及现代研究的系统爬疏,初步厘清了明代朝廷对御瓷的设计与发样这两个环节的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御器厂 设计 发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