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现象学意义上如何理解“良知”?--对耿宁之王阳明良知三义说的方法论反思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立胜 《哲学分析》 2014年第4期23-39,197,共17页
王阳明良知话语在本质上乃是一套言语行动系统,其旨趣在于唤醒听者/读者之相应的生命体验,故理解这套话语,需要有相应的心灵筹备与练习。耿宁对阳明良知说的研究呈现出现象学与阳明心学的一种互动、互释之风格,对作为这些学说之基础的... 王阳明良知话语在本质上乃是一套言语行动系统,其旨趣在于唤醒听者/读者之相应的生命体验,故理解这套话语,需要有相应的心灵筹备与练习。耿宁对阳明良知说的研究呈现出现象学与阳明心学的一种互动、互释之风格,对作为这些学说之基础的体验进行严谨的现象学描述于中、于西皆大有裨益:于西,可以将现代人带到这个"精神传统的近旁",给在西方传统中进行哲学活动的学者带来"巨大收益";于中,阳明心学的一些观念乃至问题会得到澄清。耿宁从自知、内意识、自证分的概念来了解阳明之良知这一理论成果,尤其能反映出这种基于阳明所呈现的良知实事本身而进行的中西贯通性的研究之意义。不过,良知三义的编年学考察以及三个良知概念关系之处理均有值得进一步商榷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耿宁良知 现象学 内意识
下载PDF
阳明心学的工夫论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徐宁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30,共5页
学术界对宋明理学的研究一般以本体、境界、工夫为理论重心。在儒学德性修养理论体系之中,本体、境界与工夫之间是一种"互文性"的关系。在阳明心学中存在着两种工夫理论,它们体现着阳明心学德性修养论的基本特点。通过对这两... 学术界对宋明理学的研究一般以本体、境界、工夫为理论重心。在儒学德性修养理论体系之中,本体、境界与工夫之间是一种"互文性"的关系。在阳明心学中存在着两种工夫理论,它们体现着阳明心学德性修养论的基本特点。通过对这两种工夫论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阐解本体、境界、工夫三者之间的深层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心学 本体 境界 工夫 良知 德性修养
下载PDF
王阳明关于良知与见闻之知的分辨与联结
3
作者 刘元青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4,共8页
王阳明从早年"取竹格之"至龙场自悟"吾性自足"的为学进路,其实就是沉潜良知与见闻之间紧张关系的过程。王阳明并不反对见闻之知,只是不能认知识为良知。相较而言,他认为良知天理比见闻知识更值得欲求,如"精金... 王阳明从早年"取竹格之"至龙场自悟"吾性自足"的为学进路,其实就是沉潜良知与见闻之间紧张关系的过程。王阳明并不反对见闻之知,只是不能认知识为良知。相较而言,他认为良知天理比见闻知识更值得欲求,如"精金喻圣"。倘若迷失良知,徒以"知识技能"相较量,则为王阳明所深疾,如"拔本塞源"之论。在严辨良知与见闻之知的基础上,王阳明提出"见闻莫非良知之用"与"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二种联结良知与见闻之知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良知 见闻之知 联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