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山水画的意义和功能(下) 被引量:5
1
作者 高居翰 杨振国 《艺术探索》 2006年第3期5-9,共5页
中国绘画的形式风格和思想感情的表现固然是中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一般研究者关注较多的方面。但是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却被忽略了,那就是中国山水画的意义和功能。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按主题将山水画分类,并与作品的所有者和使... 中国绘画的形式风格和思想感情的表现固然是中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一般研究者关注较多的方面。但是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却被忽略了,那就是中国山水画的意义和功能。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按主题将山水画分类,并与作品的所有者和使用者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作品发挥作用的场合怎么样,艺术家是如何回应这些状况和场合的。如此,我们进入中国山水画发展和研究的一个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意义 功能 风格 分类
下载PDF
基于本体语言的高温颜色釉山水瓷画意义与表现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高颖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7-90,共4页
高温颜色釉山水瓷画本体语言依赖于窑火,由材料、技术、色彩、肌理等语言构成,具有鲜明特征。基于本体语言的高温颜色釉山水瓷画发展具有构建独立体系、推动创新变革、提升美术界地位等重要意义,采取写意性、写实性和现代主义表现方法。
关键词 高温颜色釉 山水瓷画 本体语言 意义 方法
下载PDF
生活在别处——弘仁山水画美学思想略论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峰 《艺术探索》 2008年第4期64-65,67,共3页
弘仁作为逸民派的代表和新安派的领军人物,他的生存方式、艺术追求、绘画风格天然体现了当时的士大夫身份,本文把弘仁放在明清之际社会的背景中,放在绘画艺术的环境里,通过考察他的遗民身份、和尚角色、笔墨情趣,试图找寻其绘画背后的... 弘仁作为逸民派的代表和新安派的领军人物,他的生存方式、艺术追求、绘画风格天然体现了当时的士大夫身份,本文把弘仁放在明清之际社会的背景中,放在绘画艺术的环境里,通过考察他的遗民身份、和尚角色、笔墨情趣,试图找寻其绘画背后的美学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弘仁 山水画 美学意蕴
下载PDF
谈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山水画特色 被引量:2
4
作者 崔波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67-69,共3页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山水画可堪称为"姊妹艺术"。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来看,唐、宋以来一些擅长山水画的文人画家参与园林的设计,将绘画的创造手法和意境的特色融贯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之中,从而使中国古典园林有了山水画的特...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山水画可堪称为"姊妹艺术"。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来看,唐、宋以来一些擅长山水画的文人画家参与园林的设计,将绘画的创造手法和意境的特色融贯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之中,从而使中国古典园林有了山水画的特色。中国古典园林山水画的特色还体现在它的审美追求和表现手法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 山水画特色 审美追求 表现手法
下载PDF
油画风景对中国山水画借鉴意义的论述——由黄宾虹“工在意不在貌”说开
5
作者 郑翔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78-81,共4页
通过对黄宾虹的画学理念"工在意不在貌"的学习研究,进一步加深对传统山水画美学特征"意"的认识。思考从油画风景与中国山水画两者的比较研究中,将"意"作为一个切入点,融入当下油画风景的写生创作之中,并... 通过对黄宾虹的画学理念"工在意不在貌"的学习研究,进一步加深对传统山水画美学特征"意"的认识。思考从油画风景与中国山水画两者的比较研究中,将"意"作为一个切入点,融入当下油画风景的写生创作之中,并探索融入的意义、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风景 中国山水画 工在意不在貌 黄宾虹
下载PDF
“画中有诗”的具体内涵
6
作者 李良中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8-31,共4页
“画中有诗”是研究诗画关系时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话题,然而与之相关的论述实在罕见。“画中有诗”的具体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人物故事画犹如叙事诗,画面可以再现历史内容;二是山水画犹如山水诗,山水诗、画的意境是十分相近的;三是... “画中有诗”是研究诗画关系时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话题,然而与之相关的论述实在罕见。“画中有诗”的具体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人物故事画犹如叙事诗,画面可以再现历史内容;二是山水画犹如山水诗,山水诗、画的意境是十分相近的;三是寓意画犹如寓意诗,画中寓意增强了绘画的审美功能,这种画风已经成了绘画的主流。“画中有诗”是没有争议的,然而画中之诗是否能被观画者品出来,这与个人的艺术修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中有诗” 人物故事画 山水画 寓意画
下载PDF
谈中国山水画教学的改革
7
作者 翟志立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65-66,共2页
研究当前中国山水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综合提高山水画的途径 ,指出临摹是中国山水画教学中传授基本技法、技能 ,感悟笔墨精神的一条最简便、最有效 。
关键词 绘画底气 人格精神 中得心源 山水画
下载PDF
浑厚华滋我中华--论黄宾虹山水画“内美”的成因
8
作者 蒋红雨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65-68,共4页
黄宾虹操守自坚,竭一生苦功,志道据德依仁,通过独具个性的创造,最终实现其山水画的"内美",为古老的东方中国画艺术赋予新的生命,从而极富自信地重建起中国画的主体地位,给当今的中国画坛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分析其山水画"... 黄宾虹操守自坚,竭一生苦功,志道据德依仁,通过独具个性的创造,最终实现其山水画的"内美",为古老的东方中国画艺术赋予新的生命,从而极富自信地重建起中国画的主体地位,给当今的中国画坛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分析其山水画"内美"之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黄宾虹 内美
下载PDF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关于“词”的修辞语法功能阐释
9
作者 毛毓松 《河池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55-61,共7页
对于《说文解字》“词,意内而言外也。从司言”,学术界有不同的阐释。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谓摹绘物状及发声助语之文字也”,一语破的,是认识与理解《说文解字》“词”的性质特征的关键所在。所谓“摹绘物状”,指“词”与“意”(意... 对于《说文解字》“词,意内而言外也。从司言”,学术界有不同的阐释。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谓摹绘物状及发声助语之文字也”,一语破的,是认识与理解《说文解字》“词”的性质特征的关键所在。所谓“摹绘物状”,指“词”与“意”(意内言外之意)有具体摹写事物状貌与人物心理的修辞功能;所谓“发声助语”指各类“词”的语法功能,而“词”的修辞功能与语法功能相辅相成、融而为一。《说文解字注》有比较明确的“词”的纲目观念,涉及“词”的类别有副词、代词、连词、介词、语气助词,也有动词、形容词虚用的“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注》 意内言外 摹绘物状 发声助语 语法修辞功能 词类观念
下载PDF
荆浩《匡庐图》及“匡庐”涵义新解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春晓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99-102,共4页
《匡庐图》的山形地貌和南方庐山不符,而与太行山的山形地貌吻合,确切地说,就是荆浩隐居的太行山洪谷的山水风光;"匡庐"是荆浩的斋号,有匡复唐朝、匡正社会之意,它与庐山别名"匡庐"只是巧合,内容上风马牛不相及;《... 《匡庐图》的山形地貌和南方庐山不符,而与太行山的山形地貌吻合,确切地说,就是荆浩隐居的太行山洪谷的山水风光;"匡庐"是荆浩的斋号,有匡复唐朝、匡正社会之意,它与庐山别名"匡庐"只是巧合,内容上风马牛不相及;《匡庐图》不是一幅单纯表现自然的山水画,而是一幅文人书斋山水,书斋是作品的关键所在,它是继王维《辋川图》和卢鸿《草堂十志图》之后的第三幅文人书斋山水,同时也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文人书斋山水;《匡庐图》并不是后人伪作,而是唐末后梁画家荆浩的真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匡庐图》 山形地貌 匡庐涵义 斋号 书斋山水
下载PDF
状形主意——刍议王履绘画思想的成因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恩威 陈祥云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4期68-70,共3页
“形意观”是中国传统画论中的重要范畴,王履的诸多理论对于山水画的创作实践、美术批评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并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文章《重为华山图序》将“状形主意”的形意观与山水画创作方法相结合,开创了纪游山... “形意观”是中国传统画论中的重要范畴,王履的诸多理论对于山水画的创作实践、美术批评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并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文章《重为华山图序》将“状形主意”的形意观与山水画创作方法相结合,开创了纪游山水的新篇章。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医学与纪游的实践经历和理学的影响三个方向探讨王履绘画思想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形意观 绘画思想
下载PDF
传统中国画的内在结构因素探析
12
作者 戴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5期107-109,共3页
一个画种都有其相对稳定的内在结构因素,正是因为这种内在结构因素使得中国画以其鲜明的特点而有别于其他画种。本文对中国画中的内在结构因素进行探讨,并从内在结构因素在中国画中的涵义、起源、发展及价值阐述其重要性。
关键词 中国画 内在结构 山水画 花鸟画 笔墨 技法
下载PDF
粉彩雪景山水瓷画造境的内在意蕴与美学根源 被引量:1
13
作者 鄢跃年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7-90,共4页
粉彩雪景山水瓷画通过自然物象、点景物象、环境渲染、技法表现等手法进行审美境界的营造,其内在意蕴主要包括环境、心境和品格三大部分,其根源生发于儒家、道家、禅宗等美学思想追求。
关键词 粉彩雪景山水瓷画 造境 方式 内在意蕴 美学根源
下载PDF
论徐悲鸿风景油画的“求真”创作观
14
作者 李文秋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求真"是徐悲鸿风景油画的内在创作观。这与他的学画经历和受教育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其一,选景与造型上的真实;其二,艺术创作出发点上的真感;其三,真意与真情;其四,真诚。徐悲鸿风景油画的"求... "求真"是徐悲鸿风景油画的内在创作观。这与他的学画经历和受教育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其一,选景与造型上的真实;其二,艺术创作出发点上的真感;其三,真意与真情;其四,真诚。徐悲鸿风景油画的"求真"创作观利弊互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悲鸿 风景油画 “求真”
下载PDF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中国山水画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南宋马远的《踏歌图》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维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78-82,共5页
中国山水画是由水墨画和诗文共同构成的多模态诗画语篇,目前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对中国山水画的研究还尚不多见。有鉴于此,本文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框架为理论基础,分别从视觉符号和言语符号对... 中国山水画是由水墨画和诗文共同构成的多模态诗画语篇,目前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对中国山水画的研究还尚不多见。有鉴于此,本文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框架为理论基础,分别从视觉符号和言语符号对马远的山水画《踏歌图》进行了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分析表明,该山水画中图像与文字作为社会符号的表意功能,共同实现了诗画语篇整体意义的建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从多模态视角客观全面地理解中国山水画,以期提高读者的多元识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符号学 多模态话语分析 中国山水画 意义共建
下载PDF
宋代青绿山水画色彩聚类与交互设计实践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雪 周橙旻 《家具》 2023年第3期66-71,共6页
如今用户对传统艺术相关的创作与设计有着较高的参与意愿,研究宋代青绿山水绘画艺术并结合互联网时代的技术进行设计,探索传统绘画艺术的应用路径,让更多人参与文化艺术传播。搜集并筛选宋代的青绿山水画,构建其图库。首先运用K均值聚... 如今用户对传统艺术相关的创作与设计有着较高的参与意愿,研究宋代青绿山水绘画艺术并结合互联网时代的技术进行设计,探索传统绘画艺术的应用路径,让更多人参与文化艺术传播。搜集并筛选宋代的青绿山水画,构建其图库。首先运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青绿山水画进行多次色彩聚类提取,以主色、辅色和点缀色凝练配色方案;然后分析提取青绿山水绘画元素与意象,获得交互设计实践的视觉要素、设计路径、信息架构等。结合视觉设计规范与功能定位,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打造青绿山水主题趣味设计科普类手机软件。平衡个性化与良好的交互体验,以期打造现代化的古画趣味再设计平台,将历史时期的绘画精神与风貌带入设计过程和结果,呈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未来式可持续创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绿山水画 K均值聚类 色彩提取 交互设计
下载PDF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之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峰 张吉伟 《皖西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45-148,共4页
中西方风景画发展过程的不同,内蕴的是历史根植、哲学观念、认知范式、审美诉求等差异,生成的分别是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艺术样式。基于文本中心主义描述性阐释,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对描绘自然风光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东西方自然... 中西方风景画发展过程的不同,内蕴的是历史根植、哲学观念、认知范式、审美诉求等差异,生成的分别是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艺术样式。基于文本中心主义描述性阐释,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对描绘自然风光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东西方自然观、色彩观及表现方式的差异造成的,体现出东西方"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的认知范式的差异,继而体现出创作技法、思想内容与审美价值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风景画 表现方式 天人合一 天人相分
下载PDF
阳太阳的水彩风景画艺术
18
作者 谢永飞 《贺州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45-48,共4页
阳太阳的水彩风景绘画为20世纪的中国绘画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阳太阳的水彩风景画主要以桂林山水为题材,其画面具有强烈的地区特征,又因阳太阳对其家乡(桂林)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因而在其画中蕴藏了浓郁的乡域情感。阳太阳善于写生,而... 阳太阳的水彩风景绘画为20世纪的中国绘画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阳太阳的水彩风景画主要以桂林山水为题材,其画面具有强烈的地区特征,又因阳太阳对其家乡(桂林)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因而在其画中蕴藏了浓郁的乡域情感。阳太阳善于写生,而其写生的内在追求实为探寻造化之内在精神。阳太阳的水彩风景画不仅融入山水画的图式与墨韵,而且也把山水画的意韵融入其中,使其画面在形式与内在意韵上更具有中国山水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太阳 水彩风景 造化精神 山水画形式 山水画意蕴
下载PDF
“象外圜中”:诗画虚实的互通—-兼及“诗中有画”论再反思
19
作者 杨宁宁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84,156,157,共11页
“象外圜中”本自《二十四诗品》,王夫之引而申之,以此作为诗中“景象”的美感要求:“圜中”即诗中所绘之“景象”,“象外”即诗中未言之“情感”,诗歌应由“圜中”而至“象外”。为论证这一观点,王夫之引入了画论中“咫尺有万里之势”... “象外圜中”本自《二十四诗品》,王夫之引而申之,以此作为诗中“景象”的美感要求:“圜中”即诗中所绘之“景象”,“象外”即诗中未言之“情感”,诗歌应由“圜中”而至“象外”。为论证这一观点,王夫之引入了画论中“咫尺有万里之势”的说法,意在借上乘画作中“以实见虚”“以少见多”“以有限表现无限”的“生势”过程,来阐明诗歌中“无字处皆其意”的“势”之生成过程。画论与诗论,在“超以象外”的层面上达到一种美学的契合。这实际是对“象外圍中”说的“诗画合一”式阐释。王夫之对“象外圜中”说的阐说,开启了内视觉的维度,这对厘清古典诗论中“诗中有画”的内涵,乃至重新认识其现代意义,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象外圜中” 笔外画意 “无字处皆其意” “诗中有画”
原文传递
寄意与寄身:元代隐逸山水画中比德观的语象蕴含 被引量:1
20
作者 承千艺 《包装与设计》 2022年第5期150-151,共2页
元代隐逸山水画继承了宋代文人绘画中以物比德的表现方式,但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文人画家们不再使用南宋院体式的比德方式,转而通过富有隐喻意味的图像来寄托独立的思想旨趣和文人情怀。因此,元代隐逸山水画没有道德劝诫和对盛世繁华的歌颂... 元代隐逸山水画继承了宋代文人绘画中以物比德的表现方式,但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文人画家们不再使用南宋院体式的比德方式,转而通过富有隐喻意味的图像来寄托独立的思想旨趣和文人情怀。因此,元代隐逸山水画没有道德劝诫和对盛世繁华的歌颂,而是依靠隐喻意味的图像寄寓画家们独立的“身”与“意”。本文以元代著名文人画家及其画作为例,探究了元代隐逸山水画中的“比德观”,从山水“寄意”、山水“寄身”和由“寄意”到“寄身”的深化三个方面对其中的语象蕴含进行了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德观 隐逸山水画 寄意 寄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