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Internal Talent Training Path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New R&D Institutions in Zhejiang Province
1
作者 Xiangjiang Li 《Proceedings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udies》 2024年第2期100-105,共6页
New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institution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In recen... New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institution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In recent years,new R&D institutions have gradually become the driving force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in China.Taking new R&D institutions in Zhejia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ternal talent training path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new R&D institutions in Zhejiang Province by using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comparison method,case verification method,and other methods.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support and neglect of the absorption of local talents in the internal talent training,and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unclear standards,insufficient data,and opaque processes i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which greatly affect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Given the above problem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forward-looking,oriented,flexible,and compatible talent training path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hoping to optimize the effective internal talent training path of new R&D institutions,improve the evaluation performance,and promot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ew R&D institutions in Zhejiang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novation New R&D institutions Zhejiang Province Talent cultiv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
下载PDF
“三创融合”型经管类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尹阳 江潇 陈媛 《对外经贸》 2024年第5期94-97,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将其纳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整体框架中,乡村振兴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这对高校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以“三创”教育为导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将其纳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整体框架中,乡村振兴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这对高校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以“三创”教育为导向,从耦合机制构建的角度,就高校“三创融合”型经管类人才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创”教育 人才培养 乡村振兴战略 耦合机制
下载PDF
新医科建设下医学本科生跨学科创新能力培养
3
作者 吴他凡 殷子寓 +2 位作者 郑建民 赵醒村 李建华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535-539,共5页
“新医科”建设是推动现代医学进一步纵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医学教育领域带来创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医学课程学时繁重、学生知识结构不够多元、教师跨学科创新能力待提升,以及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广州医科大学坚... “新医科”建设是推动现代医学进一步纵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医学教育领域带来创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医学课程学时繁重、学生知识结构不够多元、教师跨学科创新能力待提升,以及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广州医科大学坚持社会需求导向,立足自身优势,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打破传统学科壁垒,重建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体系;通过构建“四全“”五维”实践-科研双链联合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通过搭建高水平的跨学科平台,组建跨学科师资团队,完善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取得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人才培养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机制
下载PDF
“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
4
作者 曹旭妍 陈长秀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20期129-131,共3页
本文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对该专业“专创融合”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明确“双创”教育理念,对该专业人才培养重新定位,构建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探索双创型师资队伍建设路径,建立“线上线下、校企合作”... 本文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对该专业“专创融合”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明确“双创”教育理念,对该专业人才培养重新定位,构建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探索双创型师资队伍建设路径,建立“线上线下、校企合作”的双创教育共享体系,以期对同类专业“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创融合 人才培养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下载PDF
多元协同育人视域下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
5
作者 毕凤阳 姜旭 +3 位作者 宁慧燕 国绍文 周威 张瑞雪 《模具制造》 2024年第11期96-98,共3页
分析了当前机械类专业高校教育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多元协同育视域下,分别讨论了校内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以及国际协同4种不同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通过4种模式的协同并举,有助于高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多元协同 机械类专业 创新教育 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国内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经验及启示
6
作者 关勇军 代明艳 《中国商论》 2024年第17期148-151,共4页
当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培育新质生产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际竞争优势、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本文围绕东中西部地区的“专精特新... 当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培育新质生产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际竞争优势、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本文围绕东中西部地区的“专精特新”培育政策进行研究,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效果突出的浙江省、湖北省、重庆市为样本,梳理其长期以来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举措,为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工作提供经验借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 梯度培育 协同机制 科技创新
下载PDF
基于知识创新的创新型企业品牌竞争力培育机制研究
7
作者 隆毅 《情报探索》 2024年第4期9-15,共7页
[目的/意义]基于知识创新分析创新型企业品牌竞争力培育机制,可以较完整地解析创新型企业品牌竞争力培育的本质。[方法/过程]通过对星网锐捷1998—2022年的品牌竞争力培育过程进行嵌套式多案例分析,尝试从品牌竞争力产生的源头、过程和... [目的/意义]基于知识创新分析创新型企业品牌竞争力培育机制,可以较完整地解析创新型企业品牌竞争力培育的本质。[方法/过程]通过对星网锐捷1998—2022年的品牌竞争力培育过程进行嵌套式多案例分析,尝试从品牌竞争力产生的源头、过程和实现目标三方面探讨创新型企业品牌竞争力培育机制。[结果/结论]创新型企业品牌竞争力培育机制包括四个子机制,其中,知识创造机制提供源动力,知识产权转化机制用于创新最终实现,创新激励机制提供管理保障,反馈机制提供推动力。这四个机制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影响着品牌竞争力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企业 品牌竞争力 培育机制 知识创新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公益类学生社团的育人路径与机制探索——以清华大学公益类学生社团为例
8
作者 李沛雨 覃靖璇 +1 位作者 石方正 魏鑫森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0期5-9,共5页
公益类学生社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公益类学生社团的建设需要适应当代青年和社会公益事业的特点,培养新时代公益事业的建设者。清华大学一直注重公益类社团的创新建设,围绕价值... 公益类学生社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公益类学生社团的建设需要适应当代青年和社会公益事业的特点,培养新时代公益事业的建设者。清华大学一直注重公益类社团的创新建设,围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探索新时代高校公益类社团的育人机制。通过分析公益类活动内容与发展趋势、总结公益社团繁荣发展的经验规律,并结合高校学生社团改革要求,清华大学基于公益类学生社团活动,建立了加强思政教育、坚持与时俱进、弘扬健康风尚的育人成效提升机制,对高校公益事业建设和育人模式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社团 育人路径 育人机制 公益创新
下载PDF
高职机械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9
作者 范龙 陈晗凝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期14-16,共3页
当前我国正加速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创新能力较弱、技术技能人才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文章审视了高职机械类专业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高职机械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路径,针... 当前我国正加速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创新能力较弱、技术技能人才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文章审视了高职机械类专业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高职机械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路径,针对性提出了高职机械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措施,包括构建机械特色创新创业文化体系、构建机械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圈等,为高职机械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机械类 创新型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五年制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学徒制实践创新机制研究
10
作者 童永华 《模具制造》 2024年第9期47-50,共4页
研究五年制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学徒制培养创新机制问题。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交通分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分析现师徒制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职业为导向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培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综合评价和多主体参与... 研究五年制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学徒制培养创新机制问题。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交通分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分析现师徒制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职业为导向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培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综合评价和多主体参与补偿的创新性机制框架,并针对政策法规调整、教学内容优化、培养模式改进等关键环节提出建议,达到实现产教融合高技能准员工的人才培养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程类专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 学徒制 创新培养机制 激励约束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基于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及产教融合实践育人机制探索
11
作者 杨鑫 胡祥龙 +1 位作者 戴煜 黄启忠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7期57-60,65,共5页
针对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专业实践改革力度弱及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该文基于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模式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与探索,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专业实践育人途径谋划、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实践创新能... 针对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专业实践改革力度弱及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该文基于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模式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与探索,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专业实践育人途径谋划、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举措及产教融合实践育人机制实施,形成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科研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育人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产、学、研相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从而推动校企产学研深入融合及实践育人进一步发展,有效提升研究生的工程实践与科研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实践创新能力 校企联合 产教融合 育人机制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焱 耿纪莹 包旭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7期27-29,共3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面对新形势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应用型高校应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文章通过剖析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课程融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面对新形势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应用型高校应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文章通过剖析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课程融创”为理念,构建“理论课外、校内校外、学校企业”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三链”评价机制,以期不断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其他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创新人才 培养路径 评价机制 教育实践
下载PDF
智能制造背景下机械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3
作者 王洪超 万霖 +2 位作者 王紫玉 车刚 白海超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7期177-179,共3页
随着智能制造技术产业全面快速发展,国家对培养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提出了更为严格和迫切的要求。该文概述了创新创业教育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在课程知识体系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随着智能制造技术产业全面快速发展,国家对培养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提出了更为严格和迫切的要求。该文概述了创新创业教育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在课程知识体系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对教育模式、平台及师资队伍建设进行探讨,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创新创业 培养模式 机械专业
下载PDF
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与培育机制
14
作者 李梦 田增瑞 陆羽中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42,共11页
构建绿色创新生态系统是应对全球生态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准确把握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规律和培育机制,对绿色创新水平提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共生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对绿色创新生态系... 构建绿色创新生态系统是应对全球生态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准确把握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规律和培育机制,对绿色创新水平提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共生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对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式、过程、稳定性及运行机制进行研究,旨在为企业和相关部门制定促进绿色创新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创新生态系统两种群共生演化模式和稳定性,受两种群相互作用的共生系数和各自种群规模上限影响。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达到均衡状态时会形成不同的共生模式,其中互惠共生模式是系统共生演化最理想的状态。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发展以信任机制为基础,在共享机制、竞合机制、伙伴选择机制和价值分配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共生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创新生态系统 绿色价值共创 共生演化 共生培育机制
下载PDF
发挥独立科研机构平台优势促进机械类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
15
作者 邓孔书 任璐瑶 李媛媛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前多数地方工科院校为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和学科发展水平不高,研究生教育规模和培养质量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不利于研究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湖南科技大学机械类独立科研机构平台研究生培养为例,该平台以创新型人才... 目前多数地方工科院校为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和学科发展水平不高,研究生教育规模和培养质量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不利于研究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湖南科技大学机械类独立科研机构平台研究生培养为例,该平台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进行目标层和建设层的规划设计,并从聚集精优教育资源、建设导师队伍、建立研究生科研奖励机制等方面进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效。这为地方工科院校独立科研机构培养研究生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模式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类研究生 独立科研机构 内涵设计 创新型研究生培养
下载PDF
基于科教融合的量子力学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16
作者 刘昊迪 衣学喜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3期115-118,共4页
该文结合物理学的学科特点,面向基础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探索通过混合式教学将量子力学教学实践与量子科学研究前沿相融合,以“不确定关系与量子同步”“厄米和非厄米量子力学”“态叠加原理和量子纠缠态”等为案例,展现将优质科研成果中... 该文结合物理学的学科特点,面向基础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探索通过混合式教学将量子力学教学实践与量子科学研究前沿相融合,以“不确定关系与量子同步”“厄米和非厄米量子力学”“态叠加原理和量子纠缠态”等为案例,展现将优质科研成果中所蕴含的“科学前沿进展、科学研究过程、科学研究课题”融入线上线下教学的过程,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创造性的学习,还能通过实践提升其科研能力,实现科教融合的全方位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力学 混合式教学 科教融合 创造性学习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高校“强基计划”动态进出机制的运行方式、存在问题及优化方向
17
作者 陈枫 钟秉林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8,共8页
我国自2020年开始在全国试点高校开展“强基计划”,并要求各高校在“强基计划”实施过程中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建立“强基计划”动态进出机制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完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目前各... 我国自2020年开始在全国试点高校开展“强基计划”,并要求各高校在“强基计划”实施过程中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建立“强基计划”动态进出机制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完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目前各试点高校已初步建立“强基计划”动态进出机制,主要采取转专业、分流退出和选拔补入三种主要运行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各试点高校的动态进出机制仍然存在计划性过强,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对流入和流出学生的后续培养关注不足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强基计划”动态进出机制的实施效果,建议加快理论生产、增加动态进出机制建立和运行的理论依据,加强相关主体的协同、提高动态进出机制的运行效果,深化实践探索、加快动态进出机制的保障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动态进出机制 “强基计划” 自主培养 质量保障
下载PDF
红外技术领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18
作者 孙浩 王昱程 马向超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7期13-16,共4页
红外技术在国防和工农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双创”浪潮和军民融合的兴起,红外领域的发展日趋紧迫,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来应对挑战。为了培养优秀的红外技术人才,推进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以创新创业和军民融合为背... 红外技术在国防和工农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双创”浪潮和军民融合的兴起,红外领域的发展日趋紧迫,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来应对挑战。为了培养优秀的红外技术人才,推进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以创新创业和军民融合为背景,对红外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培养机制和教学内容的优化,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特色的红外技术领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以期提高红外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总体培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技术 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机制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食品类专业型硕士“实践驱动、多维融合、创新引领”协同培养机制的探讨
19
作者 关海宁 刁小琴 +5 位作者 刘登勇 励建荣 李学鹏 仪淑敏 范金波 赵志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71-377,共7页
培养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专业学位硕士既是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必然需要,也是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食品专业作为发展“三农”成效的中坚力量,探究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协同培养机制就显得尤... 培养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专业学位硕士既是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必然需要,也是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食品专业作为发展“三农”成效的中坚力量,探究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协同培养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依据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以及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对涉农专业硕士的指导要求,本文探究了食品类专业型硕士的协同培养机制,在分析当前专业型硕士培养的差异度与内涵建设促进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以“乡村振兴”为时代契机,是食品类专业型学位硕士培养实现“立地升华”的重要体现,并结合协同创新培养的途径,提出跨越式的“一三三”协同培养体系,同时进一步以“四化”为主线构建“实践驱动、多维融合、创新引领”的协同培养机制。该协同培养机制充分缔合了新时代下的教育资源,对发挥食品类专业型研究生的人力资源价值,完成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教育与社会多维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研究生教育 协同培养 创新机制 科技小院
下载PDF
人才培养全过程财经素养与“双创”教育融合机制的研究
20
作者 蒙昕 禤圆华 潘坤北 《对外经贸》 2024年第7期128-132,共5页
财经素养教育与“双创”融合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形式,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视角下有利于更加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其融合路径,提升两者融合质效。围绕已有研究探讨了两者融合的方式方法和当前存在的问题,随... 财经素养教育与“双创”融合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形式,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视角下有利于更加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其融合路径,提升两者融合质效。围绕已有研究探讨了两者融合的方式方法和当前存在的问题,随后结合理论和实际提出了人才培养全过程“3+3+3”融合发展模式逻辑,并结合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实际案例进行探究,总结经验启示,提出了应聚焦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前端”“中端”和“后端”协同发力,增强融合教学实效、实践实习融入财经素养元素和完善育人评价体系的对策建议,以推动财经素养与“双创”教育融合人才培养质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经素养 “双创” 融合机制 人才培养 全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