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obalization and the Evol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rans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Guangzhou(1949–2012)
1
作者 Xue Desheng Liang Jiajian +1 位作者 Huang Gengzhi Liu Jinxin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CSCD 2017年第4期65-74,共10页
Transnational organizations refer to governmental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engaged in transnational behaviors,which are important carriers of political globalization.Given the wave of world city studies swee... Transnational organizations refer to governmental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engaged in transnational behaviors,which are important carriers of political globalization.Given the wave of world city studies sweeping the academia worldwide,transnational organizations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s.Through a review of existing research,an analysis of historical archive and interviews,and the application of space syntax,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rans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Guangzhou since the founding of P.R.China.It divid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rans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Guangzhou into three stages: budding period,starting period,and developing period.In this process,the number of organizations and related types increased sharply,and the business was much extended.Along with the eastward shift of the city center,the distribution center of transnational organizations consequently moved to the east,indicating their 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aphical centrality and proximity to major globalized spaces.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ransnational organizations shows: proximity to city center or high-level transportation center; demands for security,communication,and notability of geographical position; loca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organizations owning different levels of integration value; organizations of specific functions prefer urban districts with related fun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IZATION transnational organiz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space syntax integration value guangzhou
原文传递
乡村现代化视域下农文旅康融合集聚发展路径模式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少和 高浩杰 郑嘉敏 《南方农村》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战略提出,乡村现代化被提上日程,而乡村现代化首先是产业现代化。因此,如何在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通过旅游休闲,推动农文旅康融合集聚发展成为乡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产业融合理论框架,通过实地调研、案例研...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战略提出,乡村现代化被提上日程,而乡村现代化首先是产业现代化。因此,如何在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通过旅游休闲,推动农文旅康融合集聚发展成为乡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产业融合理论框架,通过实地调研、案例研究、系统分析,发现通过农业价值链延伸融合、农文旅康空间集聚组合、农文旅康行业产业系统耦合、现代科技渗透融合、IP品牌及产业平台整合,形成场馆景区观光模式、游憩园区休闲模式、主题乐园创意模式、田园或乡村康养度假综合体模式、融合集聚区/带共同体模式,可以推动乡村产业现代化,从而促进城乡融合、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现代化 产业融合集聚 路径模式 广州
下载PDF
广佛跨界河网区水环境污染物通量分析
3
作者 梁颖珊 李洁莲 梁镇林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4年第11期60-65,73,共7页
针对广佛跨界河网区主要监测断面污染物通量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涨潮通量、退潮通量和净通量三个方面着手,选取主要污染控制因子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作为污染物指标,通过对比各断面在涨退潮和两次测量期的污染物通量,以及开展断面之... 针对广佛跨界河网区主要监测断面污染物通量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涨潮通量、退潮通量和净通量三个方面着手,选取主要污染控制因子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作为污染物指标,通过对比各断面在涨退潮和两次测量期的污染物通量,以及开展断面之间的对比分析,探究河道水体水质变化的规律,为广佛水资源管理保护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佛跨界 水环境 污染物通量
下载PDF
岭南山水之间的“两观三性”融合营造——广州国家版本馆
4
作者 何镜堂 张振辉 +1 位作者 梁玮健 孙启杰 《世界建筑》 2024年第5期40-45,共6页
中国国家版本馆项目是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大文化传世工程。中华版本传世工程聚焦展示大国形象、坚定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明对话的功能定位。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设计团队运用“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作为总体指导思... 中国国家版本馆项目是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大文化传世工程。中华版本传世工程聚焦展示大国形象、坚定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明对话的功能定位。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设计团队运用“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作为总体指导思想,提出“中华典藏、岭南山水、时代新韵、文明灯塔”的总体设计构思,连贯打通规划与布局、建筑与空间、环境与景观、工法与细部、绿色生态智慧技术等多个设计维度,融合营造岭南山水之间的中华文化殿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观三性”建筑理论 广州国家版本馆 岭南山水 融合营造
下载PDF
基于短周期密集台阵的广州—佛山地区地壳浅部三维S波速度结构研究
5
作者 高占永 叶秀薇 +4 位作者 林吉焱 段永红 王力伟 周铭 刘巧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4-1470,共17页
广州—佛山地区位于珠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地带,三条区域性断裂从中交错穿过.广州—佛山地区精细的地壳浅部三维S波速度结构,对于研究区内的城市规划建设、地震灾害评估、强地面运动模拟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布设于广州—佛山地区短周... 广州—佛山地区位于珠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地带,三条区域性断裂从中交错穿过.广州—佛山地区精细的地壳浅部三维S波速度结构,对于研究区内的城市规划建设、地震灾害评估、强地面运动模拟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布设于广州—佛山地区短周期密集地震台阵中的1104个台站记录到的连续波形数据,采用背景噪声互相关方法计算了台站对间的互相关函数并进一步提取到周期范围在0.1~5 s内的39488条高质量面波群速度频散曲线,然后通过基于射线追踪的面波直接反演方法计算得到了研究区内0.3~3 km深度的高分辨率三维S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地壳浅部S波速度横向差异显著,其中南部的珠江三角洲断陷盆地S波速度结构相对较为复杂,而北部的广花盆地内部S波速度结构则表现相对简单.研究区内的低速异常主要位于断裂附近,且大都位于断裂的下降盘.珠江三角洲内三水盆地东缘表现为马鞍状低速异常,向下最大延伸至2 km,低速体南北两侧边界与控盆断裂位置基本一致.广花盆地内部存在两个平行排列的高速异常,中间夹持一平行构造走向的低速异常,总体速度结构特征符合广花盆地为一复式向斜的地质构造背景.低速异常向下延伸至1.4 km深度处,可能指示了卷入向斜地层的最大埋深.沿广州—从化断裂发育条带状低速异常,与沿断裂形成的沉积地层有关.条带状异常在浅部分为两段,表明广州—从化断裂在历史上可能具有分段活动性.玉带公园周围被高速异常环绕,异常向上延伸至距地表约1.3 km处,结合研究区已有资料推测该高速异常可能为早期岩浆侵入在地壳浅部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台阵 背景噪声成像 地壳浅部 S波速度结构 广州—佛山
下载PDF
广佛都市区创新空间单元与创新网络研究
6
作者 刘鹏飞 袁奇峰 +1 位作者 占玮 李刚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5-56,共12页
基于创新空间集聚创新要素的“场”空间和区域创新网络“流”节点的双重属性,提出创新空间单元概念假设。利用发明专利申请数据和空间聚类分析等方法,探究广佛都市区创新空间单元的格局与类型,以及创新网络的结构与模式。研究发现:(1)... 基于创新空间集聚创新要素的“场”空间和区域创新网络“流”节点的双重属性,提出创新空间单元概念假设。利用发明专利申请数据和空间聚类分析等方法,探究广佛都市区创新空间单元的格局与类型,以及创新网络的结构与模式。研究发现:(1)识别出58个创新空间单元,论证了概念假设;(2)广佛都市区创新空间单元呈现“一区多核多点”格局,并可分为创新城区、产业园区、混合型科技园区等三大类七小类单元类型;(3)创新空间单元网络呈现以广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鱼骨放射状”结构,并提炼出大学研究院所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模式、龙头企业集团创新网络模式、体制内企业和机构合作创新网络模式,以及混合型创新网络模式四类典型创新网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空间单元 创新网络 创新空间 广佛都市区
下载PDF
和而不同:城乡融合视角下广州近郊乡村特色发展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卢丹梅 曾怡瑞 +1 位作者 袁楚枫 赵建华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135,共8页
城市近郊乡村作为城乡之间交流沟通的“桥头堡”,具备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内在基础和外部驱动力,是探索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行地区。总结城乡融合初级阶段近郊乡村在生产、生活、景观、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解读新时期大城市近... 城市近郊乡村作为城乡之间交流沟通的“桥头堡”,具备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内在基础和外部驱动力,是探索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行地区。总结城乡融合初级阶段近郊乡村在生产、生活、景观、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解读新时期大城市近郊乡村发展的新特征与新趋势,提出“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城乡融合高级阶段的发展目标,以及生产方式、生活形态、景观风貌、建设模式等方面的近郊乡村特色发展策略。以广州为例,探索新时期近郊乡村特色化发展的方法体系,推动城乡融合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特色化发展 和而不同 近郊乡村 广州
下载PDF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数据统分平台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建委 张国明 +2 位作者 李镇文 陈省文 李宁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5期39-46,共8页
随着地铁行业数字化的飞速发展,逐渐增加的海量数据使原有简单呈现方式无法满足运营管理需求。广州地铁18号、22号线采用综合监控系统数据统分平台进行数据管理,结合地铁业务需求,根据运营场景布局,凭借综合监控系统数据统分平台的大数... 随着地铁行业数字化的飞速发展,逐渐增加的海量数据使原有简单呈现方式无法满足运营管理需求。广州地铁18号、22号线采用综合监控系统数据统分平台进行数据管理,结合地铁业务需求,根据运营场景布局,凭借综合监控系统数据统分平台的大数据处理及运算能力,按照客流、行车、能耗、环控及电力设备5个维度,适用于行业统计分析的各项指标可视化展示。平台的应用可提高地铁数据体系建设中数据管理的基础能力,为制订更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全面提升管理和决策能力,不断促进地铁全面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加速智慧地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综合监控 数据 可视化 运营管理 广州
下载PDF
城市核心地区产业集聚区规划框架与实践——以广州琶洲地区发展规划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欣燕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29,共9页
以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立足于存量发展的时代背景,科学审视城市核心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问题,以产城人协同视角,探索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机制,以产城融合理论为基础延伸挖潜产城人的横向互动关系,立足产业集群理论探索产业纵向协作... 以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立足于存量发展的时代背景,科学审视城市核心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问题,以产城人协同视角,探索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机制,以产城融合理论为基础延伸挖潜产城人的横向互动关系,立足产业集群理论探索产业纵向协作,并以广州琶洲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实践进行实证分析,以问题为导向、以人为核心,切实将人与产业、空间进行深度链接和协同,提出相应的规划方法,指引规划实施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区 产城人协同 产城融合 发展规划 广州琶洲
下载PDF
高职院校探索职教“三融”的方式与经验
10
作者 王步芳 沈华艳 刘静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9,共4页
近年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一直积极推进和创新探索职教“三融”,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联姻”、职业院校与知名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和企业人才订单以及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服务和“双创”培育计划,在职业教育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方... 近年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一直积极推进和创新探索职教“三融”,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联姻”、职业院校与知名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和企业人才订单以及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服务和“双创”培育计划,在职业教育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全国高职院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职业教育“三融”精神具有示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普融通 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实践与思考--以广州公共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刁霄宇 《图书馆研究》 2024年第3期18-29,共12页
以广州市包括2所市级公共图书馆、11所区级公共图书馆及部分文旅特征明显的分馆为调研样本,采用文献调查法、网络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对以上公共图书馆的文旅融合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后,从建筑设计、资源服务、管... 以广州市包括2所市级公共图书馆、11所区级公共图书馆及部分文旅特征明显的分馆为调研样本,采用文献调查法、网络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对以上公共图书馆的文旅融合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后,从建筑设计、资源服务、管理机制、品牌塑造、反馈评估5个维度对广州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实践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文旅融合的实践特点,并提出相关启示和建议,以期为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公共图书馆 文旅融合
下载PDF
远郊型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研究——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加红 聂鹏娟 +1 位作者 肖伟智 贾梦柯 《交通工程》 2024年第2期15-22,共8页
针对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延伸,远郊区轨道交通的发展问题,通过分析广州市增城区远郊特征下轨道站点的现状特征、交通问题及成因,提出了远郊区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地区一体化的设计要点:①强化轨道站点核心区范围内设施复... 针对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延伸,远郊区轨道交通的发展问题,通过分析广州市增城区远郊特征下轨道站点的现状特征、交通问题及成因,提出了远郊区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地区一体化的设计要点:①强化轨道站点核心区范围内设施复合度,依托站点打造功能复合的服务中心;②建设适合远郊市民出行多样化的交通接驳方式,扩展远郊区站点的辐射范围;③构建适应当地气候与居民出行特点的慢行公共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郊区 轨道站点 一体化设计 广州
下载PDF
广清一体化背景下清远港入珠融湾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13
作者 邹心怡 查安平 《中国水运》 2024年第11期14-16,共3页
对接“双区”,交通先行,北江航道扩能升级持续推进,如何充分利用清远港区位优势,加快广清一体化发展,率先实现与大湾区港口互联互通,增强对珠三角地区和周边地区的服务能力,是清远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研究问题。本文以广清一体化为背景,... 对接“双区”,交通先行,北江航道扩能升级持续推进,如何充分利用清远港区位优势,加快广清一体化发展,率先实现与大湾区港口互联互通,增强对珠三角地区和周边地区的服务能力,是清远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研究问题。本文以广清一体化为背景,分析清远港发展现状,梳理清远港入珠融湾的必要性,并以此提出清远港高质量发展策略及建议,从而为有效提升清远港港口服务能力,优化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广清一体化和入珠融湾进程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珠融湾 高质量发展 广清一体化 产业集群
下载PDF
综合门户城市地区乡村高质量发展路径--以广州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为例
14
作者 骆茜 吕明 李德民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142,共7页
结合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选取在城乡融合起主导地位的综合门户城市地区的乡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特点及问题,提出镇域统筹、资产盘活、机制传导的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应对路径,并以广州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实践为例... 结合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选取在城乡融合起主导地位的综合门户城市地区的乡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特点及问题,提出镇域统筹、资产盘活、机制传导的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应对路径,并以广州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实践为例,分析其创建情况和创建路径,以地方国企引领带动乡村建设的实践验证乡村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期为其他地区的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门户城市地区 乡村高质量发展 田园综合体 广州
下载PDF
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困境与纾解——以佛山市为例
15
作者 陆晓祺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7期109-113,共5页
在国家政策的助推作用下,多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已然成为旅游业极具竞争力的新业态。研究将以佛山市的禅城、南海、顺德、高明和三水5个行政区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 在国家政策的助推作用下,多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已然成为旅游业极具竞争力的新业态。研究将以佛山市的禅城、南海、顺德、高明和三水5个行政区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目前佛山市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佛山市体育旅游在融合发展过程中,由于在外环境层面上存在专项体育旅游政策文件缺位、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现象,以及内环境层面上资源整合未形成有力竞争优势,导致佛山市体育旅游发展存在规划布局有待优化、有效资源深入挖掘不足、体育旅游专业型人才匮乏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如下优化策略:政府对体育旅游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调控;深入挖掘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旅游 产业融合 佛山市 民俗体育
下载PDF
广州市东风村城乡融合发展的双轮驱动路径
16
作者 窦飞宇 骆建云 +2 位作者 钟琳 何嘉盈 杨晓琳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4-151,共8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于城乡融合发展背景,分别阐述城市更新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侧重优势,创新性地提出实施“城市更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双轮驱动路径的必要性。该路径可细分为“城市更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主...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于城乡融合发展背景,分别阐述城市更新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侧重优势,创新性地提出实施“城市更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双轮驱动路径的必要性。该路径可细分为“城市更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主模式,以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建设用地集约化利用、设施配套、资源活化”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特色产业”两个子模式。并且,以广州市从化区东风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城市更新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广州市从化区东风村
下载PDF
以体验设计思维推动村级工业园改造升级策略探析——以广州设计之都为例
17
作者 郑梦华 胡晓 田诗诗 《设计》 2024年第20期54-56,共3页
在中国当前城镇化进入减速阶段与高质量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大背景下,城市建设发展从增量扩张模式向存量更新模式转型成为必然,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共识。通过将体验设计思维(UX Design Thinking)来指引村级工业园的产业... 在中国当前城镇化进入减速阶段与高质量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大背景下,城市建设发展从增量扩张模式向存量更新模式转型成为必然,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共识。通过将体验设计思维(UX Design Thinking)来指引村级工业园的产业更新与改造全过程,能够引领城市更新改造工作更加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和市场主体个性化需求,最终实现村级工业园更新改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打造产城融合新高地提供借鉴。文章将以广州设计之都项目作为案例进行研究探讨,分析体验设计思维在项目谋划、建设、运营过程中的运用,阐述体验设计思维给项目赋能的多维度影响。体验设计助力广州设计之都项目实现从村级工业区到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的美丽蜕变,成为广州市白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标杆,为赋能广东产业科技升级树立典范,也为体验设计思维运用于其他地区村级工业园更新改造提供了借鉴。体验设计创新服务举措助力城市更新改造和产业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设计 城市更新 产城融合 村级工业园 广州设计之都
下载PDF
广州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体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
18
作者 刘浦 余二威 《城市交通》 2024年第2期1-13,共13页
轨道交通场站综合体规划和建设对筹集轨道交通建设资金、促进轨道交通线网发展、提升车站周边开发强度、避免土地低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回顾过去30年广州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体发展历程,总结各阶段轨道交通线网及场站综合体演变特... 轨道交通场站综合体规划和建设对筹集轨道交通建设资金、促进轨道交通线网发展、提升车站周边开发强度、避免土地低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回顾过去30年广州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体发展历程,总结各阶段轨道交通线网及场站综合体演变特征和实施效果。场站综合体政策机制、理论和实践方法逐渐成熟,同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交通效益。指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展望了未来轨道交通场站综合体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思路,包括从网络节点向四网融合延伸、场站综合体由点向面连片开发、存量资源的腾挪改造和开发利用、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由城市到都市圈推广应用。从发展历程来看,对场站综合体发展演变特征、机制政策和规划编制的持续探索有效保障了广州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带动了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场站综合体 TOD 轨道+物业 四网融合 广州市
下载PDF
基于站城融合理念的现代化枢纽客站建设探索与实践
19
作者 蒋鹏程 陈浩军 《铁路技术创新》 2024年第3期34-39,共6页
随着我国城市和铁路的迅猛发展,大型铁路客站已进入“第四代”客站时代——站城融合。通过对“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和“轨道上的大湾区”理念的借鉴,广州白云站站城融合模式被打造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湾区高铁客站群标杆。以广... 随着我国城市和铁路的迅猛发展,大型铁路客站已进入“第四代”客站时代——站城融合。通过对“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和“轨道上的大湾区”理念的借鉴,广州白云站站城融合模式被打造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湾区高铁客站群标杆。以广州白云站为例,从“因地制宜”“高效整合”“一体化建设”3个方面,阐述高铁站房在建设过程中对站城融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并以创新为驱动,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积极探索适应站城融合建设的新质生产力,可为站城融合理念下现代化枢纽客站建设提供参考,从而促进站与城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城融合 广州白云站 枢纽客站 创新驱动 一体化建设
下载PDF
基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视域下佛山市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探析
20
作者 陈亦南 梁俊铭 +1 位作者 李锐鹏 龙纪恒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4年第9期239-241,共3页
探讨了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视域下,佛山制造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通过分析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构建策略与方法,以及佛山制造业的具体实践案例,评估了实践路径的成效并提出了问题分析。最后,从政策支持、合作机制、人才培养、技术... 探讨了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视域下,佛山制造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通过分析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构建策略与方法,以及佛山制造业的具体实践案例,评估了实践路径的成效并提出了问题分析。最后,从政策支持、合作机制、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系统等方面提出了推动佛山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为佛山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共同体 佛山制造业 新质生产力 实践路径 对策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