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合理重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可能世界文学理论解答方案研究
1
作者 钟华 李楠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20,共12页
如何合理重构虚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呢?在可能世界文学理论产生之前,这个问题并未得到足够清晰而圆融的解答。可能世界文学理论认为:首先,虚构世界拥有其独立的本体地位和一定的独立自主性,这种观念保障了读者可以借助符号通道和文本信... 如何合理重构虚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呢?在可能世界文学理论产生之前,这个问题并未得到足够清晰而圆融的解答。可能世界文学理论认为:首先,虚构世界拥有其独立的本体地位和一定的独立自主性,这种观念保障了读者可以借助符号通道和文本信息处理的方式更为合理地重构其中的虚构世界;其次,读者遵循两种“内涵函数”的规则来重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其中“认证函数”确定该虚构世界中存在哪些“虚构事实”,“饱和函数”确定它们在虚构世界中的分布及密度;最后,读者还应遵循“再中心化”理论和“最小偏离原则”来填补文本虚构世界中的空白,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这个虚构世界。可能世界文学理论在解答读者如何合理重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方面,提供了一个新颖有效的具体方案,但也存在某些尚需进一步斟酌的问题,值得学界关注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世界理论 读者 虚构世界 内涵函数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野下保护作品完整权的解构与重构
2
作者 夏浩胜 王洪友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9-46,共8页
保护作品完整权对“歪曲、篡改”的认定以作者为本位,忽视了读者在创作中的功能和作用,可能导致优秀再创作面临侵权的风险。作者对作品的绝对解释源于保护作品完整权形成了天才的作者、情感表白的作品、客观性理解的基本结构。利用接受... 保护作品完整权对“歪曲、篡改”的认定以作者为本位,忽视了读者在创作中的功能和作用,可能导致优秀再创作面临侵权的风险。作者对作品的绝对解释源于保护作品完整权形成了天才的作者、情感表白的作品、客观性理解的基本结构。利用接受美学对以上要素进行解构,可以发现天才理念有失偏颇,作品与读者的关系密切,对作品的理解具有不可摆脱的个体性和历史性。为了淡化作者至上的浪漫主义色彩,防止保护作品完整权的滥用,可综合借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规定。就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侵权标准而言,在种类甄别的基础上,对文艺作品、科学作品中的图形作品、模型作品和计算机软件适用损害作者声誉标准,对其他科学作品适用违背作者意思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作品完整权 接受美学 读者 损害作者声誉 违背作者意思
下载PDF
价值重于满意:图书馆服务质量模型的验证与启示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锦源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55,共6页
在回顾国内外服务质量模型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服务质量四维度为源头、以读者价值和满意度为媒介、以读者行为意向为结果的结构方程模型。针对连续两年度的实证数据分析表明:服务质量在模型中起基础性作用,通过直接和间接方... 在回顾国内外服务质量模型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服务质量四维度为源头、以读者价值和满意度为媒介、以读者行为意向为结果的结构方程模型。针对连续两年度的实证数据分析表明:服务质量在模型中起基础性作用,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同时影响读者续用意向;读者价值在模型中处于关键地位,是读者行为意向的风向标;图书馆实践可能出现"读者满意陷阱"。研究结果同时引申出若干图书馆服务质量实践建议,并指出进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服务质量 读者价值 满意度 读者续用意向
下载PDF
服务承诺如何改善读者对图书馆的认知 被引量:8
4
作者 刘锦源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59,34,共4页
在回顾服务承诺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服务承诺特征为前因、以服务价值和满意度为媒介、以读者推荐和续用意向为结果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服务承诺实践真实情景下的调研数据表明:值得信任的承诺内容,方便快捷的操作程序有... 在回顾服务承诺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服务承诺特征为前因、以服务价值和满意度为媒介、以读者推荐和续用意向为结果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服务承诺实践真实情景下的调研数据表明:值得信任的承诺内容,方便快捷的操作程序有助于增强读者对图书馆服务价值和满意的认知,进而提高读者对于图书馆服务的推荐与续用意向。研究结果同时引申出若干图书馆服务承诺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服务 服务承诺 读者行为意向
下载PDF
预防性服务补救、感知公平对读者行为意向的影响——以高校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强 张康 +1 位作者 魏少木 孟陆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3-109,共7页
基于顾客心理探索,预防性服务补救为服务补救领域的研究开辟了全新视角。文章以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探讨预防性服务补救对读者行为意向的影响,并验证感知公平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在服务及服务失误发生前主动提供的预防性服务补救信... 基于顾客心理探索,预防性服务补救为服务补救领域的研究开辟了全新视角。文章以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探讨预防性服务补救对读者行为意向的影响,并验证感知公平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在服务及服务失误发生前主动提供的预防性服务补救信息及补救策略,可以通过读者满意正向影响读者的行为意向(再使用意愿和口碑传播);读者感知公平正向调节预防性服务补救对读者满意的影响,同时能够强化读者满意在预防性服务补救与读者再使用意愿之间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预防性服务补救 感知公平 读者满意 行为意向
下载PDF
“以意逆志”与英美新批评 被引量:3
6
作者 方新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9-122,共4页
"以意逆志"与英美新批评虽产生于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但两者仍有比较的必要。英美新批评因为"以意逆志"没能在中国站稳脚跟。人本主义的"以意逆志"是一种既重视内容又重视形式的批评方式,它完整包括了作者... "以意逆志"与英美新批评虽产生于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但两者仍有比较的必要。英美新批评因为"以意逆志"没能在中国站稳脚跟。人本主义的"以意逆志"是一种既重视内容又重视形式的批评方式,它完整包括了作者、文本、读者三环节,而新批评是一种单一的"从形式到形式的批评"。英美新批评的文本主义有其可取之处,但由于自身理论与实践的漏洞和相互攻击,最终走向衰落,而"以意逆志"自从产生后就从未退出过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意逆志 新批评 作者 文本 读者
下载PDF
安贝托·艾柯反解构的诠释学理论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慧 《学术探索》 CSSCI 2012年第10期154-156,共3页
意大利学者安贝托.艾柯依托其符号学理论提出反解构的诠释学理论,在肯定诠释者权利的同时,主张以文本意图为诠释设限,反对过度诠释,并提出了简洁"经济"、一致性与吻合性的文本诠释的标准;认为文本的诠释应在作者、文本、世界... 意大利学者安贝托.艾柯依托其符号学理论提出反解构的诠释学理论,在肯定诠释者权利的同时,主张以文本意图为诠释设限,反对过度诠释,并提出了简洁"经济"、一致性与吻合性的文本诠释的标准;认为文本的诠释应在作者、文本、世界、诠释者之间互动中进行。艾柯的诠释学理论对后现代主义某些批评家极端的诠释理论是一种反驳,也为当下的文本诠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贝托·艾柯 诠释文本 意图 模范读者
下载PDF
孟子“以意逆志”的语义学诠释——基于修辞理解角度 被引量:3
8
作者 丁秀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1-146,共6页
东汉以还,众多学者对孟子的"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进行了注释、疏解,但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修辞理解的角度看,"文"、"辞"、"志"、"意"固然是准确理解孟... 东汉以还,众多学者对孟子的"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进行了注释、疏解,但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修辞理解的角度看,"文"、"辞"、"志"、"意"固然是准确理解孟子"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的关键,而"逆"更是关键中的关键。它包括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个方向的解读过程,涵盖面广,表现力强,可用"推求"对应之。"以意逆志"的过程,实际就是融"意""志"为一体、由已知而未知、"推陈出新"的理解、阐释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以意逆志” “文” “辞” “志” “意” “逆”
下载PDF
掌握大学生阅读动机 做好读者导读工作 被引量:4
9
作者 何道利 《安康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27-128,共2页
阅读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因而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大学生阅读活动的有效引导。本文通过对大学生阅读动机的分析,探索图书馆导读工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 阅读动机 读者服务 阅读辅导
下载PDF
“以意逆志”与凌濛初《诗逆》释诗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宗红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70-74,共5页
凌濛初是明末著名的小说家,曾经致力于《诗经》的编撰与阐释。《诗逆》是他的《诗经》学阐释著作之一,其解诗方法深受孟子"以意逆志"说影响。凌氏认为,读者不仅可以上逆《诗》之志,也可逆朱子之志。"逆"此二者之志... 凌濛初是明末著名的小说家,曾经致力于《诗经》的编撰与阐释。《诗逆》是他的《诗经》学阐释著作之一,其解诗方法深受孟子"以意逆志"说影响。凌氏认为,读者不仅可以上逆《诗》之志,也可逆朱子之志。"逆"此二者之志,则不能泥守成说,应该重视《诗》的抒情性。凌濛初反对解诗过实、过直露、过迂,倡导活法,主张从其字词、章法、意境来感悟和揣摩《诗》之情景和诗歌的言外之意,结合生活体验感悟《诗》之情理。《诗逆》借鉴诸家的诗评,结合"以意逆志",故虽为"制义之作",却有很强的文学性及很多可观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逆》 以意逆志 文学解诗
下载PDF
基于图书馆自动化立体仓库技术下读者使用意愿分析——以苏州第二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胜源 李明霞 《情报探索》 2022年第9期117-122,共6页
[目的/意义]旨在研究图书馆自动化立体仓库技术的应用对读者使用意愿的影响,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动化立体仓库图书馆。[方法/过程]运用技术接受模型并结合理性行为理论、ACSI模型,构建基于图书馆自动化立体仓库技术下的读者使用意愿模... [目的/意义]旨在研究图书馆自动化立体仓库技术的应用对读者使用意愿的影响,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动化立体仓库图书馆。[方法/过程]运用技术接受模型并结合理性行为理论、ACSI模型,构建基于图书馆自动化立体仓库技术下的读者使用意愿模型,选取苏州市第二图书馆的读者作为考察对象,借助李克特量表法进行相关的问卷设计和调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结果/结论]读者对苏州市第二图书馆的自动化立体仓库技术的应用有着较高的使用意愿,并解决了读者借阅查找困难、可借阅图书少、借书速度慢等一系列问题,优化了图书的存储管理,提高了图书的出入库效率和读者的阅读便利程度,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自动化立体仓库 读者使用意愿 回归分析
下载PDF
论以意逆志对常州词派词学阐释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祝东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5-19,共5页
孟子"以意逆志"说对中国古典诗学阐释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并辐射到词学阐释学领域,清代常州词派的词学阐释理论就是导源于这一阐释传统的。通过考察常州词派的词学阐释理论,发现自其创始人张惠言至谭献等人之间有一个发展变... 孟子"以意逆志"说对中国古典诗学阐释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并辐射到词学阐释学领域,清代常州词派的词学阐释理论就是导源于这一阐释传统的。通过考察常州词派的词学阐释理论,发现自其创始人张惠言至谭献等人之间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他们逐步完成了将"以意逆志"之"志"由"作者之意"向"读者之意"的转换,最后将阐释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读者,给读者理解文本以充分的自由,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学阐释学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意逆志 常州词派 张惠言 周济 谭献 词学阐释学
下载PDF
拐杖与囚笼:“作者意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合法性和功能限度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杏培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0年第1期-,共16页
"作者意图"是文学阅读、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建构中常常面临的问题,如何认识和定位它对阐释者的意义和功能,不仅是一个具有多种面向的理论话题,也影响着文学阐释实践的方向和结论。本文在西方"作者意图"理论流派视野... "作者意图"是文学阅读、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建构中常常面临的问题,如何认识和定位它对阐释者的意义和功能,不仅是一个具有多种面向的理论话题,也影响着文学阐释实践的方向和结论。本文在西方"作者意图"理论流派视野和本土"强制阐释"命题热议背景下,结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若干个案,探究"作者意图"对于文学阐释的作用,可能的陷阱和功能限度,辨析作者意图、文本原意和读者阐释在文学研究中的不同价值,从而为文本理解中合理使用创作谈、理性处理作家声音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意图 文本意义 读者视野
下载PDF
对《雷雨·序》的一次接受学细读
14
作者 顾广梅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3-105,共3页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雷雨.序》作为一篇研究曹禺创作的重要文献,标示了《雷雨》早期接受史上的错位接受现象,也折射出作者原旨、读者释义和文本意义三者的复杂关系,更隐含着曹禺对文本意义的理想接受模式的期待。
关键词 《雷雨·序》 接受美学 作者意图 读者释义 文本意义 错位接受
下载PDF
英汉互译中文化信息处理的最佳关联性解释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瑞珍 《邢台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82-85,共4页
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性这一概念可以有效的解释翻译中的文化信息处理问题。由于英汉文化存在差异,翻译过程中必须通过增删、转换、重组与调整、加注的方式以传达原作的文化内涵意义,实现作者的交际意图,同时又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阅读能... 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性这一概念可以有效的解释翻译中的文化信息处理问题。由于英汉文化存在差异,翻译过程中必须通过增删、转换、重组与调整、加注的方式以传达原作的文化内涵意义,实现作者的交际意图,同时又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阅读能力与期待,使译文在相关方面与原文相似,最大程度地趋同于原文,获得最佳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关联性 文化信息处理 交际意图 读者期待
下载PDF
阐释距离的微妙把握与阐释体验的差异性生成——以“杜诗”阐释为例
16
作者 薛宝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9-15,共7页
诠释者历来对杜诗情有独钟,其诠释理想多在得作者本意,以便启后学于迷惘,成杜氏之功臣。在此诠释理想的指引下,诠释方法也得以丰富和发展。在对杜诗的"意诠"中,大体上以"以意逆志"、"以意捉志"、"... 诠释者历来对杜诗情有独钟,其诠释理想多在得作者本意,以便启后学于迷惘,成杜氏之功臣。在此诠释理想的指引下,诠释方法也得以丰富和发展。在对杜诗的"意诠"中,大体上以"以意逆志"、"以意捉志"、"以意遇志"等诠释方法为主。而在这些方法的运用中,又因诠释者对诠释距离把控的微妙差别,而带来不同的诠释体验:诠释者或幻想化身为杜甫,身临其境地去体察其创作时的种种情形;或借对杜甫诗句的阐释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意绪;也有的完全凭借自己的才情高下去直观地感受文本意义,以求得与作者心灵的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杜诗 以意逆志 以意遇志 以意捉志
下载PDF
读者、译者、翻译批评者的阐释学立场比较
17
作者 何瑞清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62-66,共5页
阐释学理论本质属性决定了阐释学适用范围。不同翻译主体的阐释学立场因其身份、阐释对象和制约因素不同而不同。读者可以自由阐释作品,持现代本体论阐释学立场。译者不是一般读者,译者的阐释学立场呈动态变化。翻译批评者的阐释学立场... 阐释学理论本质属性决定了阐释学适用范围。不同翻译主体的阐释学立场因其身份、阐释对象和制约因素不同而不同。读者可以自由阐释作品,持现代本体论阐释学立场。译者不是一般读者,译者的阐释学立场呈动态变化。翻译批评者的阐释学立场受制于翻译研究范式或翻译批评种类。对混淆不同翻译主体的阐释学立场个案的评述,将有助于减少阐释学的误用和滥用现象,使翻译批评回归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 译者 翻译批评者 阐释学立场 作者意图 文本意图
下载PDF
比较文学受众基础与专业意向调查研究
18
作者 唐蕾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85-86,共2页
比较文学学科要求大学生大量阅读经典文本、进行东西文化对照并且具有敏锐的目光,因此,了解大学生群体阅读基础、阅读工具、学习能力及专业意向等情况,对于学科建设者来说非常必要。本课题以调查问卷方式来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的受众基础... 比较文学学科要求大学生大量阅读经典文本、进行东西文化对照并且具有敏锐的目光,因此,了解大学生群体阅读基础、阅读工具、学习能力及专业意向等情况,对于学科建设者来说非常必要。本课题以调查问卷方式来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的受众基础和专业意向,总结受众群体学习特点和专业建设意见,以此促进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受众 基础 意向
下载PDF
我喜欢,故我翻译——谈葛浩文的文学翻译观
19
作者 邱扬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43-45,51,共4页
被荣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和当代中国文学"接生婆"的美国著名翻译家、汉学家葛浩文先生,在2006-2012年的文学翻译中,不仅让我国三位当代作家分别获得了"英仕曼"亚洲最高文学奖,还把莫言推上了诺贝... 被荣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和当代中国文学"接生婆"的美国著名翻译家、汉学家葛浩文先生,在2006-2012年的文学翻译中,不仅让我国三位当代作家分别获得了"英仕曼"亚洲最高文学奖,还把莫言推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在研究其翻译思想时发现,葛浩文那些源于实践、远非传统理论所能涵盖的独特的翻译见解,的确值得我国译界进一步研究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作者原意 读者喜好 编辑
下载PDF
解释学与阅读
20
作者 张士民 何树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05-111,共7页
解释学作为一种批评话语一直强调其语言学范式。虽然解释学似乎已经是一种学科间的桥梁,但大多数当代批评话语一直对把解释学传统作为一个普遍的文化批评的方法保持警惕性的冷漠。这表明解释学的未来将依赖能够找到把一个遭到抑制但仍... 解释学作为一种批评话语一直强调其语言学范式。虽然解释学似乎已经是一种学科间的桥梁,但大多数当代批评话语一直对把解释学传统作为一个普遍的文化批评的方法保持警惕性的冷漠。这表明解释学的未来将依赖能够找到把一个遭到抑制但仍然活跃的主体恢复到解释学过程中的方式。与解释学发展历史紧密相关的文学批评——解释学批评、接受理论和文化理论——经历了"奴隶式的阅读"、"主人式阅读"和新近倡导的"亲近式阅读"。当前的文学批评只有在把文学作为传播交流方式的前提下恢复文本/读者范式中被抹杀的作者的维度,才能真正将一个遭到抑制但仍然活跃的主体恢复到文学解释学的过程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学 阅读 作者(意向) 读者文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