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获得感 提升亲和力——思政课“专题+体验”德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周霞 陆怡楠 谢钦灵 《高教学刊》 2024年第5期164-168,共5页
增强获得感,提升亲和力,是完成思政课教学目标的需要,是应对信息化给思政课带来严峻挑战的需要,是适应“00后”大学生成长特点的需要,也是消除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和提高思政课实效的需要。在各种教学模式中,“专题+体验”德育模式能扬长... 增强获得感,提升亲和力,是完成思政课教学目标的需要,是应对信息化给思政课带来严峻挑战的需要,是适应“00后”大学生成长特点的需要,也是消除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和提高思政课实效的需要。在各种教学模式中,“专题+体验”德育模式能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具体实施途径包括,在专题教学中渗透体验、在体验式教学中凸显专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感 亲和力 专题德育模式 主体性 德育
下载PDF
道德解脱和惩罚知觉对伦理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金杨华 郝洁 叶燕华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5-43,共9页
道德解脱和惩罚知觉是管理者伦理决策中的脱离机制和约束机制,文章通过有调节作用的中介关系模型,分析了道德解脱和惩罚知觉对管理者伦理决策过程的影响,比较了组织有利和组织有害伦理决策中,管理者在伦理判断和伦理行为意向上的差异。... 道德解脱和惩罚知觉是管理者伦理决策中的脱离机制和约束机制,文章通过有调节作用的中介关系模型,分析了道德解脱和惩罚知觉对管理者伦理决策过程的影响,比较了组织有利和组织有害伦理决策中,管理者在伦理判断和伦理行为意向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道德解脱是管理者伦理判断的重要前因变量,惩罚知觉和伦理判断及其交互项都会对伦理行为意向产生影响,惩罚知觉在管理者伦理判断低时效应更明显;此外,管理者在组织有利情境下的伦理判断和伦理行为意向要显著低于组织有害情境。本研究对理解管理者伦理决策的潜在心理过程有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解脱 惩罚知觉 组织有利 组织有害 伦理决策
下载PDF
论道德回报 被引量:11
3
作者 庄三舵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54,共5页
中西方古代伦理思想与社会生活都浸渗着德得相通、德福一致的思想,现代社会力图实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是,这种道德回报的思想与做法在理论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系统的认识、阐述和宣传,实践中也远没有达到自觉、规范与统一。从实... 中西方古代伦理思想与社会生活都浸渗着德得相通、德福一致的思想,现代社会力图实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是,这种道德回报的思想与做法在理论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系统的认识、阐述和宣传,实践中也远没有达到自觉、规范与统一。从实现道德的最终目的、保证伦理公正、建立良序社会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建立良性的社会道德赏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得相通 德福一致 谋义得利 成本收益分析 赏罚机制 道德回报
下载PDF
西方大学自治的得失及道德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唐振平 王瑞萍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70-71,共2页
大学自治是西方大学经久不衰的传统。分析了西方大学自治与学术、政治、经济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并对其进行了道德评价,指出西方大学自治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有借鉴意义的。
关键词 大学自治 得失 道德评价
下载PDF
道家物德论在《庄子》中的展开 被引量:4
5
作者 叶树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62,共8页
物德论是道家思想中通过"德"观念表示万物性能及其来源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在《庄子》中的表现尤为典型。《庄子》的物德论主要有三个向度:一是"德"与"得"发生了直接的义理关联,二是"德"与作... 物德论是道家思想中通过"德"观念表示万物性能及其来源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在《庄子》中的表现尤为典型。《庄子》的物德论主要有三个向度:一是"德"与"得"发生了直接的义理关联,二是"德"与作为所得之本源的"道"表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三是"德"与"性"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联系,但前者又具有区别于后者的作为万物生成潜质的意义。整体而言,《庄子》所见的物德论是个人之德在宇宙观层面的理论根基,集中展现了道家"德"观念的独特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德论 《庄子》
下载PDF
论道德的本质属性 被引量:4
6
作者 唐永泽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59-163,183,共6页
道德的本质是自主自觉行为对人对己的利害性 ;目前通行的道德定义没有摆脱使道德完全主观化的倾向 ,未能准确简明地揭示道德的本质属性。
关键词 道德 本质 自主自学行为 道德主体 定义 道德客体 道德关系 道德行为 道德意识 道德事实 道德评价
下载PDF
道德成本初论 被引量:8
7
作者 唐代兴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8-13,共6页
良好社会秩序的建立,必须诉诸个体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始终存在相应的成本付出,这是道德行为的本质规定。基于这一本质规定,道德缺位的行为并不能免除其道德成本,相反,还须付出额外的巨大道德成本。因此,在主体间性的实际生活中,不论个... 良好社会秩序的建立,必须诉诸个体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始终存在相应的成本付出,这是道德行为的本质规定。基于这一本质规定,道德缺位的行为并不能免除其道德成本,相反,还须付出额外的巨大道德成本。因此,在主体间性的实际生活中,不论个人还是社会组织或者政府,其行为实现最低道德成本的唯一途径,就是自觉追求道德作为。道德作为的自觉,不仅要求个体具备理性能力,更需要社会予以价值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成本 道德收益 道德作为 权利与责任对等 主体间性
下载PDF
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本义试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贾新奇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7-11,共5页
“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是董仲舒提出的重要命题 ,在后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对于这一命题的真正含义 ,自古以来就存在不同理解 ,进而导致了对于命题的不同评价。事实上 ,这一命题所处理的 ,不是社会道德与社会整体... “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是董仲舒提出的重要命题 ,在后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对于这一命题的真正含义 ,自古以来就存在不同理解 ,进而导致了对于命题的不同评价。事实上 ,这一命题所处理的 ,不是社会道德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 ,而是个体行为的道德选择问题 ,因此 ,命题的本义是要求人们严格遵循封建道德 ,抑制自身的私欲 ,使个体私利服从于社会道德和社会整体利益。作为处理个人私利与社会道德、社会整体利益之间关系的一项一般原则 ,该命题至今仍有积极价值 ,值得批判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功利 道德 个体利益 社会公利
下载PDF
德之“外得于人,内得于己”辨 被引量:2
9
作者 阳泽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63-67,80,共6页
"外得于人,内得于己"是《说文解字》对德的释义,后人对这句话的解读存在诸多分歧,但由于都将这句话分为两个独立或平行的命题,未能发现其中所蕴涵的对德的本质的阐释。将"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作为两个相互限制的命... "外得于人,内得于己"是《说文解字》对德的释义,后人对这句话的解读存在诸多分歧,但由于都将这句话分为两个独立或平行的命题,未能发现其中所蕴涵的对德的本质的阐释。将"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作为两个相互限制的命题来理解赋予德更深刻的涵义,也使德与道、利、才等相关范畴的关系发生改变。在现实社会中,还存在受与者之德与获得之德,是对《说文解字》所释德之内涵的拓展与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得于人 内得于己” 受与者之德 获得之德
下载PDF
论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义利观 被引量:1
10
作者 朴晋康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26-32,共7页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义利观,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三个方面:"先富与共富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义利关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义利关系;"三个有利于标准"...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义利观,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三个方面:"先富与共富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义利关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义利关系;"三个有利于标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义利关系。邓小平所创设的义利并重与义利辩证统一的义利学说,从宏观上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伦理活动和道德建设的发展规律,是对马克思主义义利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伦理变迁 义利关系
下载PDF
师德与得失——教师道德建设问题浅议
11
作者 李业才 吴佩杰 《衡水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关于师德建设得失问题,逻辑上,凡事有得必有失,师德=半"失"+半"得";事实上,局部存在问题:道德="盗得",师德=失多。因此,必须在理论层面上突出弘扬道德(师德)之得的正当性。理论(词源学、经济学)上,道德=... 关于师德建设得失问题,逻辑上,凡事有得必有失,师德=半"失"+半"得";事实上,局部存在问题:道德="盗得",师德=失多。因此,必须在理论层面上突出弘扬道德(师德)之得的正当性。理论(词源学、经济学)上,道德=得到;师德=实得。为保障师德真切地大有所得,须在价值层面上,以和谐管理为核心,公正制度、平衡得失,引导教师道德因拥有物质支持、制度支持和文化心理支持而与学校和谐共生互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 得失 实得 和谐管理
下载PDF
2008年带给中国的道德收获及其伦理意味
12
作者 杨义芹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2008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铭记2008年带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反思是我们对不平凡的2008年的最好记忆。2008年我们看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升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扩展;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敢于胜利... 2008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铭记2008年带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反思是我们对不平凡的2008年的最好记忆。2008年我们看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升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扩展;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为民执政、科学执政的行政伦理的彰显;和平、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文明素质的提升和公民意识的蓬勃生长。当然,2008年也凸现出我们企业伦理和制度伦理的漏洞。2008年带给我们的道德记忆和伦理反思都是值得珍藏的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8 道德收获 伦理反思
下载PDF
试论端正私营企业经营者的义利观
13
作者 翁旭红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0-21,共2页
义利观是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1] 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端正私营企业经营者义利观 ,是私营企业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障 ,是私营企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客观要求。端正私营企业经营者的义利观需要... 义利观是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1] 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端正私营企业经营者义利观 ,是私营企业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障 ,是私营企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客观要求。端正私营企业经营者的义利观需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营企业经营者 私营企业 义利观 经营行为 道德建设
下载PDF
道德的科学设定: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实践的关键
14
作者 许建良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16-121,166,共7页
我们迄今对道德的界定,无疑侧重在学理规定的层面,忽视乃至无视了生活的视角,导致道德脱离生活。文化强国的实践,道德文化是其主要的内容,但道德文化在强国实践中的实际承担绝对不是学理道德所能完成的,重新认识和界定道德是迫在眉睫的... 我们迄今对道德的界定,无疑侧重在学理规定的层面,忽视乃至无视了生活的视角,导致道德脱离生活。文化强国的实践,道德文化是其主要的内容,但道德文化在强国实践中的实际承担绝对不是学理道德所能完成的,重新认识和界定道德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只有这样道德才能走进生活,才能美化生活,从道德走向美德,充分发挥传统美德的文化渗透力,润滑中国强国实践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生活 获得 传统美德 道德文化
下载PDF
论“求利”与“求德”的得失关联
15
作者 杨文兵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8-19,共2页
“求利”与“求德”作为经济活动中的两种行为变量,从来就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求利”与“求德”不仅具有得失双重性、得失相对性,而且还具有得失均衡性。具体表现为:“求利”有赢亏,“求德”有损益;违德、弃德的赢亏是相对的,守... “求利”与“求德”作为经济活动中的两种行为变量,从来就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求利”与“求德”不仅具有得失双重性、得失相对性,而且还具有得失均衡性。具体表现为:“求利”有赢亏,“求德”有损益;违德、弃德的赢亏是相对的,守德、违德获利成本的增减是相对的,守德、违德的眼前、长远之利的转化也是相对的;守德、违德者得失的总量在共时性层面与历时性层面都是均衡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握这些逻辑关联兼具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利' '求德' 得失关联 道德 均衡性
下载PDF
重评儒家的义利观
16
作者 屈建军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19-21,27,共4页
儒家义利观经历了从“重义轻利”到“存理灭欲”的发展过程。儒家义利观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有某些可取之处,但它的动机是反动的,认识是唯心的,实践是有害的。儒家义利观不能,也不应该成为现代社会的道德规范。
关键词 儒家 重义轻利 存理灭欲 道德规范
下载PDF
“义”、“利”浅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发元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35-36,共2页
本文从历史上义利之辩入手 ,运用唯物史论观察社会道德现象 ,分析了义和利 ,道德与物质之益的关系 ,强调义利的辩证统一是今天我们应坚持的新的义利观。
关键词 道德 物质利益
下载PDF
生产合作声誉与信用合作道德风险控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雷 陈东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3-94,共12页
依据专业合作社内开展信用合作所具有的互联性交易特征,利用关联博弈分析工具,研究了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的生产合作声誉对上述困境的改善。研究证明,专业合作社内开展信用合作,借助专业合作社与社员之间已有的生产合作声誉,能够实现对社... 依据专业合作社内开展信用合作所具有的互联性交易特征,利用关联博弈分析工具,研究了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的生产合作声誉对上述困境的改善。研究证明,专业合作社内开展信用合作,借助专业合作社与社员之间已有的生产合作声誉,能够实现对社员信用合作道德风险的进一步抑制。同时,社员在生产合作上获取的超额收益以及社员借款规模分别对社员信用合作道德风险抑制起到提升和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合作 互联性交易 关联博弈 道德风险 合作声誉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可视化综合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熊文娟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66-72,共7页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检验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标志。通过对文献计量可视化综合分析,对思想政治理论获得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受内涵缺位、主体虚位、效果错位等因素的制约,可从...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检验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标志。通过对文献计量可视化综合分析,对思想政治理论获得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受内涵缺位、主体虚位、效果错位等因素的制约,可从加强理论研究,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激发多维要素活力,推动供给侧改革等几方面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获得感 立德树人 “三全育人”
下载PDF
试论“德—得”关联的演进之路
20
作者 曹威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29-33,共5页
"德—得"关联的精神取向在文明早期即已出现,其关联体现在外在利益和内在利益两方面,既有"外在之得"的关联,也有"内在之得"的关联。从虞舜时期到三代时期"德—得"关联主要表现在"外在之得... "德—得"关联的精神取向在文明早期即已出现,其关联体现在外在利益和内在利益两方面,既有"外在之得"的关联,也有"内在之得"的关联。从虞舜时期到三代时期"德—得"关联主要表现在"外在之得"方面,在后期的演变中,知识阶层推动其往"内在之得"关联转向,表现为"德行自足";在政治思想和民间意识层面则沿着"外在之得"关联演进,表现为"以德配天"、"善恶报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得”关联 演进 以德配天 善恶报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