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熹、王阳明《大学》“格物致知”说比较
1
作者 赵化雨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30-39,共10页
王阳明《传习录》开篇即论《大学》三纲领,辨析朱子格物穷理。朱子将《大学》义理之要点放在“格物”上,阳明则将“致知”视为《大学》的核心精神所在。探讨朱子和阳明所论格物穷理之关系,于此而知“理”之三重内涵,以见二人在心理关系... 王阳明《传习录》开篇即论《大学》三纲领,辨析朱子格物穷理。朱子将《大学》义理之要点放在“格物”上,阳明则将“致知”视为《大学》的核心精神所在。探讨朱子和阳明所论格物穷理之关系,于此而知“理”之三重内涵,以见二人在心理关系上有不同认知,在格物之入门下手处便有差异。通过辨析二人对“知”之不同解读及格物致知之关联,可知阳明之“知”开出三种意蕴,而朱子之“知”仅有认知力与知识两层内涵。对“知”的不同定义取向决定了二人知行工夫论的不同进路,开显出不同的规模次序,利弊各有侧重。认知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三元交互决定论”有助于完善儒家传统工夫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物 致知 穷理 致良知 交互决定理论
下载PDF
宋明“诚意”概念之演变——从朱子、阳明到蕺山
2
作者 张意琳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9-74,共6页
宋明时期,“诚意”的含义不断为儒者们所扩充、革新。朱子在深化“诚意”内涵的同时指出了《大学》于“格致”“诚意”处前后文逻辑不一致的问题,而他始终坚持先“格致”后“诚意”的思想进路;阳明认为朱子的诚意论并无法沟通知识与道德... 宋明时期,“诚意”的含义不断为儒者们所扩充、革新。朱子在深化“诚意”内涵的同时指出了《大学》于“格致”“诚意”处前后文逻辑不一致的问题,而他始终坚持先“格致”后“诚意”的思想进路;阳明认为朱子的诚意论并无法沟通知识与道德,因而他恢复了“诚意”的“首脑”地位,并通过对“诚意”与“格物”关系的创造性翻转解决了朱熹理论自外向内贯彻道德的困境,但其晚年却因“致良知”的提出将“诚意”逐步化约为“致知”;蕺山的思想主要围绕着缓解阳明后学的流弊展开,他对“诚意”概念的翻新使得“格物”“致知”等条目都成了“诚意”的展开,但他对“意”的过分侧重同样遗留下些许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意 格物致知 毋自欺 慎独
下载PDF
朱熹修养工夫论的基础、内容与特征
3
作者 李淑婷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儒家自先秦便有注重修养工夫的传统。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构筑了一个以“天理”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以本体论和心性论为修养工夫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朱熹对“四书”等儒家经典的诠释入手,可以根据内在逻辑将其修养工夫论总... 儒家自先秦便有注重修养工夫的传统。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构筑了一个以“天理”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以本体论和心性论为修养工夫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朱熹对“四书”等儒家经典的诠释入手,可以根据内在逻辑将其修养工夫论总结为“居敬涵养”“去欲复理”“格物致知”三部分内容,提炼出“整体性”“实践性”“主体性”“社会性”四大特征。这一结构为整体理解朱熹的哲学思想提供了工夫论视角,呈现了理学的特性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理学 修养工夫论 格物致知
下载PDF
“德性之知”的认知思想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四光 郭斯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3,共4页
"德性之知"是张载提出的重要概念,其内涵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实现对天人合一境界的体悟。张载试图用德性之知来论证儒家伦理的合理性。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分别用格物致知和涵养本心的修养工夫来实现德性之知。从心理学的角度分... "德性之知"是张载提出的重要概念,其内涵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实现对天人合一境界的体悟。张载试图用德性之知来论证儒家伦理的合理性。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分别用格物致知和涵养本心的修养工夫来实现德性之知。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程朱与陆王的工夫论,可知其内在机制与宗教信仰相似。它通过强化人们对天理的信念,最终达到对天人合一境界的体悟。德性之知具有如下认知特点:首先,它是一种为理学思想服务的认知,其次,其内在机制与宗教心理相类似,最后,它的实现需要体和悟两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之知 格物致知 涵养本心
下载PDF
朱熹礼理沟通的经典诠释——以《大学章句》中“格物致知”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殷慧 张卓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8,共5页
朱熹的《大学章句》是独具特色的理学诠释文本,代表了礼理沟通、融合的经学诠释典范。朱熹的"格物致知"诠释,注入了天理论,实现了从礼到理的哲学升华;强调大学格物的基础是小学工夫,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礼理沟通的可能;同时重... 朱熹的《大学章句》是独具特色的理学诠释文本,代表了礼理沟通、融合的经学诠释典范。朱熹的"格物致知"诠释,注入了天理论,实现了从礼到理的哲学升华;强调大学格物的基础是小学工夫,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礼理沟通的可能;同时重视格物中居敬涵养的修养工夫,强调礼理融合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物致知 诠释
下载PDF
《大学》在《四书》序列中的位置 被引量:2
6
作者 丁纪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62,共12页
与《礼记》本相比,《四书》本《大学》并非惟古是尚,乃以据理崇圣为原则。在《四书》中,它与《孟子》、《中庸》一起,共同构成《论语》之辅翼;它为《论语》或整个《四书》底定一种义理规模,从而使《四书》达成一种经的完满结撰。而其中... 与《礼记》本相比,《四书》本《大学》并非惟古是尚,乃以据理崇圣为原则。在《四书》中,它与《孟子》、《中庸》一起,共同构成《论语》之辅翼;它为《论语》或整个《四书》底定一种义理规模,从而使《四书》达成一种经的完满结撰。而其中格物致知的思想,对于理会《论语》之下学上达、博文约礼、克己复礼,《孟子》之尽心知性等等学说的含义,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样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礼记》本 《四书》本 格物致知
下载PDF
从《大学》“格物”、“致知”的阐释看泰州学派的演进--以王艮、罗汝芳、李贽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姚文永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147-150,共4页
儒家经典《大学》本为《小戴礼记》中的第42篇,是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本的先秦儒家典籍。自从朱熹《大学》改本的出现和定型,此后数百年间,人们阅读《大学》时,一直受其影响。明代王学的发展... 儒家经典《大学》本为《小戴礼记》中的第42篇,是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本的先秦儒家典籍。自从朱熹《大学》改本的出现和定型,此后数百年间,人们阅读《大学》时,一直受其影响。明代王学的发展是伴随着《大学》的不断解读而逻辑不断缜密的过程,也是对《大学》核心概念诠释不断变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过程。泰州学派的发展尤具有代表性,从王艮的"淮南格物"之说发展到李贽的"童心"说,既是对阳明先天预设之"良知"的不断消化的过程,也是对"良知"系统不断重建的必然;把"良知"先天预设还原到后天实践的演进,既是消融和降低"良知"动态性的过程,也标志着阳明心学的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泰州学派 格物致知
下载PDF
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之比较——兼论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声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5-91,共7页
对“为学之方”的重视是宋明理学的一贯传统。朱熹和王阳明关于这一点的思考集中体现在他们各自的“格物致知”思想里。本文旨在通过王阳明与朱熹“格物致知”思想的比较。
关键词 格物致知 即物 致良知
下载PDF
《大学》与“全体大用”之学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儒宾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29,共15页
《大学》原为《礼记》的一篇文章,唐代以前,这篇文章并不重要。理学兴起后,《大学》的地位终于冲天而起,成为儒家经典的核心。《大学》到底提供了什么样的思想资源?理学家又如何改造了这些思想资源的意义,使得它可以从"记"的... 《大学》原为《礼记》的一篇文章,唐代以前,这篇文章并不重要。理学兴起后,《大学》的地位终于冲天而起,成为儒家经典的核心。《大学》到底提供了什么样的思想资源?理学家又如何改造了这些思想资源的意义,使得它可以从"记"的地位跃升为儒家重要典籍?其中的关键在于理学家将这篇文章视为"性命之书"。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他们对此篇文章的重要概念作了系统转移的工作,大体是将泛论的美德提升为本体论的语汇,这种改造经书性格的工程规模大而情节细致。透过理学家的改造,《大学》遂得脱胎换骨,由一般的学习纲要变为性命之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明德 格物致知 全体大用 性命之书
下载PDF
格物致知:理学认识论与文艺审美观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畅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2期34-42,共9页
宋代文化中 ,儒、道、禅合流的趋势更为明显 ,士人的文化素养及精神结构也从单一向复合型发展。其中 ,理学思潮对文艺审美的影响不可低估。理学 ,是宋代兴起的以探究心性义理为主的新儒学 ,有较高的抽象思辨水平。“格物致知”,是理学... 宋代文化中 ,儒、道、禅合流的趋势更为明显 ,士人的文化素养及精神结构也从单一向复合型发展。其中 ,理学思潮对文艺审美的影响不可低估。理学 ,是宋代兴起的以探究心性义理为主的新儒学 ,有较高的抽象思辨水平。“格物致知”,是理学认识论的核心 ,其基本精神是从穷尽一事一物的细微之理入手 ,以求达到对儒家伦理道德真谛的把握。文学 ,从本质上来说 ,也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特殊认识方式。从认识论角度考察 ,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理学与文学 ,格物与观物 ,广义的格物态度与宋人诗家三昧 ,实有融会贯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 格物致知 理这认识论 文艺审美观 文学 观物态度 宋代 诗歌
下载PDF
论朱子对《中庸》“致曲”的诠释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晓东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50,共5页
《中庸》有"其次致曲"之说,朱子解之为将人身上"善端发见之偏"推致极处的一种工夫。其实,所谓"致曲"之工夫,亦即是朱子《大学》诠释中的"格物致知"之工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朱子《学》《庸》诠... 《中庸》有"其次致曲"之说,朱子解之为将人身上"善端发见之偏"推致极处的一种工夫。其实,所谓"致曲"之工夫,亦即是朱子《大学》诠释中的"格物致知"之工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朱子《学》《庸》诠释的贯通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曲 格物 致知
下载PDF
对道德与知识的双重关切——朱熹“格物致知论”探微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承贵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6,共6页
"格物致知"这一命题在朱熹这里获得了全方位的诠释,朱熹不仅赋予了"格物"与"致知"新的内涵,而且正确解释、安排了二者的关系,揭示了"物"和"知"的内涵及其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 "格物致知"这一命题在朱熹这里获得了全方位的诠释,朱熹不仅赋予了"格物"与"致知"新的内涵,而且正确解释、安排了二者的关系,揭示了"物"和"知"的内涵及其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格致"方法。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诠释,不仅超越了他的前辈,而且推动了"格物致知"这一命题在性质和旨趣上的转向,成为中国哲学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知识 朱熹 格物致知 探微
下载PDF
理学开新:《近思录》的编纂及其内在逻辑理念 被引量:1
13
作者 路新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62,165-166,共10页
《近思录》是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典籍,由南宋大儒朱熹和吕祖谦精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四子论学语录共计622条(内含邵雍一条)编纂而成。朱、吕二子并不强调周子、邵雍、横渠"前三子"与二程治学理念的差别,更加看重他们... 《近思录》是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典籍,由南宋大儒朱熹和吕祖谦精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四子论学语录共计622条(内含邵雍一条)编纂而成。朱、吕二子并不强调周子、邵雍、横渠"前三子"与二程治学理念的差别,更加看重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将"前三子"与二程泯然浑一,同炉共脍。然朱、吕所重明显落在"格物"而"致知"上。理学由原先仅重"德性之知",向明确主张"闻见之知"的"道问学"一派之重大折捩,《近思录》成为标志性典籍。且朱子之治学理念及别识心裁,也通过《近思录》体大思精的内在编纂逻辑隐隐地透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思录》 格物 致知 心性 朱熹 吕祖谦
下载PDF
“格物”说的大传统探源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周宽 《百色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20-27,共8页
源于《大学》的"格物说",由于宋儒的集中论述成为后世儒家重点探讨的一个问题。借助中国当代文学人类学的观念和方法,文章尝试性复原了"格物"说的天神崇拜背景,探究了"格"的神话学意义以及神话观念对儒... 源于《大学》的"格物说",由于宋儒的集中论述成为后世儒家重点探讨的一个问题。借助中国当代文学人类学的观念和方法,文章尝试性复原了"格物"说的天神崇拜背景,探究了"格"的神话学意义以及神话观念对儒家格物观的深层影响,初步还原了儒家思辨性论题得以产生的"生活世界"。格物说的深入阐释,不仅可以对"大学之道"的本义做出更本源的阐释,而且可以深化对后世儒家工夫论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物致知 天神崇拜 大传统
下载PDF
朱熹与陆九渊论心知之异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品端 林建峰 《武夷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1-5,共5页
朱熹与陆九渊都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在心、理问题上,陆九渊主"心即是理",以心为本体,故不必到心外去求理;朱熹主"性即是理",以理为本体,视心为认识主体,故必须到心外去求理。在认知方面,陆九渊认为,为学之道即在... 朱熹与陆九渊都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在心、理问题上,陆九渊主"心即是理",以心为本体,故不必到心外去求理;朱熹主"性即是理",以理为本体,视心为认识主体,故必须到心外去求理。在认知方面,陆九渊认为,为学之道即在于明此心而后力行之。"格物致知"即是本心向外的践履。朱熹言格物穷理,又认为"理具于心,故要致吾心之知","格物致知"即是向外求其理,而致吾心之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心与理 格物致知 相异
下载PDF
略论王阳明对朱熹“格物致知”思想的批评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8-101,共4页
在朱熹看来,所谓"格物致知"即是由"即物穷理"而"豁然贯通"。他的这种阐释是儒家对格物致知解读的主要代表思想。王阳明也深受其影响。在"庭前格竹"失败的刺激之下,王阳明他对朱熹思想进行了彻... 在朱熹看来,所谓"格物致知"即是由"即物穷理"而"豁然贯通"。他的这种阐释是儒家对格物致知解读的主要代表思想。王阳明也深受其影响。在"庭前格竹"失败的刺激之下,王阳明他对朱熹思想进行了彻底检视,认为朱熹的阐释析"心""理"为二,"务外遗内",导致了其践行的失败和当时学术道德风尚的下滑。就朱熹而言,他的确把"心""理"区分开来,但并没有把二者对立起来,而是认为二者在根本上是相通的。他在注重穷及外物的同时,也讲求"反求内省"。因此,王阳明对朱熹的批评有失妥切公允,他把朱熹思想与其庭前格竹以及学术道德风尚的滑坡勾连起来也显唐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物致知 即物穷理 豁然贯通 遗外务内
下载PDF
朱子学与阳明学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来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9,共9页
通过对狭义朱子学与阳明学的发生、发展及其基本内涵的阐释,揭示朱子学与阳明学的现代意义。朱子学说最重要的部分是"格物致知"的理论,其明显的特色是极力为人求取事物的知识的活动确立一个地位。"心即理"、"... 通过对狭义朱子学与阳明学的发生、发展及其基本内涵的阐释,揭示朱子学与阳明学的现代意义。朱子学说最重要的部分是"格物致知"的理论,其明显的特色是极力为人求取事物的知识的活动确立一个地位。"心即理"、"致良知"是阳明学说的主要哲学命题,"知行合一"则是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朱子学强调读书学习的性格,为现代"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对于大学的"通识教育",朱子的思想是孔子之外最重要的思想资源;朱子学提倡"主敬"所代表的自我约束、严肃认真、勤勉专一的工作态度,对于保持东亚社会积极的工作伦理,仍能提供重要的资源。阳明学强调实践,体现于王阳明一贯提倡的"知行合一","在事上磨练",这样的哲学精神合于19世纪以来实践哲学的发展,与近代哲学是相通的;王阳明关于"万物一体"的观念,对于人类的和平发展,以及生态和环保也可提供一种伦理的支持,具有普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学 格物致知 主敬 阳明学 知行合一 万物一体 现代意义
下载PDF
船山对“格物始教”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钦香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30-34,38,共6页
在《大学》修身功夫的次第问题上,船山针对阳明对朱子"格物始教"说的批评,认同朱子的观念,批评阳明的功夫论观念为"离物索知"。同时,船山又通过对《大学》格致功夫与诚正功夫相互界定关系的诠释,认为格致诚正四者俱... 在《大学》修身功夫的次第问题上,船山针对阳明对朱子"格物始教"说的批评,认同朱子的观念,批评阳明的功夫论观念为"离物索知"。同时,船山又通过对《大学》格致功夫与诚正功夫相互界定关系的诠释,认为格致诚正四者俱为"入德之门"而不可偏废,藉此来转变朱子"格物始教"说理论上可能的偏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物始教 离物索知 知止为始
下载PDF
熊十力对阳明心学的承继与创发 被引量:3
19
作者 蔡家和 Jason T.Clower 《孔学堂》 2019年第1期20-28,10026-10035,共10页
熊十力的体系承继阳明心学而来,然有所取舍,一方面,取阳明心学,另一方面,受其时新儒学的时代性影响,对中国哲学中未受重视的民主、科学的开出也有所关心。熊先生晚年写《原儒》一书,书中归宗孔子而放弃阳明,但其心目中的孔子仍是“心即... 熊十力的体系承继阳明心学而来,然有所取舍,一方面,取阳明心学,另一方面,受其时新儒学的时代性影响,对中国哲学中未受重视的民主、科学的开出也有所关心。熊先生晚年写《原儒》一书,书中归宗孔子而放弃阳明,但其心目中的孔子仍是“心即理”的孔子;似乎只要对阳明心学进行若干调整,就能合于孔子。内圣外王、天德王道、民主科学等,全都包括在熊先生的易学体系之中,表现了熊先生的体系抉择,即熊先生对于阳明心学有所承继,如心即理、知行合一、万物一体等说,同时也因应时代需求而有所补充,包括科学、知识等的开出。本文探讨了熊先生建构自家体系的学思脉络,并反思了其所以然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即理 佛老 格物穷理 知行合一 阳明
下载PDF
闽儒黄道周先生“仁”的思想试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萧仕平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7-41,共5页
作为儒者,黄道周不乏对"仁"的见解。在对"仁"之由来的理解上,黄道周承继程朱,认为"仁"来自于天,人内心之"仁"的根据在于天地宇宙具有的道德本体;在关于求"仁"途径的分析上,黄道周秉... 作为儒者,黄道周不乏对"仁"的见解。在对"仁"之由来的理解上,黄道周承继程朱,认为"仁"来自于天,人内心之"仁"的根据在于天地宇宙具有的道德本体;在关于求"仁"途径的分析上,黄道周秉承朱子,把"格物致知"认作是"求仁"的具体方法,要求通过"格物致知"回复到"天地之性",从而拥有"仁";在有关"仁"之效用的看待上,黄道周把"求仁"视为个体生命的需要,认为只有获得"仁"才能成就个体的生命价值。黄道周本人毕生行止也提供了诠释其"仁"之思想的极佳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道周 格物 致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