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地海陆热力对比对南海夏季风爆发影响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20
1
作者 任雪娟 钱永甫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7-334,共8页
使用s-p区域气候模式,通过两组海温异常下的数值试验和2个理想试验来初步探讨南海与中南半岛局地海陆热力对比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春季南海海温增暖使南海高低空均呈现出有利于季风环流形成的形势,促进南海夏季风的爆发... 使用s-p区域气候模式,通过两组海温异常下的数值试验和2个理想试验来初步探讨南海与中南半岛局地海陆热力对比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春季南海海温增暖使南海高低空均呈现出有利于季风环流形成的形势,促进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冬春季南海海温变冷的作用则基本相反。南海地区局地海陆热力对比是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可能原因之一,这种局地的海陆热力差异叠加在大尺度的海陆热力差异作用之上,对南海季风在南海地区突发性爆发特征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试验 局地海陆热力对比 南海 季风 p-σ区域气候模式 海温
下载PDF
论陆海复合型国家发展海权的两难困境——欧洲经验对中国海权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3
2
作者 郑义炜 张建宏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3年第3期59-67,共9页
海权论认为,世界大国持续繁荣与安全的关键在于对海洋的掌控,而一个国家无法同时发展陆权与海权。近代欧洲陆海复合型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一个濒海国家发展海权将不得不面对其地缘政治条件的缺陷带来的诸多两难困境。全球化的今天,中国... 海权论认为,世界大国持续繁荣与安全的关键在于对海洋的掌控,而一个国家无法同时发展陆权与海权。近代欧洲陆海复合型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一个濒海国家发展海权将不得不面对其地缘政治条件的缺陷带来的诸多两难困境。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海洋权益的维护与海上力量相对不足的不平衡状态,对发展海权的需求增大。中国要发展的海权是基于国家主权与国际海洋法基础上的合法海权,而不是近代西方列强追求的全球性霸权海权。陆海复合型国家面对的同时发展海权与陆权的两难困境,为中国的海权发展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权论 陆海复合型国家 欧洲经验 两难困境 中国海权
下载PDF
基于陆海统筹视角的中国沿海地区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韩增林 蔡先哲 郭建科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24,共6页
基于陆海统筹视角,考虑陆域、海洋以及陆海复合经济系统间关系,运用C-D生产函数与索罗余值方程组合模型,并通过中国内地沿海11个省份2006—2016年的投入产出数据来测度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1)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要素源于... 基于陆海统筹视角,考虑陆域、海洋以及陆海复合经济系统间关系,运用C-D生产函数与索罗余值方程组合模型,并通过中国内地沿海11个省份2006—2016年的投入产出数据来测度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1)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要素源于资本与科技进步,劳动力贡献率较低。"十一五"至"十二五"时期,陆海整体科技进步贡献率下滑2.1%,资本贡献率下降0.6%,劳动力贡献率上升2.8%;(2)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与R&D经费、R&D科技人员和国家政策规划促进有关,部分沿海省份的陆域与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变化不同步;(3)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潜力存在区域差异,可分为陆域科技贡献、海洋科技贡献和陆海科技综合贡献三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统筹 CD生产函数 索罗余值方程 科技进步贡献率 沿海地区
下载PDF
理解南海问题中的东盟:以陆制海、东盟崛起与地区稳定 被引量:3
4
作者 钟飞腾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1-16,共16页
南海问题已成为讨论东亚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中国-东盟关系中的难题。学术界在分析中国-东盟关系时,依据不同的问题领域对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等大理论有不同的认可。但在南海问题上,国际流行的舆论是中国变得越来越强... 南海问题已成为讨论东亚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中国-东盟关系中的难题。学术界在分析中国-东盟关系时,依据不同的问题领域对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等大理论有不同的认可。但在南海问题上,国际流行的舆论是中国变得越来越强势,体现的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思路,不尊重国际法。本文认为,上述理论都不足以帮我们深入理解中国-东盟关系中的南海问题。就南海争端而言,中国与东盟既有共同的表述,但也有一定的差异。中国之所以重视作为地区组织的东盟,既源于中国自身的战略目标,也源于东盟的独特力量。与流行的看法不同,中国不仅没有削弱东盟,反而不断强调支持东盟的中心地位,并且在南海问题上强调和东盟一起发挥稳定地区局势的作用。中国之所以这样做,除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构建稳定的周边环境需要之外,也是向外拓展海洋势力的需要,中国的基本主张是以陆制海。此外,随着东盟在平衡地区外势力中的地位上升,中国也倚重于东盟来抗衡外部力量对地区稳定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中国-东盟关系 以陆制海 东盟崛起 地区稳定
下载PDF
中国海陆1∶500万地理底图研制
5
作者 王忠蕾 张训华 +2 位作者 温珍河 杨金玉 韩波 《海洋测绘》 2014年第1期58-60,共3页
介绍了1∶500万中国海陆及邻区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地理底图编制的资料来源、流程、比例尺以及地图投影的选取、制图综合的结果等,认为该地理底图能够满足系列图专题图件的要求,突出了系列图编制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 地图编绘 中国海陆 地理底图 地图投影 制图综合
下载PDF
我国海、岛权利归属争议解决原则适用优劣顺位分析
6
作者 郭万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57,共6页
针对中国和相关邻国在东海、南海的主权争端,在国际法框架下,相关国家应该在尊重历史性权利的前提下,以陆地决定海洋作为实现公平的标尺,从而最终达成海洋权利归属的有拘束力的协议。
关键词 海、岛权属争议 历史性权利原则 陆地决定海洋原则 公平原则 协议原则
下载PDF
2017年漳州海陆风特征与冬春季污染物浓度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宏 郑秋萍 +1 位作者 洪有为 吴建成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0年第3期33-40,共8页
利用2017年福建漳州和南部海岛气象观测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和人工订正判识海陆风日,再结合天气形势和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海陆风日的天气特征及其与污染物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漳州海陆风日是海岛站的2.2倍,春夏季是海陆风的高发季节,秋... 利用2017年福建漳州和南部海岛气象观测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和人工订正判识海陆风日,再结合天气形势和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海陆风日的天气特征及其与污染物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漳州海陆风日是海岛站的2.2倍,春夏季是海陆风的高发季节,秋冬季相对较少。冬季海陆风日主导天气形势为变性冷高压、高压后部、锋前暖区等,气象要素场配置为气压梯度小、气温高、风速小、日照时间长、湿度低、云量少,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海陆风影响下除了O 3,其他5种污染物浓度均高于系统风日2—3倍,其中颗粒物浓度明显偏高。与冬季不同,春季海陆风不仅对颗粒物浓度升高有利,对O 3浓度升高贡献更加明显,主导天气形势、气象要素场配置与冬季类似;海陆风影响下所有污染浓度均高于系统风日1—2倍,且易出现O 3超标现象。研究显示,漳州的海陆风全年发生频率虽然不到30%,但其特有的日变化规律和局地环流结构对污染物累积、输送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风 主导天气形势 气象要素
下载PDF
福建省建设用地资源“山-海-原”一体化优化配置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通 张丽 +1 位作者 韩向旭 郑艺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5-666,共12页
针对福建省建设用地后备资源紧缺等问题,从"山-海-原"("山"指低丘缓坡地,"海"指沿海滩涂地,"原"指低效用地)角度对建设用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利用经济发展适宜性和生态安全评价指数数据,基于... 针对福建省建设用地后备资源紧缺等问题,从"山-海-原"("山"指低丘缓坡地,"海"指沿海滩涂地,"原"指低效用地)角度对建设用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利用经济发展适宜性和生态安全评价指数数据,基于多目标规划模型理论创建建设用地"山-海-原"一体化优化配置模型,优化配置2020年福建省土地开发指标.研究表明,1)利用夜间灯光数据评价的经济发展适宜性与GDP年际变化显著正相关.福建省经济发展适宜性从东部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2)到2020年,福建省新增建设用地空间的71.09%(约14.1万公顷)可来源于低丘缓坡地("山"),集中于中部和西部地区;28.51%(约5.6万公顷)来源于低效用地("原"),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0.39%(约0.087万公顷)来源于沿海滩涂("海"),主要为晋江市和东山县.建设用地"山-海-原"一体化优化配置方法可为多山多丘陵的地区合理配置建设用地开发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山-海-原” 优化配置 灯光数据 福建省
下载PDF
元明清时期东北亚丝绸之路考论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禹浪 王天姿 《新丝路学刊》 2019年第2期148-158,共11页
元明两代在辽代鹰路、金代站铺的基础上,沿松花江、黑龙江水道设置了通往黑龙江口、库页岛、北海道地区的“水达达路”“海西东水陆城站”。清代在明代山丹贸易基础上正式建立了“贡貂赏乌绫”制度,重建了元明以来以“虾夷锦”为特色的... 元明两代在辽代鹰路、金代站铺的基础上,沿松花江、黑龙江水道设置了通往黑龙江口、库页岛、北海道地区的“水达达路”“海西东水陆城站”。清代在明代山丹贸易基础上正式建立了“贡貂赏乌绫”制度,重建了元明以来以“虾夷锦”为特色的东北亚丝绸之路。从松花江流域经三江平原进入黑龙江下游的丝路交通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全面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丝绸之路 海西东水陆城站 奴儿干都司 虾夷锦 贡貂赏乌绫
下载PDF
晚近国际海洋划界法律渊源之流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传香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7,共7页
在国际海洋划界中,陆地统治海洋原则早期已作为习惯国际法得以确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要求相关国家间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的界限应在《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所指国际法的基础上以协议划定,以便得到"公平解决"。与此同时,国... 在国际海洋划界中,陆地统治海洋原则早期已作为习惯国际法得以确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要求相关国家间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的界限应在《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所指国际法的基础上以协议划定,以便得到"公平解决"。与此同时,国际司法机构和准司法机构在其司法实践中强调海洋划界判决或裁决结果的可预见性与确定性。晚近,国际海洋划界司法实践趋向将上述原则融合,并且逐渐形成了国际海洋划界的一般性实体规则。如何在提高划界结果的可预见性与确定性和保证划界"公平解决"之间寻求平衡,将是国际司法机构和准司法机构面临的重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划界 陆地统治海洋原则 公平原则 可预见性 实体规则
下载PDF
海洋划界国际司法实践中判断岛屿效力的原则
11
作者 闫朱伟 《武大国际法评论》 CSSCI 2023年第5期117-136,共20页
国际司法实践中发展出一系列判断岛屿效力的原则,这些原则不仅包括公平原则和陆地统领海洋原则这样的基本原则,也包括条约必须遵守原则、相同事物相同对待原则、不得重塑地理原则、比例原则、不侵占原则这样的具体原则。这些具体原则是... 国际司法实践中发展出一系列判断岛屿效力的原则,这些原则不仅包括公平原则和陆地统领海洋原则这样的基本原则,也包括条约必须遵守原则、相同事物相同对待原则、不得重塑地理原则、比例原则、不侵占原则这样的具体原则。这些具体原则是基本原则的具体化,为岛屿效力的判断提供了一定的参照。然而,这些原则并不能涵盖判断岛屿效力的全部因素,在具体案件中需要考虑哪个或哪几个原则是不确定的,加上这些原则本身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因此,岛屿效力的判断仍具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划界 岛屿 国际司法实践 公平原则 陆地统领海洋原则
下载PDF
“格里斯巴丹那仲裁案”重述——以海洋划界的公平解决为视角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衡 《国际法研究》 2020年第5期70-87,共18页
“格里斯巴丹那仲裁案”是国际司法或仲裁机构处理的第一起海洋划界案,它对海洋划界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既有研究多聚焦于裁决所适用的垂直线原则和不改变既有事物原则。回头审视,“格里斯巴丹那原则”是由“陆地统治海洋”原... “格里斯巴丹那仲裁案”是国际司法或仲裁机构处理的第一起海洋划界案,它对海洋划界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既有研究多聚焦于裁决所适用的垂直线原则和不改变既有事物原则。回头审视,“格里斯巴丹那原则”是由“陆地统治海洋”原则、时际法原则、公平原则和不改变既有事物原则等共同组成的原则集,特别体现了对公平划界的综合考量与最终追求,这与此后海洋划界国际法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具有契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划界 公平解决 陆地统治海洋 时际法 历史性权利
原文传递
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评价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孟紫琪 龙凌波 +2 位作者 佘倩楠 程丹阳 刘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337-3346,共10页
研究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状况的影响,对于了解区域生态状况演变乃至全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中国大陆沿海地区1980、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7期土地利用/覆盖、高程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关键数据源,利... 研究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状况的影响,对于了解区域生态状况演变乃至全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中国大陆沿海地区1980、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7期土地利用/覆盖、高程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关键数据源,利用生态等级指数法,对10个省级行政单位56个城市的生态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其时间动态演变和空间分异特征,深入探讨了高程分异及海陆梯度对我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980—2015年间,我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基本稳定,呈现逐步恶化、局部改善的特征.我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大致以杭州湾为界,呈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等级指数高程分异显著,海拔<10 m的地区生态状况相对较差,海拔<30 m的区域在研究时段内生态状况的恶化趋势最为明显;研究区生态状况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且海拔>400m区域的生态状况在研究时段内呈现逐步好转的趋势.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等级指数在海陆方向上亦存在梯度特征,自陆向海呈现高-低-高模式,距海10 km处生态状况变化最为显著,且随着距海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等级指数 时空演变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 海陆梯度 高程分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