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1
作者 许鹏雍 陈俊 +6 位作者 班付伟 梁广权 黄刚 黄金实 梁善校 廖正文 李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探寻一种有效的手术入路方式。方法前瞻性纳入百色市人民医院骨外科的8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分别采用改良St... 目的通过比较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探寻一种有效的手术入路方式。方法前瞻性纳入百色市人民医院骨外科的8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分别采用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z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复位质量状况、手术显露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1)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85. 00%(34/40),稍高于对照组的80. 00%(32/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观察组患者解剖复位及满意度分别为45. 00%(18/40)及45. 00%(18/40),对照组患者解剖复位及满意度分别为40. 00%(16/40)及42. 50%(17/40),两组患者解剖复位及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观察组手术显露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17. 02±3. 45) min、(668. 29±55. 45) ml及(17. 08±2. 53)分,对照组分别为(16. 78±3. 32) min、(679. 39±57. 37) m L及(17. 25±2. 68)分,上述3个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经腹直肌外侧切口手术处理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是相比于改良Stoppa切口入路而言,经腹直肌外侧入路在处理移位程度较大的骨盆骨折以及显露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且不会受限于膀胱损伤等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髋臼骨折 改良Stoppa切口入路 腹直肌外侧入路 髋关节功能评分
下载PDF
经腹直肌旁和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梁波 陈劲 +5 位作者 钟华 陈广谋 肖刚 阮国强 马肃霜 赵宁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227-229,共3页
目的比较经腹直肌旁和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分别用经腹直肌旁和和改良Stoppa入路治疗18例、15例骨盆骨折患者,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复位质量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腹直肌旁入路组手术... 目的比较经腹直肌旁和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分别用经腹直肌旁和和改良Stoppa入路治疗18例、15例骨盆骨折患者,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复位质量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腹直肌旁入路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较改良Stoppa入路组短,出血量较改良Stoppa入路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两组的骨折复位满意度、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直肌旁入路治疗骨盆骨折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优于改良Stoppa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经腹直肌旁入路 改良StoPPA入路
下载PDF
经腹直肌外侧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黄书杰 邓俊森 +1 位作者 畅宁 马献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腹直肌外侧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化抽样法抽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1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86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按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腹直肌外侧入路组(43例)和髂腹股沟... 目的对比分析经腹直肌外侧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化抽样法抽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1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86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按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腹直肌外侧入路组(43例)和髂腹股沟入路组(43例)。腹直肌外侧入路组接受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髂腹股沟入路组接受髂腹股沟入路手术。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情况、骨折复位优良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骨折复位满意度。结果腹直肌外侧入路组切口长度较髂腹股沟入路组短,术中出血量较髂腹股沟入路组少,手术时间较髂腹股沟入路组短(P<0.05)。腹直肌外侧入路组骨折复位优良率93.02%(40/43)较髂腹股沟入路组76.74%(33/43)高(P<0.05)。术后6个月,腹直肌外侧入路组疼痛、功能、畸形、活动度评分较髂腹股沟入路组高(P<0.05)。腹直肌外侧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4.65%(2/43)]较髂腹股沟入路组[18.60%(8/43)]低(P<0.05)。腹直肌外侧入路组骨折复位满意度[95.35%(41/43)]较髂腹股沟入路组[81.40%(35/43)]高(P<0.05)。结论与髂腹股沟入路手术相比,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可减轻手术创伤,提高骨折复位优良率和满意度,并可提高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髋臼骨折 经腹直肌外侧入路 髂腹股沟入路
下载PDF
改良K-L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在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4
作者 陈武林 阮成群 李光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455-1458,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Kocher-Langenbeck(K-L)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在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完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入路将80... 目的比较改良Kocher-Langenbeck(K-L)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在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完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入路将80例患者分为改良K-L组(40例)和腹直肌外侧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 d时骨折复位质量,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直肌外侧组手术时间短于改良K-L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改良K-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直肌外侧组骨折复位优良率高于改良K-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K-L入路和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应用于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各有优劣,两种手术方式均可较好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腹直肌外侧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髋臼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改良Kocher-Langenbeck入路 腹直肌外侧入路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模型辅助后柱螺钉内固定用于髋臼骨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5
作者 王争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5期62-65,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3D打印模型辅助后柱螺钉内固定用于髋臼骨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髋臼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编号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腹直肌旁入路切开复位... 目的 探讨基于3D打印模型辅助后柱螺钉内固定用于髋臼骨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髋臼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编号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腹直肌旁入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基于3D打印模型辅助后柱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H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及骨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观察组的CD4^(+)、CD4^(+)/CD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远期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3D打印模型辅助后柱螺钉内固定可显著提升髋臼骨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髋臼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3D打印模型 后柱螺钉内固定 腹直肌旁入路 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
下载PDF
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合并骨盆骨折的髋臼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3
6
作者 邵晏清 熊然 +3 位作者 张潇 杨晓东 夏广 樊仕才 《医学综述》 2016年第2期380-382,共3页
目的对比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合并骨盆骨折的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9例合并同侧骨盆骨折的髋臼移位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采用腹直肌外... 目的对比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合并骨盆骨折的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9例合并同侧骨盆骨折的髋臼移位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采用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A组),11例采用改良stoppa切口入路(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显露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B组患者手术显露时间分别为(17.4±3.6)min、(16.9±4.4)min,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16.8±2.7)分、(17.3±2.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627±26)m L比(742±40)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能充分显露髋臼前柱和四方体,能正视下复位并固定髋臼骨折,且手术显露简单、损伤小,手术并发症少,是治疗髋臼前方骨折尤其是累及四方体骨折的理想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合并骨盆骨折 改良stoppa切口 腹直肌外侧切口 手术入路
下载PDF
Swinging Eyelid Procedure: An Useful Approach for Reduction of Zygomaticomalar Fracture
7
作者 Hirohiko Kakizaki Yasuhiro Takahashi +2 位作者 Hidetaka Miyazaki Akihiro Ichinose WengOnn Chan 《Surgical Science》 2011年第3期147-150,共4页
The swinging eyelid procedure is a versatile technique to approach orbital and periorbital surgical fields with less visible scar. Although mainly used in orbital surgeries, this procedure can also be used to expose t... The swinging eyelid procedure is a versatile technique to approach orbital and periorbital surgical fields with less visible scar. Although mainly used in orbital surgeries, this procedure can also be used to expose the zygomatic arch and periorbital areas. The swinging eyelid procedure, therefore, enables appropriate reduction of zygomaticomalar fracture under direct visualization. We used this technique for a 27 years old man with a displaced zygomaticomalar fracture that pushed on the lateral rectus muscle. Good functional and cosmetic results were obtained postoperatively without ocular motility impair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inging EYELID PROCEDURE Transconjunctival approach REDUCTION Zygomaticomalar FRACTURE lateral rectus Muscle
下载PDF
腹直肌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累及四边体的髋臼双柱骨折
8
作者 谢盼盼 黄淑明 +3 位作者 兰树华 吴泉州 叶方 叶积飞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74-379,共6页
目的探讨腹直肌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累及四边体的髋臼双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腹直肌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46例累及四边体的髋臼双柱骨折患者。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tta标准评定骨折复位... 目的探讨腹直肌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累及四边体的髋臼双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腹直肌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46例累及四边体的髋臼双柱骨折患者。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tta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系统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1例失访(所有指标不予考察),其余45例获得随访,时间10~24个月。术中出血量150~510(392.3±103.7)ml,手术时间79~132(111.0±35.6)min,住院时间15~32(21.2±2.9)d。8例发生并发症,其中2例浅表创面皮肤感染,4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异位骨化。骨折均愈合,时间6~12个月。术后X线和CT检查显示骨盆及髋臼骨折复位良好。术后10个月,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优28例,良9例,差8例,优良率为82.2%(37/45);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系统评定髋关节功能:优25例,良10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77.8%(35/45)。结论采用腹直肌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累及四边体的髋臼双柱骨折,具有微创、术中暴露充分、复位固定良好、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的优点,患者可早期恢复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双柱骨折 四边体 双钢板固定 腹直肌外侧入路
下载PDF
前方腹直肌外侧入路在儿童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分析
9
作者 叶书熙 杨晓东 +3 位作者 李涛 麦奇光 王华 樊仕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8-732,共5页
目的分析腹直肌外侧入路(lateral-rectus approach,LRA)治疗儿童髋臼骨折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收治4例经LRA手术治疗儿童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 目的分析腹直肌外侧入路(lateral-rectus approach,LRA)治疗儿童髋臼骨折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收治4例经LRA手术治疗儿童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女性3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12.5岁(10~15岁),严重车祸伤3例,高处坠落伤1例,Letournel-Judet分型横形骨折1例;双柱骨折2例,前方伴后半横行骨折1例,合并骶髂关节脱位2例,合并骶骨骨折1例,合并耻骨联合分离3例。评估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时机,4例均采用LRA治疗,术后按照Matta影像学复位评估标准评价复位效果,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4~72个月,按照Matta影像学复位评估标准4例均解剖复位,4例患者骨折在2个月内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及影像学愈合标准,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优4例。4例末次随访髋臼形态结构正常,发育未见明显影响,行走及日常生活无异常,均已取出骨折内固定。结论需手术治疗的儿童髋臼骨折发生率极低,手术方法应选择尽可能微创的方式进行,本组4例均采用LRA完成手术,取得较好短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外侧入路 儿童 髋臼骨折
下载PDF
两种入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比较
10
作者 钱锦锋 黄伟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5期702-706,共5页
目的比较髂腹股沟与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0例髋臼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5例)和观察组(采用腹直肌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5例)。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 目的比较髂腹股沟与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0例髋臼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5例)和观察组(采用腹直肌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5例)。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评估髋臼骨折复位质量,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估疼痛情况,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和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3例发生腹膜损伤。对照组术后5例出现股前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术后3 d疼痛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髂腹股沟入路相比,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疼痛缓解较好,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髂腹股沟入路 腹直肌外侧入路 内固定
下载PDF
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世军 张荣洁 李稳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 探讨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43例髋臼骨折患者。记录术后骨折复位和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Aubigne-Postel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20个... 目的 探讨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43例髋臼骨折患者。记录术后骨折复位和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Aubigne-Postel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20个月。术后骨盆X线片显示髋臼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平整、髂坐线和髂耻线连续性良好。术后3个月骨折均基本愈合。术后未出现感染、神经损伤、腹股沟疝、肺栓塞、内固定失效、螺钉穿入关节腔、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采用Aubigne-Postel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优29例,良11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3.0%。末次随访时,患者均弃拐完全负重行走,步态正常,手术侧髋关节均达屈曲120°、外展40°、内收30°。结论 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具有切口小、显露满意、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腹直肌旁入路 内固定
下载PDF
后入路TAPB联合RSB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胎儿的影响评估
12
作者 胡鑫 赵王成 +1 位作者 高赛 王文耀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5期633-637,共5页
目的探讨后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腹直肌鞘阻滞(RSB)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三二〇一医院98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年龄25~32岁,平均年龄28.7岁;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9.4周;身体质... 目的探讨后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腹直肌鞘阻滞(RSB)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三二〇一医院98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年龄25~32岁,平均年龄28.7岁;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9.4周;身体质量指数(BMI)21.4~24.9 kg/m2,平均BMI 22.9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40例,Ⅱ级58例。依据镇痛手段的不同分成2组,即研究组(40例)、对照组(58例)。研究组实施后入路TAPB联合RSB治疗,对照组实施侧入路TAPB联合RS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镇静、并发症、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动脉压(MAP)]情况,分析对胎儿安全性。结果麻醉前两组镇痛及镇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两组的镇痛及镇静情况均较术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10.0%vs 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HR较麻醉前略有升高,且研究组HR升高低于对照组,而MAP下降明显,且研究组MAP下降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9.5分±1.5分vs 9.3分±1.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入路TAPB联合RSB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较佳,同时能够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不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路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直肌鞘阻滞 剖宫产 镇痛效果 血流动力学指标
下载PDF
经腹直肌外侧入路联合3D打印技术治疗老年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13
作者 张新 许玉林 +3 位作者 李雨果 卓川川 李宇洁 卓乃强 《骨科》 CAS 2023年第3期238-244,共7页
目的对经腹直肌外侧入路联合3D打印技术治疗老年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74例复杂髋臼骨折老年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38例,... 目的对经腹直肌外侧入路联合3D打印技术治疗老年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74例复杂髋臼骨折老年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38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经髂腹股沟入路联合3D打印技术,研究组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联合3D打印技术治疗。记录两组病人切口长度、骨折部位暴露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情况。比较两组病人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的髋关节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变化;分析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两组病人髋关节活动状态(伸展、前屈、内收、外展)变化;比较两组病人在术后1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术后1周采用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比较两组术后骨折复位质量差异。结果研究组病人手术切口长度、骨折部位暴露时间、手术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病人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均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病人伸展、前屈、内收、外展度数均较术前增大(P<0.05),且研究组大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内,两组病人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腹疝以及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研究组骨折复位总体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入路联合3D打印技术能够减轻行复杂髋臼骨折手术的老年病人手术创伤并缩短手术时间,有助于改善其术后髋关节功能与活动状态,有效提高老年复杂髋臼骨折复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外侧入路 3D打印 老年 复杂 髋臼骨折 疗效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微创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陈亚影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对骨盆髋臼骨折患者采取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微创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目的探讨对骨盆髋臼骨折患者采取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微创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微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和术后疼痛评分、应激指标水平以及盆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应激指标、骨盆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盆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予以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微创治疗,手术时间较短,疼痛感减轻,并发症较少,利于骨盆功能恢复,临床上可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髋臼骨折 3D打印 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微创 骨盆功能
下载PDF
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6
15
作者 张潇 熊然 +2 位作者 李涛 王华 樊仕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新鲜成人尸体标本5具(3男2女),同一尸体右侧腹壁行大体解剖,熟悉入路周围的解剖结构,左侧应用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模拟术中操作,显露骨盆环,进行解剖学观察,重点...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新鲜成人尸体标本5具(3男2女),同一尸体右侧腹壁行大体解剖,熟悉入路周围的解剖结构,左侧应用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模拟术中操作,显露骨盆环,进行解剖学观察,重点测量记录死亡冠血管相关解剖学参数。结果 (1)经腹直肌外侧入路的显露范围包括:耻骨联合至骶髂关节在内的真性骨盆环、髂骨翼、髋臼方形区和坐骨体内侧的髋臼后柱大部分。(2)根据对5具10侧骨盆的死亡冠统计分析发现,死亡冠的出现率为80%(8侧),直径为(2.1±1.9)mm,长为(4.7±0.5)cm,距离耻骨联合的距离为(4.9±0.4)cm。男女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能够在不损伤重要神经血管的条件下,经腹膜外间隙对包括骶髂关节在内的大部分骨盆环结构进行显露。尤其方便显露结扎死亡冠,对髋臼后柱及髋臼内侧方形区的显露较传统入路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外侧切口 手术入路 髋臼骨折 死亡冠
下载PDF
经腹直肌腹膜外入路在下腰椎结核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明 韩智敏 +2 位作者 周扬 蔡强强 闵燕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经腹直肌腹膜外入路治疗下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9月。2013年1月,对15例下腰椎结核患者采用脐旁水平腹部正中直切口,向一侧牵开腹直肌,经腹直肌腹膜外入路,从腰大肌内侧缘开始显露腰椎,透视下定位病椎.显... 目的:探讨应用经腹直肌腹膜外入路治疗下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9月。2013年1月,对15例下腰椎结核患者采用脐旁水平腹部正中直切口,向一侧牵开腹直肌,经腹直肌腹膜外入路,从腰大肌内侧缘开始显露腰椎,透视下定位病椎.显露病灶。死骨及脓肿清除满意后,修整残留的上下病椎,椎间隙一期植入带三层骨皮质的髂骨块;10例采用联合后路内固定术。观察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出血量,统计术前及术后血沉及C反应蛋白。影像学评估手术前后Cobb角矫正情况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情况。按Chen等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组随访6—52个月。单纯前路病灶清除及椎体间植骨平均手术时间为120min,平均出血量为300ml;结合后路内固定术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56rain,平均出血量为380ml。所有病例血沉及C反应蛋白在术后2-4周内降至正常。后凸畸形患者,后凸角度平均矫正16。畸形矫正满意。所有患者椎体问植骨4~6个月均融合。按Chen等的疗效评定标准,本组优10例,良4例,中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经腹直肌腹膜外入路治疗下腰椎结核,具有操作便捷、创伤小、显露充分、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外入路 腹直肌 下腰椎结核 治疗
下载PDF
3D打印结合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成本强 苏晓恩 +1 位作者 罗瑞文 卢向莉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1期10-13,26,共5页
目的比较3D打印技术结合腹直肌外侧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骨盆和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50例骨盆和髋臼骨折患者资料,其中3D打印技术结合腹直肌外侧入路组23例,髂腹股沟入路... 目的比较3D打印技术结合腹直肌外侧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骨盆和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50例骨盆和髋臼骨折患者资料,其中3D打印技术结合腹直肌外侧入路组23例,髂腹股沟入路组2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评估包括切口长度、出血量、术中X线曝光次数、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骨折复位优良率、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患者获得18~41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62±6.21)个月。腹直肌外侧入路组和髂腹股沟入路组的切口长度、出血量、X线曝光次数、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骨折复位优良率、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10.52±3.19)cm和(20.85±4.61)cm、(527.74±130.68)mL和(655.89±110.4)mL、(4.83±1.59)次和(6.96±1.97)次、(220.04±30.73)min和(254.04±26.98)min、8.6%和33.3%、91.3%和62.9%、95.7%和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直肌外侧入路组明显优于髂腹股沟入路组。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骨盆及髋臼骨折,术野显露清晰,结合3D打印技术复位和固定骨折方便,创伤少、安全性高、手术效果良好,学习曲线短,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骨盆骨折 髋臼骨折 腹直肌外侧入路 髂腹股沟入路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结合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四边体的髋臼骨折 被引量:8
18
作者 成本强 苏晓恩 罗瑞文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四边体的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22例累及四边体的髋臼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为17~68岁,平均42.6岁;根据Letour...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四边体的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22例累及四边体的髋臼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为17~68岁,平均42.6岁;根据Letournel-Judet分型:前柱骨折4例,前柱+后半横断骨折8例,双柱骨折5例,横断骨折3例,"T"形骨折2例。术前将骨盆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模拟复位,打印出髋臼实体模型进行手术演练,术中经腹直肌外侧入路直视下复位骨折,用预塑形好的重建板固定髋臼四边体,空心钉固定髋臼后柱骨折,术后复查CT片,记录髋臼骨折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2例患者随访18~41个月,平均28.5个月。骨折复位按照Matta标准评价,其中优15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0.9%(20/22)。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按照Matta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为13~18分,平均16.3分,其中优13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86.4%(19/22)。出现切口脂肪液化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1%(2/22)。结论腹直肌外侧入路解剖清晰,显露充分,创伤小,可以直视下复位和固定累及四边体的髋臼骨折,而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该类型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手术更加精准微创,并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腹直肌外侧入路 髋臼骨折 内固定器
下载PDF
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6
19
作者 华兴一 闫双根 +3 位作者 崔益亮 李光宇 唐康 周剑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18例髋臼前后柱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骨痂形成情况、骨折愈合情况。采用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18例髋臼前后柱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骨痂形成情况、骨折愈合情况。采用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采用改良的Merle D′Aubigne Postel评分系统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78(35.2±15.4)个月。手术时间75~160(122.3±23.1)min,术中出血量150~600(339.3±115.7)min。术后48 h时按照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优13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16/18。术后1例出现腹壁切口皮下脂肪液化,经积极换药后愈合。术后无感染、腹股沟疝及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骨痂开始形成时间6~9(8.1±1.1)周。骨折均愈合良好,时间10~14(12.3±1.2)周。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的Merle D′Aubigne Postel评分系统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优14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16/18。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具有切口小、术中显露充分、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且骨折复位优良率较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腹直肌外侧入路
下载PDF
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及三维数字化模型在同侧髋臼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国俊 石育芬 +4 位作者 岑怡彪 施土河 林文静 陈国清 陈阳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比较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及三维数字化模型和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同侧髋臼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共收治118例同侧髋臼骨盆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各59例,观察组采用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与... 目的比较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及三维数字化模型和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同侧髋臼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共收治118例同侧髋臼骨盆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各59例,观察组采用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与三维数字化模型,对照组采用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术后定期复查X线,末次随访采用Majeed SA骨盆骨折评分系统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术后下地时间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8例患者均完成3个月随访,按Majeed SA评分评价疗效:观察组优43例,良8例,中6例,差2例,优良率86.4%;对照组优32例,良16例,中7例,差4例,优良率81.4%;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均无内固定或假体松动、断裂、髋内翻及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共5例(8.5%),为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手术区疼痛各1例,延迟愈合2例。组间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3,P=0.001)。结论同侧髋臼骨盆骨折患者采用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及三维数字化模型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地时间,降低出血量、并发症率及手术风险,有利于术后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盆骨折 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 髂腹股沟入路 三维数字化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