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2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复材机尾翼前缘除冰安全气囊安装
1
作者
南盈盈
田盛羽
+2 位作者
陈林杰
刘向阳
袁建锋
《合成纤维》
CAS
2024年第11期23-26,共4页
对复材机尾翼前缘除冰安全气囊安装技术要求、安装过程,除冰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安装过程的细节、注意事项和安装过程遇到的问题等进行简要介绍,为复材机尾翼前缘零件除冰系统的安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机尾翼前缘
除冰安全气囊
工作原理
黏接过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飞机机尾翼除冰套的使用和日常维护
2
作者
魏树壮
唐兵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9-52,共4页
除冰套是飞机气动除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通过周期性膨胀除去机尾翼前缘的积冰,为飞机结冰时的安全飞行提供保障。除冰套的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是保障除冰套完整性和获得良好除冰性能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除冰套的安装、操作应严格按照程...
除冰套是飞机气动除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通过周期性膨胀除去机尾翼前缘的积冰,为飞机结冰时的安全飞行提供保障。除冰套的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是保障除冰套完整性和获得良好除冰性能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除冰套的安装、操作应严格按照程序执行。同时除冰套随飞机运营还会出现各种物理性损伤和性能降低情况,需通过加强日常检查,及时发现使用损伤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修补措施,保障飞机除冰套的完整性和功能执行状态,从而为安装除冰套的其他机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冰套
机尾翼前缘
胶接
日常检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飞机前缘缝翼精准装配技术研究
3
作者
周娟勤
薛宏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0期193-196,共4页
该文主要探讨飞机机翼前缘与缝翼的数字化装配精准控制技术。从飞机的装配技术难点出发,结合机翼前缘与缝翼的数字化装配技术细致分析,深入讨论装配协调的各种方法及技术手段。该文最后提出一系列数字化装配协调的实施措施。期望此研究...
该文主要探讨飞机机翼前缘与缝翼的数字化装配精准控制技术。从飞机的装配技术难点出发,结合机翼前缘与缝翼的数字化装配技术细致分析,深入讨论装配协调的各种方法及技术手段。该文最后提出一系列数字化装配协调的实施措施。期望此研究能为提升我国在飞机部件装配协调领域的技术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机翼
前缘与缝翼
数字化装配
协调技术
实施措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边条翼下进气道与飞机一体化流场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郁新华
马经忠
+1 位作者
胡主根
黎先平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0-155,162,共7页
利用雷诺平均可压缩N-S方程以及可实现k-ε模型,对边条翼下进气的飞机进行了内外流场的气动耦合计算,研究分析了边条翼下进气道进口处的局部流场特性,说明了局部流场特性随攻角变化的关系,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改变进气道...
利用雷诺平均可压缩N-S方程以及可实现k-ε模型,对边条翼下进气的飞机进行了内外流场的气动耦合计算,研究分析了边条翼下进气道进口处的局部流场特性,说明了局部流场特性随攻角变化的关系,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改变进气道的流量系数,分析飞机流场的变化,重点阐明了进气道流量系数对边条涡破碎位置的影响以及机理,即:进气道流量系数越低,涡的破碎位置就越提前,会影响飞机的气动性能。这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
边条翼
进气道
流场特性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鼓包对双立尾/三角翼立尾抖振的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明禄
吕志咏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51,84,共5页
为了研究鼓包对立尾抖振的影响,在北航的水槽和风洞中进行了在机翼头部放置了鼓包的75°后掠双立尾-三角翼的立尾抖振实验,采用了流动显示、立尾表面动态压力测量、激光测立尾顶部加速度的实验来检验鼓包对立尾抖振减缓的效果。流...
为了研究鼓包对立尾抖振的影响,在北航的水槽和风洞中进行了在机翼头部放置了鼓包的75°后掠双立尾-三角翼的立尾抖振实验,采用了流动显示、立尾表面动态压力测量、激光测立尾顶部加速度的实验来检验鼓包对立尾抖振减缓的效果。流动显示的实验结果表明三角翼机翼头部加上鼓包后,前缘涡涡核会发生弯曲和扭转,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前缘涡。激光测立尾顶部加速度实验的结果表明,在25°到48°这段立尾抖振比较显著的迎角范围内,A1立尾位置的立尾抖振强度曲线比无鼓包的曲线数值上有明显的减小,抖振得到一定的改善。立尾表面动态压力的脉动强度也有明显的减小,前缘涡涡核的弯曲和扭转起到了减缓立尾抖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翼
双立尾
前缘涡
鼓包
抖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型客机机翼前缘缝翼气动及其机构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
3
6
作者
周志杰
刘沛清
+4 位作者
李亚林
舒培
徐琳
王一帆
唐家驹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2013年第1期9-13,共5页
前缘缝翼系统设计是一个涉及多目标、多学科综合的问题。针对这一复杂问题,首先解决了前缘缝翼支撑与驱动机构设计的诸多难点,然后利用CATIA二次开发技术,建立了一套气动和机构一体化设计平台,将前缘缝翼气动设计和机构设计有机地结合...
前缘缝翼系统设计是一个涉及多目标、多学科综合的问题。针对这一复杂问题,首先解决了前缘缝翼支撑与驱动机构设计的诸多难点,然后利用CATIA二次开发技术,建立了一套气动和机构一体化设计平台,将前缘缝翼气动设计和机构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型客机前缘缝翼气动机构一体化设计子平台的功能是向用户提供前缘缝翼以及支撑与驱动机构设计参数的输入;然后驱动CATIA自动生成前缘缝翼起飞着陆状态的气动外形;在此基础上自动生成支撑与驱动机构零件,装配并仿真;最后通过高效的气动评估方法来评估前缘缝翼在机构引导下得到的起飞着陆性能是否满足总体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客机
前缘缝翼
气动
机构
一体化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钝化外形对旋成体气动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屈志朋
崔凯
+1 位作者
胡守超
李广利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4年第5期64-67,共4页
为考察钝化外形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性能的影响,基于CFD分析,针对典型旋成体比较2种不同钝化外形(钝化半径均匀/非均匀)的气动性能.结果表明:在较小的钝化半径/高度下,由于前缘流向投影面积占整个旋成体流向投影面积比例较小,前缘气动...
为考察钝化外形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性能的影响,基于CFD分析,针对典型旋成体比较2种不同钝化外形(钝化半径均匀/非均匀)的气动性能.结果表明:在较小的钝化半径/高度下,由于前缘流向投影面积占整个旋成体流向投影面积比例较小,前缘气动性能对整个旋成体气动性能影响不大;但是,随着钝化半径/高度的增加,前缘气动性能对整个旋成体气动性能影响会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成体
高超声速
飞行器
前缘
气动力
CFD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翼前缘后掠角对飞机RCS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1
8
作者
徐鸣
左君伟
+1 位作者
岳奎志
郁大照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47-52,76,共7页
为了在飞机总体设计时改善其隐身性能,对机翼前缘后掠角参数化可调的飞机三维数字样机的RCS特性进行了研究。使用CATIA软件,建立机翼前缘后掠角参数化可调的飞机三维数字样机;基于物理光学法和等效电磁流法,采用RCSAnsys软件,使用X波段...
为了在飞机总体设计时改善其隐身性能,对机翼前缘后掠角参数化可调的飞机三维数字样机的RCS特性进行了研究。使用CATIA软件,建立机翼前缘后掠角参数化可调的飞机三维数字样机;基于物理光学法和等效电磁流法,采用RCSAnsys软件,使用X波段雷达对飞机进行探测,雷达入射波的俯仰角在-15°、0°和15°条件下,数值模拟机翼前缘后掠角在-30°^+60°之间变化时飞机的RCS特性,并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在机翼前缘后掠角变化的条件下,飞机RCS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飞机头向RCS峰值之一的方位角与机翼前缘后掠角的角度相等;飞机头向RCS算术平均值特性为直机翼大、前掠翼和后掠翼小、大后掠翼更小;飞机侧向和尾向的RCS算术平均值变化相对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总体设计
前缘后掠角
隐身
物理光学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尺寸复合材料垂尾前缘抗鸟撞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
2
9
作者
庞华华
韩全民
《航空计算技术》
2014年第4期23-25,28,共4页
基于Pam/crash软件,建立SPH鸟体模型,仿真分析了两种工况:芳纶与玻璃钢全尺寸复合材料垂尾前缘分别在3.6 kg鸟体以114 m/s速度冲击下的动力学特性;通过模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仿真方法有效。结果表明:在鸟体与结构接触区域以及前...
基于Pam/crash软件,建立SPH鸟体模型,仿真分析了两种工况:芳纶与玻璃钢全尺寸复合材料垂尾前缘分别在3.6 kg鸟体以114 m/s速度冲击下的动力学特性;通过模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仿真方法有效。结果表明:在鸟体与结构接触区域以及前缘与盒段连接区域,需要划分更为精细的网格以真实模拟实际情况;芳纶及玻璃钢前缘的抗鸟撞性能与蒙皮的具体铺层信息相关。仿真及试验方法对工程设计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垂尾前缘
SPH鸟体
芳纶与玻璃钢
仿真与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前缘缝翼自适应调整装配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10
作者
晏瀛
《科技视界》
2016年第10期86-87,共2页
前缘缝翼在飞机起飞、降落过程中起到增加升力、提高性能的作用。对于缝翼装配过程中的自身偏差和装配误差,设计了一种缝翼自适应调整装配技术使缝翼加强肋与滑轨良好对接。并通过该机构的数学模型、运动仿真及实验,验证并计算了偏心衬...
前缘缝翼在飞机起飞、降落过程中起到增加升力、提高性能的作用。对于缝翼装配过程中的自身偏差和装配误差,设计了一种缝翼自适应调整装配技术使缝翼加强肋与滑轨良好对接。并通过该机构的数学模型、运动仿真及实验,验证并计算了偏心衬套偏心量对前缘缝翼尾缘偏离的影响。目前,前缘缝翼自适应调整装配技术已应用到大型客机缝翼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客机
前缘缝翼
装配补偿
偏心衬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飞机尾翼前缘除冰套安装方式
被引量:
1
11
作者
杨粉蓉
陆鹏鹏
李鹏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2020年第1期44-48,共5页
某型飞机平尾前缘除冰系统采用气动机械式除冰方式,在平尾前缘的防护区域敷设除冰套。平尾前缘采用双层金属蒙皮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密肋结构形式。通过某型机平尾前缘除冰套安装方式的改进和平尾前缘结构布置的确定,介绍了一种新...
某型飞机平尾前缘除冰系统采用气动机械式除冰方式,在平尾前缘的防护区域敷设除冰套。平尾前缘采用双层金属蒙皮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密肋结构形式。通过某型机平尾前缘除冰套安装方式的改进和平尾前缘结构布置的确定,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机尾翼除冰套安装方式,平尾前缘结构形式简单,工艺性好,既能满足平尾前缘维修互换性要求,又能满足前缘除冰套安装和维护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尾翼前缘
结构布置
除冰系统安装
维修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用飞机复合材料平尾前缘抗鸟撞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
3
12
作者
陆凯华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21年第3期60-64,共5页
鸟撞问题是民用飞机尾翼前缘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复合材料因其能有效吸收冲击能量而被逐渐应用于前缘结构。本文从材料选取、结构形式权衡、吸能设计等方面来阐述复合材料平尾复合材料前缘抗鸟撞结构设计思路。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平尾
前缘
抗鸟撞
结构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线轧件头部开叉的成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13
作者
李彦
刘川俊
《柳钢科技》
2006年第4期4-6,共3页
分析了柳钢高线轧钢生产出现的轧件头部开叉现象的成因,介绍了改进措施及其实施后的效果。
关键词
轧钢
高线
轧件头部开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角误差提取相关处理的新方法
14
作者
陈凤友
冯宝华
石一鸣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18,共4页
针对反射式工作的脉冲雷达在火箭飞行器一二级分离过程中不能稳定跟踪的问题,提出了角误差相关处理的新方法。该方法区别于常规脉冲雷达角度误差的提取方法,在距离前沿跟踪的基础上对角误差进行加权优化相关处理。通过模拟器跟踪试验,...
针对反射式工作的脉冲雷达在火箭飞行器一二级分离过程中不能稳定跟踪的问题,提出了角误差相关处理的新方法。该方法区别于常规脉冲雷达角度误差的提取方法,在距离前沿跟踪的基础上对角误差进行加权优化相关处理。通过模拟器跟踪试验,特别是对运载火箭一二级分离实际跟踪应用表明,该方法成功解决了雷达对火箭飞行器级间分离过程中连续、稳定跟踪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飞行器
脉冲雷达
级间分离
前沿跟踪
角误差提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自适应加工的精锻叶片前后缘模型重构
被引量:
15
15
作者
蔺小军
陈悦
+3 位作者
王志伟
郭研
高源
张新鸽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95-1703,共9页
针对精锻叶片前后缘数控加工在加工边界出现"台阶"等问题,提出面向自适应加工的模型重构方法。首先,根据精锻叶片的特点给出前后缘加工工艺方案。其次,根据工艺方案建立在机测量模型并进行路径规划。在此基础上,依据前后缘实...
针对精锻叶片前后缘数控加工在加工边界出现"台阶"等问题,提出面向自适应加工的模型重构方法。首先,根据精锻叶片的特点给出前后缘加工工艺方案。其次,根据工艺方案建立在机测量模型并进行路径规划。在此基础上,依据前后缘实际几何型面参数以及理论模型各截面前后缘圆弧圆心和半径允差,提出重构模型圆弧圆心及半径搜索算法;根据各截面的测量点拟合线、理论截面线以及搜索的圆弧圆心和半径,建立重构前后缘模型。最后,通过对比重构模型与理论模型的偏差以及数控加工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锻造叶片叶身实际型面与前后缘在衔接处的"台阶"缺陷问题,为复合制造工艺背景下精锻叶片前后缘加工成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锻叶片
前后缘
自适应加工
路径规划
模型重构
搜索算法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充气气囊的垂尾抖振抑制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
7
16
作者
张庆
叶正寅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4-240,共7页
通过数值模拟探索了一种运用充气气囊抑制双垂尾抖振的新方法。该文方法利用充气气囊可迅速充气变形的特点,在三角翼上翼面靠近顶点沿涡核的位置设置气囊。在小迎角下气囊不凸起,从而保证机翼前缘涡的强度以产生非线性涡升力;当大迎角...
通过数值模拟探索了一种运用充气气囊抑制双垂尾抖振的新方法。该文方法利用充气气囊可迅速充气变形的特点,在三角翼上翼面靠近顶点沿涡核的位置设置气囊。在小迎角下气囊不凸起,从而保证机翼前缘涡的强度以产生非线性涡升力;当大迎角抖振现象较严重时,迅速对气囊充气形成凸起,该凸起通过对前缘分离涡的强度和涡空间位置的影响,减弱涡破裂对双垂尾的非定常气动载荷激励,达到抑制抖振的目的。对某三角翼双垂尾布局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气囊可以使前缘涡的涡核弯曲、扭转,减弱了前缘涡的强度,使前缘涡破裂点位置提前,在大迎角范围可将垂尾绕翼根的弯矩值显著减小,并且减小了垂尾表面压力脉动的幅度和对应的功率谱密度的峰值。因此,该文所探索的利用充气气囊抑制抖振的方法是一种简单可靠,并且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翼
前缘涡
双垂尾抖振
充气气囊
抖振载荷抑制
原文传递
涡破裂诱导的垂尾抖振气动弹性分析
被引量:
2
17
作者
赵子杰
高超
张正科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1-503,共13页
通过试验方法分析了三角翼前缘分离涡与垂尾抖振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了尾迹流动对垂尾抖振各阶模态的激励作用。计算得到了垂尾模型固有频率及各阶模态。在风洞试验中,应用激光片光烟流场显示技术,得到了三角翼模型在风速为30m/s下,各...
通过试验方法分析了三角翼前缘分离涡与垂尾抖振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了尾迹流动对垂尾抖振各阶模态的激励作用。计算得到了垂尾模型固有频率及各阶模态。在风洞试验中,应用激光片光烟流场显示技术,得到了三角翼模型在风速为30m/s下,各迎角的涡结构;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了垂尾翼根和翼梢的抖振响应;使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垂尾翼根和翼梢位置的脉动速度分量。结果表明:前缘涡破裂后产生的高湍流度的尾迹是垂尾抖振的直接原因,抖振边界与涡破裂的强度和位置有关;涡破裂后尾迹与垂尾产生共振,使得抖振加速度响应频率与垂尾固有频率一致;涡破裂后,在较小迎角下,尾迹对垂尾的高频振动模态的激励较为明显,在较大迎角下,涡破裂流动对垂尾低频振动模态的激励加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尾抖振
大迎角
前缘涡
抖振加速度
振动模态
原文传递
某型飞机平尾前缘抗鸟撞优化设计
被引量:
6
18
作者
李娜
吴志斌
+1 位作者
孔令勇
宋春艳
《飞机设计》
2014年第5期15-19,共5页
进行了某型飞机部分平尾前缘结构的抗鸟撞优化设计。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比研究了蒙皮厚度、翼肋个数、隔板对平尾前缘抗鸟撞性能的影响。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增加隔板的方案对结构抗鸟撞性能的提高最明显。然后,进行了增加隔板的平尾前缘...
进行了某型飞机部分平尾前缘结构的抗鸟撞优化设计。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比研究了蒙皮厚度、翼肋个数、隔板对平尾前缘抗鸟撞性能的影响。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增加隔板的方案对结构抗鸟撞性能的提高最明显。然后,进行了增加隔板的平尾前缘结构鸟撞试验,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良好,满足结构的抗鸟撞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尾
前缘
鸟撞
优化设计
试验
原文传递
GAW-1翼型前后缘变弯度气动性能研究
被引量:
11
19
作者
陆维爽
田云
+2 位作者
刘沛清
王涛
张良富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7-450,共14页
传统增升装置主要用于提高飞机起降气动性能。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引入了通用飞机翼型的前后缘变弯装置的概念,数值模拟了GAW1翼型在爬升状态时,前缘变弯装置、后缘襟翼/副翼偏转以及前后缘装置综合偏转对翼型气动特性...
传统增升装置主要用于提高飞机起降气动性能。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引入了通用飞机翼型的前后缘变弯装置的概念,数值模拟了GAW1翼型在爬升状态时,前缘变弯装置、后缘襟翼/副翼偏转以及前后缘装置综合偏转对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前缘变弯装置可以有效地改善翼型的失速特性,失速迎角提高了3°左右,最大升力系数提高了4.56%;同时提高升阻比50%~120%;但在设计升力系数下,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都略微减小。另一方面,后缘变弯装置可以改变最大升阻比所对应的迎角,以及在小迎角时,提高升力系数6%左右。翼型综合偏转可以在小迎角时增加升力系数,在大迎角时增加升阻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飞机
前缘下垂
后缘襟翼
副翼
变弯度
气动性能
原文传递
大型民用飞机缝翼全尺寸静力试验载荷设计
被引量:
14
20
作者
何志全
刘杨
李泽江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8-94,共7页
研究了大型民用飞机前缘缝翼全尺寸静力试验载荷设计技术,以实现对缝翼结构安全性的考核和强度分析方法的验证。针对前缘缝翼尺寸小、曲率大、受载工况复杂的特点,提出了试验基准载荷筛选、试验实施载荷转换和试验加载方案优化的方法,...
研究了大型民用飞机前缘缝翼全尺寸静力试验载荷设计技术,以实现对缝翼结构安全性的考核和强度分析方法的验证。针对前缘缝翼尺寸小、曲率大、受载工况复杂的特点,提出了试验基准载荷筛选、试验实施载荷转换和试验加载方案优化的方法,形成了一套符合适航要求的试验载荷设计流程。基于最小安全裕度原则进行试验基准载荷的筛选,建立试验加载局部坐标系将气动分布载荷转换成试验集中载荷,为了准确模拟机翼大变形状态下缝翼的受载状态,对试验载荷进行斜加载。与理论载荷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了试验载荷设计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了所形成的载荷设计技术可以实现对前缘缝翼结构静强度的适航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飞机
前缘缝翼
适航验证
静力试验
载荷
原文传递
题名
复材机尾翼前缘除冰安全气囊安装
1
作者
南盈盈
田盛羽
陈林杰
刘向阳
袁建锋
机构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合成纤维》
CAS
2024年第11期23-26,共4页
文摘
对复材机尾翼前缘除冰安全气囊安装技术要求、安装过程,除冰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安装过程的细节、注意事项和安装过程遇到的问题等进行简要介绍,为复材机尾翼前缘零件除冰系统的安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机尾翼前缘
除冰安全气囊
工作原理
黏接过程
Keywords
leading
edge
of
the
aircraft
wings and
tail
fins
de-icing airbag
working principle
bonding pro-
分类号
V259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飞机机尾翼除冰套的使用和日常维护
2
作者
魏树壮
唐兵
机构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9-52,共4页
文摘
除冰套是飞机气动除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通过周期性膨胀除去机尾翼前缘的积冰,为飞机结冰时的安全飞行提供保障。除冰套的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是保障除冰套完整性和获得良好除冰性能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除冰套的安装、操作应严格按照程序执行。同时除冰套随飞机运营还会出现各种物理性损伤和性能降低情况,需通过加强日常检查,及时发现使用损伤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修补措施,保障飞机除冰套的完整性和功能执行状态,从而为安装除冰套的其他机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
除冰套
机尾翼前缘
胶接
日常检查
Keywords
de-icing boots
the leading edge of the aircraft tail
paste,routine inspection
分类号
V321.22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飞机前缘缝翼精准装配技术研究
3
作者
周娟勤
薛宏
机构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0期193-196,共4页
文摘
该文主要探讨飞机机翼前缘与缝翼的数字化装配精准控制技术。从飞机的装配技术难点出发,结合机翼前缘与缝翼的数字化装配技术细致分析,深入讨论装配协调的各种方法及技术手段。该文最后提出一系列数字化装配协调的实施措施。期望此研究能为提升我国在飞机部件装配协调领域的技术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飞机机翼
前缘与缝翼
数字化装配
协调技术
实施措施
Keywords
aircraft
wing
leading
edge
and seam wing
digital assembly
coordination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分类号
V262.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边条翼下进气道与飞机一体化流场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郁新华
马经忠
胡主根
黎先平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
江西南昌洪都航空工业集团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0-155,162,共7页
文摘
利用雷诺平均可压缩N-S方程以及可实现k-ε模型,对边条翼下进气的飞机进行了内外流场的气动耦合计算,研究分析了边条翼下进气道进口处的局部流场特性,说明了局部流场特性随攻角变化的关系,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改变进气道的流量系数,分析飞机流场的变化,重点阐明了进气道流量系数对边条涡破碎位置的影响以及机理,即:进气道流量系数越低,涡的破碎位置就越提前,会影响飞机的气动性能。这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飞机
边条翼
进气道
流场特性
计算流体力学
Keywords
aircraft
leading
edge
extension
inlet
flow characteristic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分类号
V2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鼓包对双立尾/三角翼立尾抖振的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明禄
吕志咏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所
出处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51,8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272014)
航空科学基金(01A51041)
文摘
为了研究鼓包对立尾抖振的影响,在北航的水槽和风洞中进行了在机翼头部放置了鼓包的75°后掠双立尾-三角翼的立尾抖振实验,采用了流动显示、立尾表面动态压力测量、激光测立尾顶部加速度的实验来检验鼓包对立尾抖振减缓的效果。流动显示的实验结果表明三角翼机翼头部加上鼓包后,前缘涡涡核会发生弯曲和扭转,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前缘涡。激光测立尾顶部加速度实验的结果表明,在25°到48°这段立尾抖振比较显著的迎角范围内,A1立尾位置的立尾抖振强度曲线比无鼓包的曲线数值上有明显的减小,抖振得到一定的改善。立尾表面动态压力的脉动强度也有明显的减小,前缘涡涡核的弯曲和扭转起到了减缓立尾抖振的作用。
关键词
三角翼
双立尾
前缘涡
鼓包
抖振
Keywords
delta wing
twin vertical
tail
s
leading
-
edge
vortex
bulges
buffeting
分类号
V211.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型客机机翼前缘缝翼气动及其机构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
3
6
作者
周志杰
刘沛清
李亚林
舒培
徐琳
王一帆
唐家驹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出处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2013年第1期9-13,共5页
文摘
前缘缝翼系统设计是一个涉及多目标、多学科综合的问题。针对这一复杂问题,首先解决了前缘缝翼支撑与驱动机构设计的诸多难点,然后利用CATIA二次开发技术,建立了一套气动和机构一体化设计平台,将前缘缝翼气动设计和机构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型客机前缘缝翼气动机构一体化设计子平台的功能是向用户提供前缘缝翼以及支撑与驱动机构设计参数的输入;然后驱动CATIA自动生成前缘缝翼起飞着陆状态的气动外形;在此基础上自动生成支撑与驱动机构零件,装配并仿真;最后通过高效的气动评估方法来评估前缘缝翼在机构引导下得到的起飞着陆性能是否满足总体设计要求。
关键词
大型客机
前缘缝翼
气动
机构
一体化设计
Keywords
Large Civil
aircraft
leading
edge
Slat
Aerodynamic
Mechanism
Integrated Design
分类号
V224.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钝化外形对旋成体气动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屈志朋
崔凯
胡守超
李广利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4年第5期64-6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916013)
文摘
为考察钝化外形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性能的影响,基于CFD分析,针对典型旋成体比较2种不同钝化外形(钝化半径均匀/非均匀)的气动性能.结果表明:在较小的钝化半径/高度下,由于前缘流向投影面积占整个旋成体流向投影面积比例较小,前缘气动性能对整个旋成体气动性能影响不大;但是,随着钝化半径/高度的增加,前缘气动性能对整个旋成体气动性能影响会逐渐增大.
关键词
旋成体
高超声速
飞行器
前缘
气动力
CFD
Keywords
body
of
revolution
hypersonic speed
aircraft
leading
-
edge
aerodynamic force
CFD
分类号
V212.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翼前缘后掠角对飞机RCS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1
8
作者
徐鸣
左君伟
岳奎志
郁大照
机构
海军装备部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飞行器工程系
出处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47-52,7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5490)
文摘
为了在飞机总体设计时改善其隐身性能,对机翼前缘后掠角参数化可调的飞机三维数字样机的RCS特性进行了研究。使用CATIA软件,建立机翼前缘后掠角参数化可调的飞机三维数字样机;基于物理光学法和等效电磁流法,采用RCSAnsys软件,使用X波段雷达对飞机进行探测,雷达入射波的俯仰角在-15°、0°和15°条件下,数值模拟机翼前缘后掠角在-30°^+60°之间变化时飞机的RCS特性,并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在机翼前缘后掠角变化的条件下,飞机RCS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飞机头向RCS峰值之一的方位角与机翼前缘后掠角的角度相等;飞机头向RCS算术平均值特性为直机翼大、前掠翼和后掠翼小、大后掠翼更小;飞机侧向和尾向的RCS算术平均值变化相对不大。
关键词
飞机总体设计
前缘后掠角
隐身
物理光学法
数值模拟
Keywords
aircraft
conceptual design
leading
edge
sweep angle
stealth
physical optics method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V2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尺寸复合材料垂尾前缘抗鸟撞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
2
9
作者
庞华华
韩全民
机构
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出处
《航空计算技术》
2014年第4期23-25,28,共4页
文摘
基于Pam/crash软件,建立SPH鸟体模型,仿真分析了两种工况:芳纶与玻璃钢全尺寸复合材料垂尾前缘分别在3.6 kg鸟体以114 m/s速度冲击下的动力学特性;通过模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仿真方法有效。结果表明:在鸟体与结构接触区域以及前缘与盒段连接区域,需要划分更为精细的网格以真实模拟实际情况;芳纶及玻璃钢前缘的抗鸟撞性能与蒙皮的具体铺层信息相关。仿真及试验方法对工程设计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复合材料垂尾前缘
SPH鸟体
芳纶与玻璃钢
仿真与试验
Keywords
composite
leading
edge
of
vertical
tail
SPH bird
aramid and FRP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分类号
V215.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缘缝翼自适应调整装配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10
作者
晏瀛
机构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出处
《科技视界》
2016年第10期86-87,共2页
文摘
前缘缝翼在飞机起飞、降落过程中起到增加升力、提高性能的作用。对于缝翼装配过程中的自身偏差和装配误差,设计了一种缝翼自适应调整装配技术使缝翼加强肋与滑轨良好对接。并通过该机构的数学模型、运动仿真及实验,验证并计算了偏心衬套偏心量对前缘缝翼尾缘偏离的影响。目前,前缘缝翼自适应调整装配技术已应用到大型客机缝翼设计中。
关键词
大型客机
前缘缝翼
装配补偿
偏心衬套
Keywords
Large Civil
aircraft
leading
edge
Slat Assembly Compensation
Eccentric Sleeve
分类号
V224.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飞机尾翼前缘除冰套安装方式
被引量:
1
11
作者
杨粉蓉
陆鹏鹏
李鹏
机构
中航西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中心
陕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2020年第1期44-48,共5页
文摘
某型飞机平尾前缘除冰系统采用气动机械式除冰方式,在平尾前缘的防护区域敷设除冰套。平尾前缘采用双层金属蒙皮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密肋结构形式。通过某型机平尾前缘除冰套安装方式的改进和平尾前缘结构布置的确定,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机尾翼除冰套安装方式,平尾前缘结构形式简单,工艺性好,既能满足平尾前缘维修互换性要求,又能满足前缘除冰套安装和维护要求。
关键词
机尾翼前缘
结构布置
除冰系统安装
维修性
Keywords
the
leading
edge
of
the
wing and
the
tail
structural arrangement
deicing boot installation
maintenability
分类号
V211.4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V244.1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用飞机复合材料平尾前缘抗鸟撞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
3
12
作者
陆凯华
机构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复合材料中心
出处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21年第3期60-64,共5页
文摘
鸟撞问题是民用飞机尾翼前缘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复合材料因其能有效吸收冲击能量而被逐渐应用于前缘结构。本文从材料选取、结构形式权衡、吸能设计等方面来阐述复合材料平尾复合材料前缘抗鸟撞结构设计思路。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平尾
前缘
抗鸟撞
结构设计
Keywords
composite material
horizontal
tail
leading
edge
brid-strike resistance
structure design
分类号
V22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线轧件头部开叉的成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13
作者
李彦
刘川俊
机构
技术中心
出处
《柳钢科技》
2006年第4期4-6,共3页
文摘
分析了柳钢高线轧钢生产出现的轧件头部开叉现象的成因,介绍了改进措施及其实施后的效果。
关键词
轧钢
高线
轧件头部开叉
Keywords
Steel Rolling High-speed Wire Rod Fish
tail
in
the
leading
edge
of
Rolled Piece
分类号
TG333.2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角误差提取相关处理的新方法
14
作者
陈凤友
冯宝华
石一鸣
机构
解放军
出处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18,共4页
文摘
针对反射式工作的脉冲雷达在火箭飞行器一二级分离过程中不能稳定跟踪的问题,提出了角误差相关处理的新方法。该方法区别于常规脉冲雷达角度误差的提取方法,在距离前沿跟踪的基础上对角误差进行加权优化相关处理。通过模拟器跟踪试验,特别是对运载火箭一二级分离实际跟踪应用表明,该方法成功解决了雷达对火箭飞行器级间分离过程中连续、稳定跟踪的问题。
关键词
火箭飞行器
脉冲雷达
级间分离
前沿跟踪
角误差提取
Keywords
rocket
aircraft
pulse radar
stage separation
leading
edge
tracking
angle error extraction
分类号
TN958.4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自适应加工的精锻叶片前后缘模型重构
被引量:
15
15
作者
蔺小军
陈悦
王志伟
郭研
高源
张新鸽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航天发动机厂
出处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95-1703,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4011031)~~
文摘
针对精锻叶片前后缘数控加工在加工边界出现"台阶"等问题,提出面向自适应加工的模型重构方法。首先,根据精锻叶片的特点给出前后缘加工工艺方案。其次,根据工艺方案建立在机测量模型并进行路径规划。在此基础上,依据前后缘实际几何型面参数以及理论模型各截面前后缘圆弧圆心和半径允差,提出重构模型圆弧圆心及半径搜索算法;根据各截面的测量点拟合线、理论截面线以及搜索的圆弧圆心和半径,建立重构前后缘模型。最后,通过对比重构模型与理论模型的偏差以及数控加工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锻造叶片叶身实际型面与前后缘在衔接处的"台阶"缺陷问题,为复合制造工艺背景下精锻叶片前后缘加工成型提供依据。
关键词
精锻叶片
前后缘
自适应加工
路径规划
模型重构
搜索算法
Keywords
precision forging blade
leading
edge
and
tail
ing
edge
adaptive machining
path planning
model restructuring
search algorithm
分类号
V26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一种基于充气气囊的垂尾抖振抑制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
7
16
作者
张庆
叶正寅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4-24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072199)
文摘
通过数值模拟探索了一种运用充气气囊抑制双垂尾抖振的新方法。该文方法利用充气气囊可迅速充气变形的特点,在三角翼上翼面靠近顶点沿涡核的位置设置气囊。在小迎角下气囊不凸起,从而保证机翼前缘涡的强度以产生非线性涡升力;当大迎角抖振现象较严重时,迅速对气囊充气形成凸起,该凸起通过对前缘分离涡的强度和涡空间位置的影响,减弱涡破裂对双垂尾的非定常气动载荷激励,达到抑制抖振的目的。对某三角翼双垂尾布局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气囊可以使前缘涡的涡核弯曲、扭转,减弱了前缘涡的强度,使前缘涡破裂点位置提前,在大迎角范围可将垂尾绕翼根的弯矩值显著减小,并且减小了垂尾表面压力脉动的幅度和对应的功率谱密度的峰值。因此,该文所探索的利用充气气囊抑制抖振的方法是一种简单可靠,并且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
三角翼
前缘涡
双垂尾抖振
充气气囊
抖振载荷抑制
Keywords
delta wing
leading
edge
vortex
twin
tail
buffet
inflatable bump
buffeting suppression
分类号
V271.4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原文传递
题名
涡破裂诱导的垂尾抖振气动弹性分析
被引量:
2
17
作者
赵子杰
高超
张正科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出处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1-503,共13页
基金
重点实验室预研基金(9140C420301110C42)~~
文摘
通过试验方法分析了三角翼前缘分离涡与垂尾抖振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了尾迹流动对垂尾抖振各阶模态的激励作用。计算得到了垂尾模型固有频率及各阶模态。在风洞试验中,应用激光片光烟流场显示技术,得到了三角翼模型在风速为30m/s下,各迎角的涡结构;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了垂尾翼根和翼梢的抖振响应;使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垂尾翼根和翼梢位置的脉动速度分量。结果表明:前缘涡破裂后产生的高湍流度的尾迹是垂尾抖振的直接原因,抖振边界与涡破裂的强度和位置有关;涡破裂后尾迹与垂尾产生共振,使得抖振加速度响应频率与垂尾固有频率一致;涡破裂后,在较小迎角下,尾迹对垂尾的高频振动模态的激励较为明显,在较大迎角下,涡破裂流动对垂尾低频振动模态的激励加强了。
关键词
垂尾抖振
大迎角
前缘涡
抖振加速度
振动模态
Keywords
vertical
tail
buffeting
high angles
of
attack
leading
edge
vortex
buffeting acceleration
vibration mode
分类号
V211.4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V215.3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某型飞机平尾前缘抗鸟撞优化设计
被引量:
6
18
作者
李娜
吴志斌
孔令勇
宋春艳
机构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出处
《飞机设计》
2014年第5期15-19,共5页
文摘
进行了某型飞机部分平尾前缘结构的抗鸟撞优化设计。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比研究了蒙皮厚度、翼肋个数、隔板对平尾前缘抗鸟撞性能的影响。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增加隔板的方案对结构抗鸟撞性能的提高最明显。然后,进行了增加隔板的平尾前缘结构鸟撞试验,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良好,满足结构的抗鸟撞要求。
关键词
平尾
前缘
鸟撞
优化设计
试验
Keywords
horizontal
tail
leading
edge
bird strike
optimal design
test
分类号
V250.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O347.3 [理学—固体力学]
原文传递
题名
GAW-1翼型前后缘变弯度气动性能研究
被引量:
11
19
作者
陆维爽
田云
刘沛清
王涛
张良富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型飞机高等人才培训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7-450,共14页
文摘
传统增升装置主要用于提高飞机起降气动性能。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引入了通用飞机翼型的前后缘变弯装置的概念,数值模拟了GAW1翼型在爬升状态时,前缘变弯装置、后缘襟翼/副翼偏转以及前后缘装置综合偏转对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前缘变弯装置可以有效地改善翼型的失速特性,失速迎角提高了3°左右,最大升力系数提高了4.56%;同时提高升阻比50%~120%;但在设计升力系数下,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都略微减小。另一方面,后缘变弯装置可以改变最大升阻比所对应的迎角,以及在小迎角时,提高升力系数6%左右。翼型综合偏转可以在小迎角时增加升力系数,在大迎角时增加升阻比。
关键词
通用飞机
前缘下垂
后缘襟翼
副翼
变弯度
气动性能
Keywords
general
aircraft
leading
-
edge
droop nose
trailing-
edge
flap
ailerons
variable camber
aerodynamic per- formance
分类号
V211.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大型民用飞机缝翼全尺寸静力试验载荷设计
被引量:
14
20
作者
何志全
刘杨
李泽江
机构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出处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8-94,共7页
文摘
研究了大型民用飞机前缘缝翼全尺寸静力试验载荷设计技术,以实现对缝翼结构安全性的考核和强度分析方法的验证。针对前缘缝翼尺寸小、曲率大、受载工况复杂的特点,提出了试验基准载荷筛选、试验实施载荷转换和试验加载方案优化的方法,形成了一套符合适航要求的试验载荷设计流程。基于最小安全裕度原则进行试验基准载荷的筛选,建立试验加载局部坐标系将气动分布载荷转换成试验集中载荷,为了准确模拟机翼大变形状态下缝翼的受载状态,对试验载荷进行斜加载。与理论载荷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了试验载荷设计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了所形成的载荷设计技术可以实现对前缘缝翼结构静强度的适航验证。
关键词
民用飞机
前缘缝翼
适航验证
静力试验
载荷
Keywords
civil
aircraft
leading
edge
slat
verification
of
airworthiness
static test
load
分类号
V21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复材机尾翼前缘除冰安全气囊安装
南盈盈
田盛羽
陈林杰
刘向阳
袁建锋
《合成纤维》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飞机机尾翼除冰套的使用和日常维护
魏树壮
唐兵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飞机前缘缝翼精准装配技术研究
周娟勤
薛宏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边条翼下进气道与飞机一体化流场特性的研究
郁新华
马经忠
胡主根
黎先平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鼓包对双立尾/三角翼立尾抖振的影响
张明禄
吕志咏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大型客机机翼前缘缝翼气动及其机构一体化设计
周志杰
刘沛清
李亚林
舒培
徐琳
王一帆
唐家驹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钝化外形对旋成体气动性能的影响
屈志朋
崔凯
胡守超
李广利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机翼前缘后掠角对飞机RCS影响的数值模拟
徐鸣
左君伟
岳奎志
郁大照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全尺寸复合材料垂尾前缘抗鸟撞仿真与试验
庞华华
韩全民
《航空计算技术》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前缘缝翼自适应调整装配技术研究
晏瀛
《科技视界》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一种飞机尾翼前缘除冰套安装方式
杨粉蓉
陆鹏鹏
李鹏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民用飞机复合材料平尾前缘抗鸟撞结构设计研究
陆凯华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高线轧件头部开叉的成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李彦
刘川俊
《柳钢科技》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一种角误差提取相关处理的新方法
陈凤友
冯宝华
石一鸣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面向自适应加工的精锻叶片前后缘模型重构
蔺小军
陈悦
王志伟
郭研
高源
张新鸽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5
原文传递
16
一种基于充气气囊的垂尾抖振抑制新方法研究
张庆
叶正寅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7
原文传递
17
涡破裂诱导的垂尾抖振气动弹性分析
赵子杰
高超
张正科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原文传递
18
某型飞机平尾前缘抗鸟撞优化设计
李娜
吴志斌
孔令勇
宋春艳
《飞机设计》
2014
6
原文传递
19
GAW-1翼型前后缘变弯度气动性能研究
陆维爽
田云
刘沛清
王涛
张良富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1
原文传递
20
大型民用飞机缝翼全尺寸静力试验载荷设计
何志全
刘杨
李泽江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