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4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legal systems of the overseas trade in the Song Dynasty
1
作者 Zhou Chunlei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4年第12期35-36,共2页
The golden perio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overseas trades is most significant in the Song Dynasty, which established the legal mechanisms of the overseas trades with the perfect systems. These legal regulations... The golden perio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overseas trades is most significant in the Song Dynasty, which established the legal mechanisms of the overseas trades with the perfect systems. These legal regulations made clear the subjects of the overseas trade to a large extent, stipulated the procedures for the overseas trade, and at the same time, established the related legal liabilities and regulation means and methods of the governments. Although it met the huge deman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reign trade, and had brought the economic income for the governments, yet because the governments had adopted the strict control measures, to a certain extent, it also restric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foreign trad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legal subjects of the overseas trade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conducted the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trade procedures and other related contents of the legal systems of the overseas trade in the Song Dynas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g dynasty overseas trade legal system
下载PDF
Lead isotopic study of Shang Dynasty bronzes (13-11 B.C.)and their ore sources
2
作者 PENG Zi-Cheng ZHANG Zhao-Feng +1 位作者 HE Jian-Feng WANG Zhao-Rong(Department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 Univcrsity of Sciencc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 230026)LIU Shi-Zhong(Jiangxi Historical Relic Archaeology Rescarch Institute, Nanchang 330003)HUA Jue-Mi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5-71,共7页
The Shang Dynasty civilization in China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onze techniques. A large amount of Shang Dynasty bronzes, excavated from Jiangxi, Hubei and Henan Provinces, have become a focus of world at... The Shang Dynasty civilization in China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onze techniques. A large amount of Shang Dynasty bronzes, excavated from Jiangxi, Hubei and Henan Provinces, have become a focus of world attention. However,the Sha-ng Dynasty center was located at Zhenzhou and Allyang city areas, Henan Province, where no large copper ores have been found so far. Therefore, where did the huge ore material for casting the bronzes come from? It is an unsettled question paid attention by the archaeologists and scicntists. 35 Shang Dynasty bronzes and 21 copper and lead ore materials aged in the Shang-Zhou Dynasty, the Spring-Autumn Period and the modern time, have been measured by the use of mass spectrometry.Based upon lead isotopic ratios, the ore material for casting the bronzes with the middle isotopic ratios of 207Pb/206Pb ranged in 0.8~0.9 could come from the ancient copper mine of Tongling, Jiangxi Province and Tong Lushan, Hubei Province and that with the high isotopic ratios (>0.9) could be from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hang Empire, called "Gongfang" in the historical records, e.g. today’s Hebei and LiaoningProvinces. The others with the low isotopic ratios (<0.8) might originate from poly-metalic deposits, with the high isotopic ratios of 238U/204 Pb in the ore flux or in the mag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青铜器 铜矿石材料 同位素比率 考古 商代文明 来源
全文增补中
Treasures from the Xingan Shang-Dynasty Tomb
3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3年第4期32-33,共2页
IN 1989 on the eve of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 large tomb of the Shang Dynasty(17th-11th century B.C.)was ex-cavated in Xingan County,JiangxiProvince.After viewing the ... IN 1989 on the eve of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 large tomb of the Shang Dynasty(17th-11th century B.C.)was ex-cavated in Xingan County,JiangxiProvince.After viewing the burialobjects the archaeologists concludedthat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willhave to be rewritten.The tomb is located in theCheng Family Village,DayangzhouTownship,and was found by avillager digging for sand.After amonth’s excavation,the layout ofthe ancient burial.site was broughtto light by archaeologi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sty shang ancient YANGTZE viewing FOUNDING layout Family decomposed PRIMITIVE
下载PDF
Discussion on Development of Silk Weaving Trademark Process in Shang Dynasty of China
4
作者 Xingmei Guo Yiping Qiu 《材料科学研究(中英文版)》 2013年第3期41-49,共9页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商代 工艺 商标 丝织 织造技术 经济地位 丝绸产业
下载PDF
Yuan Shangdu--Summer Capital of Yuann Dynasty
5
作者 Zhao Dan 《China News Release》 2024年第11期72-76,共5页
Shangdu,which literally means“Upper Capital,”was the summer capital of the Yuan Dynasty(1271-1368)in China.Located on the Jinlianchuan Grasslands of Xilingol League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Shangdu is bor... Shangdu,which literally means“Upper Capital,”was the summer capital of the Yuan Dynasty(1271-1368)in China.Located on the Jinlianchuan Grasslands of Xilingol League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Shangdu is bordered by the Xanadu River to the south and Longgang Mountain to the north.Founded in 1256,Shangdu covers a vast area of 250 square kilo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shang dynasty
原文传递
从绿松石器看晚商王朝与李家崖文化的关系
6
作者 张昌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2,139,共11页
绿松石因其矿源和产品不多,是用来观察商时期不同区域文化交流和社会关系的新视角。晚商王朝的绿松石器种类很多,主要出现在高等级贵族墓葬中,且有不同的质量品级。李家崖文化绿松石器主要发现在以寨沟遗址为代表的地点,其类别和形制都... 绿松石因其矿源和产品不多,是用来观察商时期不同区域文化交流和社会关系的新视角。晚商王朝的绿松石器种类很多,主要出现在高等级贵族墓葬中,且有不同的质量品级。李家崖文化绿松石器主要发现在以寨沟遗址为代表的地点,其类别和形制都与晚商王朝中心区域的同类器物高度一致,多数产品很可能直接从晚商王朝中心地区输入。绿松石器可反映晚商王朝与李家崖遗址等北方地区文化之间的亲密关系,这还可能与欧亚草原车马资源东渐、商王朝都城北移等现象相关。晚商王朝可能通过对绿松石等资源和生产技术的掌控,从周边获取所需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家崖文化 晚商王朝 绿松石器 社会关系
下载PDF
商周时期图腾崇拜文化变迁与鸟禽类意象群的演化
7
作者 邵炳军 谷文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4-151,共8页
商周时期的诗人们将远古时代神鸟图腾物中的祖先神之象、物候之象、司马之象、礼仪之象、凶猛之象、阳刚之象、慈祥之象、怪鸟之象、益鸟之象等意象原型,逐渐转换成为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婚恋之象、贤者之象、政治生态环境之象、社会生活... 商周时期的诗人们将远古时代神鸟图腾物中的祖先神之象、物候之象、司马之象、礼仪之象、凶猛之象、阳刚之象、慈祥之象、怪鸟之象、益鸟之象等意象原型,逐渐转换成为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婚恋之象、贤者之象、政治生态环境之象、社会生活现象之象;同时,他们以“鸒”自由求食之象来象征太子宜臼被废嫡而失位,以捕“雉”之象来象征小人得志而君子罹祸。这些鸟禽类意象以图腾崇拜为前提,原始象征意义变得隐蔽,习惯性联想形式成为显性因素,从而显示出由图腾对象到占卜形式,再到民俗物候乃至审美意义动态变化的发展链条。由于鸟禽意象中融入了作者对自然观察的感受,展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与政治生态环境,使原始兴象所体现的习惯性联想与象征之间具有更多的相似点。诗人们以此来建立意义与兴象之间的多种关联,自然表现出多种象征意蕴,让读者产生一种感官愉悦之美、心灵愉悦之美与时空意识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时期 图腾崇拜 文化变迁 鸟禽类 意象群演化
下载PDF
从肥袋足鬲看商时期北方长城地带东段地区的文化互动
8
作者 常怀颖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8,共9页
肥袋足鬲是商时期在北方长城地带东段地区不同考古学文化中共有的一类器物。虽然不同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中肥袋足鬲形态存在差异,但在面对商文化的扩张过程中,不同地区的肥袋足鬲消长、中断与复兴的时间却几乎相同。肥袋足鬲所体现的文化... 肥袋足鬲是商时期在北方长城地带东段地区不同考古学文化中共有的一类器物。虽然不同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中肥袋足鬲形态存在差异,但在面对商文化的扩张过程中,不同地区的肥袋足鬲消长、中断与复兴的时间却几乎相同。肥袋足鬲所体现的文化传播,反映了华北平原北缘地区与晋陕高原地区人群的交流与互动。晚商时期使用肥袋足鬲的人群往往与佩戴卷云形金耳饰的人群在空间上重合,反映了北方长城地带东段不同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袋足鬲 卷云形耳饰 商时期 北方长城地带东段 文化互动
下载PDF
商周春秋语言演变探略
9
作者 徐时仪 《辞书研究》 2024年第3期1-12,I0001,共13页
语言演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春秋时“礼坏乐崩”,官府之学走向民间导致了春秋雅言取代商周古文的汉语语体第一次变革。《今文尚书》中不少词语是商周古文,春秋后罕用,反映了商周时期的语言面貌,具有上承商周下启秦汉的过渡性,从中或多... 语言演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春秋时“礼坏乐崩”,官府之学走向民间导致了春秋雅言取代商周古文的汉语语体第一次变革。《今文尚书》中不少词语是商周古文,春秋后罕用,反映了商周时期的语言面貌,具有上承商周下启秦汉的过渡性,从中或多或少可见商周与春秋后汉语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古文 春秋雅言 语言演变 《尚书》
下载PDF
早期中国嫡庶之分与宗法制度形成--基于王国维《殷周制度论》的哲学反思
10
作者 余治平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20-31,共12页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指出,立子立嫡之制是周人对殷商“兄终弟及”王位继承制度的突破和创新。天子在众多公子中选拔接班人,难免任意性、随机性,容易导致祸乱事变。周政的特点是让政治道德化,让道德政治化,使血亲社会化,使社会宗法化。...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指出,立子立嫡之制是周人对殷商“兄终弟及”王位继承制度的突破和创新。天子在众多公子中选拔接班人,难免任意性、随机性,容易导致祸乱事变。周政的特点是让政治道德化,让道德政治化,使血亲社会化,使社会宗法化。血缘关系是生来如此而并非后天人力所为。把血缘关系上升到一种天定法则的高度予以确认,等于在为“亲亲”之制建构可靠根基。以嫡系长房、长孙为大宗,血缘正统可靠,是“百世不迁之宗”,秉承先祖恩德最隆最多;而以庶子系统、旁支所出为小宗,是先祖余泽播撒。“五世而迁之宗”要求小宗超过五世则剔出丧服范围。“大宗维翰”而具有核心地位,“宗子维城”则能够起到拱卫、守护作用。对别子小宗和别子大宗强调尊过去的祖,无疑是变相要求他们尊现在的王。依据亲亲尊尊法则所建构出的宗法社会,以一种向内挖掘亲和力而不是向外诉诸神力的形上方式,来实现一种具有儒家鲜明特色的王道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嫡 宗法 亲亲尊尊 《殷周制度论》 早期中国
下载PDF
年轻学者勿轻言中国无奴隶社会——读《臣、小臣与商周社会》的一点意见
11
作者 张顺洪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9,共4页
《臣、小臣与商周社会》一书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经历过奴隶社会;“臣”不是奴隶,而是“长”,其身份不低。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也是很不全面的。实际上,先秦时期存在着众多奴隶,奴隶除可称为“臣”外,还有其他不少称呼。这一点从西周金文... 《臣、小臣与商周社会》一书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经历过奴隶社会;“臣”不是奴隶,而是“长”,其身份不低。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也是很不全面的。实际上,先秦时期存在着众多奴隶,奴隶除可称为“臣”外,还有其他不少称呼。这一点从西周金文资料清楚可见。此外,奴隶社会还有不少其他标识。郭沫若等老一辈学术大师认为中国经历过奴隶社会。我们的年轻学者不应轻言中国古代没有奴隶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 商周史 奴隶社会
下载PDF
清季民初孙中山与传统尚俭思想文化刍议
12
作者 赵炎才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清季民初,孙中山十分青睐传统尚俭思想文化,自觉秉持其精神追求改良、革命和构建及再造共和。这大致分清季政治变革、民初构建共和与再造共和三阶段,波及范围不断拓展。其主要内涵涉及藉俭以资政来推进政治近代变革,用俭以益效推进经济... 清季民初,孙中山十分青睐传统尚俭思想文化,自觉秉持其精神追求改良、革命和构建及再造共和。这大致分清季政治变革、民初构建共和与再造共和三阶段,波及范围不断拓展。其主要内涵涉及藉俭以资政来推进政治近代变革,用俭以益效推进经济近代化,用俭以良俗来改良社会风尚。他既大力提倡尚俭精神又身体力行,终成中国近代理性人格的楷模。其前后持续不断且丰富多彩的革命言行及其所彰显的注重效益至上、积极融合中西文化和追求合理中道的理论特色客观上推动着传统尚俭思想文化近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季民初 孙中山 传统 尚俭 思想文化 近代化
下载PDF
由义尊与义方彝等周初铜器论及西周早期年代
13
作者 朱凤瀚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近年新见义尊、义方彝是一组商人大族■族贵族义受武王赏赐后所作的青铜器,同组还有一件圆鼎和两件方鼎。西周初年的义器铭文中的闰月历日可为武王克商年的判定提供参考。何尊与新见的贝毳尊卣、德方鼎等器均述成王迁宅于成周之事,迁宅... 近年新见义尊、义方彝是一组商人大族■族贵族义受武王赏赐后所作的青铜器,同组还有一件圆鼎和两件方鼎。西周初年的义器铭文中的闰月历日可为武王克商年的判定提供参考。何尊与新见的贝毳尊卣、德方鼎等器均述成王迁宅于成周之事,迁宅至迟于成王五祀三月已完成。铭文中有“新邑”一词的青铜器,年代均应早于何尊所铭成王五祀。新出青铜器使得西周早期诸王年代的考订已突破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定年限,武王克商年有必要再重新考虑。以周初诸王在位王年,向前可推拟武王克商之年。以成王在位三十二年计,武王克商应为公元前1076年。以成王在位三十七年计,则武王克商年是公元前108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初铜器 何尊 武王克商年 西周早期王年
下载PDF
从隐含读者看商周历史散文中“实录”的演变
14
作者 王秋萍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6-30,90,共6页
“实录”是古代历史散文优劣的重要评价标准,也是我国史官崇高的精神追求。目前,学界对其多追溯至春秋时期,以晋国史官董狐等人为代表。事实上,中国史官文化源远流长,春秋史官的实录应是史官书写体系演变的结果。从甲骨卜辞看,殷商时期... “实录”是古代历史散文优劣的重要评价标准,也是我国史官崇高的精神追求。目前,学界对其多追溯至春秋时期,以晋国史官董狐等人为代表。事实上,中国史官文化源远流长,春秋史官的实录应是史官书写体系演变的结果。从甲骨卜辞看,殷商时期巫祝就已有如实记录的意识。隐含读者是作者写作时的预设读者,以隐含读者的视角探究史官的“实录”有利于从写作动机的角度更准确、系统地还原“实录”书写的演变,揭示中国史官“实录”传统的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读者 商周 历史散文 实录
下载PDF
秦汉行政报告中的“请”与“报”
15
作者 刘太祥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5-33,共9页
秦汉行政报告的“请”与“报”制度是维护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机制的一项重要政治法律制度。秦汉依法对行政请示报告的类型、办理程序、审批答复、处理和利用等方法和原则作出了明确规定,建立了相应的行政申请报告呈报和批复的体... 秦汉行政报告的“请”与“报”制度是维护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机制的一项重要政治法律制度。秦汉依法对行政请示报告的类型、办理程序、审批答复、处理和利用等方法和原则作出了明确规定,建立了相应的行政申请报告呈报和批复的体制机制,为行政请示报告工作提供了可以遵循的法律制度,加强了对行政的监督和检查,限制了行政权力的滥用,提高了行政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行政报告 请示 回复 程序 法律制度
下载PDF
舆论下的规制:清末民初法学教育的“跃进”式发展(1905—1927)
16
作者 吕强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96-117,共22页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下,清末民初,社会舆论推动了西式法学教育的出现与发展,但受传统谋官心态以及逐利目的的影响,法学教育呈现“跃进”式的发展状况,致使民国初期各类法律学校数量一度激增至67所。面对此种乱象,社会舆论再度...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下,清末民初,社会舆论推动了西式法学教育的出现与发展,但受传统谋官心态以及逐利目的的影响,法学教育呈现“跃进”式的发展状况,致使民国初期各类法律学校数量一度激增至67所。面对此种乱象,社会舆论再度发挥监督作用,以谴责批评的方式助推政府通过教育管控、学校裁撤以及自我整改来规制此种乱象,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回顾清末民初法学教育“跃进”式发展的历史脉络,在看到其发展乱象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其在传播法律知识、培养法治理念和培育政法人才方面对近代中国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 清末民初 法学教育 跃进式 规制
下载PDF
“琱生三器”与西周土地协议
17
作者 魏鸿雁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4-108,共5页
西周礼仪制度是判断“琱生三器”人物身份和礼器性质的主要依据。从人物关系看,“君氏”应为内宫之主,是召伯虎和琱生之祖母,而“妇氏”则为“君氏”所派内官;据《周礼》记载周代有依据佩玉质地、形状区分贵族爵位等级的礼俗,铭文所记... 西周礼仪制度是判断“琱生三器”人物身份和礼器性质的主要依据。从人物关系看,“君氏”应为内宫之主,是召伯虎和琱生之祖母,而“妇氏”则为“君氏”所派内官;据《周礼》记载周代有依据佩玉质地、形状区分贵族爵位等级的礼俗,铭文所记人物互赠圭玉的区别反映了事件所涉人物的地位。铭文中出现的“狱”“讯”“有司”等和诉讼有关的周代诉讼惯用语,说明这是一起家族内部因土地划分引发的矛盾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琱生三器” 土地协议 佩玉制度 周代诉讼惯用语
下载PDF
清代木匠索欠纠纷及其日常生活——以乾嘉刑科题本为基本资料
18
作者 常建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7-23,共7页
木匠作为“打工人”,是清代社会重要的群体,木匠手艺也是人们重要的谋生手段。清朝刑科题本土地债务类档案,有关于木匠的纠纷多发生在债务的索欠方面。木匠往往在家工作,为乡民服务。木匠到外地谋生,开张木匠铺,也是流动性较大的职业。... 木匠作为“打工人”,是清代社会重要的群体,木匠手艺也是人们重要的谋生手段。清朝刑科题本土地债务类档案,有关于木匠的纠纷多发生在债务的索欠方面。木匠往往在家工作,为乡民服务。木匠到外地谋生,开张木匠铺,也是流动性较大的职业。木匠既会与房东产生纠纷,也会与雇主和产品的买主发生纠纷。木匠师傅往往带徒或找帮手工作,他们之间也会发生纠纷。木匠与他人的交往中也会产生纠纷。中年木匠未婚者可能收入微薄,经济能力有限。木匠往往兼营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木匠 索欠纠纷 日常生活 乾嘉刑科题本
下载PDF
陕西西安赤栏桥商代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松梅 刘军幸(绘图) +2 位作者 李彦峰 苗轶飞 杨苗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0,共16页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于2021~2022年对西安市长安区赤栏桥遗址进行了发掘,获得了一批商文化遗存,遗迹主要包括灰坑、灰沟、陶窑、房址、灶坑、墓葬及较丰富的铸铜遗存,遗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卜骨等。赤栏桥遗址商代遗存具有典型的商文...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于2021~2022年对西安市长安区赤栏桥遗址进行了发掘,获得了一批商文化遗存,遗迹主要包括灰坑、灰沟、陶窑、房址、灶坑、墓葬及较丰富的铸铜遗存,遗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卜骨等。赤栏桥遗址商代遗存具有典型的商文化特征,同时兼具一定的本地特点。该遗址的发掘丰富了关中地区商文化遗存,为研究关中地区商时期文化谱系和了解中商王朝对西土地区矿产资源的掌控、利用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区 赤栏桥遗址 商代 铸铜
下载PDF
陕西西安东甘河遗址商代遗存发掘简报 被引量:2
20
作者 闫永强(绘图) 夏培朝 +2 位作者 陈钢 梁璟怡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3,共13页
东甘河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兴隆街道东甘河村。202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确认为一处仰韶晚期及商代时期遗址。其中商代遗迹25处,以灰坑、水井、陶窑为主,出土遗物丰富。东甘河遗址商代遗存既具有明显的商... 东甘河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兴隆街道东甘河村。202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确认为一处仰韶晚期及商代时期遗址。其中商代遗迹25处,以灰坑、水井、陶窑为主,出土遗物丰富。东甘河遗址商代遗存既具有明显的商文化特征,又带有较多先周及关中地方文化因素,总体上与关中西部商文化及老牛坡商文化联系紧密,是一处以商文化为主体的遗存。该遗址是西安南部秦岭北麓区域新发现的一处商代遗址,为了解和探讨该区域商代聚落分布、文化面貌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东甘河遗址 商代 先周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