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2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en Prostatectomy in the Management of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in a Developing Economy 被引量:1
1
作者 Abdulkadir A. Salako Tajudeen A. Badmus +3 位作者 Afolabi M. Owojuyigbe Rotimi A. David Chinedu U. Ndegbu Chigozie I. Onyeze 《Open Journal of Urology》 2016年第12期179-189,共11页
Background: Open prostatectomy (OP) is still relatively comm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remains a useful benchmark against which the minimal access surgical techniques are compared. This study aims to document the ... Background: Open prostatectomy (OP) is still relatively comm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remains a useful benchmark against which the minimal access surgical techniques are compared. This study aims to document the indications and outcomes of OP in a typical developing economy. Method: The records of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BPH) who had OP in our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 between July 2004 and June 2014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Some analyzed parameters include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indications, pre-operative work-up, anaesthetic techniques, OP type, complications, histopathology results and follow-up duration. Results: A total of 247 cases were studied. Mean age was 67 years while the commonest surgery indication was recurrent acute urinary retention. Averag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 was 8.4 ng/ml while hypertension was the most common comorbidity (44.1%). Regional anaesthesia was mainly used (79.4%) while retropubic prostatectomy was the commonest OP type done (58.7%). The enucleated specimen weighed above 60 g in 91.9% of cases. All our patients were able to micturate spontaneously with urine stream above 20 mls/second on follow-up one week after discharge. Mean duration of hospital admission and follow-up were 7 days and 9 months respectively.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90 patients (36.4%), of which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were the commonest (9.8%). There was 0.4% mortality. Histopathology results showed BPH (95.5%), (incidental) prostate adenocarcinoma (2.4%) or 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2.1%). Conclusion: OP remains an important therapeutic option for management of BP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artly due to relatively large prostate size and presence of BPH complications from late presentationin many patients. The surgery is efficient and has relatively low morbidity and minimal mort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 Prostatectomy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Developing economy NIGERIA
下载PDF
数字经济助推贸易强国建设:逻辑、困境与破解之道 被引量:4
2
作者 程时雄 陈琬怡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4,共10页
数字经济具有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以及数字化治理的特征,有助于赋予贸易强国建设新动能和新优势。从微观层面看,数字经济以新产品赋能贸易规模、外贸结构;从中观层面看,数字经济以新模式推动产业升级;从宏观层面看,数字... 数字经济具有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以及数字化治理的特征,有助于赋予贸易强国建设新动能和新优势。从微观层面看,数字经济以新产品赋能贸易规模、外贸结构;从中观层面看,数字经济以新模式推动产业升级;从宏观层面看,数字经济给国家提供新平台促进外贸提质增效。但是,在赋能发展过程中,在数字化基础设施配备、产品贸易结构、数字核心技术研发、数字治理失灵、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为此,中国应完善数字基础保障建设、拓展数字中间品贸易、加快突破核心数字技术、健全数字贸易治理监管体系、深化数字贸易规则衔接及国际合作,从而以数字经济助推贸易强国建设,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贸易强国 高水平对外开放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政策构想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海峰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3,共11页
资本市场在金融体系运行中具有重要枢纽功能,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发挥好资本市场功能,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实体经济、建设金融强国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未来,推进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 资本市场在金融体系运行中具有重要枢纽功能,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发挥好资本市场功能,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实体经济、建设金融强国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未来,推进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活跃资本市场,要紧紧围绕深化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和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来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 核心竞争力 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对外开放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种植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和门槛效应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卫洪 耿芳艳 张宏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9-931,共13页
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量(碳排放)仅次于工业,种植业作为农业的基础,其碳排放量在农业中占据较大比重,种植业碳减排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碳排放格局下,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种植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量(碳排放)仅次于工业,种植业作为农业的基础,其碳排放量在农业中占据较大比重,种植业碳减排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碳排放格局下,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种植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本文在理论探讨基础上,结合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中国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台湾地区)面板数据,综合利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工具变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与种植业碳排放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种植业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存在农业生产功能与区域异质性;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规模经营来抑制种植业碳排放,且“技术创新效应”的贡献份额大于“规模经营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对种植业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还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当经济发展水平低于阈值时,数字经济发展对种植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当经济发展水平超过阈值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对种植业碳排放效率产生显著的提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种植业碳排放效率 技术创新效应 规模经营效应 经济发展水平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演变及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彦庆 薛静娴 符建华 《商业经济》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数字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之一,正在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4—2020年中国省际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分布动态和区域差异。研究... 数字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之一,正在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4—2020年中国省际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分布动态和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2014年相比,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有所提升,分区域看,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波动下降趋势,中西部地区呈上升趋势且差距较小;空间分布上,中国数字经济呈现东高西低的发展格局,而且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多极分化状态;东、中、西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呈不断缩小趋势,并且区域内差异是造成数字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发展水平 时空演变 区域差异
下载PDF
中国经济实现“稳”与“进”的策略选择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辉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1,共9页
处理好我国经济发展“稳”与“进”的关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思想方法。高水平安全体系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是实现“稳”与“进”的基础;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是实现“稳”... 处理好我国经济发展“稳”与“进”的关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思想方法。高水平安全体系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是实现“稳”与“进”的基础;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是实现“稳”与“进”的新生动力;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实现“稳”与“进”的内在驱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够提升经济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实现“稳”与“进”的外部条件。这四个方面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与“进” 高水平安全体系 新能源 区域协调发展 高水平开放
下载PDF
数字经济助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璐 肖伟斌 《金融理论探索》 2024年第4期20-34,共15页
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提升对外贸易规模和质量注入强大的驱动力。以广东省为例,利用2011-2022年该省2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从理论维度与实证维度分析数字经济对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 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提升对外贸易规模和质量注入强大的驱动力。以广东省为例,利用2011-2022年该省2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从理论维度与实证维度分析数字经济对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广东省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该结论具有稳健性。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对非珠三角地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雪中送炭”效果。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效应、产业升级效应、市场开放效应助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门槛效应分析表明,当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处于较低阶段时,数字经济对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小;当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超过特定阈值后,数字经济对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才会明显扩大。因此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高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重点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数字经济水平,提高数字金融和普惠金融的覆盖度,以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对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数字金融 技术创新 产业升级 市场开放
下载PDF
面向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高层次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创新体系构建
8
作者 苏宏业 谢磊 +1 位作者 徐巍华 王一钦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5期49-57,64,共10页
本文主要探讨构建面向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高层次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的内涵及路径。首先介绍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和内涵,并强调培养高层次国际标准化人才的必要性。接着,分析当前高层次国际标准化人才培... 本文主要探讨构建面向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高层次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的内涵及路径。首先介绍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和内涵,并强调培养高层次国际标准化人才的必要性。接着,分析当前高层次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创新实践的方法和建议,包括完善国际标准与人才对接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加强课程体系建设、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加强终身教育与培训等。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成功因素和经验教训,并提出对高层次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实践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开放 国际标准化 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下载PDF
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蕴、理论结构及实践进路
9
作者 唐文 田友谊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60,共12页
高质量发展既是开放教育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历史使命,还是回应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引领开放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主旋律。基于其在政治、制度、社会、人民、个体五个层面的发展向度... 高质量发展既是开放教育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历史使命,还是回应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引领开放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主旋律。基于其在政治、制度、社会、人民、个体五个层面的发展向度,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应以更加全面、更加开放、成人成己、向社会化、绿色生态为理论支点,贯穿发展的全过程、全场景、全方位。坚持育人导向并回归教育原点,坚守以质量为底线的开放,向社会化以响应社会需求,修复并重构健康的教育生态系统。在实践层面,需坚持开放再开放的思想引领以实现理念变革,通过对卓越教育观的重新审视以实现质量变革,融合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善治”以实现动力变革,践行面向全民终身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以实现效率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开放大学 高质量理论结构 实践进路
下载PDF
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对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姚战琪 《现代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35,共11页
本文使用2010-2021年中国292个城市面板数据,考察了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对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并分析了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作用渠道。研究发现,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主要通过增强出口竞争力和... 本文使用2010-2021年中国292个城市面板数据,考察了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对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并分析了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作用渠道。研究发现,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主要通过增强出口竞争力和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两个渠道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高的城市、科研人员占比较高的城市、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对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 高质量发展 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 数字经济
下载PDF
中国生态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测度
11
作者 袁春剑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1,共6页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赋能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选取2005—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了生态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使用纵向拉开档次法、等距离划分法及TOPSI...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赋能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选取2005—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了生态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使用纵向拉开档次法、等距离划分法及TOPSIS模型对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为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研究结果显示:2005—2021年我国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增速显著,生态经济取得较大发展成效;分维度来看,生态发展效益指数最高,生态投资次之,生态产出再次,生态环境水平增速相对缓慢。据此提出加大生态经济投资力度、提高生态经济产出效率、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方式、强化生态效益发展根基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水平 高质量发展 等距离划分法 环境保护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扩大城市消费需求能否促进FDI流入?——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
12
作者 彭继增 彭桃强 凌娇娇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43,共12页
文章基于2011—202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模型实证分析消费需求提升对FDI流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消费需求提升对FDI流入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该正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生产型... 文章基于2011—202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模型实证分析消费需求提升对FDI流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消费需求提升对FDI流入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该正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生产型城市以及高水平消费需求城市中更为显著,且消费需求提升有助于促进更高质量的FDI流入;产业结构升级和信贷规模扩大在消费需求提升与FDI流入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消费需求与FDI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消费需求提升能够促进本市及相邻城市FDI流入。本研究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消费需求 FDI 空间集聚 高水平对外开放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董微微 王瀚林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0,I0001,共10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区域经济韧性,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0~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在测度新质生产力和区域经济韧性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 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区域经济韧性,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0~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在测度新质生产力和区域经济韧性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可对区域经济韧性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异质性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对区域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会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群层级的影响,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非五大城市群区域的经济韧性产生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因此,应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发展韧性,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实践探索差异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区域经济韧性 熵权-TOPSIS方法 高质量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群层级 区域资源禀赋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逻辑、内涵及路径
14
作者 白永秀 张可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任务,为深入理解和把握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新坐标。从理论逻辑来看,高水平社会主义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任务,为深入理解和把握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新坐标。从理论逻辑来看,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创新和发展;从历史逻辑来看,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包括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特征是更公平、更统一、更高效、更协同和更开放。高标准的市场基础制度、高效率的要素市场配置机制、高质量的市场发展环境、高协同的市场监管机制、高水平的市场开放制度、高效能的宏观经济治理构成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评价体系。从建设路径看,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激发各类经济主体活力;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国统一大市场 高水平对外开放 要素市场
下载PDF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研究
15
作者 王战辉 段禄峰 +1 位作者 岳路 魏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245-250,共6页
为破除农业经济非均衡非充分发展困境,从农业经济效率、农业经济结构、农业经济协调、农业经济共享、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5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经济较高水平区与较低水平区分布在胡焕... 为破除农业经济非均衡非充分发展困境,从农业经济效率、农业经济结构、农业经济协调、农业经济共享、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5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经济较高水平区与较低水平区分布在胡焕庸线两侧,并呈现一定空间集聚特征;而区域间发展水平差距是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来源。要消除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必须促进农业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和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发展水平 区域差异
下载PDF
数字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了吗?
16
作者 朱金鹤 李喜盈 《新疆农垦经济》 2024年第4期69-77,92,共10页
文章基于熵权TOPSIS法分别测度了2011—2020年省际数字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水平,采用耦合协调函数测算了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 文章基于熵权TOPSIS法分别测度了2011—2020年省际数字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水平,采用耦合协调函数测算了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选取工具变量与更换估计方法的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通过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升级和促进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两方面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基于以上结论,提出深度利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数字平台来激发城乡产业资源潜力并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水平 新型城镇化水平
下载PDF
向北开放背景下数字经济助推黑龙江省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
17
作者 侴海峰 刘馨然 《商业经济》 2024年第11期22-25,共4页
服务贸易是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重要抓手。目前。黑龙江省服务贸易仍以传统行业为主。数字服务贸易监管制度亟待健全,专业人才欠缺。数字经济的发展是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在向北开放的背景下,黑龙江省应... 服务贸易是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重要抓手。目前。黑龙江省服务贸易仍以传统行业为主。数字服务贸易监管制度亟待健全,专业人才欠缺。数字经济的发展是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在向北开放的背景下,黑龙江省应积极推动服贸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服务贸易数字化新平台,完善本省人才支撑体系,以“新体系、新平台、新高地”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北开放 数字经济 服务贸易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能级的汕头方略
18
作者 李湲 《对外经贸》 2024年第9期27-31,共5页
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是城市影响力和辐射力的重要依据。城市发展应走开放共享、合作共赢、协同创新、产业融合的能级提升之路。提升汕头城市能级,是推动汕头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汕头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被赋予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 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是城市影响力和辐射力的重要依据。城市发展应走开放共享、合作共赢、协同创新、产业融合的能级提升之路。提升汕头城市能级,是推动汕头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汕头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被赋予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历史使命。通过分析对外开放驱动因素、城市能级发展内涵,以及广东省城市能级的空间聚集与职能分布情况,提出汕头市应大力提升经济能级、加强创新驱动能级、助力开放能级,于危机和变局中创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对外开放 省域副中心城市 发展能级 汕头方略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劳动力就业水平的提升路径——基于NCA与fsQCA的混合分析
19
作者 徐珣 李科平 《经济论坛》 2024年第12期90-100,共11页
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深入探究数字经济赋能就业水平提升的路径具有重大意义。基于信息化、互联网、数字交易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案例,采用fsQCA方法,从组态视角探讨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深入探究数字经济赋能就业水平提升的路径具有重大意义。基于信息化、互联网、数字交易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案例,采用fsQCA方法,从组态视角探讨数字经济赋能就业水平的影响及提升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通过“‘信息化基础’驱动型”“‘信息化基础-数字交易影响’推动型”“‘信息化基础和影响-数字交易基础和影响’引领型”等三条组态路径有效赋能劳动力就业水平。据此,各省份应当因地制宜,从自身优势和资源禀赋出发,充分认识各变量之间的协同互动作用,处理好变量之间的关系,协同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实现高质量就业,优化各要素组合配置,共同推动区域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就业水平 就业效应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网络结构
20
作者 李磊 袁世昌 《开发研究》 2024年第4期31-40,共10页
基于2013—2021全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利用CRITIC-熵权法测度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借助QAP分析法揭示各维度差异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程度,并运用改进的修正引力模型,构建有向加权的省域数字经济关联网络,从整体、局... 基于2013—2021全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利用CRITIC-熵权法测度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借助QAP分析法揭示各维度差异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程度,并运用改进的修正引力模型,构建有向加权的省域数字经济关联网络,从整体、局部、个体3个维度量化其网络结构。研究发现,各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但不同省域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广东、上海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遥遥领先;各省域数实融合平均水平变化最小,数字产业平均水平变化次之,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创新平均水平变化较大,数字基础设施差异和数字创新差异是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来源。从网络结构来看,各省份之间数字经济联系不够紧密,邻近省份更易形成凝聚子群,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占据网络中心位置,在数字经济关联网络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发展水平 网络结构 QAP分析 有向加权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