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Encounter of Satan and Christ in John Milton's Paradise Lost
1
作者 SHEN Ho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5期528-541,共14页
In Milton's Paradise Lost, Satan is conspicuously depicted as the "mighty chief" (I 566) and "the dread commander" (I 589) of the rebel army. True to the Hebrew meaning of his name, Satan poses appropriately ... In Milton's Paradise Lost, Satan is conspicuously depicted as the "mighty chief" (I 566) and "the dread commander" (I 589) of the rebel army. True to the Hebrew meaning of his name, Satan poses appropriately as a grand "Adversary" (I 629; II 282) to "wage by force or guile eternal war" (I 121) against God. The poet has deliberately built up a parallel between Satan and Christ the Son, who is the commander-in-chief of the angelic army. With "Almighty arms / Gird on, and Sword upon [his] puissant Thigh" (VI 713-14), the Son certainly makes an impressive figure of warrior-general. Satan's stance as the "idol of majesty divine" is really extraordinary. During the War in Heaven, he does show superhuman courage and strength; his ability to change his bodily form has no doubt increased his potential as a warrior. Furthermore, he commands a highly disciplined army, surpassing by far the best troops in human history. All this seems to indicate Satan as a great hero. Even before God proclaims the Son to be raised "by merit" to the position of"second omnipotence" (III 309), Milton has already made it clear to the reader that Satan, too, is "by merit rais'd / To that bad eminence" (II 5-6). This ambivalent merit of Satan has incurred heated controversy among the critics. The present paper will set out to analyze the encounter between Satan and the Son in Paradise Lost, in an effort to determine the true meaning of hero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AN CHRIST John Milton Paradise lost HEROISM pagan warrior Christian virtues literary tradition
下载PDF
佚文《新舞台的角色》和北平时期的孙犁
2
作者 张占杰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9-114,共6页
《新舞台的角色》发表在天津1934年11月12日、15日、20日的《益世报》第14版上,是孙犁的佚文。它与《北平的地台戏》一起,开启了孙犁对话剧大众化问题的思考。这篇特写对进步话剧演员进行了介绍,突出了他们鲜明的时代特征:个性张扬、演... 《新舞台的角色》发表在天津1934年11月12日、15日、20日的《益世报》第14版上,是孙犁的佚文。它与《北平的地台戏》一起,开启了孙犁对话剧大众化问题的思考。这篇特写对进步话剧演员进行了介绍,突出了他们鲜明的时代特征:个性张扬、演技精湛、多才多艺,是真正为民众、为艺术献身的艺术家,与旧戏演员有着本质的区别。北平时期的孙犁,关注时代进步、追踪文艺新潮,所写文章显示了他作为一个左翼文艺青年的特质。在以后的革命和文学生涯中,这种特质若隐若现,最终铸就了一个独特的孙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新舞台的角色》 佚文 左翼文艺青年
下载PDF
中国自主文艺评论话语知识体系建构的元理论思考
3
作者 谭好哲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10期4-17,I0001,共15页
在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当下时代,建构中国自主的文艺评论话语知识体系,已成为摆在文艺理论和批评界面前的一项重大时代任务。这是一个包含不同理论面向的宏大系统工程,需要在... 在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当下时代,建构中国自主的文艺评论话语知识体系,已成为摆在文艺理论和批评界面前的一项重大时代任务。这是一个包含不同理论面向的宏大系统工程,需要在面向现实文艺现象和文艺作品的实践维度上展开具体理论之思,更需要在面向文艺评论“元理论”问题的思辨维度上展开抽象思想之辨。就后一维度而言,需要解决许多相关的基本理论问题,这些问题有大小、主次之分,其中哲学基础、建构路径、文艺观念、标识概念、批评标准等是最为主要的几个方面。中国自主文艺评论话语知识体系的建构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其具体建构路径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走“两个结合”的道路,而文艺观念、标识概念和批评标准则是其不可缺少的内容构成,它们既是文艺评论话语知识体系建构的核心或主体内容,也是实践维度上文艺评论话语生产得以生成的思想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评论话语 知识体系 中国自主 哲学基础 建构路径 内容构成
下载PDF
超声施振方式对消失模铸造Al/Mg双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庆晴 徐远财 +2 位作者 牛言清 樊自田 蒋文明 《铸造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411-418,共8页
研究了连续超声振动和间歇超声振动两种施振方式对消失模铸造Al/Mg双金属材料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施加超声振动Al/Mg双金属界面由Al-Mg金属间化合物区和共晶组织区组成,两个区域边界存在一层氧化膜,阻碍了元素扩散,Mg... 研究了连续超声振动和间歇超声振动两种施振方式对消失模铸造Al/Mg双金属材料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施加超声振动Al/Mg双金属界面由Al-Mg金属间化合物区和共晶组织区组成,两个区域边界存在一层氧化膜,阻碍了元素扩散,Mg_(2)Si相呈网状,团聚分布于金属间化合物区。两种超声施振方式均能通过超声空化效应和声流效应破碎和消除氧化膜,并使Mg_(2)Si相细化和分散于整个界面,部分共晶组织转变为金属间化合物,提高了界面组织和显微硬度分布均匀性。连续超声振动作用下Al/Mg双金属界面剪切强度达到53.9 MPa,相比未超声处理提升63.8%。间歇超声振动作用下,界面厚度较连续超声振动减小,然而局部区域存在孔洞缺陷和Mg_(2)Si相局部聚集,削弱了对界面的强化效果,但界面剪切强度仍达到49.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复合材料 消失模铸造 超声振动 界面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施光南歌剧《伤逝》创作的人文情怀与艺术追求
5
作者 郭克俭 《音乐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56-64,M0003,共10页
歌剧《伤逝》系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首演于1981年秋季。四十多年来,歌剧《伤逝》业已成为全国各地音乐歌剧表演团体及高等音乐专业院校等长期搬演于国内歌剧舞台、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歌剧《伤逝》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作曲与编剧密切... 歌剧《伤逝》系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首演于1981年秋季。四十多年来,歌剧《伤逝》业已成为全国各地音乐歌剧表演团体及高等音乐专业院校等长期搬演于国内歌剧舞台、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歌剧《伤逝》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作曲与编剧密切配合的相得益彰,艺术家们依循歌剧“戏剧性的音乐、音乐化的戏剧”艺术规律,别出心裁地创设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四季”分场歌剧结构形式,以及“奏鸣曲原则”的音乐戏剧展开方式和表现手法,真正做到了歌剧艺术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的舞台呈现和审美实践,为世界歌剧发展贡献了中国艺术家的智慧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光南 歌剧《伤逝》 音乐创作 形象塑造 艺术追求
下载PDF
High Cr white cast iron/carbon steel bimetal liner by lost foam casting with liquid-liquid composite process 被引量:10
6
作者 Xiao Xiaofeng Ye Shengping +2 位作者 YinWeixin Zhou Xiaoguang Xue Qiong 《China Foundry》 SCIE CAS 2012年第2期136-142,共7页
Liners in wet ball mill for mineral processing industry must bear abrasive wear and corrosive wear, and consequently,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liner made from traditional materials, such as Hadfield steel and alloyed s... Liners in wet ball mill for mineral processing industry must bear abrasive wear and corrosive wear, and consequently,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liner made from traditional materials, such as Hadfield steel and alloyed steels, is typically less than ten months. Bimetal liner, made from high Cr white cast iron and carbon steel, has been successfully developed by using liquid-liquid composite lost foam casting process. The microstructure and interface of the composite were analyzed using optical microscope, SEM, EDX and XRD. Micrographs indicate that the boundary of bimetal combination regions is staggered like dogtooth, two liquid metals are not mixed, and the interface presents excellent metallurgical bonding state. After heat treatment, the composite liner specimens have shown excellent properties, including hardness 〉 61 HRC, fracture toughness ak 〉16.5 J.cm2 and bending strength 〉1,600 MPa. Wear comparison was made between the bimetal composite liner and alloyed steel liner in an industrial hematite ball mill of WISCO, and the results of eight-month test in wet grinding environment have proved that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imetal composite liner is three times as long as that of the alloyed steel li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etal liner liquid-liquid composite process lost foam casting high Cr white cast iron
下载PDF
Study on an novel composite gel material solving serious lost circulations and pressurization sealing 被引量:1
7
作者 YE Yan YAN Jie-nian +1 位作者 GUO Jian-hua XIE You-xin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07年第1期68-75,共8页
Lost circulations have presented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petroleum industry, causing great expenditures of cash and time to fighting the problem. Probably the most problematic situations are the naturally fractured fo... Lost circulations have presented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petroleum industry, causing great expenditures of cash and time to fighting the problem. Probably the most problematic situations are the naturally fractured formations where the operator may face total loss with no mud return in the annular. The voids or large fracture encountered in this case are often far too large to be plugged with conventional Lost Circulation Material. This paper will give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on a novel composite gel material usable to control severe losses and pressurization sealing. The plugging mechanics of this new composite gel material,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conventional lost circulation materials, were elaborated as well. In additi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new composite gel material such as thermostability, sealing strength and bearing resistance are characterized with specific experimental devic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ed that the breakdown pressure of the new plugging reached more than 20MPa, and the maximum degraded temperature can be exceed 130℃. The field application at 4 wells in Puguang gas field, SINOPEC, demonstrated that the new composite gel material solved the serious loss in Ordovician carbonate fractured formation successfully and guaranteed the following completion cement operation smoothly. The composite gel sealing slurries, which was easily prepared on site, gives remarkable properties regarding pumping through drill pipes, adjustment of setting time and excellent sealing strength of the lost zone sealing, additionally, the whole pressurization sealing process was complicated within only ten hours. The on-sit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lugging ratio of the new composite gel was reached 100%,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sealing operation kept above 80%.Thus the new LCM can guarantee safe drilling jobs and save operation cost more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st Circulation Material (LCM) composite gel sealing strength breakdown pressure pressurized sealing Puguang gas field
下载PDF
辜鸿铭《论语》英译的文章翻译学解读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宇弘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9-128,共10页
辜鸿铭英译《论语》是最有影响力的《论语》译本之一,为儒家思想的西传做出了卓越贡献。从文章翻译学的视角考察,辜译《论语》的成功主要源于三方面的因素:译者的经历和学识等为其《论语》翻译实践奠定基础,译者的翻译思想与严复的“信... 辜鸿铭英译《论语》是最有影响力的《论语》译本之一,为儒家思想的西传做出了卓越贡献。从文章翻译学的视角考察,辜译《论语》的成功主要源于三方面的因素:译者的经历和学识等为其《论语》翻译实践奠定基础,译者的翻译思想与严复的“信、达、雅”不谋而合,译者的语言表达从整体上保障了译文与原文的“义合”“体合”与“气合”。文章翻译学将“文章”的概念从一种语言和文化延伸到另外一种语言和文化,拓展了人们对翻译本质和翻译原则的理解。从文章翻译学角度解读辜译《论语》,可为中国文化典籍外译实践与研究提供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论语》 文章翻译学 “义、体、气”三合
下载PDF
晋李彤《字指》佚文钩沉
9
作者 王虎 张秀杰 《中国文字研究》 2023年第2期125-131,共7页
《字指》是晋李彤撰写的一部字书,今已亡佚。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辑本共有8种,但诸家所辑佚文未经校勘,均有不同程度的讹误,且颇多重复。本文利用中土固有文献《经典释文》《文选注》《埤雅》以及域外传回文献《原本玉篇残卷》《一切经... 《字指》是晋李彤撰写的一部字书,今已亡佚。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辑本共有8种,但诸家所辑佚文未经校勘,均有不同程度的讹误,且颇多重复。本文利用中土固有文献《经典释文》《文选注》《埤雅》以及域外传回文献《原本玉篇残卷》《一切经音义》《文选集注》《遊仙窟注》《倭名类聚抄》等的引用校勘佚文38条。按《说文》五百四十部首排录,并对前人所辑佚文进行辑校,以期还原更为准确、可靠的佚文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指》 佚文 辑校
下载PDF
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与文学概念的互动及其复杂性
10
作者 王杰泓 武晓旭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9-208,共10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社会的剧变期,也是作为学科基础的“电影”概念的形成期。作为姊妹学科文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文学性”跨越学科、媒介疆界,参与到早期中国“电影”概念及相关理论建构中。电影与文学的百年互动,学界通常简化为线...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社会的剧变期,也是作为学科基础的“电影”概念的形成期。作为姊妹学科文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文学性”跨越学科、媒介疆界,参与到早期中国“电影”概念及相关理论建构中。电影与文学的百年互动,学界通常简化为线性时序下事件性的集合,注重作为新兴艺术的电影与文学的代际式差异,强调电影为寻求自身的独立性而与文学进行的渐进式的关系切割。简单将文学嵌入电影论题并不足以把握关键概念,借助跨媒介的“居间”视角、深入历史裂隙观照二者的互动十分必要。事实上,在文学试图统摄电影而电影又力图与文学剥离的相互角力过程中,以“电影的文学性”一语为焦点,“文学”“影戏”“文学性”“电影性”等新旧语义交叉、重叠于“电影”概念一身,并且潜隐着保守抑或进步等丰富的社会、政治与文化信息,体现出一种“不同时的同时性”。梳理与重审这一历史复杂性状况,有利于敞现一段动态、开放的“电影”概念史,或可为电影理论与历史研究提供一条新的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概念史 文学性 电影性 跨媒介 复合单数
下载PDF
完颜氏麟庆文学家族研究
11
作者 郭前孔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6-53,共8页
完颜氏麟庆文学家族是清代满族文脉延续最长的家族,从清初入关开始,其家族就诞生了第一代文人阿什坦,其后文脉不绝。按照写作内容来看,麟庆文学家族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翻译汉族文化经典为主,由阿什坦开启;后一阶段以文学... 完颜氏麟庆文学家族是清代满族文脉延续最长的家族,从清初入关开始,其家族就诞生了第一代文人阿什坦,其后文脉不绝。按照写作内容来看,麟庆文学家族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翻译汉族文化经典为主,由阿什坦开启;后一阶段以文学创作为主,由恽珠开启。尽管该家族成员文学创作特色与艺术成就各不相同,风格各异,但在清代乃至近代满洲文苑中均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颜氏麟庆文学家族 成员构成 传承
下载PDF
论秦观策论对苏轼的师承 被引量:1
12
作者 滕瑜平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3-41,94,95,共11页
秦观凭借策论五十篇在制科考试的第一道程序中拔得头筹,并且在当时与后世都受到了许多赞誉。这不仅取决于秦观自身的努力,很大程度上还与苏轼对他的指导有关。根据苏轼和秦观各自的五十篇策论,结合苏轼的论文之语以及历代诸家对他们策... 秦观凭借策论五十篇在制科考试的第一道程序中拔得头筹,并且在当时与后世都受到了许多赞誉。这不仅取决于秦观自身的努力,很大程度上还与苏轼对他的指导有关。根据苏轼和秦观各自的五十篇策论,结合苏轼的论文之语以及历代诸家对他们策论的点评,大致可以考知:在师承对象方面,苏轼与秦观二人都师法汉代的贾谊与唐代的陆贽;在论证模式方面,他们的策论都有着“翻旧为新,凭空议论”“引史为据,述其本末”“好用汉唐典故,借古鉴今”的共同特点;在议论话题方面,他们都对仁政理想、选贤任臣、朋党之争、御将用兵等政治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文章特色方面,二人的策论具有文学化的倾向,实用性减弱。苏轼和秦观的策论在宋代散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二者之间的师承关系及其意义值得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观 苏轼 策论 文体 文章学
下载PDF
消失模铸造球墨铸铁件的生产工艺
13
作者 薛龙平 章安静 潘学忠 《现代铸铁》 CAS 2023年第1期27-29,共3页
介绍了消失模铸造工艺的特点及与砂型铸造的差异,详细阐述了采用消失模工艺生产球墨铸铁件在化学成分选择、球化剂孕育处理工艺及熔炼浇注工艺的控制要点,并以QT500-7支架铸件为例,通过合理调整化学成分、采用合适的球化及孕育处理工艺... 介绍了消失模铸造工艺的特点及与砂型铸造的差异,详细阐述了采用消失模工艺生产球墨铸铁件在化学成分选择、球化剂孕育处理工艺及熔炼浇注工艺的控制要点,并以QT500-7支架铸件为例,通过合理调整化学成分、采用合适的球化及孕育处理工艺等措施,保证了球墨铸铁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成功生产出QT500-7铸件。最后指出:对于采用消失模工艺生产的球墨铸铁件,通过适当降低碳当量,提高锰含量,增加球化剂加入量,可以满足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消失模工艺 化学成分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清代云南瘟疫与诗人的文学书写
14
作者 董雪莲 段伟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5-72,共8页
云南在清代曾无数次被大规模瘟疫席卷,给社会民生造成巨大灾难,云南诗人的作品中对此多有涉及。目前关于云南古代瘟疫,从史学、社会学和医学角度研究的较多,从文学角度关注的研究成果尚未见到。云南诗人们面对生灵涂炭,描绘了一幅幅惨... 云南在清代曾无数次被大规模瘟疫席卷,给社会民生造成巨大灾难,云南诗人的作品中对此多有涉及。目前关于云南古代瘟疫,从史学、社会学和医学角度研究的较多,从文学角度关注的研究成果尚未见到。云南诗人们面对生灵涂炭,描绘了一幅幅惨痛的民生画卷,不仅抒发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对生命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解救之道的探寻,还寄寓了深厚的悲悯情怀和人文精神。同时这些文学书写以诗证史,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文学 云南 瘟疫 文学书写
下载PDF
可循环泡沫钻井液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2
15
作者 隋跃华 成效华 +3 位作者 孙强 纪洪涛 秦积舜 高占礼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1999年第5期15-20,共6页
胜利油田的草桥、孤南、桩西、临盘等地区的古潜山地层,连通性好,孔隙度高,裂缝、溶洞发育。钻井过程中极易发生严重的井漏,有的井甚至造成报废。研究了可循环泡沫钻井液体系,并在室内对该体系的性能、稳定性、抗污染能力及油气层保护... 胜利油田的草桥、孤南、桩西、临盘等地区的古潜山地层,连通性好,孔隙度高,裂缝、溶洞发育。钻井过程中极易发生严重的井漏,有的井甚至造成报废。研究了可循环泡沫钻井液体系,并在室内对该体系的性能、稳定性、抗污染能力及油气层保护等性能进行了评价。现场29口井的应用表明,可循环泡沫钻井液体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密度低(0.60—0.90 g/cm^3),携砂性能好。解决了胜利油田古潜山地层易漏问题,减少了钻井液对油层的损害,降低了钻井成本,提高了原油产量,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循环泡沫钻井液 研究 应用 石油钻井 平衡压力钻井 防止地层损害 井漏
下载PDF
新型复合堵漏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孙剑 崔茂荣 +2 位作者 陈浩 马勇 陈林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133-135,180-181,共5页
为解决复配使用时材料用量大、工艺复杂等问题,以石英砂和沥青作为原材料,通过特殊的制备工艺,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桥接堵漏材料XFD-1。该材料同时具有架桥和变形填充功能,实现了"桥接材料性能一体化"的目的。室内封堵试验... 为解决复配使用时材料用量大、工艺复杂等问题,以石英砂和沥青作为原材料,通过特殊的制备工艺,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桥接堵漏材料XFD-1。该材料同时具有架桥和变形填充功能,实现了"桥接材料性能一体化"的目的。室内封堵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压差下,该新型堵漏剂能快速有效的形成封堵层,并且封堵强度高,堵漏效果好。材料兼具刚性材料与可变形材料的特点,化学性能稳定,抗温抗压能力较好,具有特殊的封堵机理。实际应用表明,现场配置工艺简便,可以大大节省桥接堵漏材料的用量,且在发挥堵漏效果的同时能很好的降低综合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 复合堵漏剂 封堵 性能评价
下载PDF
镶铸双金属复合锤头铸造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吴振卿 关绍康 +4 位作者 孙玉福 张军 熊博文 赵靖宇 卢广 《铸造技术》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173,共3页
双金属复合锤头锤端复合层采用高铬铸铁,锤柄采用碳素结构钢。采用型内感应加热工艺进行镶铸复合。造型时锤柄预先放置在砂型中,锤端和浇注系统内浇道的成型采用消失模。复合时将包含有锤柄的砂型整体放入到感应圈内采用中频感应原理对... 双金属复合锤头锤端复合层采用高铬铸铁,锤柄采用碳素结构钢。采用型内感应加热工艺进行镶铸复合。造型时锤柄预先放置在砂型中,锤端和浇注系统内浇道的成型采用消失模。复合时将包含有锤柄的砂型整体放入到感应圈内采用中频感应原理对锤柄进行预热,锤柄温度升高,锤端消失模受热汽化,锤柄达到预定温度后浇注并继续进行加热,复合层熔液将锤端部分锤柄包覆后停止加热并继续浇注,使金属液充满冒口。所得到的双金属复合锤头结合界面为完全冶金结合。经过热处理后,复合层组织为断续分布的Cr7C3 共晶碳化物+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硬度HRC≥58,冲击韧度≥12 J/cm2。基体组织为珠光体+铁素体。破碎石灰石和炼焦用原煤,镶铸双金属复合锤头使用寿命分别是高锰钢锤头的3倍和5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锤头 镶铸复合铸造 型内感应加热 消失模 冶金结合
下载PDF
碳纳米管/球墨铸铁复合材料制备及组织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徐强 曾效舒 +1 位作者 徐春水 周国华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研究了利用消失模铸造工艺把碳纳米管加入到球墨铸铁铁液中,制备碳纳米管/球墨铸铁复合材料试样的工艺方法,并研究了不同CNTs含量对球墨铸铁显微组织及布氏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含碳纳米管的消失模铸造工艺可以有效地把碳纳米管加... 研究了利用消失模铸造工艺把碳纳米管加入到球墨铸铁铁液中,制备碳纳米管/球墨铸铁复合材料试样的工艺方法,并研究了不同CNTs含量对球墨铸铁显微组织及布氏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含碳纳米管的消失模铸造工艺可以有效地把碳纳米管加入到铸铁中。随着CNTs的加入,球墨铸铁显微组织中的石墨球数增多,球径减小,铁素体含量、珠光体含量基本不变,布氏硬度增大;加入量过多时,会出现偏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失模 碳纳米管 球墨铸铁 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下载PDF
中国火灾的时空演变特征——基于GIS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徐波 何宁 +1 位作者 宫鹏 李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8-203,共6页
研究对象为2000-2009年中国341个地级以上城市(不含台湾及港澳地区)的火灾统计数据。首先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火灾综合损失(fire composite losts,FCL);再对FCL进行分级,将所有研究单元按FCL从小到大分为5个级别,较高FCL单元主要分布... 研究对象为2000-2009年中国341个地级以上城市(不含台湾及港澳地区)的火灾统计数据。首先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火灾综合损失(fire composite losts,FCL);再对FCL进行分级,将所有研究单元按FCL从小到大分为5个级别,较高FCL单元主要分布于黑河—腾冲线以东地区。对每个研究单元分别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观察其FCL变化趋势,将各区域分为平稳区、改善区、恶化区和波动区,其分别占比41%,40%,8%和11%,表明绝大多数城市FCL呈平稳或下降趋势。恶化区明显地沿黑河—腾冲线、淮河—大别山—雪峰山沿线和东南沿海分布,这可能与气候变化或社会经济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综合损失 主成分分析法 时空演变 黑河-腾冲线
下载PDF
具有特殊结构的微泡沫钻井液技术综述 被引量:25
20
作者 汪桂娟 丁玉兴 +1 位作者 陈乐亮 李晓岚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4-52,共9页
近来开发出一种新的钻井液工艺———具有独特结构的微泡沫基钻井液 ,用它在世界范围内几百口井中顺利完成了枯竭储层的钻进。该钻井液的主要特点是 ,密度低 ,微泡沫具有架桥作用 ,基液粘度特别高 ,所以在钻低压地层时能很好地控制滤失... 近来开发出一种新的钻井液工艺———具有独特结构的微泡沫基钻井液 ,用它在世界范围内几百口井中顺利完成了枯竭储层的钻进。该钻井液的主要特点是 ,密度低 ,微泡沫具有架桥作用 ,基液粘度特别高 ,所以在钻低压地层时能很好地控制滤失量。微泡沫钻井液主要由增粘生物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滤失控制剂组成 ,基液具有很高的低剪切速率粘度 ,通过在混合漏斗中采取合适的操作 ,表面活性剂将体系中的空气包裹起来即产生了微泡沫 ,钻井液从钻头喷射出时由于压力的降低也可能产生微泡沫 ,所以使用微泡沫钻井液不需要井场添加注入气体用到的设备。微泡沫具有特殊的结构 ,不会聚结 ,可循环使用 ;在井眼条件下能聚集在一起 ,在孔隙中及微裂缝处形成架桥 ,减少钻井液的侵入。在现场应用中微泡沫钻井液表现出许多优良性能 :微泡沫能起到架桥粒子的作用 ,在枯竭储层及低压地层的钻进顺利 ;对粘土和页岩有好的抑制性能 ;流变性能易于维护 ,具有优良的井眼清洁能力、岩屑悬浮能力和滤失控制能力 ;可以连续完成上部地层和储层钻进 ,减少技术套管的使用 ;对井下工具无不良影响 ,可以用于定向井和水平井 ,不影响电测 ;井眼规则 ;完井顺利而且固井质量好 ;对环境的污染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沫钻井液 表面活性剂 滤失控制剂 剪切速率 粘度 井眼稳定 储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