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编辑家孙犁对文学新人的培养
1
作者 施学云 《长春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7-53,共7页
孙犁既是著名作家,也是著名编辑家。革命根据地时期,孙犁热心于业余文艺作者的稿件编辑,出版文艺写作指导书籍,着力培养文艺通讯员和新人作者。新中国初期,孙犁扎根《文艺周刊》这一边缘化的编辑岗位,坚守其独具特色的编辑理念,积极参... 孙犁既是著名作家,也是著名编辑家。革命根据地时期,孙犁热心于业余文艺作者的稿件编辑,出版文艺写作指导书籍,着力培养文艺通讯员和新人作者。新中国初期,孙犁扎根《文艺周刊》这一边缘化的编辑岗位,坚守其独具特色的编辑理念,积极参与文学新人培养实践,培养出一批颇具影响力的工人作家和乡土文学作家,为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编辑 文学新人 培养
下载PDF
社会翻译学视角下民族文学对外传播——以《百年血脉》为例
2
作者 吴浩然 郑春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7期170-176,共7页
社会是语言和文化的终极归宿,翻译学研究历经语言和文化转向后,回归社会研究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呈现出繁荣景象,许多富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真实记录和反映了现当代中国的发展,国家适时启动“少数民... 社会是语言和文化的终极归宿,翻译学研究历经语言和文化转向后,回归社会研究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呈现出繁荣景象,许多富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真实记录和反映了现当代中国的发展,国家适时启动“少数民族作家海外推广计划”,多语种翻译和传播反映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精神气质和独特审美价值的作品。《百年血脉》作为该计划的主推作品,其外译和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文基于社会翻译学理论,考察《百年血脉》的译介过程和行为者角色,并结合海外销量及海内外书评探究小说的译介与传播效果。研究发现,《百年血脉》项目发起网络和翻译生产网络运行良好,但出版发行网络缺失,后续的图书营销和推介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翻译学 少数民族文学 译介与传播 《百年血脉》 文学外译 少数民族作家海外推广计划
下载PDF
古代作家成名及影响的非文学因素——以李清照、朱淑真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兆鹏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3-192,共10页
古代作家名望和影响力的大小,除了自身文学成就的高低之外,还有许多“非文学”的因素在起作用。如李清照和朱淑真,文学成就旗鼓相当,但在南宋时期,李清照名满天下,诗词版本传刻甚多,而朱淑真却寂寞无闻,作品传播有限。原因是李清照具有... 古代作家名望和影响力的大小,除了自身文学成就的高低之外,还有许多“非文学”的因素在起作用。如李清照和朱淑真,文学成就旗鼓相当,但在南宋时期,李清照名满天下,诗词版本传刻甚多,而朱淑真却寂寞无闻,作品传播有限。原因是李清照具有良好的家庭和文坛背景。而朱淑真是在封闭的家庭环境中创作,没有任何文坛大腕为之揄扬举荐,所以她的作品无法进入主流文坛和上层社会,无法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到了明代,朱淑真诗集传刻渐广,声誉日隆,开始与李清照齐名并称, 特别是在民间通俗文化圈,李清照和朱淑真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文化名流,但也受到封建文人的指责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朱淑真 作家名声 影响力 非文学因素 文学传播
下载PDF
作家传:值得重视的文学批评形式——以李开先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冯小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4-128,共5页
作为嘉靖八才子之一的李开先一生共写了16篇作家传,都收录在《李开先集.闲居集》之九和之十。作品数量虽不多,但无论是与前代和同时代作家相比,都显得很突出。更为难得的是,他有意识地将其笔下的作家分成了两个系列,而其他人物,按我们... 作为嘉靖八才子之一的李开先一生共写了16篇作家传,都收录在《李开先集.闲居集》之九和之十。作品数量虽不多,但无论是与前代和同时代作家相比,都显得很突出。更为难得的是,他有意识地将其笔下的作家分成了两个系列,而其他人物,按我们的分析,实际上构成了第三个起配合作用的系列。而在我们习见的诗话和序言之外,李开先作家传也成了批评当代文学的重要方式。但是,这一点却没能引起文学批评和文学思想研究者的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传 李开先 文学流派 转变
下载PDF
生态之思: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文学价值论 被引量:1
5
作者 崔荣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6-153,共8页
生态之思是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的思想中轴和总体指向,他们的创作赋予自然以主体性,有情观照其他物种,以生态异化现象批判现实的鄙陋与贪婪。少数民族作家的生态之思返归天人合一的文化根脉,铸就人与自然同源共生的生命哲学维度,寻... 生态之思是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的思想中轴和总体指向,他们的创作赋予自然以主体性,有情观照其他物种,以生态异化现象批判现实的鄙陋与贪婪。少数民族作家的生态之思返归天人合一的文化根脉,铸就人与自然同源共生的生命哲学维度,寻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少数民族作家的生态书写具有强烈的神异色彩,具备非凡的审美品格,并为现实主义写作赋予浪漫主义的诗意和现代主义的奇崛,实现了现实主义内涵的审美增生。这正是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对历史和文学的贡献,他们以生态之思表述历史、文化的真实,也以生态之思承载民族的、地域的文化特异,更以生态之思激扬文学当有之深厚情感与飞腾想象力,极大地开拓了生态写作的深度和广度。少数民族作家从自然出发的生态之思,正引领他们创造具有苍穹般浩瀚气度的文学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 生态之思 文学价值
下载PDF
论80后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 被引量:2
6
作者 阳玉平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在社会大发展中不断更新,无论是作家作品,还是作家队伍,都有了飞跃性的发展。80后的少数民族作家,在新世纪的文学创作园地里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接受了汉语教育。80后少数民族作家在独特的时代境遇下...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在社会大发展中不断更新,无论是作家作品,还是作家队伍,都有了飞跃性的发展。80后的少数民族作家,在新世纪的文学创作园地里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接受了汉语教育。80后少数民族作家在独特的时代境遇下,对人、事、物的感触亦能见出社会共性对他们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后 少数民族作家 创作
下载PDF
赵树理:“农民文学”作家——审美误识——从现代文学思潮史看“赵树理现象” 被引量:1
7
作者 冯望岳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0-113,共4页
赵树理是鲁迅启蒙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真正传人。赵树理早期形成的以科学与民主为魂灵的现代意识和人格理想,使他终生自觉坚持人民本位的民间文化立场和现代中国文学的大众化方向。他以极具独异风格的、现代性精神品格与民族化艺... 赵树理是鲁迅启蒙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真正传人。赵树理早期形成的以科学与民主为魂灵的现代意识和人格理想,使他终生自觉坚持人民本位的民间文化立场和现代中国文学的大众化方向。他以极具独异风格的、现代性精神品格与民族化艺术形式完美统一的创作,书写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光辉而不朽的篇章。研究“赵树理现象”对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与和谐社会,是大有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现象 启蒙主义 文摊作家 现代性 文化立场
下载PDF
黎族作家文学中的景观书写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浩平 许慧敏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47-54,共8页
海南黎族文学地域特色明显。黎族作家们坚持书写黎乡,形成了山河湖海、花卉树木、民俗民风等丰富的文学景观。黎乡独特的自然环境是黎族作家景观书写的外在条件;黎乡厚重的历史文化是黎族作家景观书写的内在因素;作家深厚的民族忧思是... 海南黎族文学地域特色明显。黎族作家们坚持书写黎乡,形成了山河湖海、花卉树木、民俗民风等丰富的文学景观。黎乡独特的自然环境是黎族作家景观书写的外在条件;黎乡厚重的历史文化是黎族作家景观书写的内在因素;作家深厚的民族忧思是黎族作家景观书写的现实动力。从文学景观的角度研究黎族作家文学,对于文学史研究、社会历史研究、旅游资源开发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黎族作家 黎族文学 景观书写
下载PDF
异中有同的“通俗化”追求——赵树理与张爱玲之比较
9
作者 王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1-104,共4页
20世纪40年代处于不同政治区域内的民间作家赵树理和张爱玲,为了不同地域中读者的期待视野,选取了中国民间文化形态作为自己创作的价值取向,然而由于他们出身和生活经历的差异,致使他们接受了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学文本影响,导致其艺术表... 20世纪40年代处于不同政治区域内的民间作家赵树理和张爱玲,为了不同地域中读者的期待视野,选取了中国民间文化形态作为自己创作的价值取向,然而由于他们出身和生活经历的差异,致使他们接受了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学文本影响,导致其艺术表现方式的不同。赵树理填补了五四新文学在乡村社会留下的巨大空白,创建了中国新的民间形式;张爱玲以现代意识提升了传统都市通俗文学的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作家 通俗化 文学观念 赵树理 张爱玲
下载PDF
近20年来少数民族中短篇小说审美价值的新拓展
10
作者 王平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5-160,共6页
近20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中短篇小说创作,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试图运用文学价值理论和美学观点,分别从更新文学观念是创造小说审美价值的基本前提,选择新颖独到的民族题材是创造审美价值的必备条件,发掘意蕴深厚的主... 近20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中短篇小说创作,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试图运用文学价值理论和美学观点,分别从更新文学观念是创造小说审美价值的基本前提,选择新颖独到的民族题材是创造审美价值的必备条件,发掘意蕴深厚的主题是创造审美价值的艺术灵魂,塑造具有民族心理素质的人物形象是创造审美价值的核心部件,编织新奇巧妙的叙事结构是构筑小说审美价值的完美载体等方面,对近20年来少数民族中短篇小说创作的发展变化和审美价值的拓展,进行较为具体地检视和探讨,并力图梳理出某些可供借鉴的艺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小说 文学观念 价值理论 审美创造 价值拓展
下载PDF
以文论人:李健吾文学批评的理论模式
11
作者 詹冬华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7-73,共7页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位颇具特色的批评家,李健吾的文学批评主要着眼于"人",他从文本分析入手,探寻潜藏在其中的人性人格,并藉此展开对整个人生宇宙的深层看法。本文拟从批评的精神内核、人性审美视角的批评尺度、批评...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位颇具特色的批评家,李健吾的文学批评主要着眼于"人",他从文本分析入手,探寻潜藏在其中的人性人格,并藉此展开对整个人生宇宙的深层看法。本文拟从批评的精神内核、人性审美视角的批评尺度、批评实践中的具体路线三个方面来探讨李健吾"以文论人"的批评模式。"人"的因素是该模式的主线,批评的最终旨归是丰富的人性。但在方法上又并不完全局限于其惯用的印象主义批评,同时还采用实证性的批评方法,二者相互补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健吾 文学批评 以文论人 人性
下载PDF
从《觉今日报·文艺地带》到泡沫社——北方革命文艺青年的聚集和左翼文学在北平的展开
12
作者 马俊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7,共8页
《觉今日报》是1930年代北京的一份普通小报,其副刊《文艺地带》的编者和作者是北平两所中学的中学生。就是这份中学生主持的小报副刊却聚集了不少左翼文艺青年,也直接催生了"一二·九"学生运动中重要的左翼社团泡沫社。... 《觉今日报》是1930年代北京的一份普通小报,其副刊《文艺地带》的编者和作者是北平两所中学的中学生。就是这份中学生主持的小报副刊却聚集了不少左翼文艺青年,也直接催生了"一二·九"学生运动中重要的左翼社团泡沫社。小报与文艺青年难有名作问世,本文也并非要提高他们的文学史地位,只是借此重构北方左翼文学历史图景的一角。小报与文艺青年大多无名,但细致的文学史考察如果忽略它们的存在,北方左联的诸多问题就难以说清,这也是北方左联研究不能算少,但其历史面貌却模糊不清的重要原因。甚至,不详细考察无名文艺青年的文学生活,也很难真的走进左翼文学、乃至新文学的历史现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学 北方左联 文艺青年 小报
下载PDF
试论“黎人”对苏轼诗文创作之影响
13
作者 鲜于煌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0-163,共4页
本文详细论述了海南少数民族“黎人”对苏轼诗文创作的重大影响。文章指出,这对更加全面地认识苏轼沉浮宦海、驰骋翰墨、波澜起伏的一生和诗文之创作,显然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少数民族“黎人” 苏轼诗文创作 影响
下载PDF
浅释《老子》中“无”的多种含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文华 《河西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4-36,共3页
道家哲学是以“无”为本的哲学,在其标志性著作《老子》一书中,“无”出现的次数多达97次,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文章试从形而下和形而上两个哲学层面分析在不同语境下“无”表达的不同含义,以期对理解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老子》
下载PDF
新时期黎族文学发展论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海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8,共8页
黎族作家文学起步于进入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历经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后期、20世纪90年代、进入21世纪至今三个阶段,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但从整体上看,在对本民族... 黎族作家文学起步于进入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历经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后期、20世纪90年代、进入21世纪至今三个阶段,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但从整体上看,在对本民族社会生活的描写以及文化思考方面还比较单薄,创作的艺术技巧方面也普遍有待提高;存在这些不足,除了基础的薄弱外,缺乏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是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族作家文学 跨越性发展 文化自信 新时期
下载PDF
山河人间与我——武汉大学驻校作家启动仪式上的演讲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修文 《写作》 2020年第6期5-13,共9页
新冠疫情期间的所见所闻,让我对中国古典诗词产生了新的理解,这不仅充实了我的生命,也帮助我完成了《诗来见我》的创作。通过回顾创作《捆绑上天堂》等长篇小说以来的人生经历,我借此表达了对文学生活的推崇,也反思了"非虚构"... 新冠疫情期间的所见所闻,让我对中国古典诗词产生了新的理解,这不仅充实了我的生命,也帮助我完成了《诗来见我》的创作。通过回顾创作《捆绑上天堂》等长篇小说以来的人生经历,我借此表达了对文学生活的推崇,也反思了"非虚构"和"散文"等流行概念,提出要捍卫有"我"的写作和传统。受到中岛敦《山月记》的启发,我希望进一步发掘中国传统资源,写出现代中国人的典型面貌,在文学创作中发出中国人自己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修文 驻校作家 中国古典文学 文学生活 小说创作 散文创作
下载PDF
北美华人英语流散文学与中西文学传统——以哈金、李彦作品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晓惠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8-170,共13页
哈金、李彦是北美世界以第二语言英语进行文学创作并获得文名的作家。他们分别代表了北美华人英语流散文学的两种面向、两种写作流脉:李彦所代表的是华人进入北美社会之后,受西方异质语境激发而开启"我手写我口"的经验式写作... 哈金、李彦是北美世界以第二语言英语进行文学创作并获得文名的作家。他们分别代表了北美华人英语流散文学的两种面向、两种写作流脉:李彦所代表的是华人进入北美社会之后,受西方异质语境激发而开启"我手写我口"的经验式写作;这种写作在与西方社会对话中展开,往往以传递真实中国、促进文化交流为其写作出发点;从文学传统上而言,也显示出更多与中国文学传统的亲缘关系。而哈金所代表的是立足文学本体、超越或者淡化文学族裔属性的尝试和努力,这一类作家往往接受过西方式的文学训练,更加注重作品的文学性,也更自觉地融入西方文学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金 李彦 北美华人英语流散文学 中国文学传统 西方文学传统 族裔性 文学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