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死场》、《呼兰河传》与萧红的创作观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建中 王玫 《绥化师专学报》 2002年第2期41-45,共5页
萧红是鲁迅的学生,深得鲁迅的教诲,继承鲁迅的遗志,在批判国民性上独具特色。她说过:“现在或过去,作家的创作永远对着人类的愚昧。”她这样说也是这样实践的。这不仅表现在《呼兰河传》这部作品中,其实早在创作《生死场》时也遵循这一... 萧红是鲁迅的学生,深得鲁迅的教诲,继承鲁迅的遗志,在批判国民性上独具特色。她说过:“现在或过去,作家的创作永远对着人类的愚昧。”她这样说也是这样实践的。这不仅表现在《呼兰河传》这部作品中,其实早在创作《生死场》时也遵循这一原则。虽然人们把它看成是“抗战文学”的奠基作之一,但它的主体仍然是“对着人类的愚昧”,表现的是十年如一日的“生死场”。从《生死场》的人物、情节看,它与《呼兰河传》在反映封建制度统治下造成的农民的苦难与愚昧,在揭露、鞭挞和改造国民性这一主题上是相当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场》《呼兰河传》 萧红 创作观 '抗战文学' 国民性 小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