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高校师范生混合式学习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刘凤娟 李绿山 黄雪娇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4-92,共9页
随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推进,高校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至新高度,能深度融通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的混合式学习已然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新常态。师范生是否愿意开展混合式学习直接影响高校教学改革的成效,师范生混合式学习行为意向... 随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推进,高校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至新高度,能深度融通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的混合式学习已然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新常态。师范生是否愿意开展混合式学习直接影响高校教学改革的成效,师范生混合式学习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为深化教学改革力度提供了重要参考。在分析混合式学习行为意向研究现状基础上,基于UTAUT模型构建范生混合式学习行为意向假设模型,在对地方高校师范生混合式学习现状调查基础上,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测试数据与假设模型中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加强态度能力培养、效果效能提高、物力人力支持以及分层与分科教学等能够促进地方高校师范生开展混合式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师范生 混合式学习 行为意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培养的现实困境及纾困路径
2
作者 胡志明 袁思诗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151-156,共6页
定向师范生的乡土情怀是关系到乡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定向师范生扎根乡村、奉献乡村的内在动力源泉。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培养的现实困境制约着乡村地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对... 定向师范生的乡土情怀是关系到乡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定向师范生扎根乡村、奉献乡村的内在动力源泉。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培养的现实困境制约着乡村地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对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的内涵、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纾困路径,以期为定向师范生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师范生 乡土情怀 现实困境 纾困路径
下载PDF
地方高校公费师范生培养质量评价标准的构建
3
作者 王桂清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3期45-48,共4页
师范生是教师队伍的后备军,公费师范生政策的实施为壮大和优化教师队伍做出了巨大贡献。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对公费师范生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基于全面质量观和教育质量观,坚持立德树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国家标准,注重全面性、时代... 师范生是教师队伍的后备军,公费师范生政策的实施为壮大和优化教师队伍做出了巨大贡献。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对公费师范生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基于全面质量观和教育质量观,坚持立德树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国家标准,注重全面性、时代性、角色性和民族性,构建了满足国民要求、时代要求、文化要求、能力要求和乡情要求的“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发展为要”“三位一体”的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对于提高公费师范生培养质量、壮大乡村教师队伍、提升乡村教师层次、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公费师范生 质量标准
下载PDF
从理想到实现:地方院校师范生优秀学业表现的生成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家才 朱代琼 王彦才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6,共7页
学业表现是评价师范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探讨师范生优秀学业表现生成的内在机理对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扎根理论分析发现,学业目标计划与牵引是地方院校师范生优秀学业表现生成的“灯塔”与动力源,决定学习韧性;... 学业表现是评价师范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探讨师范生优秀学业表现生成的内在机理对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扎根理论分析发现,学业目标计划与牵引是地方院校师范生优秀学业表现生成的“灯塔”与动力源,决定学习韧性;立志个人力与场域力是驱使师范生确立学业目标的关键因素;学习体验与自我认知让学生选择挑战性或者量力性学业目标;学习韧性、调适与支持策略是优秀学业表现生成的前提和保障;学业表现、调适与支持策略、学习体验与自我认知能够调节学习韧性,与其存在交互关系,学业表现反作用于学习体验与自我认知。为此,应通过完善“三全育人”体系增强师范生“立志”教育效能;以“分布式教育”强化教师职业信念与师范专业认同;创设多元发展平台延展师范生兴趣与能力认知空间;建构分类评价体系提升师范生获得感与学习效能感;采取学业援助与个性化指导提升师范生学习策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优秀学业表现 地方院校
下载PDF
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家精神的培育路径
5
作者 邹运 高军 《菏泽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3-79,共7页
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引领,也是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维度具有丰富的内涵。培育师范生教育家精神对地方师范院... 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引领,也是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维度具有丰富的内涵。培育师范生教育家精神对地方师范院校培育卓越教师、建设一流本科专业、提升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推进“双万计划”的落实,师范生教育家精神的培育,需精准锚定目标定位、深化课程教材革新、增强实践教学能力、培育校园文化土壤、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及筑牢质量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师范院校 师范生 教育家精神 培育
下载PDF
乡村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培养及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6
作者 黄以乐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9期80-83,共4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的培养是乡村振兴能否推动的关键因素。文章探讨了乡村小学全科师范生乡土情怀的内涵与价值,并层层深入,剖析了乡村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与乡村振兴... 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的培养是乡村振兴能否推动的关键因素。文章探讨了乡村小学全科师范生乡土情怀的内涵与价值,并层层深入,剖析了乡村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基于此,提出了培育乡村小学师范生乡土情怀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通过准确定位定向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完善定向师范生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定向师范生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得乡土情怀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使定向师范生提升获得感和职业认同感,使人才培养立足于地方服务,激发定向师范生们扎根乡村、服务乡村的内在动力,从而推动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定向师范生 乡土情怀 培养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地方高师院校乡村定向师范生 返乡教育实习的优化策略
7
作者 邬春芹 韩典荣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0-36,124,共8页
返乡教育实习是我国多个省份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返乡教育实习有助于提高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专业能力,缓解其职业焦虑,培育其乡村教育情怀,建构其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目前定向师范生返乡教育实习存在以下问题:... 返乡教育实习是我国多个省份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返乡教育实习有助于提高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专业能力,缓解其职业焦虑,培育其乡村教育情怀,建构其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目前定向师范生返乡教育实习存在以下问题:实习的目标不明确,实习的协同指导不足,实习指导教师的遴选与培训缺失,实习的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等。为了提升定向师范生返乡教育实习的质量,可以从明确乡村定向生实习的目标,完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师范院校、乡村学校的协作模式,建立实习指导教师的遴选与培训机制,优化实习质量保障体系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师院校 乡村定向师范生 返乡教育实习
下载PDF
地方高校师范生服务乡村基础教育现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曹姣 赵碧玫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9-111,共13页
师范生是乡村教师的后备力量,是振兴乡村基础教育“破局”的关键。促进师范生服务乡村基础教育,根本上是培养师范生服务乡村基础教育的意愿和能力。基于L市地方高校337名师范生和乡村学校167名任教1-2年的新教师抽样数据,以ERG理论和生... 师范生是乡村教师的后备力量,是振兴乡村基础教育“破局”的关键。促进师范生服务乡村基础教育,根本上是培养师范生服务乡村基础教育的意愿和能力。基于L市地方高校337名师范生和乡村学校167名任教1-2年的新教师抽样数据,以ERG理论和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考察当前师范生服务乡村基础教育的意愿和能力现状,提出促进师范生服务乡村基础教育的策略。结果显示,师范生服务意愿较薄弱,对乡村的喜爱程度较低,愿意到乡村任教的年限短,对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不高;服务能力较匮乏,乡村性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实践活动参与度低。由此,主要从满足师范生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方面,提出提升师范生服务乡村基础教育意愿和能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师范生 乡村基础教育
下载PDF
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生教育实习保障机制构建--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例
9
作者 凌磊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11期95-104,共10页
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培养师范生的重要场所,为高校所在省份及周边地区的中小学培养了大量师资,是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视角,文章重点探讨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生教育实习保障机制构建中出现的问题:教育实... 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培养师范生的重要场所,为高校所在省份及周边地区的中小学培养了大量师资,是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视角,文章重点探讨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生教育实习保障机制构建中出现的问题:教育实习的主体异质,共同关注的重点与焦点模糊;大学与中小学沟通效率较低,积极主动参与的热情不高;各类教育实习参与主体合作不充分,“身体在场”不足;教育实习合作过程形式化,互动仪式成效不显著。文章据此提出,以互动仪式链理论所倡导的情感刺激、焦点关注、“身体在场”和集体团结等方式构建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生教育实习保障机制,共同推进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朝向更加制度化、科学化与可持续化发展的方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实习 互动仪式链理论 师范生 地方综合性大学
下载PDF
地方院校“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的目标定位及路径构建
10
作者 李昌茂 王光雄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40-146,共7页
“优师计划”是推动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一项重要教育政策,具有精准性、科学性、补偿性、情境性等现代化教师教育特征。对于具备地方公费师范生和地方“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资格的地方院校而言,有必要对公费师范生和“优师计划”师... “优师计划”是推动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一项重要教育政策,具有精准性、科学性、补偿性、情境性等现代化教师教育特征。对于具备地方公费师范生和地方“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资格的地方院校而言,有必要对公费师范生和“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加以细致对比分析,厘清公费师范生和“优师计划”的关系,找出实质性差异,明确“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的目标定位,在公费师范生培养的基础上,优化“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院校 “优师计划”师范生 目标定位 路径
下载PDF
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现状调查与常态化长效化路径探析——以韩山师范学院为例
11
作者 邓秀杰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学习党史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强大精神动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必然要求。从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情况的调查看,大学生党史学习动机端正明确、学习途径比较多样、学习效果比较明显、学... 学习党史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强大精神动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必然要求。从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情况的调查看,大学生党史学习动机端正明确、学习途径比较多样、学习效果比较明显、学习评价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和解决的问题,如易受到不良因素干扰、知情意行脱节、评价体系单一或缺位等。党史学习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实现知情意行相统一;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完善党史学习教育评价机制,以评促学、以评促建,推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学习教育 以评促学 地方师范院校 大学生
下载PDF
河北省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12
作者 邢莉莉 蒋高芳 施晓玲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1-126,共6页
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是地方高校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北省5所地方高校的350名师范生进行调查,发现河北省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整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师范生对师德养成教育理解认... 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是地方高校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北省5所地方高校的350名师范生进行调查,发现河北省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整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师范生对师德养成教育理解认识不充分,师范生师德自我养成教育欠缺;师德养成教育实施中课程设置不合理,师德实践体验缺乏;评价体系不完善,师德评价机制僵化;教师指导不深入,校园师德文化薄弱等问题。因此,地方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范生师德认知与养成自觉;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师范生师德实践体验;构建师德评价体系,健全师德评价机制;加强教师指导,打造校园师德文化环境,切实提升河北省地方高校师范生的师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养成教育 师范生 地方高校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的内在逻辑、实施困境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海萍 朱海珊 张秋婵 《教育文化论坛》 2023年第3期47-56,共10页
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是对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政策的借鉴与推广,彰显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政府逻辑、服务国家战略布局的高校逻辑、履行社会契约义务的市场逻辑。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遭遇了地方公费师范生“留不住”、高校人才培养“... 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是对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政策的借鉴与推广,彰显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政府逻辑、服务国家战略布局的高校逻辑、履行社会契约义务的市场逻辑。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遭遇了地方公费师范生“留不住”、高校人才培养“无特色”、社会契约履行“低效率”等诸多问题。为此,需进一步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推进城乡教育师资均衡;深化供给侧改革,探索本土化培养乡村教师;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契约履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费师范生 地方公费师范生 公费师范生政策 教育公平 乡村振兴 乡村教师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高校公费师范生培养模式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6
14
作者 金香花 《高教学刊》 2023年第3期128-132,共5页
优化地方高校公费师范生培养模式是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发展公平而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必要举措,又是促进乡村教师新乡贤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以Y地方高校为例,反思乡村振兴背景下公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现实困境,存在培... 优化地方高校公费师范生培养模式是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发展公平而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必要举措,又是促进乡村教师新乡贤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以Y地方高校为例,反思乡村振兴背景下公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现实困境,存在培养目标“去农化”,课程设置与乡村教育需求相脱节,实践教学场域脱离乡村教育环境,“地方高校-地方政府-乡村学校”的协同育人形式化等问题。地方高校要立足乡村教育实际重构公费师范生的培养模式,定向发力、精准培养本土化的乡村优质师资,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地方高校 公费师范生 人才培养模式 重构路径
下载PDF
地方师范院校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困惑与路径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建平 《肇庆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06-112,共7页
卓越教师培养成为新时期我国教师教育的全面目标追求,在一定意义上卓越乡村教师培养更为迫切、更有必要。卓越乡村教师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乡村教育情怀、一专多能、乡村教育研究能力等方面。地方师范院校在卓越乡村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 卓越教师培养成为新时期我国教师教育的全面目标追求,在一定意义上卓越乡村教师培养更为迫切、更有必要。卓越乡村教师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乡村教育情怀、一专多能、乡村教育研究能力等方面。地方师范院校在卓越乡村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公费师范生学习动力不足、专业宽度难以平衡、乡村精神培育乏力、顶岗实习“重教轻学”等实践困惑。为了克服既有偏弊,需要沿着以下路径展开:推行“二次选拔”,将乐教适教的学生纳入公费培养体系;秉持宽口径、厚基础、胜任多学科教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建构课程的乡土性,奠定人才培养素质的基础内核;实施在地化教育服务,增强公费师范生的乡村理解与文化认同;加强大学-政府-中小学校的协同合作,助力公费师范生的成长;建立多维激励机制,促进公费师范生主动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乡村教师 公费师范生 地方师范院校 教师教育
下载PDF
地方公费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究与思考——以南阳师范学院化学专业为例
16
作者 柳文敏 赵一阳 +3 位作者 杨妍 毕冬琴 熊燕 陈新峰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23年第2期34-39,共6页
地方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可为贫困边远农村地区输送高质量的师资力量。如何培养出符合地方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及修订至关重要。本文以南阳师范学院化学专业地方公费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为例,通过对培养目标的全面论证、毕... 地方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可为贫困边远农村地区输送高质量的师资力量。如何培养出符合地方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及修订至关重要。本文以南阳师范学院化学专业地方公费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为例,通过对培养目标的全面论证、毕业要求的逐条分解、课程体系的精心设计、地方特色的充分挖掘,以期培养符合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具备优良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在农村中学从事化学教育教学相关工作的毕业生,为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现代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费师范生 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 地方高校
下载PDF
地方院校历史师范生开发地方历史课程资源能力培育研究——以T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欢宜 谌剑桥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6-61,共6页
开发地方历史课程资源是历史课程发展、中学历史教学以及教师、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T学院历史师范生开发地方历史课程资源能力的调查发现:地方院校历史师范生具备一定的识别、收集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能力,但受主观、客观因素的限... 开发地方历史课程资源是历史课程发展、中学历史教学以及教师、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T学院历史师范生开发地方历史课程资源能力的调查发现:地方院校历史师范生具备一定的识别、收集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能力,但受主观、客观因素的限制,还存在开发意识薄弱、筛选整合能力较差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历史师范生的理论指导和教学实训,提高其开发、利用、筛选整合地方历史课程资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师范生 地方历史课程资源 开发能力
下载PDF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与提升策略——以南京市某地方院校888名师范生为例
18
作者 李凌云 许玲 张海萍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18-124,共7页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会直接影响未来教育的质量。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探究888名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发现:1)师范生具有较强的信息责任意识,能够熟练应用教与学的通用软件、社会性软件及网络存储工具,但...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会直接影响未来教育的质量。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探究888名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发现:1)师范生具有较强的信息责任意识,能够熟练应用教与学的通用软件、社会性软件及网络存储工具,但是在信息意识态度、熟练操作信息化教学设备、学科软件及网络学习平台上还有所欠缺;2)师范生能较好的开展基于技术的自主学习、交流与协作,具有一定的利用技术进行研究创新的能力,但在使用信息技术追踪专业前沿与拓宽专业视野、在信息化环境中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制定与制作原创性作品等方面还有待提高。3)师范生具有一定的数字资源的设计与制作能力,但对资源的评估优化和资源管理方面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信息化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过程设计以及评价较为陌生;4)不同年级、文理科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具有显著差异。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若干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地方院校 信息化教学能力 提升策略
下载PDF
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指导现状研究——基于德州学院调研实证
19
作者 钟铧 《德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2-106,共5页
以德州学院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校级指导教师共同体为调查对象,对地方高校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的指导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大赛选手来源多样化,选拔标准包括参赛愿望、是否考研、实习经历等,指导教师能为选手讲解竞赛要求,组织选手利用教师... 以德州学院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校级指导教师共同体为调查对象,对地方高校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的指导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大赛选手来源多样化,选拔标准包括参赛愿望、是否考研、实习经历等,指导教师能为选手讲解竞赛要求,组织选手利用教师教学用书等来备课,依照省赛标准评课,及进行多样化答辩指导。但指导教师能力参差不齐,选手备课不理想,大赛提供的专用备赛室也有瑕疵。学校应保障大赛条件,构建校级指导教师共同体,帮助指导教师提升指导能力、保持工作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 竞赛指导 指导教师
下载PDF
缘何离开: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师范生专业认同研究
20
作者 马雪玉 蔡潇怡 李琼 《教师教育论坛》 2023年第11期68-77,共10页
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对当地幼教师资队伍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存在着因转专业而导致学前教育师范生流失的现象。为了探讨师范生离开学前教育专业的原因及其专业认同的建构,本研究对转出学前教育的15名师... 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对当地幼教师资队伍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存在着因转专业而导致学前教育师范生流失的现象。为了探讨师范生离开学前教育专业的原因及其专业认同的建构,本研究对转出学前教育的15名师范生进行访谈,结果发现:艰难的专业学习经历使师范生萌生了离开的念头、对幼儿园教师形象的负面认知强化了其离开的意愿、个性与未来职业发展目标不匹配加速了其离开的进程;同时学前教育师范生的专业认同表现出认同早闭型、认同扩散型、认同延缓型三种类型,对学前教育专业认知、对幼儿园教师职业、对自我认知等专业身份认同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迷茫。因此,师范院校应加强对学前教育师范生专业理念和专业身份建构的指导,以形成合理的专业认同,为未来的教师专业工作做足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师范生 专业认同 地方本科院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