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change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of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a case study of Loess Plateau in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被引量:5
1
作者 LI Jing REN Zhiyuan ZHOU Zixia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6年第2期251-256,共6页
Us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combining the changes of regional land use, resource environment, population, society and economy, this paper calculated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ecologica... Us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combining the changes of regional land use, resource environment, population, society and economy, this paper calculated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ecological surplus/loss in 1986-2002 on the Loess Plateau in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What is more, this paper has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pressure index, set up ecological pressure index models,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grading systems, and the prediction models of different ecological footprints,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cological surplus and ecological safety change, and also has assessed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demands of 10,000 yuan GD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n northern Shaanxi shows a decreasing trend, the difference of reducing range is the fastest; (2)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ppears an increasing trend; (3) ecological pressure index rose to 0.91 from 0.44 during 1986-2002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northern Shaanxi with an increase of 47%; and (4)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in the study area is in a critical state, and the ecological oressure index has been increasing rapidl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dynamic change spatial difference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loess Plateau in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下载PDF
Quantifying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land-use conversion in the loess hilly region of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1995–2015 被引量:4
2
作者 曹智 李裕瑞 +1 位作者 刘正佳 杨凌帆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9年第5期730-748,共19页
The mountainous and hilly reg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logical safety and production in China. However, recent studies have poorly characterized the parallel structure of land use in the valleys of the mountai... The mountainous and hilly reg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logical safety and production in China. However, recent studies have poorly characterized the parallel structure of land use in the valleys of the mountainous and hilly region using topographic factors(e.g.elevation, slope, aspect). Here, the loess hilly region of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is used as a representative case area to analyze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land-use conversion using the relative elevation concept and the HAND index. The differences in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land-use conversion between absolute elevation and relative elevation were compared. We found that the classifications of absolute and relative elevation had similar proportions of each relative elevation grade in each absolute elevation grade. Cropland,woodland, and grassland were distributed evenly in each grade of absolute/relative elevation,while water body, built-up land and unused land were more likely to spread in low grades of relative elevation than those of absolute elevation. The land-use conversion(i.e. loss of cropland and gain in woodland and built-up land) showed an apparently stepped distribution with relative elevation classification, suitable for revealing vertical distributions of land-use conversion in the loess hilly region. Cropland transformed to woodland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high grade of relative elevation, decreasing with a decrease in grades, while built-up land transformed from cropland and grassland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low grade of relative elevation, decreasing with increases in grades. The grade of relative elevation where cropland transformed to woodland descend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t is better to analyze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land-use conversion with relative elevation classification in hilly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change VERT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 topographic factors HAND(Height above the Nearest Drainage) loess hilly region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原文传递
Geodetection analysis of the driving forces and mechanisms of erosion in the hilly-gully region of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被引量:7
3
作者 员学锋 韩霁昌 +2 位作者 邵雅静 李玉恒 王永生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9年第5期779-790,共12页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variation in soil erosion in the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of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China. It sums up existing research, describes the factors that drive soil erosion, and uses ge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variation in soil erosion in the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of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China. It sums up existing research, describes the factors that drive soil erosion, and uses geodetection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individually and in pairs.Our results show that soil erosion in the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of northern Shaanxi is mainly hydraulic erosion. There are significant spatial differences in the severity of soil erosion in the region. Generally, it is more severe in the north and west and less severe in the south and east. Individual factor detec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jor risk factors affecting soil erosion are huma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recipitation, land-use type, elevation, and soil type. Interactive detection results show that interacting factors play much bigger roles in soil erosion than do individual factors. Based on forced detection results from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we can see that forest and grass coverage,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study area all clearly inhibit soil ero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EROSION driving factors geodetection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northern shaanxi
原文传递
黄土丘陵沟壑区村庄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机理——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迪 陈海 +2 位作者 王麒菲 张杰 石金鑫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8,共10页
[目的]在生态脆弱区,探究村庄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机理,为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黄土丘陵沟壑区陕西省米脂县为例,基于生物物理指标、人类需求理论分别评估村庄服务与福祉,分析了两者的空间分布。基于结构方程... [目的]在生态脆弱区,探究村庄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机理,为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黄土丘陵沟壑区陕西省米脂县为例,基于生物物理指标、人类需求理论分别评估村庄服务与福祉,分析了两者的空间分布。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村庄禀赋视角下村庄服务对福祉的影响机理。[结果](1)作物和肉类空间分布相近,水果供给呈集中分布;高土壤保持村庄分布于南部丘陵,水源涵养和生境质量均西部高于东部;景观美学东部高于西部,高休闲娱乐村庄集中于城镇区。(2)村庄各需求、福祉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高福祉村庄包括川道村、多数乡镇中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低福祉村庄主要位于东西部丘陵,需政府重点关注。(3)村庄服务对福祉产生正向影响,作物、肉类、水源涵养是影响村庄福祉的关键服务。村庄禀赋对服务、福祉产生正向影响,且村庄禀赋通过提高村庄ES间接改善村庄福祉水平。高程是关键的自然禀赋,非文盲率和老龄化率是关键的社会禀赋;距县城距离是关键的区位禀赋。[结论]村庄服务与福祉空间差异明显,禀赋—服务—福祉的影响路径显著。依据空间差异与路径差异施策,是提升生态系统服务福祉贡献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人类福祉 空间分异 影响机理 黄土丘陵沟壑区 陕西省米脂县
下载PDF
陕北黄土区微地形土壤水分对降水特征的响应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维军 马欢 +3 位作者 朱清科 张岩 刘蕾蕾 王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8-124,共7页
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分析了吴起县1957—2012年的全年、生长季的降水特征,以及缓坡和陡坡不同微地形土壤水分在2008—2012年生长季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吴起县1957—1986年的降水波动较大,出现极端、严重干旱和湿润年份,但1987... 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分析了吴起县1957—2012年的全年、生长季的降水特征,以及缓坡和陡坡不同微地形土壤水分在2008—2012年生长季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吴起县1957—1986年的降水波动较大,出现极端、严重干旱和湿润年份,但1987年以来则表现为轻微干旱、湿润或正常;生长季标准化降水指数与各点土壤水层厚度变化值呈正相关关系,与塌陷、缓坡的相关程度(R^2)低于0.8,与切沟、缓台及浅沟的相关程度介于0.8-0.9之间,与其他各点的相关程度大于0.9;生长季各点土壤水层厚度变化值存在显著差异,且缓坡、塌陷和缓台的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区 微地形 土壤水分 降水 标准化降水指数
下载PDF
陕北黄土丘陵区威胁窑洞民居的地质灾害问题--以陕西延安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玉华 张睿 +1 位作者 王佳运 武文英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23-1229,共7页
窑洞是陕北黄土丘陵区民居的一种主要形式。在介绍区内窑洞的类型和分布的基础上,阐述了滑坡、崩塌、塌窑、窑洞透水等主要窑洞民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从沟谷发育期、斜坡结构类型、地形特征等方面分析了窑洞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认为... 窑洞是陕北黄土丘陵区民居的一种主要形式。在介绍区内窑洞的类型和分布的基础上,阐述了滑坡、崩塌、塌窑、窑洞透水等主要窑洞民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从沟谷发育期、斜坡结构类型、地形特征等方面分析了窑洞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认为黄土的工程地质特性是灾害发育的物质基础,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是灾害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最后从窑洞的选址、斜坡的设计、窑洞的防水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灾害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丘陵区 窑洞民居 地质灾害 防治措施
下载PDF
陕北黄土区微地形土壤质量指标变异性及敏感性 被引量:16
7
作者 卜耀军 朱清科 +3 位作者 包耀贤 赵维军 赵彦敏 张宏芝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3-157,共5页
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陕北黄土区微地形土壤质量指标的变异性及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微地形土壤质量指标变异性及敏感性适中,无强变异性和高度敏感指标。最小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及pH为弱变异性... 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陕北黄土区微地形土壤质量指标的变异性及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微地形土壤质量指标变异性及敏感性适中,无强变异性和高度敏感指标。最小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及pH为弱变异性指标或不敏感指标;非毛管孔隙度、碱性磷酸酶、速效氮、速效钾、含水量、过氧化氢酶、全磷、全钾、CaCO3和CEC为中等变异性指标或低度敏感指标;蔗糖酶、速效磷、全氮、有机质和脲酶为中等变异性指标或中度敏感指标,是土壤质量恢复与调控的主要目标。不同微地形对有机质、全氮、土壤含水量、非毛管孔隙度、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速效磷和速效氮等土壤动态质量指标的变异性起主导作用。在陕北黄土区土壤质量评价中,应充分考虑微地形类型,可选择中度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土壤质量变异性 土壤质量敏感性 陕北黄土区
下载PDF
陕北丘陵沟壑区发展生态草畜产业的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邵治亮 贾志宽 +1 位作者 鲁向平 韩清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5-159,共5页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之后,种草养畜是陕北丘陵沟壑区重要的后续产业,成为农民增收新的突破口。挖掘发展草畜业的资源优势和潜力,采用扩大苜蓿种植、实行舍饲养羊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草畜产品的加工和综合利用、建立健全服务体系等措施,...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之后,种草养畜是陕北丘陵沟壑区重要的后续产业,成为农民增收新的突破口。挖掘发展草畜业的资源优势和潜力,采用扩大苜蓿种植、实行舍饲养羊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草畜产品的加工和综合利用、建立健全服务体系等措施,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念,从牧草生产源头抓起,严格防止草畜生产各环节的污染,全面建设生态草畜业,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生产 养殖业 防止污染 绿色产品 丘陵沟壑区 陕北
下载PDF
基于修正简易模型的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侵蚀力分布特征 被引量:8
9
作者 钟莉娜 王军 赵文武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4,共7页
降雨侵蚀力经典模型计算结果准确,但计算过程繁琐、数据量大且难获取;简易模型计算便捷,但结果不够准确。本文分析了8种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侵蚀力模型的差异,并对简易模型进行修正。以经典模型为基准值,对与经典模型结果最为接近的简易... 降雨侵蚀力经典模型计算结果准确,但计算过程繁琐、数据量大且难获取;简易模型计算便捷,但结果不够准确。本文分析了8种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侵蚀力模型的差异,并对简易模型进行修正。以经典模型为基准值,对与经典模型结果最为接近的简易模型进行修正,基于修正后的简易模型分析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过程中用到的方法主要是数理统计法和模型差异分析方法。经典模型更能准确估算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侵蚀力;拟合模型y=0.849x-29.651可以提高章文波降雨侵蚀力简易模型的模拟精度(拟合优度0.734);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2006—2012年间降雨侵蚀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汾川河流域、清涧河流域上游降雨侵蚀力较高,下游次之;延河流域、大理河流域下游降雨侵蚀力较高,上游次之。降雨侵蚀力简易算法经修正后可以较好的估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2006—2012年间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不均,降雨侵蚀力整体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简易算法修正 时空分布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分区界线初探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振万 张春林 +1 位作者 陈彦生 丁士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03-308,共6页
本文根据优势种、特征种的分布和现代的自然环境条件,如地貌、气候、土壤等因素,初步探讨了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分区界线,将定边植物县与府谷、吴旗植物县的分界线,确定在沿长城一线,但在靖边新城附近应偏离长城向北推移约20km,在定边... 本文根据优势种、特征种的分布和现代的自然环境条件,如地貌、气候、土壤等因素,初步探讨了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分区界线,将定边植物县与府谷、吴旗植物县的分界线,确定在沿长城一线,但在靖边新城附近应偏离长城向北推移约20km,在定边县应偏离长城向南推移约40km,大致与400mm的等雨量线相符。府谷、吴旗植物县与延安植物县的分界线,确定在东起清涧的川口,向西南经清涧、延川县永坪、延安蟠龙,再向西经安塞县碟子沟、茶坊、砖窑湾、西河口,志丹县杨洼塌、旦八、吊坪、吴堡,抵达吴旗县白豹一线。延安植物县与黄龙、陇县植物县的分界线,确定在东起省界至黄龙县的大岭,向西经黄龙县北,绕洛川塬南缘,折向西北至黄陵县,继续西行,经黄陵的双龙、上畛子,达省界后,沿子午岭分水岭至马栏,向南经旬邑的石门关、淳化县,向西经麟游,至千阳后,折向西北经陇县抵省界一线。黄龙、陇县植物县南达关中盆地的北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界线 黄土高原 植物区系
下载PDF
陕北黄土丘陵区植被建设中的空间配置及其主要建造技术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杨光 薛智德 梁一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136-139,共4页
以延安黄土丘陵区 1 1 0 0 km2 为研究范围 ,在论述了该地区生态条件基础上 ,从植物种的选择、空间配置 ,主要建造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延安黄土丘陵区植被建设基本方向 。
关键词 陕北 黄土丘陵区 植被建设 空间配置
下载PDF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草地的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被引量:25
12
作者 王延平 邵明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34-141,共8页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该文根据陕北黄土区4种不同立地条件下苜蓿地(MedicagosativaL.)连续3a的降雨、径流、土壤水分动态和生物产量的小区定位观测结果,研究分析了自然降水与土壤水分补给、土...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该文根据陕北黄土区4种不同立地条件下苜蓿地(MedicagosativaL.)连续3a的降雨、径流、土壤水分动态和生物产量的小区定位观测结果,研究分析了自然降水与土壤水分补给、土壤水分补给与地上部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与土壤水分消耗的关系;并采用FAO法和水量平衡法分别计算出了苜蓿地土壤水分的承载力。结果表明:苜蓿地土壤水分补给量与地上部生物量呈线性关系,地上部生物量与土壤水分消耗量呈二次函数关系。用FAO法估算可得陕北黄土区土壤水分可承载的苜蓿最大产量为3992.2~4173.7kg/hm2;而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计算可得陕北黄土区苜蓿地可承载的地上部生物量为2600~3500kg/hm2,比FAO法低16.07%~33.52%。坡向、坡位相同时,坡度增大,承载力降低;坡向、坡度相同时,下坡承载力大于上坡;坡度、坡位相同时,南坡承载力小于北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蒸散量 动态分析 陕北黄土区 苜蓿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下载PDF
基于SPI和SPEI陕北黄土区土壤水分对气候特征的响应 被引量:24
13
作者 赵兴凯 李增尧 朱清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5-163,共9页
通过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且借助Mann-Kendall检验分析陕北吴起县1957—2014年的降水和气温,并与研究区土壤含水率进行回归分析,旨在明确陕北吴起县气候特征及其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 1957—2014年吴起县... 通过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且借助Mann-Kendall检验分析陕北吴起县1957—2014年的降水和气温,并与研究区土壤含水率进行回归分析,旨在明确陕北吴起县气候特征及其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 1957—2014年吴起县降水年际差异明显且季节变化趋势不同,平均以11.17 mm/(10 a)的幅度减少;四季气温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年均气温以0.01℃/(10 a)的幅度升高。降水和气温的变化均具突变现象,突变开始年份分别为1972年前后及1991年。2两指数均能较准确反映陕北吴起县气候特征,1957—2014年间吴起县干湿年交替出现,主要湿润期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干旱年和湿润年的年份相当,均远少于正常年份,但吴起县仍处于变干旱的趋势中,且干旱程度加重。3研究区6—10月份各坡向坡面0~1 m深度土壤含水率与月尺度的两指数均有很高的相关性,存在二次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区 气候特征 土壤水分 标准化降水指数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下载PDF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杏林地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延平 邵明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共7页
根据台地和26°坡地杏林地连续3年的降雨、冠层截留、地表径流、土壤水分和生物量的定位观测结果,研究分析陕北黄土区自然降水与土壤水分补给、土壤水分补给与生物量、土壤水分消耗与生物量的关系。提出台地土壤水分可承载的杏树生... 根据台地和26°坡地杏林地连续3年的降雨、冠层截留、地表径流、土壤水分和生物量的定位观测结果,研究分析陕北黄土区自然降水与土壤水分补给、土壤水分补给与生物量、土壤水分消耗与生物量的关系。提出台地土壤水分可承载的杏树生物量为3728kg·hm-2,坡地为2423kg·hm-2,台地杏林地适宜的果实产量为4714kg·hm-2,坡地杏林地适宜的产量为3064kg·hm-2。建议综合应用水保工程、修剪、保墒、花果控制、生长激素等措施,平衡利用雨水资源,实现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区 杏树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下载PDF
陕北黄土丘陵区植被建设分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志熙 白岗栓 杜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18,22,共6页
根据陕北丘陵沟壑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植被分布状况,将该区植被建设划分为北部毛乌素沙地沿线丘陵沟壑区,东北部黄土丘陵及黄河谷地区,西北部白于山及横山山区,东部黄土丘陵及黄河谷地区和南部黄龙山、崂山沿线次生林区等5个区域,并阐述... 根据陕北丘陵沟壑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植被分布状况,将该区植被建设划分为北部毛乌素沙地沿线丘陵沟壑区,东北部黄土丘陵及黄河谷地区,西北部白于山及横山山区,东部黄土丘陵及黄河谷地区和南部黄龙山、崂山沿线次生林区等5个区域,并阐述了每个区域的植被类型、建设任务、经营方向、经营模式和不同立地条件适宜的植被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地区 黄土丘陵区 植被建设 植被分区
下载PDF
陕北丘陵沟壑区主要小杂粮降水生产潜力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雄 董伟 王立祥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5-158,共4页
以陕北榆林市榆阳区田区试验结果为基础,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小杂粮作物的降水生产潜力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小杂粮作物降水生产潜力依次为:谷糜〉黑豆〉绿豆〉荞麦。目前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小杂粮作物的生产潜力开... 以陕北榆林市榆阳区田区试验结果为基础,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小杂粮作物的降水生产潜力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小杂粮作物降水生产潜力依次为:谷糜〉黑豆〉绿豆〉荞麦。目前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小杂粮作物的生产潜力开发度仅为9.78%-19.07%,平均为13.83%,尚有86.17%的生产潜力没有发挥出来。田区试验结果与公式概算具有很好的吻合度,表明所取得的降水生产潜力结果具有可靠性。对照较低的现实生产水平,该结果预示着小杂粮生产的巨大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丘陵沟壑区 小杂粮 降水生产潜力 开发程度
下载PDF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的时空变异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郝文芳 杜峰 +1 位作者 陈存根 梁宗锁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92-197,共6页
以陕北黄土丘陵区30个撂荒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时间系列方法,分析了撂荒地土壤含水量的月动态、年际变化以及土壤容重的时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撂荒演替使得土壤容重变小;在垂直剖面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土壤含水量呈现逐渐... 以陕北黄土丘陵区30个撂荒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时间系列方法,分析了撂荒地土壤含水量的月动态、年际变化以及土壤容重的时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撂荒演替使得土壤容重变小;在垂直剖面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土壤含水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撂荒地立地间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撂荒地土壤含水量月变化趋势为:7月>8月>9月>10月>5月>6月;土壤含水量的年际动态为2005年土壤含水量高于2006年和2007年。3个年份的共同趋势为:撂荒演替前期,土壤含水量较高;随着演替时间的延长,土壤含水量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丘陵区 撂荒地 土壤含水量 土壤容重 时空变异特征
下载PDF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修复与农村聚落耦合发展初探 被引量:11
18
作者 惠怡安 徐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3-86,共4页
生态修复与聚落建设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必须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基础上发展农村聚落,逐步减轻区域生态环境压力,这对于扭转农村聚落"生态恶化—贫困"的恶性循环,恢复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研... 生态修复与聚落建设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必须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基础上发展农村聚落,逐步减轻区域生态环境压力,这对于扭转农村聚落"生态恶化—贫困"的恶性循环,恢复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研究与理论分析,在研究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及其修复途径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生态修复的农村聚落发展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聚落应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并采取有利于水土保持的生产耕作方式,调整散乱的聚落生活空间结构,以便转移人口,解决环境人口超载问题,并进一步做好农村聚落的迁村并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 生态修复 农村聚落 耦合
下载PDF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空间集聚演变特征与引导策略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晓荣 杨辉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3-20,共8页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乡村始终处于要素逆差和收缩集聚的动态发展变化中,准确把握乡村消解期内的乡村人口流变特征、聚落空间演变特征及发展现实问题,对于合理制定乡村聚落空间集聚引导策略和指导乡村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乡村始终处于要素逆差和收缩集聚的动态发展变化中,准确把握乡村消解期内的乡村人口流变特征、聚落空间演变特征及发展现实问题,对于合理制定乡村聚落空间集聚引导策略和指导乡村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传统调查在提供乡村聚落人口流变、空间演变整体数据方面的不足,提出POI开放数据与传统数据结合的乡村聚落调查研究方法,初步构建了POI开放数据与传统数据结合的调查研究数据系统与方法框架,并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地域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该地区消解期乡村聚落空间集聚引导策略,以促进该地区乡村现代化转型与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开放数据 传统数据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 空间集聚演变 引导策略
下载PDF
仁用杏园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4
20
作者 白岗栓 张占山 李志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5-78,共4页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对仁用杏园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进行了测定。0~500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为3.368g/kg,全氮为0.268g/kg,全磷为0.536g/kg,速效氮为13.644mg/kg。速效磷为2.202mg/kg,速...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对仁用杏园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进行了测定。0~500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为3.368g/kg,全氮为0.268g/kg,全磷为0.536g/kg,速效氮为13.644mg/kg。速效磷为2.202mg/kg,速效钾为50.406mg/kg。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仁用杏园无论是浅层、根系集中分布层还是源层土壤,土壤养分含量均较低,满足不了仁用杏的正常生长与开花结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 仁用杏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