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trine Wagtail migration on the Indo-European flyway:a first geolocator track reveals alternative migration route and endurance flights to cross ecological barriers
1
作者 Michal Korniluk Pawel Białomyzy +3 位作者 Grzegorz Grygoruk Tomasz Tumiel PiotrŚwiętochowski Marcin Wereszczuk 《Avian Research》 SCIE CSCD 2021年第4期503-508,共6页
Most long-distance migrating passerines that breed in Europe spend their winters in Africa,with only a few species migrating eastward to spend the non-breeding period in South Asia.The use of the Indo-European flyway ... Most long-distance migrating passerines that breed in Europe spend their winters in Africa,with only a few species migrating eastward to spend the non-breeding period in South Asia.The use of the Indo-European flyway is rare and has been poorly studied so far.However,it is extremely interesting as within that system we are currently witnessing a recent range expansion of European breeding long distance migrants and thus the lengthening of migration routes.It may therefore conceal a unique migratory strategies and behaviour that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underlying factors and mechanisms determining the evolution of migration routes,strategies and breeding range extinction.Based on light-level geolocator we reveal a first track of the Citrine Wagtail(Motacilla citreola)migration,providing insight into the migration pattern,timing and behaviour of the species that recently has extended its migration routes.Unexpectedly,the studied individual did not retrace a recent range expansion that runs north and east from the Caspian Sea but followed a migration route running south form the Caspian sea,suggesting possible presence of an alternative species range expansion.The overall migration distance between the breeding site in Poland and the non-breeding site in Pakistan was about 10,420 km and included two endurance movement phases(920 and 2240 km)covering 30%of the whole journey length,with an average movement speed of 574 km/day.We explain this migration behaviour as an adaptation for crossing the ecological barriers imposed by arid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Asia Motacilla citreola Flyways GEOLOCATION India long-distance migration migration route
下载PDF
Migration routes and strategies of Grey Plovers (Pluvialis squatarola) on the East Atlantic Flyway as revealed by satellite tracking
2
作者 Klaus-Michael Exo Franziska Hillig Franz Bairlein 《Avian Research》 CSCD 2019年第3期305-318,共14页
Background:While the general migration routes of most waders are known,details concerning connectivity between breeding grounds, stopover sites and wintering grounds are often lacking.Such information is critical from... Background:While the general migration routes of most waders are known,details concerning connectivity between breeding grounds, stopover sites and wintering grounds are often lacking.Such information is critical from the conservation perspective and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the annual cycle.Studies are especially needed to identify key stopover sites in remote regions. Using satellite transmitters, we traced spring and autumn migration routes and connectivity of Grey Plovers on the East Atlantic Flyway.Our findings also revealed the timing,flight speed, and duration of migrations. Methods:We used ARGOS satellite transmitters to track migration routes of 11 Grey Plovers that were captured at the German Wadden Sea where they had stopped during migration.Birds were monitored for up to 3 years,2011-2014.Results:Monitoring signals indicated breeding grounds in the Taimyr and Yamal regions;important staging sites on the coasts of the southern Pechora Sea and the Kara Sea;and wintering areas that ranged from NW-Ireland to Guinea Bissau.The average distance traveled from wintering grounds to breeding grounds was 5534 km. Migration duration varied between 42 and 152 days;during this period birds spent about 95% of the time at staging sites.In spring most plovers crossed inland Eastern Europe, whereas in autumn most followed the coastline.Almost all of the birds departed during favorable wind conditions within just 4 days (27-30 May) on northward migration from the Wadden Sea.In spring birds migrated significantly faster between the Wadden Sea and the Arctic than on return migration in autumn (12 vs.37 days),with shorter stopovers during the northward passage.Conclusions:Our study shows that satellite tags can shed considerable light on migration strategies by revealing the use of different regions during the annual cycle and by providing detailed quantitative data on population connectivity and migration ti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ual cycle long-distance migration migration speed migration strategy migration timing Satellite transmitters SHOREBIRDS Tracking STOPOVER
下载PDF
超高液相色谱法测定湘味熟食接触材料中苯胺类的迁移量
3
作者 罗雨阳 陈阳桔 石文松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142-144,166,共4页
建立了一种超高液相色谱法测定湘味熟食接触材料中三种苯胺类物质(邻甲氧基苯胺、对氯苯胺和苯胺)迁移量的方法。三种目标化合物采用Waters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3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5 mmol/L,pH=7.0)梯度洗... 建立了一种超高液相色谱法测定湘味熟食接触材料中三种苯胺类物质(邻甲氧基苯胺、对氯苯胺和苯胺)迁移量的方法。三种目标化合物采用Waters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3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5 mmol/L,pH=7.0)梯度洗脱,流速、检测波长和柱温分别为0.6 mL/min,240 nm和35℃,线性范围在0.1~10.0μg/mL,回收率在82.2%~94.3%之间,方法的检测限为0.15~0.50 ng/mL。采用95%乙醇作为湘味熟食模拟物,在40℃和70℃温度条件下进行迁移实验。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湘味熟食 超高液相色谱 迁移量
下载PDF
湘西北奥陶纪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志明 陈建强 +2 位作者 苏文博 龚淑云 李全国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71-478,共8页
有关奥陶纪层序地层研究,在湘西北地区尚属首次.通过对11个剖面详细的野外露头层序界面的辨认、追索以及对亚层序(subsequence)的划分和堆叠形式的识别,将奥陶系初步划分为两个中层序(mesosequence)或... 有关奥陶纪层序地层研究,在湘西北地区尚属首次.通过对11个剖面详细的野外露头层序界面的辨认、追索以及对亚层序(subsequence)的划分和堆叠形式的识别,将奥陶系初步划分为两个中层序(mesosequence)或二级层序,11个正层序(orthosequence)或三级层序.根据层序所确定的海平面升降曲线,可与北美、澳大利亚、华北等地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海平面变化 奥陶纪
下载PDF
湘中锑矿带断裂体系分维及其对成矿流体运移和矿床定位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卢新卫 马东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8-174,共7页
根据分形理论计算了湘中各锑矿带断裂体系的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通过对各矿带断裂体系分维特征与锑矿分布之间关系的分析,发现断裂体系的分维高值区与锑矿分布密集区相对应,这不仅表明断裂是成矿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同时也表明断裂... 根据分形理论计算了湘中各锑矿带断裂体系的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通过对各矿带断裂体系分维特征与锑矿分布之间关系的分析,发现断裂体系的分维高值区与锑矿分布密集区相对应,这不仅表明断裂是成矿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同时也表明断裂体系分维特征是定量描述锑矿床定位及成矿流体运移、聚集条件的一个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维断裂体系 成矿流体运移 矿床定位 湘中锑矿
下载PDF
明清民国时期湖南移民徙居广西及其地理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范玉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9-143,共5页
明清以降,湖南移民大量外迁,广泛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广西也是明清以来湖南移民的重要移居地之一。湖南移民在广西的分布呈现由北到南依次递减的地理特征,省会桂林和靠近湖南的全州、资源、灌阳、兴安等县接受湖南移民最多,桂... 明清以降,湖南移民大量外迁,广泛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广西也是明清以来湖南移民的重要移居地之一。湖南移民在广西的分布呈现由北到南依次递减的地理特征,省会桂林和靠近湖南的全州、资源、灌阳、兴安等县接受湖南移民最多,桂西北和桂中地区构成了湖南移民的第二分布圈,在桂东南、桂南和桂西地区,湖南移民的分布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移民 迁移 地理特征 广西
下载PDF
古代湘桂走廊的人口迁移与社会发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周建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29-133,共5页
湘桂走廊自古以来为南来北往必经之地 ,是中原与岭南联系的通道。在古代 ,大批从北方南下迁移的人口通过湘桂走廊进而扩散到岭南各地。人口迁移活动给这一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表现在 :劳动力增加、大量土地的开垦... 湘桂走廊自古以来为南来北往必经之地 ,是中原与岭南联系的通道。在古代 ,大批从北方南下迁移的人口通过湘桂走廊进而扩散到岭南各地。人口迁移活动给这一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表现在 :劳动力增加、大量土地的开垦、农作物品种的增多、交通的发展、城镇的兴起、桂剧和彩调等地方剧种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桂走廊 社会发展 人口迁移 古代
下载PDF
湖南人在老挝的迁移与适应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大鸣 张恩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57,共6页
湖南人先后经历了从湖南到云南再到老挝的迁徙历程,对其迁徙过程以及文化适应情况的调查研究表明,国家力量和市场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湖南人在融入老挝社会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工具性和功利性,具有较明显的区隔。
关键词 迁移历程 文化适应 老挝湖南人
下载PDF
试论唐宋移民对湖南经济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薛政超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05-107,共3页
在唐宋时期,移民不仅加快了湖南地域传统农垦地带的开垦,而且促进了原来较少开发的边僻地区的开垦,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移民的鼓励与倡导下,铸造、丝织和制茶等手工艺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商业在特定时期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关键词 移民 经济 唐宋 湖南
下载PDF
唐宋时期湖南的少数民族移民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政超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唐宋时期湖南地域的少数民族移民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少数民族战俘在湖南的安置,二类是湖南溪洞首领在内地的安置,三类是溪洞之民迁移省地,且人数最多。少数民族移民对湖南民族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 移民 少数民族 唐宋 湖南
下载PDF
移民与族际冲突——东汉时期武陵、长沙、零陵三郡“蛮变”动因浅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韦东超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2-65,共4页
东汉时期武陵、长沙、零陵三郡土著"蛮人"曾多次武装反抗当地官府的统治,以往的研究者在论及其动因时,大多仅在当地官府的压迫和剥削这一层面上做文章。本文以为,三郡"蛮变"具有深刻的移民背景,由中原汉族移民的大... 东汉时期武陵、长沙、零陵三郡土著"蛮人"曾多次武装反抗当地官府的统治,以往的研究者在论及其动因时,大多仅在当地官府的压迫和剥削这一层面上做文章。本文以为,三郡"蛮变"具有深刻的移民背景,由中原汉族移民的大量迁入而引发的族际冲突,可能是三郡"蛮变"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湖南 盘瓠蛮 "蛮变" 移民 族群 冲突
下载PDF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对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文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00-1802,共3页
新型工业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会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难题。通过采取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激发农村劳动力对农业生产的热情,有序推进小城镇建设,全面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等措施将有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农村 新型工业化 劳动力转移 湖南
下载PDF
山水文化格局视阈中的湖湘文化特质述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文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02-106,共5页
由存在和历史的二维时空来看湖湘文化,它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典型的山水文化格局。湖湘山水文化格局主要包含了蛮夷文化、迁谪文化、书院文化、仙道文化等丰富的湖湘地域文化特质。爬梳厘清其源流则是:战国时期的荆楚文化、先秦以下的流贬... 由存在和历史的二维时空来看湖湘文化,它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典型的山水文化格局。湖湘山水文化格局主要包含了蛮夷文化、迁谪文化、书院文化、仙道文化等丰富的湖湘地域文化特质。爬梳厘清其源流则是:战国时期的荆楚文化、先秦以下的流贬制度、宋明理学思潮的传播、湖湘山水的地域特征及其相对的封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文化 蛮夷文化 迁谪文化 书院文化 仙道文化
下载PDF
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稀土元素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正庚 余景明 +3 位作者 刘升友 曾德斌 雷鸣波 滕雁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0-280,共11页
对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稀土元素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成矿过程中 ,稀土元素发生了从近矿围岩向含矿断裂带或成矿热液的迁移 ;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地层围岩 ,且具多源性 ;矿化程度不同的层脉石英矿石中的稀土总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同... 对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稀土元素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成矿过程中 ,稀土元素发生了从近矿围岩向含矿断裂带或成矿热液的迁移 ;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地层围岩 ,且具多源性 ;矿化程度不同的层脉石英矿石中的稀土总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同时指出了将热液金矿床中石英脉内稀土总含量作为找矿标志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溪金矿锑钨矿床 稀土元素 定向迁移 找矿标志
下载PDF
“湖广填四川”:背景、进程与影响再窥
15
作者 王征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8-72,共5页
四川民间向来有“湖广填四川”的说法。此乃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流民迁徙活动之一。明清之际,先后由湖广向四川移民,既有统治者加强统治的考虑,也有内在的经济动因;其中既有政府行政手法推动,也有政府因势利导,引导进行。“湖广填四... 四川民间向来有“湖广填四川”的说法。此乃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流民迁徙活动之一。明清之际,先后由湖广向四川移民,既有统治者加强统治的考虑,也有内在的经济动因;其中既有政府行政手法推动,也有政府因势利导,引导进行。“湖广填四川”对四川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广填四川 移民 流民迁徙
下载PDF
湖南桃江锰矿对溶液中As(Ⅴ)和As(Ⅲ)的去除及迁移行为对比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剑汶 李文旭 +1 位作者 谌书 刘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01-1810,共10页
锰氧化物对砷的去除有着环境和地球化学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批实验和柱实验研究湖南桃江锰矿对溶液中As(Ⅴ/Ⅲ)的去除行为差异和迁移行为.Langmuir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锰矿对As(V)和As(Ⅲ)的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32mg·g^-1和0.30mg... 锰氧化物对砷的去除有着环境和地球化学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批实验和柱实验研究湖南桃江锰矿对溶液中As(Ⅴ/Ⅲ)的去除行为差异和迁移行为.Langmuir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锰矿对As(V)和As(Ⅲ)的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32mg·g^-1和0.30mg·g^-1.As(Ⅴ/Ⅲ)在锰矿表面的动力学符合拟二阶动力学模型,表明锰矿吸附As(Ⅴ/Ⅲ)均属于化学吸附,受化学反应速率控制;反应吸附速率常数K2[As(Ⅴ)]>K2[As(Ⅲ)],表明锰矿对As(Ⅴ)的吸附速率更快.锰矿在氧化As(Ⅲ)时,溶液中As(Ⅲ)减少速率与溶液中Mn浓度变化非常一致,表明砷的氧化行为与锰矿相关.CDE和Thomas吸附模型拟合As(Ⅴ)和As(Ⅲ)的迁移行为表明,Mn^2+、Al^3+、PO4^3-和SiO3^2-均会降低锰矿的最大吸附量和滞留因子,其中Al^3+对As(Ⅲ)的吸附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最大吸附量下降至0.002mg·g^-1,对As(Ⅴ)的拮抗作用相对较弱,而PO4^3-和SiO3^2-对As(Ⅴ/Ⅲ)在柱实验中的拮抗作用相近.研究为就地处理湖南地表和地下水砷污染提供了新的处理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锰矿 吸附 迁移 湖南桃江
下载PDF
湘东北冷家溪群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9
17
作者 柏道远 蒋启生 +2 位作者 李彬 姜文 李银敏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26,共14页
冷家溪群是江南造山带湖南段的最早物质纪录,其沉积构造背景及相关的钦杭结合带位置尚存争议。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湘东北金井地区冷家溪群早期-中期相对新鲜砂岩采样进行系统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进而按时代先后对砂岩分... 冷家溪群是江南造山带湖南段的最早物质纪录,其沉积构造背景及相关的钦杭结合带位置尚存争议。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湘东北金井地区冷家溪群早期-中期相对新鲜砂岩采样进行系统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进而按时代先后对砂岩分组并进行地球化学研究,以此探讨沉积期盆地性质及大地构造格局。金井地区冷家溪群砂岩的主量元素组成变化较大,SiO2质量分数总体较低、Al2O3质量分数和Al2O3/SiO2比值较高、K2O/Na2O比值高且变化大。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铕负异常明显等特征暨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形态与典型的后太古宙页岩和上陆壳相似。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沉积环境为弧后盆地,且早期易家桥组和潘家冲组的成熟度较高,主要来源于北邻构造相对稳定的扬子陆块南缘;中期雷神庙组-黄浒洞组的成熟度较低,可能更多来源于南邻构造相对活动的大陆岛弧。各组地层构造环境微量元素判别图解均显示为大陆岛弧环境,但从微量元素特征对母岩的继承性分析,仍反映出弧后盆地环境;有关微量元素参数的相对大小指示早期沉积环境为活动陆缘、中期沉积环境为大陆岛弧,与主量元素特征反映的信息一致。根据上述地球化学证据,提出冷家溪期构造格局与演化过程:早期受古华南洋板块向北西高角度俯冲影响,弧后软流圈上涌导致岩石圈伸展而形成宽阔的弧后盆地,金井地区处于盆地北部而主要接受北邻扬子陆块来源沉积;中期古华南洋板块俯冲角度变缓并推动大陆岛弧向北西运移,弧后盆地收缩,金井地区因构造迁移而主要接受南邻大陆岛弧来源沉积。结合区域资料,认为弧后盆地南邻大陆岛弧大体在安仁-双牌一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家溪群 地球化学特征 弧后盆地 构造迁移 湘东北
下载PDF
湖南不同生态烟区主要虫害发生动态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伍绍龙 周志成 +4 位作者 彭曙光 杨佳蒴 单雪华 彭德元 周孚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0-84,共5页
为深入分析湖南不同生态烟区主要虫害的发生动态差异,进而根据当年某一生态区的虫害表现,指导其他生态区的虫害防控,于2014—2016年定点调查了湘中南(衡阳衡南)和湘西北(张家界慈利)2个生态烟区害虫的迁飞和危害情况。结果表明:湘中南... 为深入分析湖南不同生态烟区主要虫害的发生动态差异,进而根据当年某一生态区的虫害表现,指导其他生态区的虫害防控,于2014—2016年定点调查了湘中南(衡阳衡南)和湘西北(张家界慈利)2个生态烟区害虫的迁飞和危害情况。结果表明:湘中南生态烟区烟蚜、小地老虎、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迁飞时间分别为2月上旬—5月中旬、2月中旬—4月底、3月底—5月上旬和4月中旬—6月中旬,危害时间分别为4月初—5月底、3月下旬—4月中旬、4月下旬—5月底和5月中旬—6月下旬,湘西北生态烟区的害虫迁飞和危害时间相对湘中南总体上延后15~30 d。3 a中湘中南生态烟区烟蚜年度累积诱集数量显著小于湘西北,而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诱集数量显著大于湘西北,且多数年份湘中南烟蚜和烟青虫最大发生量显著大于湘西北。不同生态烟区以及不同年份的害虫诱集量和发生量之间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区 虫害 发生动态 迁飞 发生量 湖南
下载PDF
后移民时期湖南三峡移民语言生态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振中 肖素英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84-90,共7页
文章着力思考对后移民时期湖南三峡移民语言生态研究的若干问题。首先是研究中必须厘清的四组密切关联的概念;其次是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和趋势及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再次是研究的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最后是研究的重点、难点及思路... 文章着力思考对后移民时期湖南三峡移民语言生态研究的若干问题。首先是研究中必须厘清的四组密切关联的概念;其次是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和趋势及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再次是研究的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最后是研究的重点、难点及思路、方法。这对全国范围内三峡移民语言生态研究及其他相关问题研究都具有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移民时期 湖南三峡移民 语言生态研究 问题思考
下载PDF
湖南鸟类分布新纪录——靴隼雕
20
作者 胡珂 康祖杰 +2 位作者 贺春容 罗堯 杨道德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52-1254,共3页
2020年5月2日,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29°58′28.84″N,110°52′26.33″E)观察并拍摄到1只鹰科(Accipitridae)鸟类。经查阅文献和对比该鸟的形态特征,鉴定为靴隼雕(Hieraaetus pennatus),为湖南省新纪录鸟种。靴隼... 2020年5月2日,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29°58′28.84″N,110°52′26.33″E)观察并拍摄到1只鹰科(Accipitridae)鸟类。经查阅文献和对比该鸟的形态特征,鉴定为靴隼雕(Hieraaetus pennatus),为湖南省新纪录鸟种。靴隼雕在中国种群数量稀少,本次的分布位点位于其春季迁徙路线上,对研究其迁徙及其保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靴隼雕 省新纪录 迁徙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