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th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Low Hilly Areas of Sichuan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Overall Planning of Lianjie Town in Weiyuan County
1
作者 CHEN Shaoqi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5年第6期26-30,共5页
Taking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Lianjie Town, Weiyuan County for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w hilly areas in Sichuan and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 Taking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Lianjie Town, Weiyuan County for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w hilly areas in Sichuan and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explored the path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from 5 perspectives, namely accelerating industrial upgrading, optimiz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breaking through the dual system, industry back-feeding town, and protecting ecological backgr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action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city low hilly area
下载PDF
Reg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 of Farmers' Land Use Behavior
2
作者 Limin HUANG Chengwu LIU Guangping DI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3年第10期43-46,50,共5页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and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on farmers,we conduct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land use behavior of farmers in the Jianghan Plain and the hilly areas of Xianning City in Hubei Province.We find that...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and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on farmers,we conduct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land use behavior of farmers in the Jianghan Plain and the hilly areas of Xianning City in Hubei Province.We find that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agricultural land and level of agricultural labor output in the plain areas are higher than in the hilly areas;at the same time,the degree of mecha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utilization and farmers'land use scale are larger in the plain areas.But the crop type in the plain areas is single,and the decline rate of the growing area of food crops is higher in recent twenty years;meanwhile,the material input costs and opportunity cost of labor for the agricultural land utilization in the plain areas are greater than in the hilly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mers’ Land use BEHAVIOR plain areas hilly areas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collection purification filtration system of channel upon groundwater quality about freeway
3
作者 QIN Ren-jie ZHANG Bao-jing LIU Zhao-hu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9年第7期1-5,共5页
At present, it is usually used the method that elevating the height of embankment to design passages of freeway to avoid transverse traffic disturbance in plain areas of China. But when design low embankment, it is di... At present, it is usually used the method that elevating the height of embankment to design passages of freeway to avoid transverse traffic disturbance in plain areas of China. But when design low embankment, it is difficulty for drainage or setting passages and culverts. Hengshui to Darning freeway in Hebei provence (Heng-Da freeway) is one section of Dalian to Guangzhnu freewa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climate, geology, hydrology and low water table, good permeability stratum soil and its little and mass rain fall and deep drinking water well in the plain areas of North China when design low embankment of Heng-Da freeway, puts forward the drainage methods of water collecting filtration system to solve the drainage problem of passages and culverts, aiming at the type and the measures of the pollution on the surface, the channel collection purification infiltration system of highway uses the single composite technology of aerobic and oxygen to digest - precipitation-absorption of artificial materials percolation of soil to deal with the pollution of the rain on the road (the composite technology use the vermiculite as the material of infiltration), which be controlled in the drinking range of the water standard. It not only efficiently solved the problem of water collected in the channel, but also supplied the groundwater. It has reached the environment-friendly road construction purpose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friendly" 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in areas of North China FREEWAY low embankment VERMICULITE collection purification infiltration system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LiDAR Data for Hydrologic Assessments of Low-Gradient Coastal Watershed Drainage Characteristics
4
作者 Devendra Amatya Carl Trettin +1 位作者 Sudhanshu Panda Herbert Ssegane 《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2013年第2期175-191,共17页
Documenting the recovery of hydrologic functions following perturbations of a landscape/watershed is important to address issues associated with land use change and ecosystem restoration. High resolution LiDAR data fo... Documenting the recovery of hydrologic functions following perturbations of a landscape/watershed is important to address issues associated with land use change and ecosystem restoration. High resolution LiDAR data for the USDAForestServiceSanteeExperimentalForestin coastalSouth Carolina,USAwas used to delineate the remnant historical water management structures within the watersheds supporting bottomland hardwood forests that are typical of the re- gion. Hydrologic functions were altered during the early1700’s agricultural use period for rice cultivation, with changes to detention storage, impoundments, and runoff routing. Since late1800’s, the land was left to revert to forests, without direct intervention. The resultant bottomlands, while typical in terms of vegetativ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still have altered hydrologic pathways and functions due to the historical land use. Furthermore, an accurate estimate of the watershed drainage area (DA) contributing to stream flow is critical for reliable estimates of peak flow rate, runoff depth and coefficient, as well as water and chemical balance. Peak flow rate, a parameter widely used in design of channels and cross drainage structures, is calculated as a function of the DA and other parameters. However, in contrast with the upland watersheds, currently available topographic maps and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DEMs) used to estimate the DA are not adequate for flat, low-gradient Coastal Plain (LCP) landscape.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a case study of a 3rd order watershed (equivalent to 14-digit hydrologic unit code (HUC)) at headwaters of east branch of Cooper River draining to Charleston Harbor, SC to assess the drainage area and corresponding mean annual runoff coefficient based on various DEMs including LiDAR data. These analyses demonstrate a need for application of LiDAR-based DEMs together with field verification to improve the basis for assessments of hydrology, watershed drainage characteristics, and modeling in the L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tee Experimental Forest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DEM) Drainage area Drainage Network low-Gradient Coastal plain (LCP)
下载PDF
丘陵山地小型窄幅分段式大豆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5
作者 罗宏博 王建吉 +2 位作者 连潇 耿宝龙 李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293,共11页
针对丘陵山地大豆收获小型宜机机具缺乏、损失率和破损率高等问题,设计一种丘陵山地小型窄幅分段式大豆收获机,该装置主要由拨禾轮、往复式割刀、输送链板等部件组成,主要围绕丘陵山地地貌特征、大豆植物生理学特性、收获及作业过程装... 针对丘陵山地大豆收获小型宜机机具缺乏、损失率和破损率高等问题,设计一种丘陵山地小型窄幅分段式大豆收获机,该装置主要由拨禾轮、往复式割刀、输送链板等部件组成,主要围绕丘陵山地地貌特征、大豆植物生理学特性、收获及作业过程装备的动力学行为,优化拨禾轮的转速、安装高度、割刀往复速度、割刀和输送链板结构等参数。基于响应面单因素试验研究各因素对损失率、破损率影响的显著性大小顺序为:拨禾轮转速>割刀切割速度>拨禾轮高度。通过参数优化分析,确定大豆收获的最优作业参数组合为:拨禾轮转速51 r·min^(-1)、拨禾轮高度78 cm、割刀切割速度1.5 m·s^(-1),预测损失率为1.57%,破损率为1.4%。在最优工况下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收获机损失率由最高2.21%降为1.60%,破损率由最高2.03%降为1.35%,各指标实测值与模型优化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3%,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收获机 丘陵山地 窄幅低损分段式 设计 试验
下载PDF
赣南低山丘陵区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空间分异及其驱动力探测--以寻乌县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肖思成 陈美球 +1 位作者 程旭东 赖昭豪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5-316,共12页
为刻画赣南低山丘陵区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空间分布差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科学管控“非粮化”,本研究以江西省寻乌县为例,采用地理探测器因子检测、交互作用检测等方法揭示赣南低山丘陵区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空间分异特征及其... 为刻画赣南低山丘陵区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空间分布差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科学管控“非粮化”,本研究以江西省寻乌县为例,采用地理探测器因子检测、交互作用检测等方法揭示赣南低山丘陵区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空间分异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2020年寻乌县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水平为19.42%,以耕地转为林地和园地为主。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空间分异与耕地本底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区位、政策环境4个维度的因子均显著相关,而地形、农田基础设施条件、耕地连片度是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空间分异的主导驱动因子。不同农业产业类型“非粮化”的关键驱动因子不同,多数因子对耕地发展林果业和设施农业的驱动方向相反,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因子交互作用均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研究表明,赣南低山丘陵区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空间分异明显,需要管控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总量并客观分类处置,本研究为“非粮化”分类监测和客观处置提供了参考,为低山丘陵区优化农业资源要素配置和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 低山丘陵区 空间分异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基于高塔数据的山区丘陵与平原湖区风能参数差异分析
7
作者 许杨 陈正洪 +1 位作者 申彦波 孟丹 《南方能源建设》 2024年第1期19-32,共14页
[目的]为促进风能资源开发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内陆地区风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文章重点分析山区丘陵与平原湖区主要风能参数特征及差异。[方法]选用11个塔高为90~150 m的测风塔1整年观测资料,对湖北省山区、丘陵、平原及... [目的]为促进风能资源开发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内陆地区风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文章重点分析山区丘陵与平原湖区主要风能参数特征及差异。[方法]选用11个塔高为90~150 m的测风塔1整年观测资料,对湖北省山区、丘陵、平原及湖区等5种不同地形形态下的主要风能参数特征及差异进行探讨。[结果]分析结果表明:(1)各塔高层风速日变幅在1.0~2.3 m/s,山区丘陵地形下变幅明显大于平原湖区,且各层变化趋于一致,均为白天小晚上大,平原湖区低层风速日变化与高层特征相反,为白天大晚上小;(2)各塔综合风切变指数在0.055~0.328之间,在山区丘陵地形下大于平原湖区,风切变指数日变幅在0.063~0.378,变化特征为白天小晚上大,平原湖区风切变日变幅明显大于山区丘陵,大风情况下的风切变在山区丘陵地形下分布较为离散,平原湖区地形下则相对较为集中,基本稳定在0.1~0.2之间;(3)各塔高层有效风速段年平均湍流强度为0.13~0.18,山区地形下大于平原湖区,各塔湍流强度日变幅在0.07~0.15,变化特征均为白天大晚上小,但山区丘陵地形下变幅明显大于平原湖区。[结论]不同地形下的风能资源特征在动力和热力作用下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差异,分析结果可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资源 测风塔 特征分析 山区丘陵 平原湖区 参数差异
下载PDF
平原丘陵地区城市内涝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8
作者 李霖 李磊 +1 位作者 翟泽冰 夏清 《西北水电》 2024年第3期9-14,共6页
为应对日益严重的平原丘陵城市内涝问题,在梳理近年来平原丘陵地区内涝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气候、地形、城市化、排水管网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平原丘陵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并从产汇流管控、排水管理、应急预警和规划管理方面提... 为应对日益严重的平原丘陵城市内涝问题,在梳理近年来平原丘陵地区内涝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气候、地形、城市化、排水管网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平原丘陵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并从产汇流管控、排水管理、应急预警和规划管理方面提出了相对应的城市治理对策。最终认识到治理平原丘陵城市内涝是持久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协同作用,可为平原丘陵地区城市的内涝治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平原丘陵地区 内涝成因 治理对策
下载PDF
辽西低山丘陵区坡面暴雨产流产沙过程及水保效益
9
作者 白文强 周凤艳 +1 位作者 李刚 陶佳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1,68,共8页
基于辽西低山丘陵区二道岭小流域坡面径流和泥沙现场观测,研究暴雨条件下(7·28暴雨)6种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及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在暴雨过程中,与裸地相比,耕作措施中的顺垄耕作缩短了初始产流时间,工程措施... 基于辽西低山丘陵区二道岭小流域坡面径流和泥沙现场观测,研究暴雨条件下(7·28暴雨)6种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及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在暴雨过程中,与裸地相比,耕作措施中的顺垄耕作缩短了初始产流时间,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延长了初始产流时间。不同措施的产流产沙过程和雨强变化趋势相似,横垄耕作的径流和含沙量与雨强存在延后现象。在暴雨条件下,以裸地作为对照,林草措施具有良好的减流减沙效果,而农业措施的顺垄耕作则增大了产流产沙作用,加剧了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辽西低山丘陵区 水土保持措施 径流泥沙 水土保持效益
下载PDF
冀东燕山山前低山丘陵区矿山迹地宜耕适宜性评价研究
10
作者 姚玉镯 高艳军 +4 位作者 马猛 李商 陈康怡 栗业 孙晓轩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7-104,共8页
本文针对燕山山前低山丘陵区矿山迹地的宜耕适宜性进行了科学评价。通过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矿山迹地的影响进行分析,明确了宜耕适宜性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并构建了一套评价框架。评价方法依托现有的理论与进展,在详细的数据搜集与分析... 本文针对燕山山前低山丘陵区矿山迹地的宜耕适宜性进行了科学评价。通过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矿山迹地的影响进行分析,明确了宜耕适宜性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并构建了一套评价框架。评价方法依托现有的理论与进展,在详细的数据搜集与分析基础上,综合采用了多因素评价技术进行宜耕地的识别和分类。对矿山迹地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通过案例研究与实地验证反映了评价方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本文研究不仅为复垦矿山迹地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也为同类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恢复提供了方法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山前低山丘陵区 矿山迹地 宜耕适宜性评价 多因素评价技术 土地利用规划 生态恢复
下载PDF
低山丘陵地区市政道路的BIM正向设计
11
作者 李诗宇 钱治杭 韩劲甫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4期290-293,I0020,共5页
低山丘陵地区的市政道路设计不同于平原地区,存在高桥隧比、平纵线形受地形与造价限制等问题,还需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生态影响.结合成都市东西城市轴线龙泉山段道路的设计方案,论述设计低山丘陵地区市政道路线形时的控制要点,并结合... 低山丘陵地区的市政道路设计不同于平原地区,存在高桥隧比、平纵线形受地形与造价限制等问题,还需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生态影响.结合成都市东西城市轴线龙泉山段道路的设计方案,论述设计低山丘陵地区市政道路线形时的控制要点,并结合BIM应用在前期方案设计中对道路线形进行直观展示,以实现对项目功能与造价的合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山丘陵地区 市政道路 线形设计 高桥隧比 BIM应用
下载PDF
柏木低效林林窗自然更新状态与人工更新状态植物多样性对比研究——以川中丘陵区为例
12
作者 潘业田 陈玥 +2 位作者 吴茜 刘朔 张翠翠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1期69-75,共7页
林窗是森林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也是森林群落演替过程的重要环节,对生态系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为研究柏木低效林林窗自然更新状态与人工更新状态生物多样性,2021年3月砍伐形成50、100、150、200 m24种面积的林窗,并设置CK对... 林窗是森林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也是森林群落演替过程的重要环节,对生态系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为研究柏木低效林林窗自然更新状态与人工更新状态生物多样性,2021年3月砍伐形成50、100、150、200 m24种面积的林窗,并设置CK对照组。2021年7月、2022年7月2次采用样方调查法以林下植物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大小林窗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和分析,在自然更新状态林窗中共记录植物11892株,49种,分属46属27科,在人工更新状态林窗中共记录植物15325株,56种,分属52属31科。分析结果表明,以人工更新状态下和自然更新状态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Simpson优势度为指标进行评价,柏木林窗林下植物的多样性在人工更新状态下优于自然更新状态下的林窗。因此,合理地进行间伐、树种引入、上层透光抚育等结构调控改善林分结构,有助于提高林分生物多样性,是柏木低效林经营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林窗 柏木低效林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红层缓丘区造地工程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13
作者 李鹏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5期204-207,共4页
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导致人工围海造地、削峰填谷等工程不断增多,造地工程在不同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下所面临着不同的工程技术难题。文章结合四川某红层缓丘区造地工程的实际情况,参考后期场地内建筑物的重要性程度,探讨了造地工... 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导致人工围海造地、削峰填谷等工程不断增多,造地工程在不同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下所面临着不同的工程技术难题。文章结合四川某红层缓丘区造地工程的实际情况,参考后期场地内建筑物的重要性程度,探讨了造地工程工后沉降控制标准、处治方法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缓丘区 造地工程 工后沉降
下载PDF
低山丘陵盆地区农用地整理潜力分级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婉晶 陈艳华 +2 位作者 黄锦东 邓敏生 伍宏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6-140,共5页
为探讨低山丘陵盆地区农用地整理潜力分级模式,在MAPGIS软件的技术支持下,综合处理研究区土地利用基础数据,针对低山丘陵盆地区土地资源现状特点,综合考虑自然、区位、经济、社会等因素,通过分析地形坡度、耕地等级和耕地区位条件,在常... 为探讨低山丘陵盆地区农用地整理潜力分级模式,在MAPGIS软件的技术支持下,综合处理研究区土地利用基础数据,针对低山丘陵盆地区土地资源现状特点,综合考虑自然、区位、经济、社会等因素,通过分析地形坡度、耕地等级和耕地区位条件,在常用潜力分级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增加耕地面积、增加耕地系数和耕地区位指数的三指标综合分析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福建省明溪县农用地整理潜力测算研究,研究结果更加贴近实际,Ⅰ、Ⅱ、Ⅲ级潜力镇可分别增加耕地面积329.41,144.03,77.21hm2,以期为地方农用地整理提供更好的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整理 低山丘陵盆地区 潜力分级 MAPGIS 明溪县
下载PDF
豫西低山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陡坡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沛松 王健胜 +3 位作者 楚纯洁 蒋有绪 郭泉水 文祯中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8-212,229,共6页
对豫西低山丘陵区陡坡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人工草地、自然荒草地、柏树林地、人工女贞林地和桃树林地)下土壤部分理化性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干扰活动会加速陡坡地土壤质量退化。5种土地利用方式间土壤... 对豫西低山丘陵区陡坡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人工草地、自然荒草地、柏树林地、人工女贞林地和桃树林地)下土壤部分理化性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干扰活动会加速陡坡地土壤质量退化。5种土地利用方式间土壤理化指标除速效磷含量外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近自然状态的柏树林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C/N、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土壤电导率均最高,全钾含量也较高,仅次于人工草地,pH值接近于7;人工草地、人工女贞林地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磷含量和土壤电导率较低,与其他用地方式间差异显著(P<0.05)。陡坡地植被郁闭度和盖度对土壤全钾含量的影响较大,林地速效钾含量高于草地。因此,在豫西低山丘陵区35°以上陡坡地不宜作为人工草地和人工景观林地,建议将柏树作为生态恢复的优先选择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低山丘陵区 陡坡地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理化性状
下载PDF
西南典型低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与整治规划分区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焦欢 周启刚 +2 位作者 李辉 国洪磊 马培钧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4-209,共6页
农村居民点作为我国城乡二元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居民点适宜程度的高低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研究以重庆市石柱县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农村居民点变化数据、DEM数据以及相关规划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建立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体系对... 农村居民点作为我国城乡二元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居民点适宜程度的高低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研究以重庆市石柱县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农村居民点变化数据、DEM数据以及相关规划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建立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体系对石柱县居民点适宜进行评价,再结合评价结果和相关规划进行石柱县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分区研究。结果表明:石柱县农村居民点适宜程度总体较好,不同空间分布上适宜度差异性明显,在经济发展状况好地势平坦区域适宜度较高;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点整治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势起伏大的区域亟需重点整治,经济发展较为平缓的区域主要以内部改造为主,而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需依据其各自的环境因素通过城镇化改造和重点区域重点整治的方式共同作用;西南低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巨大。该研究对实现典型山地丘陵区的农村居民点因地制宜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适宜性 整治规划 低山丘陵区
下载PDF
长江上游绵阳官司河流域低山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雪仙 慕长龙 +3 位作者 张发会 陈俊华 朱志芳 郑绍伟 《四川林业科技》 2009年第6期28-33,共6页
本文用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度指数(Pielou指数)、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Menhinick指数)对绵阳官司河流域5种不同的人工林进行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植被恢复,各林分类型生物多样性都有所提高,... 本文用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度指数(Pielou指数)、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Menhinick指数)对绵阳官司河流域5种不同的人工林进行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植被恢复,各林分类型生物多样性都有所提高,同时水土保持效益也明显提高,土壤侵蚀量减少了42%;在5种植被类型中,乔木层中以针阔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最高,灌木层以松柏混交林和麻栎林的生物多样性最高,草本层以松柏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最高;5种植被类型中,灌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以针阔混交林最大为1 849.37 kg.hm-2,马尾松纯林最小为747.37 kg.hm-2,其大小顺序为:针阔混交林>柏木纯林>栎类林>松柏混交林>马尾松纯林;草本层植物地上部分部总生物量大小顺序为:松柏混交林>柏木纯林>栎类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纯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植被类型 防护林 低山丘陵区 生物量
下载PDF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区域差异分析——以湖北省平原和丘陵地区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利民 刘成武 定光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5期6948-6951,共4页
基于农户调查数据和统计资料,对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和湖北省咸宁市丘陵地区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平原地区农地利用率和农业劳动力产出水平均高于丘陵地区,同时平原地区农地利用的机械化程度更高,农户土地利用规模... 基于农户调查数据和统计资料,对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和湖北省咸宁市丘陵地区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平原地区农地利用率和农业劳动力产出水平均高于丘陵地区,同时平原地区农地利用的机械化程度更高,农户土地利用规模更大。但平原地区农作物种类更单一,近30年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的比率也更大,且平原地区农地利用的物质投入成本和劳动力机会成本也大于丘陵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 平原地区 丘陵地区 区域差异
下载PDF
不同坡度及坡向条件下的土壤侵蚀特征研究——以淮河北部支流低山丘陵区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楠楠 梁亚红 +1 位作者 张久铭 马丽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3755-3759,共5页
借助RS和GIS技术获取研究区土壤侵蚀的相关影响因子,运用RUSLE土壤侵蚀模型,计算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进行侵蚀强度分级,并探讨不同坡度和坡向条件下的土壤侵蚀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 173.755 t/(km2·a),年侵... 借助RS和GIS技术获取研究区土壤侵蚀的相关影响因子,运用RUSLE土壤侵蚀模型,计算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进行侵蚀强度分级,并探讨不同坡度和坡向条件下的土壤侵蚀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 173.755 t/(km2·a),年侵蚀总量约9.56×107t;约96%的区域为微度侵蚀;轻度以上侵蚀主要发生在西部和北部的低山丘陵区,侵蚀土壤面积占总面积的3.32%,但泥沙流失量的比重为72.024%,是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区域;随着坡度的增加,侵蚀面积呈先减小后增大而后又减小的趋势,8°~15°坡度带是土壤侵蚀状况的转折点;不同坡向条件下,土壤侵蚀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半阳坡、阳坡、阴坡和平地,半阳坡侵蚀面积约占总侵蚀面积的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坡度 坡向 低山丘陵区 淮河
下载PDF
基于判别分析的湖北省马铃薯晚疫病气象风险等级预报模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汤阳 刘可群 +3 位作者 杨俊杰 邓环环 邓爱娟 车俊志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8期74-78,共5页
开展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气象风险等级中长期预报方法研究,以期为科学防控晚疫病提供依据。对湖北省2011—2019年平原低山丘陵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并利用2011... 开展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气象风险等级中长期预报方法研究,以期为科学防控晚疫病提供依据。对湖北省2011—2019年平原低山丘陵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并利用2011—2017年数据及判别分析方法,结合人为防治因子建立了平原低山丘陵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气象风险等级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晚疫病发病率与3月中旬最低气温、4月上旬日照时数以及4月下旬风速相关性较好(P<0.05),晚疫病发病率模型自身回代及交叉验证准确率分别为75.9%和75.3%,2018—2019年试报准确率达到61.7%。晚疫病发病率气象风险等级预报模型能够基本满足业务服务需求,通过预测马铃薯晚疫病当年发病情况可以为农技人员提前开展晚疫病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疫病 判别分析 平原低山丘陵区 预报模型 交叉验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