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昌祚《燕山叢録·長安里語》南北音解
1
作者 王棟 蔣冀騁 《文献语言学》 2024年第1期212-227,286,共17页
徐昌祚的《燕山叢録·長安里語》是記録明代晚期北京話的一部重要文獻,其中93條音注材料反映了當時南、北語音的特點。通過對材料的分析和比證,文章認爲作者所謂“長安里語”實際包括北音和吴音兩種,北音反映的是北京土話,吴音特點... 徐昌祚的《燕山叢録·長安里語》是記録明代晚期北京話的一部重要文獻,其中93條音注材料反映了當時南、北語音的特點。通過對材料的分析和比證,文章認爲作者所謂“長安里語”實際包括北音和吴音兩種,北音反映的是北京土話,吴音特點則和燕王遷都、吴語區移民有關。而“南音”是一種層次複雜的讀書音系,主體框架是《洪武》的音系,同時摻雜《禮部韻略》等傳統韻書和一點時音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徐昌祚 長安里語 南音 北音
下载PDF
从“文风底色”到“儒商叠色”——明清顺德园林发展历程
2
作者 张凤娟 林叶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8期49-54,共6页
作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清晖园所在地的顺德,明代前期已形成园林营建传统,至清代中期进入鼎盛期。园林作为文学发生地,与文学、教育共生,“文风底色”贯穿明清园林发展历程。与此同时,明末清初园林叠加“遗民瑰色”,成为明代遗民的精神家... 作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清晖园所在地的顺德,明代前期已形成园林营建传统,至清代中期进入鼎盛期。园林作为文学发生地,与文学、教育共生,“文风底色”贯穿明清园林发展历程。与此同时,明末清初园林叠加“遗民瑰色”,成为明代遗民的精神家园。清代中后期园林叠加“儒商混色”,园主身份由进士学者,到文人、豪商并存,儒商并重,园林既体现文学艺术性,亦带有珠三角生活的世俗性和商业性的文化特质。该文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和把握,以顺德为个案分析,考察岭南园林明代、清初、清代中后期三个阶段的艺术实践状态,为岭南园林史研究提供鲜活的区域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晖园 南园 岭南园林 遗民 商业 广东顺德
下载PDF
Private Charities in the Region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3
作者 王卫平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0年第1期103-115,194,共14页
关键词 Private Charities in the Region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原文传递
明遗民吴中蕃的人生出处及诗歌表述 被引量:1
4
作者 段宁 《齐鲁学刊》 2023年第3期153-160,共8页
明遗民吴中蕃入清后经历了出仕南明、屡却清聘、仕吴三桂、两度修志等有关遗民出处之大事,并在其诗作中留下了真切详实的行踪,展现了其入清五十年中的感受、认知、态度及心态变化。在明遗民拒不仕清、坚守气节、怀抱用世之心的基础上,... 明遗民吴中蕃入清后经历了出仕南明、屡却清聘、仕吴三桂、两度修志等有关遗民出处之大事,并在其诗作中留下了真切详实的行踪,展现了其入清五十年中的感受、认知、态度及心态变化。在明遗民拒不仕清、坚守气节、怀抱用世之心的基础上,吴中蕃又有自己更为具体的出处观。其人生中后期至晚年的心态经历了由亡国“遗民”向盛世“逸民”的过渡,但其又并非纯粹的“逸民”。吴中蕃一生以“遗民”和“诗人”自居,在进退出处、辞受取舍之间,其不变的是遗民气节的坚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中蕃 明遗民 人生出处 诗歌表述 易代之际
下载PDF
明末清初钱塘江口段摆动对南岸盐场的影响
5
作者 陈彦明 吴俊范 《上海地方志》 2023年第3期79-87,96,共10页
明末清初,钱塘江口段江道历经了近百年的剧烈摆动,杭州湾地区自然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为研究河口自然环境变迁与传统盐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良好契机。本文依据地方志书以及其他相关史料,还原该时期内钱塘江口段江道摆动的具体过程,以... 明末清初,钱塘江口段江道历经了近百年的剧烈摆动,杭州湾地区自然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为研究河口自然环境变迁与传统盐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良好契机。本文依据地方志书以及其他相关史料,还原该时期内钱塘江口段江道摆动的具体过程,以及在此影响下杭州湾南岸地区盐业生产规模及生产区域的相应变化。研究发现,在江道变迁的背景下,盐业生产受滩涂反复滩涨的影响,以曹娥江为界形成了空间差异,西部受江流摆动影响更大,生产区域及规模变化复杂且无序,东部的生产规模在滩涂面积稳定扩大的影响下呈持续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钱塘江 江道变迁 南岸盐场 影响
下载PDF
晚明钦州边防武官邓钟的《安南图志》及其安南认知
6
作者 刘畅 《史志学刊》 2023年第4期48-58,共11页
《安南图志》是一部稀见明代安南交通图志。此书由时任广东副总兵的邓钟编写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爆发的钦州之乱中,内容包括安南简况、往来安南海上航路和相关航海技术信息等。此书记录翔实准确,呈现了明代海疆驻防武官对安南相关问题... 《安南图志》是一部稀见明代安南交通图志。此书由时任广东副总兵的邓钟编写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爆发的钦州之乱中,内容包括安南简况、往来安南海上航路和相关航海技术信息等。此书记录翔实准确,呈现了明代海疆驻防武官对安南相关问题较高的认识水平,也记录了他们对明朝与安南关系跟一般文臣有所不同的看法。邓钟对安南的认知既来源于早年师承和交游关系,更得自在沿海边疆长期应对安南侵扰的亲身体验。其经历和观点在晚明钦州等地的边疆守官和武将群体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对这一稀见文献的考察,或有助于学界补充和拓展对明与安南关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南图志》 明与安南关系 钦州之乱 海疆边防
下载PDF
他者眼光:晚明宦游士人地记中的南方书写
7
作者 王一雯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8-45,共8页
晚明宦游士人地记不同于唐宋笔记中对岭南、西南地区蛮荒的强调,而是依托明代相对稳定的政治文化生态和明代宦游风气的新变,将南方作为游赏的对象。以往的研究者并没有细致关注明人笔记中的南方书写以及文人对江南、岭南、西南印象的差... 晚明宦游士人地记不同于唐宋笔记中对岭南、西南地区蛮荒的强调,而是依托明代相对稳定的政治文化生态和明代宦游风气的新变,将南方作为游赏的对象。以往的研究者并没有细致关注明人笔记中的南方书写以及文人对江南、岭南、西南印象的差异。通过细读可知文本,“南方”不只是地理空间,而是兼具了文化意义。两广和云南在内的广大“南方”地区不再是“化外之地”,描写“南方”的地记作品展示出对地方风俗、人物、遗迹等历史文化面向的关注。个人撰写的游记和私人编撰的地方志全面展示了文人将“蛮地”纳入中原文化的企图,也透显出宦游士人基于“异乡人”身份的南方印象与华夷文化间的冲突和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地记 江南 西南 宦游
下载PDF
明清时期陕南农业商品化发展及其成因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宾 朱宏斌 樊志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72-176,共5页
明清时期是陕南农业商品化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陕南地区的全面开发、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粮食产量的提高以及以农副产品、林副产品为主体的手工业的发展,陕南农业商品化出现了兴盛的发展势头,无论在内容上、规模上... 明清时期是陕南农业商品化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陕南地区的全面开发、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粮食产量的提高以及以农副产品、林副产品为主体的手工业的发展,陕南农业商品化出现了兴盛的发展势头,无论在内容上、规模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较早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对陕南农业开发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陕南地区 农业商品化
下载PDF
明代华南的自然灾害及其时空特征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双怀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2-160,共9页
在大量整理明代华南灾害资料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明代华南自然灾害的时空特征。其时间分布很不平衡:明代前期灾害发生的频率相对较低;中期各种灾害逐渐增多,呈现出复杂性和严重性;后期灾害有所减少,但灾情仍较为严重。自然灾害的... 在大量整理明代华南灾害资料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明代华南自然灾害的时空特征。其时间分布很不平衡:明代前期灾害发生的频率相对较低;中期各种灾害逐渐增多,呈现出复杂性和严重性;后期灾害有所减少,但灾情仍较为严重。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也不平衡:福建灾害最多,集中发生在福州、漳州、泉州等府;广东灾害次之,主要分布在广州、潮州、肇庆、琼州等府;广西灾害相对较少,但太平、梧州、柳州等府也常受灾。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明代华南各地的自然条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自然灾害 时空特征 华南地区
下载PDF
华南沿海明代自然灾害的时间序列分析Ⅰ:R/S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厚云 郭国章 《热带海洋》 CSCD 2000年第3期78-83,共6页
通过对我国明代华南沿海 2 76a间自然灾害发生次数进行的R/S分析 ,揭示出自然灾害发生次数这一时间序列具有明显的趋势性 ,表征其趋势性强度的指标赫斯特指数H =0 90 94(或 0 868,如果不考虑最后一点s=2 4 5时的情况 ) ,远远大于 0 ... 通过对我国明代华南沿海 2 76a间自然灾害发生次数进行的R/S分析 ,揭示出自然灾害发生次数这一时间序列具有明显的趋势性 ,表征其趋势性强度的指标赫斯特指数H =0 90 94(或 0 868,如果不考虑最后一点s=2 4 5时的情况 ) ,远远大于 0 5而接近于 1 ,说明这种趋势性具很强的持续性 (persistence)。这种持续性可能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即当时的气候和构造背景决定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沿海 自然灾害 明代 R/S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 赫斯特指数
下载PDF
“真诗”的探寻:清初明遗民诗论 被引量:6
11
作者 潘承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0-74,共5页
针对墐钱木偶盛行的诗坛现状,清初遗民诗人接续前人的求索精神,重提“真诗”。真诗的要义,从诗人主观方面来说,就是诗要有“真性情”,要“有诸己而后出”,在这方面,他们不仅继承明末公安、竟陵派的合理成分,也弥补二者的严重不足,不仅... 针对墐钱木偶盛行的诗坛现状,清初遗民诗人接续前人的求索精神,重提“真诗”。真诗的要义,从诗人主观方面来说,就是诗要有“真性情”,要“有诸己而后出”,在这方面,他们不仅继承明末公安、竟陵派的合理成分,也弥补二者的严重不足,不仅正确地找到真性情之源,也辨证地提出既发愤抒情又苦吟锤炼的性情表现观;从客观方面来说,就是诗要发挥和承担当代史的功能和责任,在传统的“以诗证史”之外,创造性地提出“以诗补史”、“以诗正史”、“以心为史”等新说。清初明遗民诗论多方面发展前人,扳正时弊,突破官方诗教的羁縻,既是解读曾经极盛的遗民诗的一个内在因素,自身也是一笔重要理论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明遗民 真诗 诗论
下载PDF
清初诗坛中坚:遗民性情诗派 被引量:7
12
作者 潘承玉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2-87,94,共7页
本文在全面清理现有研究成果和考察当时创作实际的基础上认为 ,清初诗坛存在着宗唐、宗宋与性情三派 ,其中性情一派的主要作家就是遗民诗人 ,遗民诗人所领属的性情诗派不仅在精神实质上体现了时代主旋律 。
关键词 清初 明遗民 性情诗派
下载PDF
论明代江南民间书坊的勃兴及其社会意蕴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军 杨华林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115,共5页
明代嘉靖、万历时期江南地区民间书坊蓬勃兴盛,其主要表现有三:一是书坊众多、刻书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二是书坊出现的时间相对集中;三是江南地区替代福建建阳成为坊刻重心。民间书坊兴盛折射出士商关系的变化、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加快了... 明代嘉靖、万历时期江南地区民间书坊蓬勃兴盛,其主要表现有三:一是书坊众多、刻书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二是书坊出现的时间相对集中;三是江南地区替代福建建阳成为坊刻重心。民间书坊兴盛折射出士商关系的变化、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加快了明代图书出版从初期单纯赞辅政治的单一教化功能向中后期注重民众实用、休闲娱乐功能多元化的转变,为传播明代通俗文化、启蒙思想提供了平台。民间书坊及其出版活动成为影响明代社会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出版 江南地区 民间书坊
下载PDF
明清时期陕南地区移民及农业开发成因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宾 党晓虹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0期405-407,共3页
明清时期,平原地区宜农土地的垦殖基本饱和,人口继续膨胀,人均耕地日益减少,严峻的生存危机迫使人们大量涌入资源丰富、荒而未辟的广大山区,从而掀起山区开发的高潮,山区经济成为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从明清时期陕南地区的人口迁移... 明清时期,平原地区宜农土地的垦殖基本饱和,人口继续膨胀,人均耕地日益减少,严峻的生存危机迫使人们大量涌入资源丰富、荒而未辟的广大山区,从而掀起山区开发的高潮,山区经济成为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从明清时期陕南地区的人口迁移及其成因的分析,探讨该地区农业人口增长的基本规律及农业开发的基本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陕南地区 移民 农业开发 明清时期 陕南地区 成因 移民 山区开发 人口迁移 平原地区 人均耕地
下载PDF
明清时期我国最大沿海贸易港的北移趋势与上海港的崛起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松弟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7-34,84,共9页
明代和清前期私人海上贸易相当兴盛。宁波双屿港的繁盛,隆庆以后从福建的月港──江南港日──日本或南洋的三角贸易,都显示出,自明代开始,我国最大的沿海贸易港已出现向江南北移的趋势,上海港发展为我国最大的沿海贸易港是这一趋... 明代和清前期私人海上贸易相当兴盛。宁波双屿港的繁盛,隆庆以后从福建的月港──江南港日──日本或南洋的三角贸易,都显示出,自明代开始,我国最大的沿海贸易港已出现向江南北移的趋势,上海港发展为我国最大的沿海贸易港是这一趋势的最终体现。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江南既是我国明清时期出口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区,也是进口商品的主要销售地区,并有着发展海上贸易的良好的区位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港 沿海地区 上海港 明代 清代 对外贸易 海上贸易 漳州地区 月港 对外贸易史
下载PDF
明代江南园林的生态意蕴探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霞 张青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72-83,106,共13页
明清两代在造园风格上有较大差异,清代园林注重人工雕饰,而明代园林则崇尚自然雅趣。明代江南园林以文人园林为主流,文人基于自身际遇及审美偏好,在园林营建中主张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注重自然天成的生态空间的营造,使得居住环境与自然... 明清两代在造园风格上有较大差异,清代园林注重人工雕饰,而明代园林则崇尚自然雅趣。明代江南园林以文人园林为主流,文人基于自身际遇及审美偏好,在园林营建中主张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注重自然天成的生态空间的营造,使得居住环境与自然生态更为契合。在叠山、理水、动植物配置及园林建筑等方面,明代园林都展现了令人称道的生态智慧,并将山水画的审美意境融入园林设计中,生态景观与人文思想交相辉映,实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度融合,同时也形成了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明代江南园林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探索,对于当前建设生态节约型园林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园林 江南园林 生态意蕴
下载PDF
明代西南地区土司进献大木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良品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38,共5页
明代统治者为了缓解经费紧张,缓和阶级矛盾,鼓励西南地区土司进献大木。西南土司采运大木的过程有勘察、采伐、运输、运解交收等四个环节。西南地区土司进献大木的原因有四:一是土司制度的制约,二是中央政府的鼓励,三是各地土司的效尤,... 明代统治者为了缓解经费紧张,缓和阶级矛盾,鼓励西南地区土司进献大木。西南土司采运大木的过程有勘察、采伐、运输、运解交收等四个环节。西南地区土司进献大木的原因有四:一是土司制度的制约,二是中央政府的鼓励,三是各地土司的效尤,四是土司政策的优惠。虽然西南土司进献大木与接受中央朝廷的赏赐仅是象征性和程式化的,但它却是西南土司表示忠顺大明王朝的一种表象,也是明代封建统治者显示中央王权的一种招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西南地区 土司 进献大木
下载PDF
明前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朝贡贸易 被引量:12
18
作者 和洪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90,共5页
朝贡贸易是古代中国长期沿用的一种寓政治和经济为一体的特殊对外政策。在促进古代中国与海外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政治、经济交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明代立国后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又有新的发展。作者从朝贡贸易的实行措施、鼎盛... 朝贡贸易是古代中国长期沿用的一种寓政治和经济为一体的特殊对外政策。在促进古代中国与海外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政治、经济交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明代立国后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又有新的发展。作者从朝贡贸易的实行措施、鼎盛表现和历史意义等三个方面对明代前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朝贡贸易进行全面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前期 中国 东南亚 朝贡贸易
下载PDF
华南沿海明代自然灾害的时间序列分析Ⅱ.混沌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厚云 郭国章 《热带海洋》 CSCD 2000年第4期77-81,共5页
对我国明代华南沿海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混沌特征分析发现 ,嵌入维数取不同值时均存在分形特征 ,且反映这种分形特征的关联维数随着嵌入维数逐渐增大而趋于一个稳定值。稳定的关联维数为 2 8,相应的饱和嵌入维数为 1 0。关联维数的稳定... 对我国明代华南沿海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混沌特征分析发现 ,嵌入维数取不同值时均存在分形特征 ,且反映这种分形特征的关联维数随着嵌入维数逐渐增大而趋于一个稳定值。稳定的关联维数为 2 8,相应的饱和嵌入维数为 1 0。关联维数的稳定值为分数 (2 8)反映了控制明代华南沿海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动力系统是一个混沌系统。构筑该系统最少需要 3个自由变量 ,最多需要 1 0个。对反映该混沌系统混沌特征强度的指标———Kolmogorov熵K值进行了计算 ,发现当嵌入维数逐渐增大到 7时K值开始稳定于 0 3 8,由此得到我国明代华南沿海自然灾害发生次数这一时间序列的可预报时间平均长度为 2 6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沿海 明代 自然灾害 时间序列 混沌分析
下载PDF
论隆武帝与郑氏家族的权力之争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晓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9-114,共6页
隆武帝与郑氏家族是隆武政权的核心。传统的史书多将隆武帝当作郑芝龙的傀儡 ,实际上 ,隆武帝是一个颇有谋略的帝王。隆武帝登基后 ,来自各省的财源与政治支持使他的地位日益巩固。于是他策略地利用文臣与郑芝龙的矛盾 ,展开了与郑氏家... 隆武帝与郑氏家族是隆武政权的核心。传统的史书多将隆武帝当作郑芝龙的傀儡 ,实际上 ,隆武帝是一个颇有谋略的帝王。隆武帝登基后 ,来自各省的财源与政治支持使他的地位日益巩固。于是他策略地利用文臣与郑芝龙的矛盾 ,展开了与郑氏家族的权力斗争。隆武帝北征闽北之后 ,郑芝龙留在福州 ,而其他郑氏将领被派到前线作战 ,藉此机会 ,隆武帝逐渐压倒郑芝龙成为隆武朝真正的掌权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武帝 郑芝龙 权力斗争 南明史 郑氏家族 用人权 财权 权力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