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裔作家哈金、裘小龙小说创作与中国文学之抒情传统
1
作者 余小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4期150-160,共11页
哈金和裘小龙作为华裔新移民作家代表分别因现实主义和侦探小说出名。两者小说皆有诗歌引录,具有中国古典小说“以诗抒情”的特点,注重创设诗意,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式:“引录诗歌”“自创诗歌”“化诗入文”;二者以诗抒情区别主要在于宏... 哈金和裘小龙作为华裔新移民作家代表分别因现实主义和侦探小说出名。两者小说皆有诗歌引录,具有中国古典小说“以诗抒情”的特点,注重创设诗意,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式:“引录诗歌”“自创诗歌”“化诗入文”;二者以诗抒情区别主要在于宏观选材引录习惯和微观选词。在皆用清新意象制造诗的意境的同时,哈金倾向引录叙事类、写实性较强的诗歌,而裘小龙往往引录描写性、抒情性强的诗歌;在选词上,哈金一贯坚持语言简约性;裘小龙小说则善用押韵制造乐感,使用大量感官形容词,且其小说“诗”“文”相间模式高度程式化。可见,以哈金、裘小龙为代表的华裔英语作家虽然以英语为西方读者创作不同类型风格的小说,但他们有意无意地再现了祖居国古典小说“诗文相间”的文体特征,彰显了自先秦以来中国文学一以贯之的抒情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金 裘小龙 英语小说 “诗”“文”相间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
下载PDF
传统文化教育视域下古诗词教学问题与对策探赜
2
作者 陈玉 《成才之路》 2024年第5期45-48,共4页
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古诗词教学课堂的观察,研究者发现一些古诗词课堂存在教学内容表面化、授课方式模式化、课后检测机械化等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研究者提出提高古诗... 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古诗词教学课堂的观察,研究者发现一些古诗词课堂存在教学内容表面化、授课方式模式化、课后检测机械化等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研究者提出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相应措施:在教学内容上需围绕主题,合理安排,多方扩展;在教学方式上注重灵活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作业设计上要有针对性,有效训练,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古诗词教学 小学语文 对策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作业设计
下载PDF
现代汉诗抒情传统的理论建构——以张错为中心 被引量:5
3
作者 苏文健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129-140,共12页
美国华人学者张错自觉将"抒情传统"挪用到现代汉诗研究领域,以此梳理与探察现代汉诗抒情传统的发展脉络与美学歧异。张错对现代汉诗抒情传统的理论建构,着力探赜现代汉诗语言内在的演变规律,旨在从语言本体论的角度剖析其自... 美国华人学者张错自觉将"抒情传统"挪用到现代汉诗研究领域,以此梳理与探察现代汉诗抒情传统的发展脉络与美学歧异。张错对现代汉诗抒情传统的理论建构,着力探赜现代汉诗语言内在的演变规律,旨在从语言本体论的角度剖析其自律与他律的辩证关系,并注意在史诗与抒情的颉颃中凸显被压抑的抒情声音。这种论述对现代汉诗的抒情特质、诗学意义等进行重新解诂,重划两岸四地现代汉诗史的版图,彰显现代汉诗研究的海外经验。现代汉诗抒情传统的理论建构,不仅在学理上接续历史的整体性,彰显批评理论中独特的整体观,而且在心理上消弭文化乡愁的焦虑与身份认同的危机,为追寻与建构"文化中国"提供了一条可能性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错 现代汉诗 抒情传统 身份认同 华语语系文学
下载PDF
《美华文学》与汉诗拓展--美华诗歌的诗体探索与全球性主题展现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国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8-138,共11页
美国华文诗歌创作是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部分。其诗体的多样探索则显示了当代汉诗多元发展的一种趋势。王性初等的自由体及其摄影诗、配画诗创作,非马的"短诗"写作以及一平的长篇抒情诗创作都是对中国五四以来现代自由体传统... 美国华文诗歌创作是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部分。其诗体的多样探索则显示了当代汉诗多元发展的一种趋势。王性初等的自由体及其摄影诗、配画诗创作,非马的"短诗"写作以及一平的长篇抒情诗创作都是对中国五四以来现代自由体传统的继承发展和有力推进。从艺术上讲,一平长诗《奥斯维辛、春天和复活节》用意象取代叙事及其情节、压缩传统长诗的叙事成分而增加抒情成分的长诗写作,造就了现代汉诗中的独特抒情长诗。陈中美等的五古、七古、绝句、律体等古体诗词及新律诗写作,是对古典汉语诗歌抒情传统的海外散播和流传。从诗歌主题的角度来说,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全球化思想的表现,是华文文学题材和思想扩大的标志,非马、纪弦的诗及一平的《奥斯维辛、春天和复活节》等诗,在华文文学史上的意义可如此观。从现代汉诗的视野来看,美华诗人的现代汉诗创作既是现代汉诗走向海外,在海外拓展的最佳文本之一,又是对于现代汉诗歌现代性思想品格的成功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华文学》 美华诗歌 北美文学 北美新移民 长篇抒情长诗 全球化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歌诗性观 被引量:1
5
作者 向天渊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0-86,共17页
作为中国古代最主要、最正统的文学体裁,“诗”衍生出包括汉“赋”、宋“词”、元“曲”等在内的多种变体,古圣先贤、前辈学人对它们的艺术特征及精神品格做了详细的评价与阐释,从中可以提炼出各自的诗性特质,如“诗”之言志与缘情的相... 作为中国古代最主要、最正统的文学体裁,“诗”衍生出包括汉“赋”、宋“词”、元“曲”等在内的多种变体,古圣先贤、前辈学人对它们的艺术特征及精神品格做了详细的评价与阐释,从中可以提炼出各自的诗性特质,如“诗”之言志与缘情的相辅相成,“赋”之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词”之音内言外、要眇宜修以及弱德之美,“曲”之出乎自然、有意境而已矣,等等。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与演绎,古典诗学形成强大的抒情传统,不仅对新诗创作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启迪我们预设新诗的诗性品格,进而以综合创新的策略充分开掘、发挥现代汉语的诗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歌 诗性特质 抒情传统 现代汉语 诗性潜能
下载PDF
时代与抒情:中国现代新旧诗体功能之争及其诗学意义
6
作者 潘建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2-209,共8页
反映一时代的社会政治,是新文学兴起的重要目的,但新诗在涉及此类题材时,却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抒情"问题。鉴于新旧二体优劣之争成为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诗学最大的议题,本文从五四前后对"诗与时代"关系的讨论入手,... 反映一时代的社会政治,是新文学兴起的重要目的,但新诗在涉及此类题材时,却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抒情"问题。鉴于新旧二体优劣之争成为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诗学最大的议题,本文从五四前后对"诗与时代"关系的讨论入手,分析新旧诗体在抒情功能上存在的差异、成因及影响,重新认识它们在新文化运动以来各自的作用与地位,弥补中国现代文学史只论新诗不谈旧诗之缺憾,论证旧诗人的诗观与诗作对于融合中西的现代诗学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传统 新诗 旧诗 现代诗学
下载PDF
“诗言志”变:抒情的发明——以《诗言志辨》和《诗言志释》为中心的考察
7
作者 杜晓杰 《华文文学》 CSSCI 2014年第4期54-60,共7页
在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范畴研究一直占据主导,命题研究相对处于弱势。但是作为对文学进行整体评判和规约的文论命题,对于把握古代文论的整体特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诗言志"这一中国古代文论"开山的纲领"的研... 在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范畴研究一直占据主导,命题研究相对处于弱势。但是作为对文学进行整体评判和规约的文论命题,对于把握古代文论的整体特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诗言志"这一中国古代文论"开山的纲领"的研究方面,朱自清以扎实的考据功夫,在《诗言志辨》中还原了其"志""道"合一、"都关政教"的历史语境;身处海外的王文生,同样以扎实的文献梳理为基础,在《诗言志释》中却还原了"诗言志"作为中国抒情传统重要源头的诗学内涵。二者同途而殊归,反映了不同的学术语境对于同一命题的不同发覆,也反映了海外学人在建构中国抒情传统过程中的为抒情而抒情、整一性的"东方想象"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言志” 朱自清 王文生 抒情传统 东方想象
下载PDF
以诗歌重塑民族心灵——1930年代吴经熊的双语写作与诗学观念
8
作者 易永谊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6,共8页
吴经熊在民国时期不但是著名的法学家,而且也是享有声誉的文学家。他既参与创办英文期刊,发表大量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作品,同时也热衷于写作汉语旧体诗。本文通过梳理英文期刊的资料,还原当时文学氛围的疏离与语言环境的分裂,考察吴经... 吴经熊在民国时期不但是著名的法学家,而且也是享有声誉的文学家。他既参与创办英文期刊,发表大量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作品,同时也热衷于写作汉语旧体诗。本文通过梳理英文期刊的资料,还原当时文学氛围的疏离与语言环境的分裂,考察吴经熊向英语世界译介中国古典诗歌的策略与动机;并可得出结论,他的双语实践不仅以"唐诗四季"诗学观念回应"感时忧国"的抒情传统,而且主张以诗歌重塑中国人的民族心灵,期待可以克服现代性危机,超越东西方文化的权力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经熊 双语写作 古诗英译 抒情传统
下载PDF
开辟诗的“新大陆”——北美华文诗刊《新大陆》的诗场域建构与诗学探索及贡献
9
作者 程国君 《华文文学》 2023年第5期73-80,共8页
文学生活往往以期刊为中心。与《一行》等北美华文诗刊相比,北美《新大陆》诗刊在开拓北美华文诗歌发展中居功甚伟。第一,作为一个同仁期刊——北美洲唯一一个定期连续出版、创刊32年的华文现代诗期刊,《新大陆》开辟了华文诗歌的新疆域... 文学生活往往以期刊为中心。与《一行》等北美华文诗刊相比,北美《新大陆》诗刊在开拓北美华文诗歌发展中居功甚伟。第一,作为一个同仁期刊——北美洲唯一一个定期连续出版、创刊32年的华文现代诗期刊,《新大陆》开辟了华文诗歌的新疆域,以独特的文学生产场域的建构推进了北美华文诗歌的发展。第二,服膺现代主义,把中国台湾1960年代以来的现代诗艺术普及到了北美华文诗歌创作领域,提升了华文文学总体艺术质量。32年来登载1400余位现代诗人17000首现代诗。其中不乏一流诗人的不少一流经典。他们中的非马、洛夫、纪弦、严力、北塔的诗学高度才是北美华文文学的高度。第三,《新大陆》诗刊的华文诗人们,以其全球性主题的表现,促进了全球诗学内涵的丰富。第四,创作大量双语诗,并且汉诗与多语言诗歌互译,促进了现代汉语诗歌的海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大陆》诗刊 北美华文诗歌 诗歌生产场域建构 全球性主题 诗歌译介
下载PDF
《古诗十九首》与古典文学写悲抒情传统
10
作者 梁梅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29-32,共4页
《诗经》《楚辞》共同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写悲抒情传统,然而汉代由于大赋兴起却逐渐淡薄。《古诗十九首》延续了《诗经》《楚辞》抒情特色,采用悲情意象和鲜明的对比,运用大量叠字,甚至以乐写悲,营造出浓重的悲怨底色。这种写悲抒情传... 《诗经》《楚辞》共同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写悲抒情传统,然而汉代由于大赋兴起却逐渐淡薄。《古诗十九首》延续了《诗经》《楚辞》抒情特色,采用悲情意象和鲜明的对比,运用大量叠字,甚至以乐写悲,营造出浓重的悲怨底色。这种写悲抒情传统极大影响了建安诗歌,同时对后世文学而言又具有典范性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情 抒情传统 《古诗十九首》
下载PDF
章回小说中的诗歌因素与诗化现象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颖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8年第2期90-92,共3页
明清出现的一批章回小说与诗歌的关系都特别紧密,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说中存在大量的诗歌形式,二是小说开始出现"诗化"的因素,这种"诗化"的因素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作品中仅零星地出现一些片断,... 明清出现的一批章回小说与诗歌的关系都特别紧密,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说中存在大量的诗歌形式,二是小说开始出现"诗化"的因素,这种"诗化"的因素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作品中仅零星地出现一些片断,但到了《红楼梦》却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虽然"诗化"尚不能被充分证明为小说发展的必然倾向,但是这种特征确乎被五四以后的一批作家如鲁迅、沈从文、汪曾祺等继承下来,并进而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小说流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回小说 诗歌 诗化 表现性 抒情性
下载PDF
张错自译诗歌的中国性与民族性辨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曼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25,共7页
张错1970年代之后创作的诗歌以中国性、民族性、独特的用典和精确的用词享誉中国诗坛,尤其是台湾地区诗坛。然而,其自译诗歌,在北美诗歌及北美中国诗抒情传统的范畴里,诗的中国性内涵因译介选择被狭隘化,诗在台湾新诗语境中具有的独特... 张错1970年代之后创作的诗歌以中国性、民族性、独特的用典和精确的用词享誉中国诗坛,尤其是台湾地区诗坛。然而,其自译诗歌,在北美诗歌及北美中国诗抒情传统的范畴里,诗的中国性内涵因译介选择被狭隘化,诗在台湾新诗语境中具有的独特诗性被削减。但是,由于英译诗虽然脱离了原文的诗歌与语言语境,却并不彻底;又由于诗人一生经历过许多曲折,其精神归依慢慢呈现出复杂与多元化倾向,因此所生的立场与对民族主义的理解发生了变化。由此,其英译诗在新的语境中,获得了一种新的价值体现,那就是诗人中国式诗思及其在英译诗中的体现参与了诗的世界性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错诗歌自译 中国性与民族性 北美中国诗抒情传统 世界性
下载PDF
跨文化语境下高友工的中国抒情传统与唐诗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鸿飞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1-188,共8页
跨文化语境下,海外汉学家高友工教授构建了以"中国抒情传统"为鹄的的中国抒情美学理论史谱系,该谱系跨越了中国美学史和中国文学史的范畴,涵盖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传统、中国文化的表达模式及其中国文学的美学特质等诸多层面,是... 跨文化语境下,海外汉学家高友工教授构建了以"中国抒情传统"为鹄的的中国抒情美学理论史谱系,该谱系跨越了中国美学史和中国文学史的范畴,涵盖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传统、中国文化的表达模式及其中国文学的美学特质等诸多层面,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宏大叙事。而他的唐诗研究,则是宏大叙事下一种与前者相互激发、并行不悖的个体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友工 跨文化语境 中国抒情传统 唐诗研究
下载PDF
海外中西医结合发展动态及建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秋语 刘祎 +1 位作者 王志永 徐晶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8期1-5,共5页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积极推动中医药“走出去”,从北美结合医学学术中心联盟和海外中医药中心入手,对海外中西医结合发展动态进行了调研,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北美结合医学中心与我国中医药海外中...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积极推动中医药“走出去”,从北美结合医学学术中心联盟和海外中医药中心入手,对海外中西医结合发展动态进行了调研,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北美结合医学中心与我国中医药海外中心中西医合作发展的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北美结合医学中心对中医药整体认同度不高,而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缺少对当地健康文化的研究,借鉴其他类似国际经验,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坚持在传承创新中发挥中医药临床疗效优势;二是探索将文化附加值纳入对中医药海外中心的评估标准;三是探索将跨文化健康研究纳入中医药海外中心的建设内容;四是以医带药持续发力突破中医药“走出去”壁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国际化 中西医结合 北美 结合医学中心 中医药中心
下载PDF
浅析中国诗与中国画评价标准分歧的原因
15
作者 任玉强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116-117,共2页
中国传统诗歌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评价标准存在分歧,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造成这一分歧的原因。一是诗与画功能上的不同;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三是主体需求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诗 中国画 南宗 北宗
下载PDF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培育家国情怀的有效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包涵 《成才之路》 2023年第34期89-92,共4页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家国情怀的培育对提高学生国家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国家进步、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高中语文教师通过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培育,对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家国情怀的培育对提高学生国家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国家进步、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高中语文教师通过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培育,对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坚定学生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文章分析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教学策略,以期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家国情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教学策略
下载PDF
抒情传统下第四代电影的三副诗面孔
17
作者 赵娟 《文化研究》 2022年第2期190-204,共15页
新时期,第四代电影人在中国抒情传统下进行的现代探索不仅丰富了中国诗电影构建,“抒情”也成为中国电影现代化的试验场、缓冲垫,以极大的包容性缓和了传统与现代、中西方电影文化的矛盾冲突。第四代电影人在诗电影创作上呈现出三种不... 新时期,第四代电影人在中国抒情传统下进行的现代探索不仅丰富了中国诗电影构建,“抒情”也成为中国电影现代化的试验场、缓冲垫,以极大的包容性缓和了传统与现代、中西方电影文化的矛盾冲突。第四代电影人在诗电影创作上呈现出三种不同路径:或延续吴永刚、郑君里、费穆等人开拓的古典诗情电影传统;或运用西方现代主义技巧促成诗电影现代转化;或在继承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以抒情为基底,促成多元现实主义的融合。以此形成的三幅诗面孔,以及三者之间的叠影,构成新时期中国诗电影旖旎且朦胧的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代电影 抒情传统 诗电影
下载PDF
北美汉学中国诗学研究中的结构主义方法措用
18
作者 徐宝锋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9-175,共7页
结构主义作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最常用来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研究方法之一,自然被北美汉学家们在进行中国诗学思想研究时所措用。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延续到90年代初,以高友工、宇文所安和倪豪士为代表的一批北美的汉学家在对... 结构主义作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最常用来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研究方法之一,自然被北美汉学家们在进行中国诗学思想研究时所措用。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延续到90年代初,以高友工、宇文所安和倪豪士为代表的一批北美的汉学家在对中国文学和文论的研究过程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对于结构主义理论的引述和借鉴的痕迹。北美汉学家们对于结构主义方法的措用与对中国文学思想的实证性研究结合在一起,并由此产生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意识及对旧的结论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汉学 中国诗学 结构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