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variations of the 660-km discontinuity in the western Pacific subduction zones observed from CEArray triplication data 被引量:1
1
作者 Baoshan Wang Fenglin Niu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1年第1期77-85,共9页
We examined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velocity structures around the 660-kin discontinuity at the western Pacific subduction zones by waveform modeling of triplication data. Data from two deep earthquakes beneath Izu-B... We examined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velocity structures around the 660-kin discontinuity at the western Pacific subduction zones by waveform modeling of triplication data. Data from two deep earthquakes beneath Izu-Bonin and Northeast China are used. Both events were well recorded by a dense broadband seismic network in China (CEArray). The two events are located at approximately the same distance to the CEArray, ye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re observed in their records: (1) the direct arrivals traveling above the 660-km discontinuity (AB branch) are seen in a different distance extent: -29° for the NE China event, -23° for Izu-Bonin event; (2) the direct (AB) and the refracted waves at the 660-km (CD branch) cross over at 19.5° and 17° for the NE China and the Izu-Bonin event, respectively. The best fitting model for the NE China event has a broad 660-km discontinuity and a constant high velocity layer upon it; while the Izu-Bonin model differs from the standard IASP91 model only with a high velocity layer above the 660-km discontinuity. Variations in velocity models can be roughly explained by subduction geom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ave triplication 660-km discontinuity western pacific subduction zone
下载PDF
No basalt accumulation and segregation atop the 660-km discontinuity beneath the Sea of Okhotsk
2
作者 BingXin Zhou XiaoBo He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621-631,共11页
Recent seismic evidence shows that basalt accumulation is widespread in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MTZ),yet its ubiquity or sporadic nature remains uncertain.To investigate this phenomenon further,we characterized the... Recent seismic evidence shows that basalt accumulation is widespread in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MTZ),yet its ubiquity or sporadic nature remains uncertain.To investigate this phenomenon further,we characterized the velocity structure across the 660-km discontinuity that separates the upper mantle from the lower mantle beneath the Sea of Okhotsk by modeling the waveform of the S660P phase,a downgoing S wave converting into a P wave at the 660-km interface.These waves were excited by two regional>410-km-deep events and were recorded by stations in central Asia.Our findings showed no need to introduce velocity anomalies at the base of the MTZ to explain the S660P waveforms because the IASP91 model adequately reproduced the waveforms.This finding indicates that the basalt accumulation has not affected the bottom of the MTZ in the study area.Instead,this discontinuity is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temperature or water content variations,or both.Thus,we argue that the basalt accumulation at the base of the MTZ is sporadic,not ubiquitous,reflecting its heterogeneous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60-km discontinuity S660P basalt segregation mantle transition zone western pacific subduction zone
下载PDF
Joint inversion of P-wave velocity and Vp–Vs ratio: imaging the deep structure in NE Japan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志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4年第2期119-127,252,共10页
A new inversion scheme is presented to obtain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of P-wave velocity(Vp) and P–S-wave velocity ratio(Vp/Vs) using P- and S-phase pairs, i.e., the same source–receiver pairs for the P- and S-... A new inversion scheme is presented to obtain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of P-wave velocity(Vp) and P–S-wave velocity ratio(Vp/Vs) using P- and S-phase pairs, i.e., the same source–receiver pairs for the P- and S-wave arrival-time data. The S-wave velocity(Vs) was separately inverted using the S-phase arrival times. The earthquake hypocenters were simultaneously relocated in the joint inversion. The method considers the Vp/Vs anomaly as a model parameter in the inversion. The proposed method thus provides a more robust calculation of the Vp/Vs anomaly than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of dividing Vp by Vs. The method also takes into account the ray path difference between P- and S-waves, and hence yields a less biased Vp–Vs ratio than the method of inverting S–P-wave data for Vp and Vp/Vs anomalies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identical P and S ray paths.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used to image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in northeastern(NE) Japan taking advantage of 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arrival times of P- and S-wave source–receiver pairs. The inverted structures suggest that the subducting slab of the Pacific plate is an inclined zone of high-Vp and Vs anomalies with low Vp/Vs perturbation. The mantle wedge is characterized by low-Vp, low-Vs, and high-Vp/Vs anomalies at shallow depths beneath active volcanoes. These features are also observed at greater depths in the back-arc region. Although these features have been previously reported, the Vp/Vs anomaly pattern obtained in this study shows much less scatter and is much better correlated with the seismic velocity perturbation patterns than previous studies.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velocity anomaly patterns, to quantify thermal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plate sub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tomography P and S source–receiver pairs pacific subduction zone mantle wedge
下载PDF
Struc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Earth's interior
4
作者 臧绍先 周蕙兰 +1 位作者 魏荣强 周元泽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3年第5期522-533,共12页
The studies on the struc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Earths interior done by Chinese geophysicists from 1999 to 2002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It includes several research areas: the structure of the Earths ... The studies on the struc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Earths interior done by Chinese geophysicists from 1999 to 2002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It includes several research areas: the structure of the Earths interiors using seismic tomography, anisotropy of the upper mantle in China and its adjacent areas, quality factor Qb for S waves, subduction zone, mantle discontinuities, physical properties of Earths materials and others. The review concerns mainly the contents, the methods an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ies. It can be seen that new progress in the study on the struc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Earths interior has been made in the last 4 years in China. It is shown on three aspects: advancement made on some preexistent areas; pioneering on some new fields and new methods adop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e of the Earths interior physical property of the Earths materials seismic tomography ANISOTROPY subduction zone mantle discontinuity
下载PDF
长白山—镜泊湖火山区上地幔间断面接收函数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段永红 张先康 +4 位作者 刘志 方盛明 王夫运 徐朝繁 原秦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34-842,共9页
利用布设在长白山地区的19个PASSCAL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近一年的远震记录和布设在镜泊湖火山区14个宽频带轻便数字地震仪三个月的远震记录,共得到高质量的423个接收函数,通过对这些接收函数的共转换点叠加得到研究区的间断面的分布及形... 利用布设在长白山地区的19个PASSCAL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近一年的远震记录和布设在镜泊湖火山区14个宽频带轻便数字地震仪三个月的远震记录,共得到高质量的423个接收函数,通过对这些接收函数的共转换点叠加得到研究区的间断面的分布及形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410、520km和660km间断面.410km和660km间断面较为连续且具有正相关性质,410km间断面在长白山天池火山下局部上隆,660km间断面具有复杂的多界面性质.410km和660km之间的过渡带厚约250km,接近全球平均水平.珲春深震区下660km界面下陷,其上还有多组震相,这些震相在珲春深震区东西两侧不连续,推测西太平洋板块至少已经俯冲到欧亚大陆下的上地幔过渡带中.410km间断面在长白山火山区下局部上隆,660km间断面具有的复杂结构和珲春深源地震的发生均与俯冲板块在过渡带中的活动有关.俯冲板块在受到660km间断面的强大阻力后,在660km间断面之上变为近水平扩张.推测在欧亚大陆下西太平洋板块的最前端可能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或许是由几个有一定联系的板块残片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俯冲带 上地幔间断面 过渡带 深源地震
下载PDF
西太平洋若干沟-弧-盆体系及板内岩浆成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国良 王帅 +2 位作者 张吉 罗青 李铁刚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20-1234,共15页
板块俯冲和板内岩浆作用都是导致地表和地球内部物质大规模循环的重要地质过程。但是,两个地质过程的岩浆成因机制,以及成因上的内在联系都存在很大争议。西太平洋是全球沟-弧-盆体系最发育的地区,也是全球板内火山作用(海山和洋底高原... 板块俯冲和板内岩浆作用都是导致地表和地球内部物质大规模循环的重要地质过程。但是,两个地质过程的岩浆成因机制,以及成因上的内在联系都存在很大争议。西太平洋是全球沟-弧-盆体系最发育的地区,也是全球板内火山作用(海山和洋底高原)分布最集中的场所。为阐明西太平洋海盆的上地幔软流圈性质、岛弧岩浆形成的控制机制、以及板块内部火山作用(碱性火山岩)的成因机制,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项目的资助下,本文对西太平洋马里亚纳-雅浦俯冲系统、汤加-科玛迪克俯冲带及其俯冲前缘海盆的成因机制、南中国海扩张期海盆玄武岩和板内火山作用、西太平洋海盆上地幔的Dupal异常分布和成因机制等展开了系统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并取得了新的科学认识和成果。主要认识包括:(1)雅浦岛弧主要由变质岩-角闪岩组成,其形成于3—6Kbar温压条件下,代表岛弧下部来自帕里西维拉海盆的变质基底;(2)加洛林洋脊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其不是一个岛弧,而可能是一个地幔柱形成的洋底高原;(3)汤加-科玛迪克岛弧岩浆组成体现了西南太平洋俯冲板片俯冲速率的直接影响;(4)厘定了汤加-科玛迪克俯冲前缘板块的年龄(103.7Ma),并认识到其代表古太平洋扩张中心并消耗了Ontong Java超级地幔柱的组分;(5)首次在南海发现了碳酸盐化的硅酸岩岩浆向碱性玄武岩转化的现象,提出了板内碱性玄武岩成因的新链条;(6)西太平洋海盆的地幔广泛存在Dupal异常,该异常从西太平洋岛弧俯冲带一直延伸至南海海盆,其中南海海盆的Dupal异常主要受到大陆裂解和海南地幔柱作用的双重影响。通过以上认识,进一步揭示了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和板内岩浆体系作用机制,以及俯冲板片物质与板内火山活动之间的成因关联,这对于深刻理解板块构造导致的地球内外物质循环规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板块俯冲 俯冲带 板内火山 地幔 西太平洋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俯冲带东北地区壳幔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瑞青 李永华 姚雪绒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80-1085,共6页
总结了近年来西北太平洋俯冲前端东北地区地壳的精细结构和上地幔间断面410和660km的研究成果.认为;该区莫霍面深约为30~39km.410km的间断面有30km的深度异常,这种异常是否在过渡带正常或含水相变展布厚度的内,还是于谊区俯冲带... 总结了近年来西北太平洋俯冲前端东北地区地壳的精细结构和上地幔间断面410和660km的研究成果.认为;该区莫霍面深约为30~39km.410km的间断面有30km的深度异常,这种异常是否在过渡带正常或含水相变展布厚度的内,还是于谊区俯冲带的后退有关,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论证.在中国东北地区,日本海俯冲带向西倾斜,在660km的间断面上近似水平停滞汇集被大多数层析成像、接收函数、波形拟和以及深震研究所认同.然而,俯冲带具体的形式、大小范围,向下渗透到多深以厦在局部地区表现的横向不连续性的看法并不一致.由此带来的动力学模式什么力来支撑着停滞的板片,在板片最终下沉到下地幔以前,有多少俯冲的板片能停滞在间断面之上,这些问题都还需要更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地幔间断面 西北太平洋俯冲带 俯冲板片
下载PDF
对橄榄石相变形核率的估算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曙光 宁杰远 +2 位作者 叶国扬 楼小挺 刘平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2-125,共4页
地幔主要矿物橄榄石[(Mg0.89Fe0.11)2SiO4]的相变与深源地震的解释以及俯冲带和周围地幔的相互作用相关.其中,形核率和长大率是刻画其相变动力学的两个重要参数.因为实验技术的原因,目前人们还没有基于实验数据给出橄榄石的形核率.本文... 地幔主要矿物橄榄石[(Mg0.89Fe0.11)2SiO4]的相变与深源地震的解释以及俯冲带和周围地幔的相互作用相关.其中,形核率和长大率是刻画其相变动力学的两个重要参数.因为实验技术的原因,目前人们还没有基于实验数据给出橄榄石的形核率.本文首先通过对挤碰物理图像的分析,对边界形核情形的相变动力学理论中表征挤碰程度的无量纲参数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根据已有的实验资料,首次对橄榄石相变的形核率进行了估计.通过对形核率数据的拟合,可以得到形核率参数K0和γ1/3.得到两个形核率参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K0=5.5×1021-8.7×1027s-1.m-2.K-1,γ1/3=0-0.20 J.m-2,最佳拟合值为:K0=6.9×1024s-1.m-2.K-1,γ1/3=0.16 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稳态橄榄石 相变形核率 俯冲带 地幔间断面
下载PDF
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臧绍先 周蕙兰 +1 位作者 魏荣强 周元泽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2-502,共11页
对 1999~ 2 0 0 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家在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性质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 .分别对地球内部结构的地震波速度成像研究 ,中国及其周边地区上地幔介质各向异性的研究 ,S波介质品质因子Qβ,俯冲带研究 ,地幔间断面的研究 ,... 对 1999~ 2 0 0 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家在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性质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 .分别对地球内部结构的地震波速度成像研究 ,中国及其周边地区上地幔介质各向异性的研究 ,S波介质品质因子Qβ,俯冲带研究 ,地幔间断面的研究 ,地球物质性质的实验研究以及其它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 .指出了各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使用的主要方法和得到的结果 .从这 4年的研究中可以发现 ,中国的科学家在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性质的研究中又取得了新的进展 ,主要表现在 3个方面 :一些原有领域中的研究更加深入 ;开辟了新的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球内部结构 物质物理性质 地震层析成像 介质各向异性 俯冲带 地幔间断面
下载PDF
对一类相变体积分数计算公式的修正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曙光 叶国扬 +2 位作者 宁杰远 楼小挺 刘平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94-1801,共8页
考虑了相变过程中生成相晶核的真实形状,对1956年Cahn给出的颗粒边界成核情况下成核长大型相变的相变体积分数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当初始实验数据是成核率、长大率时,两种相变体积分数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差别很大.当初始实验数据是相变... 考虑了相变过程中生成相晶核的真实形状,对1956年Cahn给出的颗粒边界成核情况下成核长大型相变的相变体积分数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当初始实验数据是成核率、长大率时,两种相变体积分数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差别很大.当初始实验数据是相变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实验点时,两种相变体积分数计算公式所给出的计算结果的差别主要由拟合误差所致.无论从哪种实验数据开始计算,两种不同的计算模型给出的生成相的颗粒大小都存在很大区别,这将影响对俯冲带流变结构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动力学 俯冲带 流变性 地幔间断面 深源地震
下载PDF
基于重力数据特征的东北地区深部动力机制解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国庆 孟庆发 王泰涵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83-1092,共10页
中国东北地区处于古亚洲构造域、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和环太平洋构造域叠加作用最为显著的地区,是地学研究的热点区域.为了探析欧亚大陆下西太平洋板片的俯冲形态以及揭示该区域深部地球动力学机制,利用卫星重力数据通过预处理共轭梯... 中国东北地区处于古亚洲构造域、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和环太平洋构造域叠加作用最为显著的地区,是地学研究的热点区域.为了探析欧亚大陆下西太平洋板片的俯冲形态以及揭示该区域深部地球动力学机制,利用卫星重力数据通过预处理共轭梯度快速密度反演算法获得了包含东北地区、华北部分地区及日本海海域在内的研究区域上地幔三维密度结构,结合天然地震三维层析成像结果共同揭示太平洋板片的俯冲形态和深部动力机制.俯冲的太平洋板片在日本海沟处呈高密度异常,向西横向持续扩张,深度方向上有逐渐增加趋势.不连续的高密度体俯冲至地幔转换带(410~660km)后继续水平西向俯冲,部分滞留板片可能进入下地幔;在大兴安岭断裂带下面转换带中同样发现水平分布的高密度体,推断是大兴安岭断裂带下方地幔岩石圈拆沉的结果,横向不均匀分布的俯冲板片边缘已抵至大兴安岭造山带附近,这对于研究东北地区深部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地区 西太平洋板片 地幔转换带 三维密度结构 俯冲边缘
下载PDF
中国东部深源包体和新生代辉石地温的研究
12
作者 李有柱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14,共6页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广泛发育,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明显的分带。在新生代玄武岩中赋存着丰富的上地幔碎块——二辉橄榄岩包体和高压巨晶,为研究上地幔组成和岩浆演化提供大量信息。作者根据自己和其他研究者的资料,从岩石学、...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广泛发育,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明显的分带。在新生代玄武岩中赋存着丰富的上地幔碎块——二辉橄榄岩包体和高压巨晶,为研究上地幔组成和岩浆演化提供大量信息。作者根据自己和其他研究者的资料,从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及热力学的观点,对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赋存的深源包体和新生代辉石地温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源包体 难熔残留 辉石地温 莫霍面 玄武岩
下载PDF
阿留申—阿拉斯加俯冲带及周边地区地幔过渡带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勇 张瑞青 况春利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8-850,共13页
利用国家测震台网固定台站和“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项目在南北地震带北段布设的宽频带流动台阵记录到的极远震事件,通过SS前驱波震相研究,获得了阿留申—阿拉斯加俯冲带东段及邻区下方410 km和660 km间断面的埋深和起伏形态特征.为... 利用国家测震台网固定台站和“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项目在南北地震带北段布设的宽频带流动台阵记录到的极远震事件,通过SS前驱波震相研究,获得了阿留申—阿拉斯加俯冲带东段及邻区下方410 km和660 km间断面的埋深和起伏形态特征.为增强对SS前驱波震相的识别,我们采用了时差校正和共反射点叠加分析.叠加结果显示,毗邻阿留申俯冲带的白令海、阿拉斯加半岛、以及阿拉斯加中南部和东部地区下方,410 km和660 km间断面的埋深基本呈正相关关系,因而具有正常的过渡带厚度.这表明在阿留申—阿拉斯加俯冲带东段,北太平洋板块还没有俯冲到地幔过渡带深度范围内.其次,在阿拉斯加西部地区下方,660 km间断面出现明显下沉,而上覆的410 km间断面埋深接近于全球平均值,从而导致过渡带明显加厚.据此,我们推测在阿拉斯加西部地区下方地幔过渡带底部可能存在库拉残留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留申—阿拉斯加俯冲带 SS前驱波 共反射点叠加 太平洋俯冲板片 地幔过渡带
下载PDF
利用前驱波研究地幔间断面的若干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靳炎锡 秦满忠 李少华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9-219,243,共12页
地幔速度结构提供了地球内部热和化学状态及其构造演化历史的重要信息。对于地幔间断面的研究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地球内部温度分布特征和化学结构,并对确定地幔间断面成因及地幔对流模式等地球动力学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地震学观测显示在... 地幔速度结构提供了地球内部热和化学状态及其构造演化历史的重要信息。对于地幔间断面的研究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地球内部温度分布特征和化学结构,并对确定地幔间断面成因及地幔对流模式等地球动力学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地震学观测显示在410 km、660 km深度普遍存在速度间断面,并且在全球特定区域的上地幔(220 km、300~350 km、520 km、560 km)和下地幔(800~900 km、1100~1200 km、1800 km、2400 km)也有速度间断面的存在,不同区域地幔间断面的起伏可能受到温度、含水量、矿物相变及俯冲板块的影响。利用前驱波来研究地幔间断面具有独特优势,前驱波相比参考震相较早到达观测台站,从而避免其他震相的干扰,可以更准确地研究较弱的速度间断面。文章收集整理近些年来地震学家利用前驱波研究地幔间断面的成果,包括长周期反射震相SS或PP的前驱波、深震震相sP、pP的前驱波和地球表面反射震相PKPPKP(P′P′)的前驱波等,并对不同前驱波的特点及地幔间断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利用前驱波研究地幔间断面的方法已较为成熟,及时收集总结相关的研究成果对认识地球内部结构并了解地幔的物质组成、板块俯冲对地幔结构的影响及地幔对流模式等科学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间断面 前驱波 反射波 转换波 俯冲带
下载PDF
利用SS前驱波研究纳斯卡-南美俯冲带周边上地幔间断面起伏及其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宇岩 盖增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86-1194,共9页
利用USArray的远震记录资料,对1万多条地震记录的SS前驱波进行共反射点叠加分析(叠加范围是半径为5°的球冠),得到纳斯卡板块南部及南美板块西部(120°W—60°W,30°S—5°N)上地幔间断面的起伏形态。由于数据很好... 利用USArray的远震记录资料,对1万多条地震记录的SS前驱波进行共反射点叠加分析(叠加范围是半径为5°的球冠),得到纳斯卡板块南部及南美板块西部(120°W—60°W,30°S—5°N)上地幔间断面的起伏形态。由于数据很好地覆盖了研究区域,叠加范围更小,因此比以往的结果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在Galapagos,Easter和SanFelix这3个热点下方观测到的间断面起伏形态符合地幔深部存在高温异常的假设。还观测到:在东太平洋洋隆南段下方, 410 km间断面深度增加;在俯冲带下方, 410 km和660 km间断面深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地幔间断面 地幔过渡带 热点 俯冲板块 东太平洋洋隆南段
下载PDF
勘察加岛弧岩浆岩研究进展
16
作者 刘海洋 薛颖瑜 孙卫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60-574,共15页
西太平洋分布了全球大部分的洋内俯冲带,也是全球沟-弧-盆体系最发育的地区。勘察加(Kamchatka)半岛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处太平洋西北部(51°~60°N、155°~164°E),是全球环太平洋岛弧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对勘察加... 西太平洋分布了全球大部分的洋内俯冲带,也是全球沟-弧-盆体系最发育的地区。勘察加(Kamchatka)半岛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处太平洋西北部(51°~60°N、155°~164°E),是全球环太平洋岛弧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对勘察加岛弧岩石地幔源区性质、熔融过程、岩浆结晶分异及熔/流体交代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最新的研究进展表明:(1)勘察加岛弧前缘火山和中部火山的源区主要为亏损地幔,而弧后区域则存在较为富集的地幔贡献;(2)勘察加岛弧不同区域的地幔源区流体性质具有一定的差异,导致从前缘火山至中部火山,地幔熔融程度逐渐降低;(3)勘察加岛弧不同区域岩石地球化学成分存在差异,而且,沿穿弧剖面某些元素或同位素(如δ11 B)表现出系统变化的特征,反应了俯冲板片流体通量和流体性质的差异;(4)勘察加半岛部分多期次火山(如Klyuchevskoy火山)地球化学成分复杂,可能反应了源区熔融条件的不同和岩浆结晶分异过程;(5)勘察加岛弧北部与阿留申岛弧近直角相交,导致异常的构造背景,促使该区域形成了具有埃达克质特征的岛弧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冲带 地幔熔融 熔/流体交代 地球化学 勘察加岛弧 西太平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