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脑组织GFAP、S-100和NSE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国华 汪德文 +2 位作者 吴旭 王保捷 单亚明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55-158,共4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S-P法,对6例伤后1.5天至2年发生的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DTICH)脑组织标本进行神经胶质细胞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蛋白(S-100)和神经元细胞内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和应用价值的研究...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S-P法,对6例伤后1.5天至2年发生的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DTICH)脑组织标本进行神经胶质细胞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蛋白(S-100)和神经元细胞内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和应用价值的研究。尸检和组织学检查发现有脑挫伤等病变。6例DTICH脑组织挫伤及周围区均有明显的GFAP、S-100阳性的细胞变化,细胞数目增多,胞体肥大、增生,免疫组化反应产物增多、深染;神经元细胞NSE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阴性改变。结果表明:6例DTICH脑组织中GFAP、S-100的NSE的免疫组织化学变化是有一定时间间隔的外伤性陈旧性改变,在DTICH的病理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DTICH法医学鉴定的一个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外伤 脑内血肿 s-100蛋白 GFAP NsE
下载PDF
脑出血血肿体积动态演变的相关因素及CT定量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闫乐卡 刘怀军 +3 位作者 闫春明 李剑颖 冯平勇 曹会志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20期2789-2791,共3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血肿体积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使用脑出血血肿体积测量软件测算脑出血血肿体积,对血肿体积扩大及吸收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血肿扩大与出血部位、血肿形态、慢性肝病及长期饮酒史有关。血肿吸收组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复查,... 目的探讨脑出血血肿体积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使用脑出血血肿体积测量软件测算脑出血血肿体积,对血肿体积扩大及吸收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血肿扩大与出血部位、血肿形态、慢性肝病及长期饮酒史有关。血肿吸收组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复查,血肿平均吸收比率分别为9.31%、16.04%、28.05%;首次出血量分别为<10ml、10~20ml、20~30ml者血肿吸收比率依次减小。结论出血部位、血肿形态、慢性肝病及长期饮酒史是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血肿吸收速度与首次出血量相关:首次出血量小吸收快,反之则越慢;血肿吸收组随时间进展,吸收速度增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CT 血肿体积测量软件 血肿体积 吸收率 血肿扩大
下载PDF
脑内血肿体积测量方法比较 被引量:11
3
作者 严治 邓欢 +2 位作者 杨军 胡玉莲 刘敏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264-267,共4页
目的:比较脑内血肿体积不同测量方法,为损伤程度鉴定提供更适用的依据。方法:将已知体积的模拟血肿经过CT扫描,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测量其体积然后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CT定量、体视学法、尺量法测得的体积与模拟血肿体积无显著差... 目的:比较脑内血肿体积不同测量方法,为损伤程度鉴定提供更适用的依据。方法:将已知体积的模拟血肿经过CT扫描,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测量其体积然后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CT定量、体视学法、尺量法测得的体积与模拟血肿体积无显著差异,多田法测出的体积与模拟血肿体积有显著差异。结论:在司法实践中,体视法为测定脑内血肿的最简便适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模拟血肿 血肿体积测量方法 法医学鉴定
原文传递
脑出血体积、密度、形态动态演变的CT定量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闫乐卡 刘怀军 +4 位作者 李剑颖 杨飞 闫春明 曹会志 冯平勇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59-1161,共3页
目的使用CT血肿体积测量软件探讨脑出血体积、密度、形态影像学动态演变规律。资料与方法采用血肿体积测量软件分别测量出血后1、3、7天的出血体积,同时测量脑出血CT值、径线。结果脑出血后第1、3、7天平均吸收率分别为9.31%、16.04%、2... 目的使用CT血肿体积测量软件探讨脑出血体积、密度、形态影像学动态演变规律。资料与方法采用血肿体积测量软件分别测量出血后1、3、7天的出血体积,同时测量脑出血CT值、径线。结果脑出血后第1、3、7天平均吸收率分别为9.31%、16.04%、28.05%。首次出血量分别为<10 ml、10~20 ml、20~30 ml者脑出血吸收比率依次减小。脑出血CT值均数逐渐减小,阈值增大,随时间变化出血边缘区CT值较中心区CT值变化快。脑出血第1天、第7天前后径变化差的绝对值较左右径大,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脑出血CT值均数第1天至第7天逐渐减小,而CT值阈值范围逐渐扩大;脑出血边缘区吸收较中央区吸收速度快;脑出血前后径变化差的绝对值较左右径大;脑出血体积变化与初始出血量相关,初始出血量小吸收快,出血量大则吸收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CT脑出血体积测量软件 CT值 脑出血径线 脑出血吸收率
原文传递
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因素及预防 被引量:10
5
作者 范蓉 辛世萌 尹琳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5期703-704,共2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将31例继续出血患者设为继续出血组,余101例无继续出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因素、既往史、行为因素、临床因素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结果继续出血组男性多于对照组,发病年龄较...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将31例继续出血患者设为继续出血组,余101例无继续出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因素、既往史、行为因素、临床因素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结果继续出血组男性多于对照组,发病年龄较对照组轻;既往肝病史、服用阿司匹林者及酗酒者的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病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发病时收缩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丘脑出血及血肿形态不规则、发病后出现呕吐躁动、24 h内应用甘露醇者的比例均多于对照组。结论年龄相对较轻的男性、既往肝脏疾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长期酗酒的脑出血患者出现继续出血的几率高,在脑出血早期收缩压持续升高、出血在丘脑且血肿形态不规则,发病后出现呕吐躁动及早期应用甘露醇是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继续出血 危险因素 防治措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