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汉语的音节描写
被引量:
12
1
作者
潘悟云
《语言科学》
2006年第2期39-43,共5页
传统的汉语音节描写,是在以北京话为代表的方言研究基础上形成,并不适合许多南方方言的描写。本文讨论了南方方言中主元音加上前后滑音组成韵核的特点,结合国际上通行的音节描写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描写方法,使各汉语方言有一个统一的音...
传统的汉语音节描写,是在以北京话为代表的方言研究基础上形成,并不适合许多南方方言的描写。本文讨论了南方方言中主元音加上前后滑音组成韵核的特点,结合国际上通行的音节描写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描写方法,使各汉语方言有一个统一的音节描写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音节描写
介音
滑音
主元音
韵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古音系研究框架——以介音为核心,重纽为切入点
被引量:
2
2
作者
麦耘
《辞书研究》
2022年第2期1-17,I0001,共18页
文章指出中古音系研究当以中古介音的研究为核心,并以《切韵》“重纽”问题为切入点,理解韵图“等”的含义和形成史。文章构拟了中古后期韵图的四类介音:一等-Ø-,二等-ɣ-,三等-i-,四等-j-(二、四等带摩擦色彩),中古前期《切韵》的...
文章指出中古音系研究当以中古介音的研究为核心,并以《切韵》“重纽”问题为切入点,理解韵图“等”的含义和形成史。文章构拟了中古后期韵图的四类介音:一等-Ø-,二等-ɣ-,三等-i-,四等-j-(二、四等带摩擦色彩),中古前期《切韵》的四类介音:甲类-Ø-,乙类-rɣ-,丙类-ri-,丁类-j-(乙、丙类带卷舌色彩,乙、丁类带摩擦色彩);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从中古前期到后期介音系统的传承和演变,以及这两个时期介音与声母的结合、《切韵》庄章组与韵图照组的关系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
重纽
介音
声介合母
中古前期和后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音位分析的“多解论”和最佳答案
被引量:
3
3
作者
端木三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131,共19页
音位是语言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但一个语言有哪些音位往往存在争议。Chao(1934)提出,音位分析有“非唯一性”,即有“多解”。比如,Lee&Zee(2003)认为汉语普通话有21个元音,而Duanmu(2007:35)认为只有5个(不包括儿化音)。对“多解论”...
音位是语言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但一个语言有哪些音位往往存在争议。Chao(1934)提出,音位分析有“非唯一性”,即有“多解”。比如,Lee&Zee(2003)认为汉语普通话有21个元音,而Duanmu(2007:35)认为只有5个(不包括儿化音)。对“多解论”来说,两种分析都可以,无优劣之分。“多解论”从理论上放弃了对最佳答案的追求,于是人们往往众说纷纭。因此,又有人开始对音位分析产生质疑,甚至提出放弃音位这个概念(Ladefoged2001:170;Fowler2015)。“多解论”有个误区,即将音位分析与其他音系现象剥离开来,如押韵现象、韵母结构、音节空挡等。如果将音位分析和其他音系现象联系起来,那么音位分析没有多解性,最佳答案是相当清楚的。文章以汉语普通话为例,全面比较各种分析,以论证以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位分析
多解论
多能性
语音切分
最佳答案
音节空挡
介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音节结构再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吉生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52,共8页
汉语音节结构的复杂性主要是其韵核前介音的归属问题。本文运用当代音系学理论,结合汉语实际语料,包括反切原理、语言游戏、外来语等,对关于汉语音节结构的各种不同分析进行评析,指出了它们的不合理性。本文根据Levin[21]的语杠音节结构...
汉语音节结构的复杂性主要是其韵核前介音的归属问题。本文运用当代音系学理论,结合汉语实际语料,包括反切原理、语言游戏、外来语等,对关于汉语音节结构的各种不同分析进行评析,指出了它们的不合理性。本文根据Levin[21]的语杠音节结构和Chomsky[22]的多指示语语杠(multiple-spec X-bar)理论,提出了能正确反映汉语音节结构的多指示语语杠音节模式:[Nmax[N‖[N|[N]]]]。该语杠音节结构模式认为,汉语音节内有三个不同层面的成分结构,分别为N‖、N|和N。文章认为,汉语音节的韵核前介音既不是声母,也不属于音韵,而属于N‖的指示语(specifier)位置。多指示语语杠音节模式具有生成语法的普遍性,适用于所有汉语方言的音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音节结构
介音
语杠
成分结构
原文传递
近年来海内外汉语介音归属研究综述
被引量:
3
5
作者
杨春生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4-155,共12页
由于介音自身的特殊性,其归属问题存在很多争议。本文将对近年来海内外有关汉语普通话介音归属的不同观点进行评述。有关介音归属,大致存在以下几种观点位于音首、作为音韵的结构成分、不确定、不确定且不对称、介音独立说和莫拉结构。...
由于介音自身的特殊性,其归属问题存在很多争议。本文将对近年来海内外有关汉语普通话介音归属的不同观点进行评述。有关介音归属,大致存在以下几种观点位于音首、作为音韵的结构成分、不确定、不确定且不对称、介音独立说和莫拉结构。本文主要评介各种相关观点并指出其中的优缺点。文末讨论从该研究中获得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音
归属
音系学
原文传递
“声母参重”的语音及音系理据——兼论汉语介音能否参重
被引量:
2
6
作者
谢丰帆
《韵律语法研究》
2017年第2期32-51,共20页
本文首先回顾音系学界围绕'音系重量'的相关讨论,简介以音节为本(如'莫拉理论')及不以音节为本的理论(如'韵律间隔理论'),并对其在跨语言现象,尤其是'声母参重'现象方面的解释力做比较。其次讨论声母...
本文首先回顾音系学界围绕'音系重量'的相关讨论,简介以音节为本(如'莫拉理论')及不以音节为本的理论(如'韵律间隔理论'),并对其在跨语言现象,尤其是'声母参重'现象方面的解释力做比较。其次讨论声母参重的语音基础,简介从感知及构音层面来解释声母参重现象的理论(如'感知中心'与'耦合振荡器模型'等)。本文从构音动态的角度来分析声母参重现象。根据电磁构音记录仪取得的构音动态数据,汉语普通话的介音会呈现'辅音丛'的构音特征,而辅音丛正是声母参重现象的主要动因之一。准此,笔者认为近来学界所提出的'古代汉语介音能增加音系重量'假设并非向壁虚构,有其语音及音系理据的支持。本文也针对上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在介音参重现象的差异提出初步的推测,并提出介音参重现象'或许可能存在'于现代汉语拟声词的AABB重叠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系重量
声母参重
介音
构音动态
原文传递
再论江淮官话庄组字内外转的对立
被引量:
2
7
作者
石慧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3-353,384,共12页
文章证明江淮官话和北方官话中的知庄章组早在中古时期就已产生分歧,并重新构拟了知庄章组从中古前期到现代江淮官话的发展路径。江淮官话庄组按内外转分化为ts、■两类读音的现象在近代前期已产生,分化条件是:有i介音的读作ts类,没有i...
文章证明江淮官话和北方官话中的知庄章组早在中古时期就已产生分歧,并重新构拟了知庄章组从中古前期到现代江淮官话的发展路径。江淮官话庄组按内外转分化为ts、■两类读音的现象在近代前期已产生,分化条件是:有i介音的读作ts类,没有i介音的读作■类。梗摄知组二等字读作ts类是其有i介音造成的,除此之外知组二等字都读作■类,不能认为知二组按内外转分化为ts、■两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庄章组
内外转
i介音
分化
江淮官话
原文传递
题名
汉语的音节描写
被引量:
12
1
作者
潘悟云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出处
《语言科学》
2006年第2期39-43,共5页
文摘
传统的汉语音节描写,是在以北京话为代表的方言研究基础上形成,并不适合许多南方方言的描写。本文讨论了南方方言中主元音加上前后滑音组成韵核的特点,结合国际上通行的音节描写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描写方法,使各汉语方言有一个统一的音节描写方法。
关键词
汉语
音节描写
介音
滑音
主元音
韵尾
Keywords
Chinese dialects description of syllables nucleus
medial
glide
main vowel ending
分类号
H116.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古音系研究框架——以介音为核心,重纽为切入点
被引量:
2
2
作者
麦耘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出处
《辞书研究》
2022年第2期1-17,I0001,共18页
文摘
文章指出中古音系研究当以中古介音的研究为核心,并以《切韵》“重纽”问题为切入点,理解韵图“等”的含义和形成史。文章构拟了中古后期韵图的四类介音:一等-Ø-,二等-ɣ-,三等-i-,四等-j-(二、四等带摩擦色彩),中古前期《切韵》的四类介音:甲类-Ø-,乙类-rɣ-,丙类-ri-,丁类-j-(乙、丙类带卷舌色彩,乙、丁类带摩擦色彩);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从中古前期到后期介音系统的传承和演变,以及这两个时期介音与声母的结合、《切韵》庄章组与韵图照组的关系等问题。
关键词
“等”
重纽
介音
声介合母
中古前期和后期
Keywords
“deng”
rime doublets
prenuclear
glides
combination between
prenuclear
glides
and vowels
early and late ancient and medieval periods
分类号
H11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音位分析的“多解论”和最佳答案
被引量:
3
3
作者
端木三
机构
美国密西根大学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131,共19页
文摘
音位是语言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但一个语言有哪些音位往往存在争议。Chao(1934)提出,音位分析有“非唯一性”,即有“多解”。比如,Lee&Zee(2003)认为汉语普通话有21个元音,而Duanmu(2007:35)认为只有5个(不包括儿化音)。对“多解论”来说,两种分析都可以,无优劣之分。“多解论”从理论上放弃了对最佳答案的追求,于是人们往往众说纷纭。因此,又有人开始对音位分析产生质疑,甚至提出放弃音位这个概念(Ladefoged2001:170;Fowler2015)。“多解论”有个误区,即将音位分析与其他音系现象剥离开来,如押韵现象、韵母结构、音节空挡等。如果将音位分析和其他音系现象联系起来,那么音位分析没有多解性,最佳答案是相当清楚的。文章以汉语普通话为例,全面比较各种分析,以论证以上的结论。
关键词
音位分析
多解论
多能性
语音切分
最佳答案
音节空挡
介音
Keywords
phonemic analysis
non-uniqueness
segmentation
best solution
syllable gaps
medial
glides
分类号
H012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音节结构再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吉生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52,共8页
基金
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二期哲学社会科学子课题成果。
文摘
汉语音节结构的复杂性主要是其韵核前介音的归属问题。本文运用当代音系学理论,结合汉语实际语料,包括反切原理、语言游戏、外来语等,对关于汉语音节结构的各种不同分析进行评析,指出了它们的不合理性。本文根据Levin[21]的语杠音节结构和Chomsky[22]的多指示语语杠(multiple-spec X-bar)理论,提出了能正确反映汉语音节结构的多指示语语杠音节模式:[Nmax[N‖[N|[N]]]]。该语杠音节结构模式认为,汉语音节内有三个不同层面的成分结构,分别为N‖、N|和N。文章认为,汉语音节的韵核前介音既不是声母,也不属于音韵,而属于N‖的指示语(specifier)位置。多指示语语杠音节模式具有生成语法的普遍性,适用于所有汉语方言的音节结构。
关键词
汉语
音节结构
介音
语杠
成分结构
Keywords
Chinese
syllable structure
prenuclear
glides
X-bar
constituent
分类号
H116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近年来海内外汉语介音归属研究综述
被引量:
3
5
作者
杨春生
机构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出处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4-155,共12页
文摘
由于介音自身的特殊性,其归属问题存在很多争议。本文将对近年来海内外有关汉语普通话介音归属的不同观点进行评述。有关介音归属,大致存在以下几种观点位于音首、作为音韵的结构成分、不确定、不确定且不对称、介音独立说和莫拉结构。本文主要评介各种相关观点并指出其中的优缺点。文末讨论从该研究中获得的启示。
关键词
介音
归属
音系学
Keywords
prenuclear
glides
, Chinese phonology, non-linear phonology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声母参重”的语音及音系理据——兼论汉语介音能否参重
被引量:
2
6
作者
谢丰帆
机构
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语言学研究所
出处
《韵律语法研究》
2017年第2期32-51,共20页
基金
台湾吴大猷先生纪念奖研究计划(编号:MOST103-2410-H-007-036-MY3)的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本文首先回顾音系学界围绕'音系重量'的相关讨论,简介以音节为本(如'莫拉理论')及不以音节为本的理论(如'韵律间隔理论'),并对其在跨语言现象,尤其是'声母参重'现象方面的解释力做比较。其次讨论声母参重的语音基础,简介从感知及构音层面来解释声母参重现象的理论(如'感知中心'与'耦合振荡器模型'等)。本文从构音动态的角度来分析声母参重现象。根据电磁构音记录仪取得的构音动态数据,汉语普通话的介音会呈现'辅音丛'的构音特征,而辅音丛正是声母参重现象的主要动因之一。准此,笔者认为近来学界所提出的'古代汉语介音能增加音系重量'假设并非向壁虚构,有其语音及音系理据的支持。本文也针对上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在介音参重现象的差异提出初步的推测,并提出介音参重现象'或许可能存在'于现代汉语拟声词的AABB重叠式中。
关键词
音系重量
声母参重
介音
构音动态
Keywords
phonological weight
onset weight
the medial/prenuclear glides
articulatory kinematics
分类号
H116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再论江淮官话庄组字内外转的对立
被引量:
2
7
作者
石慧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3-353,384,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方言音系汇纂及方音对照处理系统研究"(项目编号14ZDB096)资助
文摘
文章证明江淮官话和北方官话中的知庄章组早在中古时期就已产生分歧,并重新构拟了知庄章组从中古前期到现代江淮官话的发展路径。江淮官话庄组按内外转分化为ts、■两类读音的现象在近代前期已产生,分化条件是:有i介音的读作ts类,没有i介音的读作■类。梗摄知组二等字读作ts类是其有i介音造成的,除此之外知组二等字都读作■类,不能认为知二组按内外转分化为ts、■两类。
关键词
知庄章组
内外转
i介音
分化
江淮官话
Keywords
zhi/zhuang/zhang group (知庄章组)
neiwaizhuan (内外转)
the
prenuclear
glide
i
differentiation
Jianghuai (江淮) Mandarin
分类号
H172.4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汉语的音节描写
潘悟云
《语言科学》
2006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古音系研究框架——以介音为核心,重纽为切入点
麦耘
《辞书研究》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音位分析的“多解论”和最佳答案
端木三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汉语音节结构再分析
张吉生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3
原文传递
5
近年来海内外汉语介音归属研究综述
杨春生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3
原文传递
6
“声母参重”的语音及音系理据——兼论汉语介音能否参重
谢丰帆
《韵律语法研究》
2017
2
原文传递
7
再论江淮官话庄组字内外转的对立
石慧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