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扎鲁特旗地区更新世地层划分 被引量:4
1
作者 丁秋红 王杰 +4 位作者 李晓海 姚玉来 宗文明 郜晓勇 李文博 《中国地质调查》 2015年第7期24-29,共6页
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及光释光测年结果,对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的第四系更新统做了进一步的划分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的中更新统风积物,岩性为黄色亚砂土,含钙质结核,发育柱状节理,区域上称乌尔吉组,含Artemisia-Ephe... 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及光释光测年结果,对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的第四系更新统做了进一步的划分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的中更新统风积物,岩性为黄色亚砂土,含钙质结核,发育柱状节理,区域上称乌尔吉组,含Artemisia-Ephedra-Pinus孢粉组合,光释光测年结果为(40.4±1.9)^(110.0±7.5)ka;下更新统沉积物,岩性为红褐色亚砂土及亚黏土,含钙质结核、砂砾透镜体,区域上称为赤峰黄土,含ArtemisiaPolygonum-Betula孢粉组合,光释光测年结果为(200.9±9.6)^(220.4±13.2)ka。上述2套地层在内蒙古东南部广泛分布,更新世地层的划分为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的第四系地层划分对比研究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吉组 赤峰黄土 孢粉组合 光释光测年 内蒙古东南部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墓制的初步研究——以内蒙古中南部和东南部的墓葬资料为中心 被引量:4
2
作者 曹建恩 孙金松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65-75,共11页
历年来,内蒙古地区考古工作主要集中于中南部及东南部,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这两个地区的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已基本完善,但是在墓葬制度的系统研究方面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试图对内蒙古东南部及中南部青铜时代至... 历年来,内蒙古地区考古工作主要集中于中南部及东南部,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这两个地区的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已基本完善,但是在墓葬制度的系统研究方面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试图对内蒙古东南部及中南部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墓葬形制作一综合研究,在墓葬分类基础上,对其特征、年代、文化性质、分布区域及其起源进行探讨,认为内蒙古地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墓葬形制,内蒙古东南部与中南部间存在明显的区别,两个区域不同考古学文化流行的墓葬形制组合的差异,与不同的来源有着密切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南部和东南部 青铜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 墓葬
下载PDF
内蒙古东南部山地人工林造林立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温阳 田润民 +4 位作者 刘宗顺 刘秀容 宝金山 庞晓燕 杨跃文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9年第3期5-12,共8页
调查了内蒙古东南部山地主要造林树种华北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油松、樟子松人工林立地条件和林分生长情况,依据立地因子(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坡向、坡度)和林分因子(优势木高、树龄),应用统计学方法划分了造林立地类型,用... 调查了内蒙古东南部山地主要造林树种华北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油松、樟子松人工林立地条件和林分生长情况,依据立地因子(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坡向、坡度)和林分因子(优势木高、树龄),应用统计学方法划分了造林立地类型,用样地资料拟合了4个针叶树种的生长模型,分别编制了适宜该区的立地指数表,并对该区针叶树造林立地质量做出了评价。研究表明,内蒙古东南部山地针叶树人工林中57.11%的立地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近30%立地质量较差,仅有13.22%的林分生产力水平处于优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南部山地 人工林 立地类型 立地质量评价
下载PDF
内蒙古东南部中生代构造应力场的多次转换及动力机制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方曙 鞠文信 张亚盾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26-34,共9页
通过对内蒙古东南部中生代地质构造特征的综合研究 ,将该区域内中生代构造应力事件划分了 8个阶段。构造应力场的压、张应力交替变化 ,此起彼伏 ,此消彼长 ,反映出地壳存在着弹性运动。地壳的发展历史就是在弹性运动过程中不断调整平衡 ... 通过对内蒙古东南部中生代地质构造特征的综合研究 ,将该区域内中生代构造应力事件划分了 8个阶段。构造应力场的压、张应力交替变化 ,此起彼伏 ,此消彼长 ,反映出地壳存在着弹性运动。地壳的发展历史就是在弹性运动过程中不断调整平衡 ,在调整平衡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建造和构造。其动力主要来源于地球自转造成的地应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制 构造应力场 中生代 内蒙古 转换机制 张应力 地壳
下载PDF
史前内蒙古地区石城遗址比较研究
5
作者 王璇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487-488,共2页
在内蒙古发现的数百处史前遗址中,外围建筑石筑围墙的遗址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比中南部和东南部的石城遗址,发现它们分布在历史时期的长城沿线地带,均依山傍水而建具有明显的军事防御功能并已有了专门的祭祀场所,中南部的石城址以个体... 在内蒙古发现的数百处史前遗址中,外围建筑石筑围墙的遗址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比中南部和东南部的石城遗址,发现它们分布在历史时期的长城沿线地带,均依山傍水而建具有明显的军事防御功能并已有了专门的祭祀场所,中南部的石城址以个体性质存在,东南部以点、线分布,形成了一定范围的统一整体。东南部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石城聚落群及其伴随的器物,与中南部有很多共性,它应是岱海地区以老虎山为代表的大型石城址进一步分化和发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遗址 内蒙古 中南部 东南部 石城
下载PDF
内蒙古东南部东汉长城建置考
6
作者 徐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48-53,共6页
东汉前期,北部边疆的防御政策仍以建造长城工事为主,一部分修葺利用前朝长城,另在部分地区新建长城。光武帝时期,在北部边疆形势的转变与中央政策实施的共同作用下,促成了东汉长城的修筑。内蒙古东南部所见东汉长城,处于有利的军事地理... 东汉前期,北部边疆的防御政策仍以建造长城工事为主,一部分修葺利用前朝长城,另在部分地区新建长城。光武帝时期,在北部边疆形势的转变与中央政策实施的共同作用下,促成了东汉长城的修筑。内蒙古东南部所见东汉长城,处于有利的军事地理环境之下,有扼守中原至蒙古高原交通要塞之用,为东汉时期军事边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地理环境与政治导向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南部 东汉长城 时间 位置
下载PDF
蒙古-鄂霍次克洋的远程作用:来自内蒙古东南部羊盘沟地区流纹斑岩成因的证据 被引量:6
7
作者 蒋孝君 彭云彪 +2 位作者 董晓杰 李华明 涂颖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057-3073,共17页
为了解蒙古‒鄂霍次克构造体系的远程作用及其在中国东北以南的影响范围,在内蒙古多伦火山盆地羊盘沟地区开展了流纹斑岩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区域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144.2±0.6 Ma,属于早白垩世早期.... 为了解蒙古‒鄂霍次克构造体系的远程作用及其在中国东北以南的影响范围,在内蒙古多伦火山盆地羊盘沟地区开展了流纹斑岩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区域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144.2±0.6 Ma,属于早白垩世早期.主量元素SiO_(2)含量为73.25%~76.72%,K2O含量为4.64%~7.87%,K_(2)O/Na_(2)O值在1.15~3.82之间,A/CNK值为0.79~0.99;副矿物为磁铁矿、锆石和磷灰石等,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A2型流纹岩类;稀土元素总量高(320.76×10^(-6)~415.70×10^(-6)),富集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K和Rb、高场强元素Zr和Hf以及元素U、Th等,亏损重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Ba和Sr、高场强元素Nb和Ta以及元素P、Ti等,显著Eu负异常(δEu=0.08~0.15).表明流纹斑岩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是早白垩世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后某个伸展事件下的产物,因此,蒙古‒鄂霍次克构造体系在中国的影响范围向东南至少延伸至蒙东南‒冀北一带,且对应的蒙古‒鄂霍次克洋东段的闭合完成时间应早于144.2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鄂霍次克洋 流纹斑岩 中生代 后碰撞 蒙东南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