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叠加汽窜影响的稠油剩余油潜力评价方法——以井楼油田中区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费永涛 刘宁 +3 位作者 丁勇 李星 张辉松 刘士梦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0年第1期79-83,共5页
油藏进入超高轮次蒸汽吞吐阶段以后,汽窜升级为网状面积汽窜,加剧了剩余油赋存状态的复杂程度及剩余油潜力评价的难度。在原有常规剩余油潜力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油藏工程确定泄油半径、汽窜宽度等参数,绘制网状汽窜分布图,将其与动... 油藏进入超高轮次蒸汽吞吐阶段以后,汽窜升级为网状面积汽窜,加剧了剩余油赋存状态的复杂程度及剩余油潜力评价的难度。在原有常规剩余油潜力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油藏工程确定泄油半径、汽窜宽度等参数,绘制网状汽窜分布图,将其与动态分析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剩余油分布结果相叠合,形成了一种叠加汽窜影响的剩余油潜力评价方法。应用于井楼油田中区,明确了三种剩余油分布模式,划分出低采高黏、中采中黏、高采低黏三类剩余油潜力区,为制定超高轮次蒸汽吞吐阶段采收率提高的技术策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楼油田中区 剩余油分布 潜力评价 稠油油藏 汽窜 蒸汽吞吐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部2区块钻井液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邱春阳 王宝田 +1 位作者 何兴华 司贤群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57-59,62,共4页
通过分析准噶尔盆地中部2区块钻井液技术难点,研发了铝胺抑制防塌钻井液体系.该体系抑制性强,封堵性能好.该钻井液在中部2区块重点探井成3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解决了上部地层软泥岩易造浆、二开长裸眼井壁稳定及侏... 通过分析准噶尔盆地中部2区块钻井液技术难点,研发了铝胺抑制防塌钻井液体系.该体系抑制性强,封堵性能好.该钻井液在中部2区块重点探井成3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解决了上部地层软泥岩易造浆、二开长裸眼井壁稳定及侏罗纪煤层的坍塌问题,施工中井壁稳定,井身质量良好,满足了勘探开发的需求,全井平均机械钻速为7.68m/h,施工效率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2区块 铝胺 长裸眼 煤层 抑制防塌
下载PDF
塔河油田主体区奥陶系表层岩溶带智能识别及缝洞发育规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德彬 何新明 +3 位作者 张恒 汪彦 刘遥 王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389,411,共17页
塔河油田主体区中—下奥陶统表层岩溶带中—小尺度岩溶缝洞是油气开发的重要接替对象,智能识别表层岩溶带、厘定其中缝洞的发育规律至关重要。综合利用三维地震数据、成像测井、常规测井、岩心和岩石薄片资料,建立了表层岩溶带底界面人... 塔河油田主体区中—下奥陶统表层岩溶带中—小尺度岩溶缝洞是油气开发的重要接替对象,智能识别表层岩溶带、厘定其中缝洞的发育规律至关重要。综合利用三维地震数据、成像测井、常规测井、岩心和岩石薄片资料,建立了表层岩溶带底界面人工智能识别方法,描述了不同尺度表层岩溶缝洞结构的特征及样式,探讨了表层岩溶带发育的主控因素,总结了表层岩溶缝洞发育的地质模式,并指出了此类储集体的有利发育部位。研究结果表明:①自相似系数法和动态时序匹配法可实现表层岩溶带底界面的智能识别,克服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②塔河油田主体区奥陶系表层岩溶带的厚度为4.5~62.5 m,平均为24.0 m;表层岩溶带呈现了5种不同的岩溶缝洞结构样式,以高角度溶扩裂缝和裂缝为主,局部见洞隙和溶蚀孔洞。③基于"薄化释然性(Thin Likelihood)属性分析+50 Hz分频+绕射波分离成像"多属性融合方法可有效预测表层岩溶带的中—小尺度缝洞。④不同级次的岩溶古地貌、岩溶水系和断裂裂缝共同控制了表层岩溶带缝洞的发育;建立了三级岩溶地貌控制下的表层岩溶缝洞发育模式与沟谷-断裂裂缝耦合条件下的表层岩溶缝洞发育模式。⑤岩溶台原区岩溶残丘的缓坡、核部是表层岩溶带缝洞最为有利的发育部位,其次为断裂和裂缝局部发育的沟谷,这些部位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岩溶带 岩溶缝洞 岩溶水文地貌 储层发育模式 中—下奥陶统 塔河油田主体区
原文传递
八面河广北地区沙三中地层展布特征研究
4
作者 黄益旺 王开宁 宋光超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19-21,共3页
通过地震地质层位标定,明确了沙三中各反射界面的地震反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井震结合的方式对全区层位进行闭合追踪。研究表明,沙三中沉积时期,前积地层结构明显,内部地层厚度变化快。其中:沙三中3砂组沉积时期,地层厚度由南东向北... 通过地震地质层位标定,明确了沙三中各反射界面的地震反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井震结合的方式对全区层位进行闭合追踪。研究表明,沙三中沉积时期,前积地层结构明显,内部地层厚度变化快。其中:沙三中3砂组沉积时期,地层厚度由南东向北西方向逐渐减薄;沙三中2砂组沉积时期,地层厚度分别由南东向北西和由北东向南西方向逐渐减薄;沙三中1砂组沉积时期,地层厚度由北东向南西方向逐渐减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面河广北地区 沙三中 前积结构 构造解释 地层展布 井震结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